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5篇[經(jīng)典]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水災發(fā)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huán)保意識,樂意為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掌握自救的方法。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xù)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如果大雨連續(xù)不停的下,將會發(fā)生什么?”(幼兒交流)
(2)、看圖片,了解水災的危害性“連續(xù)下大雨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fā)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了解洪水發(fā)生的`原因“現(xiàn)在為什么每年有特大洪水?”“減少災害天氣有什么辦法?”(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師總結(jié):
1、告訴小朋友如果遇上水災不要慌,要抱住樹木,爬上屋頂,學會發(fā)求救信號。
2、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huán)境是為了避免水災的發(fā)生。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方格子”代表了小老虎善良而純真的本性,他用自己的力量極力融合著周圍世界的矛盾,使其變得和諧、充滿溫暖與愛。繪本中蘊含著“為別人著想”、“關(guān)愛他人”等社會性方面的情感元素,因此我思考如何立足繪本,從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預設一個側(cè)重社會教案的教學活動。活動的目標定位,過程設計,問題切入全部都是圍繞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培養(yǎng)和社會性人際交往而來,從繪本開始,拓展到對身邊人,對社會事的關(guān)注和關(guān)愛。
二、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和游戲,感受方格子老虎帶給大家的快樂。
2.懂得要常常為別人著想的道理,進一步萌發(fā)關(guān)愛他人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電腦、電視機。
2.“三連通”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分享交流。
1.出示“愛心”。
(1)這是什么?(愛心)
。2)一顆愛心,代表了愛。在生活中你感受到了誰的愛?他是怎么愛你的?
2.小結(jié):我知道你們的愛很多很多,你們的生活都充滿了愛。
。ㄔu析:從“愛”引發(fā),通過有針對性的設問,調(diào)動幼兒的原有經(jīng)驗,鼓勵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生活中的愛。)
。ǘ┩ㄟ^故事,感受方格子老虎帶給大家的快樂。
1.畫面——小老虎出生。
師:有一只小老虎出生了,想一想,虎爸爸和虎媽媽要忙些什么呢?
小結(jié):剛出生的小寶寶可讓人忙活了,要照顧他吃的,照顧他睡的,吃喝拉撒樣樣都要操心。
2.畫面——虎爸爸買油漆。
師講述:虎爸爸說,別人家的老虎身上的花紋都是橫條的,我想要我的寶寶成為與眾不同的老虎,給他畫上豎條紋。
3.畫面——虎爸爸虎媽媽吵架。
。1)為了這件事情,虎爸爸和虎媽媽怎么了?他們在吵什么?
師講述:虎爸爸說,我的孩子就要與眾不同……
(2)你們家里有過爭吵嗎?為什么吵?如果家里發(fā)生了爭吵,你會怎么做呢?
4.畫面——小老虎變成方格子老虎。
師講述:小老虎看到爸爸媽媽吵架……
師:橫條紋是為了誰畫的?豎條紋是為了誰畫的.?他現(xiàn)在變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
5.畫面——虎爸爸虎媽媽和好。
。1)師講述:爸爸媽媽說,“有這么好的兒子為我們著想……”
為了讓爸爸媽媽不再吵架,小老虎把自己畫成了一只方格子老虎,你們覺得小老虎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師小結(jié):小老虎不僅聰明、懂事,還是一個很為爸爸媽媽著想的好孩子。
(2)師講述:過了不久……
如果小班的弟弟妹妹哭鬧,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3)師講述:虎寶寶看到哭鬧的小動物……
你們知道的方格子的游戲有哪些?
6.畫面——虎寶寶身上的“三連通”游戲。
。ㄔu析: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xiàn)生動的畫面和不同人物的語音,幼兒深深地沉浸在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中。隨著故事的展開,幼兒感受到虎寶寶家庭中的矛盾以及虎寶寶巧妙地化解矛盾,從而對虎寶寶為父母著想的動人品質(zhì)有了直觀的感受。)
(三)幼兒玩“三連通”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1.師交代游戲要求。
2.幼兒玩游戲。
3.師小結(jié):為了不讓幼兒園的小動物哭鬧,小老虎讓自己的方格子陪著大家玩,真是一個為同伴著想的好孩子。
(評析:借助多媒體課件,巧妙演示“三連通”游戲的玩法,幼兒在真實的游戲操作中體驗自己的快樂和小動物以及小老虎的快樂,知道給別人帶去快樂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ㄋ模┣楦型卣梗郎钪幸3閯e人著想。
1.師講述:時間慢慢過去……
師:沒有了方格子,爸爸媽媽還會愛它嗎?為什么?
2.畫面——快樂愛心。
師:有沒有方格子重要嗎?重要的是什么?
小結(jié):雖然沒有了方格子,但虎寶寶永遠都有一顆愛心。愛不僅僅是關(guān)心、幫助別人,還要處處為別人著想、給別人帶去快樂。
3.畫面——遞剪刀。
師:當你給別人遞一把剪刀的時候,應該把哪一頭給別人?為什么要這樣給?
小結(jié):這樣一個小小的動作,就能說明你心里裝著別人。
4.畫面——打電話。
師:一個電話一聲問候也能給別人帶去溫暖,帶去關(guān)懷。哪些人需要問候?
小結(jié):身邊的朋友,生病的人,孤單的老人都需要我們的問候。
5.畫面——向災區(qū)獻愛心。
師:當災難發(fā)生的時候,當我們知道地震來臨的時候,你們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6.活動尾聲:幼兒畫心愿,展示心愿卡。
小結(jié):你們的小愛匯成了大愛,愛,就在我們身邊。
。ㄔu析:通過多媒體課件從方格子老虎的故事向幼兒的生活實際拓展,一個個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引發(fā)了幼兒的思考,也許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能給別人帶去溫暖,這是幼兒獲得的最大啟示。在音樂的烘托中,幼兒的關(guān)愛繼續(xù)延伸,讓幼兒懂得從小心里就要裝著他人。)
五、活動反思:
活動立足于社會教案,因此,所有的預設問題都圍繞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展開,有的放矢。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變換的畫面,清晰的對話,適時的音樂,將整個活動的氛圍營造得溫馨、真切、感人。幼兒在這樣的物質(zhì)和心理環(huán)境中,流露出真實的情感,獲得了有效的交流。 “關(guān)愛他人”不是通過枯燥的說教實現(xiàn)的,而是以情感人,以理動人,給予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社會性的培養(yǎng)不是一個活動,一個內(nèi)容可以達成的,但是如果某一個活動能讓幼兒有所觸動,那么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門也將開啟。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引:
1、導幼兒認識中國人民解放軍,并能分辨海、陸、空三軍,知道他們的任務是保衛(wèi)祖國。
2、激發(fā)幼兒熱愛解放軍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建國周年閱兵式上,海、陸、空三軍方陣經(jīng)過天安門城樓錄像片斷。
2、海、陸、空三軍聯(lián)合軍事演習錄像帶。
3、幼兒操作材料、教學掛圖“祖國衛(wèi)士——中國人民解放軍“。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如下主題:
我們每天能高高興興地玩游戲,學本領,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都是因為有許多解放軍在保護我們。
中國人民解放軍號稱“三軍“這是指哪三軍?
欣賞掛圖并討論三軍的區(qū)別在哪里?
2、引導幼兒觀看掛圖并提問:你能區(qū)分海、陸、空三軍嗎?你是根據(jù)什么來區(qū)分的?(服裝、武器)海、陸、空三軍,他們用的武器主要是什么?海、陸、空三軍的任務主要是什么/欣賞一般式上海、陸、空三軍方陣通過天安門城樓的錄像和軍事演習的錄像帶。
小結(jié):海軍、陸軍、空軍是保護我們國家的領海、領土、領空和人民的。他們有不同的'服裝、武器,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國人民解放軍。
3、啟發(fā)幼兒談談解放軍除了保衛(wèi)祖國,還為人民群眾做些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解放軍還經(jīng)常參加抗洪搶險、修筑公路、開山架橋等活動。
引導幼兒說一說,應該向解放軍、阿姨學習什么,做個什么樣的孩子。
4、欣賞歌舞表演“我是小海軍”。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在一次春游的路上,孩子們看到一個正在過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來:“你們看,那邊有個瞎子,哈哈……”,全班幼兒的注意力便集中了過來,有的嘻嘻笑;有的無所謂,表情各異。通過這件事,我不斷的反思: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得到家庭、社會給予的關(guān)愛、照顧太多,而關(guān)心他人、照顧他人意識卻非常淡漠,有的甚至嘲笑和歧視殘疾人。目前,在我國擁有九千萬的殘疾人,因此,引導孩子從小學會關(guān)心、愛護他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便迫在眉睫。5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我國法定的“助殘日”,結(jié)合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開展了關(guān)愛殘疾人的教育,激發(fā)幼兒尊重、愛護和幫助殘疾人的情感,讓愛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田中萌芽、開花……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和體驗盲人生活的不容易和困難。
2、激發(fā)幼兒尊重、愛護、幫助殘疾人的美好情感,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用品若干。
2、《盲人的日常生活》課件、《關(guān)愛殘疾人》課件,音樂《感恩的心》。
3、眼罩(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盲杖(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4、紅、綠燈、臺階等障礙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黑暗的5分鐘:
請幼兒戴上眼罩,在黑暗中初步體驗盲人生活的不便。
引入:小朋友們,我們眼前的世界真是美麗而多彩,赤橙黃綠藍青紫?墒怯辛硗庖蝗喝耍麄兊氖澜鐓s永遠是黑暗的,你們知道他們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嗎?(盲人)
師:對,但有的人叫他們瞎子,這樣是不禮貌的。
師:盲人的世界為什么是黑暗的?
師:你們知道盲人是怎樣生活的嗎?現(xiàn)在我們也來體驗一下盲人的生活。
1、請小朋友們帶上眼罩,現(xiàn)在我們是一群“盲人”,請你們和老師個游戲。
。ā懊と恕备鶕(jù)老師的口令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如請到老師這邊來,或請坐到左邊的位置上等。)
師:你眼睛看不見時是怎么找到老師的?(聽聲音找到的。)
2、準備若干日常生活用品:請“盲人”完成一些簡單生活動作:如洗臉,梳頭、穿衣等。
師:臉盆、毛巾等不會發(fā)出聲音,你是怎么找到他們的?(用摸的,差點摔倒……)
師:蒙著眼睛走路和事情有什么感受,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樣?(很不方便……用了很長時間……很困難,看不見真難受,……平時這些事情很簡單很容易。)
小結(jié):盲人什么也看不見,只能通過聲音來辨別方向,用手指觸摸來事情,所以他們的'生活會遇到很多困難。
二、幼兒觀看VCD—“盲人的生活世界”,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盲人的生活。
觀看后提問:
師:
1、盲人是怎樣生活的?(走路拄著拐杖)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誰的幫助?
3、盲人上街走哪里?(盲道)盲道起到什么作用?(盲人走在盲道上不會摔倒)
4、他們是怎樣工作和學習的?(他們學習盲文……)
師:失去光明的人生活是多么不容易,很簡單的事情他們起來卻很困難。除了盲人還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聾啞人,還有的失去雙手或失去雙腳的人……)
小結(jié):對,盲人、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身體有缺陷的人,這些人都叫殘疾人,F(xiàn)在全社會的人都在關(guān)心和幫助殘疾人,設計了很多方便他們的生活用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幼兒觀看“殘疾人”課件,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和工作及社會為殘疾人所的貢獻,激發(fā)幼兒關(guān)心和愛護殘疾人的情感。
師:你看到了哪些殘疾人?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他們有的拄著拐杖,有的坐著輪椅……)
師:你看到人們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馬路上有為盲人設置的盲道,公共汽車上的“愛心”座位、奧運會場上有無障礙通道和設施,廁所里有扶手……。)
師:哪些殘疾人值得我們學習?(奧運會上殘疾運動員們在拼搏,還拿到了金牌……)
小結(jié):殘疾人的生活很不容易,要克服很多的困難,他們比我們更需要別人的幫助和關(guān)愛,很多殘疾人非常堅強,為社會出很多貢獻。生活中有很多人主動關(guān)心、愛護殘疾人,熱心幫助需要關(guān)心和有困難的人,我們小朋友也要學會尊重和愛護殘疾人。
四、爭“愛心”小天使,在“感恩的心”的音樂聲中感受被別人幫助和關(guān)愛時的情感,并體驗幫助別人時的快樂。
1、游戲“我來幫你”(音樂:“感恩的心”)
游戲玩法:一半的幼兒帶上眼罩當“迷路的盲人”,另一半幼兒幫助把“盲人”送“回家”——走過不同路線:經(jīng)過紅、綠燈的路口,過馬路幫“盲人”送回“家”。
2、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結(jié)束后,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當你扮演“盲人”時感覺如何?(黑乎乎、暗摸摸,什么都看不見,走路時有點害怕,想要拉住別人……)
師:當你幫忙把“盲人”送回到家時有什么感受?(很開心、很快樂)
小結(jié):盲人和其他殘疾人一樣都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們都是健康的人,要好好保護自己,多多關(guān)心和幫助殘疾人。小朋友,你們可以為他們些什么?你想對他們說什么?(不能對盲人不禮貌,要尊重他們,要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ㄍㄟ^游戲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時的開心、快樂和自豪。從體驗中也感受到自己作為一個健全人是多么的幸福。)
延伸活動:
1、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為盲人設計“盲人生活用具”。
2、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了解更多盲人和其他殘疾人的生活、了解殘疾人的堅強不息和拼搏的事例。
活動反思:
幼兒社會教育是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社會認知、社會情感、社會行為技能等。本次活動老師通過讓幼兒“了解、體驗、感受、傳遞”幾個環(huán)節(jié)把“認識、意識、品質(zhì)、行為”等融為一體,對幼兒進行社會性教育。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幼兒殘疾人并不是很了解,他們對殘疾人大都是一種無所謂的態(tài)度,本次活動,老師選取幼兒相對比較了解的殘疾人之一——“盲人”作為引子展開活動,通過游戲讓幼兒親身體驗盲人行動的不方便,從而初步了解和認識盲人生活的不容易。接著老師通過直觀、生動的課件,引導幼兒了解盲人和其他殘疾人的生活及工作,以及人們對他們的關(guān)愛,一幅幅真實而生動的畫面配上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音樂,一下子把幼兒帶進殘疾人的世界,幼兒的情緒情感產(chǎn)生了極大的共鳴,對殘疾人生活的艱辛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激發(fā)了幼兒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guān)愛的美好情感,在此基礎上教育幼兒尊重和關(guān)心我們身邊每一個需要關(guān)心和幫助的殘疾人,因此有的幼兒說:“老師,我想幫助他們……”,有的幼兒說“老師,我想成為他們的好朋友……”
在最初的“游戲體驗”中,從幼兒慢慢走,互相碰撞,找不到方向等表現(xiàn)中可以看出幼兒初步體驗到盲人的不便,接著真實而生動的“故事感受”(課件欣賞)把幼兒一步步引入情感體驗中,孩子們的笑臉沒了,此時的表情和剛開始游戲時有點新奇和好玩的表情截然不同。最后又回到“盲人”的世界,通過“我來幫你”的“游戲體驗”讓幼兒體會了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后自己所得到的開心和自豪,同時感受到當自己有困難時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進一步讓幼兒感受到:在“看不見的世界”里有了互相的“幫扶”,世界便充滿了愛……
在社會活動教育過程中,愛心情感和關(guān)愛教育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一時的事,該老師在活動結(jié)束后能把關(guān)愛教育繼續(xù)下去,讓更多的家長們參與到活動中來。家長作為幼兒最親近的人,在社會活動中更有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對幼兒產(chǎn)生深遠影響。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該老師讓關(guān)愛特殊群體的教育在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下達到最佳的成效,讓“愛”繼續(xù)延伸……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社會認知:觀察了解生活中的配對,解讀繪本中長頸鹿和鱷魚的不同特點。
2、社會情感:感受朋友之間和諧的情感,體會天生一對的美好。
3、社會行為:敢于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樂于尋找天生一對的朋友。
【活動準備】PPT、小禮物。
【活動流程】
一、活動導入 引出什么是“一對”
——看過這本書嗎?
——什么叫“一對”?
二、觀察嘗試 理解生活中的“配對”
1.物品配對
——哪兩個可以配成一對?為什么?
2.朋友配對
——你最好的朋友是誰?你最喜歡和誰配成一對?為什么?
3.動物配對
。1)觀察長頸鹿和鱷魚的“不般配”。
——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長得怎么樣?
——你覺得他們可以成為一對嗎?為什么?
。2)了解長頸鹿和鱷魚的“般配”。
——他們在干什么呢?你感覺怎么樣?
——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呢?你感覺怎么樣?
——他們有沒有成為很好的一對?為什么?
4.模仿嘗試
——和你的好朋友擺一擺很要好的、很般配的的`動作造型,并說一說為什么。
——過了幾天,鱷魚和長頸鹿決定外出旅游,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來聽聽這個故事吧。
三、閱讀故事 深刻感知“天生一對”
——懸讀p12至p30,你覺得長頸鹿和鱷魚是怎樣的一對兒?
四、活動延伸
尋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對
——孩子們,你們覺得在家里誰和誰也是天生一對?
小結(jié):在家里,天生一對的越多,你們家的日子會過的越開心、越美滿;在幼兒園里,你的朋友越多,你就會越快樂!如果我們大家都成了好朋友,那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會很快樂……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游戲教案03-09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1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7-30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7-31
大班社會教案【經(jīng)典】08-0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31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經(jīng)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