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品(7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模仿蠶寶寶的爬行動作,發(fā)展幼兒肢體的柔韌性、協調性,促進幼兒感 知運動能力的發(fā)展。
2、在蠶寶寶的自身運動中了解蠶一生的變化。
3、在體育活動中感受、體驗運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布袋21只、彩色絲帶若干、錄音機、磁帶、
安排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來活動活動!
2、集中討論: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3、集體找春天。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4、學習蠶爬。
(1)教師講解動作要領:
師:“小腿縮一縮,屁股撅一撅,小手撐一撐,身體往前趴!
。2)幼兒集體練習。
。3)個別示范。
師:我發(fā)現,有一只蠶寶寶爬的特別棒!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爬的!
。4)幼兒再次練習。
5、采桑葉。(設置難易不同的四條路徑供幼兒選擇)
師:蠶寶寶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這兒有四棵桑樹,大家仔細看看這幾條路有什么不同?
(幼兒發(fā)現:這四條路有的長、有的短,長的.路爬起來困難一些;短的路爬起來容易一些。)
師:大家考慮一下,你想去哪棵樹采桑葉吃?
想好了嗎?出發(fā)吧!
6、吃桑葉。
師:桑葉真香啊!快坐下來吃點桑葉,休息一下吧!
7、蠶吐絲。
師: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咦!我好象看到有蠶寶寶開始吐絲了。
8、蠶結繭、羽化成飛蛾。
師:蠶寶寶吐了許多的絲,把自己包在里面,結成了一個繭。它在繭里變成了蛹,滾過來,滾過去。
最后變成飛蛾飛了出來。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了解春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風俗,知道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
2、 了解十二屬相和生肖,知道自己的屬相和新的一年是什么生肖年
3、 讓幼兒了解春節(jié)的由來,感受春節(jié)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春節(jié)
4、 知道春節(jié)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查找收集有關新年及十二生肖的`知識和圖片;掛歷、爆竹、年畫、燈籠、對聯等
2、 幼兒準備:自己的生肖圖片
活動過程:
1、 認識春節(jié)
A、出示掛歷,請幼兒注意公歷和農歷的不同,找出農歷春節(jié)的紅色日期(日歷上公歷的日期寫在上面,字稍大;農歷的日期寫在下面,字稍小)
B、初步了解春節(jié)的習俗,讓幼兒自由說一說,如:殺年豬、掃塵、貼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守歲、放鞭炮、拜年等。(教師出示相關物品引起幼兒興趣,如:春聯、福字、年畫等)
C、講解“守歲”和“放鞭炮”習俗來歷,教師講述“年”的故事
我國民間是以農歷記載年的,正月初一是農歷新年的開始,因為鄰近立春,又叫春節(jié),過春節(jié)又叫“過年”。有一種叫“年”的怪獸,每年只出現一次,就是正月初一前一天,大年三十晚上(即除夕),它要挨家挨戶的吃人,人們怕被它吃掉,就關緊門戶,在屋里點上燈,一宿不睡,燈火通明,還要在窗外放鞭炮嚇走 “年”,因為“年”最怕光和聲響,這樣“年”被嚇走了。新一年,人們都能平平安安。
2、 認識十二生肖
A、教師出示不同的生肖圖片,讓幼兒知道十二生肖
B、讓幼兒拿出帶來的自己生肖圖片,觀察自己的生肖圖片和其他小朋友的是不是一樣的(有的一樣,有的不一樣),教師解釋:年齡不一樣的小朋友,你們的生肖就不一樣,因為每年都是一個不同的生肖年
3、 教師出示十二生肖圖,師幼學讀兒歌
A、一鼠二牛三老虎,四兔五龍六條蛇,七馬八羊九只猴,十雞十一狗十二豬
B、教師提問:今年是龍年,龍后面是什么生肖年?幼兒根據十二生肖兒歌回答:明年是蛇年
4、 拓展活動
師幼一起貼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布置教師
大班教案 篇3
幼兒現狀分析: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在春天里萬物復蘇、綠草如茵、百花爭艷。孩子們喜歡春天,在生活中對春天的特征有一定的了解。《指南》中提出大班的孩子樂意像別人介紹自己發(fā)現的美好事物,并能用多種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現手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我設計《美麗的春天》美術活動,通過語言引導—觀察體驗—表現創(chuàng)作,讓幼兒充分感受春天的美,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幼兒發(fā)現春天的變化,用自己的想象裝飾、表現春天。
活動目標:
1、能用鮮艷明亮的顏色及各種造型表現春天的景物特征,表達對春天的感受。
2、能選擇各種材料,大膽想象表現,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嘗試相互商量,共同作畫。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畫紙、膠泥。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1)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看它是誰?(企鵝)
。2)企鵝: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企鵝,這是我的家鄉(xiāng)南極洲,我們這一年四季都是冰山。我聽說你們的家鄉(xiāng)中國現在是春季,小朋友們能不能告訴我你們的春天是什么樣?
2、談論春天
。1)你認為春天是什么樣?小朋友去郊游時看到春天有哪些景色?春天里動物都在干什么?春天的人們都在干什么?
。2)看看、玩玩感受春天
。3)你認為春天是什么顏色?
企鵝小結:原來春天這么美,因為春天有溫暖的陽光,藍藍的天,嫩綠樹葉,美麗的花,有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在活動,小朋友們還能在春天里能快樂地玩耍。
3、畫春天
。1)企鵝:春天真美!我的朋友海豹、海獅它們也想認識春天,你們能把春天留在我們畫紙上,送給我的朋友。
。2)要求幼兒分小組合作完成作品
幼兒自由組合,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商量可以畫春天的什么?(如:春天的風景是什么樣?春天我們喜歡做什么事?)怎樣分工?用什么顏色,什么材料?激勵幼兒比一比,哪組小朋友合作做出最美的春天
(3)幼兒做畫:
。4)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制作中提示幼兒選擇多種材料,用明亮鮮艷的顏色著畫。要求幼兒想好后再取工具材料,注意保持桌面清潔,用具用后放回原處,不亂放。聽信號后,小朋友分組收拾用具。
4、展示幼兒作品:
(1)展示幼兒作品,帶領幼兒觀看每組作品,請每組幼兒介紹畫或制作出春天的什么景象?并給自己組的畫取名。
。2)教師對幼兒所用的顏色、所畫的形態(tài)和所選的材料進行評價,幫助幼兒積累繪畫的經驗。
5、活動延伸:到校園中布置春天的展板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天氣冷暖情況,自己增減衣物。
2、了解讓身體變暖和的方法,照顧自己。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熱豆?jié){一杯。
2、手偶一個。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手偶表演引出活動。
1、幼兒觀看老師進行的手偶表演:天涼了,一個小朋友對自己說:到戶外活動一會就會暖和的。于是這個小朋友在戶外跳繩,踢毽子,不一會感到有點熱了,將外套脫下,拿出手帕擦擦汗。休息一會說:趕快穿上衣服吧,當心受涼。最后他開開心心的去好朋友家做客。
2、教師:剛才這個小朋友為什么要到戶外活動?感到熱的時候他是怎樣做的?感到涼的時候他是怎樣做的?
二、天氣變了,提醒幼兒要隨時增減衣服。
1、教師:我們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深秋的天氣和夏天比感覺有什么不同?
2、教師:我們感到冷,該怎么辦?(讓幼兒知道,天氣冷了要多穿衣服,可以戴手套,圍圍巾等)
3、教師:天氣涼了我們還可以做什么讓自己變暖和呢
三、請幼兒到戶外活動后進教室談談感受。
1、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教師提出戶外活動的要求及注意事項。
2、教師:去戶外戶外活動有什么感覺?
3、教師:如果感覺熱時,我們應該怎么辦?
四:請幼兒喝熱豆?jié){,感受天氣冷了喝豆?jié){也會變暖和。
教師:喝了熱豆?jié){有什么感覺?
五:結合幼兒用書,總結熱和冷時該怎么辦。
1、教師:看第10頁的.圖,操場上的小朋友在干嗎?活動后身體有什么感覺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2、教師:感覺熱了小朋友該怎么做的?
3、教師:看第11頁的圖,小朋友感覺怎么樣了?可以怎樣做就變暖和了。
師生共同總結:感覺冷和熱時應該做防御和調節(jié)措施。
活動反思:
先進理念為指導。做中學所體現的價值追求在于培養(yǎng)兒童科學思維和探究精神,它蘊含著人文精神。在這次的科學活動中我按提出問題—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為基本活動流程,從效果來看或多或少的改變了自己以往科學活動幼兒盲目動手、過多限制幼兒的局面。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仿編出X X | XX X|的節(jié)奏型。
2、能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身邊的物品打出樂曲節(jié)奏。
3、能與同伴合奏,體驗節(jié)奏樂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用生活中的事情仿編節(jié)奏型。
活動難點:找出生活中的樂器—身邊能發(fā)出聲音的物品并按圖譜演奏。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自制樂曲圖譜一個、皮筋若干、各種常見的身邊物品積木、橡皮泥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利用聲勢問好并做律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用聲勢向老師問好
。ǘ﹦(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情境,引導幼兒做律動
教師引導幼兒扮小皮筋,隨音樂做小皮筋的動作進行律動。
二、感知“庫乞乞”的節(jié)奏,體驗節(jié)奏的特點。
。ㄒ唬┙柚适虑楣(jié),復習“庫乞乞”的音樂
1、 出示“庫乞乞”樂曲的.一段圖譜,并用聲勢打出“庫乞乞”的節(jié)奏:
X X | XX X|
提問:1、“你還能用這個節(jié)奏說說其它的事情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說出:洗 洗 |洗頭 發(fā);唱 唱 |唱支 歌等。
2、“你能用聲勢打出這個節(jié)奏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自己身體上的各個部位打出X X | XX X|節(jié)奏。
3、出示整首庫乞乞音樂的圖譜,指導幼兒按意愿為圖譜創(chuàng)編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貼動作圖時對應好X。
三、利用生活中的樂器指導幼兒按創(chuàng)編的圖譜演奏
(一)啟發(fā)幼兒發(fā)現尋找生活中的樂器
提問:“找一找活動室內哪些東西能打出聲音做樂器?”(如:小椅子、橡皮泥等。)
提醒小朋友在使用生活中樂器時力氣要小,注意打出的聲音要美。
。ǘ┲笇в變喊磩(chuàng)編的圖譜集體演奏
重點指導小朋友合奏時注意聽別人樂器的聲音。
活動延伸:
1、音樂區(qū):將圖譜、樂器投放在音樂區(qū),鼓勵幼兒嘗試用其它身邊常見的器物及自己編出的圖譜進行庫乞乞的演奏
2、操作區(qū):指導幼兒嘗試用沙子、豆子和飲料瓶制作沙錘。
3、科學區(qū):指導幼兒將玻璃瓶內裝不同容積的水,會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附:庫乞乞圖譜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X |
X — | X — | X — | X —| X X | XX X | X X | XX X|
活動反思:
音樂審美感受是使兒童在學習音樂過程中,通過感知音樂作品的藝術美,在情感上產生共鳴,獲得美的感受。因此,音樂教育中無論是能力培養(yǎng)、思想認識提高,還是心靈陶冶都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連續(xù)不斷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對給定的3個數字進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嘗試對4個數字排列。
2.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不同組合帶來的樂趣。
3.樂于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發(fā)現,能在合作討論的基礎上發(fā)現問題。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感知生活中數字組合的樂趣。
2.筆、白紙、4、3、9配套的數字卡片。
教學重點:了解幾個數字排列組合的規(guī)律。
教學難點:嘗試對4個數字進行排列。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馬路上有很多很多的汽車,怎樣在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車?
師小結:每一輛汽車都有不同的車牌號碼。
二、第一次操作,學習三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1.出示新車的圖片,
師:這是一輛新車,是藍色的東風標致。這輛車的車牌上有4、3、9三個數字,你們猜猜我的號碼會是什么?有哪些排列方法?
幼兒兩人結對合作,用三張數卡進行排列組合,一人排另一人記錄。(一組車牌一張紙)
2.展示車牌
3、4、9、4、9、3、3、9、4、4、3、9、3、4、9、3、9、4
師:我們來看看有重復的嗎?把重復的找出來。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測,拿掉重復的.車牌。
師:誰手中還有與黑板上不一樣的車牌。
師:你有什么辦法又快又好地檢查出來。
師小結規(guī)律:我們可以從小到大來排列,先從3個數字中找出最小的放在第一個,然后第一個數字不變,后面的兩個數字交換,就是第二種排列方法了,排好了以后,從第二個數字開始,也一樣將他固定,后面的交換。最后在到最大的數字和上面的方法一樣。我們來看一下,以3開頭的有兩種方法,后面的也是,所以三個數字有6種排列方法。
三、第二次操作,鞏固3個數字的排列。
1.師:請小朋友按照老師的方法再去試一試,我們來交換一下,剛才記錄的孩子現在排列,剛才排列的孩子請你記錄。這次請你們寫在一張紙上。
2.幼兒兩人合作,再次尋找和記錄3個數字的不同排列組合。
3.教師巡回指導,查看幼兒完成情況。
四、第三次操作
1.師:如果在3、4、9當中再加一個數字1,那有哪些排列呢?請你也來用剛才的方法來試一試。
2.師:4個數字組合,我們可以先將前面的兩個數字固定不動,我們可以來看看有幾種排列。
五、結束活動
原來數字組合有這么好玩,我們在去找一找看看還有哪些地方也有數字組合的。
活動反思:
本次教案是“一課三議”后的最后定案,本次活動上下來解決了先前提出的“重點問題”,可是依然存在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活動過程清晰流暢,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但在重點問題:3位數字排列的規(guī)律上我沒有真正的講解清楚,導致后面的4位數字有一大部分孩子沒有真的弄清楚這種規(guī)律和學會排列的方法。數學活動講究讓孩子自己去觀察——發(fā)現——思考——總結,而我恰恰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主體性,一味的主導孩子根據教師的流程來學習,輕視了孩子的“學”,在小結規(guī)律時,我的語言缺少規(guī)范性和嚴謹性和科學性,而這些是數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顒又校處熤蛔⒅丶w,忽略了與個別孩子的交流,在很多細小環(huán)節(jié)的處理上還不是很恰當,值得在以后的活動中慢慢改進。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電視里熱播的一檔節(jié)目是李小龍傳奇,我發(fā)現班里的男孩子很喜歡模仿他的動作,并且還要來下招牌式的“哈!”。師坤小朋友平時周末有在興趣班學武術,而行健則在學跆拳道,班里其他的男孩子便會跟著他們學兩手,女孩子也饒有興致的觀看,但是他們都只是會耍兩下,并不理解其真正的內涵以及學功夫的作用是什么。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教學活動能夠讓幼兒初步的掌握一些功夫的基本動作,并且讓他們嘗試看圖學譜學招式,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感受中國武術的魅力與精神,理解其深刻的內涵。
活動目標:
1、嘗試看圖譜學功夫招式,體驗與同伴共同探索,表演的樂趣。
2、感受中國武術的`魅力與精神。
活動準備:
1、帶有文字提示的功夫明星的照片和在練功夫的外國人、老人、年輕人、 小學生、幼兒和小寶寶的圖片。
2、3組功夫圖譜和帶“?”小標簽。
活動過程:
一、 教師腰間系紅色腰帶出場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一登場就轉個圈,請幼兒來說說老師今天的裝扮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來說說他們知道的功夫明星有誰。幼兒一邊說,教師一邊出示PPT圖片。
二、 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要練功夫。
幼兒回答,教師總結:練功夫可以自我保護,可以見義勇為,可以強身健體。
三、 看圖譜學功夫。
1、在幼兒對中國功夫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師播放幼兒功夫視頻,增加幼兒對功夫的興趣。
2、教師先出示4張功夫圖譜,指導幼兒如何看圖譜做動作,并讓幼兒學會識別一些箭頭的指向。
3、教師組織幼兒不能多于10人 ,不能少于8人自由組合,分成3組。
4、教師出示3組圖片,請幼兒自由組合看圖譜學功夫。
5、教師邊放音樂“中國功夫”,邊在旁指導幼兒根據圖片做動作。如有問題,可以在問題處貼上小標簽。
四、 解決幼兒的疑問。
1、請幼兒在看不懂的圖譜上貼上小標簽,大家一起解決。(重點指導轉身、踢腿的動作)
2、問題解決后,再次練習。
五、 幼兒表演
1、幼兒分組看圖表演,教師讓其他幼兒安靜觀摩并評價。教師提問觀摩的 幼兒: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看他們是根據圖譜在做嗎?評出最優(yōu)秀的小組。
2、每組幼兒站在自己的圖譜前,教師播放音樂,三組幼兒一齊表演。
3、再次請幼兒分小組討論,每組選出兩名最好的幼兒上臺表演功夫。
六、 活動延伸:
教師:老師發(fā)現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我們的中國功夫,我們還有許多動作要學的,那么讓我們一起回到教室繼續(xù)學習,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精選】大班教案09-08
【經典】大班教案08-23
[經典]大班教案08-20
大班教案(經典)08-27
[精選]大班教案08-13
大班教案[精選]07-31
(經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