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yǎng)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shè)置好情境。
2、巧克力、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媽媽去公園玩,幼兒學習網(wǎng)小猴子特別高興,一個陌生人走到它面前,說帶它去買火車俠,小猴子就跟著陌生人走了。結(jié)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帶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了,見不到爸爸媽媽了。
2、組織幼兒討論
。1)小猴子跟誰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
。3)它怎么會跟陌生人走的呢?
。4)結(jié)果怎樣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
。6)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小結(jié):陌生人里有一些是壞人,壞人會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3、情境練習:學習一些應對陌生人的方法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來,對某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了,讓我來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
。1)你認不認識她?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3)小朋友都來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么?(讓幼兒練習)
情境二:表演“不上陌生人的當”。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你的東西能不能吃?為什么不能吃?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為什么不能?陌生人說帶你去好玩的地方能不能去?
4、活動結(jié)束。提醒幼兒在外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單獨活動,遇到陌生人時,不能輕信他們的話。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懂得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教育幼兒要關(guān)心,愛自己的家人。
3、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zhì)。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與指導:
1、“媽媽,我們回來了!”
。1)教師帶頭飾扮兔姐姐,幼兒扮小兔,一起在草地上念兒歌邊自由做小兔動作。
。2)下雨了,小兔們跑回家,走到家門口,兔姐姐帶領(lǐng)小兔們,敲門:“媽媽,我們回來了?”
2、推門進去,“媽媽去哪了?”
。1)小兔們走進家門,自由的圍著兔姐姐坐在家中的椅子上或地上。
。2)咦,媽媽呢,媽媽不在家,她回去什么地方呢?
。3)這么長的時間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真著急,怎么辦呢?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兔姐姐決定打電話問……
3、打電話了解媽媽的去向。
。1)怎么打電話呢?
。2)“媽媽沒有去上班,手機也關(guān)機了,這可怎么辦呢?
(3)我們怎么問爸爸呢?請大家想一句問爸爸的話。
。4)兔姐姐打電話,與爸爸通話:“喂,爸爸,我是小兔,你知道媽媽上哪去了嗎?噢,原來奶奶病了,媽媽去照顧奶奶了。”放下電話。
4、接到媽媽的電話。
。1)正在此時,電話鈴響了,兔姐姐拿起電話,原來是媽媽的打來的。
。2)放媽媽的電話錄音:“小兔們,我是媽媽,奶奶病了,現(xiàn)在在醫(yī)院里,我在照顧奶奶,現(xiàn)在還不能回來,你們幫媽媽做些事情好嗎?小兔們,你們把外面的.衣服收進來,折疊好;把桌子上的碗、調(diào)羹和杯子收起來放整齊;把桌子、椅子擦干凈;把地掃一掃;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把書架上的書整理整齊。小兔們聽清楚了嗎?媽媽再說一遍……好了,等一會媽媽回來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很能干,媽媽帶好吃的東西給你們吃,好嗎?小兔寶寶們再見!”
。3)你們聽到媽媽剛才在電話里說了什么?
(4)請小兔們幫媽媽做事情。
5、媽媽回來了。
。1)我們把加整理得多干凈呀,媽媽說的事情我們都做好了沒有?
。2)媽媽回來了,兔媽媽:“小兔寶寶,你們把家整理得真干凈呀,你們真是能干得好孩子,媽媽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我們一起坐下來吃好嗎?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樹葉是多種多樣的,培養(yǎng)幼兒觀察樹葉的興趣;
2、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樹葉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培養(yǎng)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
3、幫助幼兒學習按物體的特征進行歸類。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樹的落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樹葉,知道樹葉是多種多樣的
1、教師:小朋友,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秋天了,爸爸媽媽也帶你們?nèi)ふ伊饲锾欤埬銈冋f說秋天里有哪些特征呢?
引導幼兒說說秋天天氣的特征,說說孩子看到的秋天。
2、教師出示各種樹葉:小朋友,你們仔細看看這些樹葉,請說說它們都有什么樣的顏色、什么形狀、它們又像什么呢?它們?yōu)槭裁磿冾伾?請幼兒說一說。
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樹葉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愛護樹木的情感
1、教師:小朋友,在夏天的時候如果站在太陽下面你們會覺得怎么樣呢?(太陽曬得很熱)但如果你再到有許多樹葉的樹下面站一站又會有怎么樣的感覺呢?
教師小結(jié):樹葉可以遮陰,會讓我們覺得涼快,很舒服。
2、教師:小朋友,如果樹上沒有了樹葉會怎么樣呢?
小結(jié):樹葉有美化環(huán)境,清潔空氣的作用。
3、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樹嗎?為什么呢?
小結(jié):樹是小鳥的家,樹能給人們遮太陽,夏天走在有樹的人行道上,感到很涼快;樹還能使我們的環(huán)境更漂亮,使空氣新鮮;樹的'好處真多,我們都喜歡樹,我們都要愛護樹木。
三、玩“我?guī)蜆淙~找媽媽”的游戲,幫助幼兒學習按物體的明顯特征進行分類的方法
1、教師:小朋友,你們說說小樹葉是長在哪里的?它的媽媽是誰呢?(小樹葉長在樹上,大樹就是它的媽媽。)
2、教師:瞧,蘇老師這里有好多的小樹葉,它們都被風吹下來了,找不到媽媽了,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它們找到媽媽嗎?
請幼兒把樹葉送到媽媽身邊,再和小樹葉說句悄悄話。
3、教師:小朋友,你們是怎么樣幫助小樹葉找到媽媽的呢?(手上的葉子和樹上的葉子對比,形狀相同的就是同一種樹的樹葉了。)
4、教師:小朋友,小樹葉非常感謝你們幫它們找到了媽媽,你們幫助了它們有什么樣的感覺呢
四、結(jié)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并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nèi)容:小兔拉著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么說、說什么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
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
小結(jié):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nèi)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么好辦法? 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只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為什么不愿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guān)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么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小兔就愿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jié):當別人不愿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nèi)容:小白兔邊玩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么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啟發(fā)幼兒與小兔交換著玩玩具!靶⊥糜幸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小結(jié):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著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是以情景表演貫穿始終,讓孩子在情景表演中學習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以及學說有禮貌的向他人借玩具,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情景表演中,孩子們表現(xiàn)的非常好,不僅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向兔姐姐借到玩具,還能大膽并有禮貌地向兔姐姐借玩具,如:當老師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你們和兔姐姐都能玩到飛機呢?”孩子很快并能想出:“它玩一次,我玩一次”、“大家一起玩”等等方法,并且還踴躍地向兔姐姐有禮貌的借飛機玩;顒託夥栈钴S,達到老師預設(shè)的目標。
唯有不足之處是孩子們玩玩具時,由于玩的時間短,孩子們都不愿意交換玩具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在老師的引導下樂意大膽想象與表達。
2、理解故事內(nèi)容,并能用“小老鼠畫了XX的XX”的話來完整講述。
3、通過玩色游戲,了解色彩混合后所發(fā)生的變化,體驗小老鼠學畫畫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繪本《小老鼠學畫畫》、五種顏料(紅、黃、藍、綠、紫)、五把刷子套著小老鼠指偶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新的圖畫書,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2、猜猜這本書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善于接幼兒的話)
二、結(jié)合圖畫書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說了一個什么故事?
1、(出示PPT1)這是誰的家?(小猴寶寶的家)(PPT2)桌子上有什么?(畫筆、顏料)小猴寶寶在干嘛呢?(畫畫)
2、(PPT3)猴媽媽把小猴寶寶叫走了,淘氣的小老鼠們骨碌碌爬上了桌子。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一共有幾個小老鼠?(一起數(shù)12345)
3、分別對紅色、黃色、藍色、綠色、紫色五種顏色展開討論和想象。
。1)第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紅色顏料桶里。(用動作表現(xiàn)撲通)我們也來學學小老鼠跳的樣子。(集體模仿動作)第一只小老鼠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幼兒猜測)(PPT4)小老鼠怎么了?它變成了什么顏色的老鼠?它畫了些什么?(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糖果)這是什么顏色呢?(紅色)你還在哪里看見過這種顏色?(幼兒回顧已有經(jīng)驗)
(2)第二只小老鼠看了真羨慕,瞧,它在做什么?(第二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黃色顏料桶里。)它會變成什么顏色的老鼠?它畫了些什么?(黃黃的小雞、黃黃的小花)還可以畫什么呢?(幼兒猜測)
。3)第三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藍色顏料桶里。(引導幼兒學說這句話)它畫了什么?(藍藍的自行車、卡車、小汽車)還有什么也是藍顏色的'?(幼兒回顧已有經(jīng)驗)
。4)第四只小老鼠,會怎么樣呢?(個別幼兒說,撲通一聲跳進了綠色顏料桶里)它會畫些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綠顏色的東西)小老鼠畫了些什么呢?(綠綠的樹木、綠綠的西瓜)
(5)第五只小老鼠,會怎么樣呢?
。▊別幼兒說,撲通一聲跳進了紫色顏料桶里)(集體說畫面上的內(nèi)容,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葡萄)還可以畫什么呢?(個別交流)
4、五只小老鼠一起開心地畫,猜猜這次會變出什么顏色呢?(幼兒嘗試說)
三、玩色彩游戲,感知色彩的變化(復述故事)
1、師:到底小老鼠最后變出了什么顏色?我們一起來試試。
2、教師用帶有小老鼠指偶的刷子大膽將五種色彩混合。
3、師:最后變成了什么顏色?(黑黑的)和故事里說的一樣嗎?(一樣)四、延伸活動小老鼠把小猴家變成了黑色,小猴子會怎么樣?(引導幼兒看小猴子的表情)小猴子生氣了,該怎么辦呢?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仔細傾聽故事,認真觀察畫面,理解小熊哈利從不愛刷牙到每天刷牙的轉(zhuǎn)變過程。
2.知道牙齒的重要性,懂得愛護牙齒,堅持每天刷牙。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活動準備:
《小熊不刷牙》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嘴巴"圖,導入活動。
1.教師:老師這兒有一張有趣的圖片,你們想看看嗎?你們看到了什么?猜一猜,它會是誰呢?
2.教師:對了,這是小熊,它的名字叫哈利。我們跟哈利問個好:你好,哈利。
。ǘ⿴熡坠餐蕾p故事。
1.出示幻燈片3-4(1)教師:哈利正張大嘴巴給我們看什么呀?再看一看,這是什么?小朋友,你們有牙膏和牙刷嗎?你們喜歡它們嗎?
。2)教師:可是,哈利他不愛刷牙,他會怎樣對待自己的牙刷和牙膏的呢?看,哈利穿著海盜的衣服,手里拿著一把劍,他在干什么呢?
2.出示幻燈片5(1)教師:一天,媽媽喊:"哈利,刷牙啦!"你們猜一猜,哈利有沒有刷牙呢?哈利把牙膏怎么了?
。2)教師:哈利一邊沖牙膏一邊說:"早上刷牙,晚上刷牙,天天刷牙,真是太麻煩了。"你們認為哈利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出示幻燈片6-8(1)教師:有一天晚上,哈利還是沒有刷牙就睡覺了,他做了一個夢,覺得自己的嘴巴里怪怪的,你猜一猜,他的嘴巴里怎么了?
。2)教師:現(xiàn)在啊,哈利可高興了。"哈哈,太好了,沒有了牙齒,我以后再也不用刷牙了,我要把這件事告訴我的的好朋友"。
。3)教師:可是,你們看,他們看到哈利沒有牙齒是怎么做的?
4.出示幻燈片9-10(1)教師:天黑了,小熊回到家里,哇,媽媽為他準備了許多好吃的東西呢。桌子上都有什么?看哈利的表情,你覺得他開心嗎?為什么呢?
。2)教師:哈利一個人跑到屋子外面,你們想想,這時他心里覺得怎么樣呢?
5.出示幻燈片11-12(1)教師:小熊醒來啦,你們看,哈利的牙齒有沒有掉呀?原來,剛才是哈利睡著了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呀,哈利這下可高興了!
。2)教師:"哈利,哈利,刷牙啦!"媽媽又在喊小熊刷牙了,你們猜,哈利這次有沒有去刷牙呢?
。3)教師:哈利已經(jīng)太久沒刷牙了,都不記得正確的.方法了,我們一起來教教他,好嗎?
。ㄈ┞蓜樱核⒏柩1.教師:我們也來刷刷牙齒吧。
2.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牙齒本領(lǐng)可大了,一定要好好愛護它們,每天都要堅持早晚刷牙,而且不能吃太多的糖果哦,這樣你的牙齒才會更健康,更漂亮!
活動延伸:
1.開始愛牙活動。
2.把繪本《小熊不刷牙》放在閱讀區(qū),供幼兒平時翻閱。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的不足之處在于引導孩子閱讀繪本時,不應該急著說教,不斷地提問、說明;應注重引導孩子們仔細的觀察畫面,發(fā)現(xiàn)故事中沒有敘述出的細節(jié),啟發(fā)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大膽、連貫地講述哈利的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并且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感受,積極鼓勵他們參與到故事中,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例如,可以讓孩子將自己想象成小熊哈利,他們就會很自然的以“哈利”的身份進入故事,感受故事。把空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哈利”會怎么想,這樣也許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哈利的內(nèi)心情感變化。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應該改進這些不足之處,爭取做的更好。
小百科: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軟垢和食物殘渣,保持口腔清潔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們自我清除菌斑,預防牙周病發(fā)生、發(fā)展和復發(fā)的最主要手段。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物品(包括物品的顏色、形狀等)并進行歸類,樂于表達自己的感受。
2、培養(yǎng)幼兒積極的情感和有主見的個性。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平時用的玩具。
2、不同顏色(大小、形狀相同)的花片、不同形狀(大小、顏色相同)的花片,與其相應(顏色、形狀)的小筐子、大筐子。
活動過程
1、我最喜歡的'玩具。引導幼兒在活動室內(nèi)、室外找一找,玩一玩自己最喜歡玩的玩具,并互相說說為什么。
2、我最喜歡的顏色。引導幼兒從不同顏色的花片中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花片拼成玩具。
3、我最喜歡的形狀。
(1)要求幼兒把大筐子里不同形狀的花片分別放進相應形狀的小筐里。
。2)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的花片拼成玩具。
活動建議
1、可從玩具向生活中的事和物拓展,如自己喜歡的服飾、食物、用具等。
2、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更換活動材料及豐富活動玩法,如用其它積塑代替花片;用串項鏈代替拼玩具;采用送禮物的形式,選取好朋友喜歡的顏色(或形狀)花片拼成玩具互相贈送等。
3、活動材料的顏色、形狀是幼兒熟悉的且不超過三種。
活動反思
數(shù)學能為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chuàng)設(shè)最佳情景,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wù),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zhì),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干,“賽"中增勇氣。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小班教案 篇8
課題由來:
小班幼兒對許多事物都有新鮮感,特別喜歡小動物,喜歡模仿和表演小動物,在幾次活動中,都表現(xiàn)出注意力集中,興趣濃厚。如:學大象伯伯慢慢走;表演大公雞洗沙澡;觀察小白兔和學小白兔蹦蹦又跳跳的樣子;學唱《一只哈巴狗》等等。這些活動中由于幼兒感到新鮮有趣,因此學習的效果很好,也較容易就掌握了。因此我就設(shè)計音樂活動“丑小鴨”,讓幼兒通過本次活動能更加喜歡小動物從而萌發(fā)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熟悉樂曲的基礎(chǔ)上,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模仿和創(chuàng)編各種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創(chuàng)新精神。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初步學會用動作和表情表現(xiàn)小鴨子笨拙可愛的樣子。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愛護動物的優(yōu)良品質(zhì)。
活動準備:
《小雞住新樓》和《丑小鴨》的音樂磁帶兩盒、錄音機、小鴨子的掛圖若干張、小鴨子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復習舞蹈《小雞住新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二、引入課題,復習歌曲,進一步熟悉歌曲的內(nèi)容。
1、出示掛圖!靶‰u住進了新樓可高興了,它的好朋友也來了,祝賀它搬進了新房子,看看,它是誰呀?”(小鴨子)
2、復習歌曲《丑小鴨》,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錄音跟唱歌曲,感受小鴨子的形象。
3、教師通過掛圖和提問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歌曲,了解小鴨子的外形和生活特點。
4、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丑小鴨》。
三、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1、幼兒自由嘗試。
、偌ぐl(fā)幼兒嘗試的編舞的興趣,啟發(fā)幼兒邊聽音樂邊想動作,動作可以自己編。
“小朋友唱的呀,可真棒,小鴨子一定很喜歡你們的,那你們喜歡它嗎?(喜歡)那我們都變成小鴨子,和小鴨子一塊玩耍好嗎?(好)那我們帶上頭飾吧!老師要看看個小朋友跳得最像小鴨子了。了
②幼兒跟著音樂自由編舞練習。
2、教師引導幼兒分別創(chuàng)編動作。
“小朋友跳的可真不錯,有些小朋友編的可好了,那我們現(xiàn)在來比比賽看誰編的最好看。我請他上來表演給大家看。
①教師逐句引導幼兒編動作。
②對幼兒創(chuàng)編的動作,教師進行補充修改然后再傳授。
3、完整練習。
①根據(jù)幼兒自編的動作組合起來連貫地跳兩遍。
、谡埐糠钟變罕硌菸璧。
四、教育幼兒要熱愛小動物,保護小動物。
“小朋友你們和小鴨子玩玩的開不開心呀,那我們和小鴨子做朋友好嗎?那能不能傷害小鴨子呀?(不能)對了,我們不僅要和小鴨子做朋友,還要和小雞、小松鼠、小熊和所有的小動物做朋友,那我們就應該愛護它們,不去傷害它們。
五、活動結(jié)束。
現(xiàn)在我們和小鴨子去找很多很多的朋友好嗎?
小班教案 篇9
設(shè)計意圖
圍棋一直是我園的特色課程,十多年來,我們深深體會到,黑白世界中演變出的無數(shù)有聲有色的“戰(zhàn)局”,開掘了幼兒思維的廣度與深度。有研究表明,孩子學圍棋的最佳年齡是5歲左右,我園開展圍棋教學是從小班下學期開始,因此,我設(shè)計了此活動,意在讓孩子們在初入圍棋之門就感覺“棋樂融融”,萌發(fā)對圍棋的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認識圍棋棋盤、棋子,知道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
2.能夠正確迅速地尋找到圍棋的交叉點。
3.在活動中不與他人碰撞,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配有圍棋兒歌的音樂。
2.大圍棋盤一塊,立體圍棋格一個。
3.圍棋子若干。
4.地面上畫有圍棋盤。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進場
1.師:“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鍛煉鍛煉身體吧。”
2.幼兒隨著音樂邊跳邊進場。
(評析:我采用了小朋友非常熟悉的《健康歌》音樂,歡快鮮明的節(jié)奏、熱烈奔放的旋律風格一下子激發(fā)了孩子們的運動興趣。將原有歌詞改編成朗朗上口的圍棋兒歌,更加切合本次活動主題,且起到前后呼應的作用。)
二、認識棋盤和交叉點、棋子
1.認識棋盤
(1)師:“看,今天小黑和小白兩個好朋友來到了這里,我們跟他們打聲招呼,他們的家在哪兒呢?”
總結(jié):他們的家叫棋盤。
(2)師:“棋盤是什么樣子的?棋盤上面有什么呢?”
總結(jié):棋盤是方方的,上面有許多橫線和豎線。
2.認識交叉點
(1)師:“小黑和小白要回家了,誰來送他們回家?送對了嗎?”(請兩個小朋友將小黑和小白送到棋盤上)
(2)小黑送到了橫線上,教師出示立體的圍棋格演示橫線太窄,小黑站不穩(wěn),會掉下去,所以橫線和豎線都不是他們的家。
(3)小白送到了圍棋格中,教師同樣演示圍棋格中間是個陷阱,小白會掉下去,所以圍棋格也不是他們的家。
(4)送到橫線和豎線的交叉點上對不對呢?教師出示立體的圍棋格,演示小黑和小白站在交叉點上很穩(wěn),所以交叉點才是他們的家。
3.認識棋子
(1)師:“小黑先回家,小白后回家,它們玩輪流回家的'游戲叫圍棋,小黑是黑棋,小白是白棋!(教師示范操作)
(2)請小朋友送另外兩個黑棋和白棋回家,檢查是否送到交叉點上,再進行一次。
(評析:此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為了讓幼兒直觀形象地理解圍棋的有關(guān)知識,我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幼兒送小黑和小白回家,引出他們的家到底在哪里的問題,立體的圍棋格通過穩(wěn)與不穩(wěn)的區(qū)別生動地演繹了為什么交叉點才是他們的家,小朋友先看再送最后評價,了解了棋子與交叉點的重要關(guān)系。我還通過小黑、小白的先后輪流回家,暗示了圍棋的基本規(guī)則,使幼兒對圍棋知識有了粗淺理解。)
三、玩“找交叉點”游戲,鞏固圍棋知識
1.在地面棋盤上找交叉點
(1)師:“地板上也有一個大棋盤,請小朋友找找交叉點在哪里,小朋友屁股底下有大棋子,等會兒請你把大棋子送回家去!
(2)幼兒找交叉點站好,教師檢查是否正確。
2.游戲
(1)師:“小朋友拿的棋一樣嗎?誰是黑棋寶寶?誰是白棋寶寶?等會兒請你去找個好朋友一起玩游戲,兩個好朋友必須一個是黑棋,一個是白棋!庇變涸谝魳仿曋型妗罢遗笥选钡挠螒,教師個別指導。
(2)師:“聽,可能是大獅子來了,我們應該躲在哪里才安全呢?等會兒聽到信號趕快躲到交叉點上去!苯處煄椭鷤別幼兒。
(3)游戲再完整進行一次。
(評析:小班孩子的注意力不穩(wěn)定,我不斷變換教學方式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地面上的大棋盤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更加開放的學習空間,幼兒通過個別尋找交叉點并正確擺放圍棋,懂得了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的道理,而且內(nèi)化為技能,在后面的游戲中聽到獅子音樂的信號,能迅速正確地躲到交叉點上。)
四、韻律活動表演
1.師:“大獅子灰溜溜地走了,我們一起來跳個舞慶祝勝利吧!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表演圍棋操。(評析:讓幼兒拿著圍棋表演圍棋操,一來舒緩了剛才躲避獅子時的緊張情緒,二來讓幼兒感覺到學圍棋就像玩游戲般快樂。)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真聰明,躲過了大獅子,老師獎勵你們黑、白顏色的糖果,回去后請你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吃,怎么吃呢?你吃一顆黑的,我吃一顆白的,輪流吃!
活動評析
小班孩子具有好玩、好動、愛游戲的特點。如果采用灌輸圍棋知識的方法,會扼殺孩子對圍棋的學習興趣,因此我把呵護孩子的興趣放在首位,著力圍繞“趣”來展開。
一、滲透增“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說:“幼兒園各領(lǐng)域的內(nèi)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比绻兇鈱τ變哼M行圍棋教學,色彩的單調(diào)、方法的單一、內(nèi)容的枯燥肯定會給幼兒帶來乏味的感覺。我把健康領(lǐng)域中的游戲滲透到圍棋教學中,鞏固了幼兒對交叉點的認識,強化了幼兒尋找交叉點的技能。還整合了音樂《找朋友》與《獅王進行曲》,大大增加了圍棋教學的情趣。
二、情境激“趣”
皮亞杰認為:“兒童認知發(fā)展的過程就是同化和順應平衡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興趣是同化過程的一種動力!币虼耍揖膭(chuàng)設(shè)符合小班孩子年齡特點的情境,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我將黑棋和白棋以可愛的娃娃形象出現(xiàn),牢牢鎖定孩子們的注意力,棋盤比作圍棋的家調(diào)動起了孩子們溫馨的生活經(jīng)驗,較好地完成了“認識棋盤、棋子”的教學目標。我再以小黑和小白要回家為由請小朋友送它們回家,更是激發(fā)了孩子的參與積極性。
三、“趣”破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知道下棋要下在交叉點上,并能找到交叉點。我采用了直觀法,利用立體的圍棋格直觀地表達了棋子要落在交叉點的道理,教學重點順利突破。還在地面上布置了一個大棋盤,先是幾個幼兒示范找交叉點,強化大家對交叉點的認識,接著讓全體幼兒去站位,符合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幼兒在看、找、站的系列活動中,提高了觀察、判斷能力,尋找交叉點的技能得到了有效強化。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2、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已認識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西瓜的`外型特征。
師:小朋友們!西瓜長的什么樣子?
想一個什么好辦法,讓大家一起變成一個大西瓜?
2、手拉手變成大西瓜。
師:變成一個大西瓜。(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
變成一個小西瓜。(幼兒手拉手,碎步朝圓心走,變成一個小圓圈)。
3、游戲:切西瓜幼兒圍成一個圈,師幼共同有節(jié)奏的念兒歌:"切、切、切西瓜,我們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開來。"同時教師邊走邊有節(jié)奏的在幼兒拉手處做切西瓜狀,兒歌念完時,教師手停留在哪兩位小朋友中間,這兩位小朋友就把手放開,拉著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圓心跑,表示西瓜被切開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狀態(tài),游戲繼續(xù)開始。游戲進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兒來切西瓜。
4、活動結(jié)束,教師總結(jié)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精選】08-16
【精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3
小班教案01-13
小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