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必備(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是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精神編寫的。通過了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的審查,并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改進。
領到充滿馨香的新書,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它,一睹它的面貌。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10)閱讀習作和練習組成。全冊安排了7個單元。每單元安排閱讀課文3~5篇,共26篇美文。課文分精讀、自讀兩種。安排自讀課文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閱讀。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七篇。每單元安排練習一個,共七個。為突出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繼續(xù)安排綜合性學習1個。其中我對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綜合性學習這兩個版塊最感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標準》提出的教學目的'之一,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本冊課本承接前9冊習慣篇的內容,在課本開頭安排了有關自主修改作文和通過多種渠道學語文的圖片,對學生進行專門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當然在日常教學中更要不斷強化。我注意到在本冊習作課文中,專門安排了修改作文的練習,那么就應該將其作為一次習慣培養(yǎng)的實踐來進行教學。
本冊綜合性學習學和做以節(jié)約用水為話題,安排了小小調查談節(jié)水,學成語介紹節(jié)水小竅門編寫節(jié)約用水的公益廣告和大家來搶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綜合性比較強,需要放手讓學生自行策劃和組織活動。作為教師應該怎樣指導,也得細細斟酌,做到有的放矢。
值得一提的是本冊繼續(xù)安排了向學生推薦一本好書的內容。教材在將《上下五千年》里的鄭和遠航和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這兩個故事安排為課文,讓學生初步接觸后,設立我讀書,我快樂欄目,簡介全書內容,擴大閱讀形式,利于激發(fā)動機,增加興趣,從而把《標準》關于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的要求落到實處。根據《神奇的克隆》一文的主要特點,將課題做了修改,改為克隆之謎。
本教材的編排,注意內容的整合和訓練的循序漸進,全冊課文分為7組,每組教材一般由三個部分組成。
1. 課例。包括課文和作業(yè)題。
每組有3~5篇課文,這幾篇課文圍繞一個單元主題組織。精選的課文語言規(guī)范,篇幅短小,便于對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復述等訓練。插圖新穎精美,富有童趣,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yǎng)其形象思維能力。每篇課文后的作業(yè)題一般安排了如下內容:一是朗讀、背誦、復述等常規(guī)訓練,旨在繼續(xù)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yǎng)語感,增加其規(guī)范化語言的積累。二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練好寫字基本功。三是常用詞語的訓練,目的是通過讀、抄、用,比較意思相近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鞏固復習所學生字新詞,增加詞語積累。四是閱讀訓練,包括聯系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繼續(x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五是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從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方面進行局部仿寫練習。
2. 習作。
課本將習作作為專門的課文安排,共安排了7課,有觀察類作文、紀實類作文、寫人的、想象的、游記,還有一次專門性的作文修改。每課習作,均對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寫作要點等作了分析與指點,從而讓學生獲得具體明確的習作知識。有的習作,課文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范例,以便學生借鑒、遷移。
3. 綜合練習。
語文教案 篇2
一、看圖說話,出示詞語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根據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
。、看圖說話,認讀詞語。
你看到了北京的哪些美麗的景物,這些景物美在哪里?(根據同學的介紹,隨機出示詞語。)
二、讀詞識字
1、激勵同學自身認字:
誰會認生字條中的字?能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嗎?
。ㄍ瑢W復習已會生字,交流自主認識的生字。)
。、打開課本,同學自主學詞學字:
、抛x課文,用橫線畫出生字詞。
、平柚匆糇x詞語,用三角畫出詞語中的生字,認一認,讀一讀。
、前l(fā)現容易讀錯的字并正音。
。场⒊鍪驹~語卡片,領讀。(老師領讀,同學當小老師領讀。)
三、指導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聽教師范讀,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自由朗讀課文:
考慮:作者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北京的美,這些景物分別有哪些特點?
。、同學質疑不理解的詞,師生一起解答。(莊嚴、聳立、綠樹成陰、絡繹不絕……)
。础⒅该首x課文,大家評議,教師進行朗讀指導。讀出北京的美麗,讀出我們的自豪,讀出我們熱愛偉大祖國的語氣。
。怠⑿〗M交流搜集到的北京新變化的資料。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摘抄課文中用得好的詞語和自己喜歡的對話。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樹木的年輪和樹冠的形成過程和作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導入,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
二、自學課文,合作質疑。
1、把課題讀正確、讀通順。
2、邊讀邊思考“閱讀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尋找問題的答案。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么問題,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讀懂。
4、全班匯報交流,學生互相,互相幫助解決疑難問題。
。1)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和點撥,在學生說不清楚時適當引導學生回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議一議,把問題弄清楚。
(2)重點引導學生弄明白以下問題:
什么叫年輪?樹木是怎樣依靠年輪來記錄、指示方向和記錄氣候的?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不同人物說話的語氣和語調。還可以讓學生互相合作,把課文表演出來。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組對話讀一讀,再抄下來,學生抄寫后,可互相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現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合作探究與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在疏通文本的基礎上,聯系自身經驗,對文本進行了個性化解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與人文素養(yǎng)。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選自人教版語文教材第 單元的 篇課文。本單元主要體現 注視,重在引導學生欣賞和表述 之美!敖滩臒o非是個例子”(葉圣陶語), 這個例子既承擔了落實本單元教學重點的任務,又承擔了對學生進行文學審美教育的責任,因此是個很好的藍本。
2.文本簡析:
因此,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要讓學生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學習 的手法,更要讓學生仔細品味語言,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所以教師要采取鼓勵機制,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熱情。并且,初一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鑒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因此要多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上幾點主要是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學習習慣和能力上去認識歸納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重點難點】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
【教學方法】
1.教法:
2.學法:
【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課時安排】
一課時(45分鐘)
【課型】
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未成曲調先有情(3分鐘)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認識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在課前讓學生通過預習打破與文本的陌生感,這也是我學法指導之一,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劉顯國老師說過:“開講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第一步。第一錘就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導入,讓學生欣賞圖片然后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暢所欲言從而奠定感情基調,還未真正進入文本就未成曲調先有情。
(二)情境導入
二、窺一斑而知全豹(12分鐘)
整體感知全文,篩選關鍵信息,思考以下問題。
設計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重在讓學生與文本對話,并且通過思考問題理清全文線索,感知行文脈絡,從而解決教學重點。問題的設定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并且,我將對話式的教學模式運用其中,鼓勵學生即興創(chuàng)造,打造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
三、奇文探究共賞析(22分鐘)
四人組成一個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內容,并且采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評價。
(一)研讀入境品語言
展示例句,讓學生運用聯想法,替換法,咀嚼品味作者細膩而準確的寫作手法。
(二)賞讀入心悟情思
讓學生“讀其所喜,品其所愛”,重視誦讀能力,并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這也是我的教法和學法指導。學生邊讀邊評邊議,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來朗讀,并作好評價的引導。
(三)涵詠入理勇質疑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為了更好的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苯嬛髁x學習觀也強調學生的“協作性”,他們認為各人在理解上的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通過與他人合作交流,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并且為了更好的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協作精神。
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在這里是為了給學生討論交流提供一個緩沖的空間,讓學生質疑,這個疑問可以是預習課文時留下的,也可以是在討論交流中產生的。產生的疑問可由學生互相解答,然后再由教師進行補充。
四、萬水千山總是情(8分鐘)
(一)拓展遷移
欣賞一段視頻,走出語文的范本,走向課改中倡導的“大語文”境界。
(二)課堂總結
打破按部就班的教師總結,改由學生總結。這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檢驗,而且這種生成性的信息反饋更加準確有效,可以使得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作業(yè)布置
設計意圖:注重學生知識遷移,學以致用,舉一反三。這一時期還是學生注意力的反彈期,反彈期是鞏固知識的最好時段,讓學生總結,能使得課堂所學知識在大腦中留下清晰印象。作業(yè)布置能夠強化學生的反思能力,加深學生對課業(yè)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使課前、課堂和課后成為一個有效的整體。
【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板書設計采用圖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展示全文整體結構,突出重難點,彰顯文章主題。運用色彩的變化,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
【教學反思】
(略)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學習通過故事來展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2、掌握一些重點字詞
3、初步認識分析事物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唯物辯證法觀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重點:
1、分析楊修和曹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探討楊修之死的原因。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有關的文學常識。
二、學生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師解決學生的質疑。
三、處理字詞
四、布置預習題
1、為復述文中的七個小故事作準備。
2、為辯論準備材料,男同學持“思考和練習”中的第一個觀點,女同學持第二個觀點。
第二課時
一、復述故事(10分鐘)
1、女同學的代表復述前三個故事:
、佟半u肋”的故事;②“改修花園”;③“一盒酥”。
2、男同學的代表復述后四個故事:
①“夢中殺人”;②“簏中物”;③“斬吏出門”;④“代作答教”。
二、完成必答題(抽簽選作答的學生)(5分鐘)
1、(男)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并解釋其意義(用幻燈投影)
、匐u肋()②將首級號令于轅門外()③數犯曹操三忌()
2、(女)按拼音填漢字并解釋其意義(用幻燈投影)。
、倬谷〕着c眾食qí()②操因疑修zèn()害曹丕。③延棄弓cao()刀。
三、完成搶答題(為避免濫答,答錯者倒扣10分)(5分鐘)
1、的敘事線索是什么?
搶答后教師明確答案:“身死因才誤”是的敘事線索。
2、敘事的方式有:①順序、②倒敘、③插敘、④補敘。屬哪一種方式?
明確:的回憶部分是補敘,若放回《水滸傳》中,則是插敘。
3、請找出的三個通假字,并指出各與哪個字通假。
明確:“當”通“擋”、“分”通“吩”、“付”通“咐”。
四、展開辯論(20分鐘)
男女同學各選出四個同學分別任主辯、第一副辯、第二副辯、第三副辯。要求提出自己的觀點,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并說明對方觀點是不能成立的。
。校钚奘巡欧艜,終于招致殺身之禍。
。ㄅ┎懿俳柽`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
五、在辯論的基礎上,總結人物性格特征。
。校┛偨Y楊修的性格特征。
。ㄅ┛偨Y曹操的性格特征。
。ㄈ缓蠼處熋鞔_答案并板書)
楊修:恃才放曠、狂妄輕率、好耍小聰明
曹操:虛偽殘詐、老謀深算
六、總結(5分鐘)(教師完成)
1、分出勝負方。
2、明確楊修之死的原因有兩點:既是由于楊修恃才放曠,終于招致殺身之禍,也是由于曹操借違反軍紀之名處死楊修,以消除隱患,兩者缺一不可。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的發(fā)展是由于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應該說:前者,即男同學所持觀點是內因;后者,即女同學所持觀點是外因,兩者導致了楊修之死。
七、宣布結束
曹操殺人手段多
曹操年輕時就登上政治舞臺,從政、治軍四十多年,打了不少仗,殺了許多人。只要他認為于己不利的人,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格殺勿論,這是有史可查的。當然,為了鞏固他的統治,有些是非殺不可的,但他也錯殺了不少無辜者,特別是他統一了北方之后,連他的一些功臣也不能幸免。
《三國演義》對曹操殺人的種種行徑,有許多具體的描寫。曹操殺人手段之多樣,場面之殘忍,為歷史上所罕見。這對人們認識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本質,提供了具體的證據。
親自出馬,消滅異己。董承等人策劃的“衣帶詔”事發(fā),曹操以閃電般的行動,把董承、吉平等各家大小七百余人,全部殺光。有的人先是截指割舌,繼而梟首棄尸,慘不忍睹。他又親自入宮,捕殺董妃。獻帝求情說:“董妃有五月身孕,望丞相可憐。”曹操不準。伏皇后要求待董妃分娩后才殺,也不行。他當場把董妃勒死。后來,伏皇后也被亂棍打死,家族二百多人被棄市。這種株連家族、禍及胎兒的殺法,為封建社會所特有。
縱兵濫殺,報仇泄怨。曹操的父親曹嵩在徐州附近被陶謙的部屬所殺。他為報父仇,發(fā)兵打徐州,命令士兵“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戮”。于是,“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弄得尸橫遍野,泗水為之不流。
借刀殺人,掩人耳目。名士禰衡,赤身露體,當眾罵了曹操。曹操惱羞成怒,本想立即殺他。但又怕因此失掉人心,于是就假惺惺地把禰衡薦給劉表。劉表深知其用心,便把禰衡送給黃祖,結果禰衡為黃祖所殺。曹操既達到殺人目的,又讓別人代擔罪名。這真是狡猾之至!
“夢中”殺人,故作驚訝。一個近侍在曹操午睡時,將他掉落在地上的被子拉起復蓋上,他就“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哭,命厚葬之!边@完全是騙人的把戲。在埋葬這個冤死的近侍時,主簿楊修指著尸體感嘆地說:“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一語道破曹操“夢中”殺人的騙局。
先縱后殺,嫁禍于人。軍中缺糧,一時無法解決。曹操先是叫管糧官王厘逐日克扣軍糧,以救燃眉之急。及至軍隊生怨,曹操知道軍糧快要運到,于是,就一刀把王厘的腦袋割下,向全軍宣布王厘克扣軍糧的“罪狀”,以穩(wěn)定軍心。
巧立罪名,然后殺之。他的主簿楊修很忠于他,只是因為時時賣弄聰明,揭穿曹操所設的一些騙局,使他惱火。就給楊修一個“惑亂軍心”的罪名,把他處死?兹谝欣腺u老,自以為是,也被以反叛之名除去,殺他時,連他的兩個剛懂世事的孩子也不能幸免。許攸、荀、華佗等許多人,也都被安上種種的罪名后,加以殺害。
這些描寫,充分揭示出曹操的暴虐本質和狡詐的性格。“一將功成萬骨枯”。封建統治者總是在白骨堆上建立自己的寶座。曹操的殺人行徑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他作為一個封建統治階級的藝術典型,僅就殺人手段這一點,也很夠資格的了。
曹操為什么殺楊修
漢末魏初,在文學上是一個暫時繁盛的時期。所謂建安七子,便是那時候有名的文人。曹操自己也寫詩文,加以他善于籠絡一班有才名的文人,所以他把許多文人(其中也有方士)都拉攏到自己的身邊,為他效勞。建安七子除孔融之外,都是依附于曹操的。
曹操一方面把許多文士拉到他身邊,但同時,對于那些有傲氣、不講他好話的文人,卻很不放心。從他先殺孔融,后殺楊修,便充分說明曹操對敢于反對他的文人的忌恨。
孔融依仗自己是孔子后代,當時又很負盛名,他不大把曹操看在眼里。而且,看來他也不大看得起依附曹操的一班文人。這一點,從禰衡口里可以知道。禰衡經常推許孔融和楊修,說“余子碌碌,莫足數也。”這不用說是包括王粲、陳琳等在內的。禰衡同孔融關系很好,他的話當然也反映孔融的觀點。
孔融比禰衡、楊修大十多歲……他們三人,在當時的文人中算是一派,即,不肯阿諛曹操的一派。禰衡雖年輕,但才氣很大,曹操想侮辱他,叫他充當“鼓吏”,結果禰衡把衣服剝光打鼓,反而侮慢了曹操。曹操叫人去找他來,他便拿著一根大棒,坐在曹操軍營門前大罵。曹操雖然很火,罵他為“豎子”,并說“孤殺之猶鼠雀耳”,但礙于他的文名,竟不敢殺他,后來送給了劉表,劉表又假黃祖之手把他殺掉。
楊修年齡跟禰衡不相上下,但禰衡是個平民,楊修則是洛陽的第一二名的世家,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四代都任過太尉。(東漢時,太尉是相當于宰相的官銜)而且,都是有名的'忠于漢室的名臣。他父親楊彪在董卓作亂的時候,為了保護漢獻帝,幾乎死難。楊修很早就負文名,除了禰衡推崇他的話可證之外,還有曹植寫給他的信,也把他同六子并列(孔融除外),說六人都不過著聲名于一方,而楊修則是“高視于上京”,可見楊修在洛陽的影響有過于六子。對于這樣的人才,不用說,曹操是要羅致的。所以,在建安中,曹操就任他為主簿,那時正是曹操南征北戰(zhàn)、戎馬倥傯的時候,據說楊修“總知內外”,總是把事情處理得很好。
那么,楊修是很愿意替曹操辦事的嗎?他對曹操的態(tài)度怎樣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當時,楊修的父親楊彪還健在;曹操在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卿宴會時,看見楊彪臉上有怒氣,便連宴會也不敢參加,悄悄溜掉了。后來以楊彪跟袁術通姻為罪名,誣彪有陰謀,下獄。是孔融極力為之申辯,曹操才不得不釋放他。此后,楊彪十多年一直稱腳攣,不任事,閑居家中。這些事,楊修會忘記嗎?當然不會的。不久,孔融便被曹操殺掉,禰衡也被殺,這在楊修心中,會沒有很深的感觸嗎?當然不可能沒有。從這兩點看來,楊修雖為曹操辦事,不見得內心是尊敬他的;正因為這樣,才常常自覺不自覺地“露才”,好像有意告訴曹操,你的本領也不過如此,什么事也瞞不過我。像“雞肋”那樁公案,就是在這種心理下弄出來的。他有時外出,甚至告訴值班的人,曹操會來查問些什么,怎么回答。結果,曹操所查問的果然不出他所料。這樣時間長了,曹操就看穿他內心的隱秘,從而產生惱恨之心。他本人是否預料到這樣的后果呢?應該說也可能是預料到了,不過,他到底是一個很有點傲氣的人,同孔融、禰衡是氣味相投的,因而壓抑不住心中的不滿罷了!瓧钚迣τ谧约旱拿\并不感到意外,因為他的知己朋友孔融、禰衡早已死在他前面了。
楊修被殺后,有一天,曹操碰到楊彪,問道:“楊公為何瘦得成這個樣子?”楊彪回答說:“愧無日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币馑际钦f,我慚愧沒有金日那樣的遠見,(金日的兒子,為漢武帝所喜歡,稱為弄兒;后來漸漸長大了,有一天,金日遇見弄兒在殿里同宮女戲耍,他怕將來連累自己,便把弄兒殺死了。)而又還有老牛舐犢的愛子之心呀。曹操聽了,很有點下不了臺。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隨文識字,讀準字音
2. 品讀有關詞句,感受聾啞青年的勤奮專注
3. 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義
教學重點
體會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說我們這個班的同學特別聰明,那么,今天請大家盡情地展露你們的風采吧!首先,我給大家出一道IQ題,請聽題:魚為什么生活在水里?(學生回答)恭喜你,答對了!答案是“因為陸地上有貓”。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跟魚有關的文章。(師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請看黑板,齊讀一遍課題。(學生讀課題)我從大家瞪大的雙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該不會是貓把魚趕到了紙上吧?你們對這個課題產生了什么疑問呢?(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
大家很會動腦筋,而且,看來這篇課文對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各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并思考這兩個問題:
1.“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
2.是誰讓魚游到紙上的?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讀音:花港,清澈,一絲不茍,廠徽,聾啞。
好,大家都讀完課文了吧,還沒讀完的同學也請你們先停下來。我們來檢查一下這幾個生字的讀音。(指名讀,并讓學生指出該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齊讀)
3. 解決思考問題
解決了生字讀音后,讓我們看回這兩道思考題,第1題,“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你的理解?(提問學生。魚畫得很逼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仿佛在紙上流動)大家的詞語積累很豐富。魚游到了紙上,這種表達方式你們喜歡嗎?仿照“魚游到了紙上”,如果要表達小鳥畫得很像,可以怎么說呢?老虎呢?(生仿句)這么有趣的表達方式,我希望大家記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題,是誰讓魚游到紙上的?(一個青年,一個聾啞青年)
三、感悟聾啞青年的恒心與專心
1.感受聾啞青年的恒心
這個青年能把魚畫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紙上,那么,他應該是從小開始學畫的吧?(生:不是)你從課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請全班齊讀第12段。(生讀第12段)
青年人學畫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學畫的一年多時間里,他是怎樣做的呢?(生: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從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樣的`品質?(生:有恒心,堅持不懈)板書:恒心
2.感受聾啞青年的專心(重點指導朗讀)
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青年看金魚的情景?(生:第4段)請大家齊讀一遍第4段。(生讀第4段)讀得很流利,但是還可以讀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學想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并作及時反饋。你強調了個別詞語,富有節(jié)奏感,讀得很投入,你融入課文中去了,很好)
我們男生女生來比賽讀一讀。(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讀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默契地強調了這幾個詞:老是,呆呆地,靜靜地,從來。這幾個詞給你傳達了什么樣的信息?你從這段描寫中看到一個怎樣的青年人?(生答?呆~看得很入神,專心致志,認真,達到忘我的境界)板書:專心
聾啞青年聽不到金魚戲水的聲音,也無法用語言呼喚那美麗的金魚,他堅持每個星期天去看魚,呆呆地、靜靜地看魚,他只是在用眼睛來看魚嗎?請大家閉上雙眼(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那個最疼愛你的人,你能看到他們的樣子嗎?好,請大家睜開眼睛,誰來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剛才你是閉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來看的呢?(用心,用腦子)很好,對于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都很熟悉,用心記住了他們的音容笑貌。那么,聾啞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觀察金魚,眼里有魚,而且(生:心里有魚)。
四、解讀“先游到了我心里”
請大家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生讀課文)
你們認為,青年心里的金魚是怎樣的?(生:各種動態(tài)的金魚都有,金魚的每個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對金魚的特點了然于心)
“魚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紙上”,對這兩段話,你有什么體會?(讓生講自己的體會)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聾啞青年學畫魚的恒心和專心,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他畫魚時的高超技術。下課。
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心里
魚———————————→紙上
恒心、專心
語文教案 篇7
1.學會復韻母及aieiui及它們的四聲,達到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練習拼讀音節(jié),提高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正確書寫規(guī)定的音節(jié)。
3.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勤于動腦的習慣,樂于運用所學知識。
教學重點難點
讀準復韻母aieiui的音,認清復韻母的形。教學難點是拼讀音節(jié)。
教具 拼音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學習復韻母ai
師: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后左右都挨著誰?自己先說一說,然后告訴我。
。▽W生說略)
師:老師聽見了。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學習,多好哇!
哪個韻母發(fā)“挨著”的“挨”這個音呢?我們現在就來學習。
師:先看黑板。(貼上單韻母“a”的卡片,讓學生認讀,離“a”卡片遠一點貼單韻韻母i的卡片,讓學生認讀。)
師:單韻母的本事可大,你知道它有哪些本事嗎?
。▽W生回答略)
師:單韻母有的可以自成音節(jié),都能跟聲母組成音節(jié)。還能自己單獨韻母,還可以組成新的韻母,叫復韻母。
。ɡ蠋熍矂印埃椤钡目ㄆo挨在卡片“a”的`右邊,就組成了復韻母。)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第九課,學習三個復韻母aieiui。
。1)師范讀ai。教發(fā)音方法:先發(fā)a的音,聲音響亮,中間氣不斷,逐漸向i滑動,一口氣讀成ai。
(2)學生練習發(fā)音。
師:請同學們看書,你從圖上發(fā)現了什么?(小朋友比高矮的矮的音是復韻母ai的三聲。)
(3)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ai的四聲練習。
(4)說話或組詞,其中要有ai的音。(幾聲都可。)
。5)學生嘗試拼讀音節(jié)。
(6)老師檢查糾正。
二 、學習復韻母ei
師:你們同桌誰的力氣大?咱們扳手腕比賽比一比,好不好?(學生扳手腕比賽。)
師:(喊加油)剛才聽到小朋友憋足了勁,拉長聲音都發(fā)ei的音。聲音短一點就是我們今天學的第二個韻母的發(fā)音。
1.師寫
師:比賽時,嘴里喊著ei,是不是能給自己加點油,增加一點力氣?
剛才誰勝了?咱們再來一次,這會看誰能贏?可別忘了喊ei,給自己加油。
2.看圖,誰說說怎么利用圖來記住音和形?
3.教發(fā)音方法
師:與ai的發(fā)音方法相同,先發(fā)e,再滑向i。學生練發(fā)音。
4.在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四聲練習。
5.拼讀右面的音節(jié),說含有這些音節(jié)的詞或句。
三、學習復韻母ui
1.打電話的小游戲
師:小朋友都會打電話吧?下面開展打電話的游戲(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電話狀放在耳朵上。)
師:丁呤呤,電話鈴響了,小朋友接電話。(喂,你好,請問您是誰?)
師:我是媽媽。
生:您有事嗎?
師:沒什么事,想問你這一班學了哪幾個復韻母?
生:我們學了aiei。
師:還有一個吧?
師:對,還有一個,你們已經會了,就是“喂”,板書ui。
2.誰能利用圖來記住復韻母ui的音和形?
3.發(fā)音方法:先發(fā)u的音,接著發(fā)i的音,中間氣不斷。
4.四聲練習。
5.說話或組詞,其中有ui的音,
6.師:快打電話告訴媽媽,一共學了三個復韻母aieiui。
7.拼讀音節(jié)。
四、課中休息
五、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六、學寫音節(jié)
1.學生自己試拼音節(jié)。
師:哪些詞句含有以上三個音節(jié)的音?
2.指導書寫。
3.讀兒歌,找出會拼的音節(jié)。
七、小結(和學生一起總結)
老師:這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三個復韻母,(學生接:aieiui)會拼讀了很多音節(jié),還會寫了三個音節(jié)(學生接:aieiui)。小朋友又學了好多知識,祝賀你們。
語文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況;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內容;背誦本詩。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詩歌的藝術特色。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歷史的高度認識曹操,理解曹操的“憂”的內涵,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yè)的心情。
二、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yè)的心情。
三、教學難點: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比較賞析法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導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他曾經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臺上叱咤風云,盡管人們對他的評價不盡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梟雄”之別,但不爭的事實是——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舉足輕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尤其他是一個大氣磅礴,慷慨激昂的詩人。大家在初中學過曹操的什么詩?哪些詩句曾經深深地震撼過你?
2、比較鑒賞
請學生觀看《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剪輯,同時給學生布置兩個思考練習。(1)剪輯中曹操所吟唱的《短歌行》與課本上的《短歌行》有幾處不同?
。2)剪輯當中的.曹操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
3、合作探究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①首先從文本的不同文字入手,理解其字面的不同意義。
、诮又懻摬煌淖钟惺裁床煌谋磉_效果。
、圩詈竺鞔_兩個文本所表現出來的曹操的不同心境。(說明:教師要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適時引導。如:“掇”和“輟”分別是什么意思?“掇”和“輟”分別造成了什么表達效果,從中我們又可以體會什么不同的心境呢?分別討論完兩個文本的三組不同之處后再對曹操的心境進行全面的總結概括。教師應引導學生要結合文本用準確而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達到既提高學生文本解讀能力又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4、深入探討
教師引導問題預設:
通過前面的討論我們已經大體感受到了曹操的“憂思”,現在結合原詩進一步明確:①曹操有哪些“憂思”?②曹操是如何解憂的呢?
換角度思考并討論:從賢才們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體會他們看到這首詩的感受,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詩的內涵和魅力。
。ㄕf明:教師引導學生著重品味曹操禮待賢才的詩句,體會曹操良苦用心,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結合文本多角度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小結: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鑒賞,學生能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明白曹操在詩中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求賢之心,也表明了對賢才的禮待,更表現著一種感人的力量?梢哉f,這首詩本身就是在為求賢做著努力。
5、總結提升
。1)探討詩歌的感情基調
請學生結合誦讀自由發(fā)表看法,教師作有效引導,但不限制學生的答案,鼓勵個性化的解讀。
閱讀參考:慷慨激昂。
6、個性解讀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豐富對本詩的理解,提高他們對詩歌的品評鑒賞能力。
7、作業(yè)與拓展
講解作業(yè)要點并板書:
短歌行
曹操
憂 解憂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招納賢才
功業(yè)未就——>天下歸心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8-11
語文教案(經典)10-16
語文教案(精選)08-27
[經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經典)09-11
語文《公輸》教案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