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8篇(精華)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知道會學會玩,才能學得好,玩得好。教育學生做到學習時高高興興地學,游戲時痛痛快快地玩。
教學目標:
道德認知目標:
使學生知道只有會學會玩,才能學習好,玩得好,利于
促進學習。
道德情感目標:
1、喜歡文中的小白兔聰聰,愿意學習他“會學會玩”的
經(jīng)驗。
2、能從小白兔聰聰身上初步體驗到“會學會玩”的樂趣。
道德行為目標:
做到學習時高高興興地學,游戲時痛痛快快地玩。
教學準備:
1、幻燈片(課文插圖,練習第二題)。
2、課件《高士其》
3、小黑板(課后兒歌)。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導入新課
1、你平時愛玩些什么?玩得愉快嗎?
2、你平時是怎樣學習的?學習時還想著玩嗎?
3、設(shè)問:我們班會玩的同學是否都是學習不好?我們學習好的同學是否都不會玩?
板出課題:8、會學會玩
二、看圖學文,激情明理
過渡談話: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從小白兔聰聰?shù)墓适抡勂鸢桑?/p>
1、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課文1——4自然段。
(2)出示幻燈片1,聽到上課鈴聲,小聰聰如何做的?
(3)出示幻燈片2,課堂上他表現(xiàn)怎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誰能學一學聰聰專心聽講的樣子?
。5)出示幻燈片3,放學回家后,聰聰又在干什么呢?
。6)這是什么時間?(插圖)是誰安排聰聰學習的?
過渡:像聰聰這樣該學習的時候,抓緊時間專心學習,不想其他的事情,這就是會學習的表現(xiàn)。
。7)出示幻燈片4,聰聰?shù)谋砬樵鯓樱克麨槭裁磿@么高興?
(8)兔老師會說些什么?其他小兔呢?
。9)假如你拿到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單時,是一種什么心情?
(10)從小聰聰會學的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書:學習時,高興地學
過渡:會學習,就能取得好成績,心情就愉快,這時要玩就能玩得安心?墒怯械耐瑢W認為:“會學就不會玩,會玩就不會學!闭媸沁@樣嗎?下面看聰聰是怎么做的?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學生自讀5——7自然段。
(2)放幻燈片5、6、7,設(shè)問:你問聰 聰是怎樣玩耍的`?他在課外活動小組中表現(xiàn)怎樣?回家后他玩得怎么樣?
小結(jié):小聰聰是一個會學會玩的好學生,他做到了學時高興地學,玩時痛快地玩。
板書:玩時痛快地玩
3、談感受:學習時,高高興興地學,游戲時,痛痛快快地玩,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請談一談。
三、講故事,樹典型,深化認識
1、放課件《高士其》。
2、學生邊看邊思考:
(1)高士其上課為什么不理那個同學?
。2)高士其下課后說:“上課的時候,我就不認識你了”是什么意思?
(3)課后高士其為什么又和他的同學們一起無憂無慮地玩耍?
。4)高士其的學習成績怎樣?我們應(yīng)該怎樣向他學習?
3、小結(jié):我們班上也有很多會學會玩的同學。請你說說,怎樣才能做到會學會玩?這們做有什么好處?
。ò鍟河欣诖龠M學習)
總結(ji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處理好學和玩的關(guān)系,就學得高興,玩得痛快,玩得好,有利于促進學習。
四、聯(lián)系實際導行
下面的做法對不對?為什么?(想和做第二題)(出示幻燈片)
五、教師總結(jié),提出要求
1、總結(jié):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都明白了學得好,玩得好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都能正確處理學與玩的關(guān)系,科學安排時間,做到該學習時認認真真地學,學習之余,痛痛快快地玩。
2、學生拍手學兒歌。(小黑板出示練習三的兒歌)
板書設(shè)計:
學習時 高興時學
8、會學會玩 有利于促進學習
玩 時 痛痛地玩
資料提供者:
語文教案 篇2
一、誦讀歇后語,日積月累
1.導言:喜羊羊今天給我們帶來幾幅圖畫謎語呢,誰能猜出每幅畫的謎底?
(1)出示圖片:小蔥拌豆腐。
導學:大家看看這盤菜的顏色,用一個詞來形容。
預(yù)設(shè):又青又白、綠白相間、清清(青青)白白……教師給出一清(青)二白。
(2)出示:竹籃子打水、芝麻開花、十五個吊桶打水圖片。師生交流共同猜謎語。
2.引學:剛才我們猜的是歇后語,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語,后一部分像謎底。
(1)請你讀一讀教材中的歇后語,對照圖片體會其中的含義。
(2)同桌對讀歇后語,一人讀前一部分,一人讀后一部分。
(3)出示歇后語的前一部分,學生齊說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語。
(1)出示幾個課外歇后語,小組交流學習,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直到全組同學都會朗讀為止。
(2)借助圖片指導學生邊讀邊理解,最后熟讀成誦。
4.小結(jié):歇后語的種類有很多,有諧音類、喻事類、喻物類、故事類等,內(nèi)容廣泛,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集。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導言:一個晴朗的日子,烏鴉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樹上,正準備回家喂寶寶,卻遇到了樹下尋找食物的狐貍。(出示:短文插圖)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配圖播放故事)
2. 學生初步了解短文內(nèi)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fā)音易錯的'生字。
3.指導朗讀短文,把短文讀得正確、流利。
4.引導學生思考交流:狐貍幾次對烏鴉說話?烏鴉有什么表現(xiàn)?畫出狐貍的話讀一讀,想想狐貍為什么要這樣說話,烏鴉為什么上當受騙,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讀《狐貍和烏鴉》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nèi)容講給大人聽。
2.把搜集到的歇后語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誰記得多。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一絲不茍康復這兩個詞語。
。2)理解課文,體會嬋德拉的聰明才智。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把故事講給別人聽。
2.過程與方法: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應(yīng)以自讀為主,讓學生在讀中能夠掌握生字、理解內(nèi)容,再以小組為單位反饋自讀的情況,互相交流、討論,體會嬋德拉的聰明才智。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激發(fā)學生對嬋德拉的敬佩和贊嘆之情。
。2)教育學生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調(diào)動學生當一個聰明的人積極情感因素。
重難點、關(guān)鍵
了解嬋德拉是怎樣以自己的聰明智慧治好大象的病,并為村民從王公手中要回自己耕作過的土地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詞語。
2.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講一講這個故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聰明的孫臏、機智果斷的船長、機靈的小鹿,這節(jié)課,我們要到印度去認識一個聰明的小姑娘。(教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讀好題目。
3.教師導入新課:作者圍繞印度王公的大米,寫了這個聰明的印度小姑娘的什么事情呢?請大家自讀課文。
(鞏固舊知,教師指導題目,導入新課,使學生指導課文講的是一個聰明的小姑娘的故事,激發(fā)學生讀文的興趣。
二、自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畫出本課的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教師強調(diào)要點。
字音:嬋匙傻是卷舌音,賜倉是平舌音。湯是后鼻音。
字形:染字的九不能多一點,寫成丸;填字的真里面有三橫。
。2)再讀課文,鞏固認讀。
4.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ㄒ詫W生為主體,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解答疑難。并在集體的交流反饋、師生的互動學習中檢測學習的情況,鞏固對本文生自新詞的認知,整體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
三、學生熟讀課文,復述故事
。ㄍㄟ^復述的聯(lián)系,將文本內(nèi)化為學生內(nèi)在的知識,熟悉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復述能力)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課文復述幾遍。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深入課文內(nèi)容。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
第二課時
一、看拼音,寫詞語。
chuánrǎntiānmǎnchéngnuògēngdì
()()()()
二、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一絲不茍:
撫慰:
慷慨:
教學目標
1.繼續(xù)學習課文,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
2.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故事講一講。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棋盤。
一、鞏固生字,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讀一讀。
2.聽寫
允許湯匙填滿承諾耕作嘲笑撫慰
3.師導: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來認識這位聰明的姑娘嬋德拉,知道她是怎么幫助村民要回曾經(jīng)耕作過的`土地。
二、研讀課文,體會嬋德拉的善良和機智。
1.教師導讀:嬋德拉是個聰明的姑娘,課文列舉了一個什么事例?
2.指名反饋。(嬋德拉幫助王公治好了大象的病。王公要給她報酬,嬋德拉運用自己的數(shù)學知識,幫助村民拿回了自己曾經(jīng)耕作的土地)
3.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說嬋德拉運用的是什么數(shù)學知識?(引導學生結(jié)合文中對仆人們在棋盤格子里放米的經(jīng)過,說一說)
4.教師導讀:按這樣的放米方式,當放到最后一個格子的時候,嬋德拉能夠拿走王公多少米呢?(指名找出嬋德拉說的話來解答)
假如算到棋盤最后一格,全印度的土地都會被這些米埋到膝蓋那么深。
。1)教師拿出棋盤:同學們,你們想象過在這個棋盤的格子上放米,能放這么多米嗎?(沒有)是呀,誰也不會想到,王公沒有想到,村民們也沒有想到。
(2)引導學生找找當大家聽到姑娘提出的報酬時的反應(yīng)。(學生找出后,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村民們聽了直搖頭。
王公則暗自高興。
(3)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此時村民們會想什么?議論什么呢?此時的王公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師小結(jié):是呀,大家都認為姑娘很傻,其實只有小姑娘是最聰明的。她用自己的聰明不僅把王公的大米全運走了,還幫助村民拿回了曾經(jīng)耕作的土地。
5.教師引導學生想象:你想對嬋德拉說什么?(表達自己對她的敬佩和贊嘆)
6.教師:通過剛才對課文內(nèi)容的深入了解,我們體會到了嬋德拉的聰明。你覺得嬋德拉還是個怎樣的姑娘呢?
7.學生自由反饋,教師引導學生品文中有關(guān)的句子。
嬋德拉還是個的姑娘。(善良、喜歡大象、喜歡數(shù)學、觀察仔細、一絲不茍)
教學建議:
。1)指名完成填空。
。2)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3)指導學生理解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引導學生了解開篇寫嬋德拉喜歡大象、喜歡數(shù)學的故事的原由。
。ㄗ鹬匦W生對文本的自我感悟,引導學生在讀中思考,在說中理解,在讀中充分地體會作者流露出在文中的對嬋德拉還是個小姑娘的敬佩和贊嘆,使學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總結(jié)全文,教育學生
1.引導學生說一說這個故事。
2.指名反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fā)?(善良、觀察仔細、一絲不茍、善于思考、肯動腦筋)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同學們,聰明的人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他們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善于積累。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六、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一、比一比,再組詞
燥()蔚()潮()期()
澡()慰()嘲()棋()
二、寫詞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慷慨--()撫慰--()嘲笑--()
板書設(shè)計
嬋德拉聰明、善良
課后練習解答
1.提示:王公每年讓大象把村民們的米運到王宮里。這樣,非但村民們辛勤的耕耘沒有結(jié)果,大象也很辛苦。我要讓大象不再辛苦,要讓這里的村民們都能夠得到自己辛勤勞動應(yīng)得的報酬。別看這格子小,它能把王宮里所有的米都運走,這樣我就可以出這個為條件,讓王公把地還給村民,并減少賦稅。
2.提示:正因為嬋德拉她喜歡大象,當她看到大象病重的時候,才會主動提出給大象看病,當王公要她提出報酬的時候,她會第一個想到大象,想到大象每年從村里運走成百上千袋大米。正因為嬋德拉喜歡數(shù)學,她對數(shù)學才會有研究,她才能想到運用數(shù)學方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報酬
語文教案 篇4
【內(nèi)容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樣幫主人做事、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故事,贊揚了大象對主人的忠誠和恪盡職守的精神。
【設(shè)計理念】
根據(jù)略讀課文的特點和本課的編寫意圖,體現(xiàn)“突出重點”這一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讀書感悟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感受、理解和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增強關(guān)愛動物以及和動物友好相處的意識。
2.通過理解“忠心耿耿、咆哮、不知所措、貪婪”等詞語來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象是怎樣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
【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并能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教學錄像、音樂。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二、啟發(fā)談話,激趣引入
。1)介紹有關(guān)大象的知識,以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2)默讀課后思考題,明確學習要求。
三、自學課文,直奔重點
1.默讀,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掃清生字詞障礙,讀通全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樣幫主人做事保護主人的孩子的故事。
2.反復自由朗讀。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邊讀邊思考:在卡林眼中為什么把加芝柏提看成世界上最好的大象?表現(xiàn)在它兩方面的性情上:一是勇敢,二是忠心耿耿,特別溫順。
3.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非常勇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對主人忠心耿耿,非常溫順?
。1)從鬣狗兩次來冒犯,大象與之搏斗的'情境看出它非常勇敢。著重引導學生讀悟15至17自然段。
(2)從大象奮不顧身地保護主人的孩子的情景可以知道大象對主人忠心耿耿,從“攏”字可以體會到大象非常溫順。
4.在讀書過程中,畫下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再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
四、討論交流,體驗探究
1.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試著在文中找答案。然后小組討論,得出最佳答案。
2.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及時梳理,確定解疑重點,教師適時點拔。
3.把自己認為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
①同桌之間交流,自己受感動的原因。教師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②小組賽讀。
4.教育我們要關(guān)愛動物,和動物友好相處。
五、說話訓練,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象是怎樣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
2.此時你想對勇敢的大象說些什么?
3.想象加芝柏提還為主人做了哪些事情。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領(lǐng)略朱自清筆下的梅雨潭充滿生命力、洋溢著勃勃生機的自然美,感受作者真摯充沛的情感。
2、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shù)膭釉~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于景的。
3、情感教育:感受綠色之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huán)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1、學會以段落閱讀訓練帶動全文的閱讀鑒賞的閱讀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欣賞自然美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教師導讀、學生討論
教學過程:
一、感知課文
1、導入新課:在臨水騁懷單元我們感知了小石潭水的清澈見底,領(lǐng)略了黃果樹瀑布巨大的聲響和驚心動魄的氣勢,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朱先生對水的全新演繹。課件顯示課題
2、熟悉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標段序。
課件顯示問題:
1、建立我 的字詞庫和同學交流。
2、請從課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內(nèi)容的句子 。
3、請找出兩個能概括梅雨譚綠的特征的詞語 。
二、研讀課文
1、課件顯示問題
課文中有一個從寫梅雨瀑過渡到寫梅雨潭的句子,請找出來。并分析這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2、解決問題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早已沒有瀑布了
。1)從寫開始追捉過渡到寫步步追捉;
。2)明確關(guān)鍵句是點明上段寫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襯托美的令人驚詫的梅雨潭的綠。
3、能力訓練
1、學習作者是如何選用恰當?shù)膭釉~來點染感情的波瀾,從而達到情隨景生,移情于景的。
課件顯示文中幾個重要動詞分析解決問題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吸引)著我們;
--招引緊扣閃閃的綠,似乎它本身用閃閃的綠光在主動招呼誘引游人,動態(tài)感強。這正是驚詫的原因之一。反襯了我急于賞綠的迫切心情。吸引則顯得一般。
我們開始追捉(追逐)她那離合的神光了。
--追捉含有欲捕捉那閃閃的綠的意思,點點閃光如星星螢火蟲,似伸手可捉。追逐則沒有這層含義。
揪著草,攀著亂石,小心探身(彎)下去,
--探身與小心相呼應(yīng),準確的描寫了向下走時腳試探性的朝下伸的樣子。
例詞還有鑲、踞、展、浮、送、鉆、扯、揪、攀、裁、挹、拍、撫摩、掬、吻
2、問:對梅雨潭的'綠,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了綠的哪些特點?
明確:
比喻:仿佛一張極大的荷葉鋪著,滿是奇異的綠,厚積著的綠;
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
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樣嫩;
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
擬人: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
寫出了綠的迷人可愛。
對比:綠楊太淡了,綠壁太濃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寫綠的明暗適度、濃淡相宜。
想象和聯(lián)想:裁你為帶,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
挹你為眼,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
3、課文結(jié)構(gòu)
。1)第二段為第三段鋪墊和蓄勢,強有力地襯托出綠的令人
驚詫的美。
。2)開頭與結(jié)尾首尾呼應(yīng),強化了感情的力量
三、主題升華
1、通過課件小組交流單元使學生加深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學習如何以情馭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文以熱情的筆調(diào)對梅雨潭的景色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抒發(fā)了對綠的由衷喜愛,那么,作者為什么如此熱情的謳歌綠色呢?
2、通過課件我的收獲單元接收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反饋。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
四、拓展延伸
通過圖片展示讓學生再次感受綠色之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珍惜綠色,珍惜環(huán)境的美好情懷進一步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五、布置作業(yè)
摘抄文中所有比喻句,并寫出比喻句的作用,背誦課文第三自然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文言詞語,增強文言語感。
、 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知人論世,便于理解作者豐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 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2、能力目標:
、 重視誦讀,在朗讀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體味作者個性化的寫景抒情風格。
、 體會本文擬人、比喻等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引導學生把握形象生動的寫景技巧。
3、德育目標:
感受北方早春景色,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品讀課文,體會本文寫景的.技巧,學習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點生動傳神地進行描寫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的豐富意蘊。
【教學方法】
1、討論點撥法。
2、誦讀感悟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經(jīng)歷了漫長的嚴冬之后,我們終于盼來了溫暖的春天。昨日的一場小雨,讓我們想起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钡脑娋。你能給大家描繪一下你眼中或心中的春之美景嗎?(生答略)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腳步到北京郊外滿井去走一走,看一看,領(lǐng)略一下那時那地的春之美景吧!(課件出示幻燈片1──課題)
二、正課
1、讓我們先來檢測一下同學們預(yù)習生字詞的情況。(課件出示幻燈片2──掌握下列詞語的讀音。)(生按小組每人一詞輪答,出錯者由生自由糾正。)
燕地(yān)廿(niàn)二月花朝節(jié)(zhāo)鮮妍(yán)明媚 墮事(huī)飛沙走礫(lì)惡能無紀(wū)曝(pù)沙之鳥 呷(xiā)浪淺鬣寸許(liè)髻鬟(jìhuán)脫籠之鵠(hú) 靧面(huì)汗出浹(jiā)背罍而歌者(léi)紅裝而蹇(jiǎn)者
2、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大聲地自讀課文,邊讀邊疏通文意,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標記,讀完之后互相交流一下,仍不能理解的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然后我們再來領(lǐng)略作者筆下的滿井春色吧!(課件出示幻燈片3──積累下列文言詞語。)
⑴ 一詞多義:
時:凍風時(經(jīng)常)作
于時(這時)冰皮始解
始:冰皮始(開始)解
始(才)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嘗)無春
髻鬟之始(剛剛)掠
乍:波色乍(開始)明
冷光之乍(突然)出于匣也
得:欲出不得(能夠)
悠然自得(得意、滿足)
然:晶晶然(……的樣子)
然(然而)徒步則汗出浹背
、 詞類活用:
名詞活用作動詞:泉(用泉水煮)而茗(喝茶)者,罍(端著酒杯)而歌者,紅裝(穿著艷裝)而蹇(騎著驢)者
動詞的使動用法:作則飛(使……飛)沙走(使……走)礫
、 重點虛詞:
之:若脫籠之(表修飾關(guān)系,可譯為“的”)鵠
局促一室之(表限度關(guān)系,可譯為“以”)
髻鬟之(起舒緩語氣的作用,可不譯)始掠也
夫:夫(句首發(fā)語詞,可譯為“大概”)不能以游墮事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
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備注
1導入
我先朗誦一首詩,如果有知道這首詩的同學,可以和我一起朗讀--《月之故鄉(xiāng)》。
"天上一個月亮,水里一個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頭看水里/抬頭看天上/看月亮,思故鄉(xiāng)/一個在水里/一個在天上。"
有沒有同學知道這首詩的意思?
現(xiàn)在,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一個人離開家鄉(xiāng)很久,又很遠,時間的流逝、高山大河的阻隔,他(她),也會有這種思鄉(xiāng)之情嗎?--這,就是蕭乾在《棗核》里所要告訴我們的。
這首詩表達的是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在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詩人難抑思鄉(xiāng)之情,仰天望月,對著月亮傾訴自己思念家鄉(xiāng)的感情。
2整體感知課文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完成2個任務(wù)。
。1)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課文內(nèi)容,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圈點勾畫,利用頁下注和手頭資料(包括詞典)解決疑難字詞。
讀課文,作概括。(同窗離開故土50余年,在美國家庭事業(yè)都如意的情況下,托"我"捎帶幾枚生棗核給他試種。表達了身在異國,心系故土之情。)
作圈點,排疑難。
3研讀課文
。1)具體說來,文章共寫了哪幾件事?這些事情是如何融為一體的?
。2)文章以"棗核"為題好在什么地方?
索棗核--用途蹊蹺
見棗核--如獲至寶
說棗核--為解鄉(xiāng)愁
議棗核--民族之情
棗核是全文的線索,用棗核設(shè)置懸念,用棗核推進懸念,用"棗核"揭示懸念。棗核將海外游子之心與吾鄉(xiāng)吾土緊緊連在一起,棗核雖小,在文中起到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
4布置作業(yè)
(1)找一篇具有以小見大、以某物作為線索之特點的文章,與之比較。
。2)誦讀課文,品味語言的精妙。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了解本單元的課文的內(nèi)容及組文主題。
2. 明確本單的學習目標。
教學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看到第二單元。
生:齊讀。
二.師:讀完單元說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第二單元仍以春生為主題組織課文。選文也同樣
兼顧詩文,兼顧古今,兼顧中外。
但探討人生的側(cè)重點卻不同。第一單元主要是從生命的角度探討人生的。這點從2、3、4、課都有反映。本單元主要是從理想和信念的角度來探討人生。
《理想》是一首哲理詩,打種種比方,用種種意象,闡述理想對于人生的決定意義。 《短文兩篇》中的〈〈行道樹〉〉借行道樹的形象表達無私奉獻的人生信念!础吹谝淮握婧谩怠祫t通過兩個事例抒寫人生中對第一次的體驗。
〈〈人生寓言〉〉選了兩則,〈〈白免和月亮〉〉一文,通過敘寫白免在擁有了月亮后反而引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感,告訴我們好事也可以變壞事的道理。而〈〈落難王子〉〉說的則是壞事也可以變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難面變得堅強起來。
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向世人敞開了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她認為要成就一番事業(yè),目標必須始終如一,要堅忍不拔,滿懷信心,勤奮工作。
〈〈〈論語〉十則〉〉是一篇文言文,全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談求知態(tài)度,有的談學習方法,有的談修身做人。
三.師:那么學習這個單元要完成那些學習任務(wù)呢?,請舉手回答。
四.師:本單元與上一單元有延續(xù)性,所以本單元要完成的學習任務(wù)中前兩點與上單元相同:
學習目的:1。內(nèi)容上:理解課文的主題,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人生。
2. 閱讀方法上:提高朗讀能力,做到音準,入情。
3. 閱讀方法上: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這點其實我們在第一單元已有涉及,比如我們在上第三課短文兩篇時曾比較過〈〈蟬〉〉與〈〈貝殼〉〉寫法上的不同:〈〈蟬〉〉欲揚先抑,〈〈貝殼〉〉則直入主題。
4. 基礎(chǔ)知識上:注意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這點也與一單元相同,而且每個單元都有這一點)
五.作業(yè):預(yù)習第六課《理想》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11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