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的天堂教案 推薦度:
- 《鳥的天堂》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鳥的天堂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鳥的天堂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鳥的天堂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感受人與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并能從“陸續(xù)”“展示”“繼續(xù)”“應接不暇”中任選兩個詞語造句。
3、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八、第十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幸福歡樂的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課文第8、12自然段,理解并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大榕樹、眾鳥紛飛的圖片和錄像片;
有關巴金和大榕樹的相關資料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了解課文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自己解決。師生合作,明確下一步學習的內容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
自古以來,人們對幸福都充滿著無限的憧憬,都渴望擁有天堂般的生活。(板書:天堂)
問:你們知道什么是天堂嗎?
今天,我們要去鳥的天堂觀光游覽,這也就是第七課(板書:7、鳥的),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課下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下面我請同學談談你進行了怎樣的預習。(生可能談及關于生字新詞的解決,讀書等)
2、對于“鳥的天堂”,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了解?還希望了解一些什么呢?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檢查朗讀課文的情況并請同學評議他們讀得怎么樣?
(針對班級的具體情況,機動安排自由選讀沒有把握的段落)
三、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思考:鳥的天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美麗、榕樹大,鳥兒多等;)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談話: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愿意再讀讀課文嗎?
1、請默讀課文,看看你從課文中又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分別在書上做上標記。(給時間學生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同學在小組內可以互相幫助交流解決簡單的問題,也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讀書自學的方法)
[此時應讓學生理清:作者兩次來到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的鳥。初步理解原因是去的時間不同(注意使學生知道經(jīng)過深入學習后還會有新的理解)。課文重點部分是寫兩次所見到的景象。鳥的天堂就是那棵大榕樹等。如果學生沒有談及這些重點的內容,教師可以用一定的問題引導:如課后的思考題1、2]
3、以小組匯報形式,全班交流:小組內沒解決的問題,也可以談談學生認為已經(jīng)解決的但認為很有價值的問題。
課文寫了作者 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了 ,沒有看到 ,所以他認為 ;但當他再次經(jīng)過時卻看到了 ,他感到 。
。1)(出示投影)填空:
(2)交流學生的質疑情況:
。ㄔ趯W生質疑時,教師肯定那些能圍繞重點內容提問的同學,對簡單的問題生生之間交流解決;或者根據(jù)學生實際予以提示:課文介紹的是“鳥的天堂”,我們提問應該圍繞重點內容:可以讀一讀書中描寫大榕樹的語句和關于“鳥的天堂”的語句,結合上下文來提出或設計問題)
。◣熒餐Y選較好的問題,教師將與課文重點部分密切相關的、比較有價值的問題,簡要板書在黑板上。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問題:
1、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為什么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
2、為什么“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
3、為什么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4、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5、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6、為什么說是“鳥的天堂”而不是鳥的樂園(或世界)?
7、“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
……
四、全班共議明確學習方向:
師:同學們提出來的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進一步學習課文所要解決的,可以把它們作為進一步研讀課文的一個學習目標。
1、談話明確學習的途徑:我們要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必須抓住寫大榕樹和寫鳥的這兩部分重點內容,并將這兩部分合在一起考慮。
2、鼓勵學生試針對自己學習的需要自擬學習方案。
3、交流展示學生的'自擬學案情況。(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把握學生情況,選擇一份或幾份學案,師生共同進行修改和補充(如果生有困難,師給予提示:我們要讀懂課文,不外有這些辦法:可以讀一讀,動筆畫一畫,然后抓住重點詞句反復讀一讀,反復體會, 還可以邊讀邊思考,邊想象,與同學共同討論、利用資料等))
4、(出示學案):
師:老師這里設計了兩份學習方案:(假設:如果學生的學習情況較好則出示將學案2與學案1調換順序的學案,逐步引導學生自擬。)
3、指名讀學案,說明:你可以用自己擬定那份學習方案,繼續(xù)研究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也可以選擇老師給的方案,還可以參照老師的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但教師更歡迎同學自擬學案。如果你們需要老師提供幫助,隨時可以向老師提出來。
4、自主選擇喜歡的方式自學或自擬學案自學(師統(tǒng)計學案的選擇或擬定情況,指導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伴共同學習。)
五、學生自主探究(機動):
六、課后提示:
多搜集一些資料,有助于我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練習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讀出來,也可以展示你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柡茫┙裉煳覀兝^續(xù)學習第7課。
談話: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讀了課文,了解了課文內容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今天這節(jié)課,我將和同學們一起繼續(xù)深入學習這篇課文,追隨巴金先生去鳥的天堂感受那里美麗和諧的景象。
二、生自主學習。師巡視,提供幫助。(時間依生實際確定)
三、統(tǒng)計學案情況,以大多數(shù)同學的選擇組織交流。
、寮僭O按學案(A)學習的同學占多數(shù):(要求學生在匯報時先說明自己喜歡的景象,讀找到的語句,并說明自己為什么喜歡,適時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或介紹)
A:介紹大榕樹
1 大:許多棵 窄
葉:多、密、綠 (堆、簇、縫隙)
枝干:枝上生根、數(shù)不清(投影,指出根、枝、干、葉聯(lián)系生長特點)
生命盎然:全部展示、顫動(看錄象)
2 有感情朗讀相關的語句。
①葉多②枝干多③生命力強④作者由衷地贊嘆(評價)怎樣讀好?(當學生談到第8自然段時,可以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試背誦)
3、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投影)夕陽西下,燦爛的紅霞染紅了河水。我們的小船在寬寬的河面上靜靜地流動,遠遠地 小船漸漸前行,逼近了大榕樹,這次我 望著這株奇特的大榕樹,我不由得
B:導入介紹“鳥”
朋友告訴我這里是“鳥的天堂”,而我卻沒有看到一只鳥,我感到 ;而當我在第二天再次經(jīng)過時,卻感到
為什么這樣說呢?請你仿照剛才我們敘述介紹大榕樹的方法,試自己學習一下眾鳥紛飛的情景。
1 、鳥多:到處、到處
大 小 花 黑 應接不暇
快樂:叫、飛、撲
(生談到哪兒就練習讀一讀,可以背誦第12自然段)
提問:你覺得在這里鳥兒生活得怎么樣?
(看錄象)我們一起來看看眾鳥紛飛的場面吧!
提問:你認為這個地方怎么樣?
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這兩個自然段。
2、師生合作敘述所喜歡的景象:
朝霞落在了樹梢,朝陽照亮了河面,我們的小船又來到了“鳥的天堂”。起初 后來 接著 。我雖然注意地看著,但是 。忽然我看見了 鳥兒生活在這里,真是
若B A
導入:鳥兒幸福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讓我們感到了它們的幸福和快樂。而作者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卻是感到 。誰學習的是這部分請先來匯報一下。
處理(一)以后,詢問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你還有什么疑問?(處理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等問題)
※然后練習用因果關系的句式回答問題。
C:最后結語下課。
㈡假設按學案(二)學習的同學占多數(shù):(匯報提出的問題,并說明自己是如何讀書解決的。相機進行朗讀的訓練)
1、指名小組匯報
榕樹 (同前)
鳥兒 (同前)
2、用因果句式,結合上面問題練習說話。(質疑)
※3、結合學案(一)的要求試介紹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
結語:(看板書)
樹與鳥,鳥與水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幅多么生動活潑的畫卷呀!這里不僅有樹的奇美,有鳥的歡樂之美,更有人與自然、與動物的和諧之美,所以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人間天堂。
作業(yè):1、搜集一些人與自然、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
2、有興趣的同學讀讀巴金先生的原文。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描寫大榕樹和鳥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練習說一篇解說詞,介紹那里的美麗景象。
鳥的天堂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認識南國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榕樹上中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3、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掌握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寫方法。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學習作者表達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
2.理解重點語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教學難點:
學習、體會做這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
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抓住重點語句情中研讀,境中探究。
教學用具:
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知全文
師:(配樂解說)在廣東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在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間有一塊泥灘小島。潮退外露,潮漲水淹。一天,一只仙鶴看中了這兒環(huán)境靜而優(yōu)雅,便銜來了一根榕樹枝,說來奇怪。不久,榕樹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一片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數(shù)萬只仙鶴,棲息在這棵榕樹上。從此,每于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鳴聲呼喚,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國一個奇觀。
1、齊讀課題。
2、感情不夠,再次讀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從你們的聲音中,我感受到了這的確是個很美的地方,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重點讀樹,品味寫法
這是一棵怎樣的'樹呢?讓我們隨著巴金爺爺伴隨著夕陽的余輝走近這棵神奇的樹。
1、(課件:榕樹)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2、作者看到這棵樹發(fā)出了什么感慨?瀏覽課文1—8自然段,找出這句話。(課件: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齊讀這句話
。2)這是作者的感慨,讀得再濃一些。
3、(課件:課文如何描寫它的美麗呢?同學們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7、8自然段,把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讀出來與大家分享。)
學生隨意匯報以下句子: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課件)
a.強調了不可計數(shù),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板書:茂盛)
b.齊讀。
。2)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課件:氣根)
。ǔ鍪鹃艠錃飧膱D片,向學生介紹氣根的形成)
。3)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上,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一樣。(課件:榕樹的姿態(tài))
a.體會“臥”的巧妙用法,突出了榕樹的靜態(tài)美,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
b.說說應該怎么讀這句話,指名讀。
c.帶著自己的體會自由讀這句話。
(4)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說明榕樹生命力極其茂盛。(板書:生命力)
。5)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ㄕn件)
a.學生自由匯報,體會榕樹的生機勃勃。
b.喜歡這句的同學站起來讀。
c.師示范讀。
d.生齊讀。
小結:這是一棵茂盛、充滿生命力的樹,多么美!難怪作者感嘆到______________。(課件:這南國的美麗的樹)
四、引向讀鳥,研讀賞析
1、(課件:百鳥歸巢)觀看“百鳥歸巢”的壯觀景象。
2、(課件:小組合作學習課文12、13自然段,看看作文是如何描寫這些鳥兒的,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生自由匯報以下句子:
。1)“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
a.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b.想象會有哪些鳥?
c.齊讀。
。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a.作者抓住了哪幾個方面來寫?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姿態(tài)的鳥,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百鳥歸巢“圖。
b.還有哪些姿態(tài)?體會鳥兒的動態(tài)美。
c.男生讀,女生讀。
(3)“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
a.理解“應接不暇”的意思,并說一句話。
b.比賽讀。
。4)“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ㄕn件: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著)
a.齊讀。
小結:用讀的方式感受鳥兒的美麗。師生共讀12、13自然段。
五、問題探究,主題升華。
1、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樣?
2、作者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發(fā)出了什么感慨?(課件:昨天是我的……的確是鳥的天堂)a.體會這句話的含義。b.齊讀。
3、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我們應該怎么做?
總結:只有保護大自然,才會有人與自然、動物之間的和諧之美,讓我們共同努力去創(chuàng)造更多的天堂。
鳥的天堂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根據(jù)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為導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情感與態(tài)度 方法與習慣
1.利用網(wǎng)絡展開多層面的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
2.能較好地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嘗試寫簡短的“解說詞”。
3.在自主探究的網(wǎng)絡讀寫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受祖國河山之美。
4.通過小組分工協(xié)作和信息成果集體共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5.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6.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信息媒體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問題的主動性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
教學重點
利用網(wǎng)絡自主探究,培養(yǎng)初步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
對網(wǎng)上各種信息源的比較篩選,及學生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的效率問題。
教學準備
1.學習課文《鳥的天堂》,激發(fā)學生對“鳥的天堂”的興趣,使其能自主提出問題,產(chǎn)生較強烈的閱讀需要。
2.網(wǎng)絡資源的配置:網(wǎng)絡課件、網(wǎng)絡教室、作為網(wǎng)絡課件運行主要平臺的局域網(wǎng)主機服務器、可供訪問Internet的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設備。
3.網(wǎng)絡課件的制作:網(wǎng)頁文件格式、上傳至局域網(wǎng)服務器或Internet網(wǎng)站、包含BBS論壇(供學習共同體間交流或師生間指導答疑)、作必要的信息代理(本地資源索引和初步的Internet泛在資源代理)。
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評注
激情
設疑
1.學生回憶課文內容,描述“鳥的天堂”那美麗而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和眾鳥活動的奇妙景象。
2.組織全班交流,擬訂主要問題
(1)解說詞的一般格式是怎樣的
(2)鳥的天堂的具體地址在哪兒
(4)鳥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5)鳥的天堂最初是怎樣形成的
(6)鳥的天堂里有哪些種類的鳥
(7)人們是怎樣保護鳥兒的……
1.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隨巴金爺爺瀏覽了“鳥的天堂”,那“鳥的天堂”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2.提出活動內容
“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本次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我們根據(jù)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為導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3.設疑
面對這個任務,大家有哪些困難呢?對鳥的天堂同學們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大家主要想通過網(wǎng)絡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過一些網(wǎng)絡閱讀的簡單嘗試,學生們對利用網(wǎng)絡搜集資料的便捷特點已有初步體驗。在學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時,學生們紛紛建議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
(2).學習者具備良好的問題意識,是自主探究學習的前提。幫助學生歸納出主要問題,使學生能順利展開網(wǎng)絡學習,也有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組織
指導
1. 學生按共同的閱讀興趣自愿組合,以二至四人為一小組,組成學習共同體。
2.小組討論,確定小組活動具體目標。
3.小組組內分工、組織協(xié)作
(1).明確活動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活動目標搜集資料,將感興趣的材料進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結合課文和搜集的資料,寫一篇介紹“鳥的天堂”的解說詞。
(2).指導使用網(wǎng)絡課件
熟悉課件界面,提示本地資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導利用BBS論壇共享信息資源及組際、師生間交流 。
(3).明確網(wǎng)絡閱讀的具體目標,是排除無關干擾、提高網(wǎng)絡閱讀效率的關鍵。
(4).網(wǎng)絡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還是信息的評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組織結構的協(xié)作。本課中,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來組織的:(一)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引導組內分工協(xié)作。(二)組織組際合作,利用BBS討論區(qū)和作品展示區(qū),在小組間創(chuàng)設一個研討交流的和諧環(huán)境。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共享,這也是提高網(wǎng)絡閱讀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
探究
1.各小組根據(jù)本組目標,展開自主探究性網(wǎng)絡閱讀
根據(jù)本地資源索引,閱讀校園網(wǎng)資源庫中的資料
利用網(wǎng)絡課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訪問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查找所需資料
進入BBS論壇,將搜集的資料粘貼于BBS與他人共享,或閱讀他人提供的資料
在BBS中進行組際交流或師生交流,質疑、交流想法、組織協(xié)作
2.各小組對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評判的基礎上篩選出有效信息。
3.各小組根據(jù)資料嘗試撰寫解說詞。
(1).利用局域網(wǎng)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時了解各小組學習情況,適時調控。
(2).進入BBS,釋疑,并為學習有困難的小組提供指導和幫助。
(3).在BBS中組織和指導各學習共同體內部及組際間的分工協(xié)作。對團隊協(xié)作能力強的小組進行表揚,激勵各小組展開卓有成效的合作
1.處于真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的'探究欲特別強烈,主體潛能得到較充分地發(fā)揮。
2.面對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和網(wǎng)絡閱讀的交互性,各學習個體可自主選擇不同的探究途徑,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這也是網(wǎng)絡閱讀過程中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興趣的動力之一。
3.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充分利用網(wǎng)絡 的共享,這也是提高網(wǎng)絡閱讀效率的重要因素。
4.從網(wǎng)絡閱讀的流程看,網(wǎng)絡閱讀能力可分為迅速檢索信息、準確篩選信息、批判性評價信息、有效加工及創(chuàng)造性運用信息等諸能力要素,其中準確篩選及批判性評價信息的能力是小學生們所最缺乏的,教師應著重指導。
總結
評價
1.完成解說詞的寫作,將其修改后發(fā)表于作業(yè)展示區(qū)。
2.閱讀和評價作業(yè)展示區(qū)中的作品。各小組對本次活動進行自我總結評價,并進行小組間的經(jīng)驗交流。
3.在老師的組織幫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動材料,制作網(wǎng)頁并上傳。
1.對作業(yè)展示區(qū)的作品發(fā)表評論,對表現(xiàn)突出的小組給予表揚鼓勵。
2.對本次活動總結評價,組織學生將本次活動成果及有關材料、記錄制作成網(wǎng)頁上傳至學校網(wǎng)站,進行網(wǎng)絡展示。
3.幫助學生歸納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鼓勵學生多嘗試利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媒體獲取信息,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
1.給學生們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機會,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動的價值體驗,是激發(fā)其探究性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其利用網(wǎng)絡媒體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問題的主動性和習慣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讓學生們對網(wǎng)絡閱讀中積累的經(jīng)驗相互交流,對存在問題的自我反思,能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網(wǎng)絡閱讀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網(wǎng)絡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該教學設計獲江蘇省“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教與學說課評比活動”三等獎、揚州市二等獎)
教學設計說明
為了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進程,教育部對21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發(fā)展作了全面的規(guī)劃。規(guī)劃的核心之一就是“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教育與各科課程的整合”,而“網(wǎng)絡的普及和應用,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wǎng)上資源”則是規(guī)劃的另一個重要層面。網(wǎng)絡已悄然走近我們的課堂。在我們對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的教與學作出一些嘗試的時候,我們也一直不斷地在思考:網(wǎng)絡究竟能給目前的教學帶來什么?在教學中該如何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網(wǎng)絡資源的優(yōu)勢而盡可能地避其弊?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如何建構更有效的教與學的模型?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中的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分別該怎樣定位……在進行《鳥的天堂》這一課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教學設計構思和實踐中,我們也同樣反復地作著這樣的思考。
一、關于教學目標的分析
。薄⒈菊n的教學內容
在今年新版的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鳥的天堂》一課中,安排了這樣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要求:
“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游覽勝地。請你根據(jù)課文內容,并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為導游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
在布置本次活動時,學生們對模仿導游寫解說詞很感興趣,也急于想搞清一些問題,例如:鳥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體有多大?有多少年歷史了?上面都有些什么鳥?解說詞該怎么寫,有什么格式?可對于活動中要求的“想辦法搜集一些有關的材料”,學生們感到很困難:翻遍學校的圖書室也不一定能找全這些資料,其實就是教師也不一定能全了解這些信息。因為有不少學生以前曾嘗試過利用因特網(wǎng)查找資料,當時就有學生建議:能否組織我們上網(wǎng)收集資料?于是,我們就設計了這樣一節(jié)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綜合性學習課。
2、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剛頒布的九年制語文課程標準中新提出的要求。課程標準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并且把它與“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并列,其目的是加強語文與生活實踐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們把本課定位為一節(jié)“基于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探究型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輔導課”。
如果作為一次簡單的學生上網(wǎng)查找資料的學習活動,其目標應是很簡單的:盡可能地多了解一些有關“鳥的天堂”的信息,拓展知識面,并嘗試寫一篇簡短的解說詞。但是,作為一節(jié)有組織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拓展閱讀與應用文寫作輔導課,其教學目標的定位則必須是多層面考慮的:在拓展知識的同時如何提高學生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在網(wǎng)絡閱讀的過程中怎樣激發(fā)學生去主動探究的興趣?如何組織學習共同體及他們之間的合作,讓學生明白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合作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意義?怎樣合理調控學生網(wǎng)絡學習中的行為以更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而積極的網(wǎng)絡學習習慣?歸結下來,就是如何落實“信息教育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和”使學生學會充分利用網(wǎng)上資源”這樣的最終目標;谶@樣的思考,我們確定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定位本課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能力
1.利用網(wǎng)絡展開多層面的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
2.能較好地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嘗試寫簡短的“解說詞”。
B、情感與態(tài)度
1.在自主探究的網(wǎng)絡讀寫活動中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感受祖國河山之美。
2.通過小組分工協(xié)作和信息成果集體共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
C、方法與習慣
1.使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了解利用網(wǎng)絡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利用網(wǎng)絡等現(xiàn)代信息媒體獲取資料解決與學習、生活相關問題的主動性和習慣,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
。场⒈菊n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按照上面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定位為:
如何利用網(wǎng)絡自主探究,培養(yǎng)初步的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難點定位為:
對網(wǎng)上各種信息源的比較篩選,及學生易受無關因素的干擾而導致的效率問題。
鳥的天堂教案4
一、設計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以問題體系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目的。利用問題、情境、協(xié)作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說,讀中議;讀中習得語感,發(fā)展語言。從而不斷深刻領悟鳥的天堂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文的啟迪。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學會榕、樁、戀3個生字,理解陸續(xù)、顫動、應接不暇等詞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認識聯(lián)想的作用。
4、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景象。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整體語文素養(yǎng)。
情感目標:
感受南國風光的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
三、教學重點:
分辨課文中的事物和聯(lián)想,初步認識這些聯(lián)想的作用。
四、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中前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
五、教學設想:
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利用一系列問題要素最終使學生有效地實現(xiàn)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構建;诖苏J識,我們設計了依托教材、借助問題、運用語言的學習思路,促使學生積極地研究課文,理解、收集、整理、運用有效信息。
六、教學準備:
課前指導預習、課件、收集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提出問題。
1、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預習。
預習提綱:
、僮x準字音,讀通課文,運用有關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谙胂笠幌履隳X海中的鳥的天堂。
、劢柚W(wǎng)絡簡要了解鳥的天堂。
、茏屑氉x課文,想想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莅颜n文中最能體現(xiàn)鳥多的語句劃下來。
⑥試著找出課文中感情洋溢含義較深的句子。
2、記錄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寫在問題卡上。
(二)檢測預習,初解問題。
1、檢測預習:
、僦该首x字、詞,特別是多音字數(shù)、干。隨機正音、評價。
、谕瓿勺鳂I(yè)本第1、2二題。
、壅f說課文描述了怎樣景象?
2、小組討論交流各自問題卡上的問題,初次解決問題。
(三)集體反饋,分析問題。
1、小組代表提出本小組不能解決的問題和認為最有研究價值的問題,教師板書問題,梳理歸納。同一問題不再重復。
2、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解決板書的問題。
3、集體討論交流,再次解決問題。教師擦掉已解決的問題。
4、確定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前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
(四)再讀課文,探究問題。
1、學生再次讀課文自主探究重點問題。
2、教師設問、點撥、引導,啟發(fā)學生探究重點問題。
①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呢?
昨天我看到了什么?(板書:大榕樹)
這是一棵怎樣的榕樹?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榕樹?
課文中是怎么描寫的?請找出描寫榕樹的詞句。
你讀懂了寫榕樹的哪些詞句?
②因為沒有看到一只鳥,作者認為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對嗎?
第二天我看到了鳥,為什么兩次看到的景象不同呢?(板書:黃昏,早晨)
找到寫鳥的段落,和同桌一起讀幾遍。
想想自己喜歡哪些句子,用橫線劃下來。
(五)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2、學生匯報,集體討論,以讀為本,解決問題。
榕樹:
第7自然段
好大的榕樹,好多的枝干,縱橫交錯,多么奇特呀!放錄像,范讀。
一起美美地朗讀。
第8自然段
①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能不能根據(jù)自己的體會把那么多的綠葉讀出來。
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诖渚G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自由朗讀。
比較:(那葉子真綠啊,顏色真明亮啊,富有生命力。)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原句穿插了聯(lián)想,把樹當作人來描寫,顯示出了它的勃勃生機。)
你更喜歡哪一句?自己思考后,在小組里討論。
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
放錄像,引讀:這么多的綠葉可是生命的象征啊,瞧,那么多的綠葉――
小結:好大的一棵樹,多么茂盛的一棵樹,我們每個人面對這棵美麗奇特的樹時,都會讓我們的心和作者一起贊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鳥兒:
你喜歡哪些句子?說理由。
我的眼睛真是應接不暇,看清楚這只,又看漏了那只,看見那只,第三只又飛走了。
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板書:到處 到處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 有 有 有)
有感情地朗讀。
看錄像,引讀:這里的鳥真多啊,到處――
畫眉鳥:
作者說畫眉鳥興奮地叫,它的歌聲真好聽,你想畫眉鳥會唱些什么?(穿插思想教育:我們要愛鳥,爭做一名大自然的衛(wèi)士。)
我們邀請女生通過朗讀展示畫眉鳥的歌聲。
總結:引讀12~13自然段,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六)檢測目標,開放問題。
1、擴展延伸
過渡:許多名家游覽之后即興而作,寫了很多關于鳥的天堂的文章。
、倬W(wǎng)上瀏覽名人佳作。
②推薦作品:鳥的天堂含有一種迷人的力量,在這里,一切都顯出一種夢境般的美麗。如果大家還想繼續(xù)欣賞這南國的風物,就請讀一讀巴金的《旅途隨筆》。
2、檢測目標
①背誦課文最后三自然段。
、诎凑n文內容填空:
我們繼續(xù)拍掌,很快地這個樹木就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 ,到處都是 。 的, 的, 的, 的,有的 ,有的 ,有的。
鳥的天堂教案5
一、教學要求: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感受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學習課文寫景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xù)”、“應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保
二、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生字、泛讀課文、分段、講讀第一段。
一、釋題,導入新課。
1.談話引入。學期初,我們在第一單元學過了《長城》和《桂林山水》兩篇課文,長城和桂林美嗎?其實,在廣東也有一個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去過以后,還寫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
2.板題(“鳥的天堂”),讀題。3.釋題:①你能告訴我題目里哪個是中心詞嗎?(天堂)②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邸傍B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鳥的樂園)
過渡:課文寫到的這個“鳥的天堂”其實離我們很近,就在廣東新會。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巴爺爺眼里的“鳥的天堂”是怎樣的。
先來學習字詞。
二、字詞教學。
、俪鍪旧、課后詞。
、陂_火車讀DD正音DD齊讀。
、壑赋鋈菀讓戝e的幾個字。
“茂”不要寫成“”(加多一點)
“隙”不要寫成“”(第三筆是“丨”不是“|”)
“暇”不要寫成“”(“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④理解部分詞語意思。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我們從小生活的這個地方就是南方。)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三、泛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兩次)
2.自讀課文,找出最能體現(xiàn)鳥多的句子,畫下來。
3.四人小組討論: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我們”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的?
4.課文開頭講什么?結尾呢?
5.請按“上路DD第一次DD第二次DD離開”的順序將課文分四段,并說出每段段意。
6.分組分段讀課文。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
思考:巴金爺爺在何時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樣?
2.回答思考問題。
3.默讀課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請找出相應詞句劃下來。
4.作者的所見、所聞(聽)給你什么感覺?
5.練讀句子。(男、女分練)
6.作者就快要到“鳥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7.懷著喜悅的心情,輕聲讀第一段,感受、欣賞河面環(huán)境的幽靜和景物的優(yōu)美。
五、布置作業(yè)。
1.抄生字、詞,組詞。
2.預習3、4段。
①朗讀3、4段。
、诘谝、二次去鳥的天堂,作者的所見所聞有何不同?(可在書上圈點。)
、鬯伎颊n后題2.⑴⑵。
《鳥的天堂》教案設計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引入
1、(幻燈一)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字詞,老師檢查一下同學們
記得牢嗎?出示本課的詞語,學生認讀。指名讀,其
他學生跟讀。
(鼓勵:看來,同學們昨天認真聽講,下去還好好復習了。)
2、師:那么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巴金爺爺幾次去了鳥的天堂?
師:兩次去分別在什么時候,看到了什么?
。ㄒ欢ㄒ獜娬{說完整話)(板書)
二、 研讀賞析
。ㄒ唬┝私獯箝艠涞钠嫣孛利
1、現(xiàn)在,我們就跟隨作者第一次的腳步去看看大榕樹,請同學們自由讀5――9段,看看那些段落是具體描寫大榕樹的?
。1)學生自由讀文,思考,并匯報:7、8自然段。
師:那我們先走進第七段。老師請一位同學讀這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榕樹的什么特點?
學生讀,匯報:
(榕樹大)
(2)讓學生用課文的句子說說大榕樹的特點。引導學生用“我從句子中的??
體會到??”回答。
a.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 。
a.你從這句中哪個詞體會到什么?
引導理解感悟“不可計數(shù)”“真”“一株”
。ú豢捎嫈(shù)是什么意思?你從這段中哪句話知道了枝干不可計數(shù)的原因?)
b.想看看這么多的根嗎?讓我們來欣賞。(教師補充:榕樹是很奇特的樹種,別的樹的枝干從主干上支出來,而它的根可以從枝干上長出來,然后又扎到泥土里,養(yǎng)育更多的枝干。)
師過渡:同學們,這樹枝干多不多?你除了體會到枝干多,還體會到什么?(大)
c.你從這句話中哪個詞能體會到榕樹大?(一株)
師:你能通過你的讀把榕樹的大表現(xiàn)出來嗎?要把哪個詞讀好? d.作者遠遠的看到這樣一株大榕樹,不由得贊嘆:真是一株大樹。 師你知道這兩個真字的含義嗎?(出示幻燈片選正確的意義) 師:那么,根據(jù)解釋你能確定這兩個真的要讀什么語氣嗎?
。ǖ诙䝼真字帶有吃驚的語氣,要讀出驚嘆。)
師:那么,誰能把作者看到榕樹時的感受讀出來?
。3)師過渡:你還從這段中哪個句子感受到榕樹的大了?
學生說句子,出示:
b、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體會“臥”字的妙處。
a.師:一個臥字你體會到什么?你仿佛看到什么?
b.教師出示樹臥圖,學生談感受。
c.教師補充資料:同學們,據(jù)記載,這株榕樹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經(jīng)歷的大地潤澤,陽光雨露不計其數(shù),它的面積有多大呢?如果把它和我們的教室進行換算的話,它的面積相當于這樣大的教室二百多間。
大不大?
能打榕樹的大和枝干的多讀出來嗎?
。▽W生匯報朗讀)
(4)、老師從你們的朗讀中,仿佛看到了那株有著五百年歷史的古樹,那么龐大的靜靜的臥在那里,不動,不移。還有哪段寫了榕樹?請你讀讀這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5)學生快速朗讀文中描寫大榕樹的部分,找出重點句體會大榕樹的茂盛。學生回報后,師歸納以下幾句進行重點體會。
師:你從哪句感受到茂盛的?(我從......感受到......)
a、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師:你能說說讀了這句話你仿佛看到什么了嗎?
。ㄖ笇дf的時候抓住理解“一簇”“堆”“不留縫隙”讓學生充分的說,并且想想畫面。)
師:你能讀出茂盛嗎?
(6)接著這句往下讀讀,你還能體會到什么?
b.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師:這句話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師小結:榕樹的顏色綠得發(fā)亮,綠得耀眼,充滿活力的蓬勃生機,十分旺盛。
(7)領悟作者靜態(tài)的描寫
師:作者看到這大榕樹也深有體會,不由地發(fā)出贊嘆
。▽W生接: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師:我們也由衷的發(fā)出贊嘆――
師:作者從大榕樹的枝、干、葉進行了描寫,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株盤根錯節(jié)的,茂盛的大樹,這種描寫方法就叫靜態(tài)描寫。板書:靜態(tài)
(8)指導學生進行情感朗讀
師:現(xiàn)在,讓我們細細品讀,感受大榕樹的靜態(tài)美。
。ń處熞x7、8段,每段開頭一句教師讀。)
。ǘ└惺鼙婙B紛飛的景象
師過渡:“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作者到這里也為了看鳥,現(xiàn)在連一只鳥的影子都沒看見,作者心里會怎么想?
(鳥的天堂里沒有一只鳥。)
師:那到底有沒有鳥呢?請快速地讀第12、13自然段。
。1)學生讀第12、13自然段。
(2)師:作者第二次來到鳥的天堂,看到了什么樣的情景?
師:你從哪里看出鳥多了?
a: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師:具體哪個詞?“到處”到處一次寫出了鳥的什么多?(數(shù)量) b: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師:這又寫出了鳥的什么多?(種類多)
c: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師:這又寫出了鳥的什么多?(姿態(tài)多)
師:哪你想想,鳥兒還可能在干什么?
(3)你能把鳥多讀出來嗎?
3、這種群鳥紛飛的場景,作者的感覺能用一個詞概括嗎?
“應接不暇”
師:你能從這段中找到應接不暇的解釋嗎?
(生讀: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
師:這么多的鳥,作者全寫了嗎?
師:他把特寫鏡頭給了誰?(畫眉)
師:讀讀,你感受到這只小畫眉鳥怎么樣?(快樂)
4、教師小結動態(tài)描寫
師:如果說榕樹給我展現(xiàn)的是靜態(tài)的美,那么著群鳥紛飛的百鳥圖,萬鳥圖主要寫了鳥的什么美?
。ɑ顒莹D―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姿態(tài)的鳥,構成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寫,這是動態(tài)描寫。)
板書:動態(tài)
(4)指導朗讀。
師生合作讀體會鳥的天堂由靜態(tài)變得熱鬧的情景。
(三)問題探究
師:看到這一株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贊嘆?
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1、學生齊讀
2、師:有疑問嗎?
。ㄒ龑W生發(fā)現(xiàn)“那‘鳥的天堂’的確
是鳥的天堂啊”,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有引號,第二個鳥的天堂卻沒有引號呢?
3、學生分小組討論。
4、生匯報。
(四)歸納、總結
這里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
教師小結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其中,動靜結合的表達方法也是這篇課文的又一亮點,我們可以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鳥的天堂教案6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2 、感受榕樹的美麗,體會群鳥紛飛的熱鬧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3 、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4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承接前課時的學習,由情景引入本節(jié)課。
由簡筆畫板書過濾到媒體播放“大榕樹”,教師配圖誦讀第七、八自然段。
。ㄗ匀灰龑χ攸c段的學習)
二、重點學習第七、八自然段,體會榕樹的美。
1、默讀。找出作者描寫榕樹美的句子勾畫體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ㄒ龑W生自讀、感受、質疑)
2、交流自學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A.教師注意學生在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簡筆畫板書讓學生了解“綠葉的多”、“枝上又生根”等特點。
。ㄍㄟ^交流,相互啟發(fā),分享學習心得)
B.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平時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重點體會:“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惫膭顚W生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的感受,教師對學生各自的見解均給予肯定。
。(lián)系本組重點訓練項目“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教師尊重學生閱讀的多元感受)
C.通過教師參與的反復朗讀,表達自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理解、感受。
D.通過自己對這段描寫的體會和感悟,由衷地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三、情景引入,學習12、13自然段。
1、播放12、13自然段“群鳥紛飛”的.課件,讓學生形象感受這部分動態(tài)美的描寫。
2、教師引導: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熱鬧的場面,鼓勵學生通過自由朗讀課文,盡情地感受這部分語言文字描繪的美。(學生可站、可坐,可請老師、可找伙伴)
3、利用學生美術課上畫的小鳥,并把它們“放飛”到大榕樹上。(配上歡快的音樂)
4、引導學生想象小鳥在榕樹上生活的情景,并再次點明課題“鳥的天堂”,體會其含義。
。▽W科間的融合,恰當利用美術課的資源)
5、再讀課文,在欣賞課文的過程中,領會作者對這一情景的描寫。
四、拓展思維,深化主題。
1、播放“小畫眉”。
2、提示:假如你是小畫眉,有些什么感受?
表達感受的方式:
想說些什么?說一說。
寫一段文字(小詩,順口溜┄┄),讀一讀。
編寫歌詞,唱一唱。
看到些什么?畫一畫。
┅┅
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學習的感受。
。ㄩ_發(fā)學生的潛力,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3、交流感受,教師相機評價、指導。
板書設計:
榕樹 大 美 靜態(tài)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鳥 多 歡 動態(tài)
鳥的天堂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十四個生字和新詞“留戀、不禁、展示、顫動、南國、應接不暇”。
2、訓練學生按作者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導學生體會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靜態(tài),哪些地方描寫了事物的動態(tài),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學生活動設計】
1、回答文中設計的問題,勾劃重點詞句。
2、同位討論、小組交流、理解重點句。
3、觀察投影片上的圖,發(fā)揮想象,進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4、質疑問難。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明確目標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 讀準字音:
“顫”讀 chàn;“應接不暇”中“應”讀 yìng;“一簇”中“簇”讀 cù;“隙”讀 xì。
⑵ 理解詞語: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2、用“ ”劃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
質疑問難。
二、揭題,學生自悟
1、板書課題: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樣理解?
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讀全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三、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游覽“鳥的天堂”各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大榕樹。
第三段(10~13自然):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 鳥的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第二課時
【明確目標】
1、分析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初步了解課文描寫景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3、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段
1、讀一讀、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1、作者吃過晚飯,黃昏時,在河邊與朋友乘船出游。從“吃過晚飯”、“我們陸續(xù)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體會到,當時環(huán)境十分幽靜。從“沒有波浪”、“平靜地移動”、“聽見了水聲”體會到的。
2、練習朗讀:
體會作者游玩時愉悅的心情。
二、學習第二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圖):
看圖用一個詞或一個短語概括說說這是一棵怎樣的大樹。
(獨木成林,枝繁葉茂,充滿生機與活力,郁郁蔥蔥……)
2、默讀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榕樹的?主要寫了榕樹的什么特點?用 線劃出來。
3、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這一段描寫了榕樹“大”“美”的特點。
⑴ 描寫“大”的語句:
、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
、 “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 “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
④ “我見過不少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⑤ “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 描寫“美”的語句:
① “一簇簇樹葉……真綠得可愛”。
、 “有許多根垂到地上……臥在水面上。”
、 “那么多的綠葉……新的生命在顫動!
4、圖文對照,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理解重點句:
出示投影片:
這兩句話寫出了這株大榕樹的真面目。樹木的特點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樹干,這就是這株大榕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的原因。
5、指導朗讀:
培養(yǎng)學生體驗“美”、欣賞“美”的能力。
6、小結:
這一段作者由“遠”及“近”地對榕樹的大小,它的根、葉、干、枝的形狀、顏色、大小等進行了描寫,這是靜態(tài)描寫。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這一段主要寫了作者和朋友們第二天又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2、再讀討論,教師適時點撥,再讀思考:
作者是怎樣描寫眾鳥紛飛的活動情景的?標出有關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 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睂懗隽锁B形、鳥色及鳥的姿態(tài)。用這樣相同或相似的句式來寫,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非常上口。
、 作者用了擬人句“樹上就變得熱鬧了!薄罢驹谝桓≈ι吓d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睂懗隽锁B兒們在“天堂”里活潑、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讀:
體會這一段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4、小結:
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鳥的活動──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動態(tài)的鳥,構成了一幅“百鳥圖”。是對事物變化活動的描述,這是動態(tài)描寫。
四、學習第四段
1、自由讀第四段:
說說你從哪些語句中讀懂了什么。
(由“回頭看”、“我感到一點兒留戀”、“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體會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戀。)
2、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要讀出留戀、贊美之情。
五、課后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課文:
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三課時
〖明確目標
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教學過程
一、過渡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這篇課文按游覽路線寫了作者兩次到“鳥的天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兩天的記游,重點不同,方法也有別。那么作者是怎樣來寫所見所聞的,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
二、投影出示自學提綱
默讀思考集中交流、整理:
1、時間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沒有看到鳥,因為天晚了,鳥兒們已經(jīng)在樹上棲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鳥兒,因為早晨,鳥兒開始活動了。
2、因為這棵榕樹很大,而且枝繁葉茂、土地濕潤、環(huán)境安寧,正適合鳥兒做巢生活、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了保護,便于鳥類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鳥兒生活的“天堂”。
三、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文中哪些地方是靜態(tài)描寫?哪些地方是動態(tài)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
1、大榕樹是靜止不動的,文中作者從根、干、枝、葉等部位逐項來寫,這就是對榕樹的靜態(tài)描寫,如:
“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2、作者第二次到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寫了鳥的活動,是動態(tài)描寫。如:
“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3、寫文章時,注意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就能把內容寫得更具體、更準確,動靜結合,可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4、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四、總結擴展
1、總結全文,歸納中心:
本文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說明大榕樹的美麗奇特及被稱作“鳥的天堂”是名不虛傳的。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贊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讓學生暢所欲言?梢岳斫馕恼聝热,學習本文的寫作方法或熱愛鳥類,保護環(huán)境等某一方面來談。如: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觀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狀,顏色,位置等,而且還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時間里靜態(tài)、動態(tài)的變化。)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佳句。
2、用“ ”線畫出短文中靜態(tài)描寫的句子,用“___”線畫出短文中動態(tài)描寫的句子這只青蛙,兩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兩顆晶瑩的玻璃球,可機靈了。我把它剛放在水盆里,那長蹼的后腿向后一劃,“唰”地一下,就躥出好遠,還濺中國點水花。
鳥的天堂教案8
【教學目標】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xù)”、“應接不暇”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利用網(wǎng)絡展開多層面的拓展閱讀,進一步了解“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并能較好地對搜集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嘗試寫簡短的“解說詞”。
【教學重點】
1、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指導學生朗讀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詞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課件: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
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說一說。
2、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呀!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鳥的天堂》,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板題、讀題。
3、釋題: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鳥的天堂”(小鳥的樂園)。
二、泛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想一想:課文描寫了什么景象?
2、交流,根據(jù)內容分段。
三、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想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2、比較: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在山頭,在樹梢。
太陽落下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山頭和樹梢。
(短句讀來有韻味)
3、作者就快要到“鳥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4、懷著喜悅的心情,輕聲讀第一段,感受、欣賞河面環(huán)境的幽靜和景物的優(yōu)美。
第二課時
一、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1、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結尾句)
2、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朗讀
3、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大榕樹周圍環(huán)境安寧,景色幽靜;大榕樹枝繁葉茂,便于鳥兒棲息;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保護。)
二、學習第二段
1、作者描寫的大榕樹有何特點?
2、理解句子: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榕樹子是明亮的原因是什么?“顫動”?為什么會有這種“新生命在顫動”)
3、面對這樣一株大榕樹,作者不由得發(fā)出了什么贊嘆?(啊!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指導朗讀,體會聯(lián)想的作用。
5、大榕樹枝繁葉茂,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可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這是鳥的天堂嗎?第二天早晨,作者又經(jīng)過鳥的天堂,看見了什么?
三、學習第三段
1、第二天清晨,當陽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的時候,我們再一次來到了這里。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應接不暇。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再次欣賞那熱鬧的`場面吧!
自由地讀讀課文,可以坐著讀,可以站起來讀,可以找伙伴一起讀,也可以請老師和你一起讀!
2、指導朗讀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緊湊。
3、導讀:作者繼續(xù)拍掌,無數(shù)的鳥從榕樹叢中飛了出來,這么多的鳥聲,這么多的鳥影,作者有什么感覺?理解“應接不暇”。
4、作者終于看見這數(shù)不清的小鳥了,原來對于小鳥們來說,這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就是它們的。
練習題
一、讀拼音,寫詞語。
1.這棵róng shù( )非常茂盛,下垂的枝條jiū chán( )在一起,非常壯觀。
2.他pāo kāi( )雜事,加入到這個lǜ shī( )團隊。
二、寫出加粗詞語的近義詞。
1.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 )
2.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樹木不計可數(shù)。( )
3.當我說許多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 )
三、讀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
1.我見過不少的榕樹,但是像這樣大的榕樹卻還是第一次看到。( )
2.一部分樹枝吹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
3.三只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
四、課文整體梳理。
這篇文章突出了榕樹_______、_______的特點,突出了鳥_______、______的特點,體現(xiàn)出作者對大自然_______________的贊美之情。
五、重點段落品析。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假 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xīng xìng)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
1.劃去錯誤的字或讀音。
2.用一句話概括選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運用( )描寫,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特點。
A動態(tài)
B靜態(tài)
六、想一想,我們怎樣使鳥的天堂更加熱鬧、更加繁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1.榕樹 糾纏 2.拋開 律師
二、1.展現(xiàn) 2.不計其數(shù) 3.改正
三、1.× 2.× 3.√
四、大 美 多 歡 生命力
五、
1.劃去 假 xìng
2.鳥兒們很多。
3.A
六、示例:我們要保護鳥的天堂,不準人們捕鳥,不準人們破壞當?shù)氐闹参,給鳥兒們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廣闊的生活空間。
知識點
生字組詞:
槳:船槳 劃槳 搖槳 螺旋槳
榕:榕樹 榕城
糾:糾正 糾纏 糾紛 糾結 有錯必糾
樁:樹樁 木樁 打樁 樁子 一樁事
漲:漲潮 漲水 漲錢 漲價 水漲船高
塔:寶塔 鐵塔 水塔 塔樓 燈塔
梢:末梢 樹梢 辮梢 喜上眉梢
暇:無暇 目不暇接 應接不暇
眉:眉毛 喜上眉梢 眉飛色舞 眉開眼笑
拋:拋棄 拋到 拋錨 拋頭露面 拋磚引玉
多音字:
數(shù):shǔ數(shù)落 shù數(shù)字 shuò數(shù)見不鮮
禁:jìn情不自禁 jīn禁止
形近字:
槳(船槳) 獎(獎勵)
榕(榕樹) 溶(溶解)
糾(糾紛) 叫(喊叫)
樁(樹樁) 臟(骯臟)
漲(漲價) 張(張開)
塔(鐵塔) 搭(搭檔)
梢(樹梢) 悄(悄悄)
暇(無暇) 瑕(瑕疵)
詞語解釋:
簇:量詞,用于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xù):表示前后相繼,時斷時續(xù)。
規(guī)律:原指事物之間的內在的本質聯(lián)系,本文指有一定的節(jié)奏、節(jié)拍。
糾正:改正(缺點、錯誤)。
逼近:靠近;接近。
白茫茫:形容一望無邊的白(用于云、霧、雪、大水等)。
應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過來。后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應付不過來。
不可計數(shù):沒有辦法統(tǒng)計(數(shù)目)計算,形容數(shù)量非常多。
反義詞:
天堂——地獄 緩緩——急促
靜寂——喧鬧 熱鬧——冷清
清楚——模糊 不可計數(shù)——寥寥無幾
近義詞:
糾正——更正 逼近——靠近
展示——展現(xiàn) 照耀——照射
光明——光亮 熱鬧——喧鬧
興奮——高興 留戀——依戀
陸續(xù)——連續(xù) 繼續(xù)——持續(xù)
詞語搭配:
(燦爛)的紅霞 (茂盛)的榕樹
(緩緩)地移動 (興奮)地叫著
幾(只)小船 一(株)榕樹
詞語擴展:
形容數(shù)量多的詞語:
不可計數(shù) 數(shù)不勝數(shù) 不計其數(shù) 不勝枚舉 成千上萬
課內問題:
1、“天堂”是什么意思?“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答:“天堂”是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傍B的天堂”是說那株大榕樹是鳥兒們生活的樂園。
2、作者幾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分別是什么時間去的?
答: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第二次是在早晨。
3、為什么這株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
答:(1)這株大榕樹很大,為鳥兒提供了廣闊的生活空間。
(2)這株大榕樹很茂盛,給鳥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自由自在的生活環(huán)境。
(3)農民不許人去捉樹上的鳥。
課后習題答案:
1、朗讀課文,說說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參考答案:因為這里既有適合鳥類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又有人類對鳥的保護,作者看到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所以作者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2、課文分別描寫了傍晚和早晨兩次看到“鳥的天堂”的情景,說說它們有哪些不同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和節(jié)奏讀一讀相關段落。
參考答案: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棲息了,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鳥的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這是靜態(tài)描寫;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作者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熱鬧活動的景象,這是動態(tài)描寫。
鳥的天堂教案9
這篇課文記敘了作者和朋友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tài)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群鳥活動的景象。寬闊清澈的河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構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風景畫,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課文語言質樸、感情真摯,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讓我們的心為之顫動,情為之動容。
課文語言質樸,動靜結合,美不勝收,觀察有序,筆法細膩,易讀易記,情感真摯,給人以一種美的享受。而且語言淺顯,學生理解內容的難度不大。
以讀為本是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寶貴經(jīng)驗,本節(jié)課我想用最簡單的朗讀、感悟的.方法來教學本課,抓住關鍵的詞語咀嚼、品味、賞析升華,讓學生在課堂有滋有味地讀,無拘無束的表達感受。
【知識與技能】
1.認讀本課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第8自然段。
2.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鳥的天堂”傍晚和早晨不同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榕樹的大和“鳥的天堂”的熱鬧,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孩子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感嘆“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難點
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師:本課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2課時
第一課時
1.檢查預習情況,質疑問難。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難點
理清層次,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問題導入
孩子們,根據(jù)你們的理解,告訴老師,“天堂”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沒有煩惱,自由快樂的地方。)那根據(jù)你們對生活的觀察,鳥的天堂一般會在哪個地方呢?(樹林里。)是啊,樹林是鳥的天堂。好,今天我們將學習文學大師巴金先生所寫的《鳥的天堂》,一起來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板書課題)
二、預習檢查,整體感知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2.畫出文中你認為寫得美的詞句來讀一讀,細細體會。
3.自由讀課文,質疑問難。
三、揭題,學生自悟
1.“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樣理解?文中“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讀全文思考: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兩次。第一次是在黃昏,鳥都休息了,因此作者著重描寫了“天堂”本身——大榕樹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正是鳥兒最活躍的時刻,所以著重寫了“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熱鬧活動的情景。)
3.小組討論:
我們把作者兩次游覽“鳥的天堂”各作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幾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
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寫“我”和朋友們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大榕樹。
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寫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們再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了“鳥的天堂”里的居民——鳥兒的活動情景。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
鳥的天堂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解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感受并欣賞文中描寫大榕樹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3、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句子領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三、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自學為主)
一、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課文
1、通過昨天的預習你對作者以及課文知識了解了什么?說一說(簡介作者)
2、激疑審題:天堂指什么?它是怎樣的?(美的、充滿歡樂的)
3、課文里的鳥的天堂是寫的什么呢?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ㄈz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談自己讀的感受。
。ㄋ模┰僮x課文理清思路
1、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ㄎ澹、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暸f知
。ǘ┳灾鲗W習,談感悟體會鳥的天堂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
1.抓段落,談感悟。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2.抓句子,談感悟。在學生?談喜歡段落的基礎上,先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從文章的字里行間去尋找美。
3.抓品讀,促感悟。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
4.主動探究,悟環(huán)保。
。ㄈ┚C合實踐,練能力。
鳥的天堂含有一種脭人的力量,在這里,一切都顯出一種夢境般的美麗。如今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在大力發(fā)展旅游的今天,如何吸引中外游客到此一游呢?如果你就是一位導游詞設計者,你能否根據(jù)來自不同地區(qū)的游客,設計出不同人群的導游解說詞呢?
寫作背景:
情景一:一群來自廣東南方旅行社的游客,來到了鳥的天堂,面對著這些榕樹比較熟悉的游客,你開始講解
情景二:一天,旅行社安排你接待一個由東北人組成的旅游團。他們中的人大多數(shù)是第一次見到榕樹,你該如何向他們介紹鳥的天堂?
情景三:國際旅行團帶來了一個由加拿大、俄羅斯等國的外賓組成的旅游團,他們多數(shù)人是第一次到中國,你準別怎樣講解?
2.請學生自己選一個感興趣的情景設計導游詞。
注:
(1)解說詞能針對不同的游設計,繁簡適度;
(2)導游講解態(tài)度和藹、親切、落落大方
鳥的天堂教案11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眾鳥紛飛的景象。
教學重點
朗讀重點片段,感悟大榕樹的奇特、尼奧的歡快。
一、導入
1在廣東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四、五百年前廣東新會的天馬村有一條小河,河中有塊泥潭小洲。一天,一只仙鶴看中這環(huán)境優(yōu)美,便銜來一棵榕樹枝,說來奇怪,這棵榕樹很快的生長起來,枝繁葉茂,遠看像浮動的綠洲。又一個美麗的清晨,這只仙鶴帶來了成千上萬只仙鶴。從此,每于清晨薄霧,萬千靈鳥,鳴聲呼喚,翩翩起舞,形成了南國的一個奇觀“鳥的天堂”。
2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樣的地方才能稱作“鳥的天堂”呢?
。ㄉ杂烧f,帶著你們美好的幻想再來讀題目。)
二、檢查預習
巴金爺爺幾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各在什么時間?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兩次一次在傍晚,一次在早晨第一次看到了一顆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三、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后,他有怎樣的感慨?
。ㄗ蛱焓俏业难劬︱_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指名讀,讀出感慨。齊讀。
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為什么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第二個不加引號呢?
(第一個“鳥的天堂”是大榕樹,第二個“鳥的天堂”是真正的鳥的天堂。)
四、大榕樹變天堂了,這是怎樣的一株大樹呢?讓我們伴著夕陽的余輝走進這棵神奇的大榕樹,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7、8自然段,
1、你仿佛看到了一棵怎樣的樹?
。ù、茂盛、生機勃勃)
2、看到這棵大榕樹,作者發(fā)出了怎樣的贊嘆?
(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齊讀(讀出贊嘆)
五、自由朗讀7、8自然段,體會作者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方法:圈點批注,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1、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
(從不可計數(shù)體會出枝干數(shù)目很多,說明樹很大。)
指導朗讀:讀出“一株、大”
2、枝干的數(shù)目為什么不可計數(shù)呢?
。ㄖι嫌稚,根上又生枝)
出示圖片,形成了獨木成林的景觀,所以作者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3、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臥在水面上。
。w會“臥”字,帶著你的感受讀)所以作者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4、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
。ú涣粢稽c縫隙,說明樹葉多。)
5、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讀了這句話有疑問嗎?(為什么說有“生命在顫動?)
6、借助平時的生活感受,小組交流。
(預設:可能是風吹的樹葉在動,可能是小鳥在動。)
(是樹葉在動,是生命在動,也是作者的心在動,所以他贊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六、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已有500年的歷史了,它之所以這樣美麗,不僅是因為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還有天馬村的人對它的愛護,天馬村的人視這棵樹為神樹,視這些鳥為神鳥,多少年來人們用這種最淳樸的環(huán)保意識保護著這棵樹,所以,人們一直擁有這“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七、1假如你就是第一只飛來的仙鶴,發(fā)現(xiàn)了這株美麗的南國的樹,你將怎樣召喚你的.同伴來此安居樂業(yè)?
2、就在你們的呼喚聲中來了許多的鳥,看!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12、13自然段,看看巴金怎樣把這動態(tài)的美展示在文字上的?
八、1讓我們用同樣地方法看看作者寫出了鳥的什么特點,怎樣寫出這些特點的?
學生匯報。
1、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是鳥聲,到處是鳥影。(兩個“到處”說明鳥很多。)
2、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應接不暇的意思就是說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起來。在課文里是說鳥太多了,眼睛看不過來了。)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有的……有的……有的,說明鳥的姿態(tài)很多,種類也很多。)
4、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叫著,那歌聲真好聽。(體會到鳥兒很歡快,快樂地叫著。)
5、教師借機指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么姿態(tài)的鳥呢?(學生發(fā)散想象。)
九、總結全文
大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我們人類也要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才會有這“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教案12
【教學目標】
。薄⑼ㄟ^默讀、有感情地朗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討論、談感受、談見解等方式來品味“鳥的天堂”的確是“人間天堂”的美好境界。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tài)、動態(tài)描寫和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有的激昂慷慨,有的婉轉動聽,有的低沉,有的嘹亮??這就是令人向往的天籟之音,F(xiàn)在就請同學們閉上睛眼,靜靜的聆聽一段旋律,并在腦海中想象畫面,聽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úシ拧栋嬴B朝鳳》錄音帶。)
板書:
二、初讀課文,理“線索”
引導質疑:
師:看到題目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ㄊ裁词翘焯?文中“鳥的天堂”指什么?在哪里?為什么稱“鳥的天堂”???)
三、自主學習,談感悟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
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都看到了什么?說說你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并陳述自己喜歡的原因。 2、把你喜歡的句子自由朗讀,細細品味,從文章字里行間去尋找美。
。、讓學生自己選擇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同桌互相交流體會,看一看是否讀出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談一談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
。础W生匯報自己喜歡的句子:
自讀、品讀、齊讀、討論、談感受、談見解。
⑴ 大榕樹:
體會榕樹大和茂盛的特點。
師出示課件,體會“真是一株大樹”。
學生:再次讀句子,感受榕樹的大。
師:這株大榕樹占地面積有多大呢?誰查找到這方面的資料?課下大家丈量了操場和教室的面積,大家計算一下:合幾個操場?幾個教室?經(jīng)過換算,你有什么感受?
。ê喼碧罅恕#
師出示課件,感受榕樹的大與茂盛的特點。
師:請同學們反復朗讀這部分內容,突出重點詞句,體會榕樹的特點,在讀中表達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感受。
師:指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榕樹的大和茂盛的特點進行靜態(tài)描寫。
學生:質疑,提出還不明白的問題。
過渡:這里的大榕樹是如此的神奇,可是更讓人們驚嘆的要算久居榕樹之上的各種鳥類。
、 鳥:
體會鳥多的特點。
學生:交流表現(xiàn)鳥多的句子。
師:那么,請大家想象一下,樹上還有什么姿態(tài)的鳥呢?請用“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說。
。▽W生發(fā)揮想象。)
師出示課件“群鳥紛飛”的.場面。
學生:齊讀段落。
師指導學生領悟作者抓住鳥多的特點進行動態(tài)描寫。
師:看到這么一棵奇特的榕樹,領略到樹上鳥兒歡騰的場面,作者又發(fā)出了怎樣的感嘆呢?
學生齊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師:誰知道兩個鳥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嗎?
師:讀到這里,你也會象巴金先生那樣對鳥的天堂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吧,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
四、主動探究,悟“環(huán)!
師:為什么這里會成為鳥的天堂?
五、總結全文
在榕樹被大自然賦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為了鳥的天堂。作為人類也要保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
《鳥的天堂》一文是巴金的散文。本文語言準確生動,樸素優(yōu)美,簡潔灑脫,富有節(jié)奏感。我在教學本課時,以訓練學生語感為主:
。薄⒅庇^感悟:
小學生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材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誦讀,獲得對課文內容初步認識后,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huán)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后讓學生看著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啟發(fā)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沉浸在其中,仿佛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寫一只鳥的特寫鏡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品詞析句:
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方法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程度。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顏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于“顫動”、“展示”這兩個關鍵字,引導學生用其他詞來替換。如用“顯示”、“出現(xiàn)”或“抖動”、“晃動”等,用哪組詞更好?在討論、比較中,讓學生體會到“展示”是清楚地擺出來,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突出榕樹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頻繁地振動,課文把微風吹動,陽光照耀下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不但美麗而且動靜結合,顯示了大榕樹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受。這樣,關鍵文字抓住了,學生品出了精妙詞語,咀嚼出了它的神韻,從而在心靈上與作者產(chǎn)生了強烈的共鳴,促使學生語感不斷地增強。
鳥的天堂教案13
一、教學要求:
1、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感受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2、學習課文寫景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陸續(xù)”、“應接不暇”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從“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到“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保
二、教學重點:
1。 了解大榕樹的外形特點,體會“鳥的天堂”的含義。
2。 學習描寫事物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容:學生字、泛讀課文、分段、講讀第一段。
一、 釋題,導入新課。
1。 談話引入。 學期初,我們在第一單元學過了《長城》和《桂林山水》兩篇課文,長城和桂林美嗎?其實,在廣東也有一個很美的地方,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去過以后,還寫出了一篇十分有名的游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新課。
2。 板題(“鳥的天堂”),讀題。 3。 釋題: ① 你能告訴我題目里哪個是中心詞嗎?(天堂) ② 天堂是什么意思?(幸福、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
、 “鳥的天堂”是什么意思?(小鳥的樂園)
過渡:課文寫到的這個“鳥的天堂”其實離我們很近,就在廣東新會。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巴爺爺眼里的“鳥的天堂”是怎樣的。
先來學習字詞。
二、字詞教學。
、 出示生字、課后詞。
② 開火車讀――正音――齊讀。
③ 指出容易寫錯的幾個字。
“茂”不要寫成“ ”(加多一點)
“隙”不要寫成“ ”(第三筆是“丨”不是“亅”)
“暇”不要寫成“ ”(“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 理解部分詞語意思。
留戀:不忍舍棄或離開。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顯地表現(xiàn)出來。
南國:指我國的南部。(我們從小生活的這個地方就是南方。)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樹葉一閃一閃的樣子。
應接不暇:本課指由于鳥兒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過來。
三、泛讀課文,理清課文層次。
1。 聽課文朗讀錄音,思考: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兩次)
2。 自讀課文,找出最能體現(xiàn)鳥多的句子,畫下來。
3。 四人小組討論: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我們”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的?
4。 課文開頭講什么?結尾呢?
5。 請按“上路――第一次――第二次――離開”的順序將課文分四段,并說出每段段意。
6。 分組分段讀課文。
四、講讀第一段。
1。 指名讀。
思考:巴金爺爺在何時去何地?怎么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樣?
2。 回答思考問題。
3。 默讀課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么,聽到什么?請找出相應詞句劃下來。
4。 作者的所見、所聞(聽)給你什么感覺?
5。 練讀句子。(男、女分練)
6。 作者就快要到“鳥的天堂”了,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7。 懷著喜悅的心情,輕聲讀第一段,感受、欣賞河面環(huán)境的幽靜和景物的優(yōu)美。
五、布置作業(yè)。
1。 抄生字、詞,組詞。
2。 預習3、4段。
、 朗讀3、4段。
、 第一、二次去鳥的`天堂,作者的所見所聞有何不同?(可在書上圈點。)
③ 思考課后題2。 ⑴ ⑵。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容:講讀課文第二第三段。教學目的:
1。 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學習課文描寫靜態(tài)和動態(tài)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通過理解前后兩次對“鳥的天堂”的描寫體會事物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教具準備:課文朗讀錄音帶、錄音機、幻燈機、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二、三段,隨巴金爺爺泛舟出游,一起到……(齊讀課題)。
二、 講讀第二段,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
作者以前來過嗎?這第一次來鳥的天堂,留給他最深印象的是什么?(板書“大榕樹”)
2。 請同學們邊聽(第二段的)課文錄音,邊思考兩個問題:
、僮髡甙词裁错樞騺砻鑼懘箝艠?請找出有關語句。
、谡n文描寫了大榕樹的哪兩個特點?
3。學生回答問題。
①(示幻燈片)就是這樣的一株大榕樹,作者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板:遠、近)
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句子中的“逼近”可換作什么詞?表示什么意思,哪一個詞用得最好?
4。 作者從遠到近,又描寫了大榕樹的兩個什么特點?(板“大、美”)
5。 請四人小組討論,劃下你找到的描寫榕樹“大”和“美”的句子。并讀一讀。
6。 告訴大家你的結果。
7。 自由讀自己所劃的句子。
8。 大榕樹真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文章里寫得特別好的句子。
A:(幻燈)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
a。 請1、2組齊讀句子,很明顯這個句子是寫榕樹哪個特點的?
b。 你能用另一個詞代替句子中的“不可計數(shù)”嗎?用哪一個最好?(“數(shù)”是多音詞。)
c。 這句子描寫的是一種怎樣的景象?能用一個四字詞概括出大榕樹的生長情況嗎?
d。 讀句子,體會這是一株多么大的榕樹!(配合想象)
范讀――男讀――(糾正)女讀。
e。 你能看圖復述句子嗎?(示幻燈片)
。ㄗ允雳D―個別――齊)
B:(幻燈)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 請3、4組同學齊讀句子。
b。 榕樹什么時候的葉子是翠綠的?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什么令它們發(fā)光?
c。 “顫動”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顫動?請給它換個詞,并比較哪一個最合適?
d。 為什么會有這種“新生命在顫動”的情況出現(xiàn)?
e。 指導讀句子。
假設你眼前就有這么一株大榕樹,陽光燦爛,剛好微風吹來,葉子上像有精靈在向我們招手。你想我們也和作者一樣心里對榕樹充滿了……之情?請帶著這種感情讀句子。
(齊讀――范讀――個別――齊讀)
9。 面對這樣一株大榕樹,作者不由得發(fā)出了什么贊嘆?請在前面加上“啊”字,讀出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0。 你能告訴大家,在這一段里,作者抓住了大榕樹的哪幾個具體方面來寫的嗎?(示幻燈片提示,板“枝、干、葉、根”)
11。 齊讀7、8自然段,作者筆下的大榕樹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寧靜、悠遠、美麗、幽雅)
12。 這種對靜止不動的事物的描寫,我們稱為靜態(tài)描寫。(板“靜態(tài)”)
13。 (過渡)大榕樹有一種靜態(tài)的美,可作者來到榕樹下,目的是什么?他看見小鳥了嗎?作者什么時候才真正看見了小鳥?
三、講讀課文第三段,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景象。
1。 快速閱讀課文,找出概括鳥的天堂起初場面的詞。找出馬上舉手。
2。 示圖,小鳥出來了,鳥的天堂馬上變得怎樣了?
3。 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種熱鬧情景的?
4。 鳥聲是作者――(聽到的),鳥影是作者――(看到的)。
5。 為什么出現(xiàn)這種熱鬧的場景?是什么把小鳥給引出來了?找出句子。
6。 指導朗讀2、3、4句,注意“第二只、第三只”要緊湊。(齊讀,輪讀)
7。 導讀:作者繼續(xù)拍掌,無數(shù)的鳥從榕樹叢中飛了出來,品種真多啊。
8。 這么多的鳥聲,這么多的鳥影,作者有什么感覺?
9。 理解“應接不暇”的意思。
10。 哪一只小鳥引起了巴金爺爺?shù)淖⒁猓空堈页鼍渥印?/p>
11。 你覺得巴金爺爺當時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讀句子。
。▊別――齊――范――齊)
12。 作者終于看見這數(shù)不清的小鳥了,原來對于小鳥們來說,這一株美麗的大榕樹,就是它們的――(天堂)!果真名不虛傳。
13。 你覺得小鳥出現(xiàn)后的熱鬧場面,在感覺上和上面大榕樹的寧靜幽雅一樣嗎?
14。 這種對活動狀態(tài)的事物描寫,我們稱之為動態(tài)描寫。(板“動態(tài)”)
四、通過自選朗讀總結全文。
1。 這節(jié)課上,你了解認識了什么?
課文從大榕樹的靜態(tài)及對小鳥的動態(tài)描寫,介紹了作者和朋友兩次在“鳥的天堂”所見所聞,十分真實合理,形象生動。
請自選一節(jié)你認為寫得最美的課文自由朗讀并將寫得好的地方介紹給大家。
第 三 課 時
教學內容:講課文第四段,歸納中心,解決課后題,鞏固寫作手法(動、靜態(tài)描寫)。
一、 引入。 上一節(jié)課,我們跟著巴金爺爺先后兩次欣賞了鳥的天堂這一動一靜 的美麗景
致,當他要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二、 講讀第四段。
1。指名讀,找出巴金爺爺離開時心情如何的有關詞句。
2。為什么作者對鳥的天堂這么留戀?
3。這段的最后一句最能把作者去完“鳥的天堂”之后的想法表達出來的。(示幻燈課后2題(3),請讀句子思考括號內問題。
4。這時,巴金爺爺?shù)男那槿绾?(留戀、贊美?/p>
5。朗讀第四段。
三、總結全文。
課文寫了作者先后兩次赴新會“鳥的天堂”,所見所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些不同?(去的時間不同)
2!傍B的天堂”其實就是指什么?(大榕樹)為什么大榕樹能成為鳥的天堂?聯(lián)系上下文找出原因。
。á 大榕樹周圍環(huán)境安寧,景色幽靜。)
(② 大榕樹枝繁葉茂,便于鳥兒棲息。)
(③ 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鳥兒得到保護。)
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對大自然的熱愛贊美)
學完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觀察事物時,不僅要注意形狀、大小、顏色、位置,而且更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時間里的靜、動態(tài)的不同變化。)
五、質疑、
學完后有什么不明白、弄不懂的地方?
六、解決課后題。
七、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背誦要背的部分。
2。用“陸續(xù)”和“應接不暇”造句。
3。預習下一課。
鳥的天堂教案14
【教材分析】
《鳥的天堂》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組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經(jīng)典課文,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篇寫景名作。它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游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贊美。全文按游覽順序可以分為四個大段:第一段寫作者和朋友們劃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寫第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寫第二天又一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寫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贊美。全文節(jié)奏鮮明,聲音鏗鏘,自然流暢,瑯瑯上口。課文開頭多用短句,簡潔明快,令人漸入佳境。寫靜態(tài)的榕樹,多用長句,具體生動,情深意厚,耐人尋味。寫群鳥嬉戲,以詞為句,長短錯落,生動熱鬧,給人以急促的動感。作者又用連環(huán)頂真等寫法,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讀時就給人以應接不暇的感覺。作者又較多運用排比、復迭的句子,體現(xiàn)熱鬧歡騰的景象。然而,在保護生存環(huán)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
【設計理念】
1、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中寫到: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美的結構把它聯(lián)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知識,一串不連貫的論據(jù)在記憶中僅有短暫的可憐的壽命。因此在教學中,要著眼于整體,聯(lián)系上下文,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病⒁阅区B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一句貫穿全文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更深地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會作者生動的描寫。
。场⒃谇榫持羞M行角色的換位體驗,從鳥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如:讓學生當作一只小鳥,作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的演講。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場景。
。病⒗斫庵攸c詞句,體會靜態(tài)和動態(tài)的描寫方法。
3、體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由衷贊美,感受人與大自然、動物的和諧之美,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理解文中描寫的大榕樹的奇特景象及眾鳥紛飛的幸福場景。
。病Ⅲw會作者對鳥的天堂的贊美和留戀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 大榕樹、眾鳥紛飛的圖片和錄像片。
、 大榕樹的相關資料。
⑶ 背景音樂。
2、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搜集本文所講的鳥的天堂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播放群鳥齊鳴的聲音。
聽一聽,你想到了什么?
說一說。
2、多么令人向往的鳥的樂園呀!如果大家讀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鳥的天堂》,一定會有更多的體會的。
。▽τ谛W生的學習來說,興趣具有強大的內驅力。只有學生有興趣時,才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用音樂來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問題探究,自讀自悟
1、揭示課題,理解天堂。
2、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兩次經(jīng)過鳥的天堂后感受最深的句子。
。ńY尾句)
。、理解:
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質疑:
、 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⑵ 那又為什么說的確是鳥的天堂呢?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打開學生的思路,激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他們產(chǎn)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濃厚興趣。)
三、抓重點句,品讀感悟
。、引入學習描寫大榕樹的相關段落,體會榕樹的美。
。ń鉀Q:為什么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
、 理解重點句:
、 句子一:
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這是一株怎樣的榕樹?
B、重點理解不可計數(shù)和臥。
。、介紹榕樹的氣根,感受榕樹獨木成林的特點。
。、朗讀句子。
、 句子二:
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指名讀:
說說這段話描寫了榕樹的什么?
。、自由讀:
你還感受到了榕樹葉子的什么特點?照耀說明了什么?
。谩⑾胂笠粋個新的生命顫動,它們會說些什么?感情朗讀。
⑵ 師參與朗讀7、8兩段,進一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感悟榕樹奇特的美。
、 小組內交流:
昨天我看到的是什么?
。ò验喿x與質疑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把閱讀與感悟有機結合,讓學生經(jīng)歷讀──思──悟──通的學習過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行為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引入學習描寫群鳥的相關段落,體會百鳥齊飛的動態(tài)美。
。ń鉀Q:為什么說的確是鳥的天堂?)
理解重點句:
句子:
我們繼續(xù)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 演示課件(群鳥齊飛圖,配樂朗誦課文),交流感受:
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 出示句子,句子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鳥很多?
。◤拇笮、顏色、動作體會)
、 想象說話:
有的站在樹枝上叫什么?飛起來會說些什么?撲著翅膀的鳥又會說些什么?
、 感情朗讀,體會這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四、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實踐
。薄⑼扑]小鳥參加鳥類演講比賽:
課件出示主題:
我們的生活多么快樂。
要求:
根據(jù)課文12、13自然段的內容,發(fā)揮想象,自由表達。
⑴ 以小組為單位,自由練說,評出一位高手參賽。
、 生準備后交流,生生互相評價。
2、小結:
精彩的演講,使我們更加喜愛大榕樹,也更加珍惜我們快樂自由的幸福生活。當然也忘不了人類對我們的友善與保護。此時,我們也更能體會出巴金老爺爺?shù)馁潎@。
齊讀: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ò蜒葜v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方式引進課堂,把教材還原成生活場景,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生活化的生命態(tài)中展開對話,活化了教材。)
五、自選練習
教師出示以下三組不同形式的練習,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特長任選其中一項,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薄⒄
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畫鳥的天堂:
根據(jù)文中描寫的情景來畫鳥的天堂,可插入簡短的文字說明;
。、結合課文,參考課前搜集到的資料卡片,設計導游詞,可以小組合作實地當一回導游演習一下。
。ú町愋缘木毩曉O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體現(xiàn)了教學的彈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
【板書設計】
樹: 大 茂盛 奇特美麗
鳥的天堂 贊美
鳥: 多 歡快 壯觀
【資料庫】
鳥的天堂位于我國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鎮(zhèn)天馬村河中,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1933年,巴金先生看望朋友經(jīng)過這個地方,寫了《鳥的天堂》后,使這里名揚四海。鳥的天堂那棵覆蓋整個島嶼的古榕樹,據(jù)傳是這樣形成的:
。担埃岸嗄昵,天馬村年年鬧干旱,農田干涸,莊稼歉收。鄉(xiāng)親們?yōu)榱丝购,開了一條人工河──天馬河,引進珠江的水灌溉農田?墒悄昃安灰姾棉D,當?shù)赜袡嘤袆莸娜擞舱f是天馬河開壞了,把風水給破了,強迫村民把這條河堵上。村民們含著淚水,把挑來的泥土用船載著倒在河心,不久堆起了一個土墩,成了河心小島。當時有個村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樹枝,用來系住船只,想不到第二年這根榕樹枝長出根兒,發(fā)出新芽。由于水分充足,榕樹越長越高,每年從枝上長出了許多氣根倒垂下來,鉆進泥土里。過些日子,入土的根兒長成了新的枝干,枝干長粗了又垂下許多氣根來這樣年復一年的不斷生長,樹干多得不可計數(shù)。經(jīng)歷數(shù)百年生長,一棵樹長成了一片林子,覆蓋全島,占地達18畝,近看像原始森林,遠望像浮在水面上的綠洲,真是南國奇觀。
鳥的天堂又令人稱奇的是,這棵神奇的古榕樹上棲息著數(shù)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其中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非常壯觀。巴金先生為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早晨時候百鳥嬉鬧的景象。如今,傍晚時分百鳥出巢的情景也十分壯觀。每天傍晚7時15分至7時45分(冬季提前1小時),一批批灰鷺從鳥的天堂準時朝東南方向編隊出發(fā),飛到周邊一帶的淺灘上去覓食。起飛前,先由一只負責召集的灰鷺從古榕樹的西頭飛到東頭,有時還飛到隔江的小島,呼朋引伴,催促同類趕緊趁著暮色外出覓食。不到5分鐘,在領頭鳥的帶領下,一群大大小小的灰鷺陸續(xù)從林子里飛出,群鳥爭鳴,翩翩起舞,這種情景每次大約持續(xù)半個小時。第二天清晨5時15分至6時多,飛出去的灰鷺經(jīng)過一夜辛勤勞動,滿載而歸,從四面八方飛回古榕樹,與伏在枝頭正準備飛出去覓食的白鷺交頭接耳、盤旋飛舞,有時還會做出俯沖和倒飛的動作。據(jù)說這一自然景象延續(xù)至今已有380年的歷史。天馬村人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用各種各樣方式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
。保梗福茨辏徒鹣壬H筆題寫小鳥天堂四字,為風景區(qū)增色生輝。2002年,鳥的天堂風景區(qū)經(jīng)過重新規(guī)劃擴建后,占地面積達40萬平方米,形成了一個集古榕、鷺鳥、天馬人一體的自然文化景觀,是目前僑鄉(xiāng)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tài)旅游景點,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慕名而來,流連忘返。
鳥的天堂教案15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地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留戀、目不暇接。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 理解課文內容,從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4、 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充分發(fā)表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能用各種喜歡的方式表達感受。
教學手段:自制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意圖:從巴金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過程:
一、 談話。
1、 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 板書“鳥的天堂”鳥的天堂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 按照要求讀書。
1、 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 想想自己讀了課文后感覺是什么?在旁邊寫上批注。
3、 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問號。
三、 檢查自學效果。
1、 指名讀課文,在有生字、詞語的地方注意糾正讀法。
2、 談自己讀的感受。
3、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ハ嘟涣。
四、 簡介本文作者及課文有關知識: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廣東新會訪友時,路過“鳥的天堂”后寫下來的。
“鳥的天堂”實際是寫什么呢?
“鳥的天堂”實際是指大約有500年樹齡的一株大榕樹,它位于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
五、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 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第幾次才真正見到“鳥的天堂”?
2、 那些句子最能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筆畫下來。并說說表達了什么感情。
六、 學習生字
1、 指名讀詞讀字。
2、 指導書寫難寫的字。
3、 抄寫生字詞語。
板書:18、鳥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樹
第二次 鳥的天堂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從鳥的角度來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命景觀之美,增強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過程:課前板書課題。
一、引入:同學們,你們緊張不緊張?
看到這么多老師坐在這里肯定緊張。老師今天讓大家一個個都變成快樂的鳥,一起來學習《鳥的天堂》(出示課件:群鳥圖)這節(jié)課,現(xiàn)在,你們就是這一只只小鳥,那你們還緊張嗎?
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鳥的角度來感受 “鳥的天堂”。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幾次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ǖ谝淮慰吹搅舜箝艠,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鳥的天堂”)
二、首先我們進入到真正的鳥的天堂,也就是你們的天堂去看一下:
1、 出示課件(12-13自然段的內容)
2、 自由讀這一部分,這一部分寫出了“鳥的天堂”什么特點?(活潑可愛、鳥多)你是從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發(fā)言)
3、 當學生讀到“應接不暇”一詞時,問: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課件“群鳥紛飛”圖幫助理解。
4、 這一段主要應讀出它的什么特點來呢?(熱鬧)對,這就是它的動態(tài)美,這一段主要寫出了鳥的天堂的動態(tài),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它的動態(tài)美。
【鳥的天堂教案】相關文章:
鳥的天堂教案02-14
《鳥的天堂》教案01-03
《鳥的天堂》教案01-24
鳥的天堂優(yōu)秀教案09-07
[實用]《鳥的天堂》教案05-16
《鳥的天堂》教案【通用】05-16
小學《鳥的天堂》教案04-01
鳥的天堂教案模板06-05
《鳥的天堂》教案[實用]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