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優(yōu)選【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常見恐龍的名稱以及生活習性。
2、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
3、激發(fā)幼兒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動準備:
1、能插接的恐龍蛋圖片;幼兒自帶恐龍蛋玩具。
2、《恐龍世界》錄象;大記錄紙一張。
3、在家和父母一起收集有關恐龍的資料,嘗試提出問題。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神秘的恐龍蛋
——教師出示一個很大的可以打開的蛋寶寶圖片:看看誰來了?小朋友猜猜它是什么蛋?(幼兒自由猜測)
——教師:咔嚓,蛋寶寶裂開來了,瞧,誰出來了?(恐龍出來了)
——教師:原來這是一個神秘的恐龍蛋,小恐龍就是從這個恐龍蛋里鉆出來的。
2、交流:我所知道的恐龍。
——這段時間我們已經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了很多恐龍的資料,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知道有哪些恐龍?它們是什么樣的?它們有什么本領?
——幼兒交流講述。
3、設疑:我還想知道什么。
——教師:小朋友真能干,已經知道了這么多恐龍的知識。那除了這些我們已經知道的,你們還想知道哪些恐龍的知識呢?你可以把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大膽地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答。
——鼓勵幼兒大膽提問,教師對幼兒的提問用文字的形式及時地記錄在大記錄紙上。
4、觀看《恐龍世界》錄象,解答幼兒疑問。
——小朋友提了這么多恐龍的問題,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找一找有沒有我們要的答案。
——幼兒觀看錄象后,教師針對記錄紙上的問題讓幼兒自己解答。
5、恐龍是怎么滅絕的?
——可是,這樣的龐然大物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億七千萬年以后卻一齊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請你想一想、猜一猜、說一說。
——幼兒自由討論、猜測并交流。
——教師小結:就象你們的猜測一樣,我們的科學家也作了各種猜測,但卻都沒有根據,所以恐龍的滅絕,至今為止,仍然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小朋友,你們覺得恐龍神秘嗎?希望我們小朋友努力學習,不斷地去探索、研究恐龍,早日找到答案。
6、結束活動:玩恐龍蛋。
——幼兒自由玩恐龍蛋玩具自然結束。
活動建議和延伸
1、有條件的幼兒園可組織幼兒參觀恐龍園。
2、可組織幼兒繼續(xù)收集恐龍的圖書、圖片、錄象資料,了解恐龍之最,舉行“恐龍知識大比拼”的比賽。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現(xiàn)象
2.對教師講解的內容有所理解
過程與方法:
通過講解和實驗,讓學生初步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在教學中滲透人文主義教育
2.通過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習物理知識和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
【教學方法】
演示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學習一門新的學科—物理,你聽別人說過物理嗎?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樣的呢?誰起來說一下?(讓學生起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二、新課教學
1. 演示幾個實驗,說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讓學生先猜測現(xiàn)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兩只試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紅墨水。
做法:大試管裝入過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試管,倒過來,水流下,管上升。
現(xiàn)象:試管自動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個乒乓球放在一個倒扣的'漏斗中,通過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現(xiàn)象:乒乓球懸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讓學生撕下兩張紙,用力吹兩張紙的中央,發(fā)現(xiàn)紙靠近。
。3)器材:兩只大燒杯,雞蛋,清水,鹽水。
做法:把一只雞蛋分別放入兩個大燒杯中。
現(xiàn)象:雞蛋有浮有沉。
。4)器材:導線,開關,電池組,小燈泡,變阻器。
做法:連好電路,閉和開關,移動滑片,觀察小燈泡的發(fā)光情況。
現(xiàn)象:燈變亮。
2. 物理不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xiàn)象。
(讓學生先說說自己的看法,教師再解析)
提問1:人聽到子彈聲再躲來的及嗎?為什么?
解析:子彈出膛飛行時的速度比聲音快,所以來不及。
提問2:我們對著水中看到的魚用手去抓,能抓到嗎?
解析:抓不到,我們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魚在像的下邊。
提問3:黃浦江邊的路燈,水中的像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詩云“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熒。微微風簇浪,散做滿河星”,起伏的水面相當于許多平面鏡,每盞燈在水里有好多像,連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問4:冬天的冰花結在玻璃的內表面還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問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還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結:同學們,今天對所提的問題的分析,大家可能還領會不了,沒關系,隨著以后的學習大家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
3.怎樣學好物理。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勉勵學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學問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記硬背,貴在理解,要多問,“為學貴有疑,有疑貴問師”,不要以為問老師一些簡單的問題會遭到恥笑,而不問。
。3)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社會。
我們學了知識以后,如果能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就完成了一次飛躍,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問,又從課本中找到根據,就又完成一次飛躍。
(4)像科學家那樣探究。
介紹伽利略的貢獻:伽利略望遠鏡,伽利略溫度計等。
尊稱:近代科學之父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八頁“伽利略對擺動的研究”,并討論材料后的幾個問題。
小結:學習物理,就要仔細觀察周圍的世界,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善于動手,加以實踐,找到規(guī)律。
三、作業(yè):
閱讀“科學之旅”,說說你打算怎樣學好物理課。
科學教案 篇3
認識鞋的正反
活動目的:
1、分清鞋的正反,學習區(qū)分鞋的正反的方法。
2、提高觀察能力、辨別力。
3、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
活動準備:
1、紙制鞋樣每人一雙,貼絨板,大的一樣的鞋子兩雙,大鞋樣一雙貼有笑和哭的表情。
2、“找朋友”的音樂磁帶一盤,另“開汽車”和“哭”“笑”的音樂磁帶。
3、創(chuàng)設鞋阿姨的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接鞋阿姨的電話:喂!是鞋阿姨啊,什么事?哦,好的!皠偛判⒁檀螂娫拋,讓我們去參觀,高興嗎?”“呀鞋阿姨家的鞋可真多,
出示一雙放反的鞋樣。(哭聲)
教師問:“鞋娃娃,你為什么哭呀?”
鞋娃娃:“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難受了!
教師:“誰來幫助鞋娃娃?”教師請一個幼兒把鞋正過來。
鞋娃娃:“現(xiàn)在舒服多了,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謝謝你們!
二、引導幼兒進一步辨別鞋的正反。
出示兩雙鞋樣(一正一反)。“仔細看看,這兩雙鞋子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和旁邊的'好朋友說說,然后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表揚能認真觀察的小朋友。
教師總結:穿對的鞋子就像兩個好朋友頭碰頭,中間有個小窩窩,就像兩個好朋友張著嘴笑。如果頭和頭不在一起,那就是在生氣,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說明鞋子穿反了。有了這個方法,我們就能分清楚鞋子的正反了。
三、通過做游戲,反復操作,分清鞋的正反,并學會穿對鞋。
1、“送鞋娃娃回家”
游戲方法:將小鞋樣(幼兒每人一雙)擺在教室四周。
教師:“看!鞋阿姨家還有很多鞋娃娃沒有找到好朋友呢,請小朋友來幫助它們找到好朋友,再送它回家,好嗎?”“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幫鞋娃娃找到朋友呢?”請個別幼兒講述,教師小結,然后幼兒去幫鞋娃娃找朋友
幼兒每人拿一雙鞋樣貼到貼絨板上,然后集體評價,看看誰找錯了,為什么,應該怎么放?”重點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自己的鞋子的?
3、“找朋友”
游戲方法:教師和幼兒將鞋子脫下放在椅子下面,一起聽音樂做找朋友的游戲。音樂結束,幼兒快速找自己的鞋子穿好。
要求:鞋子要穿對,教師檢查。
四、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探索鞋子的興趣。
“鞋阿姨今天真高興,因為小朋友幫了她很多忙。她家的鞋娃娃多么?其實啊以后做成了鞋子就更好看了,那么那些鞋子會用什么材料來做呢,小朋友先回家去看看自己家的鞋子都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下次我們再去鞋阿姨家做客、交流好嗎?”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一些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的新成就。
2、了解科學技術提升和改變了農業(yè)生產單純依賴自然的局面大大地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的效益。
3、知道我國是一個傳統(tǒng)的、發(fā)展中的農業(yè)大國,解決了世界上五人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是我國農業(yè)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重點:
了解我國農和品的進口與出口情況,以及我國與世界的農業(yè)交流,增強國際理解。難點:列成對我國農業(yè)充滿希望和憧憬的發(fā)展態(tài)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 導入
2、閱讀與介紹。
在閱讀袁隆平院的照片和文字時,進一步討論:“袁隆平院科學研究的成果增產了那么多糧食,這說明了什么呢?”(科學技術具胡巨大的力量,是第一生產力。)
在欣賞玻璃日光溫室、無土栽培技術的照片和文字時,討論無土栽培技術。對學生可能不十分清楚的這部分內容,老師可結合教科書上的圖片進行講解。
在欣賞網箱養(yǎng)殖、規(guī)模化禽蛋養(yǎng)殖,現(xiàn)代化飼養(yǎng)牲畜的照片和文字時,討論“這些是何生產公式?,這些生產技術有什么好處?”者可結合圖片進行講解。延伸性討論:“你還知道哪些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方式?”
3、老師總結:“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并應用到農業(yè)生產上,才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yè)生產的'產量和質量,在現(xiàn)代農業(yè)生產中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為我代勞的生活提供站越來越豐富的優(yōu)質產品!
第二課時:
1、導入。“前面我們了解到,改革開放的中國已經邁進了現(xiàn)代農業(yè)的門檻,科學技術又為農業(yè)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向著農業(yè)現(xiàn)代化的目標大踏步地前進。甸的農業(yè)不僅為我國,同時也為世界做出了偉大貢獻。”
2、閱讀與討論。(1)我們偉大的祖國用只占世界十分之一耕地解決了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免除了饑餓。(2)我國有4.7億人口從事立契農業(yè)勞動,我國與世界各國進行著農產品的交流。通過討論知道,我國既出口農產品,也進口農產品,這就是世界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和貿易往來。
3、小組探究。指導學生分小組讀教科書上的圖,查找一下我國出口哪些農產品,主要出口到什么國家和地區(qū);我國主要進口什么農產品,是從世界哪些地方進口的。組織學生指圖討論。
4、發(fā)表與交流。
。1)各小組進行識圖匯報和交流,同時也可以邊匯報,邊組織學生在世界地圖上標注我國出口和進口農產品的情況,老師引導學生我國的農產品銷往世界各國,又從世界各國購進必需的農產品。
。2)學生匯報見過和吃過的進口水果、奶制品、畜產品等。
5、老師總結。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布置:在教室內用物品圍成一小池塘。
教具學具:電腦、圖片若干、鴨媽媽掛飾一個、小鴨掛飾五個、小筐一個、小魚五條。
活動目標
認識并會找出1和許多。
知道1和許多的關系。
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引起動機
教師播放許多動物的聲音,以許多動物參加小貓的生日晚會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電腦演示
。ㄒ唬、教師讓動物一個一個地出現(xiàn),然后全部合在一起,幫助幼兒初步認識"1"和"許多"。
。ǘ、教師出示圖片,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1"和"許多"。
。ㄈ、幼兒操作圖片,找出"1"和"許多"的物體。
。ㄋ模、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知道"1"和"許多"的關系。即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1、出示許多"小鴨"掛飾,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
2、分發(fā)"小鴨"頭飾,讓幼兒理解"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3、以"小鴨捉魚"的游戲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教師:一個鴨媽媽帶著許多小鴨去池塘捉魚。池塘里游來多少條小魚?
(許多條 )鴨媽媽請每只小鴨捉一條小魚,再請小鴨把捉到的小魚一條一條放入媽媽的筐里。
4、以"小鴨游泳"的游戲形式,讓幼兒加深理解"1"和"許多"的關系。
教師:捉完小魚,我們現(xiàn)在開始學游泳了。鴨媽媽拍到哪只小鴨,那只小鴨就跳到池塘里游泳。鴨媽媽一個一個拍小鴨,小鴨一個一個跳入池塘里。現(xiàn)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鴨?(許多只)天黑了,我們要回家了。鴨媽媽再一個一個地拍小鴨,小鴨一個一個的上岸,岸上就有許多小鴨了。
三、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今天捉了許多小魚,現(xiàn)在一起回家煮魚吃吧。
鴨媽媽帶著小鴨,唱著歌兒回家:"一條一條又一條,許多小魚水里游。一只一只又一只,許多小鴨捉小魚。捉了小魚回家煮,回家煮!"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08-2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典)07-21
科學教案(經典)07-20
【經典】科學教案07-23
科學教案(精選)09-02
(經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