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不留余地的狼》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留余地的狼》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留余地的狼》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通過深入閱讀,體會不同人士對于同一個故事的不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意圖。
教學重點:
體會不同人對于故事發(fā)表的不同看法。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從中明確由于職業(yè)、生活閱歷、看待問題的角度等不同,對同一事物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碧K軾的詩告訴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則獲得的結果也不同。那么一只狼在洞里把所有的洞口都不留余地地封住,最后自己被困其中,把自己送入虎口——這樣的故事,我們能得到多少啟示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體會故事的大意。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全文。
2、同桌交流讀后的初步感受。
3、指名說全文的大意。
4、指名讀生字,書寫生字,教師指導。
三、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和思考讀文:
1、結合圖示,復述故事。
2、多種形式讀各界人士說法不一的句子,體會句子的含義。
說說不同人對這個故事分別是怎么的?
3、體會狼追捕三種動物時的不同心理,試著用不同的方式讀。
4、同一個故事,為什么不同的`人會不一樣呢?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
一、拓展與運用:
讀課后短文《關于盤子……》,說一說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四、課堂
從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會怎樣去看待問題?
板書設計:
不留余地,自送虎口角度不同
不留余地的狼
各界人士對故事的結論不盡相同
《不留余地的狼》教案2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認識1個字,學會3個字。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深入閱讀,體會不同人士對于故事的不同評價。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教學時數:二課時
教學方法:自讀感悟,相機引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1、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新課,齊讀課題。并指生讀課文。
2、同學們評議讀得怎么樣。
二、讀課文,注意讀得文通字順。
三、結合課前的預習,匯報自學的成果。
師:同學們之前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有哪些需要同學們的內容請大家充分交流。
關注字音、字型、詞義、等基礎知識部分。
四、在把文章讀流利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主要內容;觀察作者畫的這兩幅畫,談談你的`看法。
1、默讀課文,結合書后習題,試著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根據時間順序可以給文章分為兩段:
第一段:(1-5)講述狼的故事。
第二段:(6-12)不同人士對故事的不同評價。
五、小組討論,留給學生思考題,為下節(jié)課做準備。
。1)文中重點詞句;
。2)作者的寫作目的;
。3)我們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容。
請兩名同學分別來讀文章的兩個部分,試著概括其主要內容。
二、精讀文章,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精讀文章進行學習,將其中你認為最值得研究的語句找到,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其中的含義。
結合書后第二題所給出的重點句子。
2、含義深刻的句子:
不同人士對故事的評價。(幾個句子。)
3、在讀這個故事時,可以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討論交流自己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1、討論書后題,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體會。
2、相機進行朗讀指導。人物的語言要符合人物形象、身份、特點,在讀到評論性的語言時要讀得沉穩(wěn)、深刻。
3、體會這個個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整篇文章又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四、作業(yè):小練筆
五、課后小結:
【《不留余地的狼》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狼教案01-04
有關狼教案03-31
狼教案范文05-24
關于狼的教案03-19
《狼和鹿》教案08-16
羊和狼教案11-21
小兔和狼教案03-20
《狼和鹿》教案10-14
狼教案范文8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