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科學教案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一、課程標準:
1.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尊重事實,對收集到的證據(jù)能做好原始記錄,并注意保留且不隨便涂改原始數(shù)據(jù);能對收集到的證據(jù)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呈現(xiàn);能根據(jù)需要,從更多渠道查閱有關資料。
2.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氣、營養(yǎng)和生活空間。
3.了解一些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因素,如:陽光、水分、空氣、溫度等。
4.學習有毅力,愿意參與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
二、教學目的:
(一)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多種植物的根和莖進行觀察,比較根和莖的不用之處。
2.能設計實驗來證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科學知識:
1.認識根和莖的形態(tài)。
2.知道根和莖的作用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對待科學學習要采取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2.愿意通過觀察、收集證據(jù)來探究科學的奧秘。
三、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能夠:
1.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莖。
2.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根。
3.觀察莖的運輸作用。
4.設計并實驗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四、學習成果評價
(一)概念發(fā)展
1.不能區(qū)別不同形態(tài)的莖,根。
2.能區(qū)別不用形態(tài)的莖,不用形態(tài)的根。
3.能認識根、莖的作用。
(二)探究能力:
1.對待科學學習能采取想辦法解決的態(tài)度。
2.能夠對多種植物的根和莖進行觀察,比較根和莖的不用之處。
3.能設計實驗來證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五、教學材料:一株有根、莖、葉的植物、瓶子、紅墨水、菠菜、仙人掌
六、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互動性質師生互動的目的教學反饋
集中話題直接揭題
板書課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探索和調查植物的根相同嗎?
組織學生小組內將帶來的各種植物的根擺在一起進行比較。
有哪些不同?將植物的根畫下來,不同的地方用彩筆畫出來。
全班交流、比較。
為什么植物的根會有這樣的區(qū)別呢?想一想
聽學生猜測。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猜測。
植物的莖相同嗎?
引導學生交流各種形態(tài)的莖。
莖有什么作用?
學生猜測、設計實驗區(qū)分直根和須根。
認識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回顧和解釋1.以上都是猜測,都沒有經(jīng)過事實驗證的,我們必須都要——?
(做實驗)
2.布置實驗要求、觀察任務。能針對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收集證據(jù)進行證明。尊重事實。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
2、鋼鐵制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過程與方法:
1、用刻度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使之能夠浮在水面上。
3、根據(jù)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證據(jù)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
【教學難點】
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shù)據(jù)的重要。
【教學準備】
水槽1個,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塊,刻度杯1個,記錄表(教材第8面)。
【教學過程】
一、觀察橡皮泥的沉。▽嵭模
1、導入: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浮的。我們能想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嗎?
2、把一塊橡皮泥放入水里,觀察它的沉浮。
3、把一塊橡皮泥做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放入水中,觀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變橡皮泥形狀,橡皮泥的質量有沒有發(fā)生變化?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發(fā)生變化?(預設:若學生對橡皮泥的體積是否改變無法確定,可出示刻度杯測量。從而得出,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質量沒有變,體積也沒有變,橡皮泥的沉浮狀態(tài)不會發(fā)生改變。)
二、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沒有辦法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變橡皮泥的形狀,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討論:同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狀,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這是什么原因呢?(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體積發(fā)生改變,導致在水中排開的水量發(fā)生了變化。)
三、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1、講授: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排開的水量可以用量杯來進行測量。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體排開的水量。(補充:排開的水量與我們平時說的是排水量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指的是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而后者是物體排開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測量排開的水量還不是很精確,所以在讀數(shù)的時候一定要細致,特別是觀察刻度時視線要與水凹面持平。)
2、取一個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實心團,放入量杯中,觀察它排開的水量,做好記錄。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種形狀,觀察它們排開的水量,也記錄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大。從上面的數(shù)據(jù)中我們發(fā)現(xiàn),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質量不變,而浸入水的體積增大。)
4、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還能裝載貨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如果要制造能裝載更多貨物的超大輪船,你認為個怎樣做呢?
板書設計: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狀量杯里的水量
。ê辽┓湃牒
水面刻度排開的水量
(毫升)沉浮狀況
實心團200
沉的形狀200
浮形1200
浮形2200
浮形3200
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沉浮可能發(fā)生改變
船浮在水面上排開的水量很大
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3
科學概念
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取一些礦物透明度和光澤、礦物晶體方面的基本科學知識,鼓勵孩子綜合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研究。
過程與方法
組織和指導孩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jīng)歷一些基本的觀察研究活動過程:經(jīng)歷對礦物進行透明度和光澤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能描述有著特殊規(guī)則的礦物幾何形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引導和推動孩子開展觀察、描述礦物的活動,積極鼓勵孩子在課外或校外繼續(xù)開展一些研究礦物的活動。讓孩子在認知水平、技能水平和情感水平等方面都有充分的發(fā)展。
教學難點:能用所學方法與知識開展應用性觀察、描述礦物。
教學重點:能對觀察的礦物進行描述。
教學準備:
老師給每一小組提供一份材料,包括:金屬、玻璃、泥土、蠟燭、絲綢、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從哪些方面去觀察礦物呢?(生:礦物顏色和條痕、硬度)
師:上節(jié)課我們經(jīng)歷對礦物顏色和條痕的觀察和描述以及礦物互相刻劃及用指甲、銅鑰匙、小刀對礦物刻劃進行硬度比較的描述的過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觀察和描述礦物的方法。
2、明確目標:
這節(jié)課我來研究礦物透明度和光澤及描述特殊規(guī)則的礦物幾何形狀。
二、探究過程
1、觀察礦物透明度和光澤
。1)觀察、描述紙的透明度
A、出示(三種紙):透明紙、半透明紙、不透明紙
思考:這幾種紙的透光情況一樣嗎?你可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又如何來描述這些紙的透明情況?
B、學生交流反饋:隔著這三種紙,觀察紙下面的字;手電筒照射;對著陽光等。
C、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驗證
D、交流匯報
。2)學習遷移,觀察幾種礦物的透明度,并記錄表中。
提示:用礦物碎片的邊緣觀察其他物體。
A、交流反饋
B、師小結
。3)觀察礦物的光澤
師:光澤是指什么?(生:反光能力)
師:你見過哪些物體有光澤?
。ㄉ航淌掖皯羯系牟A;玻璃邊框有光澤;墻上那個科學家的那個畫框有光澤)
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東西:金屬、玻璃、泥土、蠟燭、絲綢。請你觀察它們的反光情況,并按反光強弱排列。
A、學生動手排列
B、交流反饋
C、觀察云母、石英的光澤,看看云母的光澤跟桌上什么光澤比較接近,石英的光澤跟哪個物體的光澤相似?
D、描述云母、石英的.光澤(生:云母的光澤最像玻璃的光澤;石英的光澤有點像蠟燭;石英的光澤也有點像玻璃瓶的光澤;云母也有點像金屬的光澤)
小結:我們說了這么多像這個,像那個,其實這就是描述礦物光澤的一種方法,是什么方法?(生:用對比的方法描述)對了,當我們無法用很準確的語言描述時,可以找一個與它接近的東西作為參考。
2、觀察、描述礦物的形狀
。1)投影圖片:輝銻礦、石鹽、石膏、石英、方解石
。2)學生觀察形狀,并小組內描述。
。3)交流描述這些礦物的形狀。
三、課外延伸
1、閱讀單元資料庫《怎樣采集制作巖石、礦物標本》。
2、試著收集和制作巖石礦物標本。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根據(jù)形狀取的的名稱。
2.磁鐵有一些特殊的性質。
3.磁性和磁極。
過程與方法:
1.能邊玩邊思考和交流,從玩中發(fā)現(xiàn)磁鐵的性質。
2.能運用磁鐵的性質解釋現(xiàn)象和制作玩具。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樂于表達和交流。
2.激發(fā)探究興趣。
3.通過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學準備】
學具:每4人一組
桌面——條形磁鐵、馬蹄形磁鐵、環(huán)形磁鐵,水槽(有水)
桌肚——回形針、泡沫板
實驗記錄單
教具:磁鐵魚(用泡沫做,里面藏一塊條形磁鐵)、課件、多種形狀的磁鐵、
滲透:回形針排隊
【教學過程】
一、動畫激趣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陳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魏苡腥さ膭赢嬈肟磫?一起看屏幕(點擊播放《貓和老鼠》)。
知道Tom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同意嗎?(板書:磁鐵)
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看到它能吸引鐵熨斗)
對,我們把磁鐵能吸鐵一類物質的性質叫做磁性。(板書:磁性)
二、自主探究磁鐵的`性質
(一)學生回憶平時玩
看來你肯定玩過磁鐵,還有人玩過嗎?既然玩過,那你們一定從玩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磁鐵的很多秘密,是吧?把這些秘密先在小組里說說,過會兒全班交流。
預設:
1.磁鐵有各種形狀
對!瞧,(課件出示馬蹄形、條形、環(huán)形磁鐵),這是我們常用的,第幾個和剛才湯姆拿的一樣?對,它叫馬蹄磁鐵,這個叫條形磁鐵,最后一個叫環(huán)形磁鐵。名如其形!你們看這里還有球形磁鐵、柱形磁鐵(出示實物),形狀太多了!
2.相吸和相斥
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請給大家演示一下)
有誰沒有過這樣的體會?(讓這部分同學拿著試一試)(板書:相吸、相斥)
3.隔著物體也能吸。
師:你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桌面上放一塊磁鐵,用桌面下的磁鐵帶著走)
(二)提供材料現(xiàn)場玩
不錯,一個個從玩中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知識,真了不起!你們還想再玩一玩嗎?
行!老師給每組提供了磁鐵和回形針,就這兩樣。比一比哪個小組會玩,看看哪個組能從玩中發(fā)現(xiàn)磁鐵更多的秘密。注意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在這張紙上。
預設:
(1)一個接一個的排列,說明磁性能夠傳遞。(板書:可以傳遞)
。2)把磁鐵往回形針堆里放,磁鐵總是會有兩個部位吸引的多。
吸得多的部位說明了什么呢?(磁性強)
揭示概念:我們把磁鐵上磁性最強的部位叫做磁極。(板書:磁極)
(三)老師引導深入玩
剛才看到同學們玩得那么開心,老師手也有點癢癢,我也來玩一個!我用泡沫做了一條魚,它可以浮在水面上(師用水槽取水),而且它還能自由轉動。來個比賽,如果魚頭朝南算老師贏,如果魚頭朝其它三個方向都算同學們贏。行嗎?為了公平,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撥動魚并宣布結果。
(1)誘生質疑
哈哈,老師的運氣真好,每次都贏!
(2)揭開謎底
魚有問題?你幫大家看看!
(3)講解步驟
你們也想動手做做這個有趣的實驗嗎?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
2 萌發(fā)喜歡小動物,愿意親近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小兔實物,兒歌圖示,蘿卜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游戲《小手拍拍》
教師: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看看,誰來了?”
二、看一看
1、(出示小兔)
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小兔的特征(如,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看看小兔子是什么顏色的?在小兔子的臉上,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東西呀?著重強調三瓣嘴和紅眼睛的學習。)生活習性(小兔走路的樣子,等等)。同時滲透數(shù)的概念(如,小兔幾只眼睛?幾只耳朵?幾條腿?幾條尾巴?等等)。邊講解邊出示圖片。
2、學習兒歌《可愛的`小白兔》
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三瓣嘴,紅眼睛,短尾巴呀毛茸茸,前腿短來后腿長,蹦蹦跳跳真機靈。
3、幼兒說說小白兔的樣子,問幼兒小兔最愛吃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小兔最愛吃蘿卜,接著和幼兒一起去尋找胡蘿卜。
三、延伸活動
我們小兔子都喜歡吃蘿卜,那我們一起去找蘿卜吧.(把蘿卜小貼紙放在客人老師手里,告訴孩子要先和客人老師抱一抱,才會有蘿卜吃哦!讓孩子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科學教案 篇6
學習內容
課本版A01頁,根據(jù)圖紙安裝鱷魚模型J3-33001。
學習目的
1、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安裝鱷魚模型,了解鱷魚身體的構造。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鱷魚的形態(tài)、生活習性及種類。
3、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拿放課本和配件,養(yǎng)成良好的收納習慣。
學習重點
鱷魚模型的拼裝。
學習難點
正確地拿放課本和配件。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鱷魚嗎?誰能說說你對鱷魚的了解?(學生分享自己對鱷魚的認識和了解。)
二、新授
1、今天,我們就來學做鱷魚模型,對鱷魚做進一步地了解。
2、按序分發(fā)課本,以組為單位拿取配件。
請同學們按照鱷魚的圖例標注有序地取配件,注意每個配件的編號和數(shù)量
3、根據(jù)圖紙安裝鱷魚模型。
老師先做示范,講解重要步驟,然后學生再開始安裝。
要求:學生在安裝模型時應注意各零件之間的位置,不要裝反或裝錯了。(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4、展示作品,對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學做出表揚。
5、教師講解鱷魚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了解鱷魚的生活習性和種類。
6、拆解鱷魚模型。
請同學們小心地拆解模型,然后把配件分別歸類,特別是配件J4-92005、J4-92006,一定要對照編號和配件形狀分清楚。先完成的同學可以把配件按編號正確地放回配件箱。
注:對放的.又輕又準的同學進行表楊,希望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
7、按組收回課本,要擺放整齊。
三、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我們共同安裝了鱷魚模型,并且對鱷魚的構造、生活習性以及種類有了詳細的了解。我們還學會了如何正確地拿放課本和配件,希望下節(jié)課能看到大家更出色的表現(xiàn)。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相關知識。
2、讓學生學會加強自我保護,學會正確洗手、戴口罩。
3、明白新型冠狀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學準備:
1、網(wǎng)上截取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傳播途徑、預防方法等的相關視頻。
2、洗手、戴口罩等相關動作圖片、視頻。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它就藏在老師的謎語里,請你來猜一猜?猜謎語,初始新型冠狀病毒。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一下造成這場疫情的原因及相關的'防疫小知識,學學一些防疫小妙招。
二、傾聽故事,了解內容。
1、看繪本故事了解相關知識
2、播放相關知識視頻
三、樹立信心,學會預防。
有什么辦法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呢?有哪些小妙招呢?
。ㄒ唬┣谙词
1.洗手重要性
勤洗手,流水洗,肥皂洗我們每天接觸各種病原體最多的部位,就是手。手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病原體,冠狀病毒也不例外,洗手是明確的預防措施之一
播放洗手重要性視頻
2.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洗掌心(內)
雙手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手背(外)
掌心對手背沿手指縫相互揉搓,接著兩手交替。
第三步:洗指縫(夾)
兩手掌心相對,十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手指(弓)
五指并攏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轉揉搓,然后兩手交替。
第五步:洗拇指(大)
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在手掌中旋轉揉搓,然后兩手交替
第六步:洗指尖(立)
五指的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揉搓,然后兩手交替。
第七步:洗手腕(腕)
手交替洗手腕。
3、播放洗手示范視頻
。ǘ┐骺谡
戴口罩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谡值恼_選擇、佩戴及處置是有效個人防護的基礎。
1、戴口罩要點
。1)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兩手各拉住一邊耳帶,使鼻夾位于口罩上方,
(2)用口罩抵住下巴。
(3)將耳帶拉至耳后,調整耳帶至感覺盡可能舒適。
。4)將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向兩側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僅用單手捏口罩鼻夾可能會影響口罩的密合性。
2、播放正確戴口罩視頻。
。ㄈ┍3至己眯l(wèi)生和健康習慣
居室勤開窗,經(jīng)常通風。家庭成員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潔,勤曬衣被。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注意營養(yǎng),適度運動。不要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即野味);盡量避免前往售賣活體動物(禽類、海產(chǎn)品、野生動物等)的市場。
(4)科學消毒
我們一定要注意居家的科學消毒,讓我們通過視頻了解一下居家消毒的誤區(qū)吧。(播放視頻)
四、故事結束,引發(fā)思考
同學們生活中,你還有哪些防疫小妙招呢?課下不妨分享給你的小伙伴。人們抗拒疫情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播放繪本故事結尾)故事雖然結束了,可留給我們的思考卻很多,很多……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定能夠迎著春風走出家門,去擁抱美麗的大自然。在這里老師給大家分享一首小兒歌,時刻提醒自己(出示預防歌)。
五、總結課堂,引申課下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了解了新型冠狀病毒,還學會了科學防疫小妙招,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們一定會用自己所學知識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科學防疫,從我做起,讓我們行動起來!
科學教案 篇8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jīng)認識了水的特點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冰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與水之間的變化關系。在三年級上冊中,學生已經(jīng)知道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要讓學生對溫度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明白溫度的變化是與熱量有關的,還可以為后續(xù)集中探討水的狀態(tài)變化與熱量的關系奠定基礎。
在教學目標分析里面,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我分別從科學概念、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目標來看:
在科學概念里面,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
在過程與方法里面,通過觀察、記錄水結冰過程中的溫度及其變化,了解冰的特點,并比較冰和水的相同與不同。第二呢,要培養(yǎng)學生他自主探究的意識和能力。
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我們通過科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在實驗觀察活動中保持認真、細致的態(tài)度,感受、體驗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同時激發(fā)學生求真務實的學習態(tài)度。
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水結成冰的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教學難點是:理解水為什么能結成冰。
根據(jù)這樣一些,我們本節(jié)課倡導的'是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自主探究模式(教法),也就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比如說,我們在上學期已經(jīng)知道了水的特點,那么能否根據(jù)水的特點來推測冰的特點呢?這個時候讓學生為主體,他們進行思考,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探究,接著學生與學生交流,學生與教師交流,然后通過實驗觀察來證明,我們的這個猜測是否正確呢?接著我們通過多媒體等這些相互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
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的是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學法),要求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學會用理論來指導水結冰的知識的學習,同時知道,對同類物質進行比較,這里主要是對冰和水的各自特點的比較,來加深他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程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講好教學程序,我分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導入新課;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小結;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隨堂練習。
在導入新課里,我分三步,第一步知識回顧;第二步,引入視頻;第三步我來設置問題。知識回顧是“你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水都有哪些特點嗎?”學生對于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答案,通過交流我們很快就可以得到水的各種特點,接著我們會看一個水結冰的視頻,通過這樣一個視頻給學生直觀的感覺,水放進冰箱的冷凍室,變成了固態(tài)的冰,是因為溫度下降了。接著我來設置問題,既然水結冰了是因為溫度下降了,那么水下降到什么溫度時,水開始結冰了呢?這個問題的設置,同樣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急切的了解水結冰的溫度。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們前面講到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水結成冰的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以及理解水為什么能結成冰,所以我讓學生從測量水結冰前,結冰時的溫度來學習這節(jié)內容。首先我給每組學生準備了一個裝有碎冰的燒杯,一袋食鹽,一個盛有少量水并插有溫度計的大試管,在這里呢,我對這個實驗裝置進行了改良,本來這個溫度計需要學生手拿的,但考慮到三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我用一個帶孔的橡膠塞把這個溫度計固定住了,這樣的話就可以很穩(wěn)定地將溫度計的玻璃泡固定在試管的水中央。接下來就開始做實驗了,首先我們在這個裝有碎冰的燒杯中插入這根大試管,用溫度計觀測試管中水溫的變化,此時,同學們都很期待試管中的水能變成冰,但結果是讓人失望的,這個時候,我會問學生,溫度計的溫度下降了,但是試管中的水卻沒有結成冰,說明,水的溫度降的還不夠低,誰有辦法讓這溫度變得更低呢?接下來,學生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到底應該怎么做?預設1,學生知道方法,加鹽;預設2,不知道,由我直接告訴學生,我們可以在碎冰中加入食鹽,來加快冰的融化,就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
學生重新開始實驗,在碎冰中加入較多的食鹽,觀察水開始結冰前以及結冰時的溫度變化,使學生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水結冰時的溫度始終保持在0℃,在這里,使學生糾正這樣一個錯誤認識,我們學生一直認為水結冰時的溫度在0℃以下,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相混淆。
實驗中用到了食鹽來加快冰塊的融化制造更低的溫度,根據(jù)新課程當中,要求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我們會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到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比如,我們可以在下雪的馬路上撒點鹽,來加快雪的融化,讓他們感受到科學學習的價值。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這里我會啟發(fā)學生思考,本節(jié)課我學到了什么,我學到了哪些科學知識,我學到了哪些學習方法,我還有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有怎樣的一種建議,通過學生與學生的交流,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的氛圍當中來學習科學知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隨堂練習。這里我會出一些與本節(jié)知識相關的習題,通過讓學生在課堂直接完成,使得他們加深對水結冰本節(jié)課的理解。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學會10個生字,認識5個二類字和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贛江“水天一色、霞鶩齊飛”之壯觀,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非凡才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課前準備:課件、搜集滕王閣和少年王勃的資料。課前預習。課時: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前面我們學習了朱德元帥和李廣將軍的故事。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少年時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讀題。
2.你對滕王閣了解多少?
3.你對王勃有什么了解?
。ㄗ寣W生說搜集的資料,教師補充介紹)4.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他是如何寫《滕王閣序》的?
二、初讀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2.檢查預習。課件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生字詞。
糾正字音。(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聽音、聽情。進行評價。3.老師這兒還有文中的一些詞,你會讀嗎?(課件出示:滕王閣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拍案叫絕、千古傳誦。)
。1)自讀。
。2)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把生字詞和這些詞帶入文章中,再去讀一讀。
5.(出示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1)自讀,看看在哪兒停頓好?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2)指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你覺得王勃是一個怎樣的人?指名說。(學生肯定知道王勃是一個有才華的人,用一個詞來概括“才華橫溢”板書:才華橫溢)
學生也可能會說王勃聰明,也可能其他,教師可根據(jù)情況適當調整課堂教學。2、
下面我們來看一看王勃是如何的才華出眾?(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討論:少年王勃被邀請參加宴會,說明了他當時非常有,也具有一定的才氣。)指導朗讀。教師相機(出示掛圖)簡介滕王閣,相機理解“整修一新”。
。2)、當都督請人寫文章,眾人表現(xiàn)怎樣?
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面對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敢答應,這時王勃在干什么呢?
A、指讀第3自然段,其他同學看多媒體畫圖。
B、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美景?
C(出示)1.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飄蕩……
2.一只野鴨正披著落日的余輝緩緩地飛翔,燦爛的云霞在天邊輕輕地飄蕩……
A.自己讀讀句子,意思相同嗎?
B.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體會到什么?
C.有感情地讀第2句。
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
王勃只用一句話就把這美景寫了出來。
。4)自讀第4自然段。
齊讀詩句。
理解詩意。(聯(lián)系第3自然段的內容)。
詩寫得如此棒,如此美,我們有感情地齊讀這句詩句。
他為什么能寫這么好的詩句?他邊走邊想,想些什么?
。ㄖ该f)師:是啊,他寫時才會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筆走如飛,一氣呵成,做做動作來理解這些詞的意思。
還從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寫的詩好?請人表演都督的語言、動作。
我們也不禁為王勃的才華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齊讀第4自然段。
3.教學第5自然段,齊讀第5自然段。
三、小結。
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確實是一位才華橫溢的人,你從那里看出王勃的才華來?再讀課文,邊讀邊畫,畫出具體的詞句來。討論交流:指名說。3、
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在王勃才華橫溢的背后,你覺得還有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了解他平時會很好學,并且善于表現(xiàn)自己,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決不強加教師的想法)
二、指導背誦三~四自然段。
1.(放多媒體)讀讀書,看看景色,把3~4自然段背下來。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指名背,齊背。三、教學生字。
1、先自學生字,然后同桌互相記憶,看你記住了幾個。2、你認為那幾個字容易出錯,指出來。討論交流3.易錯字的`字形。
“誦”:右邊是“甬”,不能寫成“角”。
“讀、篇”。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記寫一點。
4.指導書寫。
“昌、景”:都含有“日”,寫得要扁一些,寬一些,不能寫成“日”,其他的生字學生自己說出每個字的關鍵筆畫。
5.生描紅,師巡視指導。
作業(yè):搜集象王勃一樣的才敏捷、下筆成文的人。《少年王勃》讓學生學什么?讀完課文以后,我就在想,這一課讓學生學什么呢?如果只是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氣,可能不會在學生的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如果再拓展一下,可能會給學生一些記住的東西。如:少年王勃的背后,他為什么會文思敏捷,再聰明的人也要讀大量的讀書,也要刻苦的學習,善于積累詞語和觀察周圍的事物。因為這篇文章在時間的銜接上不是很緊密,值得學習的就是3、4自然。所以可適當拓展一下。再就是王勃的善于表現(xiàn)。即使他有才,但不敢表現(xiàn),因為當時參加宴會的都是有才之人,所以如再拓展一些,教師可適當把握。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7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精選】科學教案08-12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科學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