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神奇的書》是一首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的詩。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熱情的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魅力、書的美麗。在教學時,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擁有了它,就會獲得幸福。激發(fā)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學會生字新詞。
2、邊讀邊想像,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熱情謳歌書的神奇、美麗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詩,仿照前兩段的寫法再寫一段。
4、體會作者對書的謳歌,培養(yǎng)學生對書的熱愛。
教學重點:
想像詩中描寫的意境,體會書的神奇。
教學難點:
發(fā)揮想像仿寫詩歌。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dǎo)入新課。
1、“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糧食”同學們你們愛書嗎?都讀過哪些類型?在讀書中你獲得哪些樂趣?
書是多么神奇,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神奇的書》這首詩歌吧?
2、扣題質(zhì)疑:書神奇在哪?讓我們一起走進書里尋找吧!
二、初讀詩歌,了解大意。
1、自讀詩歌,讀準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
2、學生自讀詩歌,師巡視。
3、指名朗讀。
4、指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
三、再讀詩歌,品味體會。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節(jié),說說你的理解。
。2)說說這節(jié)詩寫什么?
。3)為什么這樣說書能帶我們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讀第二節(jié),說說你的理解。
。1)理解詞語。
。2)說說這節(jié)詩寫什么?
。3)想想書為什么能帶我們領(lǐng)略人生的真諦?
3、默讀第三節(jié),想想為什么說“即令你一貧如洗,也沒有任何柵欄能阻擋,你在書的王國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讀第四節(jié),說說這節(jié)詩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dǎo)學生理解“書裝載了人類靈魂中全部的美麗”的含義。
四、三讀詩歌,領(lǐng)略神奇。
1、讓我們帶著對書的喜愛之情再一次走進書的世界,去領(lǐng)略書的`神奇。
2、交流匯報。
。ㄔO(shè)計意圖:通過自讀討論,圍繞“為什么說書是神奇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學習,既突出了重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讀文——談理解——再讀文的學習過程,引導(dǎo)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你讀過哪些書?書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看來大家都對書有著深刻的認識和體會,現(xiàn)在請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筆,仿照詩歌的前兩節(jié),抒發(fā)你對書的感情。(學生進行仿寫)
(設(shè)計意圖:讓閱讀與美麗地攜手,既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又有機地進行了習作能力的訓(xùn)練。)
3、交流點評。
:讀書使我們變得豁達,變得高尚,讓我們逐漸深刻,目光更加深遠;讓我們繼續(xù)多讀書,讀好書,與書為友,在書的陪伴下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4、有感情的齊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shè)計,夯實雙基。
1、抄寫文中的好詞,背誦詩歌。
2、收集一些與讀書相關(guān)的名言、諺語。
板書設(shè)計:
神奇的書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書 領(lǐng)略人世的真諦
遨游書海 → 上的富翁
裝載美麗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外國的兒童詩,讀時瑯瑯上口,同時又意味深長,耐人尋味。全詩4個小節(jié),短小精悍卻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簡明的語言,介紹了書給人們帶來了樂趣,謳歌了書的神奇、書的美麗與魅力!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朗讀是理解詩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節(jié)課我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交給了學生,設(shè)計了自由大聲朗讀、自由讀、默讀、齊讀、同桌合作讀、接讀、比賽讀等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領(lǐng)悟了感情。
在讀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學生仿照前兩段寫一寫。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雖說孩子們的語言還很稚嫩,但是表達了他們的心聲,體現(xiàn)了孩子們對詩歌的理解,F(xiàn)摘錄一首如下
沒有一艘飛快的潛水艇,
能像一冊書籍,
帶我們遨游知識的海洋。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生命生命》選自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下冊。它屬于第五組課文的第三篇文章。課文短小精悍,語言簡潔樸實,思想含蓄深邃。文中形象描寫與理性思考有機結(jié)合,是一篇抒寫感悟人生的好文章。教學中一方面要整合前兩篇課文有關(guān)生命真諦的內(nèi)容,繼續(xù)引導(dǎo)學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的意義;另一方面要根據(jù)單元教學的目標,指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并總結(jié)體會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yǎng)理解語言的能力。引導(dǎo)學生搜集資料、積累語言,不斷增強語感。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即將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地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么樣的人,應(yīng)該怎樣塑造自己,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的問題。因此,有關(guān)生命的話題,學生是渴望了解的,進行生命的思考是學生心靈成長的需要。但是他們年齡較小,大多數(shù)對生命的認識,更多地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現(xiàn)象和空泛的生命道理這一層面,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具體到對《生命 生命》一文的閱讀來看,四、五自然段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文中從動物到植物再到人三個生命個體所展現(xiàn)的生命精神內(nèi)涵,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在體會時會因?qū)ψ髡叩牟涣私猓瑢ι掝}的認識較粗淺而產(chǎn)生學習困難。
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ǎ保┱J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鼓動、躍動、欲望、沖破、堅硬、不屈、茁壯、沉穩(wěn)、震撼、糟蹋、短暫、有限、珍惜、聽診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
。1)以讀為手段,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情感。
。2)聯(lián)系上下文和抓住文章的關(guān)鍵詞語來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3)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及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nèi)容,說說對生命的感悟。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考與感悟;
。2)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變得更有意義。
教學重難點
1、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對生命的熱愛之情、贊嘆之情、珍惜之情。
2、引導(dǎo)學生領(lǐng)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有關(guān)生命的名言警句。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引發(fā)對生命的思考
。、師:學習了《觸摸春天》,我們已經(jīng)知道:安靜雖然是一位盲童,可她的生命仍然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閱讀了《永生的眼睛》,我們懂得了:珍愛生命,關(guān)注他人,人生會更有意義。關(guān)于生命,我們還有太多的話題。
2、板書;生命 生命 齊讀課題。想一想:這個課題有什么特別之處嗎?
3、生談?wù)摻涣饔脙蓚“生命”作題目的表達效果。
4、師總結(jié):題目運用反復(fù)的手法,強調(diào)了生命的可貴,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愛。請同學們自由讀文,讀準字音,注意其中的生字新詞、文章的標點符號、長句難句,把它們讀正確、讀通順?纯幢疚墓矊懥藥讉事例,能用小標題概括一下每個事例的內(nèi)容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朗讀情況。評議朗讀情況。
重點讀好以下詞語:(隨機學習生字詞語)
欲望 不屈 震撼 茁壯 糟蹋 聽診器 有限 騷擾
指導(dǎo)讀好下列句子:
a.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b.但它掙扎著,極力鼓動雙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躍動,那樣強烈!那樣鮮明!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我忍不住放了它!
c.那小小的種子里,包含著一種多么強的生命力!
d.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
2、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體會文章的情感。
3、生默讀課文,思考:生命是什么?本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到了生命的存在?共寫了幾個事例?試著用小標題概括一下每個事例的內(nèi)容。
4、反饋交流讀后所得。師生梳理總結(jié)課文的三個事例,并隨機板書:
、 飛蛾求生欲望強烈。
⑵ 瓜苗破土不屈抗爭。
⑶ 心臟跳動令我震撼
三、再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
1、齊讀課文。
2、選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3、幻燈片出示填空內(nèi)容,初步理解生命的意義。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小飛蛾 ;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香瓜苗 ;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們心臟 ;
四、 小結(jié)本課
1、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小飛蛾求生的欲望;生命就是香瓜苗不屈的抗爭、茁壯地生長;生命就是我們心臟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地跳動;生命是一首詩;生命是一支歌。我們贊美它,更要珍愛它。師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2、再讀課文。再次體會文章的情感。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搜集有關(guān)生命的.格言警句。
附:第一課時板書設(shè)計
19 生命 生命
生 飛蛾求生的欲望 強烈
命
是 瓜苗破土的不屈 頑強
什
么 心臟沉穩(wěn)的跳動 震撼
第二課時(公開課)
一、復(fù)習舊知,導(dǎo)入新課
1、依據(jù)課文填寫詞語,檢查鞏固上節(jié)課內(nèi)容。(幻燈片出示)
。 )的力量 ( )的欲望 ( )的外殼
( )的震撼 ( )的生命 ( ) 的價值
2、請學生根據(jù)上述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3、師引導(dǎo)復(fù)習課文內(nèi)容:上述詞語有寫小飛蛾躍動的生命的力量,強烈的求生的欲望;有寫小瓜苗沖破堅硬的外殼,不屈向上,茁壯生長;還有寫作者靜聽心跳,帶給自己極大的震撼;使我們懂得了珍愛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那么課文寫作的三個事例,哪一個事例讓你感受最深?
。ㄔO(shè)計的理念:強調(diào)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的“學”為出發(fā)點,指導(dǎo)其構(gòu)建知識網(wǎng)絡(luò),提升學生發(fā)現(xiàn)和獲取新信息新知識的能力。這是優(yōu)化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理想課堂的必然要求。)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關(guān)注學生終身能力的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必然要求。
二、品讀語句,感悟生命
(可以從學生感受最深的事例切入)
。、品讀第二自然段,從小飛蛾的抗爭感悟生命的可貴:
。1) 指名朗讀第二段,評議朗讀。結(jié)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理解“騷擾”和“躍動”的詞義和感情色彩。
。2) 生自讀自悟:這是一只怎樣的飛蛾?
。3)生讀,思考,全班交流,練習朗讀重點。學生思考的結(jié)果肯定是多方面的,如可惡的,可憐的,頑強的,了不起的等,師可相機引導(dǎo)生思考討論:作者重點想表現(xiàn)的是哪一方面?找一找重要的詞句。
(4)指導(dǎo)朗讀,重點指導(dǎo)朗讀下列語句。(幻燈片出示)
。5)師小結(jié):小飛蛾被“我”捉住以后,生命面臨著嚴重威脅,但是不管能否逃生,它都極力鼓動雙翅,為生存而抗爭。一個小小的昆蟲,都有如此強烈的求生欲望,都懂得這樣珍視自己的生命,更何況是我們?nèi)四?“我”怎能不感動?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動齊讀課題!拔摇痹跄懿徽痼@?由討厭它的“騷擾”到“震驚”而放了它。
。6)師生接讀第二段。
2、品讀第三自然段,香瓜子的不屈生長感悟生命的頑強:
。1)總結(jié)學習第二段的方法:
a.讀一讀,在讀中思考。
b.議一議,把自己的體會說出來。
c.找一找,找出你認重要的詞句。
d.品一品,把自己的理解讀出來。
(2) 運用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三段。
。3)生自讀交流體會,生互評。
(4)學生再讀。思考交流:你認為自己從小瓜苗的事例中懂得了什么?
。ㄉ诮涣鞯倪^程中還可以相機組織生再讀引人深思的句子。)
。场⑿〗Y(jié):
這些文字哪里只是在講述小飛蛾、香瓜子的故事,這分明是一曲曲生命的贊歌呀!生命是這樣的可貴,那么作者是如何珍愛她自己的生命的呢?
4、了解作者的故事,體驗自我生命的存在:
、 師深情講述杏林子的生命故事:
(幻燈片出示杏林子相關(guān)圖片和資料)
簡介杏林子:
她的文字曾感動和鼓舞了無數(shù)人,她十二歲時突然患上了至今人類都無法徹底醫(yī)治的疾病……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從此,鉆心的疼痛與她伴隨,直到她六十一歲離開人世,她只上過小學,在關(guān)節(jié)壞后,她依然坐在輪椅上,膝上架著小木板,創(chuàng)作了數(shù)百萬字的作品,這篇文章就是從她那蒼白的扭曲的手指間一個字一個字地流淌出來的。
、 帶著自己的感受讀杏林子的內(nèi)心獨白:
。ǔ鍪镜谒亩蔚木渥樱哼@就是我的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組織學生反復(fù)讀這句話(師可以相機引讀,如:“咚、咚、咚……”聽著那強有力的心跳,杏林子對自己說……聽著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心跳,杏林子對自己說……,等)
⑶ 體驗生命的存在。這就是杏林子的生命,單單屬于杏林子的。你的生命,單單屬于你的生命呢?(組織生靜靜感受生命脈搏的跳動后自由談感受,并練習朗讀這句話)
5、品讀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 (繼續(xù)出示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保⿴熞x:杏林子接著寫到:我可以……,也可以……。如果你是杏林子你會怎樣好好的使用它?又有可能怎樣的糟蹋它?(師提示可以引用杏林子的資料,也可以自己補充介紹一些杏林子的生活細節(jié)。)
、 結(jié)合學生發(fā)言小結(jié)。
、 (引讀“一切……對自己負責!保┻@句話中出現(xiàn)了兩個“自己”,它們的意思一樣嗎?你是怎樣理解的?(生談自己的見解,師相機引導(dǎo)朗讀)
三、探索生命意義
。薄ⅲǔ鍪菊n文末一段),生自由讀。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用有限的生命體現(xiàn)出無限的價值。讀著這句話,你想到了誰?(生思考,全班交流,師相機總結(jié)提煉出“無限的價值”的含義)
。场⑿〗Y(jié),指導(dǎo)朗讀。
四、拓展延伸,深華情感
1、配樂朗讀全文。
2、讀完全文后,你知道作者杏林子最想告訴你的是什么?(引用原句回答)
3、除了杏林子,你還知道哪些關(guān)于人生、生命的名言警句?或者是有關(guān)生命的感人故事。
五、留下生命思考
1、全文小結(jié):
杏林子已經(jīng)用自己光彩有力的生命歷程作出了自己的回答,那么我們每一個人應(yīng)該怎樣珍惜屬于自己的生命呢?
。、再次品讀文題:
讓我們在對課題的朗讀聲中結(jié)束這一課吧。ㄒ龑(dǎo)學生用多種讀法讀課題。)
3、讀寫練習,將自己學完這篇課文后的感受寫下來,作為今天的每日寫話內(nèi)容。
板書設(shè)計
19 生命生命
生命?生命? 珍惜生命
生命!生命! 善待生命
生命......生命...... 積極進取
(讓人生更有價值)
語文教案 篇3
一、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本文是一則新聞,文章中的表層意思學生不難理解,放手讓學生自學,文中一些數(shù)字所包含的具體意義以及部分句子的含義,需要加以引導(dǎo)。
二、教學內(nèi)容分析
本篇課文是一則新聞,作者運用作比較、列數(shù)字的方法說明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通過串串生動而又令人驚訝的數(shù)字以及貼近生活的事例讓學生感受到家庭的變化,社會的發(fā)展,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初步感知詢問年的體裁特點,把握課文結(jié)構(gòu),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閱讀,進一步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3、學習本文大量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等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以閱讀為主,讀中感悟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四、教學難點分析
體會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理解作者“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這句話的含義。
五、教學課時: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唱歌曲導(dǎo)入,解釋課題
1、教師: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嗎?我們共同唱一下這首歌好不好?
學生:齊唱歌曲
教師:這首歌曲要表達的內(nèi)涵是什么?
學生:回答
2、揭示課題
教師:引語——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我們一起走進《中國一日》,確實感受一下。
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閱讀感悟
1、了解新聞的體裁結(jié)構(gòu)。
教師:寫作消息的最基本的要求,一是要迅速及時;二是要用事實說話,不能有半點的.虛假。消息沒有固定的寫法,但從結(jié)構(gòu)上說,它常常包括導(dǎo)語、主體、背景和結(jié)尾四個部分。
2、默讀課文。
出示閱讀提示:
(1)認真閱讀課文;
(2)想一想,作者從哪幾方面寫了“中國一日”?
(3)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記號。
(4)讀完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3、交流閱讀提示: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等方面交流同時把說明中國變化之大的句子找出來。
教師:通過閱讀、交流,同學們能告訴我中國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嗎?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改革開放
教師: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是否可以安枕無憂了呢?出示網(wǎng)上調(diào)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盧森堡43,940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教師:看到這份資料你們有什么感受?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嗎?
學生: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
(三)學習寫法
教師:這篇課文都用了哪些我們學過的說明方法?
學生:回答
教師:數(shù)字表達的作用是什么?從數(shù)字中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
教師:找出文章中幾處比較方法的使用,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
學生:回答
(四)課堂小結(jié)
本文從中國的消費、市場、住宅、交通運輸、人口、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等方面展開統(tǒng)計,用具體的數(shù)字,國際、國內(nèi)橫向、縱向的比較,生動地說明了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
七、課堂練習
運用列數(shù)字和作比較的方法,介紹身邊發(fā)生的一個變化。
八、作業(yè)安排
上網(wǎng)查找資料:這則新聞是1994年的調(diào)查結(jié)果,在12年后的今天,這些數(shù)據(jù)是否發(fā)生了變化了呢?變化怎樣?我國現(xiàn)在還有大約多少貧困人口?
九、附錄
1、調(diào)查資料
20xx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盧森堡43,940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美國37,610 7. 丹麥33,750 9. 冰島30,810 98. 中國1,700
2、板書設(shè)計
中國一日
改革開放 變化巨大
崛起與沉重同步,希望與困頓同在
十、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采用講授與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向?qū)W生介紹新聞的結(jié)構(gòu),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緊緊圍繞重點去讀、去畫、去討論,同時又做到課外向課內(nèi)延伸、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觀。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在習作修改好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學生進行習作評析。
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觀察積累,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習作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修改的能力。
教學重點:點評中的好詞好句。
教學難點:點評中的好詞好句。
教具:
教學方法:引導(dǎo)、點評
教學流程:
一、習作講評
1、學生拿己的習作,找出最喜歡的部分,作上記號。
2、小組間相互朗讀交流最喜歡的部分,相互評議。
3、小組間相互傳閱習作,彼此發(fā)現(xiàn)習作中優(yōu)美的句子、片段或詞語,進行賞析。
4、對部分不盡人意的地方彼此提出合理化建議,共同提高、相互鼓勵。
5、教師巡視指導(dǎo)。
二、小節(jié)
1、教師對習作講評過程進行。
2、提出希望:家鄉(xiāng)美、家鄉(xiāng)親,讓我們?yōu)榧亦l(xiāng)的'富饒繁榮貢獻自己的力量!
3、學生代表發(fā)言,本次習作的體會。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在誦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歸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1、借助語境推斷文言詞語的意義。
2、領(lǐng)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yīng)的寫作技巧。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卡片、錄音機、《燭之武退秦師》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dǎo)語。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奧運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心中會油然升起一種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為國爭光的英雄。英雄,在人們心中是偉大的,他們?yōu)槊衽艖n,為國解難,殫精竭慮,置個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時期鄭國的燭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學習選自《左傳》的歷史散文《燭之武退秦師》。
。ǘ╆P(guān)于《左傳》。
(先讓學生看文章后面關(guān)于《左傳》的介紹)教師補充:
“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這是朱彝尊《經(jīng)文考》中對《左傳》的高度評價。這里的“左氏”,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中寫到:“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睎|漢的班固也持此觀點,但由于文獻不足,《左傳》的作者迄今尚無定論。
但這絲毫無損《左傳》的光輝,它是繼《春秋》之后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左傳》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nèi)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忠于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yīng)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后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各種矛盾斗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zhàn)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
總之,《左傳》無論對后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令人驚嘆,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
。ㄈ┓配浺簦▽W生整體感知課文,正音)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①生字:函、氾、佚、縋、闕。
②多音字:朝(例句: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逢(人名逢孫)。
、弁僮郑骸爸蓖ā爸恰薄
提問《燭之武退秦師》記敘了春秋時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zhàn)禍。
資料顯示:秦晉圍鄭形勢圖
。ㄋ模┖喗榍貢x圍鄭形勢圖。
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碑敃r,晉軍駐扎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扎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稜T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斗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斗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只身赴秦,說退秦軍,實屬不易。
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guān)系十分復(fù)雜,了解與次文相關(guān)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資料顯示: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工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yīng)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熬奔辞啬鹿皶x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yīng)予秦河?xùn)|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從此出現(xiàn)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zhàn)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
放錄音,學生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放錄音后,學生齊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ㄎ澹┎贾米鳂I(yè)
1、反復(fù)閱讀課文。
2、借助注釋、工具書疏通文章。
第二課時:
。ㄒ唬z查復(fù)習。
提問:《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
回答:編年體史書。
提問:《左傳》記敘的史實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這部史書對后世史學和后世文學都有極大影響。
提問:請同學們翻譯下列句子,并簡述與其相關(guān)的史實。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W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睉(yīng)譯為: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jié)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jié)盟!耙云錈o禮于晉”則指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過鄭國,鄭文公不禮之事!扒屹E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zhàn)前鄭文公背晉助楚,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城濮之戰(zhàn),楚敗,鄭文公又與晉侯結(jié)盟之事。
。2)“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睉(yīng)譯為:況且,您曾經(jīng)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yīng)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扒揖龂L為晉君賜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擁立夷吾為晉惠公之事,“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則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應(yīng)割讓晉河?xùn)|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應(yīng)譯為:假如沒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會有今天。這句話則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幫助重耳成為晉國國君之事。
。ǘ┲笇(dǎo)朗讀,理清思路,簡析文意。
1、檢查朗讀情況,采用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況。
2、教師作朗讀常規(guī)指導(dǎo):“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指反復(fù)誦讀,文意會愈加清晰,學習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學們要勤于讀,認真讀,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讀。那么,如何才能讀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讀應(yīng)特別注意停頓、語速、重音、語氣等。
關(guān)于停頓。朗讀時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間作或長或短的停頓,一方面出于換氣的需要或使層次分明,另一方面為了充分表達思想感情。朗讀中的停頓一般有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標點符號所表示的停頓和段落之間的停頓屬于語法停頓,標點符號的停頓長短為“、”〈“,”〈“;”〈“:”〈“!保?”“!”〈“……”,這個長短的確定也不是絕對的,應(yīng)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和表達的需要適當掌握和處理。段落內(nèi)部、句群之間的停頓要長些,段落之間的聽多又要稍長些。朗讀駢體文或詩歌,要注意節(jié)奏停頓,節(jié)奏停頓連而不斷,與“、”停頓稍有區(qū)別。另有邏輯停頓,在沒有標點符號處,為加強語氣、闡明觀點、表達感情,也應(yīng)作停頓(這些將在具體的語段中提示)。
關(guān)于語速。議論文和說明文以中速為宜,其他文體(如記敘類、抒情類)則依據(jù)情節(jié)的進展和感情表達的需要來安排。如內(nèi)容是激動、歡快、緊張,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邁奔放時,語速要相對快一些;如內(nèi)容是痛苦、悲傷、低沉、抒情的時候,語速要相對慢一些。
關(guān)于重音。朗讀時,句子中的某些詞語需要重讀,比如句子中作謂語的動詞要重讀。例如“晉軍函陵,秦軍汜南”中重讀的詞語為“軍”;表示性狀和程度的狀語常常也要重讀,如“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太后盛氣而揖之”中重讀的詞語應(yīng)為“面”“盛氣”;表示性狀強調(diào)的定語要重讀,如“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中重讀的詞語應(yīng)為“億丈”“不測”;表示結(jié)果或過程的補語要重讀,如“卻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國之師”,其中“七百余里”“九國之師”應(yīng)重讀;疑問代詞、指示代詞常常需要重讀,如“當此之時……”“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讀。除以上五種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強調(diào)的詞語常常也需要重讀,這是因不同的語境而定的,故放在具體篇目中指導(dǎo)。
關(guān)于語氣、語調(diào)。古漢語中的語氣同現(xiàn)代漢語一樣,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祈使語氣、感嘆語氣,應(yīng)讀出句子的特有語氣。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疑問語氣讀升調(diào),感嘆語氣讀降調(diào)。
(這些內(nèi)容同樣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讀指導(dǎo),故后面將不在贅述)
3、放錄音(提醒學生要認真聽)
4、齊讀(速度較現(xiàn)代文要慢,句讀要清)
5、指導(dǎo)學生誦讀、理解
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dǎo):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是本段關(guān)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yīng)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此句讀完,稍作停頓,再起后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后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扎”講。
(領(lǐng)讀,齊讀)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nèi)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L試背誦)
第二自然段:
(讓一位誦讀基礎(chǔ)好的同學先讀一遍)
誦讀指導(dǎo):
“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叭羰範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diào),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并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領(lǐng)讀,齊讀)
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xiàn)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說秦師的重任。
(齊讀)
第三自然段:
。ń處煼蹲x,學生齊讀)
誦讀指導(dǎo):
、俦径问侨牡闹攸c段落。燭之武“夜縋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辯說服了秦君。他的義無返顧,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談都需要在誦讀中表現(xiàn)出來,例如“秦、晉國鄭,鄭既知亡矣”一句,要讀得心平氣和,誠懇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達出燭之武欲揚先抑的論辯技巧。
、凇叭敉鲟嵍幸嬗诰,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但燭之武采用的是以退為攻的論辯技巧,因此要讀得平緩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鄭以陪鄰?”這一反問句,語調(diào)要略高一些,反問語氣要讀出來;然后緩而較輕地讀出“鄰之厚,君之薄也”。因為這幾句話意在動秦伯之心,點明秦晉聯(lián)盟的虛偽性。
、邸叭羯徉嵰詾闁|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句,則是燭之武另換角度,從禮儀上引誘秦伯,態(tài)度要更加誠懇,用中速讀,“若”字要拉長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讀音。
④“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則是燭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誘之以利益之后更為成功的說服,即職責晉國的背信棄義和貪得無厭,因此讀時要有激憤之感,速度較前要快,尤其是“夫晉,何厭之有?”“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兩句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接著用平緩、誠懇的語氣讀出“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句。
。I(lǐng)讀,齊讀三段)
提問,在此段中,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本段的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lián)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再齊讀一遍)
第四自然段:
誦讀指導(dǎo):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shè),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耙蛉酥/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頓。
。R讀,然后指名學生讀)
提問:本文是如何結(jié)尾的?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云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jié)。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R讀課文)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鄭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燭之武夜縋而出秦軍乃還
(義勇)智說秦君
轉(zhuǎn)危為安晉亦去之
小結(jié):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君,秦穆公心悅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忠于轉(zhuǎn)危為安。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yīng),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于字里行間。
。ńY(jié)合板書,嘗試背誦)
。ㄈ┎贾米鳂I(yè)。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第二、三題。
第三課時:
。ㄒ唬z查復(fù)習。
、偬釂枺籂T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用簡練的語言加以評價。(學生思考、討論)
回答: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诩w背誦全文。
。ǘ┮龑(dǎo)學生質(zhì)疑,詞語解難。
(給學生5分鐘時間,將難理解的語句畫出,并提出來)
學生提問:“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中的“于”應(yīng)如何理解?
明確:“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對于”。“于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應(yīng)是:以其于晉無禮。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扒屹E于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于”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并且在與晉國結(jié)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jié)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中的“于”根據(jù)語境,只能譯成“對”。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佚之狐對鄭伯說,可見語境不同,詞義會發(fā)生變化。
學生提問:“晉軍函陵,秦君汜南”中的“軍”在句中該如何理解?
明確:“晉軍函陵,秦君汜南”中的“軍”原為名詞,由于它后面帶了賓語“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為動詞,當作“駐扎”講,應(yīng)譯為: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汜南。這種活用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見,課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國以鄙遠”中的“鄙”“遠”!氨伞痹瓰槊~,當“邊邑”講,但在句中根據(jù)語境應(yīng)活用為動詞,當“把……當作”講。而“遠”原為形容詞,但在句中指“鄭國”,所以是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應(yīng)是: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邊境。
再例:“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東”“封”均為詞類活用!皷|”原為方位名詞,在句中譯為“向東”,名詞作了狀語。“封”原為名詞“疆界”,在句中活用為動詞,當“把……當作”講。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應(yīng)是:它已經(jīng)向東,把鄭國當作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
詞類活用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常見。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例句出處類型釋義
1、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戰(zhàn)》名詞作動詞名詞“事”用作動詞:服侍
2、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詞作狀語名詞“箕畚”用作動詞“運”的狀語,表說用的工具
3、今吾嗣為之十二年《捕蛇者說》動詞作狀語動詞“嗣”用作動詞“為”的狀語,表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善”帶賓語“口技”,在此作用動詞:擅長
5、醉醇醲而飫肥鮮《賣柑者言》形容詞用作名詞形容詞“肥、鮮”均充當“飫”的賓語,用作名詞:肥肉、鮮魚
以上是幾種常見的詞類活用纖現(xiàn)象,同學們要在多次的翻譯實踐中,摸索其規(guī)律。
提問:“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本渲械摹岸睉(yīng)如何理解?“是”當什么講?
明確:“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句中“而”,根據(jù)具體語境應(yīng)譯為“才”!笆恰痹诠糯鷿h語中為指示代詞當作“這”講,因是個判斷句,所以譯為“這是我的過錯”。
。ㄈw納“若、說、辭、鄙、微、之”等詞語的義項。(先檢查學生完成課后練習第三題的情況,然后進行歸納)
資料顯示(投影或多媒體):
1、若。
例句、出處、釋義。
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呂氏·刻舟求劍》,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記·陳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師之文,則懲時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顧炎武:《文章繁簡》,表轉(zhuǎn)折“至于”。
若潛師而來,國可得也。《左傳·殽之戰(zhàn)》,表假設(shè)。
2、說。
例句、出處、釋義。
是說也,人常疑之蘇軾:《石鐘山記》,說法。
說備使撫表眾《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勸說。
請說之《墨子·公輸》,陳述。
公輸盤不說(同“悅”)《墨子·公輸》,高興。
3、辭。
例句、出處、釋義。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婉言。
近者奉辭伐罪《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命令。
皆好辭而賦見稱《史記·屈原列傳》,文學(詞、賦)。
動以朝廷為辭《資治通鑒·赤壁之戰(zhàn)》,借口(由“言詞”引申為“托詞”)。
今者出,未辭也《史記·鴻門宴》,告別。
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史記·信陵君竊符救趙》推辭。
4、鄙。
例句、出處、釋義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為學》,邊遠的地方。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蹲髠鳌T之武退秦師》,邊境。
在外監(jiān)使牧守亦皆貪鄙成風。洪邁:《方臘起義》,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諸葛亮:《出師表》,淺薄。
5、微。
例句出處釋義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史記·屈原列傳》含蓄不露,微妙
嶺嶠微草,凌冬不雕《夢溪筆談》微小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微頷之《賣油翁》稍微
微獨趙,諸侯有在者乎?《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不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史記·荊軻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處釋義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史記·項羽本記》他
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韓愈:《馬說》它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說》自己
荊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輸》的
桓侯曰:“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中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例句出處釋義
慎之!徐珂:《馮婉貞》僅補充音節(jié)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輸》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頃之,煙炎張?zhí)臁顿Y治通鑒·赤壁之站》助詞,用在時間副詞之后
諸將請所之《資治通鑒·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從以上對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實地掌握和理解課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文言詞語,非常重要!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蓖瑢W們一定要重視對文言詞語的積累。
。ㄋ模┎贾米鳂I(yè)。
1、鞏固背誦課文的成果。
2、借助古漢語詞典進一步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義。
板書設(shè)計:
鄭危在旦夕秦晉圍鄭
臨危受命
燭之武夜縋而出秦軍乃還
。x勇)智說秦君
轉(zhuǎn)危為安晉亦去之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關(guān)愛他人的美好品德。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抓住媽媽感情變化的句子,理清課文層次;通過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zhì)。
2.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合理想象。
一.復(fù)習導(dǎo)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31課給予樹,我們都知道給予就是送給的意思。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說說課文中是——給予————嗎?(學生自由說)
1.同學們理解的不錯,讓我們再一起用心地讀一讀課題吧。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自由說)
3.是啊,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呢?為什么以給予樹為課題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xù)走進課文尋找答案,好嗎?
二.整體感知
那就請你打開語文書,翻到31課,去讀一讀,同時找一找課文中寫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注意,用筆劃一劃。
1、學生讀課文,在課文中劃一劃相關(guān)的句子。
2、交流媽媽心情變化的句子(結(jié)合板書:擔心——生氣——激動)
三.品讀、感悟
(一)品讀“擔心”,體會媽媽的愛。媽媽在擔心什么呢?讓我們?nèi)プx讀第一自然段吧(學生自由說)
1、課件出示:讓我擔心的是……
自己再讀一讀,又讀懂了什么?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媽媽特別擔心?(只、卻、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2、把媽媽的這種擔心放進你的朗讀吧!(自由讀,指名讀)
3、從媽媽的擔心中你覺得媽媽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愛自己孩子)
4、是啊,媽媽的愛是無處不在的,在這里,化作了一種擔心,把你現(xiàn)在理解到的放進這句話里,肯定比剛才讀得更好了!
5、學生讀,指名讀(適當點評)
(二)品讀“生氣”
但是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了20美元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們買完禮物,該回家了!那么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又怎么樣呢?趕緊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學生自讀,抓住“興高采烈”一詞,從哪兒可以看出孩子們興高采烈呢?為什么會興高采烈呢?(學生回答)
2、對啊,確實應(yīng)該興高采烈,但是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沉默不語”什么意思呢?為什么沉默不語呢?(學生自由說)
3、看到這個情形,媽媽會怎么樣?(生氣)請你找到這個句子,讀一讀,覺得已經(jīng)讀得像媽媽一樣生氣了,就舉手,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從XX的朗讀聲中,除了很生氣,你還聽出了什么?(疑惑)在疑惑什么呢?說一說
把你現(xiàn)在有的體會,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能讀得更有味道!快試試吧!
4、那么金吉婭到底用這20美元做了什么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第四自然段,請你反復(fù)地讀讀,肯定能找到答案!
5、課件出示:后來……禮品區(qū)
這么重要的句子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再去讀一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學生自由說)
6、是啊,金吉婭給陌生女孩買了洋娃娃,卻只給佳人買了棒棒糖,這又是為什么呢?你能從這段話里找到理由嗎?(能)那就快去讀一讀,找一找吧!
課件出示:我的錢就……只夠…………卻什么都沒有
多讀幾遍,讀懂的就更多了。▽W生自由說,主要是小女孩和金吉婭的對比)
把你的體會放進這句話里,一定能讀的更好!試一試吧!
7、金吉婭給可憐的女孩買了洋娃娃,就沒有錢去給家人買漂亮的禮物了,她心里又會怎么想呢?再讀一讀,找一找有關(guān)的句子
課件出示:金吉婭說話的聲音很低……而難過
重要的句子再讀幾遍,就能讀懂更多了(學生自由說)
金吉婭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被家人責怪,卻使小女孩得到了——(洋娃娃)
是啊,給予就是這樣,在得到的同時,還會放棄、失去一些東西,這真讓金吉婭為難呀,把你理解到的再放進這句話里,肯定也能讀得非常好!
8、從金吉婭的做法里,你覺得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自由說)
(三)品讀“感動”
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怎么做了?(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千言萬語涌上心頭,此時,媽媽已經(jīng)激動的說不話了,你能代媽媽跟她說一說嗎?(學生自由說)
1、課件出示最后一段
2、是啊,這個圣誕節(jié),金吉婭不但……還……以及……
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shù)男∨ⅲ龝䦟鸺獘I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說)
3、說的很好,表達了小女孩的心聲,請你把最后一段有感情的多讀幾遍,體會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4、課文學到這里,你覺得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呢?(板書:一棵樹,一個問號?)
課件出示:給予樹是一棵()的樹(學生自由說)
結(jié)合板書,隨機選擇詞語
三.拓展
是呀,援助中心有需要我們關(guān)心愛護的人,在世界的很多地方,也有很多貧困、戰(zhàn)爭、鬧災(zāi)害的地方,給予樹是一棵善良之樹,仁愛之樹,同情之樹,這個世界會有許多比我們更貧窮、更孤單、更無助的人,更需要我們的善良和同情,同學們,這么一棵美麗的心靈之樹應(yīng)該種在哪里呢?
我們的心里!是呀,同學們,讓我們用愛心做水,用善良做土,用同情和仁愛做陽光,精心地栽培這棵給予樹吧,讓她在我們的心里開花,結(jié)果!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問題貫穿始終,通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無形中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體會了人物心理的變化、以及課文里的飽含的對同情、善良、仁愛、體貼的美德的贊美之情。我認為,這些層層深入的提問就是有效性提問!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區(qū)別同音字、形音字,抄寫詞語,搭配詞語,鞏固學過的生字新詞語。
2讀背中外名言警句,了解大概意思。
3閱讀短文。
4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知道各種行業(yè)缺一不可。
教學重點: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讀懂短文,展開想像,續(xù)編《炮手》。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完成“積累運用”“開卷有益”。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同音字、形近字組詞。
1出示卡片,學生認讀。
2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特點。
3指名口頭組詞。
4引導(dǎo)學生記字形。
二抄一抄。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說說這些詞語在抄寫的時候應(yīng)該注意什么。
3學生抄寫詞語。
4指名讀一讀。
三、讀一讀,填上合適的詞語
1、學生完成練習。
2、集體反饋。(分享快樂,服從分配,瞄準房屋,忍受痛苦,澆灌禾苗,播種希望。)
3、讀一讀。
四、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自由讀句子。
2、教師引導(dǎo)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
3、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小結(jié),點明這些句子所表達的主題:奉獻。
五、閱讀《郵箱里的花束》
1、學生自由讀課文。
。1)準確、通順地朗讀短文。
。2)思考: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出示部分詞語,檢查大家的認讀情況。
娜塔婭偏僻嬸嬸大街郊外皺紋
3、指名反饋: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娜塔婭經(jīng)常幫助郵遞員分發(fā)郵件。一個星期天,女教師什么也沒有,為了不讓女教師失望,她到郊外采了一束野花放在女教師的信箱里。)
討論:女教師沒有信件,娜塔婭為什么要采一束鮮花放在女教師的信箱里?(娜塔婭知道每次收到信件,女教師都會很高興。如果今天女教師沒有收到信件,女教師會傷心難過,為了讓女教師不傷心,能收獲快樂,所以娜塔婭采了一束鮮花放在女教師的信箱里。)
4、教師:從小姑娘的身上,你們得到什么啟發(fā)?(處處為別人著想)
5、教師小結(jié):是呀,只是一束鮮花就使女教師收獲了快樂,娜塔婭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她時刻為別人著想,真是一個好孩子。
六、課時總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復(fù)習了學過的生字新詞,還認識了一個心地善良、樂于助人,時刻為別人著想的.好姑娘——娜塔婭。希望同學們能像她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時刻為他人著想,給別人帶去快樂。
七、作業(yè)布置
1、積累本課的詞語以及名言警句。
2、有感情地朗讀短文《郵箱里的花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采訪了解各種行業(yè)的特點以及對社會的貢獻,知道各行業(yè)缺一不可,樹立為國家、社會服務(wù),奉獻的志向。
教具準備
調(diào)查表。
教學過程:
一、設(shè)計采訪提綱
1、教師:同學們,你們對爸爸、媽媽以及身邊人的工作了解有多少呢?
2、學生自由反映情況。
3、教師揭示本次活動的目的:了解各種職業(yè)的特點以及多社會的貢獻。
4、出示課文中的調(diào)查表,引導(dǎo)學生設(shè)計好采訪提綱。
二、指導(dǎo)采訪,引導(dǎo)學生組織好采訪語言
三、學生課后完成采訪內(nèi)容,填寫調(diào)查表
四、反饋調(diào)查情況
五、自由說說自己在這次調(diào)查活動中明白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第二課時作業(yè)設(shè)計
寫一份調(diào)查后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