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時間:2023-07-16 14:35:1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xué)、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范文錦集七篇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體和圓柱體,簡單了解它們和長方形、圓形之間的關(guān)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種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進行組合造型。

            活動準備

            1、搜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長方形、圓形若干。

            3、紙條

            活動過程

            一、幼兒在玩中探索發(fā)現(xiàn)玩具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我們一起來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師:“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們能滾動嗎?

            師:“請小朋友把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紅色的籃子里,把不能滾動的玩具放到綠色的籃子里。

            二、讓幼兒對長方體和圓柱體進行測量,在測量中驗證它們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一看不能滾動的玩具是什么樣子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詳細,那這個圓圓的玩具,它兩邊的圓一樣大嗎?這個長方形的玩具每個面一樣大嗎?幼:一樣大,不一樣大。

            2、老師出示紙條,幼兒親自動手測量,不斷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結(jié)論。

            3、教師小結(jié):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兩頭都是一樣大的.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這種身體像盒子一樣,有六個面,十二條邊,一種每個面都是長方形,另一種四個面是長方形的,另外兩個面是正方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長方體。

            三、幼兒在疊一疊、擺一擺中加深對長方體、圓柱體特征的認識。

            老師這里有一些長方形、圓形的雪花片積木,請小朋友先來玩一玩、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玩的。

            教師小結(jié):一樣大的圓形疊起來就是圓柱體,一樣大的長方形疊起來就是長方體。

            四、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見過哪些物品是圓柱體的?哪些是長文體的?

            五、幼兒選物品,構(gòu)建對圓柱體、長方體的知識經(jīng)驗

            1、請每個小朋友選一種圓柱體的物品,一種長方體的物品。

            2、小朋友都選了自己的物品,請你說一說選了什么?物品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教師小結(jié):這些圓柱體的物品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粗細不一樣。這些長方體的物品大小不一樣,它們都有六個面,一種六個面都是長方形,另一種兩個面是正方形,四個面是長方形。

            六、幼兒分組用選的物品造型

            請幼兒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衛(wèi)生紙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樣的房子?應(yīng)該怎么做?(幼兒自由用選的物品搭房子)

            活動延伸

            1、請小朋友回家后,調(diào)查家中有多少長方體和圓柱體的物品,并完成調(diào)查表。

            2、我們把這些物品放到區(qū)域中,有時間再來玩好嗎?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田鼠太太的項鏈》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xué)習(xí)過7以內(nèi)數(shù)的分合。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

            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換購物品,從而體驗到換購物品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列算式

            1、故事導(dǎo)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講述故事的開頭部分:

            師: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田鼠太太就開始為過冬準備糧食了,F(xiàn)在,先來數(shù)數(shù)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點提問:

           、倌闶窃趺磾(shù)出來的?(兩個兩個數(shù)、目測接數(shù)等等。)

            ②那誰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袋稻子?(6+1=7)

            ③誰能根據(jù)這道加法題編出另一道加法題?(1+6=7)

            小結(jié):原來一道加法算式,當?shù)忍柷暗膬蓚數(shù)字互相交換位置,兩個數(shù)的和不變。

            師: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點提問:

           、僬l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根玉米嗎?(2+5=7)

           、谀闶歉鶕(jù)什么來列式的?(根據(jù)玉米的大小不一樣,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塾眉臃ń粨Q律來列另一道算式。(5+2=7)

            師:花生仁有幾瓶?

            重點提問:

            ①你們來列一道式題告訴田鼠太太它的倉庫里現(xiàn)在有幾瓶花生仁了?(4+3=7)

           、谟眉臃ń粨Q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題。(3+4=7)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嘗試用減法來解決問題:

            第一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誰能幫田鼠寶寶算一算還剩多少糧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還剩幾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還剩幾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還剩幾瓶?(7-3=4)

            小結(jié):原來,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還剩多少,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第二次交換:

            重點提問:

           、倌銈兡軒吞锸髬寢屗阋凰銌?

            第三次交換:

            重點提問:

            ①你們說田鼠太太會不會再用糧食去換新鞋子呢?

            ②怎樣列算式? (4-4=0、2-2=0)

            (3)講述故事結(jié)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著北風(fēng),天氣冷極了,田鼠寶寶餓得直哭,田鼠太太沒辦法,只好戴著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尋找吃的東西,她又累又餓,什么東西都找不到,暈倒在雪地里。

            3、想想說說:

            重點提問:我們怎樣改編一下故事,既能讓田鼠太太變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餓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討論改編故事:

            重點提問:根據(jù)我改編的故事,你們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2、幼兒嘗試操作練習(xí)列減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語言表達列式的過程。

            三、延伸活動

            其實這樣一些物品連續(xù)減兩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還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列式。(列連減的算式。)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xué)習(xí)4的減法,繼續(xù)感知三幅圖之間的關(guān)系。

            2.進一步理解“走了”、“還!钡膶嶋H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獨立將三幅圖連起來,表達其中的含義。

            活動反思:

            活動準備:

            1. 教具:有關(guān)4的減法圖三幅。視頻儀、電視機。

            2.學(xué)具:幼兒數(shù)學(xué)操作材料p25,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fù)習(xí)4的分合。集體、個別與老師口頭對4的分合。

            二、學(xué)習(xí)4的減法。

           。ㄒ唬、學(xué)習(xí)4的'第一組減法。

            1.教師依次出示3幅圖,(小雞在草地上),請幼兒用完整句講述每一幅圖的意思,注意提醒幼兒用正確的詞(走了,還剩)表達圖的含義,可以多請幾個幼兒說一說。

            2.請幼兒說說每一幅圖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為圖列出算式。

            3.集體讀算式。

           。ǘ、學(xué)習(xí)4的第二組減法。

            教師直接將3幅圖出示,(天空中的飛機),讓幼兒觀察后用完整句表達,并列出算式,集體、個別講述。

           。ㄈ、學(xué)習(xí)4的第三組減法。

            也是直接出示三幅圖,最后一幅打上問號,讓幼兒編出題目,(河里的小鴨子),方法同上。

           。ㄋ模、集體讀4的三個減法算式(4-1=3、4-2=2、4-3=1)

            三、操作活動。

            1.看圖列減法算式。

            教師先講述做法,然后讓幼兒操作。啟發(fā)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的變化,啟發(fā)幼兒用 “吃了”、“還剩”等詞匯,講一講三幅圖的含義,再將算式填寫完整。

            2.將分合式填寫完整。(方法同上)

            四、評講

            集體檢查做的對不對,請個別幼兒上來講一講自己是怎么操作的(放在視頻儀上)。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4

            設(shè)計背景

            在進行數(shù)學(xué)教育時,進行分類、排序、對立等學(xué)習(xí),有助發(fā)展幼兒的思維。分類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體進行分組。幼兒可以學(xué)習(xí)按物體的某一個(或兩個)外部特征(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按物體的特征進行多角度分類及按物體內(nèi)在的包含關(guān)系進行層次分類。分類、排序和對應(yīng)這三項活動可以為幼兒進一步學(xué)習(xí)數(shù)的概念打基礎(chǔ)。

            活動目標

            1、能從多個角度來分類,嘗試自己說出分類的標準,在同一分類標準下能將物品分完。

            2、積極地參與活動,體驗數(shù)學(xué)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分析的能力。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導(dǎo)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xué)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

            1.引導(dǎo)幼兒觀察,找出物體的某種特征,并進行多角度分類。

            2.讓幼兒明白自己在選擇了一項分類特征時,要始終按同一標準進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分類娃娃”。

            2、學(xué)具準備:“分類娃娃”、水果圖片、扣子、彩色積木、彩筆若干。

            3、《操作冊》。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xué)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yīng)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xiàn),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1.預(yù)備活動。

            師生互相問候。

            游戲:五只猴子蕩秋千。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做相應(yīng)的動作。

            2.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十個娃娃來做客,他們各有特色,如何分類想一想,找出相同的放一起。

            ①請幼兒操作學(xué)具“分類娃娃”,說說自己分類的方法,如按性別分,按衣服樣式分,按動作分等,鼓勵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分類,發(fā)展幼兒擴散性思維。

           、谡堄變悍_《操作冊》,看圖提問:圖上有幾只雞寶寶?。再請幼兒把這些小雞分成兩部分,試試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類型分,出殼的雞寶寶有9只,未出殼的雞寶寶有6只等。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分“水果”。將圖片中的'水果按顏色、大小、有葉無葉、單個或成串等不同特征分類,并動手擺一擺。

            第二組:分積木。先將積木按大小、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再用彩筆在記錄紙上記錄,并思考:是積木多,還是紅色積木多?

            第三組:分扣子。將盤中的扣子分成兩類,說說有哪些不同的分法,如按大小形狀、顏色、材料、有眼無眼進行分類等。

            4.交流小結(jié),收拾學(xué)具。

            請幾名幼兒講講自己在活動中的分類方法,教師小結(jié)。引導(dǎo)幼兒收拾學(xué)具。

            教學(xué)反思

            教學(xué)活動還可以延伸:

            1.在區(qū)角活動中,對玩具、文具等進行多角度分類。

            2.利用日;顒又械呐抨犛螒,練習(xí)分類。

            3.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在分組活動過程中滲透物體的包含關(guān)系,例如分組活動中第二組,當幼兒將積木按顏色、大小、形狀進行分類后,可請幼兒點數(shù)分類后的積木數(shù)量和積木總數(shù),說說是紅積木多還是積木多,是圓形積木多還是積木多等。

            4.家長和幼兒一起完成《操作冊》。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能不受容器的大小、形狀、位置的變化影響,初步感受液體的守恒。

            活動準備:

            1.教具:量杯一只。高腳粗細不同的的杯子兩只,玩具小熊,鴨子各一只,水(有顏色,便于觀察)

            2.學(xué)具:人手一套杯子,豆子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感知"一樣多"的概念。

           。1)出示玩具小熊、小鴨?腿藖砹,我們請他們喝飲料吧。

           。2)將水倒入量杯中,請幼兒觀察水的位置,并讓幼兒記住刻度。

            (3)將水倒入幼兒面前矮而大的杯子。

           。4)用量杯量相同的有色水倒入小鴨面前的小杯中。

           。5)小熊有點不高興了,他說小鴨的飲料比他的多,你們認為是這樣的`嗎?

           。6)鼓勵幼兒想辦法證明大小杯中的水是一樣多的。

           。7)引導(dǎo)幼兒將大杯中的水倒回量杯中驗證,觀察水是一樣多的。

            你怎么知道水和剛才的一樣多?(水面到達相同的刻度)再將小杯中的水倒入量杯中,問:杯子倒空了沒有?水和剛才的一樣多嗎?

            將小杯和大杯進行比較,請幼兒觀察:水是一樣多嗎?

            為什么?

            2.請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將量杯中的豆子倒入不同的杯子中,并觀察其變化驗證豆子是否變多或變少。

            3.活動小結(jié)。

            水和豆子沒有增多或減少,不論倒進什么樣的杯中,都和剛才的一樣多。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時間的行程。

            2、初步認識時鐘,正確地辨認整點。

            3、引導(dǎo)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xué)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掛圖第10號:我的一天。

            2、掛鐘一個,長針、短針做成手狀。

            3、幼兒自制的時鐘人手一個。

            4、《小鬧鐘的音樂》

            5、大鼓一個。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活動過程:

            1、“小鬧鐘”你好。

            聽聽音樂看看鐘,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教師念繞口令: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教師邊念繞口令邊撥鐘。如:如長針短針握握手,12點鐘;長針短針排一排,6點鐘;長針握12,短針握1,1點了。

            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與教師相同的鐘點,并讀出時間。

            3、說說“我的一天”。

            與幼兒一起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好隊。

            看教師的鐘面,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相應(yīng)的時間,并舉起相應(yīng)的卡片。

            4、游戲:“小鬧鐘”

            聽一遍音樂,教師敲鼓數(shù)下,幼兒撥出鐘點。

            教師撥出鐘點,幼兒用肢體表現(xiàn)相應(yīng)的生活情景。如:教師撥12點,幼兒做睡覺的動作。

            活動反思:

            本堂課我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精心設(shè)計,活動準備充分,層次清楚。幼兒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了時鐘,能區(qū)分時針、分針,學(xué)會了看整點。

            本堂課的開始部分我以聽音樂唱《小鬧鐘》歌曲,引出主題,我提問:“剛才唱的是誰呀?”小朋友都能說出是小鬧鐘。隨后我通過念繞口令讓幼兒了解時針和分針轉(zhuǎn)動的規(guī)律。小朋友的'學(xué)習(xí)興趣很濃厚。

            本堂課的第二部分是本次活動的重點,我通過讓幼兒說說《我的一天》,說說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猜猜看那些事情是在幾點鐘做的,為下面的活動:幼兒在鐘面上撥出鐘點做鋪墊。但是我在引導(dǎo)他們說出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時,講得過于細致、所以占掉的時間比預(yù)設(shè)的多了幾分鐘,因此,把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幼兒練習(xí)(活動材料第二冊第9頁)改為了延伸活動。

            從整堂課來看,幼兒的學(xué)習(xí)興趣很濃,尤其是在游戲《小鬧鐘》時,他們能根據(jù)我撥出的時間用肢體做出相應(yīng)的生活情景。

            孩子們在這堂課的出色表現(xiàn),比我預(yù)想的要勝出一籌。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學(xué)習(xí)正確的測量方法。

            2、嘗試用測量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jīng)驗。

            物質(zhì)準備:測量工具、記錄卡、彩色紙皮等。

            環(huán)境準備:布置獨木橋的情景。

            三、活動過程:

           。ㄒ唬、引題: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景,幼兒自主探索測量的方法。

            引導(dǎo)語:我們一起來走獨木橋吧!獨木橋有些壞了你們要慢點哦。ㄒ妶D片1、2)大班數(shù)學(xué)活動《學(xué)習(xí)自然測量》

            師:剛才我們走過的獨木橋有些壞了走著可真危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修一修吧!要知道每塊獨木橋有多 長, 我 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測量呢?(見圖3)

            老師帶來了一些小棒,請小朋友用這些小棒來量一量每塊獨木橋有多長,把你用的工具和測量的結(jié)果記在

            記錄卡上。

            1、幼兒用小棒自主測量獨木橋的長度,師觀察。(見圖片4、5)

            大班數(shù)學(xué)活動《學(xué)習(xí)自然測量》

            2、個別幼兒演示,梳理測量經(jīng)驗。

            (1)剛才你量了幾次?你是怎么量的?(提問個別孩子,并演示測量過程。)

            (2)引導(dǎo)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中的問題:為什么用一樣長的工具測量同樣長度的獨木橋結(jié)果會不一樣?

            師:測量是需要方法的,方法不正確,量出來的結(jié)果就不一樣了,不準確了。(見圖片6)

            大班數(shù)學(xué)活動《學(xué)習(xí)自然測量》

           。3)我們應(yīng)該怎么測量呢?

            3、師幼共同梳理正確的測量方法。

            我們要先找到起點,工具從起點開始量,量一次要用筆幫忙做一次記號,第二次要從記號后面開始接著往后量,不要量歪了,量的時候中間不能空出來,也不能重疊,量到最后要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記號,把結(jié)果記下來。(見圖片7)

           。ǘ⑻剿鳎簻y量并記錄。

            引導(dǎo)語:第一次的任務(wù)我們完成了,你們會測量了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用學(xué)到的`測量方法再來量一量獨木橋到底有多長呢?量好了把結(jié)果記在記錄卡第2行的后面。

           。1)幼兒再次用小棒測量獨木橋的長度,學(xué)習(xí)正確的測量方法。(見圖片8)

            2)師觀察指導(dǎo)、傾聽、了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師生交流測量結(jié)果。

            師:你們剛才又用小棒量了獨木橋,這次你們量完的結(jié)果是多少?

            剛才你們都從什么位置開始量,量好一次做了什么?一次一次要怎么接?量完還要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個記號。

           。ㄈ、二次探索,購買材料。

            1、引導(dǎo)語:現(xiàn)在我們就去材料鋪買長度一樣的材料來修鋪獨木橋好嗎?記得哦!我們買的材料既不要浪費也不能太短了。要買和我們剛才量的一樣長的才可以,出發(fā)吧!!

            2、幼兒購買材料修鋪獨木橋。(見圖片9、10)

            大班數(shù)學(xué)活動《學(xué)習(xí)自然測量》

           。ㄋ模┙Y(jié)束:

            師:我們的獨木橋修好了,我們一起來走過修好的獨木橋去外面找找別的東西,去量一量它們有多長。老師這里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測量工具,你們也可以自己去找一樣喜歡的東西來當測量的工具,用我們今天學(xué)到的測量本領(lǐng)來量一量,把結(jié)果也記下來。(見圖片11、12)

            活動延伸:

            幼兒自主選擇周圍的物體測量,師重點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和記錄。

            你還量了什么?是怎么量的?它有多長?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07-06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xué)教案07-28

          大班《認識球體》數(shù)學(xué)教案04-17

          關(guān)于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07-24

          【熱】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03-11

          【熱門】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03-11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推薦】03-11

          【薦】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03-12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薦】03-12

          大班數(shù)學(xué)教案【精】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