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教案經典【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順序觀察圖片中的角色,動作的變化,引導幼兒豐富發(fā)展故事情節(jié)。
2、能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出小刺猬是用什么辦法幫助了同伴,以及其它動物的表現(xiàn)。
3、能一邊看圖一邊連貫講述。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套。
2、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你們還記得上次老師給大家講的故事嗎?故事里的巨人到后來并沒有新鞋穿,可是為什么他仍然快樂?今天,老師很想聽你們來講故事。
2、講故事前,我們來猜一猜,它們都是誰?(幼兒猜被覆蓋的小豬,刺猬,河馬。)
出示圖1:請幼兒說說他們在干什么?
(通過對動物動作的觀察,引導幼兒展開想象,鼓勵幼兒大膽的表達。)
猜猜是誰躲在樹林后面。
(引導幼兒觀察大灰狼的動作及神態(tài),想象大灰狼的心里在想什么,并且,能用貼切的語氣和形象的動作將大灰狼心里想的用語言進行表達。)
3、出示圖2:
引導語:“接著,到底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后,請幼兒講述。
預設提問:
小鳥,小豬,小刺猬,河馬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小鳥,小豬,河馬,小刺猬)你會怎么辦?
(讓幼兒認真的觀察后,充分的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鼓勵他們用語言表達的同時,幫助他們豐富語言。)
4、出示圖3:
引導語:你們猜猜,大灰狼吃到小動物了嗎?為什么呢?
揭示圖3,預設提問:
當兇惡的大灰狼撲向小動物時,我們的小動物是怎樣表現(xiàn)的?
(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后,說說自己對畫面表現(xiàn)出的情節(jié)的理解。在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對畫面進行講述時,教師用肯定的目光和動作對幼兒進行鼓勵,并且,有意識的用幼兒可以理解的形容詞豐富他們的語言。
5、分組閱讀活動:
每位幼兒一本圖書,自由閱讀,結伴講述或聽老師講故事。
6、給故事起名字。
(給故事起名字,需要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用較恰當的語言進行歸納,能對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聚合能力,語言的準確運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7、連貫講述:
鼓勵個別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
(讓個別語言能力較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除了對其本身是一種鍛煉,同時也是一種榜樣的作用。)
附:故事
勇敢的小刺猬
小刺猬和小豬坐在岸邊草地上玩著拍手游戲,河馬伯伯泡在河水里笑瞇瞇地看著他們。小鳥也飛落在河馬背上,高興地唱著歌?墒,他們誰也沒有想到,樹叢中躲藏著一只大灰狼,他正盯著胖乎乎的小豬直流口水呢。
突然,小鳥發(fā)現(xiàn)了大灰狼,飛起來大叫:這時候,大灰狼正朝著小豬猛撲過來,小豬害怕得叫起來:“救命啊!”
河馬伯伯對小豬喊道:“小豬,快到我背上來!毙∝i急忙向河邊跑去。這時,小刺猬團起身體,擋住大灰狼的路。大灰狼生氣地大叫:“別擋住我的路!”說著,大灰狼對著小刺猬,狠狠地踢了一腳!鞍ミ!”大灰狼大叫一聲,痛得直跳。大灰狼帶著受傷的腳逃回了森林,大家開心地笑起來,都夸獎小刺猬“真勇敢”!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都比較感興趣,都能夠大膽舉手回答問題講述故事內容。最后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帶上小刺猬、小豬、河馬、小鳥、大灰狼的頭飾,請幼兒合作進行故事表演。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
2、初步學習兒歌并認讀字寶寶:陌生,理。
3、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輕信陌生人的話。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5、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fā)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讀字寶寶,難點學習兒歌《我不認識你》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大范例,字卡,故事中人物,包裹,火車票,音樂《火車》及小鳥叫聲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小動物走路》進場
出示故事中的主人翁小紅帽與小朋友打招呼。
2、 教師;今天有一位小客人要來我們小朋友玩,小朋友們猜猜是誰?我們向小客人問聲好。
3、 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小紅帽去看望住在……
教師小結:小紅帽有沒有要陌生人的東西,有沒有跟陌生人走,有沒有輕信陌生人?
教師:如果是你們遇到陌生人給你們東西要帶你們走,你們怎么辦?
4,、兒歌教學
教師:小紅帽把這個故事編成一首兒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
欣賞兒歌1次;手指字,眼睛看書,耳朵聽,不出聲。
跟讀兒歌2次;手指字,眼睛看書,耳朵聽,嘴巴輕聲跟讀。
5.、字寶寶教學
教師;今天小紅帽給小朋友們送來了一份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禮物。(教師出示包裹)打開包裹拿出字寶寶教師教讀后讓幼兒認讀。
6、字寶寶找好朋友
教師;現(xiàn)在讓我們開著小火車去找找這首兒歌里面有沒有我們字寶寶的好朋友。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找到字寶寶的好朋友了嗎?它叫什么名字?
幼兒:陌生 理
7.、游戲;開火車
教師:小紅帽覺得覺得我們班小朋友很乖都沒有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輕信陌生人的話于是她想請小朋友玩坐火車的游戲。在玩游戲的前提要求拿到車票的小朋友要讀出車票上的字寶寶才可以坐上火車哦。
8、活動結束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坐了小火車開心嗎?還想不想坐火車?
教師;好!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開著小火車出去到更遠的地方去。
9、活動延伸;幼兒自由選擇區(qū)域活動(繪畫火車,玩具火車,積木拼搭火車等)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的意識:不吃陌生人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不輕信陌生人的.話。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小木偶劇場,送包裹及開火車等游戲進行教學,讓幼兒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字寶寶,提高幼兒識字的興趣。同時教師在講述故事中能合理利用小鳥叫聲的背景音樂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如果在開火車環(huán)節(jié)教師能提高自我的感染力教學效果會更好!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圈的各種玩法。
2、通過玩圈提高幼兒跳、跑的能力。
3、通過與幾何圖形結合,進行組圖游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圈若干,跟幼兒人數相同。
[活動過程]
1、聽音樂進入活動場地,然后讓幼兒做一下熱身運動。
2、小朋友,瞧,老師手里拿的什么?“圈”小朋友想玩嗎?今天咱們就來玩圈。(發(fā)圈一人一個)小朋友想一下圈都能怎樣玩呢?(轉著玩,滾著玩,鉆著玩……)咱們小朋友找一下各種玩圈的各種方法?凑l的玩圈的方法多。請小朋友玩圈時不要碰著其他小朋友。
3、請個別幼兒示范玩圈的各種方法。展示自己的玩法、滾著玩、套在腿上玩、套在胳膊上玩、套在腰上玩、搭小路玩、跳著玩、跑著玩、當門鉆著玩等等。
4、比賽滾圈:把圈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同時滾動,看誰滾的遠。
5、玩網小魚的游戲:手拿圈追趕其他小朋友,追到就用圈把他網住。
6、玩接龍的游戲:一名幼兒用圈套住另一名幼兒,依次往下套,直到套住最后一名幼兒,彎彎曲曲走,就像一條大龍在舞動。
7、玩組圖的游戲:
我們找到了這么多玩圈的方法:還能用圈搭彎彎曲曲的小路、跳著玩、跑著玩。下面我們小朋友就齊心協(xié)力來組一組幾何圖形,看都能組成什么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花形、五環(huán)旗形。組成圖形后,依次跳著玩、跑著玩、雙腳跳、單腳跳、如果碰到圈,或者是跳到圈外,就是犯規(guī)。
8、結束:小朋友想出了各種玩圈的方法,并玩了組圖的游戲,小朋友一定有點累了吧。咱們等下一次再進行其他組圖的比賽好嗎?隨音樂回教室。
[活動反思]
設計的這個玩圈活動是孩子們感興趣的,幼兒活潑好動,采用了動靜結合,在活動中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能夠主動積極地探索圈的各種玩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們自己探索,發(fā)現(xiàn);顒釉O計時采納了整和的理念,和計算中的幾何圖形及奧運有機結合,既調動了孩子們自主玩圈的興趣,又復習相關知識。此活動達到了教學目的,鍛煉了幼兒跳跑及合作及躲閃的能力,并隨機進行了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整潔的小床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學會正確疊被子、整理床鋪的方法
2、 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獨立性
活動準備:
課件(PPT)、兩張床、兩張床單、兩條被子、兩個枕頭、兩條枕巾、(一面是笑臉、一面是哭臉)的圖標牌子若干(根據班級人數定)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播放禮儀主題歌,老師帶小朋友跳禮儀主題操熱身
(2)師生互相問好:
動作:站在自己的座位前,雙腳并攏,雙手自然交疊,放在體前小腹處,鞠躬45度 語言:老師先說“小朋友們好!”,幼兒回禮:“老師好!”
。3) 師:“小朋友請坐,我們要開始快樂的`禮儀之旅了!”
(二)導入活動:
通過提問導入活動:
1、小朋友在家里,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你都會做哪些事情?(請幼兒分別回答,對做的好的給予鼓勵)
2、起床后,你們會自己疊被子嗎?誰知道正確疊被子的方法?(鼓勵幼兒發(fā)言,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三)基本活動:
1、教師示范正確疊被子、整理床鋪的方法:
(1)在床上把被子展開平鋪,長邊對著自己。
。2)找好中心線,將被子的兩條長邊向中心線對折
(3)再找中心線,將被子的兩條短邊向中心線對折
(4)再對折,將被子整理成長方塊
(5)被子疊好后放到床尾
。6)把枕頭放平整
。7)把床鋪鋪平整
2、 請幼兒復習鞏固新知:
師:“明明看過老師教疊被子的步驟后,也想試著整理一下,可是他確忘了先后順序是
什么了,小朋友我們一塊來幫幫他吧!”
播放課件圖片,請幼兒按記憶幫忙排出正確順序:
圖一:將被子整理成長方塊
圖二:明明將被子展開平鋪在床上
圖三:將被子的兩條長邊向中心線對折
圖四:將被子的兩條短邊向中心線對折
3、練習整理床鋪:
。1)請幼兒走到自己的小床邊,以正確的方式練習疊被子和整理床鋪
。2)通過活動競賽的形式,讓幼兒學習并練習疊被子及整理床鋪
組織幼兒進行比賽,每次選出兩名幼兒進行比賽,其他幼兒當評委,要求參
賽者要按照正確的方法疊被子,并按照正確的步驟整理床鋪。做完后,請“評委”
舉牌,得到笑臉多的幼兒獲勝。請“評委”代表說說,參賽者哪里做的好,哪里還需要改進。(本次活動以鼓勵為主)
4、播放課件,學習三字經:
(1)教師逐句教幼兒兒歌,并解釋含義
。2)幼兒跟讀兒歌,再次熟悉兒歌
(四)結束活動:
播放課件的“禮儀三字經”,學習兒歌:
。1)第一遍,欣賞
。2)第二遍,幼兒跟唱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避免受傷。
2、培養(yǎng)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談有關燒傷、燙傷、破傷的情況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不小心被燙傷、燒傷或者是摔到跌破、劃破過呢?那是怎么樣的呢?有什么感覺?
二、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一)教師鼓勵幼兒討論預防燒傷、燙傷、破傷的方法:小朋友有時候會不小心受傷,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受傷呢?(教師提供時間給幼兒結伴討論,深入到幼兒的討論當中,聽聽幼兒們說的有關情況是怎樣的。)
(二)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記住平時生活中應記住的問題:
1、中午老師在盛午飯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
2、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
3、在平時能不能亂跑?玩耍得很過分呢?
三、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自救的方法
(一)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大人不在身邊,你或者別人受傷后,你該怎樣做?
(二)教師總結:如果燒傷、燙傷,可以把傷口露在外面,用冷水沖洗,然后馬上請大人幫忙等。
四、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高,師幼配合較好,大多數幼兒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課堂氣氛熱烈。但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個別幼兒對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會說,實際生活中卻不會操作,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設計時還加進情景練習,效果會更好!
中班教案 篇6
目標
1、能理解惡作劇對他人情緒上的影響。
2、知道朋友間互相尊重、友好交往的重要性。
準備
1、老虎、豹、猩猩、大象的毛絨玩具或自制指偶。
2、繪畫材料和工具。
過程
1、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一天夜里,它趁豹子熟睡,在豹子身上涂滿了黃顏色,你們猜會發(fā)生什么事?
一天,他邀請猩猩來吃那些用橡膠做的香蕉,你們猜猩猩會怎么想?
還有一回,他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了一個結,你們猜后來怎么辦?
你們覺得納納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2、不受歡迎的納納。
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動物們都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伙兒決定想一個辦法讓納納改正缺點。
你們能猜出動物們想出來的辦法嗎?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引導幼兒說說納納遇到了什么事。
大伙兒都不理睬納納,納納心里怎么想?
后來納納是怎么做的?小動物原諒他了嗎?
3、我也曾開過玩笑。
完整能聽故事一遍。
你喜歡納納嗎?為什么?
你有沒有做過像納納那樣的'事情?結果怎么樣?
你覺得怎樣開玩笑才不會讓朋友生氣?
引導幼兒畫一張畫送給好朋友,對自己以前的過錯表示歉意。
建議
1、該活動為二課時。活動重點不在語言上,而在于引導幼兒知道交往的基本要求和禮貌待人、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2、中班幼兒往往希望被同伴認可,與朋友友好相處。這時教師應引導幼兒避免惡意戲弄人、嘲笑人,從而使幼兒積累成功交往的經驗。
附:愛開玩笑的納納
老虎納納愛開玩笑。他這個脾氣總也改不掉,一天到晚惡作劇。譬如,有一天夜里,他在豹子身上涂滿了黃顏色。第二天,豹子醒來嚇壞了,以為身上的斑點脫落了!另一次,納納邀請猩猩來吃香蕉。猩猩來了,可是,當他發(fā)現(xiàn)那些香蕉全是橡膠做的,臉上真是尷尬。
另外還有一回,納納把大象的鼻子系成一個結。大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開鼻子!
納納開的玩笑雖不傷人,但總讓大家感到不舒服。只要他在附近,動物們就覺得不安寧。有一天,大伙兒商量說:“咱們誰都不要同納納說話,也許他會明白,我們實在討厭他的那些惡作劇。”
第二天,納納像往常一樣,清早出了門。他向大家打招呼:“你好!”可是,大象不理他。納納問候河馬:“你身體怎么樣?”河馬轉過身去。納納心想:“他好像在生氣。”他繼續(xù)往前走,又朝猩猩喊了一聲:“睡得好嗎?”可是猩猩掉頭走了,一句話也沒說。
納納感到很不自在,他自主自語:“大伙兒都不理睬我。我得想想這是為什么!”
他仔細想了一會兒,突然明白了!耙驗槲铱傞_他們的玩笑,他們生我氣了。我應該去向他們道歉!”
納納來到大伙兒面前,對他們說:“我保證以后再不同你們胡鬧了。請你們還是同我做朋友吧!”
大象回答道:“有時候你可以開個玩笑,但是不能總那樣!那么大家就會喜歡你!”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區(qū)別10以內的單雙數。
2、感知自然序列中的單數、雙數的排列規(guī)律。
【活動準備】
自制10以內愛心撲克牌一幅,1—10的數字卡片一套,自制車牌號若干。
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6頁《愛心撲克》,第17頁《雙號車請通行》,水彩筆。
【重難點】學習區(qū)別單數雙數
【活動過程】
1、區(qū)別單數雙數。
(1)出示1—10的愛心撲克牌,引導幼兒目測愛心的數量,按從少到多的順序排列。
幼兒翻開《數學》第16頁,將愛心撲克牌上的愛心兩顆兩顆全在一起,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兩顆兩顆剛好圈完的試雙數,還多出一顆的是雙數。幼兒找出粘紙貼在對應的`方框里。
請幼兒看看老師拿來的撲克牌,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把單數撲克放在左邊,雙數撲克放在右邊。配上相應的數字卡片,說說10以內哪些數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2)游戲“抱雙、躲單”。教師抱10以內的數,幼兒做相應的躲和抱的動作。如:報的是單數,幼兒蹲下,把頭埋在膝蓋里抱住自己,表示躲起來。報的是雙數,幼兒找到一個小朋友抱住。
2、區(qū)別單號雙號。
周末,汽車要實行限行。汽車限行是根據車牌號的尾數是單數還是雙數來確定的。教師公布限行規(guī)則:日期的單雙數與車牌號尾數的單雙數一致,可以通行;反之,限行。
教師告知幼兒今天是幾月幾日,請幼兒判斷今天是單號車通行還是雙號車通行。依次出示自制車牌號,如A·361,B·452,C·527,D·814等。請幼兒辨別。
3、雙號車請通行
出示《數學》第17頁《雙號車請通行》。這一天是雙號車,請你仔細找找車牌號尾數為雙數的車,并在方框里打鉤,表示可以通行。
中班教案 篇8
幼兒園中班游戲教案:
表情娃娃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8以內的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及難點: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數量;通過觸摸感知數量。
活動準備:
屏風一個,紙箱制操作人手一個,上有魔法書(紅、黃、綠、黑)4本及圓點卡片(2-8)一套,內藏一串珠子(4顆)、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語言引導、激發(fā)興趣
表情娃娃和我們一起玩游戲,動動腦筋把它們找出來。
(二)感官練習、感知數量
1、運用視覺感知數量。
。1)打開紅色的魔法書:6只蘋果,找出6號房間的娃娃:鬼臉娃娃。
。2)打開綠燈魔法書:8條魚,找出8號房間的娃娃:驚訝娃娃。
說明:注意幼兒點數習慣的培養(yǎng),鞏固幼兒手口一致點數的能力。
2、運用聽覺感知數量。
打開黃色的魔法書,請小耳朵幫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聲,舉起5點卡片,找出5號房間的娃娃:開心娃娃。
。2)7下鼓聲,舉起7點卡片,找出7號房間的娃娃:生氣娃娃。
說明:聽、默數對大部分幼兒來說尚有困難,老師予以適當指導并提醒幼兒數在心里。
3、運用觸摸覺感知數量。
打開黑色的魔法書,請小手幫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內的珠子數(4顆),舉起4點卡片,找出4號房間的娃娃:傷心娃娃。
說明:通過觸摸感知數量是幼兒從來未嘗試過的形式,教師可提醒幼兒摸一顆、數一顆,使幼兒能獲得成功體驗并了解方法。
4、請寶寶們學做各種表情,隨著音樂歡快起舞。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采用變魔術的形式,能讓幼兒在神奇、魔幻的'快樂體驗中,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首先讓幼兒打開魔法之書,誰也不知道魔法之書里藏著什么,當出現(xiàn)物體時,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有了足夠的動力去開展剩下的游戲,本次活動重點是在游戲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7以內的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點一點等多種形式,能達到更好地學習效果。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熟悉繪本主要內容,理清故事主線。
2、通過猜測與尋找,嘗試理解“寶貝” 的多種含義。
3、感受生活中的溫情和美好,體驗擁有好朋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彩虹的盡頭》ppt
2、繪本《彩虹的盡頭》幼兒人手一本。
活動重點:
熟悉繪本主要內容,理清故事主線。
活動難點:
通過猜測與尋找,嘗試理解“寶貝” 的多種含義。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封面導入
師:有兩只小動物聽說在彩虹的盡頭藏著寶貝,它們想去尋寶。看看它們是誰呀?(重點認識獾)
師:他們會找到什么寶貝呢?
2、師小結:亮閃閃的水晶、金光閃閃的金子、銀子(珠寶),這些東西呀,都是寶貝。
3。師:那它們有沒有找到寶貝呢?秘密就藏在這本書里,書的名字叫做《彩虹的盡頭》,我們一起打開去看一看,好嗎?
二、閱讀繪本內容
1、共同閱讀故事開頭部分,引導幼兒猜測故事發(fā)展。
師:看,它們穿過樹林,看見了誰?
師:松鼠對著一堆東西說:哇,我的寶貝,我最美的寶貝,它的寶貝可能是什么?
師:狐貍和獾找到它們要的寶貝了嗎?接下來它們又會遇到誰,會不會找到寶貝呢?就請小朋友自己去看看書吧!
三、幼兒自主閱讀,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1、提出閱讀要求
師:仔細觀察畫面,看看它們又遇到了誰?找到了什么樣的寶貝?最后有沒有找到屬于它們自己的寶貝?
2、幼兒自主閱讀
3、師幼交流畫面內容
。1)師:剛才,小松鼠的寶貝是什么呢?小松鼠為什么要把橡果當成它的寶貝?
幼兒學說小松鼠的語言。
(2)師:鴨媽媽的寶貝又是什么呢?鴨媽媽為什么要把小鴨子當成它的寶貝?
學說鴨媽媽的語言。你是媽媽的'寶貝嗎?
。3)師:兔子爺爺的寶貝呢?它為什么要把回憶當成寶貝呢?你有沒有什么寶貴的回憶呢?(幼兒分享自己的回憶)
(4)師:獾和狐貍有沒有找到它們的寶貝呢?它們找到的寶貝又是什么?
四、完整欣賞繪本
師:到底它們的寶貝是什么?我們一起來閱讀這本書吧!
師:原來它們的寶貝是什么呀?它們終于發(fā)現(xiàn),原來找寶貝,找寶貝,寶貝就在它們身邊啊!
五、情感遷移。
1、師:你們有寶貝嗎?是什么東西?為什么是你的寶貝?
2、師:那你們有沒有好朋友寶貝?你的好朋友寶貝是誰?和你的好朋友寶貝拉拉手,轉個圈,抱一抱,親一親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一開始以“寶貝“引出全文,獾和狐貍尋找寶貝為主線,通過猜一猜,看一看,說一說多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寶貝”的真正涵義。在每段故事中,聯(lián)系幼兒的實際經驗,情感遷移,一步一步將物質寶貝提升至情感方面的寶貝,既認識自己,又關注到他人,讓幼兒感受生活中的溫情和美好,體驗擁有好朋友的快樂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11-12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09
中班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