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我們一起摘橘子》,掌握Mi、so、La的音高以及節(jié)奏的'變化。
2、培養(yǎng)注意力,探索嘗試多種合作演唱的方法,體會合作演唱的美感。
活動準備:若干樂器。
活動過程:
一、師生談話,引入主題
師:前幾天,我們到橘園去干什么?
幼:我們?nèi)フ僮印?/p>
師:怎樣才能把橘子摘下來呢?
幼:手要轉(zhuǎn)一下,用力摘。
師:你摘了幾個橘子,分給誰吃了?
幼:我摘了六個橘子,給媽媽……
師:今天,我們一起把摘橘子的事編成一首歌來唱一唱好嗎?
幼:好哇!
二、游戲歌曲的探索
(一)學習歌曲
1、教師彈奏旋律,引導幼兒傾聽思考:歌曲中共有幾句,有哪幾個音寶寶?
(歌曲中有四個樂句,有do、re、mi三個音寶寶在唱歌。)
2、教師邊彈邊唱師生共編的歌詞。
3 3 3 3 2 2『1一I 3 3 3 3 2 2 I 1一『3 3 3 3 2 2 I 1一I 3 3 3 3 2 2 1 1一
師:天氣真好,老師請大家快上車準備出發(fā),說什么?
幼兒表達歌詞內(nèi)容,教師一一用歌曲句子。
3、幼兒邊動作邊說歌詞:
(1)教師引導幼兒把欣賞時聽到的歌詞用語言加以表達,教師即時糾正發(fā)音、咬字和口型如:摘、快、笑等。
(2)幼兒傾聽歌曲旋律,邊拍手邊念歌詞(按歌曲旋律節(jié)奏拍手)。
(3)師生共同邊拍腿邊念歌詞:左右腿交換拍,即念第一句拍左腿,第二句拍右腿,依次類推。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理解秋季的風兒使云彩千變?nèi)f化,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能講述、表現(xiàn)云彩的變化。
3、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帶幼兒到戶外觀察云彩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云朵什么,一會兒變成了什么。
2、收集集各種云彩圖片、照片,并布置成“云彩世界”。
3、與散文詩內(nèi)容一致的課件。
課件畫面1:天空及風吹動云彩的動畫畫面。
課件畫面2:一艘豎起桅桿,揚起風帆的小船在飄動,并慢慢地飄到遠處看不見的動畫畫面。
課件畫面3:一頭躬起身子、張開大口吼叫的大獅子;被嚇得到處逃散的差羊群的動畫畫面。
課件畫面4:一個頭戴金帽子身穿白圍嘴兒、跑來跑去的胖娃娃的動畫畫面。
4、為幼兒準備藍色的紙和白顏料;棉花;畫紙及畫筆。
5、優(yōu)美的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進“云彩世界”參觀。
1、通過生動的語言,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談話: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一個好玩有趣的“云彩世界”去玩,到了那里,如果你們多看、多想、多說,你們變得聰明、歷害。
。2)幼兒隨優(yōu)美的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進“云彩世界”。
設(shè)想:玩是幼兒的天性。當幼兒聽到誘導語言中“到好玩的‘云彩世界’去玩”時,幼兒就興奮了;讓幼兒隨音樂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進場,給幼兒自由自主,都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參觀“云彩世界”。
幼兒自由觀察、交流圖片中、相片中的云彩像什么?云彩有趣嗎?為什么有趣?教師個別指導。
設(shè)想: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想讓幼兒通過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的多種互動形式及教師個別指導,進行自主學習,并提供多交流的機會。同時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二、探索使云彩變化的秘密。
1、提出問題:為什么云彩會變?
2、組織幼兒看課件畫面1。
3、討論:是誰使云彩會變?
設(shè)想: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教師的啟發(fā),探索出使云彩變化的是風。
三、幫助幼兒欣賞、理解散文詩。
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散文詩,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美。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了解樂曲基本的節(jié)奏型,能夠看指揮用打擊樂器為樂曲配伴奏。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欣賞樂曲,體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環(huán)境與材料:
1、幼兒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這首樂曲,使幼兒熟悉旋律。
3、自制大樂譜,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圖片若干。鈴鼓、镲、雙響筒、碰鈴、三角鐵。
4、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了解樂曲基本的節(jié)奏型
一次備課
一、看圖講故事
教師結(jié)合音樂,邊擺圖片邊講故事(圖片擺放格式按樂譜的格式):
[1—2]小節(jié):"草地上走來四只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1—2]小結(jié)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每拍擺一個大羊圖片,并試著拍一拍。
[3—4]小節(jié):"草地上又走來七只小羊"。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3—4]小結(jié)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yīng)的位置,每半拍擺一個小羊圖片。
[5—6]小節(jié):同[1—2]小節(jié)。
[7—8]小節(jié):同[3—4]小節(jié)。
[9—10]小節(jié):"牧羊人大步走來"。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9—10]小結(jié)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yīng)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人的圖片。
[11—12]小節(jié):"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教師講完這一句話之后,邊哼唱[11—12]小節(jié)的旋律,邊在大樂譜上相應(yīng)的位置,每拍擺一個牧羊鞭的圖片。
[13—14]小節(jié):同[9—10]小節(jié)。
[16—17]小節(jié):同[11—12]小節(jié)。
[18—20]小節(jié):同[1—4]小節(jié)。
[21—23]小節(jié):同[5—7]小節(jié)。
[24]小節(jié):"牧羊人揮舞著鞭子,把大羊、小羊趕到了一起"。教師講完這一句,邊哼唱[24]小節(jié)的旋律,邊把牧羊人、牧羊鞭、大羊、小羊的圖片擺在[24]小節(jié)相對應(yīng)的位置上。
二、配樂器
教師啟發(fā)幼兒根據(jù)音樂形象選配樂器。
三、演奏
1、在教師的指揮下看圖譜演奏。
2、請幼兒做指揮,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上本課時,我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的情緒,喚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和熱情,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表現(xiàn)欲。充分挖掘作品所蘊涵的.音樂美,用自己對音樂的感悟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加深了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同時,運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藝術(shù)氛圍中獲得審美的愉悅,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
通過和學生一道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如:旋律模唱、體態(tài)律動、情景表演等形式,讓大家在舉手投足、分工合作演奏、創(chuàng)造性表演中鑒賞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讓學生在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獲得審美體驗、享受成功的喜悅的同時,獲得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本課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
1、整體構(gòu)思清楚,能從不同角度設(shè)計、穿插多種學習活動,最終實現(xiàn)預(yù)期的教學目標。
2、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出發(fā),運用多種藝術(shù)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提倡個性張揚。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體驗、表現(xiàn)和享受音樂,提高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并獲得心靈感悟和情感體驗。
3、積極構(gòu)建民主、開放、合作的教學模式,采用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教學的民主性。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意識和能力,教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創(chuàng)造。
不足的是,
1、本課的主要目的在于感受樂曲的幽默和約德爾調(diào)的風格,所以拓展時選擇影片中具有活潑快樂情緒的音樂進行欣賞,讓學生感受這樣的情緒,逐步培養(yǎng)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如果能找到更多的約德爾調(diào)的歌曲作為拓展欣賞曲目,效果會更好些。
2、課堂容量較大,有些環(huán)節(jié)學生探究的不夠深入。
小百科:牧羊人所謂牧羊人就是放養(yǎng)羊的人,電影牧羊人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人與外國人在膚色、外貌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不同,知道自己是中國人。
2。知道中國很大,中國人很聰明,萌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fā)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1。各種膚色的小朋友圖片或錄像。
2。世界地圖、中國地圖。
活動過程
1。經(jīng)驗交流。
――出示各種膚色小朋友的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圖片上的中國小朋友。
――中國的小朋友長得什么樣?除了中國小朋友,圖片上還有誰?
――啟發(fā)幼兒將中國小朋友與其他國家小朋友進行作比較,說說他們的不同之處。
――討論:我們最愛吃什么?外國小朋友最愛吃什么?
――請幼兒幫助不同國家的小娃娃選擇餐具和食物。
――鼓勵幼兒學學各國小朋友相互問好的語言。
2。尋找發(fā)現(xiàn)中國的地理位置。
――出示世界地圖,以“中國娃娃住在哪里”為題,請幼兒在世界地圖上找找中國的位置,并用筆做上記號。
――共同認識首都北京的'位置以及地圖上的特殊標記。
――引導幼兒嘗試在世界地圖上找到某些外國小朋友居住的大致位置,并將他們送回家(粘貼在地圖上)。
3。感受祖國真大。
――在世界地圖上比較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大小,知道中國很大。
――看中國地圖,啟發(fā)幼兒說說中國地圖的外形像什么,通過比較知道中國很大。
――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
活動建議
1!皣睂τ變簛碚f是比較抽象但又不能完全回避的概念,采用從自身出發(fā)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知道有中國與外國之分,產(chǎn)生作為中國人的自主意識,意在化抽象為具體。
2。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請外國小朋友來園參加活動,幫助幼兒直接感受中國娃與外國娃的區(qū)別。
大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奧爾夫音樂教育是一種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音樂教育。也有人稱為是"從鋼琴凳上 (老師)、座位上(孩子們)解放出來的音樂教育",是世界著名、影響廣泛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我班曾組織過奧爾夫音樂活動,孩子們對奧爾夫音樂活動有一些經(jīng)驗,而且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本次活動選自《奧爾夫音樂"跟我搖擺"》教材,我將多個素材根據(jù)教學需要進行改變與組合:借助"圍著一棵大樹",讓孩子鞏固節(jié)奏(X X | X X X 0 |),掌握集體舞中"拍手游戲"的部分;運用"寶寶的禮物",使活動張弛有度,動靜交替。力圖通過這樣的組織形式激活幼兒參與的熱情,為孩子帶來了一個嶄新的體驗。
活動目標:
1.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型X X | X X X 0 |。
2.學習《問候舞》,掌握新的集體舞中"互換朋友的方法"。
3.體驗集體舞互動的樂趣,增進伙伴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有集體舞的經(jīng)驗;玩過節(jié)奏游戲《圍著一棵大樹》。
物質(zhì)準備:奧爾夫音樂《圍著一棵大樹》、《問候舞》、《給寶寶的禮物》音樂。
活動過程:
一、節(jié)奏游戲,激發(fā)參與熱情。
(一)出示節(jié)奏圖譜,鞏固節(jié)奏型。
1.出示節(jié)奏。
"小朋友你們認識這個節(jié)奏嗎?"2.說出節(jié)奏。
"誰用把這個節(jié)奏讀出來?"(二)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型。
1.個別示范。
"誰能用身體動作,把這個節(jié)奏表現(xiàn)出來?"2.完整表現(xiàn)。
"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玩一玩節(jié)奏游戲吧!請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X X | X X X 0 |"二、分步學習,掌握舞蹈要領(lǐng)。
(一)學習動作:拍手游戲。
1.獨自拍手,練習節(jié)奏。
"我在花園散步,看見一棵大樹,你看我是怎樣做?"(教師帶領(lǐng)做拍腿、拍手的動作)2.互動拍手,掌握韻律。
"我還可以這樣拍。"(教師示范)"我們聽著音樂來玩一玩!"(幼兒練習)(二)學習動作:交換朋友。
1.遷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交換方法。
"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換一位朋友嗎?"2.介紹方案,新授互換方法。
"我們還可以這樣換!"(教師示范新的互換方式)(三)學習動作:搭建小橋。
1.教師示范。
"剛才我們圍圈走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老師干什么了?"2.要領(lǐng)講解。
"我是怎樣走進隊伍的呢?"三、完整表演,解決舞蹈難點。
。ㄒ唬┨岢鲭y點。
"小朋友你們在玩的'時候,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二)商討策略。
"有什么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三)驗證方案。
"讓我們用想到的辦法來試試!"四、手指游戲,放松幼兒心情。
。ㄒ唬┛偨Y(jié)評價"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支問候舞,小朋友們都跳的非常出色!"(二)鼓勵表揚"老師今天帶來了8樣禮物,來獎勵大家!請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接受我的禮物吧!"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3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2
大班教案12-12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5
大班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