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并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理解并學習詞語:又×又×、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3、知道當看到朋友遇到困難要主動幫助別人。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到事情能夠試著面對。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準備:
ppt制作的故事《大蘋果》。
教學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二、分段播放ppt,理解故事內(nèi)容。
1、播放ppt1:
。1)小朋友你們看,在綠油油的草地上,誰來了?他看見了什么?
。2)這是一只怎樣的蘋果?(學習詞語:又×又×)
。3)看到這只又紅又紅的大蘋果,你是從那里發(fā)現(xiàn)的?(幼兒猜測)
2、播放ppt2、3:
(1)大家看,這么大的蘋果,小老鼠用力的推,推得這么樣了?(引導幼兒觀察小老鼠的表情、動作)
。2)豐富詞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用動作學一學)
3、播放ppt4:
。1)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小老鼠會想什么?
(2)小朋友想想,有什么辦法幫小老鼠過河?
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我們來看看小老鼠到底是怎樣過河的。(放ppt5、6)
4、播放ppt7:
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小老鼠會說什么?烏龜伯伯會怎么回答呢?
三、完整的欣賞故事。
1、你喜歡故事里的哪個動物?為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2、教師總結(jié):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看到朋友有困難的時候,我們要主動幫助別人。
當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要學會說'愛的甜甜話'。"
附故事:
大蘋果在綠油油草地上,小老鼠看見了一只又紅又香的大蘋果,想把它推回家。
小老鼠用力的推,"哎喲-哎喲", 推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
大蘋果被推到了一條寬寬的小河邊:"我怎么樣過河呢?"烏龜伯伯伸出了腦袋,說:"小老鼠,別著急,我來幫助你!"烏龜伯伯背著小老鼠和大蘋果游過了河。
小老鼠高興的說:"謝謝烏龜伯伯!"烏龜伯伯說"不用謝!再見!"
小百科:蘋果是一種低熱量食物,每100克產(chǎn)生60千卡熱量。蘋果中營養(yǎng)成分可溶性大,易被人體吸收,故有“活水”之稱。其有利于溶解硫元素,使皮膚潤滑柔嫩。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老師繪畫,幫助幼兒認識繪畫工具,初步了解繪畫方法,知道可以把喜歡的東西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
2.引導幼兒熟悉兒歌句式,幫助幼兒根據(jù)圖案內(nèi)容補充兒歌。
3.觀看老師畫幼兒喜歡的畫時,激發(fā)幼兒繪畫興趣,體會老師的本領大,增近與教師的感情。
活動準備:
各種繪畫工具,如:圖畫本、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師繪圖,幫助幼兒認識繪畫工具
1.老師與幼兒互相討論喜歡的事物,教師說出自己喜歡什么,然后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繪圖給小朋友們看(引導幼兒了解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可以用圖畫表現(xiàn)出來的,激發(fā)繪畫興趣)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繪畫工具有哪些,出示紙和筆,請幼兒說出工具名稱(引導幼兒說出正確的名稱及使用方法)
二、教師繪畫出幼兒喜歡的事物,引出兒歌,體會老師本領大
1.教師請幼兒說出喜歡的東西,從其中挑出幾個進行現(xiàn)場繪畫(表現(xiàn)出是對遵守紀律,注意力集中孩子的`獎勵)
2.教師請幼兒觀察繪畫是怎樣進行的(引導幼兒初步了解繪畫方法)然后請幼兒描述繪畫的物品,觀察其特點(引導幼兒用清晰的語言描述物體特點,鍛煉表達能力)
3.畫完之后,引導幼兒夸一夸教師畫的事物生動形象(引伸出兒歌“老師本領大,樣樣都會畫!保
三、教師根據(jù)繪畫的內(nèi)容,編制成兒歌帶領幼兒朗誦
1.教師根據(jù)繪畫出的其中一個圖案,編成簡單的兒歌,帶領幼兒一起朗誦(句式統(tǒng)一,如“老師本領大,樣樣都會畫,畫只小鴨嘎嘎嘎)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其他繪畫內(nèi)容,一起總結(jié)事物特征,編成一句兒歌,對表現(xiàn)積極的小朋友進行適當?shù)谋頁P(引導幼兒根據(jù)圖案內(nèi)容補充兒歌)
四、活動延伸
教師請幼兒回家后把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畫一畫,編成一句兒歌。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小豬吃掉小兔蘿卜屋后發(fā)生的一系列情節(jié),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2.體驗同伴間互諒互幫的情感。
活動準備:
《蘿卜屋》PPT、大書、真實物蘿卜
活動重點:
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觀察畫面后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難點:
理解有時候做錯事情光說對不起是不夠的
活動過程:
一、游戲變變變引入活動
——今天我?guī)砹艘粯雍脰|西,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好東西?我把它變出來好嗎?
——原來是個大蘿卜。
——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蘿卜的故事。
——你們看蘿卜變成什么了?
二、通過觀看PPT,幫助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激發(fā)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1.重點:感受有家真好
——哦,大蘿卜上有扇門,有扇窗,原來是一座蘿卜屋。是誰住在里面呢?
——到底是不是小兔的家呢?小兔你在家嗎?小兔坐在家門口干什么呢?
——小兔在家彈琴又唱歌真快樂。小兔真喜歡自己的家。
——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你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呀?
——有家真好。
2.重點:有時候做錯事情光說對不起還是不夠的
——小兔談了會琴,唱了會歌,就出門去拔蘿卜了。
——可等它回來的時候,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家不見了?
——小兔心愛的蘿卜屋沒有了,小兔怎么樣?
——小兔的蘿卜屋究竟去哪了呢?(小豬吃蘿卜的PPT)
——你怎么知道是小豬吃了蘿卜屋?
——小豬該怎么辦呢?
——小豬會對傷心的小兔說什么呢?(出示PPT小豬道歉)
——小兔原諒它了嗎?小兔氣得眼睛都閉起來了,耳朵在發(fā)抖,連東西都打翻了。看來,有時候做錯事情光說對不起還是不夠的。小豬還要做些什么才能請求小兔原諒呢?
——小豬對小兔說什么呢?(PPT小豬的家)今晚你就住在我家吧
——小豬的房子漂亮嗎?想不想進去看一看?
——小豬的'家里亂七八糟,臟兮兮的。這么臟的房子怎么住呢?
——我們一起來打掃吧。
3.說說小豬和小兔間的對話,小豬是怎么幫助小兔的
——睡在干凈的屋子里可真舒服呀,現(xiàn)在小兔原諒小豬了嗎?兩個好朋友說起了悄悄話,小豬會對小兔說什么呢?
——大家在干什么呀?(PPT造新房)
——新房子又漂亮又堅固,再也不怕被別人吃掉啦,謝謝小豬,謝謝大家!
三、共同閱讀
——你們喜歡小豬嗎?
——小豬做錯事情,不僅會說對不起,還會用行動表示。
——如果你不小心弄壞了別人的東西,你會怎么做?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意圖:
開學至今已一個來月了,在與孩子們的共同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如五官、小手、小腳表現(xiàn)出較大的興趣。三到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間,孩子們對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感興趣,于是產(chǎn)生了本次活動:《合攏放開》。
音樂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的本能,音樂在兒童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小班(3--4歲)幼兒具有活潑好動、好模仿、情緒性強、自制力差、認識活動以具體形象為主的年齡特點。而音樂活動中恰恰能滿足幼兒好動、自制力差的特點。因此我在選擇內(nèi)容時尋找能夠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充分體現(xiàn)幼兒情趣的教材!逗蠑n放開》從歌詞到旋律、從結(jié)構到風格等都非常貼近幼兒生活。唯一擔憂的是本歌曲旋律長度為16小節(jié),對剛?cè)藞@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說有些難度,因此我設計活動時從"初步感受音樂--哼唱旋律--學唱歌曲"層層深入,望以此來"攻克"這一難點。
活動目標:
1. 初步學習歌曲《合攏放開》,進一步熟悉五官及身體主要部位,能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跟隨音樂做相應的動作。
2. 能主動大方地邀請同伴共舞,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朋友,你好》音樂磁帶。
2. 《合攏放開》伴奏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初步感受音樂師:"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咱們一起來給它伴奏吧!"帶領幼兒用手拍出歌曲的節(jié)奏。
師:"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伴奏呢?"啟發(fā)幼兒用其他身體動作來取代拍手。
參考動作:跺腳、拍肩、叉腰、點頭……"那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 哼唱旋律師:"小動物們聽見這么好聽的音樂也來湊熱鬧了呢,聽……"師示范用動物叫聲替代歌詞師:"我們也來學學看!"
3.學唱歌曲師:"其實,這首曲子說的就是小手和我們玩游戲的事兒呢?"教師清唱歌曲一遍,問:"歌曲里小手都是怎么來玩的呀?"(合攏、放開,爬到頭頂上……)師:"那我們也來用小手玩一玩。"教師帶領幼兒自然豐富歌詞、學唱歌曲。
4. 在《朋友,你好》音樂聲中,邀請同伴一起去活動室。
師:"我們一起來合著音樂,邀請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到外面玩會兒吧!"
活動反思:
《合攏放開》是一首活潑富有童趣的歌曲,所以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與身體接觸,進一步了解身體的不同部位,聽歡快的音樂產(chǎn)生愉悅的情緒。(文.章出自幼兒園學習網(wǎng)教.案網(wǎng))歌曲的旋律是在兒童最舒適的.音域內(nèi)進行,速度是中速,節(jié)奏平穩(wěn)。節(jié)奏是音樂要素之一,這首歌曲正是運用了這樣的節(jié)奏來表現(xiàn)游戲時的歡快的情緒,適合小班幼兒學會歌唱。
幼兒都很喜歡學習音樂,而且也很喜歡游戲。游戲在幼兒學習中起著重要的動力作用,幼兒可以在學中玩,在玩中學,這樣才不會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到枯燥無味,同時還可以讓幼兒感受到集體活動中的樂趣。所以如果在《合攏放開》的活動中加入游戲,他們就跟能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學習歌曲也就更快,也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5
一、教學內(nèi)容:小班閱讀活動,繪本故事《我愛你》。
二、教學目標:
1、教會幼兒會對親密的人或者朋友說|:我愛你。并體驗說這句話的時候帶給自己的一種愉悅感。
2、記住故事,能夠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別人的愛。
三、教學準備:玩具狗一件,有關繪本故事〈我愛你〉的課件。
四、教學過程:
律動組織活動,通過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們現(xiàn)場的閃光點,教師愛撫地摸著孩子們的臉,說一句:我愛你,引出課題。
剛才我說了一句我愛你。想想看,還有誰說過我愛你呢?(我媽媽,爸爸)媽媽說這句話的時候你心里感覺怎么樣?(開心)。哦,原來啊,我們班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深深地愛著我們。那你把我愛你說給別人聽過沒有?(說過)。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一位新朋友哦。瞧——出示課件。
他叫樂樂,他非常喜歡說我愛你。樂樂呀,是一個非?蓯鄣男∧泻海麩o論看到什么,都會歡快地說我愛你,我愛你。小樂樂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了小花,樂樂對小花說:小花,我愛你。樂樂繼續(xù)往前走,猜猜看,他還會對誰說我愛你呢?哦,猜不出來呀,那讓我們看看是什么?一朵黃顏色的小花。樂樂對黃顏色的小花說,小花,我愛你。樂樂又繼續(xù)往前走,再來猜猜看,他又會對誰說我愛你呢?哦,那么現(xiàn)在看看和你們猜得一樣不?哦,一棵大樹。樂樂對著大樹大聲說:大樹,我—愛—你。樂樂對小花,大樹,還有藍天上飄動的什么?(白云)對,樂樂會對白云說什么呢?(白云,我愛你。)樂樂回到了哪兒?(家)誰在等著他?(小狗)
教師出示玩具小狗,猜猜看,樂樂會對小狗說什么呢?(小狗,我愛你)。哦,用好聽的聲音讓小狗聽見,叫著小狗的名字對小狗說我愛你,小狗會更開心的,試試著。哦,快看,小狗聽了可真開心啊。這么好聽的話,小狗想再聽一遍。再說一遍怎么樣?哦,小狗真得很快樂,它高興得直甩尾巴。哇,原來,把我愛你說給別人聽,會讓別人很快樂,很高興。那我們也說說看怎么樣?看著你身邊的伙伴,叫著他的名字,對著他說我愛你。哇,說得好動情呢。下來看看,還有你最愛的伙伴嗎?哇,好幸福啊,我也要試試。教師和小朋友互相擁抱并說我愛你。小二班的小朋友,我愛你們。師幼擁抱。把愛說給我,我會很開心很高興的,你們開心嗎?我還得到了一個大大的擁抱。瞧,把我愛你說給別人聽,自己會很高興,別人也會很高興,還能得到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感覺簡直太美好啦。
樂樂把玩累了的小狗送回了家。樂樂的肚子餓了。要開飯了,樂樂會說什么呢?猜猜看?(米飯我愛你,青菜我愛你。)這么多好吃的,是媽媽給樂樂準備的,我們的媽媽呀,每天給我們做好多好多好吃的飯,還會為我們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們知道嗎?(知道)來,閉上小眼睛想想媽媽笑瞇瞇的模樣?茨銈円残Σ[瞇的.樣子,原來想著媽媽笑瞇瞇的樣子就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媽媽為我們做了哪些事情呢?
瞧,老師遇到難題了,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愿意)為什么媽媽每天要上班,累得腰也疼了,腿也酸了,還要為我們做這么多這么多的事情呢?有誰能告訴我?為什么呀,因為媽媽愛著我們,深深得愛著我們。你們愛媽媽嗎?愛媽媽就要用好聽的聲音對媽媽說媽媽我愛你。讓我們沉浸在媽媽的愛里面,聽一個溫暖的故事,一個我愛你的故事。
有一天,老師教了一句我愛你。老師說,愛是要說出來的;丶业穆飞,樂樂可忙壞了,小花我愛你,大樹我愛你,白云,我愛你;氐郊遥瑯窐芬豢吹綃寢尵痛舐暤睾埃簨寢,我愛你。小狗我愛你。爸爸很吃驚,剛一湊過來,樂樂說對爸爸
說:爸爸,我愛你。開飯了,樂樂拿起筷子,大聲地說:米飯我愛你,青菜我愛你。該睡覺了,樂樂爬進溫暖的被窩兒,歡快地說:小床,我愛你,枕頭我愛你,小布熊我愛你。媽媽和爸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一起說:我愛你。這就是我愛你的故事。
在家里,有愛你的媽媽,還有愛著你的爸爸,還有誰呢?(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要對他們說什么呢?(我愛你)在幼兒園里,也有很多人深深地愛著你們。有誰呢?(老師,小朋友,廚師,保安叔叔)我們要對他們什么呢?(我愛你)瞧,心里有愛是要說出來的。讓每一個愛你的人知道你有多愛他。
看現(xiàn)在我們的客人老師臉上都笑瞇瞇的啦,她們也深深地愛著我們每個小朋友了,你們愛她們嗎?那么我們用好聽的聲音說我愛你,然后說再見!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小班的小朋友由于其特殊的年齡特點所決定,他們對情境性的游戲比較感興趣,而且螃蟹這個小動物也是他們所熟悉的,我們的自然角就有,平時小朋友們一有空就會跑去自然角觀察螃蟹,觀察它如何走路、如何吐泡泡等。于是就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幼兒在音樂中感受、體會小螃蟹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動作。
2、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努力做到身體不碰到同伴。
【活動準備】
1、捉螃蟹的音樂。
2、自制一只捉螃蟹網(wǎng)。
重點: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動作。
難點:在教師的提示下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出示螃蟹頭飾,引起幼兒興趣。
你們看是誰來了?(小螃蟹),小螃蟹參加了場音樂舞會,現(xiàn)在請你們來聽音樂,猜猜小螃蟹做了些什么事情呢?整體欣賞音樂《捉螃蟹》,教師、幼兒仔細傾聽音樂,感受音樂。
2、師幼共同創(chuàng)編音樂《捉螃蟹》的動作
▲創(chuàng)編學習A段動作。
(1)指導語:小螃蟹見到了好朋友,和朋友打招呼,誰來做做螃蟹是怎么打招呼的?請個別幼兒示范。螃蟹的腳也會打招呼,你們會嗎?
(2)指導語:那我們腳和手一起跟音樂來動一動。(教師清唱歌譜)
▲創(chuàng)編學習B段動作。
。1)指導語:螃蟹最喜歡在河里干什么?提議:我們一起來吹個大泡泡吧。
。2)指導語: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幼兒示范后,大家站成散點學習螃蟹橫行的動
(3)幼兒討論:“在做螃蟹橫行時,怎樣不影響同伴呢?”
指導語:你們剛才在做動作時有沒有碰到其他螃蟹?你用什么好辦法解決的`呢?(走的時候左右看一看)
3、聽音樂完整練習動作。
4、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捉螃蟹”游戲
【成效與反思】
《捉螃蟹》的目標是要求幼兒能跟著音樂學螃蟹爬行、吐泡泡。在活動一開始,我請幼兒圍成一個圓形站立,這樣便于幼兒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相互學習更好的觀察。通過平時的觀察,小朋友基本都了解了螃蟹的特點,有八只腳,兩只大鉗子,橫著走路。
首先請幼兒根據(jù)螃蟹的特征進行模仿,讓他們有個初步的意識,在中間環(huán)節(jié)吐泡泡的過程中沒有太大的難度,都能完成的很好。音樂段落之間只要稍微的提醒,他們就能分辨清楚!毒V要》指出藝術活動主要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力,而在這個活動中,一味的讓孩子來模仿,孩子缺乏自我發(fā)揮的空間。結(jié)尾處,雖然有幼兒回答出這個音樂聽了有一種害怕的感覺,但是真的在游戲時,捕魚人出現(xiàn)了,他們還是很“興奮”地跑來跑去,這個情景性還不夠,沒有真正的投入音樂。在以后的音樂活動中,先要讓他們了解音樂,動作的學習要其次,能夠更真誠的去感受音樂帶來的意境。
【對話與解讀】
本來這個活動是屬于中班的一個音樂活動,但是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對螃蟹情有獨鐘,為了滿足他們的這一愿望,特將此活動目標稍作了一下修改。通過活動的實施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這個活動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對于所設置的活動目標也都達成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和學習句式“這是——的肚臍眼”,了解散文內(nèi)容。
2、在看圖、游戲中進行感知和表達,能正確地說出圖中事物的特征。
3、能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積極交流體驗共同學習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jié)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散文的童趣。
5、能簡單復述散文。
活動準備:
繪本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在看看、玩玩中,說說自己知道的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師幼玩游戲“碰一碰”,在玩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斷用對唱的方式與幼兒共同認識身體各部分的名稱。
教:“找一個朋友碰一碰”,幼兒問“碰哪里”教:“碰碰小肚皮”
如此進行。
環(huán)節(jié)分析:利用游戲激發(fā)幼兒興趣,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在游戲中幫助幼兒鞏固認識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二、教師出示繪本,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們身體中哪部分的小東西?它叫什么名字?是誰的肚臍眼呢?
引導幼兒看看、猜猜第一幅圖中的肚臍眼,說說自己知道的“肚臍眼”
環(huán)節(jié)分析: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身體動作“撓一撓,好癢啊”,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帶著懸念進入閱讀。
三、引導幼兒在玩玩、看看中說出小櫻桃、蘋果、大西瓜、花兒、門的“肚臍眼”。
請幼兒帶著問題閱讀,猜一猜,說一說他們各自的肚臍眼在哪里?
活動分析: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里的內(nèi)容,一張張展現(xiàn)于大屏幕,使圖像更加清晰,內(nèi)容顯示更加形象逼真,引起幼兒猜測的欲望,開拓了幼兒的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想像,引發(fā)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動機。
四、師幼完整地講述散文。
教師運用留白、等待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
環(huán)節(jié)分析:給幼兒整體的呈現(xiàn),給幼兒完整的印象,呈現(xiàn)一個一個遞進的行文結(jié)構。
五、教師再次導入游戲“碰一碰”,師幼游戲。
教師介紹玩法:教唱“找一個肚臍眼撓一撓,找一個肚臍眼撓一撓”幼兒問“撓哪里”,教師答:“撓撓寶寶的.肚臍眼”教師自然將繪本中的內(nèi)容引入歌曲中,引導幼兒在玩玩、唱唱中進一步熟悉散文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分析:
利用游戲結(jié)尾,再次將活動氛圍熱烈起來,同時,也是教學活動的延伸。
教學反思:
繪本作為早期閱讀材料的一種,是適合幼兒的圖書,本次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此次活動主要是運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教學,把繪本中的內(nèi)容一張張呈現(xiàn)在屏幕上,引起幼兒的興趣,開拓幼兒的思想,引發(fā)幼兒表達的動機。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基礎上加以提升,知道每個“肚臍眼”都有作用,通過看看、猜猜,講講、玩玩,孩子們發(fā)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此次活動還特別注重幼兒的自主性,能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充分的表達和表現(xiàn),在活動過程中注重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整個活動充滿了童趣。但因材料限制,如果每個孩子都有一本繪本,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和習慣,對孩子的長期發(fā)展更有益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藝術領域教案 小班教案04-01
春風小班教案 小班《春風》教案05-01
小班教案12-02
小班教案12-03
小班教案11-28
小班教案11-28
小班教案11-30
小班教案12-02
小班教案12-02
小班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