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
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秋的聲音是什么?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課前準備:
1.選擇一段優(yōu)美的關于秋的音樂磁帶。
2.準備錄音機1臺、實物投影儀1架。
教學過程:
一、享受音樂,發(fā)揮想象
1.描述引入: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美妙的聲音,不信,你聽(放音樂磁帶)。
2.直觀感受: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想象畫面。
3.交流感受:說說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導入課題:有一位作家也聽到了秋的聲音,他聽到的和你們的是不是相同,想知道嗎?(揭題讀題)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讀通詩文:自讀課文,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感知內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你最喜歡哪種聲音,喜歡的話多讀幾遍。
3.朗讀展示,想象表演。
a.鼓勵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讀聽,其他同學可欣賞性地聽,聽后可仿讀,可評點。
b.開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動。出示字卡或小黑板:
大樹抖抖手臂,“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話音,黃葉說:“________”
蟋蟀振動翅膀,“”,是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在唱著:“________”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________”
(朗讀和想象表演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生喜歡哪段就讀哪段,可以有感情地讀,也可以用想象地表演來促讀。)
4.配樂朗讀。
a.老師播放音樂,學生配音試讀。
b.指名朗讀,當堂展示。
三、想象創(chuàng)作,續(xù)寫小詩
1.各自仿寫:同學們,秋的聲音還有好多好多,把你聽到的聲音也寫下來,行嗎?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歡的某一段話寫。
2.當堂展示:把自己寫的一段小詩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出來,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現出來。
3.匯編成詩:幾個同學自由組合,把自己的小詩合并匯編成一首新詩,畫上插圖,制成作品,準備展覽。
四、課外活動
舉行小小詩展,感受成功的喜悅。
板書設計:
聽聽,秋的聲音黃葉
蟋蟀
大雁
秋風
……聲音美妙
秋天美好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言文字的興趣,我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想象秋天還有哪些特有的聲音,并用詩歌的形式來表現。
當然,這節(jié)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自由組合寫小詩的過程中,個別學生還沒有完全融入進去,合作意識不夠,另外,學生想象力豐富,但語言貧乏、口語表達能力也跟不上,導致了“我口難表我思,我手難寫我想”,這些都是我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也是日后語文教學努力探索并積極改進的方向。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認識“廬、瀑”等9個生字,會寫“吳、含”等12個生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做到有感情地背誦。
3. 能從詩句中體會詩人情感,大致領悟詩意,有主動誦讀我國古代優(yōu)秀詩篇的興趣。
4. 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
5. 能查閱并初步使用有關資料。
教學重點:
1.想象《望廬山瀑布》的景象,揣摩詩意。
教學難點:
1.想象理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理解“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生字卡、圖、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回家搜集李白、杜甫的資料。預習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兩首古詩,領悟詩意,做到感情朗誦、背誦。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小朋友,誰能把自己喜歡的詩歌背給大家聽?今天我們學習兩首新的古詩。(齊讀課題)
2.通過預習,你們知道這兩首古詩的作者是(李白、杜甫)。你們對李白、杜甫有哪些了解?
二、 學習《望廬山瀑布》
1.借助拼音自讀詩,遇到難讀的字可問老師、同學。
2.同桌互讀生字、詩歌,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3、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學生自愿上臺認讀生字,并當小老師教讀。
4、開火車讀生字。
5、你們發(fā)現這四個生字有什么特點?
。◤]和爐相似,字音相同,都有戶字,偏旁不同。瀑與水有關,是三點水,右邊是暴字。)
6.抽生讀詩,其他生評議。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7、齊讀詩,想想:廬山瀑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句詩體會到的?
8、借助圖畫和自己的想象,小組內交流讀懂的詞、詩句的意思。師隨機指導。
。ǖ谝、二句,“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边h望香爐峰,在陽光照耀下,峰頂煙霧裊繞升騰;瀑布飛流而下,像條大河在山前高掛。生紫煙的“生”字,給人以動感,再有一道瀑布的照應,景象奇特非凡。第三、四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笔菍懫俨紡纳巾旓w流而下的景象。詩人想象它好像是銀河從高高的天空飛落下來,描繪了廬山瀑布的雄偉氣勢。 )
9、小組代表交流理解了的詩句意思。
10、質疑,提出沒理解的詞。釋疑。
如:生——升騰、升起。
川——河流。
紫煙——紫色的云霧。
疑——可能、好象。
11、理解了詩意后,你有何感受?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2、抽生讀,評議。比賽讀。齊讀。
13、練習背誦。
三、 學習《絕句》
1、自讀詩,把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卡,小老師教讀。
。ㄗ⒁猓簬X是邊音、后鼻韻、三聲。)
3、開火車讀。
4、同桌檢測讀。
5、抽生讀詩。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
6、齊讀。
7、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詩。(可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唱一唱等。)
8、交流自學情況。
。ㄎ彝ㄟ^讀,知道了第一、二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睂懘汗饷髅,一對黃鸝歡唱于濃濃翠綠的柳枝上;水光云影,一行白鷺展翅飛翔于藍藍的.天空。詩中寫了兩種鳥、兩個背景,據說,這種鳥能給家園帶來喜慶、祥和的氣氛。第三、四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睂懺娙藦拇翱谕ィ魃骄d亙,白雪皚皚。而在門前不遠的江岸邊,?恐却h航東吳的大船。這兩句,一寫千年雪之山鑲嵌在窗口,一寫行萬里之航船停泊在門前江中。)
。ㄎ彝ㄟ^畫明白了《絕句》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明麗的田野風光,表達了詩人安適愉快的心情。)
9、抽生讀、唱、說、畫,評議誰學得最好?
10、帶著自己的感受讀讀這首詩。(配樂)
11、齊朗誦
12、練習背誦。
四、 拓展訓練
1. 背兩首古詩
2. 回家搜集古詩,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學習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背誦古詩
2、 向同學推薦自己搜集的古詩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要寫的字。
注意:窗、嶺、鳴、銀、泊的讀音。
2、 說說你記住了哪個生字?怎么記的?
3、 擴詞練習。(吳字除外)
4、 自己觀察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看左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中下、左中右結構的字分別有哪些?寫的時候這些字該怎樣擺才美觀?
5、 自己把生字描一描。你發(fā)現寫哪些字要小心?
(如:含字上面是今字,不要寫成令字;而嶺字右邊是令字,不是今字。銀字右邊頂上不要多寫一點。泊字的白要寫得瘦長一些,流字也不要忘記寫右邊的一點。柳字不要忘寫中間的一撇。)
6、 你們覺得自己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到黑板上來寫一寫,并說說怎樣寫好的?
7、 自己寫,每個生字寫兩個。師巡視
8、 同學之間互相評議所寫的字。
9、 完成我會填的作業(yè)。讀一讀。
三、 作業(yè):
1、每個生字各寫三個,各組兩個詞。
2、能默寫本課詩的就默寫。
板書:古詩兩首
望廬山瀑布 絕句 唐
生 含 李白
川 杜甫
疑
18、雷雨
教學目標:
1、 認識“壓”等四個生字,學寫“垂”等12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 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能按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2、 感情朗讀
一、 導入
出示雷雨的課件,問:小朋友,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夏天什么時候的景象呢?
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 你們想了解雷雨的所有景象嗎?請自己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 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全班齊讀。
。ㄗ⒁猓捍故锹N舌音。壓是多音字,在本課讀一聲。)
3、 去掉拼音開火車讀
4、 擴詞練習
5、 說記字方法
6、 抽生分自然段讀文,要求:字音準確,讀得流利。評議
三、 學習課文
1、 自由讀文,想想本課寫了雷雨的那些景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2、 出示雷雨前的圖,誰看著圖來說說雷雨前的景象。誰來讀讀雷雨前的景象,從他的讀書聲中,你們有什么感受?(壓抑)讓我們一塊來看看此時的景象。播放雷雨前的課件,你現在有什么感受?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評議。是啊,雨前的氣氛真可怕,想讀的小朋友一起來讀讀。
3、 不一會兒,雨下起來了,出示圖,看,雨中的景象怎樣?誰來說說?
誰來讀一讀,你們有何感受?(雨下得真大。)從哪兒感受到的?誰再來讀讀。配雨聲齊讀。
4、 漸漸地,雷聲和雨聲都小了,天也亮起來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看圖說一說,誰來讀一讀,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聽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出來吧。(可畫畫、可表演、可讀讀等)上臺展示。
5、 雨后的景色多美啊!小朋友,請你們看著畫面抒發(fā)一下自己的情感吧。齊讀。假如你是那只鳴叫的蟬,是那只坐在網上的蜘蛛,或者是那只快樂的青蛙,你會說些什么?自己動筆寫一寫。
6、 雷雨真是神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天氣時好時壞,變幻莫測,十分有趣。不過,只有細心的小朋友才可以感受到。你們愿意做細心的孩子嗎?讓我們一塊兒來觀察,把觀察到的情況記錄下來,寫成日記吧。
四、 拓展訓練
1、 感情朗讀
2、 觀察天氣,寫日記。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寫生字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讀文
2、 讀好日記
二、 寫字教學
1、 認讀生字
注意:垂、沉、陣、蜘蛛、蟬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2、 擴詞訓練(蜘蛛、蟬不擴詞。)
3、 說記字方法
4、 寫字指導
(1) 自己分析所有字的結構,觀察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 自己動筆描,說說:你的發(fā)現。
。ㄈ纾捍棺值闹虚g一橫最長,最后一橫最短,其余兩橫長短差不多;壓字不要丟掉點;彩字的三撇要對齊)
(3) 請小書法家上臺表演自己寫得好的字并說寫的技巧。
(4) 自己書寫生字,每個兩個。
。5) 互相學習、評價。
5、 完成讀讀抄抄。
6、 作業(yè):
1、 抄寫有關天氣的優(yōu)美文章。修改自己的日記。
2、 每個生字各寫三個,組兩個詞。
板書:雷雨
前:悶、壓抑、可怕
中:雨越下越大
后:清新、愉悅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能說會道。
教學目標:
創(chuàng)設情境,在能說會道中表演故事,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重點難點:
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能說會道的題目是:看望生病的伙伴。當你的朋友、伙伴生病了,你會怎樣做呢?(自由說一說)。
二、練習說話。
1、指名說。
2、出示掛圖,學生觀察后表達圖意。
3、小組討論。
4、指名匯報,師作指導。
5、連起來說一說。
三、演一演。
1、小組內分好角色,并商量怎么演。
2、小組內分角色演。
3、班內演,師生評議。
四、作業(yè)
把所說的內容寫下來。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3.通過故事明白一個道理。
重點難點:
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理解故事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將聽到一個精彩的故事。
二、自讀,初步思考學法。
1.自讀。初步了解學習內容。
2.同學們已經了解到了,這個故事是用文言文記載下來的?纯搓P于這個故事的學習,課本都安排了哪些內容?
文言原文;注釋;譯文;閱讀提示。
3.摸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1)回顧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2)根據學生的提議,制定學習方案。
預設:
初讀故事,注意停頓
與譯文互現,了解大意
疑難字詞,注釋幫忙
把握停頓,讀出韻味
熟讀回味,收獲感悟
但不需以教師的為準,可順著學生的提議,稍作調整。
三、理解故事,感悟寓意。
1.采用適合自己的文言文學習方法自己學。
2.把自己學習的收獲和譯文帶到小組中交流。
3.匯報初學情況。
。1)指名讀。相機畫出停頓標記。
參考:
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2)齊讀。
。3)字詞質疑交流。
3.小組長開啟問題袋,試用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故事,熟悉課文。同時也為感悟做鋪墊。
4.交流問題袋中的問題。
。1)蟬危矣,因為——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或“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危矣,因為——而不知黃雀在其傍也;
黃雀危矣,因為——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
。2)他們不知這些危險,只知道什么呢?
蟬只知——高居,悲鳴、飲露,
螳螂只知——委身曲附欲取蟬,
黃雀只知——延頸,欲啄螳螂,
5.致命錯誤!快勸勸他們吧!
生自由說,在勸說中自我感悟道理。
6.你在生活中有沒有看到過或經歷過同樣的事?說出來,讓我們也引以為戒。
聯系實際說。
7.齊讀閱讀提示,警醒自己。
四、拓展。
1.寥寥58個字,卻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懸念重重,波瀾起伏的故事,讓我們有這么多感悟,作者真了不起!這個故事是誰帶給我們的呢?
你怎么知道的?(進一步強調看注釋的方法,注意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補充:劉向 中國西漢文學家。編著了《新序》、《說苑》、《古列女傳》3 部歷史故事集 。
我們從注釋中還知道,這個小故事選自西漢劉向的《說苑正諫》。既為諫,則所諫何人?所諫何事?若想知道這些,可找原文讀一讀。
2.這則短文寓意深刻,故事性強,你能將它改編成課本劇表演嗎?
3.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就是其中的`一塊瑰寶,有的成語來自歷史故事,有的成語來自神話故事,有的成語來自民間傳說,有的成語來自古詩詞句,有的成語像“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樣來自寓言故事,你們還知道哪些成語來自寓言呢?課后搜集。
板書設計: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只知…… 不知……
只見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病⒇S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和探究識字方法,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形聲字的特點。
。、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和比較,感受到漢字的有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同學們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學習,我們一起到語文樂園去轉一轉吧!
二、讀一讀,想一想
1、師將每組字制作成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比一比,看看每組字有什么特點。
2、生自由認讀字、詞,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加深對字型的感性認識,嘗試找出規(guī)律: (1)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頭,與竹子有關。 (2)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與木頭有關。
3、全班反饋,了解形聲字的特點。
4、你還能為每組再找?guī)讉同偏旁的字嗎?
5、你能再舉其他的形聲字的例子嗎?
三、讀一讀
1、生自由朗讀。
2、通過朗讀,訓練學生的語感,讓學生初步了解“的”與“地”的不同用法。
3、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在讀中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四、讀一讀,想一想
1、讓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對話。
2、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
3、在學生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讀懂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好,抓住關鍵詞“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讓學生體會。(讓學生感悟到要正確認識自己,既不應該自卑,也不應該自大。)
4、采用讀演結合的方式,將小畫眉先前的自卑、難過與后來的自信對比,注意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表達。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
2、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豐富語言的積累,感受讀書的樂趣,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fā)現漢字規(guī)律和探究識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交流讀書感受
1、生結合插圖讀一讀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試著講一講故事,引導積累語言。
2、小組交流讀書感受,講一講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3、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組里討論: 如果你看到這則征友啟示,你愿意當小牛的朋友嗎?
4、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嗎? 引導學生體會到小牛的征友啟示太為自己的需要考慮,沒有考慮到朋友的需要,沒有替對方著想。小牛如果在第2個、第3個、第4個“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許會找到許多朋友。
5、讓學生續(xù)編故事。
二、探究與發(fā)現
1、放手讓學生觀察圖畫,讀一讀泡泡語中的提示,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觀察和思考。
2、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發(fā)現與學習伙伴進行交流,在全班進行交流。
3、讓學生利用字卡動手實踐,開展“我來擺”、“我來說”的活動,從中感悟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注意在教學中,可提示學生有的字作偏旁時,有些筆畫會發(fā)生一些變化,如“地”字)
三、課外積累,積累生字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充滿個性的名片,提供學生一個張揚個性,展示自我的空間
教學過程: 激發(fā)興趣 教師把學習的時空讓給孩子,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樂于表現自己是孩子們的天性,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大膽創(chuàng)造,自信表現。 提供展示的空間 學生認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開展“名片交友”的游戲,讓學生之間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展示學生作品,全班觀摩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復習學過的形近字,并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4、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談話導入,出示木,小朋友認識它嗎?
2、出示轉盤,認讀轉盤上的字。
3、開火車認讀。
4、小組交流:這8個字里藏著一個秘密,你發(fā)現了嗎?
5、全班交流,為什么這些字中都有個木字那?
6、做游戲玩轉盤,猜字謎,學生邊拍手邊說。
7、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會讀。
1、激趣導入,出示我會讀。
2、小男孩在讀什么?你會讀嗎?你是怎么會讀的?
3、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
4、出示六幅圖,分發(fā)給各個小組,小組合作,從八個標牌中選擇合適的貼在圖上。
5、小組交流。
6、小組派代表上臺領讀標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識字比賽。
。1)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平時從生活中積累的漢字,收集在一張卡上,和同學們交流。
。2)小組間交流。
。3)老師抽查、獎勵。
2、引導發(fā)現識字方法。
。1)小朋友會認這么多的字,能不能說一說這些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么辦?
四、情境表演.
現在我們在大街上,一位同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么做呢?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_一上語文園地四教學實錄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寫一寫。
。薄⒊鍪镜谝慌诺娜M生字,請學生認讀。
2、請學生小組內自由說說: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學生練說,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里面多一橫目。
小字去鉤多一撇少。
5、自學第二排的`三組生字,說說哪些地方不同?
6、評議:天的捺筆變彎鉤無。
手的豎鉤變彎鉤毛。
田上出頭下彎腰電。
7、寫字。
。1)強調關鍵筆畫。
。2)注意強調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3)展示作業(yè),全班評議。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2、學生自由讀,并說說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交流。
4、全班齊讀。
5、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哪里讀過?說出來。
6、擴展練習。
(1)出示掛圖,小朋友的個子越長越高;樹上的葉子越來越綠;雨越下越大。
。2)請學生自由用越越來說話。
三、讀讀背背。
1、展示古詩積累。
請學生自由上臺朗誦自己會的古詩,比比誰讀得好,背得多。
2、學習新詩。
。1)出示掛圖,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跟讀,領會詩的節(jié)奏與韻腳。
(3)學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通。
。4)同桌互讀。
。5)教師抽查,糾正錯音,注意鋤、誰、知、中、餐的讀音。
3、感悟詩意。
(1)學生反復朗讀后,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并根據圖和個人感悟設計動作。
。2)學生邊動作邊讀。
。3)指導朗讀。
4、課后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
四、作業(yè)設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_一上語文園地四教學實錄
1、把詞語分類組合。
黃牛 面包 牛奶 作業(yè)本 花貓 尺子
1 ( )
2 ( )
3 ( )
。病⑻顚懥吭~,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一( )貓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樹 一( )蘋果 一( )棗
。、寫出下邊蔬菜的顏色。
豆角( ),蘿卜( ),茄子( ),南瓜( )。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夠正確讀寫并解釋文中出現的字詞;
2.學習選擇典型事件表現人物特點。把握各種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過程和方法目標:
1.充分利用教材,啟發(fā)學生多思,使學生掌握描寫人物的方法。
2.本文可以作為學生習作的范例,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文中蘊含的敬佩、尊重老師的感情,培養(yǎng)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良好品德。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選擇典型事件表現人物特點。把握各種描寫對表現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學方法】
朗讀感受法、質疑探究法、討論分析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用時】一課時
【預習作業(yè)】
1.找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查字典,給它們注音、解釋,并學會運用。
哄堂大笑綽號洗耳恭聽彌勒佛得意忘形鐵杵持之以恒鴉雀無聲銘記
2.閱讀全文,概括文章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接觸到了兩位老師:蔡蕓芝先生和莎莉文老師。她們一個溫柔美麗,深受學生愛戴;一個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與智慧為盲聾啞的孩子開啟知識的大門。她們都讓人喜愛、難忘。有時在我們的求學生涯中也會遇到一些另類的老師,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贏得學生的青睞,今天我們就要看到這樣一位老師——王幾何。
檢查預習作業(yè):
綽號(chuō)洗耳恭聽:專心地聽。彌勒佛(mílé)鐵杵(chú)銘記(míng)
哄堂大笑(hōng):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時大笑。
得意忘形:高興得無法控制自己。
持之以恒:長久堅持下去。
鴉雀無聲:連烏鴉麻雀的聲音都沒有。形容非常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用簡潔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文章記述了王老師給我們上第一節(jié)幾何課時令人難忘的情形。
2.本文描寫的是一節(jié)充滿笑聲的數學課,仔細閱讀課文,說說這節(jié)課上令人發(fā)笑的源頭有哪些?
。1)王老師啞笑。(2)王老師公布自己的綽號。(3)王老師讓同學們到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4)同學們在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卻畫成了雞蛋、鴨蛋、蘋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3.王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的絕活是什么?他這樣做的用意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
反手畫圓和三角形。他這樣做的用意是向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要大家牢記的是一種熱愛知識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
三、再讀課文,細心品味
1.“同學們對王老師第一堂課的評價只有兩個字:痛快!”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痛快”的理解。
王老師通過富有感染力的微笑、絕活表演、公布自己的綽號、讓學生到黑板上畫圓和三角形等,制造了喜劇效果,使學生身心徹底放松,情感得以自由發(fā)泄,充分享受了課堂帶來的樂趣。
2.綜合全文看,王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
王老師是一位業(yè)務水平極高,幽默風趣,平易近人和嚴肅集于一身,受學生尊敬和喜愛的好老師。
3.文中的王老師很獨特,他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示例:和藹——“那矮胖老師一句話不說,像一尊笑面佛一樣,只是站在講臺上啞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說,他臉上的每一個器官,每一條皺紋,甚至每一根頭發(fā)都在微笑!”通過對王老師的外貌描寫來表現。幽默——“這就是那些老同學給我取的綽號。天啦,本人太喜歡這美妙的綽號了!可惜,從來沒有一個同學當面喊我王幾何……”通過對王老師的語言描寫來表現。教學有方——“我反手畫圓,只是向大家說明一個簡單樸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鐵杵可以磨成針!我要大家牢記的是一種熱愛知識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通過對王老師的語言描寫來表現。
4.文中除了寫了王老師外,還多處寫了“我們”的反應,有何作用?
寫“我們”的反應,尤其是“我們”的笑,是為了從側面襯托王老師幽默風趣。同時用我們的反應、感受推動事件的發(fā)展,使王老師的形象逐漸完整、鮮明。
四、拓展閱讀
良師
①從小學到大學,我碰到過的最好的老師是教六年級科學課的惠特森先生。
、谏险n第一天,惠特森先生在課上介紹了一種晝伏夜出,早在冰川時期就已滅絕的“怪貓”。他一邊進行認真翔實的講解,一邊饒有興趣地讓同學們傳看一個頭蓋骨標本。我們都趕著記筆記,因為課后有一個測驗。卷子發(fā)下來時,我吃驚地發(fā)現我居然不及格。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肯定出了什么差錯。因為我在卷子上寫的全都是惠特森先生親口說的,可眼前的試卷上,每道題目都劃著鮮紅的叉。緊接著,我發(fā)現全班沒人及格,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實很簡單,惠特森先生事后解釋道:“怪貓”完全是他生編亂造出來的。因此,我們的筆記、答卷當然無一例外,全是無稽之談,世界上壓根就不存在這種動物。
、畚阌怪M言,我們都給激怒了。這算是什么考試,他還算是個老師!
④可惠特森先生卻振振有詞:“你們自己應該能夠猜得出來!币驗椋驮诖蠹覀骺茨莻“怪貓”頭蓋骨時(那事實上是一個家貓頭蓋骨),他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它沒有留下任何一絲考古線索?闪硪环矫,他卻詳細描述了它驚人的敏銳的夜間視覺,它皮毛的顏色以及其他特點。果真如他所說沒有可考線索,他又怎么可能獲得后面的種種信息?重要的是,“怪貓”這個夸張而可笑的名字居然也沒有引起我們的懷疑。惠特森先生說這次考試的分數將記錄在案。他說到做到。
、莼萏厣壬M覀儚倪@件事中吸取教訓,時刻記住,無論老師還是教科書,都不可能一貫正確。事實上,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權威。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輕信。他還要求我們,一旦發(fā)現他或課本的錯誤,一定要大膽提出。
⑥“怪貓事件”的影響很快波及全校,人們把“懷疑一切”的新原則運用到每一門課上,引起那些古板而循規(guī)蹈矩的老師們極大的反感。幾年后,惠特森先生離開我們學校,遷到遠在異地的另一所學校擔任校長。
⑦每每想起六年級的科學課,我就深深感到,他教給我們的是一種極重要、極寶貴的東西:敢于向任何謬論說“不”的勇氣,那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樂趣。
1.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你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嗎?
答:
2.文章第②段“我吃驚地發(fā)現我居然不及格”一句中的“居然”能否刪掉?理由是什么?
答:
3.惠特森先生為什么一定要將這次考試的分數記錄在案?你能從文中找出相關句子來嗎?
答:
4.根據你的理解,將第⑦段畫線部分補充完整。
他教給我們的是一種極重要、極寶貴的東西:,那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樂趣。
5.惠特森先生是一個怎樣的老師?這篇文章與課文在表現人物特點的寫法上,有什么共同之處?
答案:
1.通過“怪貓事件”惠特森先生教會我們不要輕信權威,要“懷疑一切”。(4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不能!熬尤弧睆娬{了作者對自己不及格意想不到(或出乎意料)和吃驚的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3.希望我們從這件事中吸取教訓,時刻記住,無論老師還是教科書,都不可能一貫正確。
4.敢于向任何謬論說“不”的勇氣(或敢于“懷疑一切”的勇氣)。
5.略。
【作業(yè)布置】
寫一件事來表現你熟悉的人物的性格特點。注意加入對人物的描寫。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2-01
語文教案12-03
語文教案12-03
語文教案11-28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30
語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