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shù)教案模板錦集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棉簽朝不同的方向大膽畫小蝌蚪的方法,體驗棉簽畫帶來的快樂。
2、樂意向同伴講述自己的作品。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5、喜歡參加藝術(shù)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自然角內(nèi)提供小蝌蚪供幼兒觀察。
2、每組一盤黑色水粉顏料,一盤綠色顏料,棉簽,圖畫紙。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剛才小朋友學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蝌蚪找媽媽》,小蝌蚪在河里快活地游來游去,我們來用棉簽和顏料把它們畫下來,好嗎?
2、引導幼兒觀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態(tài)。
教師邊出示自然角的蝌蚪邊提問:可愛的小蝌蚪是什么顏色?長的什么樣子?它們在水中是怎么游泳的?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和細細的尾巴,在水里向各個方向游動。并用身體動作模仿小蝌蚪游水的樣子。
3、教師示范講解小蝌蚪的畫法。
教師在畫紙上示范并講解:我們請小蝌蚪來游玩吧!輕輕地用棉簽蘸黑色顏料點在畫紙上,再輕輕提起向后一拉,一只小蝌蚪就畫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在畫紙上畫小蝌蚪,要畫出朝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最后再添畫上綠綠的水草。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畫出朝著不同方向的小蝌蚪,鼓勵幼兒大膽細心地作畫。
5、評價和欣賞作品。
教師邊展示作品邊說:小蝌蚪在河里游得真開心,他們長著圓圓的身體,細長的.尾巴。它們怎么游的?(幼兒用動作模仿)它們要去找媽媽了。 (幼兒跟著音樂游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注重過程而不是結(jié)果,主要表現(xiàn)在講評活動中,老師能積極的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畫的像不像?對不對!眮碓u價每位幼兒的作品。老師對每位幼兒的作品都予以了積極的肯定和鼓勵!白鹬厮麄兊倪x擇并欣賞和鼓勵他們!
美術(shù)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嘗試用簡單線條和夸張構(gòu)圖表現(xiàn)快樂小人。
2.探究造型變化與畫紙中折線的關系。
3.感受“快樂小人”造型變化帶來的樂趣。
教學準備:快樂小人范畫、記號筆、粉紅、黃色、綠色紙各16張。
教學過程:
一、觀察快樂小人,嘗試畫出“小人”。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畫人,而且是頂天立地的人。你們知道“頂天立地”是什么意思嗎?
2.出示范例“快樂小人”并觀察。
師:就像他一樣頭頂天,畫到紙的'最上邊,腳踩到地上,畫到紙的最下邊,這樣就叫頂天立地。
師:你覺得他心情怎么樣?從哪里能看出來?引導觀察小人的表情和動作。
3.第一次作畫。
4.交流,對照、比較自己所畫的小人是否是頂天立地,提醒后面畫時可要注意。
三、探索“快樂小人”的快樂造型與紙的折線的關系。
1.師:這次我們用黃顏色的紙來畫,有兩個要求:第一小人要畫得頂天立地,第二畫時不要打開這張紙。
2.第二次作畫,教師觀察。
3.展開畫紙,通過比較不同作品斷的點,發(fā)現(xiàn)折線與斷點的關系。
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自制墨跡圖,發(fā)展動手能力。
2、根據(jù)墨跡圖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像活動。
3、借助組合起來的墨跡圖自編小故事,發(fā)展編講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制作墨跡圖一幅。
2、白紙、墨汁(或鋼筆墨水、顏色水)、滴管、剪刀和用來鋪墊的報紙。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您們帶來了一幅很有趣的畫,你們想看嗎?(想)
師:(出示畫面)看,這是一幅墨跡圖,你們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幅?(想,干脆有力)
二、幼兒第一次嘗試:利用實物、自制墨跡圖
1、提供白紙、墨汁、滴管,幼兒自己動手制作。
2、教師小結(jié):對于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幼兒給予肯定,對于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輔導,引導其正確制作方法。
三、幼兒第二次嘗試:想像墨跡圖
1、啟發(fā)幼兒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或他人的墨跡圖像什么,并說出想像的依據(jù)。例如,如果說墨跡圖像鳥,就要指一指、說一說什么部位像鳥頭,什么部位像鳥翼等。
2、轉(zhuǎn)動墨跡圖,變換角度看看它還像什么,鼓勵幼兒盡量想的和別人不一樣。
四、幼兒第三次嘗試:組合墨跡圖編故事
1、請幼兒把自制的墨跡圖沿輪廓剪下來擺在展示板上,自由議論這些墨跡圖像什么。
2、啟發(fā)幼兒根據(jù)想像選取展示板上的墨跡圖,并以它們?yōu)榻巧蚓拔锝M合起來,編講一個與眾不同的小故事?梢詡人編講,也可以兩個人合作編講。例如,將一張青蛙的'圖和一張像馬的圖組合起來,可以編成這樣一個小故事:青蛙和馬是朋友。一天,青蛙對馬說:"你可以自由自在跑到很遠的地方去玩,多好呀!"馬說:"你跳到我的背上,我?guī)闳ヂ糜巍?青蛙就跳上馬背,馬飛跑起來,青蛙高興得又叫又跳。馬說:"別跳!別跳!"可青蛙不聽,結(jié)果"撲通"一聲,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五、幼兒第四次嘗試:添畫墨跡圖
引導幼兒依據(jù)想像在墨跡圖上添畫,使畫面更完整、豐滿。例如,如果墨跡圖像蝴蝶,就將該蝴蝶添畫完整,并添畫一些相關景物。
活動延伸
將幼兒制作的墨跡圖布置在語言區(qū)中,引導幼兒繼續(xù)想像、編講。
附:
幾種墨跡圖的制作方法
1、將墨汁滴在紙的不同部位,撫展后可以同時形成幾幅墨跡圖。
2、將墨汁滴在宣紙等軟紙上自然化開成圖。
3、可用多種顏色水制作彩色墨跡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使學習美術(shù)成為一種樂趣。幼兒能積極參與整個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我都是強調(diào)以幼兒自主參與活動為中心,寓教于樂,培養(yǎng)了幼兒的興趣,充分發(fā)展了幼兒的理解智力和接受智力。
美術(shù)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認識重疊圖案的藝術(shù)特點,增強學生審美感受能力。
2、發(fā)掘?qū)W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想象力。
教學重點:學習多種形式的重疊排列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處理重疊的遮擋關系。
教學具準備:課件、彩紙、剪刀、膠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展示課題)
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能夠看見物體互相重疊排列的'現(xiàn)象,今天我們來試試看物體互相重疊會產(chǎn)生什么效果。
三、授課
1、通過課件演示,引導學生欣賞并提出問題,通過欣賞這些重疊的圖形你有什么感覺?
師歸納:通過把大小、形狀相同或不同的圖案運用多種排列方式進行重疊排列,能產(chǎn)生不同的美感。
2、啟發(fā)學生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你們在生活中看見什么物體重疊排列,具有什么美感?
3、師示范步驟:先構(gòu)思設計好圖形后畫出或剪出圖形再進行重疊排列。
4、啟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
5、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作品。
四、作業(yè)要求:畫出或剪刀動物、人物重疊排列。
五、教師巡視輔導。
六、作品展示。
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內(nèi)容:
創(chuàng)意寫生《旅游鞋》(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在寫生的基礎上,提高幼兒想象創(chuàng)作的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自信,大膽的作畫。
活動準備:
1、記號筆,油畫棒。
2、旅游鞋,旅游鞋的寫生畫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
一、 自由玩旅游鞋
師:這是什么?(出示旅游鞋)像什么?
師: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想一想,旅游鞋像什么?
二、 集中交流
師:剛才你把旅游鞋當成了什么?“船”(出示范畫)怎樣讓鞋變得像船?(幼兒示范)船上還缺了什么?(幼兒再次添畫)船開到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師:旅游鞋還可以變成什么?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來變一變?看誰的本領大變得不一樣,畫的故事最豐富。
三、 幼兒作畫,師巡回指導
1. 提醒或幫助幼兒添畫上想象物的特征與故事情節(jié)。
2. 鼓勵幼兒大膽選擇顏色進行涂色。
3. 提示幼兒添畫不下時,可以躲在畫好的.東西的后面。
四、 幼兒互相交流
1. 介紹一下旅游鞋的細節(jié)部分。
2. 我的旅游鞋變成了什么?
3. 我畫了一個什么故事?
【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shù)教案02-05
美術(shù)教案02-05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
美術(shù)教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