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8-24 09:31:39 教案 我要投稿

          【優(yōu)秀】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優(yōu)秀】實用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10篇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試商的過程,會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進行試商,并能正確地進行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商是一位數(shù))的筆算。

            2. 使學生在探索計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自主探索的意識,培養(yǎng)合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剛剛開學,同學們都制訂了自己的學習計劃。請大家打開書第6頁,我們一起看一看,小明他們幾個人制訂了什么樣的讀書計劃?在制訂計劃中又遇到了什么問題?

            二、 探索算法

            1. 收集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出示例題的情境圖。

            提問:從這幅插圖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一個用除法解決的數(shù)學問題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小女孩說:這本書共192頁。小明說:我每天看32頁。問題:小明幾天可以看完?)

            如果有學生提出小強是怎么看書的,提問:如果你是小強,你會怎么計劃呢?讓學生自己計劃每天看的頁數(shù),為后面學習用五入法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試商提供數(shù)據(jù)。

            提問:怎樣列式解答上面的問題呢?(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9232)

            如果有學生提出小強每天看頁這一條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小強要幾天能夠看完這一問題,讓學生列出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試商的。

            2. 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算理。

           。1) 探索四舍法試商。

            提問:怎樣計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豎式。(板書豎式)

            提問:19232與前面前幾節(jié)課學過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幾節(jié)課學習的算式中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而這道題除數(shù)不是整十數(shù))

            啟發(fā):除數(shù)不是整十數(shù),我們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個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呢?(可以)應該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問: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來試商?(32比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師在除數(shù)32上面用紅粉筆板書:30。

            再問:想一想19230應該商幾?(商6)

            講解:這個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 32的商呢,還不能確定,所以我們說這是試商。現(xiàn)在用6和除數(shù)32相乘。請大家接著往下算,把計算過程寫在書上。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反饋:哪位同學愿意把自己的計算過程展示給大家?(指名板演計算過程)

            談話:通過計算我們知道,試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說明試商正確。計算完成后,為了保證計算正確,我們還應該驗算一下,下面請大家獨立驗算。

            指名完成驗算,并安排學生把例題中橫式和答語補充完整。

            談話:在剛才的計算中,我們把除數(shù)32看作30來試商,如果除數(shù)是41,可以把它看作幾十來試商?如果除數(shù)是53,可以把它看作幾十來試商?如果除數(shù)是64呢?

            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把除數(shù)看作整十數(shù)來試商,幾十幾就看作幾十,老師可暫時不糾正。

            (2) 探索五入法試商。

            利用學生提出的小強每天看39頁這一條件,或教師自己提出這樣的條件,讓學生計算小強看這本書,需要幾天才能看完。

            談話:大家獨立計算,有問題可以與同桌商量。

            學生嘗試計算,指名板演。教師巡視指導,參與學生討論,注意幫助學困生。

            反饋:你是怎樣試商的?

            學生回答可能有兩種情況:把39看作30來試商;把39看作40來試商。

            討論:為什么要把39看作40來試商?

            提問:剛才我們把除數(shù)39看作40來試商,如果除數(shù)是57,看作幾十來試商?68呢?76呢?

            師生共同填寫表格(表略)。

            比較:通過計算19239,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和19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是把除數(shù)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不同點:把3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

            3. 歸納試商方法。

            揭示課題: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除數(shù)不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筆算(一)]

            同桌交流: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可以怎樣試商?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jié):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通常把除數(shù)看作與它接近的整十數(shù)來試商,試商后要把商和原來的除數(shù)相乘。

            三、 鞏固運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讀題后,提問:題目中已經(jīng)給我們呈現(xiàn)了什么?你能接著計算嗎?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巡視,集體訂正。

            談話:書上把這幾題的將除數(shù)所看作的整十數(shù)淡淡地印了出來,是幫助我們試商用的,以后我們解題時可以把它記在心里,不要寫出來。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全班交流。

            3. 完成練習二第2題。

            指名讀題后,提問:每天從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 拓展題。

            出示:2565□

           。1) 要使商是4,□內(nèi)可以是什么數(shù)字?(2)要使商是5,□內(nèi)可以是什么數(shù)字?(3) 能不能使商等于6?

            四、 課堂作業(yè)

            練習二第1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詳細介紹:

            [教學內(nèi)容]同樣多、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的方法,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認真做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1.復習。

            教師親切地對學生說:昨天,我們初步認識了1至10各數(shù),誰能將第三行的同學從前往后數(shù)一數(shù)?誰能將第二排的同學從左向右數(shù)一數(shù)?誰能數(shù)出第一扇窗戶的.玻璃有多少塊?

            2.進行新課。

           。1)教學“同樣多”。

            投影出示4個蘿卜(圖),教師提問:老師擺了幾個蘿卜?教師再出示4只小兔(圖),提問:老師擺了幾只小兔?然后,教師把每一個蘿卜與每一只小兔用小棒連起來,告訴學生:這表示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一只小兔吃一個蘿卜(教師一邊指,一邊說)。

            誰能像老師這樣指著圖說圖意。指名讓同學說;同桌之間互相說。

            教師繼續(xù)問:有多余的蘿卜嗎?有多余的小兔嗎?

            教師小結(jié):沒有多余的蘿卜,也沒有多余的小兔。教師再次強調(diào):一個蘿卜對著一只小兔,沒有多余的蘿卜,也沒有多余的小兔,就是說蘿卜和小兔同樣多。

            請同學們像教師說的那樣,自己說給自己聽聽。

           。2)全班動手操作。

            請一名同學到前面的磁性黑板上擺,其他人在桌面上擺。

            要求:先擺2個圓(可以橫著擺,也可以豎著擺),再在圓的旁邊(或下面)擺正方形(一個正方形要對著一個圓),正方形要和圓同樣多。教師行間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教師請大家跟磁性黑板上擺的圖比一比,看是否一樣。

            接下來,全班同學獨立操作。

            ①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要求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诘谝恍袛[三角形(數(shù)量自己確定),在三角形的旁邊擺正方形,要求正方形和圓同樣多。

            上面兩次操作,要讓學生每人都當小老師,檢查并幫助同桌擺的學具是否正確或規(guī)范。

            教師重點提問:第②次擺了幾個三角形?幾個圓?圓和三角形怎么樣?

           。3)教學“多些、少些”。

           、傩‰u比小鴨多。

            教師出示投影:提問:不要數(shù),說

            出哪個多些?哪個少些?全班分小組討論,教師也深入到小組中去。

            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最后統(tǒng)一認識:一只小雞對一只小鴨,小鴨和小雞對上了,沒有多余的,可是小雞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雞多些,小鴨少些,也就是小雞比小鴨多。

            ②蘋果比桃少。

            教師出示投影:既不要數(shù),也不要

            和別人討論,獨立思考,哪個多?哪個少?教師重點問:你是怎么知道蘋果比桃少的?

           、廴嗤瑢W動手擺學具。

            a.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和圓同樣多。

            b.第一排擺3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1個。

            c.第一排擺4個圓,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d.第一排擺圓(數(shù)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多2個。

            e.第一排擺圓(數(shù)量多少由自己決定),第二排擺三角形,三角形要比圓少2個。

            教學意圖:通過直觀與操作,初步建立“同樣多、多些、少些”的概念。

            3.課堂練習。

           。1)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

            (2)哪個多?在多的一行的橫線上畫√。

           。3)寫字準備練習。

            教學意圖: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進行練習。

            同樣多、多些、少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掌握24時計時的方法及其與普通計時法相互轉(zhuǎn)化的規(guī)律,學會推算經(jīng)過時間.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思考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用24時計時的方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

            正確區(qū)分時間與時刻,并能計算一日內(nèi)經(jīng)過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有線1臺的兒童動畫片晚上幾點開播嗎?(晚上6時)

            晚上6時又可以說是幾時?(18時)

            你們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計時法?(電視中、報紙上、商店營業(yè)牌上……)

            像18時這樣的計時方法,在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24時計時法”.(板書課題:24時計時法)

            二、探索新知.

            教學24時計時法.

           。1)教師講解:交通、郵電、廣播等部門在工作中需要很強的時間觀念.為了計算簡便,不容易出錯,都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教師: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呢?現(xiàn)在我們看鐘表.(給學生演示教具)

            教師:春節(jié)是我們每個小朋友最喜愛的節(jié)日之一.那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鐘聲在什么時間敲響?(夜間十二點)

            教師:把時針調(diào)到12時.對,夜間12點,是舊的一天的結(jié)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我們把這一時刻稱為0時.

            教師提問: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時間里,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鐘面上的時針是怎樣走的.(給學生演示教具)同學們,除夕之夜當新年的鐘聲敲到第12下時,新的一年開始了.此時此刻,鐘面上 的時針和分鐘都指向數(shù)字12——夜里12時.就是0時,24時計時法也就是從此時此刻開始計算一天的時間.接下去是凌晨1時、凌晨2時……(老師邊撥邊講)上午8時、9時……直到中午12時.(再接著撥)下午1時、2時……晚上8時、9時……直到午夜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剛才我們從中午12時撥到夜里12時,時針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時.

            教師提問:你們想一想剛才鐘面上的時針正好走幾圈?一共是幾小時?(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

            啟發(fā)學生:舉例說說我們?nèi)粘I钪心男┑胤揭膊捎昧?4時計時法.

           。2)讓學生拿出“24時鐘表盤”,自己撥撥.

            分組討論: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有什么不同?

            使學生明確:24時計時法中,時針走第一圈時,鐘面上的時數(shù)與普通計時法相同;而時針走第二圈時,就等于用鐘面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計時法的下午時刻多12小時.這樣,下午1時就是13時,下午2時就是14時……最后到夜里12時,就是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

            (3)口答.

           、傧挛 3時是幾時?(15時)

           、谠缟7時是幾時?(7時)

           、壑形1時是幾時?(13時)

           、芡砩8時是幾時?(20時)

            請你在鐘面上撥出16時、22時30分.(動手操作,集體訂正.)

           。4)學習24時計時法

            教師講解:用24時計時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時刻(鐘面上的數(shù))分別加上12.

            師生互動:教師撥第二圈,下午1時、2時……學生依次回答:13時、14時、……23時、24時或0時.

            教師說明:為了區(qū)分某一時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來描述一天從0時起到中午12時止這段時間里的時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來描述一天從中午12時起到晚上12時止這一段時間里的'時刻.

           。5)學生分組對練.

            A.一組把下午和晚上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24時計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下午4時 答:16時)

            B.一組把24時計時法的時刻報出來,另一組用普通計時法說出相應的時刻.(如:20時 答:晚上8時)

            2.教學例1.

            出示例1:一列客車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教師提問:誰能說說18時20分是時間還是時刻?(時刻)22時40分呢?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圖例:

            教師提問:從圖中看到列車從18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所經(jīng)過的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

            教師補充說明:表示的是這列客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一般用“幾小時幾分”表示.

            分組討論:路上用了多長時間?

            學生匯報: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師總結(jié)概括:可以將18時20分到22時40分分成兩段,看上圖:

            從18時20分到22時20分,中間相差4小時.

            從22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相差20分.

            兩段合起來說是4小時20分.

            反饋練習:從上午8時到11時50分經(jīng)過( )小時.

            出示例2:一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下圖).這表示全天營業(yè)多少時間?

            出示圖片“24時計時法(例2圖1)”

            觀察并思考:右圖牌子上用的什么計時法?

            同桌討論:怎樣來計算今天的營業(yè)時間?

           。ń處熆商崾荆悍稚衔、下午各多少小時,合起來就是全天的營業(yè)時間)

            教師訂正:從上午8時到中午12時是4小時.下午時間從中午12時到下午7時是7小時,全天營業(yè)時間是4+7等于11小時.

           。ń處煱鍟┥衔鐮I業(yè)時間:12-8=4(時)

            下午營業(yè)時間:7時

            全天營業(yè)時間:4+7=11(時)答:全天營業(yè)時間是11小時.

            分組討論:為什么算式中單位名稱是“時”,而答題中是“小時”呢?(教師講解)

            教師提問:誰能給這個商店換塊新牌子表示的營業(yè)時間不變,但更簡潔嗎?

            教師出示圖片“24時計時法(例2圖2)”

            學生思考:這塊新牌子是什么計時法?該怎樣計算開業(yè)的時間?

           。ㄈ嗤瑢W動筆列式,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板演.)

            板書:營業(yè)時間:19-8=11(時)

            集體評價新牌子和舊牌子,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使學生明確:換牌子后營業(yè)時間沒有變,還是11時;但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間更簡明方便.

            三、鞏固練習.

           。1)口答.

           、17時是下午幾時?23時是晚上幾時?

           、趶脑缟6時到下午4時,有幾個小時?

           、坌∪A每天早上7時半到校,11時50分放學.他上午在校多長時間?

           、鼙本╅_往某地的火車,早上5時54分開車,19時55分到達.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訂正:

           、17時是下午 5時,23時是晚上 11時.

           、谟10個小時.

           、鬯衔缭谛4小時20分.

           、苈飞瞎灿昧14小時1分.

            (2)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畫“√”,錯的在括號里畫“×”.

           、僖还(jié)課的時間是40分.早晨8時10分上課,上一節(jié)課后應該在8時50分下課.( )

           、15時就是下午5時.( )

           、塾嬎闵衔8時到下午5時是多長時間,可以用8—5+12來計算,對嗎?( )

            訂正:①(√) ②(×) ③(×)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yè).

            1.用24時計時法表示出下面的時刻.

            下午3時 上午10時 晚上9時

            下午6時 晚上10時 下午2時

            2.用普通計時法表示下面的時刻.

            6時 12時 5時30分 24時 16時 18時45分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方法。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成,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

            學生: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滴答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沒腿它會走,沒嘴它會說,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ㄈ鐚W生不能猜出,則用第二個謎語作補充。)

            二、自主探究

           。ㄒ唬┱J識鐘表

            1、逛鐘表商店

            課件出示各式鐘表。

            2、給這些鐘表分分類,分成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如學生說出電子表也應肯定)

            3、數(shù)字式鐘表的認讀,8:00和8時。

            這兩類鐘表,你覺得那類看時間簡單?(數(shù)字式鐘表)7:00表示什么?你會讀嗎?

            板書8:00和8時,指名讀,齊讀。

            認讀5時、11時和1時。

            4、指針式鐘表的表盤認識。

           。1)、數(shù)字式鐘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那么指針式鐘表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嗎?

           。2)仔細觀察你們手頭的鐘表,在表面上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會兒老師有問題要考大家。

            問題1:你的鐘表上有幾個數(shù)字?看看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齊數(shù))

            問題2:你的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是怎么轉(zhuǎn)動的?

           。3)、對,指針都是從小到大走過去的,這是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動。時間不會倒流,我們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今天了,小朋友過了5歲,也就不會再有5歲了。

           。ǘ、認識整時

           。、觀察研究。

            (1)、指名認1時,4時,6時。

           。2)、你們能認出這些時間,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說給同學聽聽,再告訴老師,好嗎?

           。3)、小結(jié):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間就是幾時。這些整時的鐘面,分針總是指著12。

           。、認識整時。(課件出示鐘表王國,認讀11時、7時、1時、6時、2時、12時。)

           。、撥時間:3時,7時、12時、9時。(教師說學生撥,學生說學生撥。)

            三、反饋深化練習

           。、小軍的一天

            小朋友們會認會說也會撥時間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寫下時間呢?我們?nèi)タ纯葱≤姲。小軍也是一年級的學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們?nèi)タ纯础?/p>

            課件出示:早上7時洗刷,上午8時讀書,上午10時做課件操,12時吃午飯,晚上6時看電視,晚上9時睡覺。學生作業(yè)紙上完成填寫。

           。病⑦^幾時是幾時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幾時午休的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什么時候睡覺的嗎?

           。、一天中兩個10時。為什么同是10時,一幅圖是在上課,而另一幅圖卻是在睡覺呢?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很多的鐘表知識呢,小朋友課后向爸爸媽媽等再學更多的鐘表知識,好嗎?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計一份你一天的時間安排表。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體驗與參與,使學生感知自然數(shù)序數(shù)的含義,知道自然數(shù)除了可用來表示事物有多少外,還可以用來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3、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增強學習的樂趣和自信心。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及相關練習。

            教具學具:

            主題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教學第18頁“購票圖”

            一、創(chuàng)設動畫情境,引導學生觀察。

            1、師:暑假快要結(jié)束了,一個人在鄉(xiāng)下姥姥家玩的聰聰就要讀一年級了,為了不耽誤爸爸、媽媽的工作,聰聰決定一個人從鄉(xiāng)下乘車回家,不讓大人接送,于是他一個人來到車站買票上車……

            [將數(shù)學與生活情境緊密聯(lián)系,讓初入學的小學生真切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親切感。]

            a.教師演示“買票”課件。

            b.學生觀察畫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個?

            如果以紅衣服排第一,再說一說誰排第二,小聰聰后面的解放軍叔叔排第幾,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幾?

            學生說的時候教師到處各組巡視、傾聽,并加以指導。

            c.各小組抽代表匯報交流。

            d.師:看到聰聰一個人排隊買票的情境,同學們除了知道一共有5個人在排隊買票,以及每個人所處的位置外,你還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白

            自己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時候,要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資源,適時對學生進行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文明守紀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易于接受。]

            2、動畫展示:穿紅衣服的阿姨買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師提問:“這時有幾個有在買票?誰排第一?小聰聰排第幾?聰聰后面的兩位叔叔呢?”讓學生再一次在具體環(huán)境中區(qū)分“幾個”和“第幾個”,同樣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師操作課件,出示正確答案,強調(diào)觀察的順序和方向。

            二、鞏固練習,強化對自然序數(shù)的理解

            1、多媒體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頁“做一做”),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己思考,然后匯報結(jié)果。

            2、出示第21頁的第4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共尋規(guī)律,完成填空。

            [適時安排兩道基礎性的練習,強化和鞏固了學生對“第幾”的感知和認識。]

            三、動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學生拿出4個正方形學具片和1個圓片,先獨立擺一擺,把擺的結(jié)果在小組內(nèi)與同學說一說,看看圓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師說要求,學生擺學具。

            a.讓學生試試把圓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樣放?

            b.學生擺,教師觀察、巡視。

            c.對學生的.以下兩種擺法,提出討論:為什么把○放在第2位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擺法?

            引導學生體會“第幾”的相對性。

            “第幾”是相對的。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讓其在具體的操作中感知和體驗“第幾”的相對性,使知識得以向縱深發(fā)展,同時鼓勵并肯定學生豐富多樣的拼擺,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四、寓教于樂,拓展應用知識

            師:剛才同學們學習很認真,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開火車。選出幾名學生跟在教師身后,組成一列“火車”,圍繞教室內(nèi)的過道緩慢“行駛”。

            1、其余學生觀察組成“火車”的人數(shù)以及教師和每位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并與同桌交流。

            2、“火車”改變前進的方向,“火車頭”變?yōu)椤盎疖囄病,觀察并說出這時老師和每個同學在隊列中的位置。

            3、引導學生明白:數(shù)數(shù)時,數(shù)的方向不同,其結(jié)果也就不同。

            [以游戲為載體進行教育,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愉悅,從而實現(xiàn)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深化感知。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探究活動中,逐步理解一個整體,建立單位“1”的概念,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2、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用意識。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理解單位“1”和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自制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小棒、練習紙

            設計意圖:

            《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之上。在課前通過與學生的談話引出分數(shù)后,短短的一句“關于分數(shù),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接著又借助媒體教學手段向?qū)W生介紹分數(shù)的由來,適時滲透了數(shù)學文化思想。使學生的思維開始了“起跑”。

            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力求引在核心處,撥在關鍵處,讓學生自主探究、補充概括,借助于課堂這個思維“運動場”,不著痕跡地引導學生理解分數(shù)的真正含義。從引導學生“起跑”到“加速”,最后“沖刺”,水道渠成,促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師生之間的談話引出分數(shù)。

            2、關于分數(shù),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3、提出要求:

            師:從剛才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班的同學們都很棒。呆會兒合作時,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再動口說一說、動手做一做,可以嗎?

            二、分數(shù)的產(chǎn)生

            1、板書課題

            師:課前我們一起聊到了分數(sh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認識分數(shù)。

            師:你知道古人是怎樣表示分數(shù)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三、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1.理解一個整體

           。1)、找出各種材料的1/4。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材料,你能分別找到它們的四分之一嗎?

            師:那就請同學們開動腦筋,分一分、涂一涂,找出它們的1/4。

            然后同桌之間說一說,你是如何找到它們的1/4的。聽明白了嗎?

            (2)、匯報交流

            教師進行規(guī)范:

            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條線段的1/4。

            突出整體:

            師:這里的1/4是如何得到的呢?

            生:我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師:這是他的想法,還有不同想法嗎?

            生:把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師:說得不錯。只要把這4個蘋果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進行知識遷移:

            生:我是把8個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1/4。

           。3)小結(jié):

            提問:剛才我們在不同的材料里找到了四分之一,找的過程中有什么相同的或不同的地方。

            不同點:材料不同。

            跟進:但我們都把這些材料看成了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多個物體。

            相同點:都是把這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表示了這樣的一份,得到了這個整體的四分之一。

            2、理解單位“1”。

           。1)深化理解一個整體

            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

            師:現(xiàn)在,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選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們的1/4。開始吧。

            交流匯報:

            師:你用幾根小棒表示1/4?你把幾根小棒看作一個整體?你能說說這個1/4的含義嗎?(多說幾個)

            師: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兩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說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進行表示呢?——一個整體

            學生說4根小棒、8根小棒,師: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

           。2)揭示單位“1”。

            師:說的真好。在數(shù)學中,通常把一個整體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1/4來表示。(板書單位1)

            師:剛才我們通過動手畫一畫、分一分等方法,深入理解了四分之一的含義。下面我們一起做一個猜數(shù)游戲,準備好了嗎?

            師:如果一個菠蘿用三分之一表示,他是把什么看作單位1呢?——果然如此。

            師:如果2個橘子用五分之一來表示,她的單位1,又是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師:同學們真是了不起!已經(jīng)能很快地找到單位1了。

            3.理解分子、分母的含義

           。1)、找其他分數(shù)

            師:剛才我們把4個蘋果、8個三角形分別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找到了1/4,F(xiàn)在請你繼續(xù)觀察,還能發(fā)現(xiàn)其他的分數(shù)嗎?

            那就請同學們動手涂一涂,用陰影表示出這個分數(shù),并把這個分數(shù)寫在下方,再和你的同桌說一說這個分數(shù)的含義。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數(shù)?

            生:把4個蘋果看作單位1,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2份就是2/4。

           。3)比較:

            師:在剛才同學們動手涂一涂,寫一寫的時候,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找到了,這幾個分數(shù)。(課件使用說明:點擊課件出現(xiàn):

            師:觀察這些分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分母都是4

            師:為什么分母都是4呢?

            生:因為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

            師: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單位“1”。

            師:要是單位“1”平均分成5份,分母是幾呢?——5。平均分成6份——分母就是——6。

            師:分母其實就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數(shù)

            師:同學們的觀察力可不一般吶。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分子各不相同,都差1

            師:分母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取的份數(shù)不同

            師:平均分成4份,取這樣的一份就是1,兩份就是——2,三份就是——3

            師:分子其實就是表示——取的份數(shù)

            師:同學們不僅觀察能力強,分析、概括能力也很出色。

            4.揭示分數(shù)的意義。

            (1)逐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師:我們通過動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經(jīng)認識了很多的分數(shù)。

            現(xiàn)在老師再寫一個分數(shù)5/9,你能說說它的含義嗎?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已經(jīng)會用單位1來說了,真好。誰也愿意來試一試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9份,這樣的的5份,就是單位1的5/9。

            師:說的真好。如果不是平均分成9份,板書5/(),那么它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很多份,取這樣的5份,就是5/()。

            師:很多份可以是幾份?——2份,3份……

            師: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表示(板書:若干份)

            師:如果取的份數(shù)也不是5份了,板書()/(),那么這個分數(shù)的含義是什么呢??

            生: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這樣的若干份,就是()/()

            師:可以取這樣的一份,也可以取這樣的……幾份。

            小結(jié):像同學們所理解的,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板書)這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分數(shù)的意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2)理解分數(shù)單位

            師:分數(shù)和整數(shù)一樣,也有計數(shù)單位。像這樣表示其中一份的數(shù)我們叫做分數(shù)單位。

            1/4,2/4,3/4,4/4的分數(shù)單位就是——1/4

            師:5/9的分數(shù)單位?

            生:1/9

            師:5/99

            生:1/99

            師:()/1000

            生:1/1000

            師:老師都還沒說分子呢,你怎么就知道分數(shù)單位了?

            生:分數(shù)單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數(shù)

            師:也就是說一個分數(shù)的分母是幾,這個分數(shù)的分數(shù)單位就是——幾分之一

            師:那3/4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呢?5/9里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呢?

            5.總結(jié):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合作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四、練習鞏固。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還真不少。請同學們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姆謹?shù)。

            1.填一填

           。1)說說3/5的意義

           。2)同意嗎?

           。3)3/8的分數(shù)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shù)單位。

            2、點擊生活

            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并說說其中分數(shù)的意義。

            (1)、我校五年級學生約占全校學生的1/6

            (2)、長江約3/5的水體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師:還有幾分之幾的水體沒受污染呢?

            師:受污染水體多還是沒受污染的水體多?——怎么想的?

            師:有什么想說的?——要保護環(huán)境

            師:看來同學們很有環(huán)保意識。那你希望,長江受污染的水體占長江水體的幾分之幾呢?

            師:大家都有美好的希望,那就讓我們拿出實際行動,共同來保護環(huán)境。

           。3)、姚明的頭部高度約占他身高的1/8

            師:我們的身體中還蘊藏著很多分數(shù),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可以去查一查資料。

            五、總結(jié)全課、質(zhì)疑問難

            師: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內(nèi)容:

            十幾減幾(第15頁 例2)

            教學目標:

            1、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和探索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地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教學難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并且正確率高

            教具準備:

            照例2制作的小貓釣魚動畫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溝通聯(lián)系

            電腦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ㄈ帻R練,集體訂正)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多媒體出示魚缸內(nèi)金魚游動,魚缸外兩只小貓走動觀看金魚的畫面。首先請學生說明看到了什么,讓學生描述這一生動景象,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

            2、多媒體發(fā)出聲音,同時在左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花的8條,黑的有幾條?的文字。稍停一會兒,多媒體再次發(fā)出聲音,同時右邊小貓嘴邊出現(xiàn)13條金魚,黑的5條,花的`有幾條?的文字。

            3、引導學生講述兩只小貓對話的意思,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4、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圖意和要解決的問題,想想自己準備用什么方法解決。

            5、組織小組討論,廣泛發(fā)表自己意見

            6、組織全班同學交流,對各種方法進行評議。 在各組討論的基礎上,廣泛反映出各種方法。教師要表揚同學想的方法多,能獨立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請同學們就出自己在解決問題時喜歡哪種方法,并說明理由。

            7、有導向性的小結(jié) 教師以參與者的語言,表明自己根據(jù)大家的發(fā)言很受啟發(fā),樂意運用想加算減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減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鞏固計算方法

            1、先在書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題,請同學講一講上下兩題有什么關系,并舉幾個例子口頭考考其他同學。一方面擴大練習的量,另一方面提高興趣。

            2、為變化方式,可把做一幫第2題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說加法題后說減法題,互相練習,活躍氣氛,提高練習速度。

            四、聯(lián)系實際,解決問題

            練習三第1、2題完全放給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分別說說解題時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組,由組長組織同學們交流,交流時要照顧到每一個同學,特別是差一點的同學。教師老師應加強巡視,主動參與一些小組的交流,了解情況,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南師大版)四年級(下)第22~24頁例4,課堂活動第1~2題和練習五第1題。

            教學目標

            1.歷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情境中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2.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3.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一題多解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通過發(fā)現(xiàn)運算律培養(yǎng)探索、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索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理解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對乘法分配律進行正向和逆向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探索新知

            出示例4。

            (1)出示問題情景,解決問題。

            你從情景圖中獲取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養(yǎng)雞場共有多少只雞?"該怎樣列式計算?(學生口答信息,然后獨立列式計算)

            全班匯報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師板書:

            (50+30)×75 50×75+30×75

            =80×75 =3750+2250

            =6000(只) =6000(只)

            (2)比較兩種解法,發(fā)現(xiàn)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舉出生活中的類似例子。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 (50+30)×75=50×75+30×75

            (3)在計算中比較并發(fā)現(xiàn)乘法分配律。

            算一算,比一比。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比較每排的兩個算式有什么關系?每排的兩個算式的計算結(jié)果相等嗎?

            學生獨立計算驗證自己的`猜想。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板書:

            (3+2)×35=3×35+2×35 3×(4+6)=3×4+3×6

            (13+12)×4=13×4+12×4

            教師:誰還能舉出符合這個規(guī)律的例子?(學生舉例)

            教師: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幾組算式所反映的規(guī)律?(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jié):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將兩個積相加,這叫乘法分配律。

            (4)如果用a,b,c表示3個數(shù),可以用怎樣的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呢?

            (學生獨立寫出,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整理并板書:(a+b)×c=a×c+b×c 或a×c+b×c=(a+b)×c

            二、課堂活動

            1?課堂活動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算一算,對有困難的也可先在小組中議一議。

            最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算的?能說明乘法分配律嗎?

            2?課堂活動第2題:先讓學生討論,找出錯誤的原因,再匯報,最后讓學生改正。

            4?練習五中第1題:學生獨立做在書上,訂正時讓學生說說運用的是什么運算律?

            先做,再議一議,最后與全班同學交流。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都有些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9

            教學內(nèi)容:

            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具體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2.能用分數(shù)加、減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fā)展數(shù)學應用意識。

            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能正確進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

            學會把總數(shù)看作1,運用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解決這類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當堂檢測

            1.紅山小學校園里有一個花園,其中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月季花和杜鵑花的面積一共占花園的'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你能提一個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月季花占的面積比杜鵑花少幾分之幾?

            學生獨立完成,匯報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學例2。

            (1)出示例2。

            指出: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

           。2)嘗試完成計算。

            分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與整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嗎?

            指出:分數(shù)加、減法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shù)、小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相同。沒有小括號,從左往右,依次運算;有小括號,先算小括號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頁試一試。

            談話:先想一想應該如何進行計算,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計算后展示部分學生的答案,并在班級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并說說: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樣想到用1表示全國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頁練一練第3題。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并獨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訂正。

            四、反思總結(jié)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堂作業(yè)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積占1/4,杜鵑花的面積占1/3,都是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的?(板書:1)

            3.你會列式求草坪的面積占幾分之幾嗎?

            你是怎樣想的?

            交流計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算法預測

           。1)先把前兩個分數(shù)相加,再和第三個分數(shù)相加;

           。2)三個分數(shù)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變。

            用你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0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搜集生活中有特點的圖形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97頁“回顧與交流”情境圖。

            觀察上面的圖形,并解答下面的問題。

            (1)圖A是軸對稱圖形嗎?

            (2)圖1中圖A經(jīng)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2?

            (3)圖1中圖A經(jīng)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3?要得到圖4呢?試一試。

            學生根據(jù)課件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后進行匯報。

            預設

            生1:圖A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1中圖A經(jīng)過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2。

            生3:圖1中圖A經(jīng)過旋轉(zhuǎn)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3。

            生4:圖1中圖A經(jīng)過旋轉(zhuǎn)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4。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情境圖中不僅包含了平移知識,還有旋轉(zhuǎn)的相關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復習。(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zhuǎn))

            ⊙回顧與整理

            1.平移和旋轉(zhuǎn)的概念。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轉(zhuǎn)?

            預設

            生1:物體沿著直線方向運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

            生2:物體繞著一個固定的點(或軸)轉(zhuǎn)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旋轉(zhuǎn)。

            2.平移和旋轉(zhuǎn)的特征。

            (1)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jù)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說說平移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平移不改變原圖形的形狀、大小和方向,只改變原圖形的位置。

            (2)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jù)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說說旋轉(zhuǎn)有怎樣的特征。(小組討論)

            生:圖A旋轉(zhuǎn)后,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沒有改變,只是圖形的方向改變了。

            3.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zhuǎn)現(xiàn)象。

            預設

            生1:電梯的上下運動是平移現(xiàn)象。

            生2:方向盤的轉(zhuǎn)動是旋轉(zhuǎn)現(xiàn)象。

            ……

            4.用平移和旋轉(zhuǎn)作圖。

            (1)用平移作圖。

            ①提問:繼續(xù)觀察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jīng)過平移變換得到圖2的?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討論結(jié)果:向下平移了3格。

           、诮處熢趯W生發(fā)言的基礎上進行小結(jié)。

            用平移作圖的步驟和方法:

            a.根據(jù)題目要求,確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

            b.找出圖形的關鍵點。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離平移各個關鍵點。

            d.按原圖形順次連接各個關鍵點,并標上相應的字母。

            (2)用旋轉(zhuǎn)作圖。

           、偬釂枺豪^續(xù)觀察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jīng)過旋轉(zhuǎn)變換成圖3的?用旋轉(zhuǎn)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并在小組內(nèi)討論用旋轉(zhuǎn)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2-2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6-13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