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活動:跳的有多遠
活動目標:
學習用目測和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區(qū)別遠和近,并學習用表格的形式進行記錄,初步感受同樣的距離,因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得數值也不同,感受測量結果的相對性,能與同伴合作,準確,細致地進行測量并記錄。
活動準備:
畫有線條的活動場地,等長的短繩、小木棍、紙條、鉛筆等測量工具,粉筆若干,紙、筆畫板人手1份。
活動過程:
游戲“看誰跳的遠”
。1)、幼兒兩兩結伴,進行跳遠比賽,引導幼兒站在畫有相同起點線條后面起跳,和同伴一起進行跳遠比賽。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自己與同伴跳的距離的遠近。
教師:你和好朋友誰跳的遠?你是怎么知道的?
。3)、引導幼兒思考:除了用眼睛看,能不能用一種方法驗證比賽結果,知道自己跳的有多遠?(引導幼兒回憶在家中成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0.
。4)、引導幼兒觀察桌上的小木棍。
教師:這些小木棍能幫助我們測量嗎?
讓幼兒嘗試用小木棍測量自己和同伴跳遠的遠近,并進行比較。
學習用小木棍測量遠近,驗證并記錄自己跳遠的距離。
。1)、幼兒用小木棍測量自己跳遠的距離,并記錄結果
。2)、教師帶領大家觀察幼兒的記錄,并請個別幼兒在現測量的過程,集體驗證。(在驗證中,教師引導幼兒明確測量的規(guī)則:從起點開始,用小木棍一個接著一個量,一直量到終點)。
。3)、幼兒再次跳遠。幼兒自由選定一個固定點,畫線記錄起始和落腳處,用小木棍進行測量,并記錄自己跳遠的距離。
在測量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是否用小木棍首尾相接進行測量,提示幼兒記錄自己跳遠的結果。
。4)、鼓勵幼兒將測量結果與同伴進行交流。
教師:記錄好后請將你剛才跳遠的事講給旁邊的朋友聽。
(5)、展示一組幼兒的測量記錄(放大樣),引導幼兒觀察,并根據記錄進行比一比。班級中誰跳的最遠。
3、測量某一物體,感知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對測量結果的影響(提供多種長短不同的測量工具)。
。1)、引導幼兒觀察所提供的測量工具(短繩、紙條、鉛筆等)并討論。
(2)、介紹測量任務,教師:量一量桌子有多長并記錄。
。3)、教師指導幼兒用正確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
。4)、展示幼兒的記錄表,引導幼兒觀察和思考。
教師小結:測量相同的物體,由于使用的測量工具不同,測量得到的數值也不同,測量工具長的測量數值要比測量工具短的測量數值少。
【大班科學活動:跳的有多遠】相關文章:
會跳的皮球大班科學教案01-08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動物有哪些保護色》01-16
中山到廣州白云機場有多遠02-03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2-22
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轉動_大班教案06-23
恐龍大班科學活動教案01-06
大班健康《跳竹竿》教案11-10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吊冰》_大班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