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的內(nèi)容,熟悉旋律,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通過“找洞口”和“打開洞口”的游戲,知道兔子的敵人是誰,并看到敵人后迅速的跑回位置。
3、體驗游戲?qū)W習歌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貼有洞口的圖片、歌詞內(nèi)容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過程:
。ń裉炖蠋煄砹艘粋故事,故事在歌里,請你聽一聽,找一找。(教師演唱歌曲一遍)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擴充)
2、基本過程:
。1)進行驗證
我們再來聽一聽是這樣的嗎?(教師演唱第二遍)
。2)請你再聽聽歌里的第一句是怎么唱的。(教師演唱第三遍)。
你聽到了什么?教師追問,如果幼兒回答的歌詞準確請幼兒把聽到的那一句歌詞的圖片找出來。
。3)用同樣的方法把歌曲的另外三旬找出來,教師可根據(jù)幼兒傾聽情況,追問讓幼兒回答出兩旬歌詞的內(nèi)容,找出四幅圖,(教師演唱第4、5遍)
。4)你們的小耳朵太厲害了,把他們都找出來了,如果你愿意的話就跟著我唱一唱吧。(演唱歌曲6)
3、游戲環(huán)節(jié)
你們知道嗎,兔子可聰明了,為了保護自己,它給自己的家挖了很多的洞口,你想不想去找一找?都想去啊,我們來玩一個點兵點將的游戲,我有可能會被你好聽的聲音吸引過去的,(教師邊演唱歌曲并點兵點將)
(1)被點到的小朋友可以上來翻開一個洞口,如果是敵人的話要快速跑回座位,如果是朋友的.話就跟她打個招呼。
。2)請這一名小朋友幫助老師選出一名幼兒來翻開洞口,看看誰好聽的聲音會把這名小朋友吸引過去,(全體幼兒演唱),請幼兒說出理由為什么選他,這名被選到的幼兒可以帶領大家一起去翻開洞口。并作出相應的反應。請你去帶著所有的女孩子看一看,你在前面,我們在后面,如果是敵人的話,你要告訴我們!
。3)用同樣的方法再去翻開第三個澗口。
4、我們有沒有找到兔子的神秘洞日?兔子喜歡在什么地方?請幼兒起立轉(zhuǎn)身演唱歌曲,教師翻開神秘洞口。
5、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
小兔子很聰明,給自己挖了這么隱秘的一個洞口,這樣敵人就不會發(fā)現(xiàn)它了,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兔子和獵人的游戲吧!
中班教案 篇2
氣球是孩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也是孩子較喜歡玩的玩具,氣球可以用來做什么?怎么才能讓氣球鼓起來是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我們不僅要滿足孩子的求知欲,還應結(jié)合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幼兒對新奇、有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對事物與現(xiàn)象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和能力,基于他們的年齡特點,本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自身主動地觀察、發(fā)現(xiàn)、感知、探索,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為什么氣球被突然放飛會到處亂竄,發(fā)現(xiàn)力的相對性等等,從而在實踐的過程中轉(zhuǎn)化為自身的知識經(jīng)驗。其實在平時孩子也玩過氣球,他們會和朋友一起吹氣球,甭提有多高興了。但是從孩子玩氣球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孩子可能受年齡特點的限制,他們更多的專注于玩氣球,比如:吹吹氣球、拍拍氣球,而沒有去想想氣球為什么會鼓起來呢?氣球為什么會癟下去呢?鑒于這一點,從孩子是實際和想去出發(fā),將活動目標定位為:1.感受氣球中空氣的存在及空氣釋放出時的力量。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結(jié)果,體驗探索發(fā)現(xiàn)的快樂。希望幼兒通過這次活動,積極動手操作、探索,讓他們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初步培養(yǎng)孩子積極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激發(fā)孩子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在本活動中以氣球貫穿始終,活動開始,以送禮物導入,不過猜對了才能拿到禮物。幼兒在禮物的激發(fā)下,積極動腦猜謎語,為下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多感官參與,積極探索
在本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動手操作將氣球變鼓,在通過身體的膚覺感知氣球中的氣,讓孩子知道氣球變大了是因為氣球里面裝了空氣,當空氣跑出來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到?jīng)鰶龅模耧L一樣的就是氣球中的氣。
三、自由探索,積極思考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將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在問題中自由探索。如果我現(xiàn)在快速地松開手,你們猜猜看氣球會怎么樣呢?剛才你放氣時,氣球出氣口是向哪個方向的?你的氣球是向哪個方向跑的?整個自由探索的過程是圍繞問題進行的,問題的層層深入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整節(jié)課以氣球貫穿始終,從激發(fā)興趣出發(fā),通過層層深入的環(huán)節(jié)激發(fā)了孩子的主動性,讓孩子自信、積極愉快的探索學習。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沒有做到科學活動課上語言的嚴謹性。在幼兒自由探索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質(zhì)檢處理也不夠得當,怎么將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
銜接更為自然與合理是我進一步需要研究的。每一節(jié)的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課的組成部分,教師在備課時要預設到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
另外,在本節(jié)課中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科學性問題,就是當松開手時氣球的運動方向云在一定的偶然性,從力學上講,氣球肯定是想出氣口相反的方向行駛,但由于重力、氣球自身的大小等原因,氣球運動方向不定,這是本節(jié)課最大的弊端,需要進一步尋求解決方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和分辨大與小。
2.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大、小皮球、籮筐各一個,大小蘋果若干、樹一棵
餅干若干、大小(臉盆、包、書、瓶子、盒子、玩具汽車、椅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青蛙)誰來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歡迎嗎?
2.看小青蛙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呀?(出示皮球)
二、觀察初步認識、感知大與小
1、有幾個皮球呢?(幼兒手口一致點數(shù))帶來幾個呢?哪個大呢?哪個小呢?(學說大球、小球)
2、誰會用手勢做一做大球的樣子?那小球的樣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學一學)
3、游戲大與小。
師:大球。
幼:邊說邊做動作。(教師說的速度由慢到快)
4、比大小
(1) 老師和幼兒比大小手,誰的大?誰的小?
(2) 小朋友和爸爸、媽媽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誰的大/誰的'小?(親子同樂)
(3) 幼兒自由交流。
(4) 邀請幼兒在大家面前講一講。
師:你是和誰比的?比了什么?誰的大呢?誰的小呢
(5) 游戲《拍手、跺腳》(親子同樂)師:“大手拍”(家長拍三下),小手拍(幼兒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長幼兒一起拍)跺腳的方法同上。
5、找大與小幼兒在活動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金魚、蝴蝶、樹、籮筐、……)
三、游戲。
1、《吹泡泡》。(親子同樂)幼兒和爸媽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幼兒和爸媽慢慢的往后退!按党尚∨菖荨睍r,一起往前走。
2、摘蘋果。
師:小朋友真聰明,找到了這么多的東西,老師這里還有什么?(出示蘋果樹圖片)這是什么樹呀?樹上結(jié)滿了什么樣的蘋果?紅紅的蘋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幾個帶回去呀?
師: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錯了就不能帶回去,摘對了才能帶回去呀 ,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媽那里。
幼兒按要求摘。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于表達,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
3、在猜測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體驗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課件《鴨媽媽和蘋果樹》。
2、自制一棵蘋果樹掛圖。
【活動過程】
1、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看,畫面上有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房子里住的是誰。
師:哎呀,原來房子里住的是鴨媽媽。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師:一天早晨,鴨媽媽醒來,推開窗戶……
咦,鴨媽媽怎么了,是什么表情?(幼兒回答)
師:鴨媽媽媽瞪大了眼睛,好象看到了什么感覺很驚訝,那你猜猜看它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那鴨媽媽到底看到了什么?(點擊課件:蘋果樹)
鴨媽媽說:“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昨天還沒有這棵樹呢?”
那你們來猜猜看這棵蘋果樹是哪里來的呢?
那我們帶著問題接著往下看。
。2)師: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看看耳朵是什么樣子的?
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
蘋果樹怎么會長耳朵呢,你們覺得怎么樣?
鴨媽媽也覺得很奇怪,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
哎,你們聽蘋果樹也說話了:“我們蘋果樹有時候是這樣的`!
那接下去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3)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又出現(xiàn)了紅紅的什么?
那鴨媽媽看到紅紅的舌頭會怎樣?
它會怎么說?蘋果樹又怎么說呢?
接下去還會發(fā)生什么呢?
。4)師: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
鴨媽媽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尾巴又會怎么說呢?
蘋果樹怎么回答的?
(5)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你覺得是誰假扮的?
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xiàn)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鴨媽媽也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鴨媽媽讓蘋果樹學大樹搖,蘋果樹搖啊搖,樹上的葉子都掉下來了,看,到底是誰假扮的呀?”(點擊課件:啊,原來是一只大灰狼假扮的。)
那它為什么要裝成蘋果樹呢?
(6)師:原來大灰狼裝扮成蘋果樹是想來吃鴨媽媽的,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助鴨媽媽對付大灰狼?(幼兒自由討論)
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來看看鴨媽媽是怎么做的?
3、完整講述故事。
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
這個好聽的故事的名字叫《鴨媽媽和蘋果樹》,那請你們跟著老師一起來講講這個故事吧。
4、表演故事。
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現(xiàn)在我們來表演故事,你可以選擇當鴨媽媽,也可以選擇當蘋果樹。
活動總結(jié):
教師針對幼兒今天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給予及時的評價,表揚和鼓勵在活動中參與積極的幼兒。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讓他們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得到老師的肯定,以培養(yǎng)其對教學活動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jié)合幼兒的經(jīng)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成長,引導幼兒對自身發(fā)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現(xiàn)出來。
3、幫助幼樂極生悲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活動準備:
1、每位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和現(xiàn)在的照片各一張。
2、ppt
活動過程:
1、通過看照片,使幼兒了解自己在漸漸地長大。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是誰?是什么時候的照片?
。2)組織活動,小的時候你是什么樣子?是誰把我們養(yǎng)大?現(xiàn)在你又是什么樣子?你學會了哪些本領?
。3)請幼兒上來分別說說這些都是哪位小朋友。
小結(jié):小朋友們漸漸地在長大,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那么你覺得你的哪些本領學得最好呢?
2、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愿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老師的優(yōu)點,引起幼兒興趣,激發(fā)他們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yōu)點,并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鼓勵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讓平時能力較弱的幼兒也有展示長處的機會,使幼兒懂得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得好。)
小結(jié):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yōu)點,能勇敢地將自己的優(yōu)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后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與體育活動、繪畫等方面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后努力,爭取不斷進步。
4、給幼兒觀看ppt
。1)和幼兒一起欣賞從小到大的模樣。
。2)讓幼兒說說自己長大的小趣事。
。3)再讓幼兒上來表演小時候的模樣,學一學小時候是怎么說話的.。
課后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過程中,充滿了孩子們的歡笑聲。首先,孩子們帶來了很多自己還是小寶寶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位小朋友,當看到是自己的照片時候,小朋友自己不要“暴露”自己,等大家猜對了再站起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的照片連老師都沒有認出來,因為孩子們的變化確實太大了。
大家還很喜歡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表演小時候的我”,大家紛紛學嬰兒“咿呀咿呀”說話聲音,還有的孩子學起了小時侯在床上爬,引起大家的歡笑聲。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模仿小魚、小鳥、螞蟻和青蛙的運動方式,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靈活性。
2.體驗與同伴在一定范圍進行追逐游戲的快樂。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魚、小鳥、螞蟻、青蛙動物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2個。
2.場地布置:在場地四角分別放4張椅子,分別掛上小河、鳥窩、草地、池塘的圖片,代表動物們的家。
3.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幼兒自由選擇動物頭飾,四散站立在場地上,做準備活動。
2.幼兒相互介紹并模仿自己所扮演得小動物。
3.引導幼兒按照所扮演得小動物的運動的方式,找一找自己的'家。
4.玩游戲“小動物找家”。
(1)教師引出游戲情節(jié):“今天天氣真好,小動物們一起來玩游戲吧!庇變喊缧游镌谝魳返陌樽嘞伦杂苫顒。教師扮大灰狼出現(xiàn),“小動物”按自己的運動方式快速回到各自的“家”。
(2)游戲規(guī)則:出現(xiàn)后繼續(xù)按所扮動物的運動方式“回家”。
(3)每次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進行小結(jié),表揚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提醒個別幼兒在出現(xiàn)后能繼續(xù)按規(guī)則游戲。
(4)幼兒交換頭飾,大灰狼由多名幼兒扮演,以提高游戲難度。
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戶外活動時繼續(xù)玩游戲“小動物找家”。
教學反思:
我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注重幼兒的活動多一些,忽略了幼兒紀律的養(yǎng)成。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盤曲玩繞的花蛇與孩子嬉戲的情境,引發(fā)豐富生動的想象。
2.利用繩子柔軟可變的特征,模仿花蛇創(chuàng)造性的玩出多種造型。
3.嘗試合作玩繩,體驗合作造型的快樂。
4.能分析繪本,培養(yǎng)想象力。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花蛇彎彎》繪本PPT
2.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繩子。
3.KT板若干塊、數(shù)碼相機。
活動過程:
一、欣賞繪本故事,引發(fā)豐富生動的想象
1.欣賞繪本P2—P5,傾聽故事,引發(fā)幼兒豐富生動的想象。
師完整講述故事。
2.根據(jù)繪本提問,引發(fā)幼兒豐富生動的想象。
二、我和彎彎做游戲
1.第一次玩繩,鼓勵幼兒大膽按自己的想法玩繩子。教師采集幼兒擺好的繩子造型照片。
2.欣賞采集的照片,說說繩子的各種不同造型。
3.提取典型,教師引導幼兒細化造型,增加線形圖案的變幻難度。
4.第二次玩繩,鼓勵幼兒變出更豐富、具體的圖形。教師組織幼兒排成一隊,相互欣賞。
5.通過曲里拐彎的車游戲,欣賞同伴的.作品,引導幼兒兩兩合作變東西。
出示照片,請幼兒介紹自己變的是什么?
出示照片,通過對照片圖案的討論,引導幼兒兩人合作變圖案。
6.合作探索中,教師鼓勵合作成功的幼兒。并讓他們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的合作造型。
7.延伸活動結(jié)束。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fā),來提高活動地質(zhì)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進一步感知5以內(nèi)的實物數(shù)量,培養(yǎng)對應比較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5種動物玩具(貓、狗、雞、鴨、羊),每種動物1-5只不等,5座積木搭成的小房子,門前有相應數(shù)量的'食物。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參觀布置好的動物園,要求幼兒仔細看,有幾種動物,每種動物有幾只?
2、點數(shù)房子,看看房子有幾座,把小動物送回自己的家,再點清每家的動物有幾只,看看房前的食物是否剛好每只動物一份。
3、游戲“學動物叫”。小朋友當飼養(yǎng)員,檢查動物和食物是否一樣多,對了就學動物叫,叫的次數(shù)要和動物的數(shù)量一樣多。
活動反思:
本節(jié)活動在幫小動物找家的時候幼兒不能很好的分辨。應該讓幼兒觀察完動物后接著想一想他們都住在哪里?然后后再予以引導。直接出示的話,讓幼兒看起來比較抽象。這些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所以在下節(jié)課上應該做一下調(diào)整。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07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