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進酒》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將進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將進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課時安排:1課時。
一. 導入
余光中先生有一首詩《尋李白》,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
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在中國文學史上,“酒”可以說是留下了千古美名。許多文人,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曹孟德橫槊賦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李白的“蘭陵美酒郁金香”還有范仲淹的“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等等。
在這些人中,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因為他的詩寫得獨絕千古而獲得了“詩仙”的稱號,而且也因為他的酒而留下了“酒仙”的美名,說到這里,大家都知道了,他就是——李白
那么,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又有怎樣的感情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們就通過一首詩來走近李白。這就是他的《將進酒》
二、背景簡介
我們在學習《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秾⑦M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fā)情懷。
三、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 “將進酒”意即“勸酒歌”, 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
四、整體感知
(一)、大家先聽老師讀,聽的過程中注意體會詩歌中的:節(jié)奏變化,韻律變化以及情感變化。并在課本上作適當?shù)臉擞洝?/p>
(二)、指導學生用不同方式朗讀課文。
1.學生自己讀(2遍) 大聲讀、旁若無人的讀
2.學生示范,點評
3.齊讀(第一遍:學生試著讀,第二遍:看指揮讀)
4.男女生分角色讀
5.和讀(配樂)
(二)、
下面,請同學們依據(jù)詩歌的內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后的李白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激動的(找出對應詩句:) 豪放的(找出對應詩句:) 悲壯的(找出對應詩句:) 自信的(找出對應詩句:)
憤慨的(找出對應詩句:) 狂放的(找出對應詩句:) 愁苦的(找出對應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作者一開始就將我們拉到了奔騰咆哮的黃河岸邊,黃河之水一瀉千里,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魄。同學們,當大家看到這么氣勢磅礴的黃河的時候會感到心情怎么樣?
——激動
幾乎所有的文人面對著流水,都會詩興勃發(fā),比如《論語》上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曹操的“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他們在面對著滾滾東逝的江水時往往會想到一種感情,那就是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李白也一樣。
正所謂“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這從天而降的黃河之水還有回頭的一刻嗎?
——沒有,他只能像作者說的一樣
——奔流到海不復回
那么接下來,李白從這一片浩浩湯湯的江水聯(lián)想到了什么呢?
——人生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作者為什么從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樣,“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江水的流逝正像一個人生命在時間的軌跡上慢慢流逝一樣,一去不返。
人生是短促的,那么李白又把這種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寫得更加不可把握了,“朝如青絲暮成雪”。早上還是“青絲”,傍晚就青絲成雪,如果說前一句將我們拉到了一個大的空間中,那么這一句就讓我們在時間的一去不返中體味人生。實際上,這一句中有一個字明確的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提到悲,很多同學馬上就會想到很多詩句,比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那么,李白的悲是這樣柔婉的悲嗎?
——不是
古人有一個詞評說的好——悲而不傷,悲而愈壯
就是說不僅是“悲”的,而且還有一種“壯”的感情融于胸中。
所以,李白這時候的感情是悲壯。
由對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由衷贊嘆變成了對人生苦短的悲壯情懷。
帶著這種感情我們再把前兩句讀一遍,注意讀出這種感情的變化來。
人生真是很短暫的,那么如何面對這種短暫的人生呢?
李白選擇的方法是縱酒狂歌。
李白畢竟是一位豪放的詩人,在下文他用一句話就把這種悲的感情逆轉過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讀完這一句,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者用其中兩個字明確的表達了他的感情:
“歡”和“樂”。
在這里有一種心態(tài)讓詩人感到歡樂這種心態(tài)是——自信。
哪一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讀著這幾句詩,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個狂傲不羈的李白在明月之下與朋友推杯換盞、把酒言歡。人生高興的時候就應當及時行樂,不要辜負了清風明月,金樽美酒,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功名呀、事業(yè)呀、理想呀,有才干總會得到老天給予的`使命,該來的總有一天會到來,就像金錢一樣,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就是本詩的第一次感情變化,由原來的悲壯轉成了歡快。(多媒體)
好,讓我們把詩的前半部分連起來讀一遍。讀出感情的變化來。(學生讀兩遍)
李白在酒中漸漸的找回了自我,在酒酣耳熱之際,他呼朋喚友侃侃而談“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他不僅自己喝,還勸他的朋友喝。這里也就點明了“將進酒”的這個題目的意思,勸酒歌。
另外,同學們感受一下,在這里作者連續(xù)用了四個“三字句”,那么這四個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使得詩歌的節(jié)奏不單調,富于變化。加快了詩歌的節(jié)奏,甚至有一些咄咄逼人的感覺,那么這就使得詩歌的旋律加快了,旋律的加快實際上就反映出作者這個時候的心情是非常激動地,他的情感由原來的歡樂變得狂放起來。
這就是詩歌中的第二次感情變化:由歡快轉為狂放。(多媒體)
行文至此,詩人的狂放甚至使他忘記了這是在寫詩,“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這樣的生活化的詩句非但沒有讓我們感覺到粗俗,相反,我們仿佛從這里見到了一個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
那么李白的這一去勸酒歌里談到了什么呢?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鐘鼓饌玉”意思就是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鐘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并放言“但愿長醉不愿醒”,為什么作者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呢?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剛剛展露頭角時就曾寫下“事成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作為一個儒生,他有著強烈的實現(xiàn)理想和抱負的愿望,然而,這首詩寫成之時他卻已經(jīng)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李白覺得以自己的能力,原本能夠做成一番事業(yè),現(xiàn)在卻只能借古人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他說“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種——憤慨。
接下來,“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作者在憤慨之余,想到了陳王曹植,想到在陳王的宴席上,那些圣賢之才放懷壯飲的豪情。
自己就像曹植一樣備受排擠,有志難展,所以他說“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xiàn)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
這就出現(xiàn)了本首詩中的第三次感情變化:由狂放轉為憤恨。(多媒體)
好,讓我們把詩的這一部分連起來讀一遍。(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讀出由狂放轉為憤恨的感情的變化來。(學生讀兩遍)
好,讓我們把詩的從開頭到這一部分連起來讀一遍。讀出從愁苦到歡快到狂放再到憤恨的感覺來。(君不見————斗酒十千恣歡謔)(兩遍)
然而憤恨之情剛剛顯露,詩人又回到了酒中!爸魅撕螢檠陨馘X,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東西到了李白這里卻抵不過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滿著鄙視之情。
“呼兒將出換美酒”正是詩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顯。
這種彰顯使我們又看到了那個高唱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的李白,看到了那個“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的李白,看到了那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看到了一個用激情和豪放的濃墨重彩寫成的大寫的李白。
這就出現(xiàn)了本首詩中的第四次感情變化:由憤恨再轉回到狂放,而這種狂放比剛才的還要狂,是一種癲狂。(多媒體)
然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詩歌的最后一句寫道“與爾同銷萬古愁”。這種“愁”不再是一時一刻的,而是“萬古愁”。
“酒盡興來”,原本是應當高興的時候,然而這種愁為什么不消反長了呢?剛才說過“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是詩人的歡快的弦緊緊地繃了起來,然而這種歡快卻只能用酒來麻醉,甚至這種短暫的歡樂也被“愁”這股力量一觸即斷,在恣酒歡樂中詩人猛然發(fā)現(xiàn),“愁”就像一個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跟隨著他。
這就出現(xiàn)了本首詩中的第五次感情變化:由癲狂轉回到愁苦。(多媒體)
好,讓我們把詩的這一部分連起來讀一遍。(主人何為言少錢,——與爾同銷萬古愁),那么從悲壯到歡快到狂放到憤恨再到癲狂再回到愁苦,這就是本詩的情感脈絡。 (讀)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狂放——憤恨——癲狂——愁苦,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
這萬古的愁從何而來呢?請同學們結合背景,結合你所了解的李白
(找同學回答)
1.政治遭遇(詩人李白的政治夢想與詩人的秉性、情趣、個性的人格)
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jīng)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tǒng)治中心以后,他原本以為能夠干一番事業(yè)。然而現(xiàn)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xiàn)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郁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著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xiàn)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面前時,他的夢碎了,于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xiàn)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為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3. 對絕對自由的向往與現(xiàn)實性的矛盾
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學論叢》中這樣寫到“…(李白)自己的生命還想要超出世間。……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這個超人生的人生上! 他內心深處所期望的不是在現(xiàn)世規(guī)則之下對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規(guī)則對宇宙萬物的掌握;蛘哒f,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萬丈,也由于相同的緣故而倍受打擊。
正是以上的種種原因是的李白成為了一個復雜的、立體的自我,成為了宇宙間一個大寫的“人”字。
這種復雜的個性體現(xiàn)在詩歌之中,則是快、狂、逸、達。
《將進酒》教學設計2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通過吟誦,把握詩歌感情脈絡
2、把握詩人形象
3、體會比興、夸張藝術手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讀、賞、品、悟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趣味。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學習李白樂觀思想并感受其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1、吟誦,賞析。
2、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線索。
3、品味比興、夸張等藝術手法。
4、感受李白人格魅力。
教學難點
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線索。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詩仙、酒中仙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保ǘ鸥Α讹嬛邪讼筛纭罚
二、讀一讀
自由讀
齊讀
朗誦
學生評價、老師指導
聽名家配樂朗誦
三、賞一賞,自主探究
理解賞析詩句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水——人生
比興、夸張
感情:悲
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北磉_哪種感情,為什么?(聯(lián)系文本中詩句回答)
A、沉淪消極,及時行樂
B、懷才不遇,積極用事
3、有人認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就是李白“賜金放還”后的人生追求。你同意么?為什么?
。1)、為什么作者會產生這種想法?
因為“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寂寞:_________。皆:__________。
。2)、這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a、蔑視權貴
b、消極避世,麻醉自己
c、不平,憤恨。
4、為什么單單舉陳王曹植宴平樂的典故?(討論探究)
四、品一品:解讀藝術手法
比興
夸張
小結:浪漫風格、豪邁氣概(正如一頭受傷的雄獅的悲吼)
五、悟一悟:
課堂總結:回顧全篇,授之以漁
詩仙酒仙
讀、賞、品、悟
六、作業(yè)布置:
1、有感情朗誦《將進酒》
2、聯(lián)系學過的李白詩歌,走進李白,以“我心中的李白”為題,寫一篇200字的鑒賞文章。
《將進酒》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幻燈顯示)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節(jié)奏,初步感知詩歌情感。
2.品讀詩歌,置身詩境,領會詩人的情感變化。
3.誦讀詩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二、教學重、難點:
誦讀詩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三、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賞析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
上節(jié)課,讓同學們預習了“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提問預習效果。
歸納知識點:
1.節(jié)奏(近體詩平仄、詞牌)。
2.情緒(韻字開口、畫面)。
。ǘ┙忸}:將進酒是樂府舊題,將—讀qiāng,有“請”的意思(將子無怒--《詩經(jīng).氓》),將進酒就是請喝酒。
(三)朗讀
1、學生思考: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沒有變化?(試讀)
2、劃出停頓,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詩人情感的字、詞語或是句子,并且用筆劃記出來。
3、指名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其他同學繼續(xù)思考剛才的問題。
4、提問: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沒有變化,如果有的話,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5.師范讀(錄音)。
。ㄋ模┢纷x,置身詩境,領會詩人的情感變化,介紹朗誦技巧,指導學生朗讀
。ㄎ澹┱b讀,落實朗誦技巧,檢查朗誦水平
。ā秾⑦M酒》誦讀提示
6160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悲)
61607;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歡)
61607;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憤)
61607;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狂)
。┍容^誦讀(幻燈顯示濮存晰誦讀錄音)。
。ㄆ撸┛偨Y,成果展示。
《將進酒》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教學方法:學生主講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用具:多媒體白板平板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盛唐詩歌發(fā)展史上有兩座無法超越的高峰,一座是浪漫主義的最高峰李白,一座是現(xiàn)實主義的最高峰杜甫。世人對他們的評價也截然不同,一個是放蕩不羈的浪蕩公子,一個是憂國憂民的憂郁王子。李白豪氣沖天、狂放不羈的性格氣質造就了他“豪放飄逸”的獨特詩風。今天就讓我們在兩位展講員的帶領下走近《將進酒》,走近瀟灑飄逸的李白,感受他“豪放飄逸”的獨特詩風。有請第一位展講員李姣穎同學
二、展講員播放幻燈片,并進行展講
1、李白生平簡介:
李白(701—762年),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李白即誕生于此。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市)。
二十歲時只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
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干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和抱負?墒,十年漫游,卻一事無成。
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于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2、賜金放還(744年):
李白首次入長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于是結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顯赫人物,希望他們能向皇帝引薦自己,但這些努力并沒有實現(xiàn)目的,反而招來一些人的嫉妒,沒有實現(xiàn)步入仕途的夢想,他只好四處云游。等到玄宗詔用天下有才華的人時,李白才又一次入長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語。開始時他也確實得到了玄宗的寵信,替皇帝寫寫詩做做賦,但他的才華不久就受到皇帝身邊的佞巨權貴嫉妒詆毀,他的狂放傲岸也讓皇帝吃不消,升遷的大門自然被悄悄地關上了。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時,不滿情緒漸生,要求還鄉(xiāng),玄宗順水推舟準許他的請求“賜金放還”。
3、寫作背景: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秾⑦M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應邀到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fā)情懷。
4、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愿”的意思!皩⑦M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
5、有關“酒”的詩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遨游,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學生回答
出示: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懿佟騽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蘇軾◎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钋逭铡蚪裣菩押翁帲織盍、曉風殘月!
三、整體感知
1、讀詩歌,正音:請翟雅欣同學朗讀詩歌,讀準字音。
2、自己讀詩歌,找出詩中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并說明詩人的感情有幾個階段的變化。
四、內容賞析
1、情感脈絡一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作者一開始就將我們拉到了奔騰咆哮的黃河岸邊,黃河之水一瀉千里,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魄。
同學們,當大家看到這么氣勢磅礴的黃河的時候會感到心情怎么樣?
——激動
那么接下來,李白從這一片浩浩湯湯的江水聯(lián)想到了什么呢?
——人生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作者為什么從江水想到了人生?
——人生和江水一樣,江水的流逝正像生命在時間的軌跡上慢慢流逝一樣,一去不返。
人生是短促的,那么李白又把這種原本就短促的人生寫得更加不可把握了,“朝如青絲暮成雪”。早上還是“青絲”,傍晚就青絲成雪,讓我們在時間的一去不返中體味人生。實際上,這一句中有一個字明確的表達了作者的`感情,那就是——悲。
那么,李白的悲是一種怎樣的悲呢?
古人有一個詞評說的好——悲而不傷,悲而愈壯,就是說不僅是“悲”的,而且還有一種“壯”的感情融于胸中。
所以,李白這時候的感情是悲壯。由對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由衷贊嘆變成了對人生苦短的悲壯情懷。
人生真是很短暫的,那么如何面對這種短暫的人生呢?李白選擇的方法是縱酒狂歌。
2、情感脈絡二
李白畢竟是一位豪放的詩人,在下文他用一句話就把這種悲的感情逆轉過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讀完這一句,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者用其中兩個字明確的表達了他的感情:“歡”和“樂”。
在這里有一種心態(tài)讓詩人感到歡樂,這種心態(tài)是——自信。
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讀著這幾句詩,我們仿佛看到了那個狂傲不羈的李白在明月之下與朋友推杯換盞、把酒言歡。人生高興的時候就應當及時行樂,不要辜負了清風明月,金樽美酒,不要時時刻刻都想著功名呀、事業(yè)呀、理想呀,有才干總會得到老天給予的使命,該來的總有一天會到來,就像金錢一樣,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在酒中漸漸的找回了自我,在酒酣耳熱之際,他呼朋喚友侃侃而談“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彼粌H自己喝,還勸他的朋友喝。這里也就點明了“將進酒”的這個題目的意思,勸酒歌。
在這里作者連續(xù)用了四個“三字句”,那么這四個三字句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明確:使得詩歌的節(jié)奏不單調,富于變化。加快了詩歌的節(jié)奏,旋律的加快實際上就反映出作者這個時候的心情是非常激動地。
行文至此,詩人的激動地甚至使他忘記了這是在寫詩,“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這就是本詩的第一次感情變化,由原來的悲壯轉成了歡快。
3、情感脈絡三
那么李白的這一曲勸酒歌里談到了什么呢?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剛剛展露頭角時就曾寫下“事成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作為一個儒生,他有著強烈的實現(xiàn)理想和抱負的愿望,然而,這首詩寫成之時他卻已經(jīng)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李白只能借古人酒杯,澆自己胸中塊壘,他說“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這分明是得不到重用的一種——憤慨。
接下來,“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作者在憤慨之余,想到了陳王曹植,想到在陳王的宴席上,那些圣賢之才放懷壯飲的豪情,自己就像曹植一樣備受排擠,有志難展,所以他說“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更是對現(xiàn)實遭遇的憤恨與控訴。
這就出現(xiàn)了本首詩中的第二次感情變化:由歡快轉為憤恨。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歷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賢”,留名的“飲者”,李白為什么僅僅提到曹植呢?學生討論
既是對陳王昔時宴飲的傾慕,又是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
用曹植自況:同樣才思敏捷,同樣遭人妒忌排擠,有志難展。是對自己在現(xiàn)實中遭遇不平的激憤控訴。
4、情感脈絡四
然而憤恨之情剛剛顯露,詩人又回到了酒中!爸魅撕螢檠陨馘X,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這些很多人苦苦追求的東西到了李白這里卻抵不過一碗美酒,在李白的眼中充滿著鄙視之情。
“呼兒將出換美酒”正是詩人豪放之情的再一次彰顯。
這種彰顯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用激情和豪放的濃墨重彩寫成的大寫的李白。
這就出現(xiàn)了本首詩中的第三次感情變化:由憤恨再轉到狂放,而這種狂放是一種癲狂。
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所以他在詩歌的最后一句寫道“與爾同銷萬古愁”。這種“愁”不再是一時一刻的,而是“萬古愁”。
“酒盡興來”,原本是應當高興的時候,然而這種愁為什么不消反長了呢?剛才說過“五花馬,千金裘,呼爾將出換美酒”是詩人的歡快的弦緊緊地繃了起來,然而這種歡快卻只能用酒來麻醉,甚至這種短暫的歡樂也被“愁”這股力量一觸即斷,在恣酒歡樂中詩人猛然發(fā)現(xiàn),“愁”就像一個影子一樣無時無刻不在跟隨著他。
那么詩人為什么而愁呢?學生討論(1)人生易老,青春不再(2)壯志未酬,懷才不遇(3)圣賢寂寞,陳王失意
5、情感總結
悲(開頭四句):景象悲壯——人生悲涼:境界闊大,氣勢宏偉歡(“人生”以下六句):人生得意——痛飲高歌:灑脫自信,豪氣沖天憤(“鐘鼓”以下六句):個人蔑視——深廣憂憤:豪情萬丈,悲壯不傷狂(“主人”以后):貴物換酒——同消古愁:狂傲不羈,慷慨坦率
五、寫作手法
第二位展講員呂世興用平板展示自己的詩歌體系,并發(fā)送到白板進行展講一個開端:驚心動魄
兩個典故:烹羊宰牛且為樂陳王昔時宴平樂三種情感:詩人對未來充滿信心
流露出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及時行樂的積極思想
蔑視權貴,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四層感情:悲——歡——憤——狂
1夸張手法:○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千金
與爾同銷萬古愁2比興○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六、課堂小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狂放——憤恨——癲狂——愁苦,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白既有大濟蒼生的理想,又有懷才不遇的苦悶,但他傲世的態(tài)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使全詩哀而不傷,憂而不愁。請同學們在理解了詩歌情感的基礎上集體來朗讀一下這首詩。
七、課堂評價
展講員準備是否充分,思路是否清晰,言表是否準確流暢,內容是否準確詳實,展講是否自信大方
其他同學是否積極參與討論,參與課堂,踴躍回答問題,是否認真聽講,記筆記
八、布置作業(yè):
杜甫不贊成李白飲酒過多,曾寫到:“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你對李白的“痛飲狂歌”有什么看法?請寫一段話表達你的看法,不少于一百字。
《將進酒》教學設計5
目標可定為: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入世的復雜情感。
3.探究詩歌的熱情,體會詩歌的浪漫主義色彩,走近詩人李白。
重難點: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作者形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入世的復雜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酒是上天賜給人類的一種神奇液體,“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酒也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載體,品酒,猶如品味一段醇厚的歷史風云,親歷一段浩瀚的文化旅程……余光中這樣形容李白“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這樣寫道:“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蹦敲矗畎资侨绾问顾木坪退脑娡昝赖亟Y合在一起的`呢?《將進酒》也許可以為我們解答—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李白的佳作:《將進酒》。
二、了解背景。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以下相關知識:
《將進酒》是樂府舊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現(xiàn)實的批判結合起來。
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唐玄宗耽于女色,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三個好朋友登高飲酒,詩人借題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
三、讀出詩韻
1.自由讀,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指名讀,教師進行指導示范。
3.聽朗讀錄音,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四、品出詩情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你難道沒有看見,洶涌奔騰的黃河之水,有如從天上傾瀉而來?它滾滾東去,奔向大海,永遠不會回還。你難道沒有看見,在高堂之上對著明鏡,深沉悲嘆那一頭白發(fā)?早晨還是滿頭青絲,傍晚卻變得如雪一般。
天上來:這是一種浪漫主義寫法,極言黃河源頭之高遠。極寫人生短暫,要及時行樂。作品起筆即感嘆時光流逝,一去不復返,人很快就會由年輕變?yōu)樗ダ?稍娙藚s以黃河之水一瀉萬里的流勢形象來比喻,使人感到其奔騰咆哮之氣勢,給人一種奔放豪邁的感受。而悲嘆人生之短暫,則以滿頭青絲“暮成雪”這一形象來生動表現(xiàn)。顯得更加形象鮮明。因時光流失快,人生也是瞬息,所以不要辜負良辰美景,有興致的時候應該及時飲酒盡情行樂。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句筆鋒一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边@雖然是詩人的自我安慰之詞,但不難看出,詩人一方面并不甘心就在這種及時行樂中虛度自己短暫的一生,他相信,將來一定會有所作為。及時行樂,只不過是為了解脫有志不得施展的苦悶與憂愁。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烹羊宰牛姑且盡情享樂,今日相逢,我們真應該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請快快喝酒,不要停。我為你唱一首歌,請你們側耳為我細細聽。在鐘鼓齊鳴中享受豐美食物的豪華生活并不值得珍貴,但愿永遠沉醉不愿清醒。自古以來那些圣賢無不感到孤獨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
寫痛飲狂歌,但又表現(xiàn)出不慕功名富貴,憤世嫉俗的精神!芭胙蛟着G覟闃,會須一飲三百杯”,描繪的是痛飲,充滿的是豪氣。“且為樂”,即暫且以酒作樂,表明詩人決意要把憂愁和煩惱暫且放下,勉強“為樂”,由此可見,豪飲之中蘊含著極大的憂憤!搬蜃樱で鹕,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鼻耙痪涫翘嵝雅笥芽炜毂M情干杯,后一句是提示朋友傾聽我的激憤之言。什么樣的激憤之言呢?“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鼻耙痪浔憩F(xiàn)出詩人不慕富貴,藐視功名利祿;后一句將“古來圣賢”與“飲者”做比,進一步否定了功名與富貴,在痛飲狂歌之中表現(xiàn)出一種“浮云富貴,糞土王侯”的氣概。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陳王曹植過去曾在平樂觀大擺酒宴,即使一斗酒價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暢飲。主人啊,你為什么說錢已經(jīng)不多,快快去買酒來讓我們一起喝個夠。牽來名貴的五花馬,取出價錢昂貴的千金裘,統(tǒng)統(tǒng)用來換美酒,讓我們共同來消散這千年萬載也消散不盡的愁情。
寫要以盡情飲酒來消散心中的憂愁,同時又表現(xiàn)了在黑暗現(xiàn)實中的苦悶!瓣愅跷魰r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一句中,詩人以曹植受其兄曹丕排擠迫害而抑郁不得志自況。曹植當年為了排解心中不快能不惜美酒昂貴,自己為什么要怕花錢呢?只官盡情地痛飲吧!這里一個“何為”,一個“徑須”,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不惜一切只須痛飲的情景。這不惜一切痛飲,更加突出了詩人心中無可排解的愁苦。在“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一句里,詩人不惜一切代價買酒痛飲的情狀與氣概,更能看出其心中愁苦至極。詩人以一個“愁”字結束全篇,更加有力地突現(xiàn)了作品的主題。
總結:
1.從這首詩中,你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李白?說出你的依據(jù)。(引導學生把握作者情感的變化)
明確:悲傷的李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人生短暫)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懷才不遇)
自信的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快樂的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美酒盛宴)
豪放的李白——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美酒盛宴)
憤激的李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懷才不遇)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狂放的李白——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反客為主勸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通過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這首詩是以作者情感的變化為線索的:悲傷——快樂——憤激——狂放,全詩的主基調是憤激。
學生齊讀這首詩,注意讀出情感。
2.在這首詩中,李白到底有哪些愁呢?請同學們再讀詩歌,從具體詩句中說出你體悟到的是何種愁情?并說說你的理由。(注意聯(lián)系李白寫作這首詩的年齡、生活背景、人生遭遇以及人生理想)
明確:人生短暫之愁;懷才不遇之愁;圣賢寂寞之愁。
3.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應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
李白于公元744年,賜金放還,離開長安。本詩寫于公元752年,已距流放當時8年之久,本來夢想未滅,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間”,李白相信自己總有一天還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模毓庖资,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發(fā)現(xiàn)昔日的夢想離自己愈來愈遠了,卻無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滿懷呢?
全詩圍繞一個愁字展開,作者因愁而悲嘆人生短暫,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壯志難酬、圣賢寂寞,也因愁而癲狂失態(tài),真是怎一個“愁”字了得。
齊讀全詩。
五.悟出詩味
李白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也充分體現(xiàn)了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哪些詩句對此有所體現(xiàn)?(重在引導學生體會詩歌中運用的手法:夸張、比喻、起興等)
《將進酒》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幻燈顯示)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節(jié)奏,初步感知詩歌情感。
2.品讀詩歌,置身詩境,領會詩人的情感變化。
3.誦讀詩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二、教學重、難點:
誦讀詩歌,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三、教學方法:
誦讀、探究、賞析
四、教學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多少詩人因飲酒而忘卻了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飲酒而在自由的時空盡情地翱翔,也因飲酒而成就了太多的傳世佳作。在這其中,唐代大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也正因為如此,李白被譽為“詩仙”,他也自詡為“酒仙”,今天,我們來共同品嘗李白的一壇美酒—將進酒。
(二)解題
將進酒是樂府舊題,將—讀qiang,有“請”的意思,將進酒就是請喝酒。
(三)朗讀
1、師讀,學生思考: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沒有變化?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詩人情感的字、詞語或是句子,并且用筆劃記出來。
3、指名學生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其他同學繼續(xù)思考剛才的.問題。
4、提問: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沒有變化,如果有的話,又是怎樣變化的呢?(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四)品讀,置身詩境,領會詩人的情感變化,介紹朗誦技巧,指導學生朗讀
(出示幻燈)誦朗基本技巧
一、確定情感基調
二、確定語速
三、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
四、處理好停頓
(五)誦讀,落實朗誦技巧,檢查朗誦水平
(幻燈顯示)《將進酒》誦讀提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悲)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 (歡)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憤)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狂)
(六)比較誦讀(幻燈顯示任志宏誦讀錄像)。
(七)總結,成果展示。
附板書
將進酒
李白
“詩仙”悲——歡——憤——狂
“酒仙”
朗讀
品讀,愁
誦讀
《將進酒》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
【學習的重點與難點】
1、 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
預習案
作者介紹
李白 (701—762年),唐朝,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想像、夸張、激情)。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又稱為“詩仙”。
知識鏈接
背景材料: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后,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于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fā)情懷。
《將進酒》,樂府舊題,相當于“勸酒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將:請之意!对娊(jīng)·衛(wèi)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
整體感知
1、 朗讀課文,正音辨形。
將進酒( ) 莫使金樽空對月( )
烹羊宰牛且為樂( ) 岑夫子( )
鐘鼓饌玉 ( ) 斗酒十千恣歡謔( )( )
呼兒將出換美酒( )
探究案
合作探究
1、 這首詩的基調是怎樣的?詩人的感情發(fā)展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基調是憤激,詩人感情的發(fā)展變化極快。
、匍_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離黃河不遠,因此作者以黃河起興。黃河自西而來,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直奔東海。上句寫大河之來,下句寫大河之去,形成詠嘆味。接著四句向人們喻示時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過“朝”“暮”間事。兩個長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襯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夸張。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
用“君不見”的重復呼告,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好像讀者在面對詩人,看他豪飲,聽他放歌。
、凇叭松币韵铝鋵憵g、狂放!叭松眱删溆伞氨倍鳌皻g”、“樂”。詩人漸趨狂放。朋友間的聚會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對月”將飲酒詩化了,“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烈。“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擊節(jié)贊嘆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業(yè),對區(qū)區(qū)金錢也毫不在意。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是點題之筆,是主旨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自信,何等豪邁
③“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酒宴開始,詩人的感情由歡樂轉為憤激,借以渲泄心中 的不平!扮姽酿傆瘛、“不足貴”是出于憤慨!肮艁怼眱删湟鄬賾嵳Z。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因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他為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
、堋爸魅恕本渲两Y尾寫狂放之情。
2、藝術體驗。
。1).這首詩具有震撼古今的氣勢和力量,是什么原因呢?
明確:夸張手法的運用。
。2).哪些地方用了這一手法?朗讀時如何體現(xiàn)?
明確:詩中有些夸張是憑數(shù)字表現(xiàn)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xiàn)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xiàn)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xiàn)愁的深廣;有些則屬于感覺的夸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暮成雪”極言人生短促。
這些夸張表現(xiàn)出詩人狂放不羈,用辭大膽,也表現(xiàn)了他豪放飄逸的詩風。在朗讀時要讀得抑揚頓挫,有氣勢。
。3)、全詩以感情的變化為線索,詩情大起大落。詩中表達感情的詞“悲”、“歡”、“樂”、“原”、“歡”、“愁”,一線貫穿。
練習案
1.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解析:選D。請/拿。A.應當;B.再;C.介詞,為了。
2.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烹羊宰牛且為樂 且:暫且
B.與君歌一曲歌 歌:唱歌
C.徑須沽取對君酌 取:拿取
D.與爾同銷萬古愁 銷:消除
解析:選C。取,語氣助詞。
3.對全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將進酒》是一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也表達了施展抱負的愿望!扮姽淖癫蛔阗F,但愿長醉不復醒”兩句,是詩的主旨,有統(tǒng)攝全詩的作用。
B.全篇詩情忽張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奔放跌宕。
C.詩中起興夸張的手法運用頗具特色。如詩篇開頭的兩組夸張的長句,就有狂風暴雨而來之勢,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詩中屢用巨額數(shù)字“十千”、“千金”、“萬古”表現(xiàn)了豪邁詩情,略給人空浮之感。
D.詩句以七言為主,間以三、五、十言“破”之,長短不一,參差錯綜,使節(jié)奏快慢多變,一瀉千里。
解析:選C。“略給以空浮之感”錯。
4、默寫本課名句 :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 。
。2) ,千金散盡還復來。
。3) ,但愿長醉不復醒。
(4)古來圣賢皆寂寞, 。陳王昔時宴平樂, 。
。5)五花馬, ,呼兒將出換美酒, 。
《將進酒》教學設計8
教學目的: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探究、賞析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生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世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中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為突出。他是“詩仙”,又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曰“酒圣”。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xiàn)在,還有沿用的。
杜甫《飲中八仙歌》有對他的精彩描述: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李白字與酒難舍難分的傳世佳作等是俯拾即是,如: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下獨酌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客中作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酒有關的詩歌。
(說明:以上詩歌用多媒體顯示,導入語的設計,一是讓學生了解古典詩歌同時也是李白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對李白的個性、風格有一個直覺的感受;二是在詩歌的誦讀中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初步進入詩境。)
二、解題
1、《將進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將,請、愿之意,《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有“將子無怒”句。這個“將”與詩句“呼兒將出換美酒”的“將”音義不同。
1、本詩背景。
三、朗讀課文
四、疏通字詞,了解基本意思
五、研究課文
在自由誦讀的基礎上,思考完成練習二。
在學生自由發(fā)言的基礎上,教師要適時歸納要點。
1、本詩的基調是什么?請對詩人感情發(fā)展的脈搏作一點具體分析。
明確:本詩初讀一二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是再讀幾遍,就可以看出詩人的憤激只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是它的外殼,憤激才是它的內核,——就好象《阿Q正傳》一樣,喜劇是其外殼,悲劇是其內核。
開頭四句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里黃河不遠,所以從黃河起興。這二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詩人寫黃河,頗能夠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可不同,盡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但有“不復回”之嘆,基調卻是悲。緊接著帶出對人生易老、光陰易逝的感慨。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復返比喻青春難再,又用反襯——以黃河的偉大永恒反襯人生渺小,因而切四句令人頓生悲意。
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雙鬢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對政治腐敗、自己政治抱負無從實現(xiàn)的憤慨而來。
這四句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闊大,極有氣勢。前二句從空間上放大,后二句從時間上壓縮,開篇即給人橫空出世之感。
“人生”以下六句寫“歡”“樂”。詩人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整日窮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托。在這里,詩人以為朋友聚會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對政治未完全絕望——“天生我材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這種矛盾的協(xié)調方式與《行路難》如出一轍。這種詩情體現(xiàn)了詩人的曠達豪放,實際上也是他憤激中的無奈與自我安慰。此時他心里應該還盼著會有一天再唱:“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藁人!
這一段讀來擲地有聲,豪氣沖天。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扮姽摹倍涫窃娙藢Ω瘮〉漠敊嗾吆秃篱T貴族的否定與擯棄,又以古來圣賢與曹植字比嘆惋,充滿著不平之氣、憤激之情。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這一段詩人要將一切昂貴的東西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極點。這種狂放,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xiàn)。
板書:
悲——樂——憤——狂
憤激
2、思考練習二(2)。
明確:(見教師用書)
六、朗讀課文
七、布置作業(yè):閱讀《語文讀本》李白詩歌
《將進酒》教學設計9
教學設計:
一、導語: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不甘于平庸的生活,“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他視權貴如糞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敢于面對生活的大起大落,處涸轍以猶歡,放聲高唱“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這人是誰呢?
二、生:李白。(在大屏幕上顯示李白的圖片)
師:我們對李白應該是比較熟悉了,從學前班開始我們背誦他的詩歌,現(xiàn)在我們找一行同學對李白做個簡介,要求,后面的一位同學對前一位同學說的內容只能補充,不能重復。
師:這位詩人不但被譽為“詩仙”,還被譽為“酒仙”,他不但喜歡喝酒而且還善于勸酒,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他的勸酒篇《將進酒》(大屏幕顯示,課題)
師:請同學們放開聲音,自由朗讀兩到三遍(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文
師:讀得很有氣勢,但光有氣勢還不行,還得注意朗讀的技巧,要注意文本的節(jié)奏,停頓,注意行文的輕重緩急,和高低的變化,還應該注意作者情感的變化。這就是本課的教學目標,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大屏幕:教學目標,因聲求氣,吟詠聲韻)
生:找出詩中的停頓、重音,可以就近兩三個人一起商討。
師:找出你認為把握最好的一處給大家做個展示,其他同學傾聽、嘗試(老師也可以參與進來進行朗讀,并及進給以評價)
生:活動展示,教師評價
師:通過朗讀,我們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李白?李白醉酒后是什么樣子呢?
生:(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說李白一喝酒就唱歌,有人說李白一喝酒就不愿意醒來,還有人說李白一喝酒就作詩。
師:那李白為什么要唱歌?為什么常醉不愿醒呢?通過這些我們會看到一個個悲的李白,一個歡的李白,一個憤的李白,一個狂的李白。(完成板書)
悲
將李歡
進
酒白憤
狂
師:李白的這些情緒當中當一種情緒是主要的呢?
生:悲憤
師:但悲憤只是他一時的情緒,絕不是李白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心中的李白永遠是豪邁飄逸曠達的。
三、師:不知是李白成名了酒,還是酒成名了李白,總之,李白和酒結下了不解之緣,每一種生活狀態(tài)似乎都與酒有關。(出示大屏幕:酒與李白)
屏幕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ü陋毜.時候要喝酒)
屏幕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n愁的時候要喝酒)
屏幕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山中與幽人對酌》
(與朋友相約高興時有酒)
屏幕四;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客中作》
。ㄗ骺偷臅r候有酒)
屏幕五: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夜臺無李白,沽酒與何人。
《哭宣城善釀紀叟》
(悼念時還是缺不了酒)
師:來在李白的生命中酒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酒成就了李白輝煌的人生,因此余光中先生說
屏幕六;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我,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
李白的好朋友對李白的才氣也大加贊賞
屏幕七;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杜甫《飲中八仙歌》
師:也許是酒助長了李白的豪氣,敢讓貴妃研墨,力士脫靴,也因此觸怒了權貴,也因此斷送了他的政治生涯,好友杜甫對些深感痛惜,也有責備。有詩為證;
屏幕八;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杜甫《贈李白》
師:不管是李白與酒誰成名了誰,只知道李白與酒相得益彰,酒與李白融成了一體。寫一篇周記《酒與李白》
四、齊聲背誦《將進酒》
《將進酒》教學設計10
一、學習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探究,體味本詩頗具特色的起興和夸張手法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詩風。
2、通過誦讀,理清本詩豐富充沛的情感脈絡,理解李白貌似消極行樂、狂放不羈實則渴望用世而又不得的悲憤之情。
3、能夠熟練背誦全詩。
二、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三、教學手段
ppt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由杜甫《飲中八仙歌》中李白形象導入到本詩。
。ǘ┙忸}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曲名,意思是勸酒歌。“將”有“請、希望”的意思,與《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中的“將”音義相同。這首詩以飲酒為題材,表現(xiàn)了詩人在極度壓抑中的憤懣和狂放。
。ㄈ┖喗閷懽鞅尘
《將進酒》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這個時期的李白內心極度苦悶。那一年,李白與岑勛在嵩山友人元丹丘家做客,朋友相聚,自然少不了設宴飲酒,酒到暢快之時,李白對酒放歌,唱了一首千古名曲——《將進酒》。
(四)誦讀感知
李白當時唱歌的音樂曲調,今天已經(jīng)不得而知,我們就不唱了,我們通過吟誦朗讀來感受一把詩人的情懷。
學生朗讀,教師作必要指導,全班同學再齊讀。
。ㄎ澹┪谋窘庾x
1、李白勸友人怎么喝酒?
明確:乃狂飲。
2、李白為什么勸友人如此狂飲?
明確:為了盡歡、留名和銷愁,其中銷愁乃最根本的原因。
3、李白“萬古愁”從何而來?
明確:有對年華流逝的感慨,對人生坎坷的悲嘆,對有志難酬的郁悶,對丑惡現(xiàn)實的憎惡。
4、概括詩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特征。
明確:狂放不羈,任性率真,執(zhí)著追求。
。┙Y束語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是杜甫對好朋友李白詩歌的總體評價,這個評價用在《將進酒》這首詩上自然是非常恰當。李白的詩歌因為詩人內在情感的充沛,風格手法的多變,詩人抒情主人公形象突出而名垂千古,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和力量。最后全班同學再來齊讀一遍結束。
。ㄆ撸┎贾米鳂I(yè)
結合讀過的李白詩歌,試以“李白詩歌中的飲者形象”為題寫一篇小論文,字數(shù)800字左右。
《將進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深入體會李白詩歌的豪放特征。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吟誦,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領悟詩人“狂歌痛飲”的豪放外表下對生命的珍視和人格的維護。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吟誦,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體會李白詩歌豪放的美學特征。
教學方法:依托導學案自主預習、合作交流、白板展示,吟誦。教學設備:多媒體、白板。教學過程:
一、導入:什么叫酣暢?什么叫豪情萬丈?讀一讀李白的《將進酒》吧。古往今來,以酒入詩,無以計數(shù)。自古還沒有哪一篇,像《將進酒》這樣,讀來蕩氣回腸、酣暢淋漓?這篇驚世駭俗之作,以駕長空挾雷電的氣勢,抒發(fā)了巨人式的感傷。不必把“人生得意須盡歡”誤以為李白的沉淪,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吶喊,亮出的.才是李白的人生宣言。
二、預習導學
A: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思考:詩人通過這兩句詩想要表達怎樣的感慨? B: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思考1:詩人真的是既“歡”且“樂”嗎?
思考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態(tài)? C: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思考1:“鐘鼓饌玉不足貴”體現(xiàn)了李白怎樣的性格?
思考2:“古來圣賢皆寂寞,……斗酒十千恣歡謔!笔亲髡叩牧w慕之詞嗎? D: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思考:這幾句展現(xiàn)了怎樣的李白?
三、課堂交流,吟哦品讀。俞平伯先生說:“古人做文章時,感情充沛,情感勃發(fā),故形之于作品。當時由情思而聲音、而文字,今天的讀者要了解當時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來的軌道,逆溯上去。作者當時之感寄托在聲音,今天憑借吟哦背誦,同聲相應來使感情再現(xiàn)!毙〗M交流對詩句的理解,通過吟哦朗讀,再現(xiàn)李白之情,李白之態(tài)。(要求:將小組揣摩交流的情況,簡明扼要寫在白板上。小組成員對白板的內容進行講解,然后朗讀體會。)
四、李白出蜀后不久遇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承禎,李白器宇軒昂,資質不凡,司馬承禎一見已十分欣賞,及至看了他的詩文,更是驚嘆不已,稱贊其“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后來,李白在長安遇到了老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在看完李白的詩后稱贊李白為“謫仙人”。后人一直將李白稱為“詩仙”,你能說說李白為何被稱為“詩仙”嗎?(可結合本詩和以前學過的詩歌,從意象設置、修辭手法、抒情方法、詩歌句式、詩人的個性等角度去分析總結。
《將進酒》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內容,品味詩中蘊涵的感情,從而了解詩人復雜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本詩中詩人情感并把握其變化
一、導入
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是這樣評價李白的: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多媒體展示)。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選修文本《將進酒》,一起去欣賞“酒仙”的姿態(tài),“詩仙”的風采。ò鍟簩⑦M酒李白)
二、文本探究
1、我們來看一下題目“將進酒”,什么意思?將是請的意思,那么題目就是請喝酒,所以這是一首勸酒詩。請同學們來找找,有那些人喝酒?(李白、岑夫子、丹丘生)。那這頓酒喝得如何?(很痛快,開懷暢飲“會須一飲三百杯”)。為什么要這么狂喝痛飲?因為:
、倥笥丫蹠品曛呵П佟楦校嚎鞓发诮杈葡睢芭c爾同銷萬古愁” →情感:愁
2、看來大家預習很到位。先請大家?guī)е銓υ姼璧睦斫恺R讀一遍。大家都讀得很好。
3、百家講壇康震教授在《品李白》中說,李白是古代詩人中情感最多變化的一位,尤其是酒后的李白,其內心情感更顯得豐富復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深入文本,一起去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現(xiàn)在請同學們分組探究一個問題。
探究一:
在《將進酒》這首詩中,你讀到了李白哪些豐富而復雜內心情感?請找出具體詩句進行分析
多媒體展示:
李白的內心情感
預設答案:(請同學吟誦他找到的那句)
1、悲傷與無奈“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朝如青絲暮成雪!
【解析】人生易老,時光易逝。詩的開頭運用比興、夸張的手法。通過寫“黃河之水”一去不復返和“青絲白發(fā)”朝暮之間的變化,表達了一種內心的悲傷和對時光一去不復返的無奈
2、歡樂、自信“人生得意須盡歡”“烹羊宰牛且為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解析】大家在這種“歡”與“樂”的感情里有沒夾雜著其他的情感。正如李白說的“人生得意須盡歡”一樣,李白卻并不“得意”,“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現(xiàn)在的才卻“不被用”。所以在朋友相聚之樂的飲酒里還藏著他內心懷才不遇的悲。歡快的外表下,掩藏著一顆悲愁的心。所以才有我們開頭說的狂飲的豪壯之舉。
3、蔑視權貴、有點消極“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解析】“鐘鼓饌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門貴族的奢華生活。
4、寂寞“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為什么羨慕飲者?
【解析】圣賢應該指那些人?古代的圣賢們如孔子,孟子,賈誼等。為何詩人認為圣賢都是寂寞的,不值得自己羨慕。因為這些圣賢都得不到重用,可謂懷才不遇,李白言之“皆寂寞”,作者認為“善飲者”才留下了美名,看似是羨慕,其實李白是另有所指,“圣賢”本重用不用,李白無形中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向封建社會的最高統(tǒng)治者,表達自己對這種不公平的憤怒的批判。上一段詩歌歡樂中隱藏的悲在這里噴發(fā)出來。此時已成為了一種憤激。
追問:按理說“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詩人心中的任何悲憤都應消散,為什么李白還那么耿耿于懷呢?(插入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
我們說知人才能論世,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14歲立志“濟蒼生,安社稷” 24歲離家“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42歲入長安,供奉翰林,“鳳凰初下紫泥沼,謁帝稱觴登御筵” 44歲被排擠,“賜金放還”
。ǚ从沉死畎滓环N懷才不遇而又始終執(zhí)著追求建功立業(yè),一種始終堅持而不得的愁)
5、狂放!爸魅撕螢檠陨馘X,與爾同銷萬古愁!
本來,李白是客人,但這后幾句中,他喧賓奪主,看不出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無所顧及,盡然要求主人“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格展現(xiàn)出來。
(預設答案為這首重點講解的地方,其余的可給學生自由發(fā)揮。)
6、我們剛才分析了那么多,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李白在這首詩歌中他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我們來歸結一下。
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
三、手法探究
1、【提問】“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中,作者為何列舉曹植呢?
【解析】作者用典列舉曹植,是基于兩者的共同點而來的:有才,好飲,懷才不遇。作者其實要借曹植自比,表達懷才不遇的憤慨。
四、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
我們讀《將進酒》不僅讀到了一位苦悶、憤激的李白,更讀到了一位樂觀、自信的李白,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哀而不傷,悲而能壯(板書:悲壯)
五、拓展練習
我們一起來看另外兩首李白早期寫到酒的作品,通過比較看看他喝酒的態(tài)度及感情的發(fā)展變化。
比較《南陵別兒童入京》《行路難》《將進酒》中詩人飲酒態(tài)度及感情變化!赌狭陝e兒童入京》,這首詩是在他被唐玄宗征召入京時寫的,他覺得理想能夠實現(xiàn)了,所以很高興最能表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的詩句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行路難》是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時所作,能體現(xiàn)他飲酒的態(tài)度“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但最后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边是表達了詩人那種自信
寫最后一首《將進酒》時作者被“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這時喝酒就是“會須一飲三百杯”了,感情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與爾同銷萬古愁”
從三首詩的比較,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嗜酒的李白,一位感情矛盾而又復雜的李白。龔自珍對李白的評價:李白兼具了莊子逸世高蹈、天馬行空的自由之魂與屈原孤傲忠介、上下求索的倔強個性,這兩種“古來不可兼”的文化性格在李白身上“聚”在了一起。所以,我們讀李白的詩,可以讀出莊子般的瀟灑飄逸,也可以讀出屈原那樣的倔強不屈。他一生與酒如影相隨,高興時喝酒,彷徨中喝酒,失意后喝酒,但無論如何高興,怎樣彷徨,多么失意,他始終沒有放下“濟蒼生,安社稷”的抱負,也沒有放下對精神自由的追求。即便是被“賜金放還”八年之后,他也絕沒有沉溺于酒池,依舊保持自己最初對政治理想的'追求。更沒有卑躬屈膝,充當權貴的走狗。他喝酒喝得痛快,做人做得更坦蕩,借酒揮灑才情,抒發(fā)憤懣,展現(xiàn)樂觀自信,憑著一身傲骨化哀傷為灑脫,化憂憤為豪放!
教學反思:
李白的《將進酒》李白對現(xiàn)實的不滿之情蓄積已久,卻又無力排解,只能借酒以傾吐胸中的不平之氣。整首詩讀來蕩氣回腸、瀟灑飄逸。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得有失,F(xiàn)在總結如下:
。ㄒ唬┛梢钥隙ǖ膸c
1、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教學進度的推進上真正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絕不僅僅是大小討論所能體現(xiàn)的。在教學重點的設置,教學進度的推進這幾方面也需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教學之前,我讓學生通過預習,以自己對李白是個情感的理解為討論的主體。
2、教師的主導和提升作用不能因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喪失
教師的主導體現(xiàn)在哪里呢?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切入點的選擇和總結提升上!秾⑦M酒》可以講的內容比較多。我選擇以“李白的內心情感”這個問題所謂切入點,一開始就讓學生對詩人情感有所感知。
在總結提升階段,學生最需要老師的指導。一些問題和認識確實是學生深入不到的地方,這時適合地跑出自己的認識,有效地拓展深化。在這堂課中,我在提升環(huán)節(jié)就通過李白幾首不同的詩歌串成一條線,去看李白那種復雜的情感變化的原因。
。ǘ┬枰倪M的幾點
1、注重板書的設計
這節(jié)的板書設計不是很好,沒有做到清晰、直觀。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在這方面注重設計。
2、給學生個體展現(xiàn)的機會可以更多。
《將進酒》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將進酒》這首詩歌大起大落,詩文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轉癲狂,最后歸結于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海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峰之作。
學情分析:由于本班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加之是理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朗讀這一塊,學生大都比較薄弱,因此希望借助這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提高學生詩歌鑒賞的水平,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2.學習詩歌夸張及比興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李白不畏權貴,視金錢如糞土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感受詩人形象。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文人,悲歡離合求一醉,風花雪月尋一醉。
二、解題覽詩
1.題目分析。
2.自由讀詩。
3.分組讀詩
三、分析如何飲酒
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李白飲酒時的哪些情態(tài)?領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風采?
四、分析為何飲酒
1.“人生得意須盡歡”,因“得意”而歡飲?
2.“烹羊宰牛且為樂”,“為樂”而飲酒?
3.“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為“留名”而飲酒?
4.古來飲者無數(shù),李白為何偏以曹植為例?他們二人有何相似之處?
5.據(jù)上分析,李白飲酒的原因應該落腳在哪個字上?
6.詩中直接點明情感的字,我們找到了“歡”“樂”“愁”,還有一個字是什么?(悲)李白為何而“悲”?
五、美讀課文
1.學生配樂誦讀
2.教師范讀
3.學生齊讀
六、小結、作業(yè)
附錄:本課涉及的詩文
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队駢匾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行路難其二》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傳》
公子(指魏公子信陵君)自知再以毀廢,乃謝病不朝,與賓客為長夜飲,飲醇酒,多近婦女。日夜為樂飲者四歲,竟病酒而卒。
。妒酚洝
劉伶恒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字,屋室為揮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世說新語任誕》
。▌⒘妫┏3寺管,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保稌x書劉伶》
《將進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李白,這個名字我們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大詩人。那么,李白在我們的心目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呢?請同學們用李白的詩說一說,你對李白的看法和認識。
明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痹谖倚哪恐欣畎资且粋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詩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痹谖倚哪恐械睦畎资腔磉_、自信的詩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個不慕權貴、豁達的詩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個豪邁豁達的詩人,他的詩氣勢磅礴,浪漫主義想象力非常豐富。
今天,我們就再次通過一首詩來認識一下我們心中的李白和詩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況,一起來吟誦和欣賞李白的這首千古佳作——《將進酒》。
二、吟詠詩文
1、誦讀本詩,提出兩個要求:①讀準字音、②讀清句讀。請大家嘗試自由讀一讀。同時在讀的時候,將發(fā)現(xiàn)的問題批注在書的旁邊。
2、找同學來吟詠一下。適時的進行吟誦指導。
三、情感分析
1、剛才大家在吟詠的時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這首詩李白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fā)自己內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詩。那么,李白的抒情詩有什么特點呢?
明確:李白的抒情詩是很豪放飄逸的、想象豐富、豪邁瑰麗。
2、在這篇詩文中,你是如何把握這些特點和詩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達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確:悲、歡、愁
3、從哪你讀出詩人的“悲”?
、佟熬灰姼咛妹麋R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暮成雪”。
明確: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時光易逝。轉眼之間滿頭的青絲已經(jīng)變成了滿頭的白發(fā)。
這首詩寫于公元752年,據(jù)此推算,李白此時已是年過50的老人,韶華易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另外,中國古代的文人在面對著永恒的大自然的時候,也經(jīng)常生出這樣一種感慨,尤其是那些有著遠大宏偉志向的人,當他們的這種志向不能夠得以實現(xiàn)的時候,報國無門的時候,更容易產生這種人生易老的感慨。從詩經(jīng)到楚辭,到古詩十九首,再到歷代文人墨客都在感慨人生苦短。這個“悲”字,悲的是人生苦短。
、谀敲撮_篇的那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和它并舉又有什么作用?這不是多余的嗎?
老師有一點不理解:我們都知道黃河是發(fā)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黃河之水山上來”作者卻說“黃河之水天上來”不是毫無道理嗎?
明確:作者這里是使用夸張的手法,極言黃河奔騰而來的氣勢,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大河之去,勢不可回。
、劭鋸埵抢畎桌寺髁x的典型表現(xiàn)之一,看看這篇詩文中還有哪里有夸張?
明確:“朝如青絲暮成雪”“會須一飲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馬,千金裘”“萬古愁”。
、艿谝痪涑诉\用了夸張之外,我們看看還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
先來看一下古人對于 “流水”這一意象常表現(xiàn)的主題是什么?
明確:《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長歌行》有詩云:“百川東入海,何日復西歸”
《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三國演義》“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流水”意象——以江水的永恒對比人類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時間的流逝。
總結:以江水的永恒對比人類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暫——反襯。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時間的流逝——比喻。
由江水的永恒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起興。
、葸@句話和白發(fā)有什么關聯(lián)?
明確:(朝、暮,速度之快,都是極盡夸張的手法),先言黃河再說白發(fā),這種藝術方式我們在《詩經(jīng)》里面接觸過。(比興)
4、言歸正傳。詩人正自感傷,卻為何突而轉悲為“歡”?請用文中的原話來回答一下。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用白話文來說就是——
、偌热蝗松虝海尾患皶r行樂?
、诒趾我?就應另外去尋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開懷暢飲,及時行樂!皩⑦M酒,乘大白”那就是必須的了.
、垡驗橛小疤焐也谋赜杏谩钡母叨茸孕,和不為金錢所驅使“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樂觀豪邁,于是有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放舉動了。
5、這種歡樂,歡快是發(fā)自李白內心的嗎?不是。
明確:插入李白的人生經(jīng)歷。
天寶元年(742)當時李白42歲,唐玄宗下詔召李白進京,李白接到命令,以為可以從此仕途通達,不再灰頭土臉地生活在蓬蒿之間,于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這次李白只用了十天就到了長安。在這之前李白是進過長安的,因為遇見的是忌能妒才的小人,那次也沒有機會得到重用。這次李白到達長安之后,玄宗也并沒有給李白安排什么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是臨時、候補的身份。李白有沒有才呢?有才(小故事:一次玄宗攜楊貴妃在驪山溫泉宮,行樂,玄宗親自作曲,想要以新詞入曲,于是急召李白。當時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爛醉,但是,被抬進宮中,涼水潑面之后,他頃刻之間就寫了十余首詩——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玄宗十分高興,贊賞有加。)就是這么一個有才的人,在長安呆了兩三年也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重用,只把他看作詞臣,后來玄宗還客客氣氣的讓他卷鋪蓋回家,把他從長安打發(fā)出來了。打發(fā)出來之后呢。我們要知道李白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他在東魯老家居住了一段時間后,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并且寫下了《夢游天姥吟留別》這首詩里,在詩里他把長安三年的生活做了一個系統(tǒng)的總結,最后發(fā)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樣激越的呼聲。我們看看這首《將進酒》寫于哪一年呢?大約作于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達八年之久。這個時候的李白已經(jīng)是被用無望。胸中郁結很深,這是他感嘆悲傷的深層原因。但是內心的深處,仍然還是燃燒著那樣的一團火,“天生我材必有用”。其中隱含的一個意思就是我有才,但是沒有得到重用。這實際上是李白在對酒當歌時的一種自我安慰,一種無奈,或者說是一種氣憤。這也足以說明這個歡樂不是發(fā)自李白內心深處的。
6、既然是把酒行樂,就不免舉杯相勸。詩人呼告朋友,“將進酒,杯莫停”。而且長歌一曲,以抒心志。但詩人的心情好像并不痛快。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幾句勸酒詞。
明確:“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俜g這六句話:榮華富貴算不了什么,只愿一醉方休不想事啊。自古圣賢都以飲酒排譴苦悶,他們喝酒喝出了名。那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哪,不也是喝酒喝出了名嗎?
、凇扮姽酿傆癫蛔阗F,但愿長醉不愿醒”這是李白的真心話嗎?怎么理解?
明確:是仕途的失意,志不得抒的`憤慨之詞。李白是要借酒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滿。在不滿當中,他發(fā)出了令人震驚的話“古來圣賢皆寂寞”,圣賢在他眼里面都無所謂了。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lián)想到古今,這是他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的總結。其實李白從內心深處是非常尊敬那些圣賢的。因為圣賢,他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留給了后人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他內心是尊敬圣賢的。在這個時候,他內心確確實實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
◎比較“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跟“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明確:這兩句在內容上是相同的,都表現(xiàn)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tài)度。不同的是,前者所謂“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謂“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一些。 總起來說,前者于憤激中略見昂揚 后者于憤激中略見低沉。
③“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崩畎诪槭裁戳w慕飲者?
明確:這是李白由自身的境遇,聯(lián)想古今,對荒唐社會的憤怒嘲諷和痛徹總結;“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边@些“圣賢”都是抱利器而無所施者,而飲者更是“圣賢”中逃于醉鄉(xiāng)的人。這兩句,也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埋沒人才的揭露,詩人對統(tǒng)治者不再抱有幻想,也決心逃于酒鄉(xiāng)。
、堋瓣愅跷魰r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痹谥袊鴼v史上寂寞的圣賢不可勝數(shù),作者何單舉陳思王曹植的例子來對自己的觀點加以說明?
明確:曹植才華橫溢,志向遠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飲酒不節(jié)”最終沒有得到父親曹操的重用!安茏咏ㄆ卟匠稍姟笔侵奈膶W典故,他的《七步詩》家喻戶曉:“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樣的才思敏捷,一樣的遭人妒忌排擠。詩人此例是拿曹植自比。曹植很有才干,但遭兄、侄猜忌,終不得用。李白欽佩他的才干,同情他的遭遇,借以自況。 將狂豪的曹植與自己相比,自己盡管沒有曹植那樣的經(jīng)濟條件,但是拼出去賣裘賣馬也要和朋友盡情地樂上一回。
7、李白和朋友一直“將進酒,杯莫停”,雖說“酒逢知己千杯少”,但為什么還要“呼兒將出換美酒”?
明確:借酒澆愁
李白這個人是傲岸不屈的,對不對。他追求的是一種自由,他不愿受到統(tǒng)治者的那種束縛,統(tǒng)治者你不重用我,我就“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去”。他是這樣一種要追求個性解放人。所以說,李白的這種感情發(fā)展到最后一個階段,一種狂傲的精神就出來了。這是李白的一個性格特點的表現(xiàn)。
面對著古來圣賢皆寂寞的現(xiàn)實,詩人內心有太多的不滿和不平。這無限的激憤表現(xiàn)在行為上就成了無比的狂放。你做東的元丹丘為啥說錢不夠,經(jīng)須沽取對君酌,待會兒用我那匹好馬,還有價值千金的皮襖去當酒來,與你們一起忘卻那亙古不盡的憂愁。
8、《將進酒》這首詩是李白跟好朋友岑勛曾多次應邀到嵩山的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從這一點來說呢,這首詩就是一篇喝酒發(fā)牢騷的詩,那么為什么這樣一篇喝酒發(fā)牢騷的詩能流傳千古呢?
明確:通看全詩,本詩緊緊圍繞著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什么字?
明確:“愁”
我們學過李清照的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把國仇家恨、漂泊之哀融為一體。她的愁自然而然的能流傳千古。
而李白這個愁僅僅是酒后發(fā)牢騷嗎?(不是)
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愁嗎?不是!芭c爾同銷萬古愁”
萬古什么意思?(古往今來)
那么,古往今來像李白這樣的人是個體的還是比較有共性的?
共性的,特別是在封建社會的那個年代懷才不遇,壯志未酬,青春易逝,人生苦短,這是古往今來許多有理想、不麻木的人共同的愁緒。因此,李白筆下的愁,不再是發(fā)泄個人情感,而是站在歷史的高度,替從古至今眾多懷有夢想的追夢者抒發(fā)的共同的愁緒,李白的這種愁苦把悲、歡、憤、狂融為一體,這的的確確是“萬古愁”,跨越了時間與空間。
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無意義的。用歷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無所施”的賢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則將來一定還有——這樣的愁情唯 “萬古愁”一語才能表現(xiàn)愁的深廣。
9、我們從李白的詩句中可以看出來,他的思想里既有積極入世的一面,又有消極避世的一面。
明確:李白自幼接受儒釋道各家教育,使李白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復雜性。
10、李白的詩不僅在當時就非常有名,而且后代對他的評價也非常之高。展示一下他人對李白的評價。
① 飲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谫R知章:子,謫仙人也。
③“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李白生在唐代,幸矣;唐代擁有李白,甚幸矣。用余光中的《尋李白》作為這次對唐代與李白的激情巡禮的結語是再合適不過了。
四、課堂總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歡樂——憤激——狂放,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tài)。
《將進酒》教學設計15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對古典詩歌學習提出要加強誦讀,通過誦讀感受作品的意境和詩人的情感。所以我在教學中從誦讀出發(fā),通過對中國古典詩歌聲律的把握,教會學生有感情地吟誦作品,在古典詩歌音樂美的熏陶中,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
另外,《將進酒》是一篇長詩,想要用一課時完成整首詩的教學難度很大,所以我決定選取其中的一個重點作為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既然詩歌學習重在朗讀,另外我也參照了全國金獎和與教材對應的教學實錄,發(fā)覺這篇課文一課時教學的重點都放在了誦讀方面,這說明這種教學安排是能夠得到廣泛認可的。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詩歌學習另一個關鍵就是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而對情感的理解最好的渠道就是誦讀,所以以誦讀為主線的辦法是完全可以實施的。
教學背景
我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是高二年級的學生,他們通過一年多的高中學習,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中國古典詩歌的學習興趣和方法,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完全可以通過預習,參照書下注釋和練習冊上的提示,大體理解詩歌的內容。但是詩歌關鍵是要理解詩人在詩歌中所表達的情感,而很多詩歌當中詩人的情感并非一種,所以引導學生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是詩歌教學的重點。另外,學生的朗讀素養(yǎng)還是差很多,所以朗讀教學是現(xiàn)在詩歌教學的另一個重點。并且一定要指導學生如何通過朗讀理解詩人的情感,如何將情感融入到朗讀中去。
《將進酒》是《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選修教材第三單元的賞析示例。這一單元的主題就是“因聲求氣,吟詠詩韻”,所以在《將進酒》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以誦讀為主線,通過誦讀,幫助學生理解詩人情感的變化,進而體會詩人的性格。另外李白的性格特點本來就很突出,他的作品中蘊含豐富的感情,可讀性非常強,所以朗讀法恰恰適合學習李白的這篇勸酒詩。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理解李白情感的復雜變化;
過程方法:通過誦讀,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李白蔑視權貴、狂放不羈的性格。
重點與難點
重點: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理解李白情感的復雜變化。解決辦法:通過誦讀來實現(xiàn)。
難點:體會李白蔑視權貴、狂放不羈的性格。解決辦法:結合課文內容與誦讀共同解決。
教學方法:
1、分析法:通過分析李白的情感變化,體會他的性格;
2、朗讀法:通過朗讀,鞏固對李白情感變化的理解;
3、討論法:通過討論,加強對李白個性特征的理解。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導入新課
以“詩與酒”為話題導入
。◤土晫W生以前學過的與酒有關的詩,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借酒澆愁愁更愁,抽刀斷水水更流”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
(板書題目和作者)
二、知人論世天地寬-----背景簡介
請同學們根據(jù)預習快速完成背景簡介
(學生簡介,教師補充)
1、背景簡介
作者于約天寶十一年(公元752),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宴飲。岑勛,李白稱他為“相門子”。元丹丘是當時著名的隱士,主要隱居地在潁陽。
這首詩大約作于安史之亂前四五年光景。當時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將政事交給奸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官場一片黑暗,豪門貴族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社會腐敗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詩人對此極為不滿,但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狀況,只能用消極的辦法進行反抗,借酒銷愁,“但愿長醉不復醒!痹娙私桀}發(fā)揮,盡吐郁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自創(chuàng)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結合起來。
2、解題
題目中的“將”為什么讀作“qiāng”呢?(“將”在這里是請的意思。)
明確:“將進酒”就是請喝酒!秾⑦M酒》原為漢樂府的曲調,多以因酒放歌為內容。
三、夯實基礎我先行----檢查預習情況
。ǘ嗝襟w出示,學生根據(jù)預習完成)
1、讀準字音:
將()進酒金樽()岑()夫子饌()玉
恣歡謔()千金裘()烹()羊沽()取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將進酒
鐘鼓饌玉不足貴
古來圣賢皆寂寞
斗酒十千恣歡謔
徑須沽取對君酌
呼兒將出換美酒
四、因聲求氣悟感情----理清情感脈絡
。ㄒ唬z查預習:
。▽W生評價)
。ǘ┙處煼蹲x:
強調同學們要注意示范朗讀語調的高低和節(jié)奏的快慢變化,以及情感的處理。
(三)品味情感
品讀李白在這首詩中的那些情感變化,并試著結合詩句做具體的賞析。
鑒賞分析:
1、悲(同義詞即可)(板書:悲)
朗讀指導:(教師點評指導)
2、歡(同義詞即可)(板書:歡)
朗讀指導
(教師點評指導)
3、憤(同義詞即可)(板書:憤)
朗讀指導
。ń處燑c評指導)
4、狂(同義詞即可)(板書:狂)
朗讀指導
。ń處燑c評指導)
縱觀全詩,可以看出來,詩人圍繞一“酒”字,感情的發(fā)展分了(悲傷)—(樂觀)—(狂放)—(憤激)—(愁苦)五個層次,潛藏在酒話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氣,如黃河之水,奔涌送宕,一瀉千里。
(四)自由朗讀:
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這首詩,盡快形成背誦思路。
。▽W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指導)
。ㄕ乙晃煌瑢W示范朗讀)
五、獨樹一幟展個性----合作探究
我們如何正確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為呢?
。▽W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最后小結)
四:小結:
六、拓展延伸顯能力
。ǘ嗝襟w展示)
1、指出下面加線字的讀音有錯的一項(C)
A、饌玉(zhuàn)B、恣意(zì)C、將進酒(jiāng)D、歡謔(xuè)
2、下面通假字中有錯的一項(C)
A.所守或匪親(匪:非)B.卒廷見相如(廷:庭)
C.與爾同消萬古愁(爾:你)D.徑須沽取(沽:酤)
3、解釋下面“將”的意義:
、賹⑦M酒()②呼兒將出換美酒()③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⑤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⑥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僬;②拿;③扶持;④帶兵的人;⑤帶領;⑥助詞,用在動詞后,沒實在意義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時作業(yè)
七、板書設計:
【《將進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將進酒》教學反思05-16
李白《將進酒》教案設計06-03
將進酒教案12-10
《將進酒》的教案11-23
最新《將進酒》教案08-02
[熱]將進酒教案2篇12-19
將進酒教案通用(15篇)07-07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6-07
《》教學設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