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7篇(熱門)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幨占淼目茖W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板書設計: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地球公轉 地軸傾斜
教學后記:
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教學目標:
1、知道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2、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3、能用模擬實驗、模型、示意圖等方法來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4、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能認真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
教學重點: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與地球公轉、自轉和地軸傾斜有關。
教學難點:地軸傾斜的角度大小和極晝極夜發(fā)生的范圍大小有關。
教學準備:地球儀,光源,極晝極夜現(xiàn)象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學習:
1、談話:地球的南極和北極,會出現(xiàn)很多令人奇怪的現(xiàn)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陽就會掛在天空幾個月而不落下,北極中心地帶的白天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會連續(xù)幾個月不見太陽,北極中心地帶的黑夜甚至可以長達半年之久。我們把這樣的現(xiàn)象叫做極晝和極夜。
2、問題:我們已經(jīng)知道,晝夜交替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晝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極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長達半年!我們能用所學的知識解釋這一現(xiàn)象嗎?
二、探究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談話:晝夜現(xiàn)象是地球自轉形成的,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夜可能與地球的運動有關。還記得地球是怎樣運動的嗎?
2、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1)思考:利用手電筒、地球儀、示意圖等材料,我們怎樣能解釋極晝和極夜現(xiàn)象?
。2)學生分組實驗。
(3)全班交流。
。4)小結。
三、研討地軸傾斜的角度和極晝極夜范圍的關系:
1、討論:我們知道地軸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傾斜角度加大,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對地球有什么影響?
2、交流。
四、總結延伸:
1、交流并記錄:
。1)在本單元中,我們研究了地球的運動,地球的運動主要有哪兩種形式?
(2)地球自轉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自轉有什么特點?地球公轉的方向怎樣?周期多長?公轉有什么特點?
。3)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自轉?有什么證據(jù)表面地球在公轉?
(4)地球的運動出生了哪些自然現(xiàn)象?
2、延伸拓展:
我們還想知道地球運動的哪些問題?
板書設計: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地球自轉 公轉 地軸傾斜
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傅科擺——地球自轉
三、認識相對運動:
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地球在公轉嗎
7、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學習使用人民幣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人民幣元、角的認識,進行點數(shù)并記錄。
2、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社會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于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10以內的加減。
活動準備:
貨架 各類商品(帶有標價)
自助銀行(鞋盒10個) 磁帶 投幣箱(1個)
人民幣(五元、一元、二元、五角、一角)
活動過程:
一:直接引入今天的'活動
今天“國際超市”開業(yè)了,里面有許多好東西,咱們去購物吧!沒錢那怎么辦?對,我有你們的存折,那我現(xiàn)在發(fā)給你們,請你與你的好朋友一起來那你們的存折,走,咱們去取錢!
1、要看清楚存折上有多少錢,你們把它全部取出來,點清楚用筆寫下你們取出多少錢,取好了嗎?
2、咱們到“國際超市”去吧!哦,我都忘了告訴你們“國際超市”在那了,它在北京路,坐2路車就到。
二:帶幼兒乘車,引導幼兒投一元錢到投幣箱(放錄音)
孩子們,這輛車就到“國際超市”快上,我們要買票的,一個人一元,兩個小伙伴是幾元錢呢?
三:組織幼兒進超市購物
看,我們到了,你們一會可以到超市購物,那我要提個要求:
1、 錢是你和小伙伴的,買東西的時候要相互商量。
2、 你們一共有多少錢,買東西時要算清楚,合理花你們自己的錢。
3、 要看清楚標價,在付錢之前,你們兩個好伙伴要算清楚需要多少錢,再去收銀臺付款。
好了,祝你們在“國際超市”買上你們自己喜歡的東西!
四:教師當顧客參與活動,對幼兒進行指導
引導幼兒看標價,打算要買的物品,把價格進行計算,看看自己的錢夠不夠,同時教育幼兒合理選購商品。
五:教師組織幼兒小結
來,到休息間休息一會,你們今天都有什么收獲?(引導幼兒講自己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東西)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指導學生通過網(wǎng)上閱讀、觀察、討論等認識月球,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認識;激發(fā)網(wǎng)上閱讀、討論、想象等多種方法收集信息的態(tài)度與能力;
2、激發(fā)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及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二、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學會利用網(wǎng)絡資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發(fā)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增強對月球知識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及空間想象能力。
四、教學準備:
月球探秘網(wǎng)頁。
五、教學過程:
。ㄒ唬、激趣導入,引發(fā)探究。
1、談話: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從古代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人類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0日人類終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攝了許多照片。到1972年12月,人類先后6次登上月球進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們人類的鄰居,美麗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關月球的知識?(學生質疑)
2、這節(jié)課,請你做一個月球探險家,去探索月球的無窮奧秘?好嗎?
。ǘ⒎纸M自學,自主探究。
1、引導討論,提示學法。
你想通過哪些方法來探索有關月球的知識?
2、分組自學,指導探究。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選擇學法獲取有關月球的知識。
網(wǎng)址:百度網(wǎng)站中的月球探秘。
3、組織討論,課內交流。
學生互相交流對月球的認識。
課文重點知識:
。1)月球是個球體,是地球的衛(wèi)星,距離地球約38.4萬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個月球才有一個地球大。
。3)月球不會發(fā)光,我們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有高山、平原,還有許多環(huán)形山。
(5)月球上沒有大氣,沒有植物、動物,沒有生命。
。6)晝夜溫差大,白天最高120℃,晚上可降到—180℃以下。
(7)月球引力小,只相當于地球的六分之一,人在上面輕飄飄的。
4、在進行了一番探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5、我們雖然已經(jīng)知道了月球的一些知識,但人類并沒有停止對月球的探測,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類對月球將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科學家已經(jīng)設想在月球上建立人類生活基地(出示圖片),如果讓你設計,你看需要哪些設施(要適應月球上的自然環(huán)境)。
6、如果哪一天實現(xiàn)了,請你想一想,未來的月球將會是什么樣的?
。ㄈ、總結探究,延伸課外。
1、同學們想的很好,我想不久的將來,我們的目標一定會實現(xiàn)。此時,你能用一兩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學習感受嗎?
2、科學的探索是無窮無盡的,一個個未能解開的難解之謎等待著我們去探索,我們要好好學習,認真探索,一步一步開啟科學知識的大門。
3、假如我們去月球旅行,應該做哪些準備?
4、作業(yè):課后進一步搜集有關月球的知識,把所掌握的知識用網(wǎng)頁、幻燈片等形式反映出來,下節(jié)課舉行一個月球探秘展示評比活動。
教學后記: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掌握較好。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當環(huán)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
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shù)據(jù)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
實驗計劃單和實驗記錄表(參考書7面),三四天前做好的綠豆芽對水的需要的實驗。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1、說說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么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fā)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chǎn)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采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里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fā)芽的綠豆并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huán)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環(huán)境對綠豆種子會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huán)境,當環(huán)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么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
4、說說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huán)境的例子。
科學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要知道產(chǎn)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2、明白判定光源的標準:正在發(fā)光而且是自己發(fā)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方向隨著光源位置、方向的改變而改變;物體影子的大小與物體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外形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外形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lián)系的,也是有規(guī)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yǎng)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手電筒、4開的白卡紙、長方形的小木塊、鉛筆、尺子
三、教學重、難點
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教學過程
1、引言:
光,我們都很熟悉.那么對于光,我們也很陌生.我們知道它是怎樣傳播的嗎?它有哪些特性?它在現(xiàn)代科扙技中哪些應用?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進入奇妙的光的世界吧!
2、關于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
1)誰玩過影子的游戲?我們怎樣才能看到物體的影子?(可認讓同學和演示)
2) 師生共同研究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有哪些?,
3)在實際操作、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學生知道影子的產(chǎn)生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3、關于“光源”的教學
1)影子的產(chǎn)生需要光,那么,哪些物體能發(fā)光呢?學生列舉
2)引導學生進行分類,自己發(fā)光和反射其他物體的光
3)得出光源的描述:像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光源分人造光源如電燈和自然光源如陽光、電光等。
4、影子的特點
1)在剛才的影子游戲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2)我們再通過下面實驗繼續(xù)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明白實驗的方法、步驟和要求。
3)教師著重提示、演示第一個實驗
4)分組實驗,先在屏上畫下影子,最后再畫到課本上相應的地方
5)分組匯報,交流實驗過程, 得到下面3點:
1、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關系……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關系……
5、本節(jié)小結:
1)引導學生回顧:我們今天學了光的哪些知識,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2)再做一做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
影子產(chǎn)生的條件:不僅需要陽光、擋光物體,還需要屏(墻面、地面等)
光源:正在發(fā)光,而且是自己發(fā)出的光。
影子的特點:1
1、影子會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2、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距離的有關。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的側面有關。
六、作業(yè)設計
1實驗:觀察和測量自己的影子,完成下表
早 上 中 午下 午
太陽在( )丶方太陽在( )方太陽在( )方
影子在( )方影子在( )方影子在( )方
我的影子長( )厘米我的影子長( )厘米我的影子長( )厘米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探究:
1、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氣、水、黏土、砂、腐殖質等成份構成的。
2、在探究問題土壤中有什么時,能獨立思考發(fā)表意見,個人或小組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方案。
知識:
1、在教師的指導下,小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實驗。
2、會記錄探究活動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根據(jù)事實資料研討問題,得出結論。
情感:通過討論,知道土壤對植物及人類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樣保護土壤,樹立愛護土壤環(huán)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氣、水、黏土、砂、腐殖質等成分構成的。
教學難點:
在實驗中能自己提出問題,并能進行實驗研究。
教具準備: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
課 時: 2課時
課時1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問:同學們,土壤是動植物、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見過土壤?對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學生自由交流。
問:對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啟發(fā)學生提出有關土壤的問題。
問:土壤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呢?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問題:
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構成的?
三、作出預測
問:根據(jù)你平時的了解,你認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
學生:水、空氣、雜質、化肥、泥土、砂等。
四、室外觀察、采集土壤。
問: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辦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準備:鐵锨、小鏟、小桶等。
五、室內探究。
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剛才談到的物質呢?怎樣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種研究方法?
學生:用手捏、手是濕的,說明土壤里有水……
師:按照你們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質,看能有哪些發(fā)現(xiàn)。
學生:填寫活動報告單
學生開展探究活動。
匯報:你采用什么方法,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
講述:那些死去的動植物腐爛后變成了腐殖質。
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這些研究方法,還能用哪些方法對土壤進行研究?
用火燒,土壤中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課時2教學過程:
一、研討問題,通過以上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
1、整理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
實驗方法 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捏土壤 手是濕的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氣泡冒出(空氣)
攪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幾層,上層黏土,下層砂
燒土壤 有燒頭發(fā)的味道(腐殖質)
2、根據(jù)學生對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進行評價。
二、拓展延伸
1、土壤中除了這些成分外,還有別的物質嗎?
目的:
(1)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興起。
。2)引導學生談談土壤中污染物的問題。
2、土壤中的這些垃圾袋、廢電池對土壤有什么影響?
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土壤呢?學生充分交流后,教師適當介紹“保護土壤小知識”。對于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始提出的其他問題,留作學生課外研究作業(yè)。
三、課后練習
1、土壤的成分有 等。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氣的?
科學教案 篇7
板書設計:熱在固體中主要是通過傳導的方式傳遞熱的。
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后記:學生自己制作溫度計有一定的困難。
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教學目標
1.能針對生活中的現(xiàn)象提出問題,并設計簡單的科學實驗;通過大量的氣體與固體實驗,獲得科學結論,認識到科學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2.能針對生活中氣體或固體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提出想知道的問題;通過物體熱脹冷縮的實驗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熱脹冷縮的科學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fā)生變化,會列舉常見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酒精燈的使用
教學準備: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1.播放動畫,引發(fā)思考
教師播放動畫:烈日炎炎,一男生起著自行車在馬路上行駛,忽然聽到“嘭”的一聲,回頭一看,車胎爆了。出示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W生思考,猜測自行車胎爆裂的原因,師板書課題——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本,你有什么問題嗎?
。ㄉ杂砂l(fā)言,師板書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自行車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氣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固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噴泉實驗是怎么做的?……)
2.教師總結,揭示課題
師總結: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看來同學們離科學家越來越近了。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究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吧!
二、探究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小組設計實驗方案
剛才好幾位同學都提到了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氣體能熱脹冷縮,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從資料書上查閱到的信息?茖W是要講究證據(jù)的,你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一下你們的猜想呢?
。ǜ餍〗M交流設計方案)
2.全班交流各種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想把你們的設計方案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小組匯報實驗設計方案)
看來同學們的課前查閱了很多資料,找到了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師也不是很了解,你們真是老師的驕傲。∩朴诓檎屹Y料,發(fā)現(xiàn)問題,這也是作為一名科學家應該具備的,恭喜你們,又朝科學家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師豎起拇指對學生給予肯定)
3.各小組進行實驗驗證
下面各小組根據(jù)你們的實驗方案,來領取你們需要的實驗器材。
。ǜ鹘M組長上臺領取實驗器材)
在同學們實驗前,請同學們注意幾點問題:
。ǔ鍪緶剀疤崾荆
A小組內分工合作,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B把你們的發(fā)現(xiàn)填寫在課本上。
C實驗器材要輕拿輕放,倒熱水時要注意安全。
D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
。▽W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實驗是否達到了你希望的結果?
。ú煌桨傅男〗M匯報實驗現(xiàn)象和實驗結論)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能得出結論,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車胎內氣體膨脹引起的。所以夏天我們在自行車打氣的時候,不要打得太滿。汽車輪胎夏天一般都建議充氮氣,因為氮氣化學性能穩(wěn)定,不容易膨脹,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風險。
三、探究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提出問題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氣體跟液體一樣,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
(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猜測。固體熱脹冷縮現(xiàn)象并不明顯,所以很多學生會猜測固體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器材,設計方案驗證
老師這兒有一套實驗器材,是專門驗證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器材。
(師展示主要器材: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如果讓你來設計實驗,你認為應該怎樣做?你還需要哪些實驗器材?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小組匯報)
同學們說得不錯。我們可以對銅球和塑料球加熱,再看看他們是否能穿過鐵圈,如果不能穿過,就能說明固體有熱脹的性質,再把兩個小球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如果兩個小球能穿過鐵圈,說明他們有冷縮的性質。
3.學生分組實驗
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發(fā)言)
師總結: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熄滅酒精燈的時候,直接用酒精燈的蓋蓋上即可。再用酒精燈加熱時,我們要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對物體加熱,對塑料小球的加熱時要防止燙傷。另外記得把你的發(fā)現(xiàn)填寫到課本上。下面請各小組派代表領取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驗證。
。▽W生進行實驗驗證,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操作)
通過實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匯報)
師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銅球和塑料球在加熱后不能穿過鐵圈了。說明銅和塑料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其他固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通過剛才幾個實驗的設計和操作,老師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已經(jīng)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學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像木塊、橡膠等其他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老師相信各位小科學家們,一定能通過設計出好的實驗方案。
。ǜ鹘M選擇1—2種固體,設計實驗驗證它們熱脹冷縮的性質)
同學們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學家,想到了這么多方法。哪個小組能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和發(fā)現(xiàn)與大家分享一下?
。ㄐ〗M匯報方案和實驗現(xiàn)象、結論)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現(xiàn)在我們知道固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認為應該怎樣說呢?
。ㄉ杂砂l(fā)言)
師總結: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四、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
物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只要你仔細看、用心想,大膽做就能解開他們的奧妙。
。ㄕ故緢D片,并提出問題)
圖片一:一個憋了的乒乓球,如何讓它回復原樣?
圖片二:商店里賣的瓶裝啤酒或醬油,為什么不裝滿?
圖片三:鐵軌之間留有縫隙。
圖片四:水泥路面上留有縫隙。
圖片五:夏天架得較松的電線。
。ㄉ伎歼x擇問題回答,解釋其中道理)
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熱脹冷縮性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ㄉ杂砂l(fā)言)
五、拓展延伸
一節(jié)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有的同學已經(jīng)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科學了,有的同學離小科學家的標準越來越近了。相信這節(jié)課大家一定收獲不少,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ㄉ杂砂l(fā)言)
剛開始上課時很多同學對噴泉實驗特別感興趣,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現(xiàn)在你能自己做這個實驗了嗎?課后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噴泉實驗的方案,把你的設計展示給你的家人,讓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最后,老師想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認真地努力過了,就沒有任何遺憾。
我們堅信:科學,我能行!
板書設計: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教學后記:本課內容學生掌握的較好。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8-07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精選)科學教案08-14
【精選】科學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