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薄⒂懈星榈乩首x,體會文中思想感情,以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
2、學習并運用朗讀的方法;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场⒙(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知課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wù)勛约旱目捶ā?/p>
【教學準備】
預習、查字典掃除文字障礙;誦讀全文,讀好自己喜歡的角色。
【媒體】
多媒體計算機,背投大電視,音響,網(wǎng)絡(luò)。
【教學活動及設(shè)計意圖】
〖學習過程
感受→朗讀→探究→領(lǐng)悟→聯(lián)想遷移
〖教學設(shè)計
(課前播放動畫片《朋友》,以渲染氣氛3分鐘)
一、導入
主持人:剛剛升入中學的我們,在悄悄地長大,對許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見。對學習,對友情,我們可能與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許讓你無奈、傷心,甚至落淚。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羚羊木雕》講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開場白之后,大屏幕投影出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抹(mǒ)眼淚 攥(zuàn) 樹杈(chà) 寒顫(zhàn)
怦怦(pēng pēng) 逮著玩(此處逮 dǎi,不念 dài)
三、整體感知 角色朗讀
。úシ艑W生自拍自演的課本劇錄像6分鐘)
大屏幕投影:
圍繞羚羊木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同學們用簡要的語言概括。
《羚羊木雕》講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間發(fā)生的一場小矛盾!拔摇卑蚜缪蚰镜袼徒o了最要好的朋友萬芳,父母發(fā)覺了,逼“我”去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只得硬著頭皮開口,讓萬芳把羚羊還“我”!拔摇睂ε笥堰@樣反悔,傷心極了。這種矛盾說到底還是一個“代溝”問題。由于時代的變遷,知識背景的不同,兩代人在對待人生、理想、親情、友情以及價值觀等方面必然會有種種差異,也必然表現(xiàn)在許多家庭里。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概括,主持人概括后,進一步引導同學思考:在這場矛盾沖突中,究竟誰是誰非?要談出自己的看法,還要再讀課文研討。
(播放“情節(jié)示意圖”并講解)
分角色朗讀。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與朗讀是相輔相成的,朗讀有助于體會,體會越深刻,朗讀就越有感情。
大屏幕投影:
評價標準:重音 語氣 語速……
角色:媽媽 故事敘述者 我 爸爸 奶奶 萬芳 萬芳媽媽
媽媽的神態(tài):緊緊地盯著 十分嚴厲
媽媽的語氣:咄咄逼人 堅定
孩子的神態(tài):低著頭不敢看 一動不動
孩子的語氣:聲音有些發(fā)抖 哭著喊了起來
請分配到角色的同學到前面來,可以邊讀邊表演。其他同學當評委。
學生評價時,主持人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語氣評。看是否讀出人物的性格以及對此事的態(tài)度。(其他人物也可用此方法)
主持人小結(jié):媽媽的神態(tài)、語氣表現(xiàn)她固執(zhí)、生硬的態(tài)度,爸爸的聲音雖然很平靜,但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態(tài)度與媽媽實質(zhì)相同!拔摇北槐茻o奈、委屈、痛苦的心理與父母的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比。一面是“逼”,一面是“無奈”,兩個方面展示在同學們的面前,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
四、探究 合作
大屏幕投影:
1、女兒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芳,你認為事情怎樣處理才妥當?
。、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怎樣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
。、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不愉快的事情發(fā)生?
學生分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展示個性。教師指導,全班交流。如果學生的意見不一致,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注意擺事實講道理,把握好自己的觀點。不論觀點怎樣,教師都要給予鼓勵。要求既展開求異思維,又是合作學習。
五、結(jié)束語
主持人總結(jié):《羚羊木雕》展示了兩種內(nèi)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給萬芳;父母心中珍視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來,由此而起沖突。應(yīng)該說,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點,就不至于發(fā)生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了。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一方面,要學會思考,有主見;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為是,自作主張是不對的。推而廣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許多矛盾。
。ㄕn后播放歌曲《朋友》,在動聽的音樂聲中下課)
六、布置作業(yè)
【教學自評】
自評指標 自評等級
。 B C D
目標能體現(xiàn)新教學理念(“三維度”)、學生達成度高。
課型把握確切,內(nèi)容設(shè)計合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課堂結(jié)構(gòu)清晰嚴謹、有節(jié)奏,教師“主導”作用明顯。
媒體使用適時適事,效果顯著。
學生參與度高、氣氛活躍,師生互動。
【教學后記】
分角色朗讀,學生讀得異常的認真,這很容易讓學生融入課文;演一演文中的故事,并錄制下來在課堂放映,更能讓學生進一步地貼近人物,理解內(nèi)容。采用這些活動形式,學生能很快、很準地總結(jié)出了各個人物的語氣和性格,對課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通過自讀欣賞、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領(lǐng)悟藝術(shù)與生活的關(guān)系。
3、了解一些有關(guān)印度文化、藝術(shù)方面的知識。
學習過程:
一、導入:
許多同學喜愛繪畫,喜歡唱歌;也有些同學有樂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長,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鑒賞力。在上課之前,我們先欣賞一段舞蹈,請同學們說說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樂的片段)。
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舞蹈能夠反映不同的文化風情。比如說我們的鄰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獨具特色的歌舞聞名于世。下面,二、初讀,整體感知:
。ń處煼蹲x全文,語速稍慢)
想一想,描繪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優(yōu)美,也有一些生字詞,請同學們參考
注釋自讀全文,讀的時候用直線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可以查找字典、詞典;用波浪線勾畫出你認為用的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
三、研讀課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寫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語句或語段表現(xiàn)了舞蹈的美?
體會這些語段從服飾、姿態(tài)、神情、動作等多方面來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閱讀探析:
。ㄕ页鼍收Z句或語段,認真思考)
1、思考題一:
請你從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方法等方面思考,簡單地說說這些語句好在哪? ——生動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態(tài),以及作者的贊嘆之情。
——正面描寫結(jié)合側(cè)面描寫,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發(fā)讀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
2、考題二:
能否引用文中語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是舞蹈?或說說印度舞蹈主要表現(xiàn)些什么內(nèi)容?
——以有節(jié)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也可以表現(xiàn)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樂伴奏。
17、18節(jié))
3
問題一:
為什么第17 自己”?
能達到美的境界。
問題二:
第19為什么看了她們的舞蹈會體會到她們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點?
。ɡ首x第19小節(jié))
首先,藝術(shù)上的交流,能增強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所以,“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shù)” 其次,所有優(yōu)秀的藝術(shù)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養(yǎng)料,卡拉瑪姐妹也是一樣,“吸收著大地母親給予它的食糧的供養(yǎng)”。沒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沒有印度文化歷史的,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不會這樣優(yōu)美動人。
4、多媒體介紹印度宗教及文化概況。
——雖然現(xiàn)在印度屬于資本主義國家,但宗教勢力極大,所以也有人說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shù)形式、內(nèi)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xiàn)
宗教為主題?ɡ斀忝玫奈璧敢餐瑯尤绱,例如第18小節(jié)中提到的蓮花、鹿、孔雀、蛇等動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義。所以
五、練習:
延伸思考一:
引用原文說說,為什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能那么樣地打動人心?
——第19、20小節(jié)原文:“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shù):舞蹈、音樂、雕刻、圖畫都如同一條條的大榕樹上的樹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還會不斷地給她們以滋潤培養(yǎng)的。”
延伸思考二:
這篇文章的文字很優(yōu)美,值得我們一讀再讀。能否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或?qū)W習生活體驗,說說為什么冰心奶奶能寫出這樣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像卡拉瑪姐妹的舞蹈那樣打動人心?
——我個人認為,首先可能是
其次是她在文學以及其他方面堅持不懈的學習,許多寶貴的養(yǎng)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奮。一直筆耕不輟,堅。
六、比較閱讀:美。
七、結(jié)束語:無論我們將來要從事什么職業(yè),即使是與也應(yīng)當時時刻刻注意觀察和學習。我們的中華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樣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一世紀的青年,應(yīng)當珍惜、熱愛、學習、弘揚
語文教案 篇3
一、課文分析
這是《西游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的節(jié)選,屬文言文白話小說。課文描寫
二郎神楊戩受命到花果山,降服大鬧天宮并自名“齊天大圣”的妖猴孫悟空,與孫悟空斗勇斗智斗法,大戰(zhàn)幾百回合的經(jīng)過。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多變,跌宕起伏,充滿神奇的想象,語言詼諧俏皮,表現(xiàn)了孫悟空不畏強權(quán)、反抗鎮(zhèn)壓、爭取自由的,以及特立獨行、自傲好名、桀驁不馴、幽默諧趣的性格。
二、學情分析和教學思路
這是人教版七上第六單元里的第一課文。
首先,作為文言文白話小說節(jié)選,學生在語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障礙,教學時必須予以掃除。
其次,這個單元強調(diào)默讀、速度,此項能力的培養(yǎng)和檢測應(yīng)該體現(xiàn)在故事情節(jié)的復述和概括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可以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自行梳理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經(jīng)過,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多變,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第三,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想象世界”,因此,我們應(yīng)該引導學生抓住文中角色形貌之神奇、法力之神奇、法器之神奇等,體會神話故事大膽的超常的想象,從而領(lǐng)悟想象的本質(zhì)、方法和原則,讓學生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
第四,在描述大小二圣變身顯法,斗智斗勇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時,語言準確傳神、諧趣俏皮,與孫悟空的性格十分吻合,可以引導學生加以體會。
最后,針對課后練習四,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故事矛盾沖突的背景、本質(zhì)及其必然結(jié)局,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和性格。
三、學習目標:
1、提高閱讀的速度,學會復述和概括故事情節(jié),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跌宕(過程與方法);
2、體會本神話故事大膽超常的想象,領(lǐng)悟想象的本質(zhì)、方法和原則,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知識與
能力);
3、欣賞文中準確傳神體現(xiàn)形象的身份、性格的語言、動作和心理描寫,體會語言的諧趣俏皮特點(知識
與能力);
4、分析大小二圣雙方矛盾沖突的背景、本質(zhì)及其必然結(jié)局,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精
神和性格(情感和觀念)。
四、學習重點:
1、體會本神話故事大膽超常的想象,領(lǐng)悟想象的本質(zhì)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
2、欣賞文中對主要形象的語言、動作和心理的`重要而精彩的描寫,體會語言的準確傳神、諧趣俏皮。
五、學習難點:
分析大小二圣雙方矛盾沖突的背景和本質(zhì),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孫悟空的和性格。
六、課前預習:
1、《西游記》的作家、作品常識;
2、《西游記》第六回的故事內(nèi)容,了解的故事背景;
3、查閱字典,掃清課文的詞語障礙;
4、學生自行觀看1965年版的國產(chǎn)動畫片《大鬧天宮》。
七、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
1、檢查《西游記》的作家、作品常識;
2、提問“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故事背景;
3、通過課件出題,檢測重要字詞的形、音、義的理解和掌握。
。ǘ┧僮x課文,復述故事,概括情節(jié)
1、打開計時器,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快速閱讀課文;
2、用課件出題,要求學生在扼要復述的基礎(chǔ)上用小標題概括故事情節(jié),并理出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過程。(堂上書面作業(yè))
3、用課件出題,讓學生思考:為什么課文不寫大小二圣不一下子就拿出最高強的法術(shù)一兩個回合便分出勝負?從而讓學生體會故事情節(jié)的曲折多變、跌宕起伏。(文喜見山不喜平)(口頭作業(yè))
。ㄈw會想象,學會想象
1、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神奇的想象,用課件出題,讓學生從下列角度思考:(堂上書面作業(yè))
。1)神奇的角色
(2)神奇的形貌
。3)神奇的法術(shù)
。4)神奇的法器
2、引導學生理解想象的本質(zhì)和方法,初步形成想象的思維模式:(堂上筆記)
神話想象是超現(xiàn)實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其本質(zhì)和方法是
將各種生物和非生物組合成具有神奇的形貌、神奇的法術(shù)和神奇的法器的人類、神仙、佛道、妖魔、鬼怪,賦予它們?nèi)、神、物的屬性、特點和變化,并在此基礎(chǔ)上構(gòu)筑故事情節(jié)。
3、引導學生掌握想象的依據(jù)和原則
。1)想象要從角色的身份和性格出發(fā)
。2)想象要從故事的具體的場景、情節(jié)、沖突的描述的實際需要出發(fā)。
不能胡思亂想,天馬行空。
(四)品味描寫,體會其幽默諧趣俏皮的風格特點(自主學習,自由探討,口頭作業(yè))
1、把握文中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適應(yīng)故事的情節(jié)和場景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體會描寫的準確、生動、傳神。
2、分析對孫悟空的描寫與孫悟空的性格特點的關(guān)系,體會語言的幽默俏皮。
先是瞧不起別人,當打不過別人時,就失了方寸、亂了陣腳,被迫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改變形貌,企圖偽裝起來,隱藏起來。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它的變化破綻百出,被一一識穿,最終只得落荒而逃。整個過程中,孫悟空的形貌變化、心理活動和行為舉止都十分滑稽俏皮、諧趣可笑。
。ㄎ澹┓治雒軟_突,理解中心,把握形象性格
1、課件出題
大小二圣變身斗法的背景和本質(zhì)是什么?為什么要大戰(zhàn)幾百個回合?而且總是孫悟空落荒而逃?(可以作為拓展性的課后作業(yè)或?qū)哟胃叩膶W生的思考練習)
提示:孫悟空大鬧天宮,不服管束,不把佛祖、菩薩、神仙放在眼里,犯了天條,冒了天威,還自名為“齊天大圣”,所以二郎神奉命來到花果山降服孫悟空這只“妖猴”。
大戰(zhàn)幾百個回合,表明變身斗法的艱苦曲折,旗鼓相當,亦表明孫悟空的本領(lǐng)高強,驍勇頑強、機智靈活,難以降服。這刻畫了孫悟空桀驁不馴、幽默詼諧的特點,以及不畏強權(quán)、反抗鎮(zhèn)壓、爭取自由的。
孫悟空屢敗屢戰(zhàn),總是落慌而逃,原因是二郎神得到佛祖、菩薩、神仙、天兵天將的協(xié)助,人多勢眾,而且有比孫悟空更厲害的法術(shù)和法器,而孫悟空勢單力薄。
二郎神是佛祖的衛(wèi)道士(相當于軍隊和警察),是佛祖派來鎮(zhèn)壓犯上作亂的孫悟空的,代表維護統(tǒng)治秩序、等級制度的幫兇勢力。孫悟空是反抗強權(quán)的愚弄奴役和鎮(zhèn)壓統(tǒng)治、爭取平等自由者的代表。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并理解成語意思;
2、朗讀并背誦相關(guān)的兒歌;
3、熟讀老子原文。
教學過程:
一、交流成語,走進老子
1、背誦積累的道德經(jīng)成語。
2、看圖猜成語。
師導入:成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jié)晶,是濃縮的文化。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次走近《讀老子,學成語,誦兒歌》這本書,從經(jīng)典作品中學習成語。
二、學習成語,初讀老子
1、漢字趣解。
過渡語:看到大家如此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漢字趣
解送給大家!猜猜它會是什么字呢?
出示圖片,邊看圖標講解:
最早的“和”字是由“龠(yue,古代樂器)”和“禾”組成,本義為以聲音相應(yīng)和,協(xié)調(diào)地跟著唱或伴奏,此時讀音為四聲he.
2、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和的詞語?
3、今天我們要學的成語是——《六親不和》這個成語也含有和字。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兩遍)
三、理解成語,熟讀兒歌
1、成語簡介
六親不和的意思是指與親族、親戚之間的關(guān)系不好。這個成語是從《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中提取出來的。
2、聽老師讀道德經(jīng)原文。
3、過渡語:有一首和“六親不和”有關(guān)的兒歌在等著和大家見面
呢!請看。ǔ鍪緝焊瑁
(1)自己試著來讀一讀吧!
。2)、師范讀。
請聽老師讀一遍,聽清你不認識的字的讀音,默默記在心里。
注意,一邊聽一邊指著字。
。3)、鞏固,熟讀兒歌。
A現(xiàn)在一起將整首兒歌讀一讀。
B誰敢當老師帶大家讀?(兩名學生分兩節(jié)帶讀)
C是不是每個同學都會讀這首兒歌呢?現(xiàn)在同桌互相檢測一下吧。(讀得好夸夸他,讀錯了當小老師教教他。)(檢測:誰能流利地讀給同桌聽?)
(4)、男孩女孩比賽讀一讀吧!
(5)、填空檢測。
四、拍打節(jié)奏,背誦積累
過渡語: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熟讀才能成誦。怎樣才能讀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秘訣:要注意把握好詞語意思間的'停頓哦!
1、師出示畫有停頓符號的兒歌。(斜線表示語氣的停頓)
2、請聽老師如何讀出節(jié)奏。
3、打節(jié)拍齊讀。
4、同桌試著背給對方聽。
5、誰敢背給大家聽?(指名)
6、全班拍手背誦。
五、增量發(fā)現(xiàn),生活鏈接
1、學生說說自己最愛的家人,為家人做過哪些事?
2、自己讀增量發(fā)現(xiàn)后回答問題:“六親不認”和“六親不和”意思一樣嗎?
六、暢談收獲,總結(jié)課堂
孩子們,你們的家人都很疼愛你們,你們也很孝順他們,一家人相親相愛是多么的幸福啊。說說你本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升國旗》一課,是一首清新自然,簡潔易懂的兒童詩。三句六行,押運上口,好讀易背。學習這首詩,使孩子們明白國旗是我們祖國的國旗,升旗時要奏國歌,我們要敬禮的生活知識。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是本課的重點。圖畫的內(nèi)容是校園里國旗的情景。
教學理念: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知道,國旗是我們祖國的國旗,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與標志,我們應(yīng)該尊重和愛護國旗。從而更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認識“升,旗”等7個字,學寫“升,國”等8個字。
3、學習偏旁“口,紅,貝,衣”。
4、了解國旗,懂得尊重國旗,熱愛國旗。
5、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做到讀中有情。朗讀的形式可以是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的自由讀,個人讀,引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教學重點:感悟熱愛國旗的情感。
教學難點: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準備:升國旗錄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師:親愛的同學們,每周一的早上我們在操場上做什么事?你們的心情怎樣,想用那些詞語來表達呢?讓我們到天安門廣場去感受國旗冉冉升起的壯觀景象吧!(播放天安門升旗的錄象)
二、初讀課文,探究識字。
1、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并齊讀課題。
2、匯報資料收集成果,(1)學習小組進行資料共享,感覺課前準備活動,收集資料的'快樂。(2)匯總資料,由代表發(fā)言,講我們了解的“國旗”。(3)教師適當,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它代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
3、自由讀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我們的書上是怎么說的嗎?現(xiàn)在請同學們快速打開課本,自由讀課文,并且把不會的字圈出來。
4、現(xiàn)在同學們小組內(nèi)互相幫助學習生字,讀通讀順課文。
5拼音識字小組賽。
師:出示標注拼音的生字:“升,旗,起,正,您,敬,禮”,小組“開火車”,哪組又快又準,哪組就可得到優(yōu)秀獎。
三、朗讀感悟。
1、指導看圖,引讀第一句。
。1)我們的國旗是什么樣子的?
。2)出示句子: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
。3)指名讀
。4)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是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地語氣讀這句話嗎?
。5)指導朗讀第一句。
2、指導看圖,引讀第二句。
(1)升國旗時,我們聽到了什么?
。2)在國歌聲中,五星紅旗是怎么升起來的?
。3)出示句子:國歌聲中,高高升起。
(4)多媒體演示升國旗。,五星紅旗升的多高啊,在祖國的藍天上隨風飄揚,誰來讀這一句。、
。5)指導朗讀第二句。
3、指導看圖,引導第三句。
(1)升國旗時,同學們應(yīng)該怎樣做呢?
。2)我們立正,向您敬禮。
。3)指名讀句子,并做動作。
。4)“您”在這兒指誰?”您”一般用在長輩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稱呼那些人?你能有感情的讀出這句話嗎?
。5)指導朗讀第三句。
。6)表演朗讀第三句。
4說話訓練。
同學們,你們學了這首詩,看了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現(xiàn)在想對國旗說什么?
出示:國旗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名自由說)
升旗儀式結(jié)束了,同學們的心情激動嗎?讓我們一起把這首兒歌背一背,好嗎?
四、愉快識字
1、認識新偏旁,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并指導學生書寫。
方框兒。與“國”字相結(jié)合,說明其表示“圍起來”的意思,掌握先外后內(nèi)再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并說出“國”字的結(jié)構(gòu)。
學習示字旁。了解偏旁的變形,與”禮”字一同學。
學習“絞絲旁”,注意“紅”字的寫法。
示范寫“歌”,注意左右大小的安排。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字型,可以講故事,編順口溜,猜謎語,組詞等,每人選一至兩個字在小組中交流,加深對字型的記憶,對字義的理解。
3、鞏固識字,通過猜字游戲加深記憶。
五、擴展延伸。
1、說說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過升國旗。可以用幾句話描繪,也可用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小組內(nèi)交流。
2、進一步收集國旗資料,可了解五星紅旗的象征意義,也可以收集外國國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