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9-08 07:51:0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精華]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lǐng)和行動方案。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數(shù)學教案4篇[精華]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84—85頁的例題,“試一試”以及第 “想想做做”第l—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

            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

            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是教學的重點,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能正確地指出物體表面的角是教學的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剪刀、三角板,三角形紙片、實物鐘。

            學具準備:硬紙條、圖釘、小棒、蠟光紙、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這個周末,小明和小紅可忙了,他們在忙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課件出示主題圖)

            師:他們在干什么?(做手工) 看一看桌面上有哪些物體?

            師:這些物體上有沒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生說,師課件閃現(xiàn))

            師:這些物體上不但有我們認識過的圖形,還藏著我們的新朋友——角呢,想知道角的樣子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一)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里?(課件出示三角尺、課本、小鬧鐘)

            師(拿出一張三角尺,指著其中的角):三角尺的這里也是一個角。(課件閃爍) 師(拿出課本):書本的這里也是一個角,指著其中的直角

            師:三角尺,書本上都能找到角,那么鐘面上哪兒能找到角呢(拿出實物鐘,轉(zhuǎn)動指針)鐘面上時針和分針也能形成一個角(課件閃角)。

            (二)適時抽象、建立表象。

            師:這些都是藏在物體上的角,那么數(shù)學上的角是什么樣的呢?

            師(用課件隱去物體,剩下三個角):如果我們給這些角脫去外衣,再標上角的標記,就變成了數(shù)學上的角,這三個圖形都是角。

            1、活動:摸角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三角板,跟著老師一起來摸摸看。

            像老師這樣摸一摸,師指導摸:如果用手掌摸角這里(頂點)會有什么感受?尖尖的

            師指兩條邊,這樣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另一邊呢?直直的

            師:數(shù)學家們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聽的名字,像剛才同學們說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師板書:

            通常我們還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記。(板畫)

            師:你能說出上面每個角各部分的名稱嗎?(師指出,生說)

            師生共同小結(jié):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師!板書:角)

            (三)多層練評、內(nèi)化新知。

            1.找角。

            師:看來同學們都已經(jīng)認識角了,那么該怎樣找角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個角。

            師:通常我們在找角時,都要先找到角的頂點,再沿著角的的兩邊分別指一指,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找出身邊物體上的角嗎?找出來指給同桌看。

            (生找,指名說,學生找出屏幕、桌子上、講臺桌面上的角,還有很多學生舉手)

            師:憑著我們班同學的聰明.如果你們能繼續(xù)找下去,肯定能找出非常多的角出來,由于時間關(guān)系,你們課后可以繼續(xù)找……

            2.辨角(“想想做做”第l題)。

            出示題目,學生明確題意,用手勢作出判斷,是角的,指出頂點和邊,不是的,說說為什么不是,教師課件展示。

            3.數(shù)角(“想想做做”第2題)。

            (1)出示題目。

            (2)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第85頁先找出圖形中的角。做上標記,然后數(shù)一數(shù),填在括號里。

            (四)動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角,并且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現(xiàn)在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角有什么特點呢?

            1.動手操作。

            師:如果給你兩根硬紙條和一枚圖釘,你能做出一個角嗎?(生做角,師巡視)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大嗎?怎么變?(指名一邊演示一邊說)

            師:你能把手中的角變小嗎?怎么變?

            師小結(jié):我們通過張開兩條硬紙條,可以使角變合攏硬紙條可以使角變。

            師:通過做這個活動角我們知道角有什么特點呢?

            生:角有大小。(師板書:角有大小)

            2.比較(想想做做第3題)。

            師:你們的這個發(fā)現(xiàn)非常重要!老師這里有三個鐘面圖,每個鐘面上都有一個角,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生判斷)

            師:我們身邊這樣的例子還很多,比如說,夏天常用的紙扇,(出示紙扇圖)打開時,紙扇上的角在哪里?頂點呢?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慢慢打開,扇面上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師出示剪刀圖):合攏剪刀時,剪刀上的角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師小結(jié):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大,什么情況下,扇面(或剪刀)上的角越來越小?

            3.觀察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看好老師手上的活動角,(把活動角的兩條邊折短)你們發(fā)現(xiàn)這個角有什么變化呢?

            生答:角的兩條邊變短,角的大小沒有變化。

            師小結(ji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角的大小與它的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guān)系。

            4.(想想做做第4題)

            師:現(xiàn)在來看第4題,用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比一比,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生答:兩塊大小不同的三角尺,他們對應的角一樣大。

            5.折角(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動手折出一個角,作上角的標記,找出頂點和邊。

            (2)師:如果要折出更大的角該怎么做?要折出更小的角,又該怎么做?

            (3)學生思考——動手折——展示。

            三、總結(jié)延伸

            1.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能不能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學會這些知識的?

            2.延伸:回家后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lǐng),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并指給他們看,好嗎?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抓住分數(shù)應用題的核心倍數(shù)關(guān)系和等量對應,通過一例多用、一題多變,把各類應用題構(gòu)成一個整體,幫助學生從本質(zhì)上理解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根據(jù)條件列出對應關(guān)系.

            1.青磚的塊數(shù)比紅磚多

            2.青磚的塊數(shù)比紅磚少

            3.紅磚的塊數(shù)比青磚多

            4.紅磚的塊數(shù)比青磚少

            上面各題哪一個量是單位1的量,占幾份?另一個量所對應的分率是什么,占幾份?

            二、展開

           。ㄒ唬⿲⑸狭懈鳁l件補充一個共同的條件和問題,出示例1.

            紅磚2100塊 有青磚多少塊?

            1.學生獨立解答;

            2.大組交流;

            3.列表歸納.

            (二)出示例2

            電視機廠今年生產(chǎn)電視機3600臺,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生產(chǎn)多少臺?

            1.根據(jù)已知的一個條件和問題,對照下列含有分率的條件,找出相應的式子.

           。1)相當于去年的25%

           。2)比去年少25%

            (3)比去年多25%

           。4)去年生產(chǎn)的是今年的25%

           。5)去年比今年少25%

            (6)去年比今年多25%

            2.將應選擇的條件填入下列各式后的括號內(nèi).

           。 )

           。 )

           。 )

           。 )

           。 )

           。 )

            3.師生共同分析

           。1)按照補充的條件,找相應的`式子,如(1)相當于去年的25%.

            分析:去年的生產(chǎn)量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今年的生產(chǎn)量相當于去年的25%,占25份,對應關(guān)系是:

            去年的產(chǎn)量□100

            今年的產(chǎn)量360025

            設去年生產(chǎn)x臺,得到的式子:

            在第六個式子的括號里填(1).

           。2)按照式子找應補充的條件.

            如:

            分析:100份與3600臺相對應,也就是今年的生產(chǎn)量3600臺是單位1的量,占100份,去年的生產(chǎn)量是未知數(shù),比今年多25份,即去年比今年多25%.括號里應填(6).

            三、鞏固

            (一)根據(jù)題意列式解答:

            果園里有梨樹168棵 蘋果樹有多少棵?

           。ǘC床廠現(xiàn)在制造一臺機器的成本是1200元,比原來的成本降低25%.原來制造一

            臺機器要多少元?

           。ㄈ┕S去年生產(chǎn)換氣扇6220臺,今年比去年增產(chǎn)20%,今年計劃生產(chǎn)多少臺?

           。ㄋ模┠秤∪緩S原來印花需要60人,制造自動印花機后,印花人數(shù)減少了40%,現(xiàn)在印花需要多少人?

            教案點評

            這節(jié)課所出現(xiàn)的分數(shù)兩步應用題的四種類型,在通常情況下是在幾節(jié)課中出現(xiàn),采用一例一類題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法,學生學起來似乎輕松一些,但對數(shù)量關(guān)系的理解往往不夠深刻。這節(jié)課擺脫了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抓住了分數(shù)應用題的核心倍數(shù)關(guān)系和量率對應,采用了一例多用,一題多變的教學方法,把四種題型構(gòu)成一個整體,把分數(shù)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shù)關(guān)系作為教材的基本結(jié)構(gòu),揭示數(shù)量的具體和抽象的矛盾,把分析具體的數(shù)量與抽象的數(shù)之間的關(guān)系作為基本的教學方法。這樣,使學生能在較高的水平上來理解分數(shù)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既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又減輕了負擔。整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xiàn)了在簡明的結(jié)構(gòu)中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簡明的結(jié)構(gòu),主要指再生能力較強的基本結(jié)構(gòu)。這節(jié)課把分數(shù)所表示的兩個量的倍數(shù)關(guān)系作為基本結(jié)構(gòu)。這樣的結(jié)構(gòu),具有數(shù)量關(guān)系之間的聯(lián)結(jié)和轉(zhuǎn)換功能,具有認知結(jié)構(gòu)的同化和調(diào)整功能,它必須包含較大的知識容量,能將所包含的內(nèi)容統(tǒng)籌兼顧,有主有從。這種簡便而大容量的知識結(jié)構(gòu),還為學生提供了多層次的訓練材料,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在原有基礎(chǔ)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詳細介紹:教學目標

           。ㄒ唬┦箤W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二)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ㄈ┡囵B(yǎng)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guī)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難點: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設計

           。ㄒ唬⿵土暅蕚

            1.板演(指名兩個學生到黑板上演算):

            2.在兩名學生板演的同時,其他學生口算下面的題,抽問其中一道連加、一道連減的口算過程,從而復習連加、連減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20+40+30=10+40+20=3+20+6=

            70-20-40=80-50-10=65-5-20=

            訂正板演,兩名學生分別說一說計算過程,大家檢查計算是否正確.然后觀察一下,兩道加法題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一個加法算式兩個加數(shù)的和也就是第二個加法算式中的第一個加數(shù).如果把這兩道加法題連在一起寫,就是一道連加題.今天我們就要學習連加、連減用豎式計算.出示課題“連加、連減”.

           。ǘ⿲W習新課

            1.出示例128+34+23=

            啟發(fā)提問:

           。1)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2)用豎式怎樣計算?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說一說,然后自己動筆試著做一做(如果有條件,每人一塊小紙黑板,每人在紙黑板上做).

            在學生自己試算過程中,教師行間巡視,找出幾種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下面幾種情況,先出示正確的算法,即

            大家進行評議,公認這種算法是正確的.然后出現(xiàn)下面兩種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算法(如果班里學生沒有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不必提出,以免誤導).讓學生說一說錯在哪里.

            性提問:

           。1)計算連加式題,先加什么,再加什么?

           。2)計算連加兩步式題,應注意些什么?

            在此基礎(chǔ)上得出:

            計算連加式題時,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第三個數(shù).要注意計算第二步時,是把第一步計算的結(jié)果加上第三個數(shù),還要注意每一個計算過程中,不要抄錯數(shù).

            教師介紹簡便寫法.為了書寫簡便,我們可以把兩個豎式連起來寫.即

            提問: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教師同學的意見,得出:這種把算式連起來寫的方法,不僅可以少寫一個“62”,比較簡便,同時可以避免計算過程中抄錯數(shù)的錯誤,使計算正確、迅速.

            做一做:46+25+17=

            要求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做,先分步書寫,再用簡便方法書寫.指名一個同學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

            2.出示例252-20-18=

            啟發(fā)性提問:

           。1)這是一道什么樣的兩步式題?

           。2)你能根據(jù)剛才研究的連加兩步式題,推想出連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嗎?同學們試一試在小黑板上做一做.

            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可能發(fā)現(xiàn)有以下三種情況,教師先出示第(1)(2)種.

            通過學生評議,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而第(2)種是用簡便算法,值得提倡.

            再出示第(3)種算法.

            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錯在哪里.第一步計算對了,問題出在第二步是退位減法,而這位同學沒有退位,造成計算錯誤.大家要吸取他的教訓.

            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進一步指出:在計算兩步式題時,遇到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就不必寫豎式.如上面這道題,第一步可以用口算,就可以不寫豎式(把第一步豎式用虛線框起來).做一做:84-26-30=

            由學生在課堂練習本上試做,指名一個學生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做,便于在全班訂正.教師還可以了解一下哪些學生直接用簡便方法書寫,而且一次做對;哪些同學還用兩個豎式做;哪些同學只寫了第一步豎式,第二步用口算就得出了結(jié)果.對最后一類同學可以提出表揚.

            性提問:

           。1)計算連減式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計算連減兩步式題,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反饋

            1.基本練習

            可以讓學生直接在書上填寫.

            2.對比性練習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54+26+15=90-58-24=

            直接在書上第2頁做,可以列兩個豎式,也可以用簡便寫法.

            (2)口算下面各題.(書上第2頁,直接在書上寫得數(shù))

            7+59+20=72-6-40=

            3.趣味性練習(練習一第1題)

            把每行的三個數(shù)加起來把練習一的第1題,如上圖那樣,把每行三個數(shù)的旁邊畫一個括號,把得數(shù)填在括號里.

            4.課后練習

            練習一的第1題和第2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及筆算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以及口算連加、連減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這節(jié)課的新知識就是,讓學生學會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式題.教學中要緊緊抓住這一重點.

            教學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主動獲取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兩道有聯(lián)系的加法算式進行板演,第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得數(shù)就是第二個算式中的一個加數(shù),就為學生探索連加法怎樣用兩個豎式進行計算打下了基礎(chǔ).兩道例題都是放手先讓學生試算,在此基礎(chǔ)上,全班討論、交流,引導學生出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以及計算中應注意的問題.這樣安排,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去,不僅獲得了新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觀察、分析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本節(jié)課的練習除了邊講邊練外,最后安排了有層次的集中練習,并進行及時反饋,表揚用簡便寫法及結(jié)合口算算得正確的同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shù)加法及分數(shù)基本意義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shù)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 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shù)學知識的魅力,領(lǐng)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掌握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jié)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shù)、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 9個11是多少? 8個6是多少?

            (2)計算:

            + + =   + + =

            2.引出課題。

            + +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shù)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意義。

            3、 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jù)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 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 引導學生根據(jù)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 是多少?

            2/11 + 2/11 + 2/11 =

            2/11 × 3 =

            (3).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jù)轉(zhuǎn)化思想把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這個新知識轉(zhuǎn)為已經(jīng)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jié)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jié)出法則: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用分數(shù)的分子和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為什么?

            強調(diào):能約分,要先約分;結(jié)果是假分數(shù)一定要化成整數(shù)或帶分數(shù)。

            4、 教學例2

            (1)出示 ×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qū)W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shù)的分母與整數(shù)是否可以約分,養(yǎng)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 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用分數(shù)的分子和整數(shù)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 ×3

            = 2×3/11

            = 6/11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6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1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19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6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小學數(shù)學教案08-02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2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