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課文所處的地位及作用
《濟南的冬天》是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三單元中的第2篇課文。它是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在1931年初寫的一篇通過描繪濟南冬天美麗景色來抒發(fā)感情的寫景散文。
根據該單元要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領略自然景物的美,領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理解詞語在上下文中的含義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詞語、句子和段落,還要練習精讀的技能,并作適當?shù)恼浀目偟慕虒W目的;以及這篇文章描繪景物,語言準確生動,多使用比喻、擬人手法,融情于景,表達了作者鮮明的印象和感受。其中描寫最形象最生動的是第3段和末段。而作者感情的抒發(fā)也非常別致,非同一般,不是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而是采取表達一種感受的方式,將自己對濟南冬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不露痕跡的依附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因此顯得格外自然真摯,富有感染力的認識上,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
⑴ 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 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2、能力目標:
、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能力。
、 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场⒌掠繕耍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材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及描寫景物的方法,以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側重講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方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以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
據新《大綱》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里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fā)展水平出發(fā),應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進行教學。使他們在教師的主導下圍繞中心議題發(fā)表各自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爭議,激發(fā)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yǎng)健康情感。
首先激發(fā)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美讀散文,在讀的過程中思考提出的疑問,最后在教師適當?shù)狞c撥、歸納、小結中賞析課文,理解本文中作者的感情。
。、采用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擴大教學容量。
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電教平臺、錄音等電教手段來豐富教學手段,擴大了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场⒈疚奈馁|兼美,適于朗讀,教學中引入誦讀法。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保疚氖俏馁|兼美的寫景散文,適于朗讀,所以在文章的講析中引入了誦讀法教學,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領悟文章描景繪物的美。
【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及反饋練習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并在課文賞析后完成課后問題進行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講讀課文,知識具體,內容充實,需要掌握的東西比較多。因此我在教學上安排三節(jié)課的時間,我的教學設想是,第一課時初步理解文章內容及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第二課時通過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品析語言并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第三課時將本文與朱自清的《春》的比較,理解散文的特點及作用。本說案只說明第一課時。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
2、理清本文的層次結構。
。、培養(yǎng)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激發(fā)興趣法、問題導引法、指導歸納法,誦讀法。
〖教儀
課件。
〖教學步驟
這節(jié)課我是按“引入新課──講授新課──反饋練習──歸納總結”進行教學的。
。、引入新課:我先對布置的預習作業(yè)進行抽查并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后以簡潔的話語引入新課,用課件對作者及與課文有關的經歷進行介紹。
2、講授新課:在講授前,讓學生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朗讀,使學生感知課文,問題用課件打出如下:
、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 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鍵詞概括)?
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系?
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 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⑷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朗讀課文后,圍繞以上問題對課文進行賞析;在賞析過程中,我把問題與課文結構的分析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先閱讀1~2節(jié),并討論解答兩個問題:
、 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怎樣表達的?
⑵ 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明確:
⑴ 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聲、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聲
與倫敦相比──無重霧(響晴) }寶地
與熱帶相比──無毒日(溫晴)
、 濟南的地形特點:“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決定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
接著,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研讀3~5節(jié),并作重點分析:
、 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系?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在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⑵ 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在抒發(fā)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在分析中除了使學生領會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的細致描繪,情景交融的表達對祖國寶地濟南的贊美之情,對課文內容有更深一層的了解,也提及作者所用的比喻、擬人手法,為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作好準備。
學生討論后明確:
、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 作者在第3小節(jié)對薄雪覆蓋下的山的描繪和第5小節(jié)對水色的描寫中都體現(xiàn)了對冬天的喜愛、贊美之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反饋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授及自己的筆記,朗讀課文后用自己的話語解答課后練習題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感情。
。础w納總結:在學生完成練習的基礎上,歸納出作者寫北國的冬天,不著眼于“寒”而著眼于“暖”,不著眼于“壯”而在于“秀”,是本文的`一大特點。并與學生共同解答: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解答中使學生了解作者在文中處處滲透著對濟南冬天的喜愛,抒發(fā)了贊美之情。標題不可以換。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進行最后的課文鞏固。
5、布置作業(yè):
⑴ 文中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想想為什么寫得好?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好在哪兒?
。谰滟p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 假設要給一個從沒到過濟南的人講講濟南美麗的冬天,參照課文,你將分哪幾個方面講?著重講哪幾個精彩的片斷?
。ㄔO題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抓住重點,找出自己認為精彩的片斷,并訓練學生的復述能力。)
⑶ 在小組或班上向大家說說你家鄉(xiāng)的冬天是什么樣子,再借鑒課文的某些寫法,將你家鄉(xiāng)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字數(shù)不限。
。ù祟}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能力。提示學生借鑒課文的某些寫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目的是將閱讀之所得轉化為寫作之所能,是閱讀的遷移與深化。)
【二點補充】
〖時間安排
引入新課(3分鐘)──講授新課(30分鐘)──反饋練習(10分鐘)──歸納總結(2分鐘)
〖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與北平比 城──曬、睡、躺
濟 ──無風聲 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 冬
南 天
的 與倫敦比 “溫晴”山景 的
冬 ──無重霧(寶地)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濟
天 南
與熱帶比 水色──綠。
──無毒日 城外的遠山──淡雅;
作者借景抒發(fā)了贊美之情,表達了對祖國深摯的愛。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體會楊子榮臨危不懼,沉著應對的英雄氣概。
2、了解故事情節(jié),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3、主動認識9個生字,會寫出2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課后1、2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學生閱讀關于楊的其他故事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
播放《林海雪原》的故事。引出主要人物:楊子榮
二、初讀課文
讀書要求:1、抓住故事情節(jié),能創(chuàng)造性復述
2、抓住故事場面,能把握人物特點,
過程: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細讀課文,說說幾次打虎的不同情景。
再讀課文,理清故事發(fā)展順序:臭子彈沒打響——點射又沒打著——兩槍仍不中——打中前腿——槍內的`子彈會打進虎嘴
三、理解課文
1、抓住故事場面,把握人物特點
打虎不中,會被虎傷。這幾槍是怎么的打的?找一找描寫楊心理活動的句子,通2、過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什么?楊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再找到楊動作的句子,表情的句子,你體會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想象當時的場景,如果是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有感情的朗讀體會
四、拓展升華
1、學習課文抓住人物表情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場面的方法,學寫一個心情緊張,害
2、積累內化
(1)自選詞語,由學生獨立完成
簡單說說自己的理由
(2)完成課后第2題
3、遷移練習
認讀生字詞語。
五、總結實踐
課外收集有關楊子榮的資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荷花的美麗,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優(yōu)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理解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tài),想象出“一大幅活的畫”的景象;體會作者“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xiàn)的景象”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形象展示,通過“自主自學,合作探究”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課題導入
1.猜謎游戲:“美麗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襯衫,綠裙水中漾!
2.觀看《荷花》錄像片段,試用優(yōu)美的.語言來描述畫面上美景,引出課文;通過畫片簡單介紹作者葉圣陶。
3.初讀課文:如果有特別喜歡的部分可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理由。
二、自主自學合作探究
(一)自由選讀課文有關章節(jié),并說出選讀的理由。(可讓喜歡同一部分的學生齊讀,然后評一評。)
(二)重點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選擇學法:在教師提供的學法資源庫中了解學習的幾種方法,讓學生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自學。
2.合作交流:組內交流段中最欣賞的語句,說明原因,把自己的體會向全班同學講解。
3.朗讀指導:引導學生讀出重點語句,通過教師分析句子結構和范讀、領讀、引讀等手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4.理清文章敘述順序:在.課件畫面的引領下,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敘述的前后順序,體會文字的優(yōu)美。
5.指導背誦:根據下列學習提示,背誦文章的這一部分。
先寫荷花開了不少____;再寫荷葉____;最后寫三種荷花:剛開時____,全部綻開時____,未開時____。
6.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教師: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濃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難忘!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纯催@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這時,作者情不自禁地贊嘆到:師生齊讀: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教師:是誰用她溫柔的風,溫柔的陽光雨露撫摸著大地,滋養(yǎng)著萬物生靈,是誰造就了這活生生的美麗的畫卷?作者驚嘆:
師生齊讀: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大自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導讀過渡:教師配樂范讀。要求學生注意教師的語氣、停頓、感情等處理,也可以指出教師的不足之處,說說如果你來朗讀,將會怎樣處理。
2.全班交流:請喜歡第四自然段的學生談一談喜歡的原因,按自己的理解讀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2、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3、在朗讀、比較中讓學生把句子寫具體。
4、學習對子。
5、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短文。
6、訓練說話、寫話。
7、創(chuàng)設情境,在能說會道中表演故事。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2、學習對子。
教學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照片、圖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語海暢游
教學目標:
1、把字寫美觀。
2、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3、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語文百花園六》中的語海暢游。
二、我會寫。
1、出示帶、常、殼、茶四個字,學生認讀。
2、說說這四個字都是什么結構?
3、師指導書寫。
4、學生練寫。
三、認一認,讀一讀。
1、出示圖片,讓學生看圖并朗讀第2題。
2、讀完后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你會給它們怎樣分組呢?
3、齊讀詞語。
4、認識蟲字旁和鳥字旁。
四、讀一讀,比一比。
1、出示第一、二組句子,讓學生自由讀。
2、比一比,各組中的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3、齊讀這些句子。
五、作業(yè)
1、練習寫上中下結構的字。
2、收集帶蟲字旁和鳥字旁的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識本課10個生字“株、芭、蕉、扇、謎、趾、搔、傅、授、僥”,理解“傳授、僥幸”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繼續(xù)學習提出問題。學習用“如果……就……”的句式,把句子寫完整。
4、初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要謹防那些不懷好意的人。
重點難點:
1、將文章中較拗口的句子讀流利。
2、通過閱讀,了解故事內容。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給課文換個題目。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趣,引出課題
1、板書:貓 老虎
2、請同學說說自己眼中的貓和老虎。
3、補充課題:貓是老虎的先生
4、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5、聽課文錄音,你知道了什么?
二、自學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學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 形近字組詞
、俦媲迕拷M形近字的不同之處
、谥该M詞
。2)寫字指導
在教師帶領下書空:右上部分先寫“又”,再寫一點。
。3)理解詞義
、俜椒ǎ簜魇凇(lián)系上下文,僥幸——查字典
②詞義:傳授——課文指貓教會老虎生存的本領。
僥幸——課文指貓由于偶然的原因免去災害。
3、小組學習,解決問題
師:剛才我們根據題目提出了問題,挑選一兩個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里討論,解決。
。1) 開火車把課文讀正確。
(2) 討論:為什么叫“貓是老虎的先生”?
、 指導朗讀出示的句子:
② 想象老虎向貓拜師時,它們會說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呢?
③ 學生演演。
(3)討論:貓究竟是不是老虎的先生?
讓學生體會出,貓的的.確確是老虎的師傅,因為它不但教會了老虎撲、捉、吃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它料事如神,真是高明的很!
三、復習鞏固
1、師生配合朗讀
。1)老虎見貓教完了撲、捉、吃的方法,心想——
(2)它打定主意,——
(3)而貓是——
。4)老虎只能——
2、復習生字新詞。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要善于動腦,運用積累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難題。
2、學會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3、同音字組詞,以區(qū)別字的音、形、義,做到正確使用。
4、進行詞語積累,能運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
5、運用以掌握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言簡意賅地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2、自覺積累詞語,使語句更形象、生動。
教具:
投影儀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投影)
1、寫下面加點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在練習本上抄寫,并組詞。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投影)
場、廠、威、危、修、休、拖、脫
1、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的異同。
2、口頭組詞,在本子上進行書寫練習。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輕蔑、胸有成竹、轉敗為勝
淤泥、笨重、沉沒、繃緊、出色
徘徊、驅散、跳躍、恢復、束手無策
1、讀一讀,哪些字比較容易讀錯?
2、哪些字容易寫錯?
3、你都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詞造句。
4、第五單元的課文中,你還有要積累的詞語嗎?寫在書上。
5、在抄寫的過程中,是否發(fā)現(xiàn)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閱讀課文片段
1、朗讀的時候,注意文中的句號和嘆號。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卷有益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閱讀短文《發(fā)明大王的秘訣》。
2、默讀短文,查字典或與他人交流解決其中的生字。
3、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4、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5、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6、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7、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中愛迪生說的話。
二、初顯身手
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沖稱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國王等。
三、暢所欲言
回憶剛才所聽的故事,說一說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四、金鑰匙
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教學后記:
學生對本單元的字詞掌握的字詞通過聽寫掌握的較好,但在仿照課文寫一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的不好,通過老師的反復舉例講解,學生漸漸明白,這也折射出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欠缺。閱讀部分領悟的不錯,作文從草稿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讓學生了解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積累優(yōu)美生動的詞語,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2、習作: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有一定的條理,編寫神話、傳說故事。
3、我的發(fā)現(xiàn):讓學生從發(fā)現(xiàn)的角度區(qū)別形近字,增強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4、日積月累:了解成語構詞方式、歇后語的類型,豐富學生的語言和表達能力。
5、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借助字詞典等工具,學習成語,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教學口語交際
第二、三課時:習作教學
第四課時:我的發(fā)現(xiàn)、日積月累、成語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教學口語交際
1、教師引入: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幾篇神話、傳說故事,體會到神話、傳說故事的神奇,優(yōu)美生動的情節(jié)。你還知道或讀過哪些神話和傳說?今天,我們開展一個故事會,自己選一個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2、分小組互相介紹:每人介紹一個,講的故事要有一定的.順序,把故事內容講清楚,聽講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誰的故事最吸引人,講得清楚、有條理,情節(jié)生動、有趣?
4、評出小組的故事大王,幫助同學修改故事,講得更生動。
5、全班交流,評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對積極發(fā)言、口語交際有進步的學生加以鼓勵。
6、教師總結:神話、傳說故事是我國文化的一部分,它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課后我們可以再選一些故事讀一讀。
二、教學習作
1、教師:上一節(jié)課,同學們互相介紹了自己了解到的神話、傳說故事,被神奇的故事所吸引,如果你是神話、傳說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你想變成什么?這節(jié)課,就給你一次變的機會,展開想象的翅膀,圍繞假如我會變,變成任何人、任何物,編一個故事。
2、明確習作要求:
。1)指明學生說說想象應從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2)教師補充:
想象要大膽,可以異想天開。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也可以是未來的,還可以是自己設想的。
例如:你可以變成納米醫(yī)生到人體內旅行;可以變成神鳥守衛(wèi)美麗的大森林,可以變成火星居民離開受污染的地球,并加倍珍惜火星清潔美麗的環(huán)境等。
。3)習作方法指導:
以《女媧補天》為例,講清習作的方法。
敘述故事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故事中要有人物的真情實感。
敘述故事要具體,特別是個別情節(jié)要寫清楚。
表達的方式可以多樣化,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3、學生自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習作:選出寫得好的習作,說說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5、教師選出有特色的習作講評。
6、學生根據自己的習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見。
7、舉辦假如我是XX主題班隊會。
三、教學我的發(fā)現(xiàn)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指名讀詞語,注意正音。
3、結合詞義,說出帶點詞的意思。
4、思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帶點的字有部分部首與偏旁相同,但字與字讀音不同,意思完全不同。
5、學生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如:歸與舊;狠與狼。
6、小結:注意區(qū)分形近字,正確書寫。
四、教學日積月累
1、學生讀讀讀寫寫讀讀背背
2、交流:成語有什么特點?
第一橫排是數(shù)字式成語,第二橫排是ABAC式,第三橫排是AABB式,第四橫排是反義詞形式。
3、你在課外還能收集到這幾種形式嗎?試一試。
4、讀一讀,記一記。
讀讀背背
1、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這些詞和我們學過的詞形式上有什么區(qū)別?
教師講解:這種形式叫歇后語,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比喻,后一部分是解釋,也就是全句意思的所在。
2、學生結合前部分的故事,理解后部分的比喻。
3、讀一讀歇后語,你還發(fā)現(xiàn)本次出現(xiàn)的歇后語前部分的特點嗎?
教師:前部分全是歷史故事或神話故事。
4、找一找,哪些是歷史故事,哪些是神話故事?
5、課外收集歇后語。
五、教學成語故事
1、教師引入: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一些成語故事,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個有趣的成語故事。
2、學生自由朗讀故事。
3、引導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書自學成語,理解喻義。
4、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舉例說說自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5、作業(yè):抄寫、背誦日積月累。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6
語文教案12-07
語文教案12-07
語文教案12-07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9
語文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