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豆子。
2、知道黃豆可以制作豆?jié){、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
3、培養(yǎng)幼兒不挑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前一天泡的黃豆;生好的黃豆芽。
2、師幼一起收集各種豆子,豐富幼兒關(guān)于豆子的認知經(jīng)驗。
3、透明瓶子。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出黃豆。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豎起小耳朵仔細聽,猜猜球棒為什么會發(fā)出這樣的聲音?
(教師拿出黃豆)它是什么顏色、形狀的?
師:除了黃豆寶寶,你還知道哪些豆寶寶?
二、認識各種豆子
1、師:黃豆、紅豆、綠豆、黑豆哪些地方一樣?哪些地方不一樣?
師幼小結(jié):相同,都叫豆,表面很光滑,捏上去硬硬的;不同,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有的大、有的小。
2、師:豆子的顏色和它們的名字有關(guān)嗎?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它們的名字有和顏色有關(guān);黃色的是黃豆、紅色的是紅豆、綠色的是綠豆。
幼兒分組操作,將混在一起的豆子進行分類。
3、感知干濕黃豆的.區(qū)別
教師出示干濕黃豆若干。
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從顏色、大小、軟硬上進行比較。
師幼小結(jié):泡過的黃豆比原來大一些,軟一些,顏色也淺一些。
4、教師出示圖片,幼兒了解黃豆寶寶的生長過程。
三、了解各種豆制品及其營養(yǎng)價值
觀看幼兒畫冊《豆寶寶》。
引導幼兒邊看邊說出畫頁中各種豆制品的名稱。
幼兒討論:豆制品的營養(yǎng)。
師幼小結(jié):黃豆寶寶可以做很多好吃的食品和調(diào)味品。豆制品的營養(yǎng)非常豐富,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少生。谎a充各種營養(yǎng),如維生素、鈣、鐵等,讓我們變得更聰明,所以小朋友一定要多吃豆制品,不挑食。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對鏡子成像感興趣,初步了解兩面鏡子交叉擺放距離越近(角度越。,物體成像越多。
2.能大膽探索使喜羊羊變多的辦法,并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探究與發(fā)現(xiàn)。
二、活動準備:
1.人手兩面平面鏡和一個喜羊羊紙偶
2.課件、音樂
3.大平面鏡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回顧對一塊平面鏡的原有認知
1.張老師帶來了一面鏡子,從鏡子里面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鏡子?
小結(jié):我們洗臉的時候會用鏡子照一照,我們對著鏡子抹香香,看看有沒有涂均勻。鏡子讓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臉上、身上有什么。鏡子讓我們變得這么漂亮。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探究欲望
一只喜羊羊為了躲避被灰太狼追趕,躲進了一座有著神奇的鏡子屋,灰太狼朝鏡子屋里一張望,哎呀,喜羊羊怎么了?(變多了)灰太狼嚇壞了,灰溜溜的走了,它嘴里還說著我還會再回來的。小朋友,你們說這是為什么呢?幼兒大膽猜測。
這可是一間神奇的鏡子屋,里面有兩面平面鏡。
(三)操作探索,發(fā)現(xiàn)平面鏡成像的秘密
1.幼兒第一操作:
張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兩面平面鏡和一只喜羊羊,音樂開始后請你們不搬小椅子走到桌子旁邊試一試,兩面鏡子一起用。音樂停了回來坐好,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喜羊羊。
師生交流:你用什么辦法來幫助喜羊羊?你是怎么做的?(大鏡子演示)
把小羊變多的辦法:兩面鏡子面對面擺放、兩面鏡子夾角擺放、垂直擺放。
2.第二次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好奇怪!同樣是把兩面鏡子夾成一個角,喜羊羊放在中間,有的小朋友看到的2個,有的.小朋友看到了4個,你還能用鏡子靠在一起的方法變出更多的羊嗎?大家再去試一試,音樂停了請你們回來。
幼兒操作
師幼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喜羊羊變得越來越多的?(演示)
喜羊羊變得越來越多,鏡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小結(jié):原來把兩面鏡子靠的越近,喜羊羊就會越來越多。兩塊平面鏡在一起真的很神奇。
(四)延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鏡子
神奇的鏡子幫助喜羊羊嚇走了灰太狼。生活中還有許多神奇的鏡子,你知道有哪些嗎?
放大鏡:能把小的東西放大,讓我們看得更清楚。
汽車后視鏡:幫助司機看清楚后面的汽車。
馬路轉(zhuǎn)彎處的凸面鏡:看清路況。
內(nèi)窺鏡:幫助醫(yī)生看清楚身體里面的情況。
關(guān)于鏡子的秘密還有很多很多,我們回去以后再找一找,把你的秘密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在平時的區(qū)域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剪紙非常感興趣,經(jīng)常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借此契機讓孩子再把圓形變成紙條的過程中,通過動腦,比較,培養(yǎng)孩子的認真觀察,手眼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活動目標:
1、養(yǎng)成做事細致的好習慣,體驗成功的快樂。
2、通過觀察與比較,知道粗細會影響紙條長短的變化。
活動重點:
把圓形變成螺旋形。
活動難點:
說出圓形變成螺旋形的方法。
活動準備:
一人一把剪刀、圓形紙片,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操作,把圓形變成長紙條。
小朋友們,老師這有一個圓紙片,你們能把它變成一根紙條嗎?用你們手中的小剪刀一起試一試吧。
二、第二次操作,嘗試剪出螺旋形。
1、小朋友們剪完以后剩下了很多紙片,可不可以一點也不浪費,把一整個圓形都變成一個長長的紙條呢?
2、那請小朋友來試試看誰可以剪出長紙條。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自由探索操作方法:順著圓形一直往下剪。
3、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說出剪螺旋形的.方法。
三、第三次操作,比比誰剪的長。
1、 比較紙條的長短:紙條都剪完了,你們剪得紙條一樣嗎?(不一樣)哪不一樣?(長短不一樣,)還有哪不一樣?(短的粗,長的細)如果讓你剪出一個長長的紙條你會怎么剪?(剪得細一點,剪得越細紙條越長)
2、 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請小朋友們剪出一個長長的紙條,誰剪的最長,誰就是冠軍。
3、 評出冠軍 。
四、總結(jié):
除了圓形可以剪出一個長長的紙條,那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能不能剪呢?讓我們一起回班剪剪看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光透過其他物體時的折射現(xiàn)象。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透明水杯、相同大小玻璃球人手兩顆、鉛筆人手一支、水。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講述生活趣事“小貓抓魚”,引發(fā)幼兒興趣。
1、師:小貓想抓魚缸里的小金魚,它的小貓爪每次都是對準小金魚的,可是怎么也抓不到,這是怎么回事呢?
2、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自由討論并回答
3、教師小結(jié)幼兒的答案。
二、教師介紹今天的實驗材料,并操作示范,引發(fā)幼兒思考。
1、師:剛才我們討論了“小貓抓魚”的有趣現(xiàn)象,小朋友們肯定想知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要做的小實驗將會告訴我們答案。
2、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清水和透明杯,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將手指放入水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呢?
3、幼兒猜測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4、教師小結(jié):手指放入水中,會發(fā)現(xiàn)手指折彎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們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這是因為光在水中發(fā)生了折射現(xiàn)象,F(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光的折射現(xiàn)象吧。
三、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鉛筆插入水中的實驗。
1、教師介紹實驗方法:透明水杯里倒入約2/3的清水,放入鉛筆。
2、引導幼兒觀察并提問:從杯子的側(cè)面觀察水中的.鉛筆會發(fā)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3、教師小結(jié):可以發(fā)現(xiàn)水面外地部分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入到水中的部分看起來像是被折斷一樣,這是因為“光的折射現(xiàn)象”。
四、引導幼兒觀察投入到水杯中的玻璃球和水杯外的玻璃球。
1、教師介紹試驗方法:將一個玻璃球放到水杯里,并將另一顆玻璃球放在杯子的旁邊,幼兒觀察它們之間的差異,接著再從杯子的上下左右等不同的方向觀察水中的玻璃球。
2、幼兒自由操作,并觀察實驗現(xiàn)象,積極討論探索。
3、教師小結(jié):從側(cè)面觀察水杯中的玻璃球時會顯得較大,而水杯旁邊的玻璃球為正常的大小。當從上或從下觀察水中的玻璃球,將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變化。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知道他們給人們保暖或帶來溫暖。
2、關(guān)心周圍的科技產(chǎn)品,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了解一些簡單的常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筆
2、圖片:古老的碳盆、暖手爐、熱水袋、火爐、空調(diào)、電熱毯。
3、幼兒自帶冬天的用品。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冬天的保暖用品。
1、天冷了,怎樣使自己的身體不冷?你身上那些東西是冬天用的保暖用品?
2、你還知道哪些冬天的保暖用品?他們使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
1、圖上有哪些冬天的`用品?他們有什么用處?
2、總結(jié):棉衣、棉帽、圍巾具有保暖的作用。空調(diào)、火爐、取暖器有取暖的作用。
三、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用品,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
1、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怎樣使用?怎樣幫助我們?nèi)∨捅E?幼兒示范方法?/p>
2、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取暖用具不同的發(fā)熱反復法及不同的用法。
3、火爐用煤碳取暖;炭盆用木炭取暖;電熱毯用電取暖;熱水袋用熱水取暖。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1、還見過哪些取暖用具?他們怎樣發(fā)熱?怎樣使用?
2、為什么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取暖用具?你喜歡哪種用具?為什么?
3、長大以后,你想發(fā)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
4、觀察圖表,打勾記錄。
五、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幼兒安全使用各種取暖用具,防止燙傷、燒傷,使用電器時要在成人的指導下使用。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蜜蜂的外形特征,了解蜜蜂的生活習性。
2、知道蜜蜂對人類的貢獻,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ppt《蜜蜂》
2、蜂蜜
教學過程
一、認識蜜蜂的外形特征
教師說謎語:一只小小蟲,飛到花叢中,又采花粉又采蜜,人人夸它愛勞動。
誰來告訴大家,這只小小蟲是什么?
二、課件演示
1、我們來看看小蜜蜂長的什么樣呀?
幼兒觀察圖片并講述蜜蜂的特征
。1)蜜蜂的身體分為哪幾部分?
。^、胸、腹)
。2)蜜蜂的頭上有什么?
。ㄑ劬、觸角、口器)
。3)蜜蜂身上有幾對翅膀?(兩對)
。4)蜜蜂的有幾對足?看看三對足長的一樣嗎?
第三對足跟前面兩對有什么不一樣?(三對足,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5)蜜蜂全身長什么?
小結(jié):蜜蜂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一對大眼睛和口器,
胸部上有兩對翅膀、下面有三對足,蜜蜂全身長著細細的毛,可以粘住花粉。
第三對足上有花粉筐和花粉刷。
三、蜜蜂的作用
1、引導幼兒討論:
。1)蜜蜂是怎樣采蜜的?
教師講解: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約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酶的作用下經(jīng)過30分鐘的發(fā)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蜂巢內(nèi)溫度經(jīng)常保持在35℃左右,經(jīng)過一段時間,水份蒸發(fā),
成為水分含量少于20%的蜂蜜,存貯到巢洞中,用蜂蠟密封。
。2)蜜蜂把身上的花粉抖在哪里?
。3)蜜蜂的.家族里都有誰?
2、蜜蜂是人類的好朋友?知道它對人類有什么好處嗎?
課件演示:蜂產(chǎn)品
四、認識蜂窩
課件演示
1.你們知道蜜蜂的房子是什么樣的嗎?蜜蜂的房子叫什么?
2.蜂窩是什么形狀的?
3.蜂窩是蜜蜂用什么造的?
知識講解:蜜蜂的蜂窩構(gòu)造非常精巧、適用而且節(jié)省材料。
蜂房的房孔都是正六角形,兩個房孔之間只隔著一堵蠟制的墻。
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圓的,而是尖的。
這個底是由三個完全相同的菱形組成,
兩個鈍角都是109°而兩個銳角都是70°。
五、品嘗蜂蜜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01-15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12-01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7-28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科學教案09-06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7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中班科學教案【精選】08-21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