-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會發(fā)光的物體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會發(fā)光的物體,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知道許多物體能發(fā)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標準并根據標準對各種光進行分類。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有意識地讓青年供幼兒感受太陽光的明亮和熱量。事先請家長帶幼兒參觀星星。
2、收集有關現(xiàn)代科技對光的應用的錄像片,如X光的應用等。
3、提供手電筒、電池、玩具娃娃、電動玩具、積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記錄單、筆。
4、幼兒用書:《螢火蟲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光源。
教師(介紹材料):這里有許多材料,請你們自己試一試,看看哪些東西會發(fā)光,它是怎樣發(fā)光的,并將結果記錄在記錄單上。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2、引導幼兒討論,擴展對光的認識。
教師:你剛才發(fā)現(xiàn)了哪些東西會發(fā)光,它是怎樣發(fā)光的?(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表述,教師用圖示記錄幼兒的發(fā)現(xiàn)。)"
教師:除了這些東西,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會發(fā)光,它們又是怎樣發(fā)光的?(教師繼續(xù)用圖示記錄。)
3、通過討論,引導幼兒對光進行分類。
教師:這么多的東西都能發(fā)光,這些光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原來每種光都互不相同,那我們怎樣將它們分類呢?可以怎樣分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講演指定標準進行分類,如自身發(fā)光、需要電力等。)
4、師生共同討論光的用途。
教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會發(fā)光的物體,光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光的作用,例如:光能照明,光能傳遞信息,光是一種信號標志(綠燈-前進、紅燈-停止)、光能幫助人們切割和焊接、光能帶給人們美好的視覺感受……(進一步感知體驗高科技帶給人們的好處)。
【大班科學教案:會發(fā)光的物體】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物體的彈性》12-10
小班科學教案感知物體的軟硬反思12-20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有彈性的物體10-21
會跳的皮球大班科學教案01-08
大班科學優(yōu)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落的物體》01-01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22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14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