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3.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仿寫作文。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感受作者豁達的胸懷。
【學習重難點】
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結”的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松柏喻指長青。
試著再舉出幾例。今天我們來學習《丁香結》,看看作者賦予了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
二、作者介紹: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馮鐘璞。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等,中篇小說《三生石》,《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別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三、詞語:
綴
窺
幽雅
渾濁
笨拙
單薄
遮掩
照耀
花蕾
愁怨
斷斷續(xù)續(xù)
四、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優(yōu)雅的甜香。
從感觀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
——視覺、嗅覺
作者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品格?(結合課文,圈畫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靈動優(yōu)雅
潔白無瑕
可愛芬芳
2.朗讀課文4—6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結?
本義:丁香花蕾上,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象征意義: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
——知識鏈接:品讀《梨花》,思考象征意義(純情)
3.作者多年賞花,為何今年突然明白丁香結的內涵?
雨后賞花的觸動
自身經(jīng)歷的感悟(經(jīng)受病痛折磨)
4.作者對丁香結持什么態(tài)度?
從容、豁達、積極
古人對丁香結也有自己的感悟,品讀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體會古人對丁香結的理解。
代贈二首
[唐]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枺┳髡呙鑼懥四男┚拔?體現(xiàn)了詩人內心怎樣的情感?此處丁香結有何寓意?
——樓上玉梯
芭蕉不展
丁香結;
欲望還休
孤寂無聊;
女子與戀人不能相會的愁緒
攤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1.“春恨鎖重樓”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請用原詩句作答)
2.“恨”傳達出了詞中人物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丁香結有何內涵?
——青鳥不傳云外信
沒有故人音信的相思之愁
郁結不散的相思之愁
同樣是丁香結,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古人更多的是借丁香結抒發(fā)愁怨之情,而作者筆下的丁香結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劑。正如作者所說,人生中的問題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嗎?讓我們學習作者從容、豁達、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去直面人生中的不順心的事,這樣你的生活也會變得有滋有味。
五、作業(yè)設計
必做:背誦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
選做:閱讀《語文讀本》中的《野草》。
第二課時
一、作業(yè)檢測:
1.檢查背誦
2.李商隱的“同向春風各自愁”中的“愁”體現(xiàn)在哪些景物上?
——玉梯橫絕
月如鉤
芭蕉不展
丁香結
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中的“愁”
連綿不斷,哪句詩能體現(xiàn)出來?
——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二、合作探究
品味語言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探”“窺”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生動形象地描寫了丁香花可愛的情態(tài)。
2.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問題)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想象這幅畫面,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丁香的美麗、高潔、愁怨在雨中形神畢現(xiàn)。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
3.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照耀”一詞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照耀”一詞寫出了花白如雪,似有光輝暈出。寫出了花對作者心靈的鼓舞和慰藉,啟發(fā)了作者的文思,使她浮想聯(lián)翩,思如泉涌。
4.“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作者在這兩句話中用“積雪”和“瑩白”代替“丁香”,有什么好處?
避免重復,使行文富于變化。
修辭手法上:
積雪是借喻
(借用喻體來替代本體
不出現(xiàn)本體和比喻詞)
瑩白是借代
。ń栌檬挛锾卣鱽泶媸挛锉旧恚
三、作業(yè)設計
體會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選擇一種你熟悉的花,寫一個小片段,100字左右。友情提示:選擇自己真正觀察過的,例如:紫藤蘿、荷花、迎春花、梨花……
《丁香結》教學反思
《丁香結》是六年級上冊第一組的一篇記敘文,作者宗璞。課文寫的是作者多少年來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古人吟詠丁香的詩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發(fā)現(xiàn)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個個的“結”,于是聯(lián)想到“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開始了作者的人生體悟。從古人的“丁香結”的詩句開始,作者寫到了微雨,寫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順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結”,否則就平淡無味的人生認識,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重視導入部分的設計。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倒入至關重要,而且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我始終遵循了“切口愈小,效果愈好。”的原則。我在設計本課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從植物的象征意義入手,來設計。導入語這樣來說:許多花草樹木在文學作品中都被賦予了某種品格,比如“梅花,以它的高潔、堅強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fā)的激勵;菊花被周敦頤比作花中的隱士;牡丹,象征著榮華富貴;松柏象征著堅貞不屈。那么丁香結又象征著什么呢?今天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吧。這段話把學生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來,而且提出的問題又是學生們認真讀課文就能夠感悟的到的,所以就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們會極力高度集中的,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本課的學習中去。
二、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語文,本身姓“語”。因此讀是必不可少的。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學生們讀課文的環(huán)節(jié)是必備的,也是必須的。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語感,感悟學習的方法,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但是我在要求學生讀課文的時候,從來都是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疒不是漫無目的的,放羊式的讓學生去為讀課文而讀課文。比如:
①借助漢語拼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這是第一步。
、谡n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后三個自然的寫的是什么?這樣就暗示孩子們給課文分段。
、壅n文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突出的是作者(賞)花。
④后三個自然的突出的是作者(悟)花。這樣的設計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萜纷x課文的后三個自然段,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這是在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們邊讀邊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朗讀指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要求,也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理解了課文內容才能夠達到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要求。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老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在重點句短的朗讀時從來不會忽視朗讀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
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之后,我發(fā)現(xiàn)本節(jié)課還有以下不足之處:我在處理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有些地方處理的不細致。課堂上的教學語言沒有抑揚頓挫的變化。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努力彌補這些不足之處。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2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丁香的,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學習把重點部分寫得詳細的方法。
3、理解作者對“丁香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想象畫面,體會把事物寫得詳細;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
解讀丁香結,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一、導入
1、用圖片導入。同學們,見過丁香花嗎?我們今天一起去賞丁香花。(ppt放丁香花的圖片),賞完圖中的丁香花。
2、介紹丁香花。
3、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宗璞的文字,去感受作者筆下丁香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丁香。
1、默讀課文,思考: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的?
。ǘ∠慊ê投∠憬Y)
2、作者筆下的丁香花是那樣的美好,它美在了哪里,我們?yōu)g覽課文,找出相關語句畫下來。
(1)學生找出語句,說一說這是關于丁香花的什么的描寫,教師書寫樣子、顏色、氣味。
。2)重點指導兩個句子:
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這里的“積雪”指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墻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想象一下這幅畫面。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3)配樂朗讀,感受畫面美。
三、深入課文,解讀形象
1、感受丁香結的形似。無論是月下的丁香,春來窗外的丁香,還是細雨中的丁香都有不同的色彩美。如此美的丁香花卻有著解不開的結,古人稱之為丁香結,丁香結是什么樣的呢,文中是怎么說的?
。ㄐ⌒〉幕ò鷪A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2、了解象征意義。說起丁香結,自古就有詩句描寫它。古人詩云: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你從這兩句詩中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同桌說:哀愁)丁香結真的代表著愁怨嗎?我么再來賞讀幾句描寫丁香結的詩句:
從這些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總結:丁香結自古以來就有愁怨難解的`意思。)
3、面對年年都有的丁香結,作者的態(tài)度什么?(學生展示——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奇了嗎?)(小組合作,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這句話是怎樣理解的?——給“丁香結”賦予了新的寓意,既然人生難免遇到困難,那不妨用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積極解決問題,并把它看作一種人生的味道。)
4、學完了丁香結,當你遇到學習上的壓力,考試時的挫折,與同學的爭吵,你會怎么看待這些問題呢?
5、丁香花帶給讀者的不僅是清新的香味和淡雅的外貌,作者從丁香花展開聯(lián)想告訴我們了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雖有不愉快的挫折和愁苦,但是積極面對,就能不斷成長,也不失為有滋有味的生活。
四、拓展作者
告訴我們這樣道理的人是誰呢?她就是宗璞。介紹宗璞,她原名馮鐘璞,當代作家,是作家馮友蘭之女。宗璞的散文,抒真情,寫真意,常從細小的生活瑣事、平凡的自然景物中體驗、感受人生。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寫11個生字、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中心思想。
3。品讀優(yōu)美的句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過程與方法:
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詞,理清文章的結構,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各種花的圖片,最后展示丁香花。
師: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了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丁香結》,看看作者賦予了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
設計意圖:
初步了解各種花的特點,為最后的“小練筆”作準備。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3。作者簡介。
宗璞,1928年出生,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中篇小說《三生石》!断疑系膲簟泛汀度贩謩e榮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設計意圖:
散文教學首先要創(chuàng)造情境,以便引出主題,因此這個環(huán)節(jié)可用談話的方式帶領學生入境,這樣,既可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又讓學生根據(jù)課題設下疑問,為接下來理解重難點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并畫出生字詞,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2)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生字。
師指導書寫“綴、幽、雅、案”等字并組詞。
3。詞語。
幽雅:幽靜而雅致。
笨拙:笨,不聰明,不靈巧。
愁怨:憂愁怨恨。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讀課文。
。1)文章題目為“丁香結”,文章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結”?(2)作者寫“丁香結”之前,用較多的篇幅寫了什么?
2。指名讀第1~3自然段:
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它們各是怎樣的?
學生匯報:第1自然段描寫了城里街旁和宅院里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描寫的是城外校園里的丁香花,第3自然段描寫的是“我”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3。文章結構。
丁香結
賞丁香(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城里、校園、屋旁。
悟丁香(第4自然段—第6自然段):丁香負擔著愁怨,人生有“結”才不會平淡無味。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設計意圖:
在學生充分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分層并概括層意,促使學生理清課文的層次。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可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
四、總結感悟。
師:誰說草木無情?它們也各有各的品性與精神,宗璞筆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從多個角度展現(xiàn)了丁香花的形象,豐富了丁香花的內涵,不禁讓我們喜歡上了這一簇簇可愛的丁香花。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歡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1。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展示讀,并請學生說說喜歡的原因。
設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先對文本內容進行簡單地回顧和總結,然后讓學生再次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并說出喜歡的原因,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體會丁香花的美及丁香花高雅的品格。
2。體會作者豁達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初步領略了美麗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里。
2。師: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作者又賦予了丁香花什么樣的情感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丁香結》。
設計意圖:
通過回顧上節(jié)課的知識,激發(fā)學生探究文本的興趣,教師的問題可幫助學生自然過渡到下面的教學活動。
二、學習“賞花部分”,賞析優(yōu)美語句。
1。自學提示(一)。
。1)默讀課文第1~3自然段,作者描寫丁香花時,你感覺哪些語句比較優(yōu)美?試著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調動了哪些感官?賦予了丁香花什么樣的品格?
2。學生自學交流。學生匯報優(yōu)美句子。
3。優(yōu)美詞句講解分析。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ㄟ@句話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描寫出了丁香花的可愛。星星的比喻寫出了丁香花的樣子。)
。2)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倌銖倪@句話中知道了什么?(丁香花的顏色、氣味)人們在夜色中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②仿照第1句話,補充下面的句子。
陽光下的野菊花,黃的,白的。
(3)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谘谥业拇,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么?(說明香氣非常濃郁)為什么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的固然單薄,可是眾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4。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5。從感官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官?(視覺、嗅覺)作者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品格?(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
6。再指名讀第1~3自然段。
三、理解“悟花部分”,總結主題內涵。
1。自學提示(二)。
指名讀第4~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小組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樣的?在這幾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
指名回答。
格外嫵媚,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描寫出雨中丁香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2)丁香為什么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儆曛械亩∠銒趁、朦朧,顏色交融,猶如一幅色彩邊緣模糊、柔和婉約的印象派畫作。
、谟曛械亩∠愀裢鈰趁,丁香“化”入雨中的場景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更加凄楚動人,這樣的畫面不禁讓作者理解了古人常將丁香和微雨連在一起。
3。師:“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怎樣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詩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這兩句詩把花蕾叢生的丁香比作人的愁心,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悵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詩句有利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優(yōu)美。
4。研讀第5、6自然段,古人為什么發(fā)明了丁香結的說法?
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5。理解文章結尾語句: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這是作者思考后的感悟: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人生的問題也是永遠解不開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永遠也解不完的結,我們的人生才充滿樂趣,我們的明天才更加燦爛。
6。師: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學完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學生發(fā)言。
設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以問題作為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使學生深入體會“丁香結”的深刻含義。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教師總結。
丁香的淡淡香氣馳騁了作者的想象,也給了我們尺幅千里的功效,讓我們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帶來的歡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發(fā)現(xiàn),給了作者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這解不完的結,才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zhàn),充滿了樂趣。這正是我們要找的答案。
2。揭示主題。
師:想一想,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不順心的事是正常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把它看作是生活的有益補充。所以,我們要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結”:人生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去感受如雪丁香的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朦朧的丁香結,去體會愁腸掛肚,百轉千回。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全文,學生對文本要表達的主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揭示文章的主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小練筆。
誰說草木無情?它們也各有各的品性與精神,宗璞筆下的丁香就是如此。文章從視覺和嗅覺的角度描寫了丁香花的特點,體現(xiàn)出作者的價值追求。請你也選擇一種花,調動各種感官去具體描寫它的特點。
設計意圖:
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引導學生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仿寫作文,實現(xiàn)從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板書設計】
賞丁香(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城里、校園、屋旁
悟丁香(第4自然段—第6自然段):丁香負擔著愁怨,人生有“結”才不會平淡無味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4
檢查時間:
驗印主備人:
執(zhí)教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單元:第一單元
總(11)課時課課題2.丁香結第(3 3)課時教學內容
2.丁香結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綴滿、幽雅、笨拙、單薄、模糊”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3、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3、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教學準備、資源課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簡介、詞語解釋、草原風景圖片教學過程二次備課(修改)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
2、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板書:丁香結)
3、介紹作者。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畫出生字詞,注意把課文讀通順。
(2)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學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學。
3、交流學習情況,進行重點指導。
。1)認讀生字、新詞。
。2)學寫字詞。師指導書寫“幽、薄、綴、雅”。學生練寫,個別展示,集體評議。
(3)理解詞語:幽雅、笨拙、單薄、愁怨、斷斷續(xù)續(xù)再讀感知,理清結構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師:這篇課文一共6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主要講了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師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huán)境、開放態(tài)勢、花的`氣味、花的形狀、花的顏色描寫了丁香花。(主體寫丁香花樣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作者的浮想聯(lián)翩描寫了丁香花。最后以一個反問句作為總結,意義深遠,告訴了讀者要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主體寫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
3、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我們讀了課文,你能說出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四、課堂總結,布置背誦
五、布置作業(yè)
A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你喜歡的段落。
B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C正確、美觀地書寫本課的生字詞。
六、注意上下樓梯的安全。
板書設計丁香結幽、薄、綴、雅教學反思注:所有填寫的內容字體都用小四號仿宋。教學反思手寫,寫細、寫詳。表格內設計好的字體不許改動。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5
【學習目標】
1.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教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初步領略了美麗的丁香花,丁香花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里,你喜歡哪部分,想不想把你喜歡的句段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師: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又賦予丁香花什么樣的情感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學習第二課《丁香結》。
二、品讀釋疑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
3.交流匯報。
第一自然段描寫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寫的是校園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寫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枝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這句話運用擬人的手法,寫丁香花呈現(xiàn)的樣貌,“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體態(tài)嬌小,姿態(tài)動人。)
(2)月光下,白得瀟酒,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你從這句中,能知道什么? (丁香花的顏色、氣味。)在晚間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3)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輕靈的多,不那么渾濁笨拙了。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后才見那兩扇紅窗。我經(jīng)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這幾樹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么? (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么? (說明香氣非常濃郁。)為什么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 (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的固然單薄,可是眾多的花聚到-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4.思考: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1)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紫色、白色:
。3)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從感覺角度分析,形狀,顏色,氣味是哪種感覺? (視覺、 嗅覺)
作者賦予丁香什么樣的品格? (結合課文,圈劃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6.再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
讀后小組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熳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師:在這幾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 (格外嫵媚,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xiàn)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3.研讀第5自然段。
。1)寫出了丁香什么特點?
、俜泵芤
、谟难诺奶鹣
、蹕汕戊`動
、荃r潤嫵媚
。2)作者為什么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4.研讀第5自然段。
。1)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
。總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正因為如此,人生才多彩多姿。)
。2)作者對丁香結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作者對丁香結的態(tài)度是從容、豁達、積極的。古人寄托在丁香結的'情感是愁思,是憂怨,這從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和李璟的《攤破浣溪沙》就可以體會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闊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三、讀寫訓練,拓展延伸
1.如何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運用借景抒情法,首先,必須對所寫的景物有細致的觀察和感受,要把景物描寫得逼真?zhèn)魃,為抒情打好基礎,做好依托。本文中從丁香的形狀(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顏色、氣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等方面描寫,賦予丁香靈動優(yōu)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的情感。其次,要把真切的感受融入所寫的景物之中,使景物具有濃厚的思想和感情蘊涵,做到情景交融。再次,要把立足點放在抒情上,因為借景抒情,關鍵在”借”,即寫景是次,抒情是主;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要為抒情而寫景。
課文寥寥數(shù)百個字,丁香的魅力躍然紙上,作者描寫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采取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去對待,自然能夠解開這個結,由物及人,結構清晰精致。
2.舉一例: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寫于1927年7月的散文名篇。由于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處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團亂麻,也可以說是一團火”。作者在文章中描述了一幅清幽美妙的圖畫——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葉,星星點點的荷花,淡淡的月色,脈脈的荷香”,都交融著作者那隱隱的、卻又深沉的孤獨與苦悶的心緒,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表現(xiàn)出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悅。
3.體會學習本文借情抒情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
示例:
校園桂花?
在飄飄忽忽的秋雨中,校園的那株桂花開了!(首句點題。)它亭亭玉立于花壇之上,宛若披著輕柔薄紗的新娘。(從遠處寫桂花樹靜止的形態(tài)。)走近一瞧,銀灰色的?樹干托起一團綠云般的樹冠,密密肥實的葉片中點綴著一簇簇星星點點的米黃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節(jié)日之夜金燦燦的焰火,煞是好看!(從近處寫樹干、樹冠、葉片、花朵的形狀、色彩。)清風徐來,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個校園都熏醉了!(從視覺、嗅覺、味覺寫桂花的動態(tài)。)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從味覺、膚覺寫花的香味。)只要你從這兒經(jīng)過,準會給你染上一身濃濃的馨香。古詩贊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種,世上無花敢斗香。"可見,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國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覺基礎上結合詩句寫出總的感受。)?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描寫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表達自己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寫到丁香結是每個人一輩子中都有的不順心的事,而我們能做的是采取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去對待。
五、當堂檢測
1.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六、課后作業(yè)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丁香結》是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課文。在教學過程當中,我認為以下幾點處理的很好。
1.自由朗讀課文,面向全體,還學生讀書的時間,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讀書過程中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第二步學習生字詞,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能正確書寫字詞;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有了這三步,基本就掃清了文字障礙,為學生學習文本,打下堅實的基礎。
2.在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本的內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學生理清了課文的層次。通過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從整體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形成了一個清晰的脈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
3.以問題作為牽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其中,本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朗讀,通過朗讀,使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然后再著重引導學生抓關鍵的句段揣摩體會句子的含義,以期達到較為理想的學習效果。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fā)揮好。老師在教學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
2.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我不能及時地找出更為合適的評價用語。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6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經(jīng)歷和寫作背景,從而掌握文章主旨。
2.培養(yǎng)學生遣詞造句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詞語積累。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事物,欣賞事物內在美的能力。
4、激發(fā)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體悟從容、豁達、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學習面對困難憂愁無懼無畏、平常心看待的優(yōu)秀品格。
教學重點:
1、繼續(xù)訓練朗讀,品味文中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言。
2、學習比喻、擬人描寫的方法。
3、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會作者由事物引發(fā)聯(lián)想,抒發(fā)自己獨特感受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清文章的線索,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課文蘊含的人生哲理。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許多花草樹木在文學作品中都被賦予了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再試著想出幾例,與同學交流。
2.圖片欣賞“丁香花”
二、作者資料及寫作背景:
作者是一位女作家,給作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磨難,一家人深受迫害,就連家門外的紫藤蘿花,也隨之遭難。 “焦慮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頭。在撥亂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癥,徘徊在庭院之中,見一株盛開的.紫藤蘿,睹物思懷,于是在其弟病逝前寫成此文。
宗璞(1927~),原名馮宗璞,當代女作家,為著名哲學家、哲學史家馮友蘭之女。其小說《弦上的夢》1978年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三生石》獲1977~1978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另創(chuàng)作了大量游記、散文,《西湖漫筆》、《紫藤蘿瀑布》、《丁香結》、《水仙辭》、《三松堂斷憶》等,清雅脫俗,溫馨自然,充滿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氣息。
三、預習反饋: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詞語注音。
1.迸濺(bèng jiàn)伶仃(líng dīng)盤虬臥龍(qiú)
仙露瓊漿(qióng)酒釀(niàng)
2.解釋下面的生詞:
迸濺:向外濺出或噴射。
繁密:多而密。
稀落:稀稀疏疏,出現(xiàn)得少。
伶仃:孤獨,沒有依靠。
酒釀:米酒。
挑逗:逗引,招惹。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汉。
仙露瓊漿:形容鮮美的酒。
盤虬臥龍:回旋地繞,像臥著的龍。
3.選擇喜愛的一節(jié),看誰讀得好!
四、朗讀指導:
長句的停頓要得當;
朗讀的節(jié)奏要緩急適當;
注意朗讀的語氣、語調;
注意句子的重讀;
讀準字音,注意感情。
五、入文初探“丁香結”
1、聽課文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并思考問題: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結”,把相關語句用橫線圈畫出來
2、理清寫作思路。
提出問題:作者在寫“丁香結”之前,用較多的篇幅寫了什么?劃分段落并概括。
。1-3重點寫丁香花;4-6寫的是丁香結。“賞花”到“悟花”)
六、結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語句,回答括號內的問題。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ㄗ髡哌\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好在哪里?)
2.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ā罢找庇性鯓拥谋磉_效果?)
3.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外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ㄓ曛卸∠憔哂性鯓拥奶攸c?想象一下這幅畫面。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七、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朗讀優(yōu)美段落,積累好句段。
第二課時
一、品味語言,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你認為文中的丁香結具有什么象征意義?作者說:“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二、積累拓展
欣賞李商隱的《代贈二首》(其一)、李璟的《攤破浣溪沙》,想想課文引用其中的詩句有什么作用。
三、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150字左右。
四、布置作業(yè);自讀許地山的《梨花》。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7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識記本課要掌握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中心。
3、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4、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培養(yǎng)學生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從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3、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學生以豁達的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課件出示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師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
2、作者簡介。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中篇小說《三生石》。《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別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和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自學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
。2)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學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學。
花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指名交流自己喜歡的原因)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課,設疑導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跟隨作者宗璞領略了丁香花的美麗,丁香花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我們的心里。那么,作者筆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作者是怎樣描寫丁香花的?又賦予了丁香花什么樣的情感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
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
3、全班交流。
小結:第1自然段描寫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2自然段描寫的是校園里的丁香花,第3自然段描寫的是“我”住的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
4、重點句子分析。(課件出示)
。1)有的宅院里……還要回頭望。(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
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丁香花呈現(xiàn)的樣貌,“探”“窺”兩個動詞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體態(tài)嬌小,姿態(tài)動人。
(2)月光下白的瀟灑……這是丁香。
這句話描寫了丁香花的顏色、儀態(tài)風姿和氣味。正是因為丁香花獨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在夜色中也能使人一下子辨別出來。
。3)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檐前積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氣直透毫端”說明了什么?(說明香氣濃郁。)為什么說“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丁香花雖然微小卻繁多,單個固然單薄,可是眾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許多簇,使整棵樹耀眼奪目。)
5、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指名答)
小結:(1)形狀(視覺),星星般的小花,許多小花形成一簇;
。2)顏色(視覺),紫色、白色;
。3)氣味(嗅覺),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6、作者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品格?(結合課文,圈畫出關鍵詞,總結歸納)
小結:靈動幽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
。ǘ┭凶x課文第二部分。
1、思考:在這部分中,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指名讀第4~6自然段,全班交流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師:雨中的丁香是怎樣的?(指名答)
。2)師:在這幾句話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點?(格外嫵媚)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表現(xiàn)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動一般,紫色與白色自然交融,給人極美的感受。)
。3)思考:古人對丁香寄寓著怎樣的情感?怎樣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詩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課件出示“閱讀鏈接”,指名交流)
示例:“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這兩句詩把花蕾叢生的丁香比喻為人的憂愁,丁香在古人眼中就是惆悵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詩句有利于表達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優(yōu)美。
3、研讀第5自然段,思考:
(1)什么是丁香結?它有什么象征意義?作者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齊讀,指名交流)
明確:丁香結本義指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象征意義是指人生中不順心的事(愁怨)。本文中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二是丁香花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
。2)作者賞花多年,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結的內涵?(雨后賞花的觸動)
補充介紹:作者自身經(jīng)歷的感悟。(經(jīng)受病痛折磨。)
4、研讀第6自然段。
。1)默讀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對丁香結是什么態(tài)度?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古人寄托在丁香結里的'情感是愁思,是愁怨,這從“閱讀鏈接”中的詩句中可以體會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拓了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2)思考:“結,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指名讀、齊讀,同桌討論)
小結: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永遠解不完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永遠也解不完的結,我們的人生才充滿樂趣,我們的明天才更加燦爛。
(3)師:人生的道路上充滿了荊棘,學完了課文,你認為應該怎樣對待人生中的挫折和不幸?(學生自由發(fā)言)
。4)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1、教師總結:丁香的脈脈香氣馳騁了作者的想象,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帶來的歡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裝著“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發(fā)現(xiàn),給了作者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這解不完的結,才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挑戰(zhàn),充滿了樂趣。這正是我們要找的答案。
2、揭示主題。
作者通過這篇文章告訴我們: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不順心的事是經(jīng)常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補充,所以,我們要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結”。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需要幽雅甜香的丁香;同時,也需要細雨中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
【教學反思】
《丁香結》是一篇散文,作者從色彩、形貌、氣味、姿態(tài)等方面描寫丁香,賦予了丁香靈動幽雅、可愛芬芳的品格,這一層面的含義,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而對于“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這一句話,學生卻很難讀懂。因此,我從課后“閱讀鏈接”著手,先讓學生理解感悟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再通過默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與學生一起研讀,從而明白了我們要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結”這一深層次的含義。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圈畫重點語段,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2、品味課文中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言,積累語句。
3、領會和學習作者由丁香花引發(fā)聯(lián)想,抒發(fā)自己的獨特感受的寫法。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句,領悟文章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品味精美的語言,感悟積極豁達的人生哲理。
教學準備
圖片,PPT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幾種花卉的圖片,引出丁香花
大自然的花卉萬紫千紅,俗話說,各花入各眼,同學們最喜歡哪種花呢?它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嗎?
出示丁香花圖片,找同學說說對丁香花的看法和感受。作家宗璞窗外的三棵白丁香與她朝夕相伴,又讓她產(chǎn)生了怎樣的情思感悟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作家宗璞的散文《丁香結》,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導入新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由幾種花的象征意義導入新課,為學生學習本篇課文做準備。
二、檢查預習
1、交流作者的基本資料,教師適當補充。
2、積累生字詞:(結合教材課后讀讀寫寫,適當補充拓展,注意正音)
綴窺幽雅渾濁笨拙單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斷斷續(xù)續(xù)參差斗室朦朧恍然
【設計意圖】
走近作者,知人論世。積累語文基礎知識,打好學習的基礎。
三、初讀文章,梳理“丁香之結”
1、自由散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并且圈劃出描寫“丁香結”的句子。關注這些句子出現(xiàn)的位置,劃分層次。
。ń處熓痉独首x,學生圈劃、思考并回答)
明確:課文前三段寫的是丁香花,后三段寫的是丁香結。
2、作者在兩部分中,圍繞“丁香”各做了什么?嘗試添加一個動詞,概括段落大意。
明確:課文前三段寫的是“賞丁香”,后三段寫的是“悟丁香”。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走近文本,探究丁香結。
四、感知文章脈絡
1、文章的題目是“丁香結”,圈畫文中提及“丁香結”的句子,看一看主要出現(xiàn)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圈劃、思考并回答)
預設:文中提及“丁香結”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三段。
2、既然“丁香結”出現(xiàn)在文章后三段,那么作者在寫“丁香結”之前,用較多的篇幅寫了哪些內容呢?
。▽W生思考、概括并回答)
預設:文章前三段寫的是丁香花,重點寫丁香花的色彩、形貌、氣味、姿態(tài)。
3、仔細圈畫前三段描寫丁香花的語句,思考這三段對于丁香花色、形、味的`描寫是否重復?還是各有何側重呢?
。▽W生默讀、圈畫、思考、朗讀并回答,教師從旁引導、歸納)
總結:由此可以看到,文章前三段描寫丁香花是從旁觀者的角度寫丁香,逐漸轉到寫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丁香,丁香與“我”越來越近,情感越來越深。
前三段對于丁香花的描寫,與后三段所寫的“丁香結”是如何建立起聯(lián)系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探討這個問題。
【設計意圖】
梳理作者的寫作思路,為深入文本做好準備。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讀讀寫寫的生字詞,明默。
2、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150字左右。
要求:要能寫出個性特征,能對景物進行具體的刻畫。
【設計意圖】
布置作業(yè),復習鞏固
板書設計教學隨筆
丁香結
宗璞
一、(1—3)丁香花賞花
二、(4—6)丁香結悟花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
3.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4.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課時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一《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丁香結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
2.板書課題,齊讀
二、介紹作者
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chuàng)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中篇小說《三生石》。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俪鍪編值男略~,讓學生認讀。
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
。ㄖ攸c指導生字“綴、拙”為翹舌音;,后鼻音“恍”等。)
、谀阏J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以下的詞語:幽雅 笨拙 恍然 注意讀準“幽、雅、拙、恍”的字音。
。2)學習多音字:糊(húhù)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
他快把我氣糊涂了。
、谧x一讀:姐姐可真糊(hú)涂啊,怎么能被他的甜言蜜語給糊(hù)弄了呢?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窺著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
瀟灑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輕靈不整齊,不一致。
嫵媚指輕快靈巧,又指輕細空靈。
參差憂愁怨恨。
愁怨姿態(tài)美好可愛。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主要寫描寫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 課文先寫(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園里的丁香);再寫(城外校園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的丁香);最后寫(作者的'人生感悟)。
四、學習“會寫字”
綴 幽 雅 案 拙 薄 嫵 媚 糊 苞 襟 恍 怨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案、薄”,上下結構。 “綴、雅、拙、恍”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幽”半包圍結構。)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薄”,半包圍結構的字“幽”,左右結構的字“雅”和左中右結構的字“糊”,學生練寫。
幽:先寫里面,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再寫外面,豎、豎折、豎。
雅:右邊不是“住”,有四橫,要注意。
薄:上下結構,草字頭下面右部是“甫”,不要少一點。
糊:左中右結構,“古”要寫得扁而窄,“月”的一撇要穿插。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描寫的是丁香的不同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作者對丁香的喜愛贊美之情
七、當堂檢測
八、課后作業(yè)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0
教學目標
1、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
2、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和作者情感。
3、品味、積累文章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
2、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和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1、聯(lián)系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優(yōu)美而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過程
。ㄒ唬┙涣髻Y料,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看似普通卻又非同尋常的花。展示丁香花圖片,請學生談談對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為理解“丁香結”的內涵做鋪墊。
板書課題。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文本,作者從“賞花”和“悟花”兩部分描寫了丁香花。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了丁香的美?并體會詞句的表達效果。
(二)品讀文本,理解感悟。
1、細讀課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哪四幅丁香圖?
、俪抢锒∠慊
、诔峭舛∠慊
、鄱肥彝馊w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圖
2、描寫角度有哪幾個?
①顏色
、谛螒B(tài)
③味道
可結合練習“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品格?(賦予丁香靈動幽雅、潔白無瑕、可愛芬芳的品格。)
3、寫出了丁香什么特點?
①繁密耀目
、谟难诺奶鹣
③嬌俏靈動
、荃r潤嫵媚
4、賞析描寫優(yōu)美語句。
出示句子:
在我斷斷續(xù)續(xù)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鞘中“谆,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
參考“問題探究”的具體分析,讓學生深入文本,品味語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題,讓學生邊賞析,一邊深入思考。閱讀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象?
5、問題探究:
。1)“每到春來,伏案時抬頭便看見檐前積雪!薄皬耐饷婊貋頃r,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弊髡咴谶@兩句話中用“積雪”和“瑩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處?
。2)如何理解作者把雨中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畫”?
。ㄈ├斫馇楦校肺蛑行。
1、結合文章,進一步說說作者為什么把丁香花喻為“丁香結”?引發(fā)了作者對人生的哪些思考?
。1)出示丁香花蕾圖和中式衣襟盤結圖。丁香花蕾之所以稱為“丁香結”,從外形上看,也許是因為它跟衣襟上的盤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發(fā)明“丁香結”:結合“積累拓展”第四題,也可以再補充其他詩句,讓學生了解“丁香結”常出現(xiàn)在表達問怨、愁思的詩境中。
。3)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結合文段的理解,此處的“丁香結”指的是生活中不順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開的.愁怨。
2、結合自身經(jīng)歷,賞析文中哲理性的語句。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嗎?“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過渡:丁香這種看似普通卻又非同尋常的花,引發(fā)了我們深深的思考,而郭沫若先生筆下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的石榴,與”丁香結“有著相似之處,我們來共同閱讀吧。
(四)展開閱讀,開闊視野。
整合閱讀圖書中郭沫若的《石榴》。
1、用簡潔的句子或者詞語去描述一下石榴。
2、在夏天,許多花都不再爭奇斗艷,石榴花卻開了起來,這表現(xiàn)了石榴怎樣的性格?
3、說說”石榴“與”丁香結“的相似之處。
4、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想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課后練筆:體會學習本文由事物引發(fā)聯(lián)想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150字)
板書設計
丁香——丁香結
、俪抢锒∠慊á兕伾俜泵芤
、诔峭舛∠慊á谛螒B(tài)②幽雅的甜香無畏無懼
、鄱肥彝馊w白丁香③味道③嬌俏靈動
、苡曛卸∠恽荃r潤嫵媚從容豁達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1
驗印主備人:
執(zhí)教時間:
20xx年月日教學單元第一單元總(11)課時課
課題2、丁香結第(4 4)課時教學內容
2、丁香結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讀優(yōu)美句子,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2、學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方法,仿寫作文。
3、比較古人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4、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品讀優(yōu)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3、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yǎng)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教學準備、資源課件教學過程二次備課(個性化修改)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談話導入新課二、精讀課文,加深感悟
。ㄒ唬┭凶x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分別寫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樣的?找出你喜歡的描寫丁香花的句子。
3、學生交流。
4、學生匯報。
這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好在哪里?
5、思考:想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這部分,哪些是作者對丁香花的具體描寫?哪些是作者對丁香結的感悟?讀后小組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研讀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樣的?
3、研讀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結?它有什么象征意義?作者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結?
4、研讀第6自然段。
思考:作者對丁香結什么態(tài)度?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二、總結全文。
深化主題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遇到不順心的事是經(jīng)常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補充,所以,我們要以豁達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結”: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
三、布置作業(yè)
A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
B完成同步課時練。
C抄寫生字
四、注意交通安全板書設計
計丁香結形狀顏色氣味(視覺嗅覺)丁香結人生才充滿樂趣教學反思注:所有填寫的內容字體都用小四號仿宋。教學反思手寫,寫細、寫詳。表格內設計好的字體不許改動。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2
教學目標:
1.認識“芭”、“嫵”等5個生字,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伏案”等16個詞語。
2.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深入理解內容,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與體會。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結”啟發(fā)人生思考,并結合實際,談談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丁香的美,并體會作者對丁香的喜愛之情。
2難點:抓住結尾“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達胸懷對待生活中的“結”。
教學準備:
1.準備丁香的圖片。
2.準備贊美丁香花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師:(出示丁香的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知道這花中的含義。
2.師板書課題 2.丁香結
3.出示圖片,介紹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和散文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断疑系膲簟泛汀度贩謩e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賲⒉睿 cēncī)芭蕉(b。┮陆螅 jīn)嫵媚(wǔ)
、凇氨 笔且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肥沃等意思。課文中
(2)指導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
“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與“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
“糊”:左右結構,與“米”有關,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態(tài)。
。3)理解較難的詞語。
、俨樵~典或工具書理解“參差”的意思:是指不齊;早晚相差。
、诼(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
“嫵媚”的意思是:姿態(tài)美好可愛。
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憂愁怨恨。
、圻\用找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點綴”的近義詞有:裝點、裝飾、裝扮。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huán)境、開放態(tài)勢、花的氣味、形狀、顏色等描寫了丁香花。(主體是寫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以及由丁香結談感受。
(主體是寫丁香花的感悟)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寫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丁香的形態(tài)、香味以及顏色都給作者帶來美好的.回憶,接著從詩句入手,由微雨引發(fā)丁香“結”,從而感悟生命總有“結”,需要有豁達的胸懷。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嗎。學生總結,老師概括:
一、賞花二、悟花
3.導入新課。
課文自始至終都是圍繞“丁香花”來寫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來請走進“賞花”感受一下花的美,體會一下丁香花的獨特魅力。
二、學習“賞花”,發(fā)揮想象,體會花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美的語句,并發(fā)揮想象,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根據(jù)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僖贿吚首x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
給你什么感覺呢。你喜歡哪個字,或者詞語呢。
、诔鍪径∠慊ǖ膱D片,引導學生想象。
。2)交流學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寫出丁香花的小、可愛,就如同星星一般頑皮,真惹人喜愛。
生:“窺”這個字太生動傳神了,寫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潑可愛,也說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總而言之,是充滿活力的。
生:“綴滿”說明了丁香花的數(shù)量多,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種振奮。
老師相機出示語句。
。3)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瀟灑”、“紫的朦朧”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發(fā)揮想象。
、凇暗挠难诺奶鹣恪庇质且环N怎樣的香呢。請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談談你的理解。
。4)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談一談。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總是朦朦朧朧的,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在這仙境中,怎能不讓人展開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與玉兔,想到了蓬萊島……
生:說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濃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單薄,它香得比較特別,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飄出來了。更別具一格的是,香味中還伴有甜甜的感覺,真美。
。5)出示句子: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俑星槔首x,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丁香花的獨特韻味。
②“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談一談。
生:表面寫出來丁香花的多,實際上在謳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花,讓人越看越精神振奮。
生:作者發(fā)自內心的喜歡丁香花,因為花兒給了她靈感,給了她創(chuàng)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構思自己的文學夢。
2.總結課文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丁香花呢。
梳理關鍵詞:形態(tài)顏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發(fā)揮想象,感悟主題內涵。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丁香花成為“丁香結”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1)發(fā)揮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2)談談這樣寫的妙處。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生動地寫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樣子,自然過渡到寫“丁香結”,與上下文渾然一體。
2. 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詩句展開想象,想一想古詩中“丁香結”常常表達什么。
。1)學生閱讀古詩句,理解古詩句的意思。
。2)由古詩句展開想象,談談理解。
生:作者先寫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來通過一幅畫面告訴人們答案:“丁香空結雨中愁”。這畫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這不就寫出丁香花的怨愁與理不斷的思緒嗎。
。3)明白作者將丁香花與細雨迷蒙連在一起寫的妙處。
通過寫丁香花,通過寫細雨迷蒙的畫面,說明丁香花有許許多多的愁怨,許許多多理不清的憂愁。
作者僅僅在寫丁香花嗎。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愁怨,抒發(fā)自己內心無限的憂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僅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請找出來讀一讀。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
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1)自由朗讀,輕聲說一說你的理解。
。2)交流:閱讀這一段話,你獲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為愁,忘卻了生活的味道,可以這樣說:沒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離不開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們找到生活的快樂,就會打開心結,讓自己快樂起來。
怎樣才能打開人生中的心結呢。就是要有豁達胸懷。
生:我覺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這只是生活里的一個小插曲。只要我們有夢想,一切小小的結終將會打開的,因此不要憂愁。
4.出示古詩句,讀一讀,談一談你的理解與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李璟《攤破浣溪沙》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馮延巳《醉花間》
四、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文后的題目。
板書設計
2.丁香結
丁香花形狀顏色香味
胸懷豁達
生活樂觀
丁香結無限愁怨
教學反思:
1.出示丁香結的圖片,閱讀描寫丁香花的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兒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兒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修辭手法等進行分析、感悟。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3
設計說明
本篇散文描寫了丁香花的顏色、形態(tài)、香味,分別從視覺、嗅覺的角度描寫丁香花的幽雅、香甜。作者由丁香結展開聯(lián)想,開始了對人生的體悟。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能從所讀的內容想開去。”教學設計中,緊緊圍繞單元學習要素,引導學生在閱讀描寫丁香花的語句時,體會作者從多角度、多感官描寫丁香花,從而學習多角度描寫的方法。在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身邊的植物。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丁香的詩句,觀察自己喜歡的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圖片引入
1.課件出示下面幾種花木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牡丹、蓮花、菊花、梅花、松柏等。
引言: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被賦予某種品格。象征富貴的牡丹,高潔純凈的蓮花,堅強樂觀的梅花,堅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丁香,作者又賦予了它怎樣的情懷呢?讓我們到字里行間去細細體味。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直觀欣賞圖片導入,引入創(chuàng)設的情境。在感受其他花草樹木的象征意義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同時也為理解課文內容設下疑問,為理解新的內容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解決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2.出示詞語,檢測學生詞語掌握的情況。
綴滿朦朧幽雅伏案笨拙
單薄模糊花蕾恍然愁怨
宅院渾濁參差眼簾照耀
文思夢想迷蒙衣襟順心
平淡
3.重點指導“幽”“薄”的寫法。
幽:共九筆,第一筆為豎,第一筆寫得稍長一些,第八筆豎折起筆稍矮。整個字左右勻稱。
。荷舷陆Y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第八筆是豎。整個字筆畫較多,要寫得緊湊一些。“艸”要寫得寬一些,“甫”寫得小一些,“寸”要支撐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點詞語。
朦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聰明;不靈巧。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設計意圖:給予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通過自讀練習,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同時,理解重點詞語,重點指導易錯難寫的字。把練習寫字的任務落到實處。
三、再讀課文,梳理脈絡
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劃分結構,理清脈絡。
第1~3自然段:從顏色、形狀、氣味多角度描寫丁香花。
第4~6自然段:由詩句和雨中的丁香花想到丁香結,感受到人生的樂趣。
3.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哪四幅丁香圖?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來概括這四幅丁香圖。
課件出示:
、俪抢锒∠慊▓D
②城外丁香花圖
、鄱肥彝馊冒锥∠銏D
、苡曛卸∠銏D。
4.讀一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畫出描寫優(yōu)美的詩句。
5.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讀給其他同學聽。
對于找到的優(yōu)美語句,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原因。
設計意圖:再讀課文,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梳理出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同時,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喜歡的語句,能夠對優(yōu)美的詞句有感受。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回顧課文內容
1.出示重點詞語,指名讀詞。
宅院幽雅伏案渾濁笨拙參差眼簾
單薄照耀文思夢想迷蒙模糊花蕾
衣襟恍然愁怨順心平淡
2.回顧課文,作者向我們展示了哪幾幅與丁香相關的圖片。
3.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品悟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字里行間的美感,體會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回顧詞語,鞏固對詞語的掌握。交代本課的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感受語言美感的興趣。
二、品析丁香花特點
1.默讀課文第1~3自然段,畫出描寫丁香花的語句,看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丁香花的?
2.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引導歸納。(作者是從丁香花的形狀、顏色、氣味三個方面來描寫丁香花的。)
3.課件出示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品析。
重點語句一: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1)從哪些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丁香的美?體會一下,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探出”“窺著”都是描寫人的神態(tài)和動作的`,作者將丁香花人格化,生動地刻畫出丁香花的嬌俏靈動、惹人憐愛。此外,還把枝頭的小花比作星星,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丁香花的小巧、繁密、耀眼的特點。)
(2)出示丁香圖片,指導朗讀。
重點語句二:
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shù)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1)找出描寫丁香的詞語,再仔細讀讀句子,說一說: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引導學生關注“十數(shù)棵”“白的瀟灑”“紫的朦朧”“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這些詞句,作者從顏色、數(shù)量、姿態(tài)、氣味幾個方面描寫了丁香花,賦予了丁香靈動、幽雅、潔白無瑕、芬芳、可愛的品格。)
(2)指導朗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重點語句三:
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1)“照耀”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照耀”一詞既寫出了丁香花白得如雪如月,似有光輝暈出;又寫出花與人的聯(lián)系之深,將花對作者心靈的鼓舞與慰藉、人對花的依賴巧妙表達出來。)
(2)指導朗讀。
要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花對作者的影響。
設計意圖:抓住關鍵詞語品悟丁香花的特點,感受作者賦予丁香花的品格。在品析、朗讀中,體會丁香花的可愛之處。
三、解讀丁香結情懷
1.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結?
2.了解丁香結的本義。
課件出示盤花扣的圖片和重點語句:“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3.了解丁香結的象征意義。
(1)出示課文中引用的詩句,指導朗讀詩句。
“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
(2)體會丁香結在古人心中的意象。(古人發(fā)現(xiàn)丁香結,也就是丁香的花苞,極似人的愁心,所以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用來表示愁思的一種情結。)
(3)理解重點語句:“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①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樣的特點?
、谧x一讀,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③作者為什么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丁香的美麗、高潔、愁怨在雨中形神畢現(xiàn)。將丁香結化入雨中境界,使象征愁心的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
4.作者對丁香結有什么態(tài)度?
(1)出示語句:“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2)“丁香結”引發(fā)了作者對人生怎樣的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人生如丁香一樣美麗芬芳,也像丁香一樣有解不開的愁怨,因為每個人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成了又有一件,只有這樣,人生才會多姿多彩。)
在理解了作者的感情之后,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
(3)小結:作者賦予丁香結新的含義,發(fā)出如此超然物外的感嘆,表達了作者對困難憂愁無懼無畏、平常心看待的品格。
5.引導學生交流:為什么先寫“丁香花”,后寫“丁香結”?(由“賞花”到“悟花”,借物抒情,將自己對生活的小體會、大感悟融入眼前的丁香花中,深化主題。)
設計意圖:品讀重點語句,由丁香結的本義到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同時,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對丁香結的態(tài)度,感受作者豁達、積極、從容的人生態(tài)度。
四、閱讀鏈接,拓展延伸
1.出示閱讀鏈接中的詩句,配樂指導朗讀。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钌屉[《代贈》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T延巳《醉花間》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瞽Z《攤破浣溪沙》
2.小練筆。
(1)課件出示小練筆要求: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發(fā)揮想象,寫一個小片段,把重點部分寫詳細。
(2)展示小練筆,共同評議。
3.總結全文。
本文展現(xiàn)了作者看到的城外、城里和自己家中的丁香花,由古人詩詞聯(lián)想到丁香結并悟出丁香結的說法,最后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慨,顯露了作者對人生的灑脫。
設計意圖:在拓展丁香結的相關詩句中深入體會丁香結的象征意義。同時,進行小練筆,提供語用實踐的平臺,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
板書設計
丁香結丁香花
(顏色美姿態(tài)美氣味甜香)
(古人眼中——解不開的愁怨作者眼中——豁達樂觀))正視生活挫折人生充滿樂趣
教學反思
教學中,努力落實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在品析描寫丁香花的語句時,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從描寫丁香花的顏色、形態(tài)、香味的角度來寫的,從而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開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其他植物,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氣味。在閱讀理解中,體會文章思想感情,對如何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事物的方法進行指導。學生能夠由課文中的丁香花想開去,聯(lián)系到了其他花,閱讀方法得以運用。在感悟古人眼中丁香結的愁怨時,在理解作者眼中丁香結的積極豁達時,學生的思想變得深刻,體會了丁香結中的象征意義,也有了更多的個性化解讀。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4
課后作業(yè)
基礎積累大鞏固
一、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wǔ)媚。
B.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shù)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蒙眬(lóng)。
C.在我住了斷續(xù)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來,俯(fǔ)案時抬頭便見檐前積雪。
D.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ch。┑木G,然后才見到那兩扇紅窗。
二、辨字組詞。
綴( ) 案( ) 雅( ) 拙( )
境( ) 按( ) 鴉( ) 茁( )
三、"有的宅院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樹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感情賦予在這些丁香花身上的?
閱讀能力大提升
四、重點段落品析。
④古人詞云:"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厓芍曜仙,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葜皇琴p過這么多年的丁香,卻一直不解,何以古人發(fā)明了丁香結的說法。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薅∠憬Y,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lián)想到那些詩句,立覺得她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咝∥某珊笠恢睌R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須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1.聯(lián)系第⑥節(jié),說說作者的用意:( )
A.總結全文,告訴我們人生處處都是結。
B.作者以丁香的雪白、甜香,映襯人們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顯露了作者對世事的洞明和對人生的灑脫。
C.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所以我們要及時行樂。
D.作者喜歡喧囂的世界,所以希望每天不平淡。
2.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結""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的作用是( )
A.作者經(jīng)歷的春光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獨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鋪墊。
C.從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結的形象,豐富了丁香結的內涵,為讀者提供了展開豐富想象的天地。
D.增加文章濃厚的文學色彩,體現(xiàn)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
3.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經(jīng)歷過的春光,幾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聯(lián)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筆墨寫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細膩的筆調,描寫出了一個色彩絢麗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實寫丁香花的形象,虛寫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深遠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結上的情感,以開闊的胸襟為今天的讀者開拓了一個"丁香結"全新的藝術境界。
思維創(chuàng)新大拓展
五、丁香結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參考答案:
一、A
二、綴(綴滿) 案(答案) 雅(幽雅) 拙(笨拙)
境(環(huán)境) 按(按時) 鴉(烏鴉) 茁(茁壯)
三、作者將丁香擬人化,使無意識的丁香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四、 1.B 2.C 3.B
五、示例: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無限的陽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時,也需要細雨中連接的丁香結,愁腸掛肚,百轉千回。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tài),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15
【學習目標】
1、品味文章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欣賞文章的語言美。
2、理解古詩句,領悟文章的意境美。
3、理解句子的含義,感悟人生哲理。
【學習重難點】
如何理解古詩句,領悟文章的意境美,品味精美的語言,感悟人生哲理。
【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
1、自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并寫出它美在何處。
2、作者把“丁香花”比喻為“丁香結”,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3、如何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詩句?引用它有何作用?
4、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這句話給了我們怎樣的人生啟示?
二、結合字典等工具學習。
1、重點生詞學習
。1)讀寫下列詞語:
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
。2)字詞釋義:
朦朧:
斗室:
毫:
參差:
三、合作探究。
問題1:讀出你認為優(yōu)美的語句,并加以分析(有修辭手法的句子、主旨句、富有哲理的句子等)美在何處?以此感受散文的語言美。
問題2:作者把“丁香花”比喻為“丁香結”的原因有哪些?
問題3:仔細閱讀文章,從中找出丁香在形狀、顏色、氣味方面的特征。
問題4: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義。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是太平淡無味了么?
問題5:著名詩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這樣的詩句:“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結合本文,體會“丁香”一詞在詩中的含義。
四、拓展延伸。
體會和學習本文的寫法,選擇你喜歡的一種花,寫一個小片段。150字左右。
【六年級語文《丁香結》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丁香結》教案02-15
《丁香結》教案11-09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丁香結01-24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丁香結02-15
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案《丁香結》02-15
《丁香結》教案(精選11篇)09-05
《丁香結》教學反思12-22
大班教案《蝴蝶結》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