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雞蛋易碎的特點,并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妹妹。
2、愿意在討論中認真傾聽并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用熟雞蛋裝飾的蛋妹妹。
2、課件;塑料筐兩個;大米、棉花、小包、盒子等輔助材料若干。
活動重難點
讓幼兒討論如何來保護蛋妹妹的方法,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妹妹。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放映幻燈片。講述:
今天我們小三班來了一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呢?
今天是凡凡姐姐的生日,媽媽給了她一件生日禮物,會是什么呢?
凡凡姐姐可喜歡蛋妹妹了,她和蛋妹妹一起唱歌,一起游戲。
可是一不小心,蛋妹妹“啪”的一聲掉到地上,蛋妹妹怎么樣了?(摔破了)凡凡姐姐傷心地哭了起來。
二、護蛋任務:小朋友,看了剛才的照片,你們能告訴老師,蛋妹妹是怎么破了的嗎?
蛋妹妹除了碰到地上會破,還會怎么破了呢?
。ㄎ覀冇昧龝r會破嗎?)
教師小結:蛋妹妹碰到地面、桌子、石頭等硬的東西上,容易破;我們用力攥她的時候也會破。你們看凡凡姐姐哭得那么傷心,你們想幫助她保護蛋妹妹嗎?
三、討論:護蛋方案
1、和幼兒一起討論保護蛋妹妹的方法。
誰能想想辦法,該怎么保護蛋妹妹,不讓它破了呢?
2、引導幼兒運用一些輔助材料來保護蛋妹妹。
對幼兒想出的辦法通過一些輔助材料來操作,從而驗證自己想的辦法是否可行。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做法。
四、游戲活動:護蛋行動
1、小朋友真棒呀!你們想了這么多的辦法保護蛋妹妹,蛋妹妹可高興了。為了感謝大家,也為了試試我們是不是細心,蛋妹妹們想和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講解游戲規(guī)則)
2、幼兒以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遞接蛋妹妹,最后安全遞到筐內。
3、若發(fā)生不慎將蛋跌落的事情,游戲停止,教師抓住契機,提醒幼兒要小心保護好蛋妹妹。對受傷的蛋妹妹可以用紗布進行包扎,讓幼兒感受關愛他人。
活動結束:
教師肯定幼兒小心運蛋的行為,并告訴幼兒蛋妹妹有點累了,請小朋友輕輕把她送到床上去睡一覺吧!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教案《重陽節(jié)》適用于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關心爺爺奶奶,產生為爺爺奶奶過節(jié)的愿望,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讓幼兒了解重陽節(jié)的由來,感受重陽節(jié)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重陽節(jié),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重陽節(jié)》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
2、 關心爺爺奶奶,產生為爺爺奶奶過節(jié)的愿望
3、 讓幼兒了解重陽節(jié)的由來,感受重陽節(jié)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重陽節(jié)
4、 知道重陽節(jié)是幾月幾號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
知道重陽節(jié)是老人節(jié),了解重陽節(jié)的習俗
活動準備
掛圖;彩紙、筆、膠水等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題
1、重陽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
2、你們想為爺爺奶奶做什么?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1、理解兒歌內容
2、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1:兒歌里的小朋友跟爺爺奶奶去了哪里?
提問2:他們一起去爬山,兒歌里用了一個什么好聽的詞語?(登高)
提問3:爺爺登高不服老,什么叫“不服老”?
提問4:兒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樣稱呼爺爺的?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四、討論給爺爺奶奶過節(ji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家是幼兒生命的搖籃,是他們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爺爺奶奶是幼兒最親近的人,引導幼兒尊敬他們,為他們做些事情,做個好娃娃。
在活動中,我通過視(觀看圖片)、聽(聽歌曲)結合讓幼兒對歌曲的內容有進一步的了解,教師的清唱,讓幼兒在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激發(fā)幼兒歌唱的欲望。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好娃娃好在哪里,然后老師用清晰的聲音清唱一遍歌曲。在引導幼兒理解歌詞中給爺爺端杯茶是因為“爺爺年紀大,嘴里沒了牙”,給奶奶搬凳子是因為“奶奶年紀大,頭發(fā)白花花”,使幼兒進一步知道爺爺奶奶年老體弱,需要照顧,同時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為,鼓勵幼兒學習他。通過感受歌曲(打節(jié)奏)------學唱歌曲------表演歌曲,幼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小百科:重陽節(jié)在歷史發(fā)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中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孩子們都喜歡玩游戲,音樂游戲不僅給孩子們提供了情節(jié),而且充滿了趣味性,并且給了孩子音樂美的享受!毒V要》和《指南》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喜歡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交流情感,彼此建立起信任、了解和友誼。以往的傳統音樂活動都是固定的教唱模式,不能有效地調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好勝心。為了讓幼兒在自然游戲下邊玩耍邊學會演唱,所以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活動《小猴真淘氣》,活動中借助點兵點將的游戲,引導幼兒觀察學習游戲的正確玩法;通過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交流感受到音樂游戲中互動交往的.快樂,真正的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能用自然的聲音學唱歌曲。
2、在游戲過程中,嘗試有節(jié)奏地點同伴;在歌曲結束時,創(chuàng)編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3、在游戲過程中,懂得應該養(yǎng)成不亂扔臟東西的好習慣。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猴手偶2個,音樂伴奏。
2、師幼圍坐成圈。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理解歌詞,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正確的玩游戲,有節(jié)奏的輕點同伴,能創(chuàng)編出小猴滑到的不同造型。
活動過程
一、用故事導入情境,激趣導入。
師:森林里,有一只淘氣的小猴,有一天,他吃完西瓜就把西瓜皮一扔,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歌曲
1、感知歌曲,理解歌詞。
。1)教師用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詞
提問:這只小猴吃了什么? 吃完西瓜然后呢? 結果滑到了誰呀?(先滑到了……又滑到了……)
2、傾聽范唱,唱完時出示手偶。
(1)教師清唱歌曲一遍。
。2)教師跟鋼琴范唱,唱完出示另一只手偶。
。3)師幼游戲。
A:教師在圈中邊唱邊示范“找小猴”的游戲,并提問:我是怎么樣找到他的?
B:教師示范唱最后一句,唱至最后一個字“呀”時,手偶停留在一位“小猴”頭上。
C:教師第五次演唱歌曲,并完整示范游戲。
3、學唱歌曲,幼幼游戲。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亂扔西瓜皮的小猴呀?(想)
。1)教師帶領全體幼兒邊唱歌邊一下一下地做點數動作。
。2)幼兒和同伴之間開展游戲,學唱歌曲。
。3)玩游戲2—3遍。
4、添加“小猴滑到情節(jié)”,繼續(xù)學唱。
師:原來是這2只“小猴”亂扔了西瓜皮,西瓜皮先滑倒了熊大伯,又滑倒了鹿阿姨,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師再次示范,在“找小猴”的基礎上,添加“小猴滑倒”的情節(jié),聽音樂旋律做旋轉的動作,音樂一結束,便擺出痛苦的滑倒造型,口數“五、四、三、二、一”后方可起身。
。2)請1名幼兒上來表演。
師:我們在滑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保護自己千萬別摔傷自己,滑倒是很痛苦的,我們一樣要表現出痛苦的表情。
(3)請2名幼兒上來示范滑到的造型,并堅持至全體幼兒給倒數5個數方可起身。
。4)教師邀請1名幼兒“找小猴”并讓被找到的幼兒扮演“小猴滑倒”的造型,完整游戲1遍。
5、增強幼兒環(huán)保意識
師:小朋友們模仿的都不錯,你們知道小猴為什么會被滑倒嗎?因為他亂扔了西瓜皮,小朋友們如果有垃圾了應該怎么辦呢?
三、反思評價
師:這個游戲已經玩了很多遍了,現在有個問題需要你們思考,你們覺得會唱這首歌了嗎?你們可以先想一想,覺得會唱的小朋友請舉手,待會唱給大家聽,不會唱的可以坐在位子上,傾聽別人演唱。
四、表演唱
1、請四位幼兒在圈內表演唱。
2、教師再請幾位小朋友上來演唱。
3、全體幼兒演唱,活動結束。
4、集體表演唱 結束語:猴兒們表現的真不錯!今天我的小猴們已經有點累了,我們回去休息一下吧!
小猴真淘氣
1=C 4/4 1 1 2 3‐| 5 5 6 3 2|
小 小 猴,真 呀 真 淘 氣,
3 3 5 5 1 1 2‐| 6 2
吃 完 西瓜 亂 扔 皮, 亂 呀
1 6 5 –| 1 1 2 2 3 3 |
亂 扔 皮。 滑 到 熊 大 伯 呀,
5 5 6 3 2‐| 3 3 5 5
滑 到 鹿 阿 姨, 小 猴 到 底
1 1 2丨6 2 1 6 1–‖
是 誰 呀? 小 猴 是 誰 呀?
活動反思
《小猴真淘氣》這是首曲調簡單,情節(jié)有趣,又貼近幼兒的生活歌曲。講述了小猴在吃完西瓜后,亂扔西瓜皮,結果滑倒了熊大伯和鹿阿姨,最后害得自己也滑倒了的故事情節(jié)。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fā),將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加以運用到新的學習內容中,孩子們不僅玩的盡興,學的快樂,更能在游戲情景中親身體驗與感悟教育的真諦。我想教育就是要這樣,要以孩子們喜歡的方式開展活動,讓孩子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2、豐富幼兒知識,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
2、識別各種動物腳印。
3、準備電腦課件:a、序;b、觀察;c、詩歌;d、仿編;e、游戲
教學過程:
1、引出詩歌(課件--序)
秋天里,楓樹爺爺畫了一幅很美的畫,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天空(課件展現出秋天楓樹景象,楓樹爺爺滿臉笑),冬來了,北風呼呼地吹,吹走了楓樹爺爺的畫,楓樹爺爺傷心極了(課件出現北風吹來,樹葉卷走,楓樹爺爺皺了眉頭),天越來越冷,你們看,天空里下起了什么(雪絨花音樂起,課件展現下雪場景,同時伴有風雪聲)。
2、學習詩歌
a、觀察: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動物(雪絨花音樂停,踏雪聲起),他們來干什么?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課件逐一出現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分別在雪地里留下的腳)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美的.欣賞。在教學中,幼兒通過感悟書中的精美語言,被偉大與神氣的自然所吸引。在充分感知課文后,我引導幼兒課后找一找,在冬天,還發(fā)現了哪些“小秘密”,親身體驗,尋找冬天的小秘密,讓幼兒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學習的快樂。
由此教師有意識地把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增加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實踐的機會,鼓勵并帶領幼兒走出教室,親近自然,觀察周圍的事物,引導幼兒用眼、耳、鼻、手等器官去感受自然,最后用語言表達出來,盡管幼兒的語言有些稚嫩,但那是幼兒真實的感受,自由的表達,心靈的花朵在盡情綻放。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表現音樂斷頓的特點。
2、能大膽創(chuàng)編機器人其他動作,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的能力和肢體的表現能力。
3、體驗模仿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做模仿機器人的動作,能創(chuàng)編機器人其他動作。
活動準備:
1、事先觀看機器人的錄像,進行初步的了解。
2、錄音機、磁帶;黑板、記號筆。 玩具智能機器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學習律動《機器人》。
1、出示小機器人,遙控機器人做轉頭、走路的動作。引導幼兒觀
察機器人動作比較僵硬并嘗試表現模仿動作。
2、探索機器人問好、跳舞等動作的特點,并逐個地在音樂伴奏下
進行練習。
3、完整地傾聽一遍音樂,并通過圖片小結:“小機器人轉轉頭,走起
路來找朋友,找到朋友說你好,跳個舞來樂悠悠!”
4、幼兒根據音樂《機器人》的節(jié)奏和教師的`指令做動作,在表演的過程中,注意及時傾聽教師的反饋信息,完整地表現較逼真有趣的動作。
5、利用音樂《機器人》尾聲創(chuàng)編機器人“沒電”或“壞了”的動作。
二、學習創(chuàng)編其他動作。
1、引導幼兒思考機器人的其他功能并創(chuàng)編、表演相應的動作。比如“會炒菜的機器人”,動作可以分為拿鍋、倒油、炒菜,盛菜等。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臺表演,并用筆即興記下幼兒動作的簡單圖解(或請幼兒自己畫),便于其他幼兒模仿。
2、幼兒在《機器人》音樂的伴奏下,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三、播放快節(jié)奏的音樂《機器人》,幼兒學機器人走出教室。
中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用破舊教學材料開展游戲的快樂
2、懂得雙手輪流替換投擲
3、提升動作的協調性與正確度首要模式:集體課時布置:一課時,30分鐘要點
難點要點:在學習雙手輪流替換投擲的過程內,體會用破舊教學材料開展游戲的快樂
難點:配合得當地雙手練習輪流替換投擲教學預備
經驗預備:課前懂得做韻律操
物質預備:
每個人三(錫都)個舊雜志揉成的紙團、背簍8只、錄音機、韻律操磁帶
教學過程:
一、開始
1、在Music的伴樂下,孩子跑進入場,聽鼓聲繞場所做走、跑、跳的游戲;
2、孩子集中成4路縱隊,做韻律操。
二、基本
1、自由探究時期孩子每個人一個紙團、自由玩、看誰玩的方式最多,幼兒教師叮囑孩子留意安全。
2、導入學習時期①請1名孩子演示,幼兒教師解說動作要點:先用手輕握紙團舉起手到小耳朵旁、側身、兩腳自然分開,揮手將紙團丟到外面。
、诤⒆幼杂删毩暎變航處焸別指導。
、酆⒆诱境伤年牐~貫練習,幼兒教師查驗孩子投擲的狀況并總結。
3、溫習加強時期①游戲“小衛(wèi)士撿垃圾”2遍玩法:8名孩子當“教學畚箕”,背部小背簍,其余孩子都當“撿垃圾小衛(wèi)士”!靶⌒l(wèi)士”把垃圾拾起丟到“教學畚箕”中,“教學畚箕”迅猛躲避,不讓“小衛(wèi)士”把垃圾丟進自個兒的背簍中。約定的`時間“教學畚箕”里的紙團最少的為勝利者。
、谟螒颉靶⌒l(wèi)士運垃圾”2遍玩法:孩子站成四路縱隊,隊列的一端各放一筐“垃圾”,另一端各放一個空筐,上插一塊“垃圾回收站”的牌子,每隊孩子按順序將垃圾桶里的紙團放到垃圾回收站中,每一次唯有運一個紙團,先運完的1組為勝利。
三、結束1、唱《環(huán)境保護小衛(wèi)士》的樂曲自由舞蹈;2、收拾教學教學材料。
擴展教學:將紙團放于教學區(qū)中,孩子自由教學時可在過道上接著練習。
教學講評:
一、設計用意這一次教學的目標是練習雙手輪流替換投擲,滲透的環(huán)境教育目標是在環(huán)境保護游戲中體會運用破舊物件的愉快。所以,在探究時期,幼兒教師給予孩子每人一個雜志團的紙團與充分的時間讓孩子自由探究,從感情視角出發(fā)激起孩子的共鳴,在加強時期,以“小衛(wèi)士撿垃圾”、“小衛(wèi)士運垃圾”的游戲進行,教學的困難程度也由易到難。教學融合孩子的年紀特征,采用直觀、形象、生動有趣、有意思的模式,讓孩子在玩中學,寓教于樂,進而增添孩子的環(huán)境保護觀念,此外,將單一、無趣的投擲動作變?yōu)橛幸馑嫉慕虒W游戲。
二、效果講評教學的基本讓孩子自由玩紙團,發(fā)現紙團的玩法,很好的顯現了自我獨立性,讓孩子在發(fā)現中學習,有利于培育孩子的革新能力。運動技能的學習需要一個過程,通過“小衛(wèi)士撿垃圾”的游戲有效地融合了環(huán)境保護教育并進而溫習了所學的動作。這節(jié)課的要點是對孩子開展上肢動作的練習,與此同時也重視融合渾身其余各部位的練習,通過“小衛(wèi)士運垃圾”游戲,使孩子上腿部及渾身有了配合得當進一步提高。此外,將環(huán)保的游戲融進動作的教學里,孩子興致非常高,使教學達到了高潮。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
中班教案(精選)09-03
中班教案(經典)09-03
【經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經典]08-17
[精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經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