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優(yōu)選(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薄⒄J識陀螺的外形特征,知道陀螺的一些種類。
。、通過制作陀螺,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
。、探索制作陀螺奧秘。
活動準備:
。薄⒏鞣N陀螺。
2、牙簽、筆芯、火柴、吸管、各種厚薄不一的紙、蘿卜、橡皮泥、長短不一的筷子、大小不一的蓋子、水彩筆等若干材料。
活動過程:
。薄⒊鍪靖鞣N陀螺,激發(fā)幼兒興趣。
問1)這是什么?你們玩過嗎?你玩過什么樣的陀螺?(擰的、木頭的、電池的.、發(fā)條的等)
(2)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陀螺什么地方是一樣的?什么地方不一樣?(如:花紋、材料、顏色不一樣,陀螺的下面都有一個尖尖的東西等)
(3)為什么每個陀螺底部都是尖尖的?
(4)今天老師帶了一只特別的陀螺,小朋友想不想看?(不平衡的陀螺)咦,它怎么不轉(zhuǎn)呢?(請幼兒說出自己的見解,師將陀螺修好,讓幼兒明白中間棒是保持陀螺的平衡)
(5)裝飾陀螺:你們覺得這只陀螺好看嗎?
(6)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看一看有什么?它可以做陀螺的什么?
2、幼兒選材,制作陀螺,師巡回指導,要求:先選材,再涂色,最后做中心棒。
。、幼兒自由玩。
問:你們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自由說)
。础熜〗Y(jié),將陀螺展示給客人老師看。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動作較靈活、協(xié)調(diào)。
2、愿意參加玩球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yīng)能力。
3、幼兒能自主結(jié)隊進行游戲,學會與他人協(xié)作,提高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皮球若干,筐子四個。
2、供幼兒記錄玩球方法的記錄紙四張、筆。
活動過程
1、球?qū)殞氉鲈绮佟獰嵘磉\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出處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體轉(zhuǎn)、腹背、跳躍等動作。
2、設(shè)計球的玩法。
﹙1﹚幼兒分成四個小組,自由在場地進行玩球。
﹙2﹚教師提出任務(wù):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個小組要創(chuàng)編出五種不同的玩球方法,定出每天怎么玩球,并在記錄卡上記錄。
﹙3﹚幼兒分組進行創(chuàng)編玩球的方法,大家共同想辦法,并在記錄卡上做記錄。
教師關(guān)注每個小組的創(chuàng)編情況,對于想不出來玩法的小組,進行啟發(fā),如想一想,身體的那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鼓勵幼兒用自己能看懂的符號記錄玩球的方法。
3、游戲:“天天玩球”。
﹙1﹚每個小組都將一周的玩球方法確定以后,教師組織幼兒觀看每個小組的設(shè)計,四個小組輪流進行。
﹙2﹚各種展示完以后,教師發(fā)出星期口令,每個小組的幼兒就一起做自己組確定的玩球方法,忘了可以參考記錄卡。
4、游戲“送球?qū)殞毣丶摇薄?/p>
每個小組排成一路縱隊傳球到筐中,看看哪隊傳的球多。
5、放松游戲:。
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放松動作:“我是一個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高,跳得高,拍得低,跳得低,紅的綠的都會跑!
當說完“紅的'綠的都會跑”這句話時,幼兒四散跑,教師做追逐著,追到誰,誰就下場休息。
游戲玩2—3遍自然結(jié)束﹙視天氣情況決定幼兒跑動的時間和游戲的次數(shù)﹚。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中班教案 篇3
設(shè)計思路:
《加油干》是一首革命歷史性的民歌,歌曲中以演唱勞動號子的形式來表現(xiàn)人們在勞動、生產(chǎn)中的激動場面;顒釉O(shè)想通過情景表現(xiàn)、圖譜、對唱以及師幼互動等形式學習歌曲內(nèi)容,掌握歌曲難點,從而了解這種具有代表性的.勞動歌曲特點。
活動目標:
1、通過合作表演,初步感受勞動歌曲的獨特風格,體驗對唱的快樂。
2、能看指揮、圖譜與同伴對唱。
3、初步學習歌曲內(nèi)容,掌握歌曲十六分節(jié)奏的難點,并嘗試創(chuàng)編加油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桌子一張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活動,引導幼兒無意識欣賞歌曲
——清唱歌曲與幼兒一同搬桌子進入
2、練聲部分
——以歌曲的第一句作為練聲曲進行上下行音高練習。
3、掌握難點,學唱歌曲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有關(guān)“嗬嗨”的加油動作,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出示節(jié)奏圖譜,引導幼兒掌握歌曲難點節(jié)奏(十六分音符節(jié)奏)
——以對唱的形式引導幼兒學唱歌曲(師幼對唱、幼幼對唱、分組對唱、個別表現(xiàn))
中班教案 篇4
[說意圖]
球?qū)τ谟變簣@的孩子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孩子們從小班就開始玩球。到了中班,已經(jīng)掌握了球的很多玩法,自由地滾球?qū)τ谒麄儊碚f也比較熟悉。結(jié)合中班孩子的實際水平,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花樣滾球上,難點則是朝指定方向滾球。具體目標是這樣設(shè)置的。
[說目標]
1、對滾球感興趣,充分體驗在不同路線、不同質(zhì)地的材料上花樣滾球的樂趣。
2、能手眼協(xié)調(diào)控制球向指定方向滾動。
3、有帶好球?qū)殞毜呢熑胃小?/p>
[說過程]
結(jié)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都圍繞帶球?qū)殞毴ヂ眯械挠螒蚯楣?jié)展開。根據(jù)活動目標和重點難點,我在提前和孩子們嘗試球的各種玩法后:
(一)首先做熱身運動。
老師和孩子一起伴隨鈴兒響叮當?shù)囊魳纷龊唵蔚那虿,這是熱身也是個準備活動(哼唱著簡單徒手示范)。在舒展身體的'時候,注意重點活動腰、手腕、膝蓋、腿、腳腕等部位,因為這些部位的活動和滾球的動作緊密相關(guān),同時通過球操,孩子們和球自然地成為好朋友。
。ǘ┗静糠郑
1、在這個基礎(chǔ)上,設(shè)置游戲情節(jié)并貫穿活動的始終。一開始,用游戲的口吻今天,咱們要帶著球?qū)殞毴ヂ眯欣参⒆,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調(diào)動起來了。
2、然后,準備多種材料,比如拱形小橋、墊子、爬坡、大紙箱子,并巧妙利用它們設(shè)計成難易不同的旅行路線,使孩子們在游戲中充分體驗花樣滾球的樂趣并且自然地掌握怎樣控制球向指定方向滾動。
路線主要分為四條,路面材料、設(shè)置的障礙物都不相同(結(jié)合路線圖講述):左邊的第一條路線有一條小河,孩子們把球滾到這里要及時接住球經(jīng)過小橋到達目的地,不能讓球掉到水里,這樣可以提醒孩子注意運球速度,同時鍛煉孩子的控球能力;第二條路線中的墊子就是草地,孩子們可以體驗在墊子上滾球的不同感受;第三條路線是爬坡、第四條中是紙箱組成的山洞)。
這樣,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走完一條路線可以接著嘗試另外一條路線,活動密度加大了,避免了很多孩子等待的現(xiàn)象,尊重了孩子的個體差異,更調(diào)動起了孩子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興趣。當然,隨著活動的深入,可以加長路程或者增多障礙物,也可以借助棍子、羽毛球拍等工具滾球提高難度,使活動具有挑戰(zhàn)性,孩子才會對活動始終保持新鮮感和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主要任務(wù)就是仔細觀察、及時幫助,使每一個孩子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都有進步。
3、在活動過程中,要及時關(guān)注孩子們的體力狀態(tài),適當調(diào)節(jié)孩子的活動量。當孩子比較累的時候可以用打雷了,要下雨了,快送球?qū)殞毣丶野蛇@樣的情節(jié),讓孩子得到休息、恢復(fù)體力,同時也練習了向指定方向滾的技能,因為球?qū)殞毜募以谥付ǖ姆轿。然后太陽出來了,球(qū)殞毨^續(xù)旅行,孩子們可以繼續(xù)探索。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2.在輕松的氣氛中感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折好的小狐貍、彩色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出示一只折好的小狐貍。
師:有一只孤獨的小狐貍,它沒有朋友,每天都一個人在森林里,它經(jīng)常會想:"我要是能有個朋友多好。怎樣讓小狐貍有好多朋友呢?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幼:
二、基本部分--觀察、交流
1.教師進行折紙狐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師:小朋友仔細看老師是怎么折出來的'。
2.教師邊操作邊說兒歌師:四個好朋友頭碰頭,四個角就是四個小朋友的頭,我們把它們擠到中心交叉點,然后把邊壓平。
師:接著讓四個好朋友背靠背,反過來,我們把四個角向中心交叉折,壓平?,四個小朋友多么親熱呀!
師:再將上下、左右兩條邊、兩個角對齊,壓平成一條線。
3.教師將折好的這一步反過來師:這好像四頂小帳篷,四個小手指當小柱子,把四頂小帳篷支起來,轉(zhuǎn)過去看一看會變成什么呢?
4.添畫師:現(xiàn)在讓我們給小狐貍畫上眼睛、嘴巴和胡須吧!你學會了嗎?現(xiàn)在請你們試一試來折一只小狐貍把。(難折的地方重點講一下)
5.幼兒嘗試折小狐貍折紙要求:折時要角對角,邊對邊、對齊壓平折,紙要平整。
6.幼兒拿水彩筆進行添畫
三、結(jié)束部分--游戲:森林音樂會
師:小狐貍有這么多的好朋友,它好開心啊。森林里要舉辦音樂會了,你們想讓你們的小狐貍參加嗎?
中班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教師講解,能理解詩歌內(nèi)容。
2. 幼兒能吐字清晰,感情真摯的朗讀詩歌。
3. 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好習慣。
二. 活動準備
1. 字卡:花貓、鏡子、瞧、胡須、盆、清潔、身體
2. 準備兒歌
3. 編手指操
4. 準備一些圖片
5. 一塊橡皮擦
三. 活動過程
1. 手指操導入:教師一邊讀兒歌一邊做簡單的手指操吸引幼兒對該兒歌的學習興趣。
2. 將詩歌分為三段進行教學
、 第一段“小花貓,……刷刷毛”
教師示范“咪x叫”“照鏡子”“刷刷毛”的`動作,讓幼兒跟學;
教師將這一段一句一句讓幼兒跟讀(3遍);
之后教師讓幼兒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讀完這一段后拿出字卡“花貓”“鏡子”“瞧”“胡須”讓小朋友了解
、 第二段“小弟弟,……滿臉都是黑道道”
教師先讀一遍,然后第二遍的時候幼兒跟讀,等幼兒理解后讓幼兒自己讀;
待幼兒讀第二段3遍之后向幼兒問問題:
小朋友,這個小弟弟滿臉黑道道,接著要怎么做呢?
等小朋友回答完后進入第三段的教學。
、 表揚小朋友思考問題,接著說:那么我們來看一看小弟弟他是這么做的好不好。
然后開始學習“端盆水,……志氣高!”
同樣是教師先示范,然后幼兒跟讀,再讓幼兒自己讀(3遍)
然后提問:在詩歌中,小弟弟是這么做的?讓幼兒個別回答。
之后拿出字卡“盆”“清潔”“身體”讓幼兒學習。
、 在教師帶領(lǐng)下把劃分的三段兒歌連在一起讀。
3. 游戲
讓幼兒熟悉兒歌后開展游戲鞏固所學的兒歌。
教師展開一段情景展示:森林里有幾只小動物想成為森林的保護者,現(xiàn)在他們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們想看看這幾只小動物嗎?等幼兒回答之后,將“小鴨,小豬,老虎,蝸牛”的圖片拿出來。
a之后問到:小朋友們你們想和這幾只小動物做朋友嗎?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小動物他們怎么樣呀?
重點讓幼兒觀察小動物的臉上,身上,爪子。請個別幼兒回答問題后
b再問到:那么這些臟兮兮的小動物要和你們做朋友你們愿意嗎?(待幼兒回答后)那現(xiàn)在我們來清潔它們好不好?
請個別幼兒用橡皮擦來把小動物身上臟的地方擦掉。
c等幼兒將小動物清潔完畢后問道:小朋友們看一看,現(xiàn)在的小動物都干凈了嗎?那你們愿意和干凈的小動物做朋友嗎?愛清潔的小動物身體好,身體好了可以做什么?(小動物可以保衛(wèi)森林,由此引導幼兒理解“身體好,長大才能把家保”的含義)
4.游戲結(jié)束教師小結(jié)。對幼兒說:我們也要向小花貓和小弟弟學習,做個愛清潔的小寶貝,上完廁所要洗手,碰到臟東西要洗干凈。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選)08-04
中班教案(精選)09-03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03
【精選】中班教案07-29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23
[精選]中班教案08-21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