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3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動中,一小朋友拿著手里的香蕉來問我:“老師,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點點的是什么?”“老師,這個可以吃嗎?”我問全班的小朋友:“你們誰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點是什么嗎?”有小朋友說:“這一定是香蕉快要爛了,香蕉變了顏色就不能吃了。”馬上有小朋友說:“不對,這是香蕉的種子,我爸爸教過我的”我肯定并表揚了這個小朋友?粗∨笥褜⑿艑⒁傻纳駪B(tài),我設計科學活動“找種子”,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了解種子的奧秘,萌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種子。
2、對種子產(chǎn)生探索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萌發(fā)對科學、對大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紅柿、葡萄等水果。
2、幼兒每人一份操作紙,各種種子若干。
3、視頻轉換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昨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參觀了我們的蔬菜園地,看到了許多碧綠碧綠的蔬菜,你們知道嗎?這些蔬菜是由什么長出來的嗎?
老師總結:這些蔬菜是由一顆顆小小的種子長出來,我們平時吃的水果也是由種子發(fā)芽的結果的。
(評析:從幼兒熟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引出課題,顯得自然而親切,一個小小的問題,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明確了活動主題,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二、找種子
1、師: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蔬菜和水果,要請你們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們有沒有種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說一說,種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樣?(幼兒自由探索)
(評析:在探索活動中,幼兒對種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對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聞聞,有的交頭接耳,相互交流,每個幼兒都處于積極的探索中。)
2、幼兒交流探索的發(fā)現(xiàn)。
。1)、誰愿意上來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種子?
幼兒一:我找到了蘋果的種子。
師:我們大家來看看蘋果的種子的什么樣子的?
幼兒:蘋果的種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ㄔu析:教師讓幼兒找出種子并放在視頻轉換儀下進行展示。通過視頻轉換儀放大了種子,幼兒很清晰、明確地觀察了種子的外形特征。)
幼兒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種子。
師:西瓜的種子是什么樣子的?(評析:當幼兒看見西瓜的種子的'時候很興奮,原來西瓜的種子就是我們在超市里買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兒一起觀察橘子、黃瓜、西紅柿、葡萄的種子。
。2)、師:有誰找到香蕉的種子嗎?
幼兒一:香蕉是沒有種子的。
幼兒二:我找到香蕉的這個小黑子。
師:其實香蕉它也有種子,這些小黑點就是它的種子,只不過是他們退化了,現(xiàn)在的農(nóng)民伯伯非常聰明,用科學的方法不用種子也能種香蕉,所以香蕉的種子就慢慢退化了。
。ㄔu析:香蕉的種子具有特殊性,幼兒很少了解,通過單獨提出,幼兒了解香蕉種子的獨特性,達到了教學目標。)
3、我們知道蘋果、黃瓜都有種子,老師告訴你們,除了這些,還有許多瓜果、蔬菜都有種子,小朋友以后長大了就會慢慢知道了。
。ㄔu析:在本次探索活動中,幼兒積極討論,主動詢問,了解了各種瓜果蔬菜的種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動:種子和果實匹配。 1、師: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種果實,旁邊有各種種子,請你們給這些果實找種子,找到后把種子貼在果實的下面。
(評析:教師為幼兒設計一份記錄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種果實,考慮到種子的外形特征,教師在下面用雙面膠帶貼著,幼兒找到種子后就可以把種子貼在膠帶上,這樣方便了展示。)
2、幼兒交流活動結果,并且請集體檢查操作結果的正確。
師:誰愿意上來告訴大家你的發(fā)現(xiàn)?我們一起看看他找的種子對不對?
。ㄔu析:幼兒從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師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不但能檢查幼兒的學習的結果,還使幼兒學習知識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四、活動延伸: 1、種子發(fā)芽實驗。
2、種子貼畫。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會有感情地背誦兒歌。
2.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材料:
1.主題活動錄音帶,錄音機,剪好的.窗花。
2.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新年賀卡》。
活動過程:
1.欣賞活動室的窗花。
2.教師給幼兒表演剪窗花。
3.欣賞錄音兒歌。
4.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提問,引導幼兒用兒歌的句子來回答,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
5.以整體跟讀的方法進行學習兒歌。
6.教師與幼兒表演兒歌。
7.指導幼兒剪窗花。
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開展了《剪窗花》,在活動中制定了三個目標1、初步感受中國剪紙藝術的美,體驗表現(xiàn)美的快樂。2、引導幼兒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激發(fā)幼兒對民間藝術的美好情感。3、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真確培養(yǎng)幼兒使用剪刀,提高幼兒的思維想象力。本次活動以欣賞窗花進行導入,我引導孩子欣賞黑板上粘貼的窗花,還從網(wǎng)上下載了各種類型的民俗窗花,通過多媒體引導幼兒欣賞,孩子們了解了窗花里蘊含的美好祝愿,知道了剪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自制樂器表現(xiàn)雷雨的情景。
2、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合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4、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雷雨圖片,廢舊物品
活動過程:
1、 幼兒邊看圖片邊談論雷雨的情景。
2、說說雷雨天不同情景的各種聲音。
3、小組合作,按畫面內(nèi)容自制樂器表現(xiàn)雷雨的情景。
。1)雨聲——飲料瓶中放入沙子。
。2)閃電——塑料薄片。
。3)雷聲——空餅干盒。
4、幼兒自主表現(xiàn)。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8
(精選)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04-09
中班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