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名稱:《春游去》
二、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驗集體春游的樂趣。
培養(yǎng)幼兒細致地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帶領(lǐng)幼兒外出旅游,引導(dǎo)幼兒觀察并了解春季的景色,鼓勵幼兒大膽描述春天的主要特征。
三、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春天的相關(guān)知識與體驗。
公布春游計劃,邀請家長志愿者參加活動。
幼兒園、家長和幼兒一起做好春游的'準備工作。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教師指導(dǎo)幼兒分組制訂春游計劃,討論春游中要注意的問題。
基本部分:
各小組交流,教師與幼兒一起評出最佳的春游路線圖。
按照幼兒制訂的路線圖,組織春游。
讓幼兒自由觀察大自然的變化,看看小草,聞聞花香,找找樹芽,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春天的變化
春游后,指導(dǎo)幼兒嘗試用較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描述春天的特征
教師與幼兒一起,用春游采集的野花、小草等裝扮活動室,讓春天走進班級。
結(jié)束部分:教師總結(jié),講評幼兒表現(xiàn)。
五、活動延伸:
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繼續(xù)觀察春天的景色與變化
大班教案 篇2
設(shè)計意圖:
繪本《豬先生去野餐》講述了一個可愛的豬先生為了邀請豬小姐去野餐,如何借朋友的東西打扮自己,引發(fā)的一段幽默風趣的故事。故事畫面簡潔、角色形象鮮明,借助豬先生滑稽的造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就是我。本次活動主要采用了繪本閱讀的形式和借助多媒體引導(dǎo)幼兒在笑聲中理解故事內(nèi)容。本次活動分四個環(huán)節(jié):“猜測故事情節(jié)——自主閱讀——大膽講述——討論交流”運用猜測、啟發(fā)式提問來引導(dǎo)幼兒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體驗故事所帶來的樂趣,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自己最美的一面。
一、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的角色形象,能夠初步地從角色的表情、動作及特征去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角色之間的關(guān)系。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述對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
3.體驗閱讀活動的樂趣,懂得我就是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刻意去模仿他人的道理。。
二、教學準備
PPT課件、小圖書幼兒每人一本
三、教學過程
1.出示封面,引出故事。
出示圖書的封面:“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叫《豬先生去野餐》,你在這本書的封面里看到了什么?”“野餐是什么意思?”
2.用PPT課件認真觀察圖片的細節(jié),并根據(jù)觀察來表述對故事內(nèi)容和情節(jié)發(fā)展的理解。
▲出示圖一:豬先生在干什么?從哪里看出來?
▲出示圖二:豬先生在干什么?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猜測故事的情節(jié)。
你們覺得豬先生看起來英俊嗎?豬小姐會不會同意和他一起去野餐?
3.幼兒閱讀小圖書,可以互相輕聲交流。
4.教師提問,幼兒根據(jù)自己對故事畫面的理解回答。
豬先生遇到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5.用PPT課件一起看圖書,引導(dǎo)幼兒觀察畫面中角色的表情、動作及特征及去理解角色的心理活動和角色之間的關(guān)系。
▲豬先生遇到了誰?他聽說了野餐的事,給豬先生出了一個什么主意?
▲狐貍為什么要把尾巴借給豬先生?
▲豬先生又遇到了誰?他聽說了野餐的事,給豬先生出了一個什么主意?
▲獅子為什么要把頭發(fā)借給豬先生?
▲豬先生又遇到了誰?他聽說了野餐的事,給豬先生出了一個什么主意?
▲斑馬為什么要把頭發(fā)條紋借給豬先生?
▲朋友們都把自己漂亮的東西借給豬先生打扮起來,你們覺得現(xiàn)在的豬先生看起來怎么樣?豬小姐會喜歡嗎?
▲豬小姐同意和豬先生一起去野餐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為什么豬小姐不同意呢?
▲現(xiàn)在豬小姐同意和豬先生一起去野餐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為什么豬小姐又同意去野餐了呢?
6.師生完整閱讀圖書,感受作品的幽默和風趣。
▲豬小姐覺得哪個豬先生更英。繛槭裁?
▲小結(jié):我就是我,不要去羨慕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最美麗的地方,最能干的方面,只有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7.討論交流▲你覺得自己最美的是什么地方?哪方面最能干?
▲“關(guān)于這個故事、這本書,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附故事:《豬先生去野餐》
今天,真是個野餐的好日子。豬先生精心打扮著自己,他期待著豬小姐能與他一起去野餐!昂呛牵嫦M龝f我愿意啊”!班,我再摘朵花送給她,一定能夠打動她!”
路上,豬先生遇到了他的朋友狐貍。狐貍聽說了野餐的事,就說:“讓我給你一個建議,把我美麗的尾巴借去吧!薄扒,你看上去有多聰明啊,豬小姐很定會喜歡的!焙傉f。豬先生很滿意。接著,他又遇到了他的朋友獅子。獅子聽說了野餐的事,就說:“讓我給你一個建議,把我美麗的頭發(fā)借去吧!薄扒疲憧瓷先ビ卸嗤桶,豬小姐很定會喜歡的!豹{子說。豬先生很滿意。后來,他又遇到他的朋友斑馬。斑馬聽說了野餐的事,就說:“讓我給你一個建議,把我美麗的條紋借去吧。瞧,你看上去有多英俊啊,豬小姐很定會喜歡的!卑唏R說。豬先生很滿意。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樣英俊過。
終于來到豬小姐家了,豬先生激動地敲了敲門!澳苡行艺埬阋黄鹑ヒ安蛦幔俊彼麊。豬小姐嚇了一跳:“噢,不行!你是哪兒來的妖怪呀?你要是再不走開,我就去叫豬先生,他會來收拾你的!”
豬先生連忙跑回家。一路上,他把條紋還給了斑馬,把頭發(fā)還給了獅子,把尾巴還給了狐貍。
然后,他又趕回到豬小姐家,再一次摁響了門鈴!澳苡行艺埬阋黄鹑ヒ安蛦?”他又問!鞍⊙,豬先生!”豬小姐叫道,“看到你我真是太高興了,我很愿意和你一起去野餐。剛才來了個丑八怪,就站在我的院子里,可把我嚇壞了。”一路上,豬小姐把那個丑八怪的故事仔細地講給了豬先生。他英俊的朋友豬先生則一直滿懷同情地聽著。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及靈活閃躲跑的能力。
2、鍛煉幼兒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條繩子(約2米)。
2、幼兒學會兒歌《魚兒游呀游》。形式和人數(shù):集體游戲,10-20人。
活動玩法:
在場地上先指定"海面"的范圍,超出部分則為"沙灘"。游戲開始時,先指定一幼兒為漁夫,教師帶幼兒念兒歌《魚兒游呀游》,當教師回答到"X人來變幼兒游"時,幼兒根據(jù)回答中的人數(shù)迅速合作,即興由一幼兒當魚頭,后面的幼兒一一用繩子套住前面一幼兒的腰,兩手拿住繩子的末端跟著"魚頭"游。待幼兒隨機組合完畢,此時漁夫可去抓任意一條魚的"魚頭",當"魚頭"被抓住或"魚身"散掉就算被捕住,當魚被逼離出海面,即到沙灘也算被捕住。以最后剩下的一隊為優(yōu)勝隊,可由優(yōu)勝隊的`幼兒推選出一幼兒當"漁夫",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建議:
1、幼兒人數(shù)與游戲進行中實際所需的人數(shù)有差距時,教師應(yīng)適當調(diào)節(jié),也可多請1-2個漁夫。
2、游戲也可讓幼兒自由選擇同伴,不限制每條魚的組成人數(shù),將兒歌后部分改為"誰來變成魚兒游?我來變成魚兒游。
3、教師應(yīng)注意幼兒用繩子所套的身體部位,以腰部為最適宜處。
附兒歌《魚兒游呀游》:
師:小小魚兒游呀游,在那游?
幼:在這游。幾人來變魚兒游?
師:X(一般為2-5人)人來變魚兒游。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壯族人民喜愛“對歌”的風俗。
2.學會領(lǐng)唱、對唱,培養(yǎng)即興創(chuàng)編歌詞的興趣。
活動準備
影片《劉三姐》的VCD,對歌的掛圖,壯族音樂《小金風》《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動過程
1.復(fù)習壯族舞蹈《小金風》。
2.欣賞影片《劉三姐》片段,講述劉三姐與阿牛哥、莫老爺、秀才們對歌的故事,了解廣西壯族人民愛對歌的風俗習慣。然后討論對山歌的形式以及壯族的服飾、道具等。
3.欣賞對歌的音樂《什么水面打筋斗》。
(1)聽錄音,要求幼兒安靜仔細地聽。
(2)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dǎo)幼兒理解歌中的內(nèi)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樓”“什么水面撐雨傘”“什么水面共白頭”。
4.學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體教唱歌曲,要求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師唱領(lǐng)唱部分,幼兒集體唱齊唱部分。
5.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歌詞,例如“什么有腳不走路”……
(2)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二 對山歌游戲
活動目標
1.扮演壯族娃娃,充分感受對山歌的樂趣。
2.加深對領(lǐng)唱和對唱的理解。
活動準備
壯族服裝及首飾;繡球、花傘、扇子、秀才帽、扁擔等道具;音樂《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動過程
1.復(fù)習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2.《對山歌》游戲。
引導(dǎo)并鼓勵幼兒利用投放的.道具、壯族服飾等,把自己打扮成壯族娃娃,進行自我即興表演,也可用樂器作即興伴奏。
“對山歌”的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
(1)齊唱,要求用自然的聲音唱出山歌優(yōu)美的旋律。
(2)教師領(lǐng)唱,幼兒集體齊唱。
(3)幼兒分男女進行對歌,要求對歌銜接緊湊,并要求在“(眾)嗨,打筋斗”“(眾)嗨,起高樓”等處,唱得有力、整齊。
(4)也可把幼兒分成男女隊玩《對歌》游戲:先按原歌曲進行對歌,唱對的一方掛上一繡球,然后兩隊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對唱。當A方唱出問題,B方對不上歌時,A方可加一個繡球,最后決出優(yōu)勝隊。
活動延伸
在區(qū)角活動中,幼兒穿上民族服飾,自由組合進行小組對唱或兩人對唱,還可到美工角繪畫民族小娃娃。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qū)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4、引導(dǎo)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
2、學具準備:制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預(yù)備活動。
1、師幼問候
2、情景導(dǎo)入
“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shù)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shù)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
幼兒觀看課件
師:“圖形紙上有什么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
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shù),看看它能變成什么?”
。2)操作活動
教師做示范,將圖紙折疊后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毙∨笥褌円瞾碓囋嚢伞
。3)認識形體
請幼兒觀察正方體
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shù))
師:“每個面都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
小結(jié):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
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名稱
“擲骰子”游戲
2、游戲規(guī)則
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jù)骰子的數(shù)字回答問題;卮鹫_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注問題)
數(shù)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shù)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shù)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shù)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shù)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么圖形?
數(shù)字6:再擲一次骰子。
3、活動小結(jié)
活動反思:
本課我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教學手段把長方體變成正方體,使學生把長方體與正方體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起來。對于正方體的特征,讓學生運用探究長方體的方法去觀察、操作、推理。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然后讓學生探究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通過讓學生對照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求證、總結(jié),找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且知道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同時,通過生動的課件演示,展現(xiàn)了常見的正方體,將生活與數(shù)學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 在欣賞與游戲的基礎(chǔ)上,初步理解古詩的意境。
2、 能用較完整的語句大膽表述圖畫。
準備:
相關(guān)圖片,樹林、蟬等背景圖。
過程:
一、 引導(dǎo)講述
1、師:今天我班要來一個小朋友,我們一起看看是誰好哇。(出示牧童圖片)
2、提問:認識嗎?和我們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導(dǎo)幼兒從服飾、頭發(fā)上辨認)。教師講解:這是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所以和我們的穿戴都不一樣。
3、(出示牧童騎牛圖)提問:這個小孩在干什么?教師解釋什么是牧童。并引出第一句:牧童騎黃牛。
4、他開心嗎?從哪里看出來?你開心了會干什么?
5、出示第三幅圖片,引出第二句:歌聲振林樾。師小結(jié):這個牧童騎著黃牛也很開心,大聲的唱著歌,把樹林里的小鳥也驚醒了。師念:歌聲振林樾。
6、出示第四幅,師:突然,牧童看見了什么?認識蟬(播放蟬鳴的聲音)。哎呀,鳴蟬唱得這么好聽,你想不想去抓它?抓了它干嘛?
7、師:牧童也想去抓這只鳴蟬呢,抓住了養(yǎng)在家里,讓它天天給牧童唱歌。引出第三句:意欲捕鳴蟬。
8、怎么去抓?你有什么辦法?(在幼兒講述的基礎(chǔ)上引導(dǎo)幼兒表述去要輕輕地沒有聲音的去抓)。讓幼兒學學怎么樣才是輕輕地沒有聲音的。引出第四句:忽然閉口立。
二、學念古詩
1、師:我們學了很多古詩,剛才的.故事也是一首古詩,名字叫《所見》,聽陳老師念一遍。
2、師完整念古詩,引導(dǎo)孩子一起念2—3次。
三、情景游戲
1、(播放鳴蟬叫聲)聽,我們這里也有鳴蟬,快找找在哪里?引導(dǎo)幼兒觀察樹林背景圖,上面也有許多鳴蟬。
2、想不想抓住它們?要怎么抓?(引導(dǎo)幼兒說出輕輕的沒有聲音的去抓、或者捂住嘴巴等)
3、師幼一起邊念古詩邊把椅子當黃牛游戲,念到最后一句時下椅子站立,沒有聲音,輕輕地走向背景圖去抓鳴蟬。分享抓住后成功的喜悅。
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dǎo)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滿足幼兒想飛的愿望。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與動手能力。
3、利用各種材料制作"翅膀"能嘗試解決制作中遇到的困難。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5、引導(dǎo)幼兒快樂的.參與游戲,認真遵守游戲規(guī)則。
教學準備:
1、白紙、掛歷紙、牛皮紙、塑料紙、報紙、卡紙、布、沙巾、剪刀等材料。
2、用于固定連接的材料:夾子、雙面膠、回形針、牛皮筋、透明膠、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錄像,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師:你們看,這里有一群想飛的小朋友。(放錄像)
1、她們用什么飛?(翅膀)
2、小朋友們想不想有一對會飛的翅膀? (想)
3、有了翅膀你想干什么?(飛向藍天、摘朵白云……)
4、你想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小鳥、蜜蜂、蜻蜓……)
二、制作翅膀那我們就來動手制作自己想要的翅膀吧!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多種多樣的材料,放到旁邊的桌子上,你需用什么就自己去挑選,如果還不夠,就向我要。我們就開始動手吧!
三、安裝翅膀
1、請已經(jīng)玩成翅膀的幼兒和他的小伙伴商量一下怎樣讓翅膀長到身上?(用夾子夾住、曲別針別住、雙面膠粘住……)
2、誰能把你們想到的好辦法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材料我已經(jīng)給你們準備好了,趕快行動,比比誰先成功。
。ㄌ嵝延變喝绻粋人安裝不上,就和小伙伴合作完成,一定想辦法讓翅膀牢牢的長在自己的身上。)
四、體驗飛翔現(xiàn)在,想飛的孩子們,讓我們張開翅膀,開始飛行吧!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為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07-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3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9-08
[精選]大班教案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