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磧中作》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磧中作》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磧中作》教學反思1
《磧中作》,岑參的作品,拿到教材后我也是第一次拜讀,查了字典了解“磧”字的讀音,又查找資料了解詩作。在準備上這一課時我忽然覺得,為什么不讓學生也自己學習古詩呢?在他們學習的眾多古詩中,這一首在理解上并無障礙。
于是,上課伊始,了解了詩人和寫作背景后,我們一起制定了學詩步驟,讀詩——解詩——悟情——誦讀。末了,我問:“哪個小組愿意讓我參加你們的學習活動?”沒想到竟然有十幾只小手舉起來,我興高采烈的加入了都舉手的那組。有我坐旁邊剛開始他們有點緊張,但看我并沒有干涉他們的樣子就放心大膽的讀將起來。到了解詩環(huán)節(jié),做在我旁邊的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的男生居然結結巴巴地將分給他的詩句解釋出來了,我摸摸他的頭,他還挺不好意思。我不禁佩服起自己的突發(fā)奇想,是我把學生看扁了,充分放手,相信他們,才會讓他們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接下來的悟情、誦讀環(huán)節(jié)進行的`也很順利,比平日的課堂學習,這個小組的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機會讀書、說理解、談感受,學習效率真的提高了許多。在離下課還有15分鐘時,全班再一起回顧、鞏固,深化主題。
一節(jié)課就這樣輕松結束,明天默寫古詩,看看效果。在備課中,如何引導學生利用教材資源自主學習、掌握學習方法是我要重點關注的。輕松課堂,從教到不教。
《磧中作》教學反思2
《磧中作》這首詩以像鮮明的形象寫景抒情,情景契合無間,情深意遠,含蘊豐富,讀來別有神韻。
“走馬西來欲到天”,從空間落筆,氣象壯闊。走馬疾行,顯示旅途緊張!拔鱽怼保c明了行進方向。“欲到天”,既寫出了邊塞離家之遠,又展現(xiàn)了西北高原野曠天低的氣勢。詩人在《磧西頭送李判官入京》中寫過“過磧覺天低”的雄渾詩句。大漠遼闊高遠,四望天地相接,真給人以“欲到天”的感覺!稗o家見月兩回圓”,則從時間著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詩人只是點明了離家赴邊已有兩月,交代了時間正當十五月圓;然而細一推敲,詩人無窮思念正蘊藏其中。一輪團獾拿髟碌笨綻收眨觸動了詩人的情懷,他不由得思想起辭別兩個月的“家”來,時間記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殷切。
現(xiàn)在,月圓人不圓,怎么不叫人感慨萬分?也許他正想借這照耀千里的明月,把他的思念之情帶往故鄉(xiāng),捎給親人?詩人剛剛把他的心扉向我們打開了一條縫隙,透露出這一點點內心深處的.消息,卻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現(xiàn)實——“今夜未知何處宿,平沙莽莽絕人煙”。前句故設疑問,并不作正面回答,轉而融情入景,給讀者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后句寫出了明月照耀下,荒涼大漠無際無涯的朦朧景象。景色是蒼涼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傷。在詩人筆下,戎馬生涯的艱苦,邊疆地域的荒涼,正顯示詩人從軍邊塞的壯志豪情。
通過大屏幕的出示,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學習古詩的興趣,這堂課氣氛十分活躍,效果也不錯。所以今后的教學可要注意孩子們興趣的培養(yǎng)了。
【《磧中作》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中的反思06-07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9-15
《搭配中的學問》教學反思06-25
《生活中的負數(shù)》教學反思06-27
生活中的大數(shù)教學反思10-10
圖形中的規(guī)律教學反思09-28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6-25
《生活中的大數(shù)》教學反思09-20
《沙漠中的綠洲》教學反思05-06
《山谷中的謎底》教學反思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