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記》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日記》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記》說課稿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要將的課文是《日記兩則》
一、教材簡說
小學生在讀了一些文章、認識了一些字之后,他們便更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每天接觸的人和事,都可能使他們感興趣,并產生把它們記錄下來的沖動!度沼泝蓜t》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日記體的習作范文。讀了能啟發(fā)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法記錄生活,使他們把記錄生活的沖動化為自己的行動。
這篇課文記錄了“我”的兩次“夢”。記錄了“我”的夢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由矛盾到統(tǒng)一的過程,記錄了在城鎮(zhèn)的“我”與貴州山區(qū)小女孩阿英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感受他們之間的差別。“我”那白紗裙的夢,在媽媽的影響下,變成了苗家山寨里的民族同心舞。
這個故事很有時代意義。教學時要結合生活現(xiàn)實,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也許,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看到自己平時的影子,能夠想起自己平時的思想與行為,也許還能夠讓學生從學習這篇課文開始,學會多想想別人,少想一點兒自己。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應該關心有困難的人,增強團結互助的意識。
3、有寫日記的興趣,并按照日記的格式,開始學寫日記。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認讀生字。
借助拼音讀一讀果實和樹葉里的生字,再自讀課文,在朗讀中進一步認識生字。教師出示帶生字的詞句,讓學生朗讀,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采用多種方式識記字形。
讓學生交流記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換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紗、斗—料;作—昨、沙—紗。
3、組詞鞏固識字,積累詞匯。
可以讓學生用生字組詞。如,學生手則、昨天、紗布、寄信、水電費。還可以一字組多詞。如,粉條、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顏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裝;寄存、寄托。
學生組詞之后,再完成課后的看拼音寫詞語。
4、指導書寫。
。1)鞏固讀音。
本課八個要寫的字中,容易讀錯的字較多,建議書寫前指導學生反復讀一讀,以鞏固讀音。特別是“昨(平舌音)、娘(聲母是鼻音)、晴(韻母是后鼻音)”三個字,建議再次領讀幾遍。
。2)觀察發(fā)現(xiàn)。
同結構:八個字都是左右結構。
同偏旁:昨、晴;姑、娘、妹。
同部件:份、粉。
。3)重點講解。
女字旁:撇點的“撇”要長,“提”不能超出右邊的撇。
日字旁:相對瘦長一些。
(二)朗讀感悟
朗讀本課,要重點領會作者關愛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對日記的內容和寫法有一個直觀的印象。
1、自由朗讀。抓住“‘我’做了一個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這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2、在朗讀中感悟。讀第一則日記,要注意指導點撥學生,因為“我”的夢想沒有實現(xiàn),心里埋怨媽媽,因而要把“我”不高興的語氣讀出來。最后一段朗讀的難度較大,要多指導?梢栽O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思考。如,“我”為什么怪媽媽小氣呢?并組織學生討論:你認為小女孩的媽媽小氣嗎?為什么?讀第二則日記,可以讓學生思考:“我”又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什么?同時指導學生把“我”夢中開心的事,用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3、比較朗讀。比較一下這兩則日記內容上和情感態(tài)度上的不同。思考:媽媽沒有給“我”買心愛的白紗裙,“我”的心情怎樣?后來“我”為什么沒讓媽媽買白紗裙?
4、教師出示日記格式,并啟發(fā)學生:日記的寫法比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寫出一天當中有意義的事或自己特別想記下來的話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記的`篇幅可長可短,一定要寫自己的真實感受。
(三)實踐活動
按照日記的格式寫日記(篇數(shù)不限)。
提示:(1)今天你做了什么?(2)你到過什么地方?看到或聽到什么?(3)你最想干什么?(4)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樣?是高興、傷心還是后悔……
要讓全體同學都有展示自己日記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體驗寫話的快樂?梢灾该吓_朗讀,或在學習園地里展出,在“語文園地”的“展示臺”展示。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探究式閱讀
(一)分小組閱讀質疑
1、自讀課文,將兩則日記聯(lián)系起來閱讀,提出自己的問題。
2、小組討論:討論交流各自發(fā)現(xiàn)的問題(注意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問題)。
(二)全班交流,在閱讀中探究
1、各組派代表說說本組討論的主要問題(包括已解決的有意思的問題和未解決的問題)。
2、各組再根據(jù)其他組的介紹,選擇一兩個問題進行探究。
(三)集中問題,共同討論
1、小組匯報本組討論交流的情況。
2、全班就一兩個問題進行深入探究。這一兩個問題可以是學生討論中共同關心的問題,也可以由教師出示。
《日記》說課稿2
教材分析
《給日記化妝》是選取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的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二章《文字處理的基本方法》的第五節(jié)。它是在學生學會了文字錄入、修改的基礎上,繼續(xù)深入學習在word 20xx中對文字進行修飾,使得文章的結構分明、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美觀大方。它是對前面學習過內容的進一步加深,又為后面學習word其他功能做了鋪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學情分析
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本課適用于七年級學生,他們已經掌握了文字的輸入、修改的基本方法,對文字的個性化設置充滿了強烈的設計欲望,為本課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jù)初中學生心理、智力發(fā)展水平及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情感需要,我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理解在word 20xx中進行文字修飾的目的;
掌握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練操作;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實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培養(yǎng)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文字修飾的基本方法
教學難點:給文字加上動態(tài)效果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課堂上我將采用 “任務驅動----師生討論----任務完成----效果評價----歸納匯總”的五步教學模式。在教法上,我預采取
1、小組合作法,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同學間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任務,培養(yǎng)學生團結互助的精神;
2、情境法,注重給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操作實踐,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嘗試欲;
3、體驗法,讓學生通過成功的作品,更多地體驗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創(chuàng)造欲望。
學法指導
在學法上,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jù)一系列緊扣教學目標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過程設計
將教學思路擬定為五個方面
。ㄒ唬﹦(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通過課件,展示兩個文檔,一個無任何修修飾,另一個做了豐富的修飾,讓學生進行比較,哪個文檔漂亮、美觀,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來學習本節(jié)內容。
。ǘ┲v授新課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三個任務,圍繞著教學的重、難點講解,采取“任務驅動”、“學生自主探究”和“教師演示”相結合的方法。
任務一:請你做個設計師給日記化化妝
首先給學生一個提示:曾經在第一冊中學過在寫字板中對文字進行修飾,想想是如何操作的?能不能把這個方法借用到word20xx中呢?然后學生分組開展討論,并動腦思考、嘗試操作、共同協(xié)作,找尋在word 20xx中給文字修飾的方法。教師則邊查看學生操作情況,邊給遇到困惑的學生指點迷津。
接著展示學生自學成果。讓學生派出代表,展示作品,說出找到的方法,教師則根據(jù)情況適當給予表揚或鼓勵,并進行補充說明。
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在word 20xx中給文字修飾的方法及在操作時應注意的地方。
任務二:你能給文字加上特殊效果嗎?
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文字特殊效果的制作。首先我展示一幅作品,指明用了哪些特殊效果(如:陰影、上標、雙刪除線等),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特殊效果,然后讓學生試著用在任務一里學到的方法,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給文字添加特殊效果。并且這部分內容課本中有具體操作步驟,學生完全可以自學。教師則在一旁指導。接著通過點名的形式找學生演示操作的步驟及展示其作品,教師給予表揚或鼓勵。
任務三:你能給文字加上動態(tài)效果嗎?
學生在學習了前兩種設置后,聽講的注意力就不夠集中了,所以在講授在講授這個內容時我先展示一幅作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給學生簡單的提示,演示一部分的操作方法,留下懸念,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目的在于學生通過動腦發(fā)現(xiàn)了書本沒有的知識,會更有成就感。學生在操作時教師則四處查看學生操作情況,參與學生的討論,給學生一定的指導。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方法。
(三)綜合練習
明確任務:讓學生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美化文章,將進行全班展評。
。ㄋ模┱故咀髌罚n堂評價
投影學生典型作品,學生自評,師生互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ㄎ澹w納小結
在結束本課前,師生一起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過的內容。
《日記》說課稿3
各位領導、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六年制小學《信息技術》第六冊第七課《觀察日記》。下面我將從以下幾方面來說課。
一、教材分析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事物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如季節(jié)的變化、氣溫的變更、城市的改造、動植物的生長……我們要求學生根據(jù)事物的變化,來觀察變化的規(guī)律,并寫出觀察日記,或運用實驗表格填寫記錄。在觀察中,要按照搜集到的信息資料,來指導學生對最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使觀察的方式和方法更科學、更實用,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根據(jù)教材及學段要求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提高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搜集、運用科技信息的能力,指導學生寫好觀察日記。
3、學會用搜集到的信息運用到生活實際之中。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自己搜索所要獲取的知識,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互相交流討論,教師適當點撥,以達到師生共鳴,完成教學任務的目的。
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活動讓學生在完成自己的成果時體會成功的喜悅感、成就感、感受與他人協(xié)作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寫觀察日記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信息技術了解自然、觀察事物的能力,養(yǎng)成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
二、設計理念
1.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著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們主動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放飛學生的個性,體會學習的樂趣。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和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學習精神。
三、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根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組織教學時,應以教師的啟發(fā)、點撥為主,采用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相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設出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調動學生共同參與的積極性。盡可能滿足學生的探索欲和表現(xiàn)欲,讓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展示自己的`成果,體驗到學習的喜悅感、成就感。
四、說學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搜索所要觀察目標的信息,然后再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共同探究寫觀察日記的方法。
五、設計思路
根據(jù)本課的設計思路設計如下教學流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興趣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植物、動物的生長過程。如百合花從花骨朵到盛開的畫面,一只小狗長到大狗的畫面,一棵小幼苗長成參天大樹的畫面,進而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觀察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成日記,很自然地導入本課,揭示課題。
2、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抛灾魈骄
教師布置學生通過查看資料書、上網搜索、實際觀察等多種方法搜集信息。
學生要確定觀察的對象是什么?觀察的目的是什么?這樣教學任務就比較明確了。
、茀f(xié)作學習
為了使學生合作學習有所遵循,老師在分小組討論之前讓學生通過上網,查找關于如何寫好觀察日記的資料,然后出示并提出問題,學生按四人為一組討論交流:在寫觀察日記時要按照怎樣的方法去寫。
在討論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每組選派一名代表匯報他們小組的討論結果。老師根據(jù)同學們的發(fā)言總結出寫好觀察日記的方法:
A 確定觀察對象;
B 確定觀察過程;
C 寫出過程特點。
學生小組合作寫觀察日記或“論文”。
在寫觀察日記的過程中,要緊緊圍繞事物的變化來寫,開始寫肯定會有一定的困難,但只要認真,一定會寫出好的觀察日記。
3、作品展示
學生將觀察日記和“論文”向全班同學發(fā)布,展示作品,同學互相參觀,交流,自由發(fā)言,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觀察日記和“論文”。
4、學習總結,構建知識框架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總結可以讓學生來完成。比如,讓學生說一說你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最大的收獲是什么?你學會了什么?這樣,把學生回答的問題形成鏈條,就是我們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成果,進而使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便于理解和運用。
六、教學效果預測
通過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在學生都寫過觀察日記,掌握了一些寫觀察日記的方法基礎上,來突出運用信息資料寫觀察日記的信息技術課,重要的是通過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日記》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05-15
《豐碑》說課稿12-19
草原說課稿12-12
《過秦論》說課稿04-29
《印度》說課稿06-28
《守株待兔》說課稿10-19
《檢閱》說課稿08-16
《琥珀》說課稿01-03
趙州橋說課稿12-07
咬文嚼字說課稿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