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6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認識“手”部(手字底)讀懂課外內容,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復述課文。能通過觀察圖畫、講述故事,使學生懂得謙讓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對人謙讓的美德。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孔融為什么拿小梨,教育學生學習孔融對人謙讓的美德。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訓練口頭復述故事的能力。
教時:
兩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會生字的讀音,理解字詞意思;讀懂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謙讓的道理。
教學過程:
啟發(fā)談話,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老師向你們提出的家庭禮儀要求嗎?(指名講
講)(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東西要讓給長輩)對,這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古時候,有一個人在這方面為我們做出了好榜樣,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他的故事的課文。
板書課題:
18.孔融讓梨(齊讀課題)
問:讀了課題,你知道課文主要寫誰?(孔融)寫他的什么事?(寫他讓梨的事)。
指導看圖,了解課文大意。
圖中哪個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小孔融是怎樣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學習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自由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正音:讓(rang):讀準翹舌音和后鼻韻母。
歲(sui):讀準平舌音。
拿(na):讀準鼻音“n”
出示詞語卡片認讀新詞。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
學生回答后老師小結:課文共有五句話,四個帶“!保ň涮枺┑木渥樱1個帶“?”(問號)的句子。全文分為兩個自然段來寫,第1、2句為第1自然段,第3-5句為第2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開頭都低兩個格寫。(認識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
講讀第1自然段:
第1小組讀第1句,學生思考回答:
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從圖中哪里看出故事發(fā)生在“從前”?(圖中人物的衣著是古時候的衣服,他們的頭發(fā)梳妝也不同于現(xiàn)在,說明時間距離現(xiàn)在很遠很遠。)
課文不用“從前”,可以換個什么詞?(“古時候”、“很久很久以前”)。
誰能用“從前”說一句話?
第2組朗讀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時有多大?一天他和誰干什么?
。ā八臍q”說明孔融那時很小,相當于上幼兒園的小朋友,比我們現(xiàn)在還小兩三歲。)
把兩句話連起來讀讀。(指名讀、小組讀、開火車讀)。
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講讀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塊吃梨時,他是怎樣做的,課文哪一句告訴我們?(齊讀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圖,問:“拿了”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做“拿”的動作?兹谀眯±媸莿e人要他這樣做的嗎?(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這時誰看見了?他的神態(tài)怎樣?(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卻拿小的,這時候,爸爸看見了,感到很奇怪,他說了些什么?(指名讀第2句)
指導朗讀爸爸說的話(幻燈顯示)(范讀、齊讀、自由讀、指名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老師提示:“問”:有不懂的地方向對方提出來。所以句子要用“?”(問號)。
你從圖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問孔融?(因為爸爸對著孔融)。
假如你是孔融,你會怎樣回答?(讓學生講講自己的想法)。
。9)孔融怎樣回答的?指導朗讀最后一句。
(10)孔融和哥哥一塊兒吃梨,他為生么吃小梨?從他的法和說話中,
可以看出孔融是個怎樣的'孩子?
。11)你們現(xiàn)在知道課題中的“讓”字是什么意思了嗎?(讓學生說說)。
老師歸納:“讓”的意思是把好處給別人。課文是指孔融把大梨
留給其他人,自己吃小的。這是一種對人謙讓的美德。
。12)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話連起來讀讀。
。13)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第2自然段。
朗讀全文。
問:你們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應怎樣做?(四人小組討論后指名說說)。
作業(yè):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要點:
復述課文、指導寫生字。
過程:
復習:背誦課文。
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一個念旁白,一個當爸爸,一個演哥哥,一個淹孔融)
復述課文。
要求: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故事講出來,要講得生動、完整,重點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時,他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自由講、四人小組講、指名講、師生評議)
指導書寫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認識3個復韻母,以及兩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準音,認清形,熟練拼讀音節(jié)。
2、 能根據(jù)圖畫正確認讀雙音節(jié)詞,進一步掌握漢語拼音的拼讀方法。
3、 繼續(xù)運用看、讀、記、拼、想的方法學習本課,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帶音節(jié)字卡:聶、葉、寫、學、雪、兒、耳、二及三個韻母、兩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音節(jié)卡。
2、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拼音樂園,有兩棵大樹及適量花草。
3、三只鳥兒:麻雀、啄木鳥、喜鵲的圖片及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1、 談話導入:小朋友,我們今天到拼音樂園去秋游,好嗎?瞧,拼音樂園里有好多氣球。(黑板上貼有不同顏色、圖案的氣球,背面寫有學過的聲母、韻母、音節(jié)。)
2、 生摘氣球
師:你們喜歡漂亮的氣球嗎?你喜歡哪個就把它摘下來,不過,氣球背后都有一個小秘密,你得把它讀給大家聽,讀對了,這個氣球就送給你了。
3、 給氣球分類
請拿到聲母、韻母、音節(jié)氣球的小朋友分別起立,說說讀時分別要注意什么?
二、 學習ie üe er
1、 師:孩子們,摘下了漂亮的氣球后,想繼續(xù)往前走嗎?可是拼音家族有三個復韻母不高興了。他們說,你們必須認識了我們,闖過了智力關,才能繼續(xù)往前走。請回憶前面我們是怎么學習漢語拼音的?
總結方法:看一看、讀一讀、記一記、拼一拼、
2、 出示第幅圖:看:圖上畫著什么?(兩片紅紅的楓葉)怎么讀?你是怎么知道的?觀察一下,你準備怎么記住它?拼音節(jié),認識寫字。給它找朋友。
3、 想一想,我們誰的名字中含有復韻母ie?出示:niè 聶字卡,告訴學生:聶老師的聶就是這樣拼成的。
4、 總結方法:在前四項后加一個想一想。(即想哪些字中含有這個韻母。)
5、 由ie的四聲引到整體認讀音節(jié)ye。(復習韻母改音節(jié)的兒歌:遇到I、u、ü,心里不要急,換成y、w、yu,這樣最好記。)問:我們班哪個小朋友的名字中含有這個音?出示yè 葉字卡,告訴孩子們,我們班葉帥小朋友的.葉就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yè,還可以組成詞語朋友:樹葉、葉子。
6、 學生按看、讀、記、拼、想的方法,兩人一組學習韻母üe,匯報學習情況。出示xué學字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會這樣?評出亮眼睛娃娃。送給一個笑臉娃娃獎章。提示:我們班周雪的雪也是這樣拼成的。
7、 學習第三個韻母,特別指出:er是韻母自成音節(jié),它不喜歡跟聲母做朋友。
所以它的字寶寶朋友特別少。學習er的四聲及三個漢字兒耳二。
三、 學習三個音節(jié)詞
師:闖過智力關,三個復韻母可高興啦,它們給我介紹了新朋友認識。這些新朋友是誰呢?先聽一段音樂吧!(林中鳥叫聲)原來是小鳥來歡迎我們了,是什么鳥呢?要拼出它的名片了,它們才肯出來見我們呢!
。ㄙN三張圖片:麻雀、啄木鳥、喜鵲)
(1) 出示三個雙音節(jié)詞,拼對一個就出示一只鳥兒。
。2) 指名上黑板將音節(jié)貼到相應的圖下方,小老師教讀,評價教的情況。注意三拼音節(jié)。
。3) 知道這是三種益鳥,現(xiàn)在已經很少見到了,我們要愛護鳥類。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鳥兒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嗎?是呀,啄木鳥能幫大樹捉蟲,麻雀和喜鵲要吃掉很多害蟲,它們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它們,F(xiàn)在,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呢?
四、 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及漢字
師:告別了鳥兒,我們到樹下坐坐吧。咦,是誰在說話呢?小朋友,你們真能干,是拼音家族的好朋友?诳柿,快來摘聰明果吧!
。渖蠏熘O果,果子后面寫著五組音節(jié)和漢字:聶、雪、耳、葉、月,學生讀對了,然后找到自己的音節(jié)朋友(或漢字朋友),就將果子送給他。)
五、 談話結束:
師:小朋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在拼音樂園玩得高興嗎?你在拼音樂園學到了哪些本領?請小朋友打開書看看,回憶一下,可輕聲讀讀書上內容。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復習“倆、摘”等7個生字,正確書寫“球、玩”這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能讀懂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地心引力”的科學常識,有探究科學奧秘的愿望。
課前準備
1、CAI課件
2、磁鐵、回形針
3、頭飾:小猴、小兔、猴爸爸、地球爺爺
4、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n前活動:(課件1:歌曲《藍貓?zhí)詺馊枴?
。、跟著音樂,我們一起唱一唱吧!(師生邊拍手邊唱歌,師走下講臺,拉拉孩子們的手,摸摸孩子們的腦袋。)
。、歌畢,師富有激情地講述:從你們響亮的歌聲中,老師知道你們非常棒!我相信這節(jié)課你們會像藍貓那樣愛動腦筋的!
。、師生相互問好
。ǘ┘と
。、孩子們,你們喜歡玩紙飛機嗎?你在玩時最希望的是什么?(預測學生想法:最希望紙飛機飛得更高更遠……)
。、讓我們也來放飛一次吧!放飛之前,老師提出兩點小要求:
(1)邊放飛邊仔細觀察
(2)不管你的紙飛機飛到哪里,我們下課后再去撿它。(學生放一次紙飛機,然后老師也放一次紙飛機。)
。场熜〗Y。遺憾地說——呵,不管我們的紙飛機能飛多遠、多高,最后它們總是會掉下來,想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只要我們讀懂了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課題),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齊讀課題《地球爺爺?shù)氖帧罚?/p>
。ㄈ⿵土曌衷~
1、游戲復習生字
。1)孩子們,小猴想請你們幫忙摘桃子,只要你認準了桃子上的字,桃子就會掉進下面的籃子里,愿意幫它嗎?(課件2:小猴摘桃子圖)
。2)讓我們開始吧。ǔ樯J……最后兩個字愿意認的孩子都可以站起來讀。)
2、復習詞語
師手拿詞語卡片:“小猴為了感謝大家,想把摘到的桃子送一些給你們,誰認準了生字娃娃交的朋友,桃子就送給誰!保ǔ樯喾N形式認,師下位送“桃子”卡片給小朋友)
3、小結、鼓勵。
。ㄋ模├首x感悟
過渡:字詞認得準,相信課文會讀得更棒!
1、自由讀課文
請孩子們拿起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吧!可以自己讀,可以同桌互讀,還可以小組讀,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抽生輪讀課文
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們讀得很認真,誰愿意讀來給大家聽聽?
。ǔ槿了奈粚W生讀,最后兩段可齊讀。師針對學生讀的情況給予肯定、鼓勵,并糾正錯誤。)
3、理清課文中的角色,選擇你喜歡的動物及對應的自然段讀讀,要求能讀出感情來。
4、指導讀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過渡:文中的朋友這么可愛,你喜歡誰?
。1)喜歡小兔的孩子一起讀讀寫它的句子!獛熢u。
。2)指名讀寫小猴的句子,并說說喜歡小猴的理由——因為小猴可愛、有禮貌等。(課件3:表現(xiàn)小猴有禮貌的句子)
。3)再指名讀大屏幕上的句子。
從他的讀中,你體會到了小猴有禮貌嗎?
預測1:體會到了。——你能這樣讀讀嗎?
預測2:沒有體會到!愫茏孕,那你能讀出來嗎?
。4)抽生評價。
。5)齊讀大屏幕上的句子。
小猴子真有禮貌。我們也來學學小猴子,一齊讀讀吧!
5、重點朗讀、感悟地球爺爺說的話(第10自然段)
。1)自讀、自悟第10自然段。
有喜歡地球爺爺?shù)膯幔孔x讀寫它的句子吧!
你從這段話中讀懂了些什么?
(2)質疑:你對地球爺爺說的話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預測:什么是“地心引力”呢?學生可能不明白。
(3)實驗發(fā)現(xiàn)“引力”。
這個問題提得真好,老師也不大明白。這樣吧!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
第一步:請分別把回形針、磁鐵拿出來放在桌面上。
第二步:用磁鐵去接近回形針,自由反復做幾次。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自由說一說)
第三步:抽生上臺演示。師引:請你拿好小磁鐵,手稍拿高一點,慢慢接近桌面上的回行針……
第四步:抽生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小結。(板書:“引力”。)
。4)師點拔什么是“地心引力”(課件4:演示地球吸引住人、房子、樹、動物等)
旁白:我們地球爺爺也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比我們手中的磁鐵不知要大多少倍,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人、樹、房子……所有的一切,它的這種引力就是地心引力(板書“地心”)
現(xiàn)在你們能明白紙飛機不管怎么飛,最后總是掉下來的原因吧!也能明白為什么猴爸爸不動手桃子就掉了下來吧!(貼“地球爺爺有力的大手”圖)
。5)再指導讀10小節(jié)
▲生齊讀
師述:孩子們,請拿好書,我們又來讀讀地球爺爺?shù)?話,進一步了解它那雙神奇的大手吧!
▲加動作自由讀
師激情導語:地球爺爺擁有這么有力的大手,多自豪!請再讀讀地球爺爺說的話,邊讀還可以邊加上你認為合適的動作。
▲抽生加動作表演讀10自然段。
▲師引讀:多么神奇的大手!……(師生邊讀邊做動作)
6、小組分角色表演讀
孩子們,你們這么喜歡課文中的朋友,我們在小組內來分角色讀讀全文!同樣可以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讀完之后,小組內評一評,學一學。(注意:要學會與別人合作,互相謙讓,當別人選擇了小猴,你可以選小兔來試試。)
7、抽生戴頭飾分角色表演讀
。1)師述:老師覺得你們在小組內合作得非常愉快,剛好我又帶來文中這幾個朋友的頭飾,想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邊來表演讀給大家聽聽!誰愿意讀小猴說的話?小兔?猴爸爸呢?地球爺爺誰來?老師也想參加一個,歡迎嗎?我來讀敘述的語言。下面的孩子們別著急,你們可得仔細聽,認真看,待會請你們來當評委,你們的權利最大喲!
(2)抽生評價,教師進行鼓勵。
。ㄎ澹┫胂缶氄f
過渡:你們讀得這么好,能大膽地說嗎?
1、小組里互相舉例說地球爺爺有手的例子。
我們從讀中知道地球爺爺?shù)氖趾苌衿,能讓——能讓——(生接著說)那還能讓什么掉下來呢?能讓——?(課件5)
2、抽生說,師評議。(你真聰明!會動腦筋!真棒!)
3、想象說話:孩子們真會說,老師還要考考你們,假如地球沒有地心引力,會怎么樣呢?請閉上眼睛,展開想象的翅膀……
4、抽生說:你想到了什么——
5、演示宇航員在太空、月球上修儀器、行走的畫面。(課件6)師旁白。
6、小結:孩子們說得太棒了!個個都是智慧星、表達星!
。┯柧殨鴮
過渡:說得這么棒,相信你們字也會寫得很漂亮!
1、出示“玩、球”這兩個字,生仔細觀察。
要想寫好字,先要學會觀察。
*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結構相同,部首相同)
*在寫時,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寬、王字與王字旁的不同)
2、師范寫,生邊觀察邊書空。
3、生描紅,練習。師巡視并指導。
4、展示學生作業(yè),師生共同評議書寫情況。
。ㄆ撸┛偨Y全文、拓展延伸
1、孩子們真了不起,不但會認、會讀、會說、會寫,你們還會動手做,不斷地實踐探索。其實,關于我們的地球爺爺還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事,等待小朋友們去觀察!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老師愿與你們一起努力,共同去開啟科學知識的大門!
2、學到這里,你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預測:樹上的黃葉會掉下,為什么剛長出的葉子不掉下來呢?
紙飛機飛出去后總是要掉到地上,為什么真飛機不掉下來呢?
……………
3、孩子們,帶著這些疑問,用我們聰明的頭腦,不斷學習,課后繼續(xù)去探索吧!
附板書設計:
31 地球爺爺?shù)氖?/p>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文章描繪了晚飯后天空中火燒云顏色和形狀的變化,表現(xiàn)了人們對生活、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課文。
3、學習火燒云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4、感情朗讀,感受火燒云的景色美,初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xiàn)象,交代這節(jié)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fā)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
、、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二、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觀察火燒云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fā)嘗試學習的興趣。
嘗試題(二)
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馬
變化快忽然形狀變化多狗
一轉眼(靜態(tài)-動態(tài))獅子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背誦第三自然段
二、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
6、莫泊桑拜師
教材分析:
文章寫了莫泊桑拜師學寫作的故事,表現(xiàn)了他的謙虛好學,教育我們在寫作和學習中要注意觀察,勤學苦練。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懂的詞語。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師的經過。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簡介福樓拜。
5、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6、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詞語。
2、造句。
酷愛——全神貫注——
二、講讀第二段
1、教師范讀。
2、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家中求教的情況)
3、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么?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鍵?默讀課文后回答。
(1)、朗讀第一句:“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佟⒏前菔轻槍κ裁凑f這句話的?
、凇乃苯亓水?shù)卣f,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福樓拜認為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讀第二句:“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呢?”
、佟⒏前菔窃谑裁辞闆r下說這句話的?
、凇⒛词窃鯓拥男那?
、、指導朗讀福樓拜講的這句話,想象福樓拜那娓娓道來的樣子,對“滔滔不絕”加深感悟。
、堋⒅笇Х纸巧首x,結合幻燈片,將師生對話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
(3)、朗讀第三句話:“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和沒有寫過的特點。”
、、為什么說這句話在這段中最關鍵?下面的哪些話分別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凇⑦@些再次說明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邸Ω前莸慕陶d,莫泊桑有什么反應?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4、小結:課文寫莫泊桑拜師的經過,共寫了他三次求教的情況,著重寫了師生二人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看出什么?(一是師生二人一個善教一個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2、齊讀,進一步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討論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你打算今后怎樣向莫泊桑學習?
2、請學生上臺各抒已見,師適當表揚鼓勵。
板書設計:
6、莫泊桑拜師
莫泊桑福樓拜
焦急萬分虛心求教功夫還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練習
一無所獲再次求教怎么沒有什么好寫呢?
全神貫注堅持觀察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fā)現(xiàn)特點
↓↓
勤學善教
7、一次特殊的實驗
教材分析:
文章寫了施密特博士被毒蛇咬傷后,面對死亡仍堅持做實驗記錄的故事,變線了他為了科學勇于獻身的品質,歌頌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執(zhí)著敬業(yè)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并能正確書寫本課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白發(fā)蒼蒼”、“燥熱”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yǎng)成用心品讀的閱讀習慣。
3、理解課文內容,對卡爾·施密特對科學事業(yè)無比熱愛的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卡爾·施密特對科學事業(yè)崇高的愛。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科學的大道上沒有平坦的道路。無數(shù)科學家為科學事業(yè)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讓我們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實驗”吧!讀課文題目,理解“特殊”。問:這次實驗有什么特殊意義呢?我們自己讀書弄明白。
2、自讀課文,勾畫出生字詞語,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初步自學生字、新詞。
3、小組內交流匯報自學收獲。
4、各小組推薦一位同學進行自學情況匯總,再選幾個在全班交流。
5、同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把課文讀通。
6、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感知精神
1、讀著課文,我們的心時時被感動著,再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用心讀讀,體會體會,想想為什么讓你特別感動。
2、在小組內交流。在小組長的安排下依次朗讀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互相補充或提問。
三、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閱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拼讀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感悟精神
1、讀著課文,我們的心時時被感動著,再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用心讀讀,體會體會,想想為什么讓你特別感動。
2、在小組內交流。在小組長的安排下依次朗讀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
3、全班交流:朗讀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感悟重點句,引導入情入境地朗讀。通過讀,體會科學家的頑強品格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從而產生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點兒也不怕,他仔細觀察蛇的外形、特點”,“施密特拼盡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進籠子里,鎖好”,從這些句子中體會科學家面對兇惡的毒蛇不畏懼的膽量。
“我應該把這次特殊的實驗記錄下來”,從這句中體會科學家在自己被毒蛇咬傷又無人救援、生命危急時,想到的仍是科學事業(yè)的崇高精神!
從“詳盡”、“認真”、“仔細”、“像往常一樣”等體會科學家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
從“汗水淌著”、“肌肉抽動”、“感到燥熱”、“耳朵里發(fā)出噪音”、“傷口、鼻子和嘴開始淌血”等感受科學家經受著劇烈疼痛還堅持作科學記錄的頑強意志!皶r間啊,你慢些走……不!時間你快些走……”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對科學家敬業(yè)精神的敬仰,對科學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說一說這次實驗特殊在哪里。此時此刻,你想對這位科學家說點什么,請你在練習本上寫下來,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學習品格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科學家為了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生命。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科學家的故事。
板書設計:
一次特殊的實驗
詳盡認真仔細像往常珍貴的記錄
抽動燥熱耳鳴淌血英勇獻身
8、金蟬脫殼
教材分析:
本文生動的介紹了金蟬脫殼的奇特情景,啟發(fā)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么?
2.生自讀課文,畫出二類生字,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
、凇⒅该鹱匀欢卫首x。
3.默讀課文。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齊讀。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佟⒅该首x。
、、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yè)。
1.搜集蟬的資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蟬脫殼》。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
2.交流蟬的資料。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3)→脫殼中(4)→脫殼后(5)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拧ⅰ巴蝗,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fā)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⑵、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⑶、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fā)?
四、布置作業(yè)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寫下來。
板書設計:
脫殼前
8.金蟬脫殼脫殼中
脫殼后
積累與運用(二)
教學目標:
1.理解并積累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
2.積累成語,感受成語的趣味性。
3.閱讀成語故事,培養(yǎng)積累、運用成語的好習慣。
4.能清楚明白地講述做客的.文明和待客的熱情;能熱情、大方地與別人交往;在與人交流中,養(yǎng)成耐心傾聽、文明建議的習慣。
5.留心觀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能找出其特點;能把自己想介紹的人物的特征寫出來;能自讀自改習作,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并積累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
2.積累成語,感受成語的趣味性。
教學難點:
留心觀察你生活中熟悉的人,能找出其特點;能把自己想介紹的人物的特征寫出來;能自讀自改習作,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習慣。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溫故知新
1.大教育家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在今天的“溫故知新”欄目里,你準備怎樣通過“溫故”達到“知新”?(我先按要求讀句子,然后想帶點的詞語的意思,看看帶點的詞語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最后再寫出類似的一些詞語。)
2.學生自由讀句子,讀中感悟帶點詞語的意思,發(fā)現(xiàn)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都表示很快的意思;不同點:“頃刻間”表示很短的時間!傲⒖獭北硎揪o接著某個時候。)
3.擴展練習,寫出類似的一些詞語。(馬上、一會兒、轉瞬間、一剎那)
二、語海拾貝
1.讀成語,不懂的通過查《成語詞典》了解意思。
2.每一列成語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3.你還能補充這樣的成語嗎?
三、點擊成語
1.自由練讀,讀通順,想想《驚弓之鳥》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2.把讀懂的內容與同學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閱讀體會,說說成語的意思。
四、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讀短文,讀準音,讀通句子。
2.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交流匯報,教師引導。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1.談話激趣: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到別人家做客,家里也常有人來做客,我們每一個孩子既當過主人又當過客人,對待客與做客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和體會。下面就讓我們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把自己的感受和體會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2.出示“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明確練說內容。
(1)自讀“口語交際”內容要求。
(2)請一位同學把課前準備的“待客與做客”在全班表演一下。大家當評委。
全班交流評價:你最欣賞誰?原因是什么?你想給誰提點建議?為什么?
教師通過小結梳理學生的評價,讓他們明白待客時,動作要自然大方,語言要熱情,要有禮貌,要主動與客人交流。如果能根據(jù)當時的情境為客人考慮得更周到那就更好。做客人也要講文明禮貌。
(3)小組分角色交流。
(4)小組自評:對你接待的客人滿意嗎?對接待你的小主人滿意嗎?評一評。
(5)全班各小組輪流表演,全班交流。
(6)評選出優(yōu)秀“主人”和優(yōu)秀“客人”。
(7)師小結:通過今天的交際活動,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體會?
二、把口語交際中說的內容寫下來。
第三課時
習作百花園
1.審讀習作要求。
學生邊默讀,邊思考,明白習作要求。
2.啟發(fā)觀察,篩選內容。
(1)對一個你不熟悉的人,你最想了解他的哪些方面(全班交流)?
小結:介紹一個人就得把你想要了解的寫清楚。
(2)怎樣讓你所介紹的人給別人留下特別鮮明和深刻的印象呢?
交流小結:抓人物特點寫。(如外貌、個性、興趣、愛好等特征。)
(3)交流所觀察的人物的特點是什么。
(4)根據(jù)特點習作可分為哪幾個方面來寫?其中哪些特征可以詳寫?這些方面可按什么順序進行排列?集體交流,相互啟發(fā)。
3.構思習作,學生自擬草稿。
4.自讀自改。
運用修改符號,自讀自改,知道修改在習作中的重要性。
5.師生合作,當面評改,以點帶面(教師重在指導習作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小組互評自改。在評價別人的習作中自己也學會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啟發(fā),豐富自己的語言,使習作寫得更生動,筆下的人物特征更鮮明、突出。通過反復修改體會到修改后成功的喜悅,養(yǎng)成良好的修改習慣。
7.全班欣賞,增加學生習作的信心和興趣。
看看范文怎么寫:
夸張的她
大大的頭,大大的耳朵,大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戴著一副大大的眼鏡,一切都是大大的。她!咱全班同學都猜得出——陸鶯。
陸鶯是我們班長得最高大的女同學,她是個小隊長,語、數(shù)、外各科成績在我們班里屬中等水平。她最大的兩個特點就是喜歡把作文寫得很夸張和“酷愛”流行歌曲。
那是在一節(jié)作文公開課上,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材料自選。陸鶯寫作文夸張慣了,此時,她又發(fā)揮起來。老師知道她作文寫得不錯,就請她上講臺朗讀作文。她有聲有色地讀了起來:“……消防員正在緊張地救火。這時,三樓傳來了一個小孩的哭聲。一個勇敢的消防員叔叔一個箭步,縱身一跳,踩在二樓的窗臺上,又一翻身,跳到三樓,抱起孩子,往下一跳,‘啪’地一下,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芈湓诹说厣。他放下孩子,又開始滅火……”還沒等她念完,臺下就傳來陣陣笑聲。有的同學笑著說:“她又夸大其詞了!崩蠋熞残α似饋,說:“她寫得太夸張了!”可陸鶯卻似乎什么都不知道,得意洋洋地繼續(xù)讀下去。下課了,老師又重新指導她,并且再三叮囑她作文遣詞造句要準確合理,實事求是。可她從辦公室走出來時,卻不以為然地嘟噥道:“難道真的是我寫得太夸張了?”
陸鶯還是一個十足的追星族。平時口中說得最多的就是歌星,而且還常學他們的樣子。她最喜歡的歌星是張惠妹,每次下課都要哼幾首張惠妹的歌才算過癮。一次她帶了盒張惠妹的歌曲磁帶來學校。上體育課時,她竟擅自不下樓上課,還用教室里的錄音機播放張惠妹的歌曲。正巧老師來了。老師沒收了磁帶,批評了她一頓。幸虧這幾天她有了進步,老師才把磁帶還給了她。可是她對張惠妹實在太“癡情”,依然悄悄地把磁帶放在身邊,下課照樣唱張惠妹的歌,學她的樣……
她和同學相處得很好,大家都喜歡和她談論明星,看她的作文,笑她的夸張。
點評:
這是一篇有趣的習作。主人公長什么樣子,有什么愛好,有什么特點,同學們與她的關系,都寫出來了。
我們寫人物,就是要通過具體的事例寫出其獨特的個性、愛好等。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位少年以樹上的螳螂欲捕蟬,不知身后的黃雀即將啄食的故事,告誡吳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顧不得身后隱患是危險的,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螳螂捕蟬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吳王聽后明白過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課文的第二段是重點,而明白本課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寫作特點及少年講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能聯(lián)系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憑借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寓言借助故事說明道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身后隱患的道理。
課前準備:
寫有詞語的黑板,光盤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理清課文脈絡。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寓言故事,板書:寓言故事
2、請大家回憶一下,什么是語言故事?
(通過一個小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3、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故事?
濫竽充數(shù)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揠苗助長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寓言故事,題目是--螳螂捕蟬齊讀課題。
二、自學課文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請大家?guī)е@個問題自學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讀,正音
勸阻瞄準毫不介意螳螂捕蟬隱伏念頭不堪設想乘虛而入
侍奉固執(zhí)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諸侯得獎
2、理解詞語意思
諸侯:古代帝王統(tǒng)轄下的列國君主的統(tǒng)稱。
毫不介意:一點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記在心里。
不堪設想:事情的結果不能想象,指會向很壞、很危險的方向發(fā)展。
禍患:禍事;災難。
四、理清課文脈絡
1、再讀課文,按事情的起因、發(fā)展、結果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寫吳王準備出兵攻打楚國,固執(zhí)得不聽勸阻。
第二段(2-11):寫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講述"螳螂捕蟬",巧妙地勸說吳王。
第三段(12):寫吳王終于明白過來了。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讀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們的意見正確、考慮周到。
(3)吳王主觀、專橫。(說說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3、指導讀
4、齊讀
六、作業(yè)
1、描紅
2、家作:抄詞、默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一、聽寫幾組詞語
1、師:這節(jié)課先請同學們聽寫幾組詞語,老師一組一組地念,同學們仔細聽,記住了再寫下來,邊寫邊想這幾組詞有什么聯(lián)系?
蟬悠閑自由自在
螳螂拱著身子舉起前爪
黃雀伸長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著彈弓瞄準
正隱伏著禍患
2、出示詞語,自己批改,全對的打"A",錯的在旁邊訂正,統(tǒng)計對錯。
二、講故事
1、師引入: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吳王準備攻打楚國,不聽大臣的勸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誰再來勸他,他就處死誰,這時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在花園里給吳王講了這么一件事,請同學們認真聽,用心記,是怎樣一件事。老師講完要請同學們來講。
2、師出示:圖(1),示范講故事
3、指一名同學講
師:故事講完了,誰記住了能講這個故事,可以看看我們剛才默的幾組詞,其他同學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評一評這位同學講得怎么樣?(學生評價后,再請另一位同學講)
4、小結,引出成語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板書)
雖然黃雀在螳螂和蟬的背后,但它也沒有想到自己背后還有一個少年。所以,蟬、螳螂、黃雀,它們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卻沒有顧到自己身后正隱伏著禍患呢!
這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成語所寓示的一個道理。
三、學習課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給吳王講這么一個故事,那么他只是為了講這個故事嗎?(不是的,為了勸諫吳王)
2、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呢?請你仔細地讀課文,想象當時他的神態(tài)、動作
(1)自由讀,
(2)指名讀,再評議
(3)同桌分角色讀,可加上動作
(4)推薦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議)
四、明理
1、少年給吳王講故事的目的達到了嗎?
2、從哪里看出來的?(恍然大悟)
(1)出示詞語,指名讀
(2)說說詞語的意思
(3)吳王徹底明白了什么?聯(lián)系前文想一想,教案《北師大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螳螂捕蟬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
五、總結
1、學到這里,你對吳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執(zhí)
(2)知錯就改
2、小結:是啊,我們看待任何一個人都應該一分為二,正確地看待。
3、那你們覺得這位少年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理解
(機智、聰明。他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個故事勸吳王,讓固執(zhí)的吳王聽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后來,人們把它演變成了一個成語,告誡人們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隱伏的禍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它,記住這個道理。
六、作業(yè)
1、復述課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書:
螳螂捕蟬
黃雀在后
恍然大悟《螳螂捕蟬》教學反思
《螳螂捕蟬》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王決定攻打楚國并下令不準別人來勸阻,千鈞一發(fā)之際,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蟬"的故事勸說吳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下面是我對這一課的一點感悟:
一、重組課文,構建板塊
我個人以為,教材上的每一篇課文,都應該根據(jù)學生情況,或大膽取舍,或切換段落,或從課外補充…在課文基礎上設計簡明流暢的教學流程,使學生能主動、充分、自由而有創(chuàng)意地學習。而不是一概從頭到尾,每篇課文都細細給學生"梳理一回"。
我在教《螳螂捕蟬》這一課時,并沒有"循規(guī)蹈矩"逐段教學,而是從學生閱讀心理出發(fā),根據(jù)教材本身特點,大膽地重組教學內容,一節(jié)課就那么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十分簡潔,卻又"針針見血",把教學重難點一一落實解決:1、直接由課題入手,直奔"螳螂捕蟬"的故事并進行復述;2、完整地讀課文,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學生質疑后討論一個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對吳王講這個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勸;3、課文表演,先練讀對話,再每個人就當時情境寫臺詞,兩位學生上臺做"吳王"和"少年",其他人做導演。
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雖然改變了課文的"序",但以發(fā)展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為主線,科學合理地安排了聽、說、讀、寫、思等語文實踐活動,特別是匠心獨具地把朗讀、感悟、想像、復述等整合成幾個生動活潑的綜合的板塊,使學生在層次分明的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訓練和整體的發(fā)展,真正地達到了以簡馭繁、以一當十、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發(fā)展語言,注重創(chuàng)造
好的文章像書法,有時密不透風,有時又疏可走馬,"疏可走馬"處自然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語境動動筆。所以我特被重視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補充課文空白。比如課文寫這位少年為了勸說吳王,拿著彈弓一連在王宮花園里轉了三個早晨才覓得機會,碰到吳王。花園里此時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我就讓學生以寫臺詞的形式補一補,在學生表演時做旁白用,結果學生寫得十分成功。這是一位學生的練筆:清晨,朝霞映紅了吳王花園。郁郁蔥蔥的樹木、五顏六色的鮮花都被鍍上了一層金黃色。幾只黃雀躲在樹叢里歡快地鳴叫著。這時,一位手拿彈弓的`少年,正在花園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時地朝吳王的寢宮東張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卻又裝出一副專心打鳥的樣子。露水沾濕了他的衣裳,他也渾然不知。這時…(學生開始上場表演。)
三、自主質疑、訓練思維
老師的問題過多,對時間固定的課來說,就意味著學生疲于應付。課堂上,老師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因此,我在設計時,突出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并把探究的權利還給了學生,注意了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讀完故事后,我引導學生質疑,并討論關鍵問題:那個少年為什么不直接勸吳王,而要用講故事的方式?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發(fā)表獨立見解,主動地獲取知識,并相機引導學生從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點,再次讓學生回顧全文、整體把握,感悟到少年是在智勸。
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在于教師講授無數(shù)個知識點,而在于學生提出更多的為什么;不在于教師運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有大量的參與和自由表達的機會;不在于學生從課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們質疑和評判了多少,在于他們是否展開想像的翅膀,這一節(jié)課下來,留個我許多的思考….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精選】語文教案08-03
(經典)語文教案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