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我班有將近一半的孩子有玩輪滑的經(jīng)驗,而且所有的孩子都看過別人玩輪滑,對于美術活動《快樂的輪滑》來說是非常有生活經(jīng)驗的。但是,如何更好地引導幼兒將這些經(jīng)驗通過畫筆展現(xiàn)在紙上呢?
在活動中,我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引導幼兒用畫筆來表現(xiàn)輪滑的快樂。
1、說一說玩輪滑的快樂。
出示輪滑PPT照片,啟發(fā)幼兒輪滑時的快樂經(jīng)歷: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玩過輪滑嗎?輪滑的時候腳上穿著什么鞋子?你是怎么玩的?玩的時候手、腳和身體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
請你先學學、做做玩輪滑時的樣子,再仔細看一看小朋友(PPT)的動作,手和腳的位置是在哪里?為什么會這樣?
2、想一想怎么畫玩輪滑的小朋友。
先要畫什么,再畫什么,為什么?(先畫人物動態(tài),再畫輪滑,這樣可以避免人與輪沒有脫離)。
3、看一看老師畫的'玩輪滑的小朋友。
教師簡單示范人物。結合PPT照片,引導幼兒學習四肢彎曲的畫法及前后遮擋關系的畫法。引導幼兒知道:先畫單人場景,人物要畫得大一點,表現(xiàn)出人物四肢的彎曲及高低;再添畫多人場景及有關場景,使畫面上有多個人物玩輪滑,更熱鬧;最后添畫一些簡單的場景,使畫面更加豐富。
4、我也來畫一畫。
通過幼兒自主思考,想象與動手操作,鼓勵幼兒合理地搭配顏色,表現(xiàn)輪滑時的快樂氣氛。
通過引導,大部分幼兒對本次繪畫活動的要點,如:人物的動態(tài)、排列、顏色基調(diào)等都有了一定的把握,因此在畫面的表現(xiàn)就比較豐富、生動。
最后環(huán)節(jié),是展示與欣賞作品。孩子們在作品欄前,向同伴講述著自己的作品,并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同伴的作品,不時地地同伴交流著:你和誰一起玩的?我們一起去玩輪滑吧!
本次活動,通過引導幼兒說一說、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等環(huán)節(jié),使幼兒不僅關注到人物動態(tài)、畫面布局、色彩運用等繪畫基本方面,也讓孩子們在自主觀察、思考中大膽表現(xiàn),取得了比較好的活動效果。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shù),感受自然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都比它前面一個數(shù)大1,比它后面一個數(shù)小1。
2.探索發(fā)現(xiàn)相鄰三數(shù)之間的關系,鍛煉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一)中1~10的數(shù)卡,教學掛圖(二)中1~10的豎長條子點卡。
2.新房圖(10間相連的.房子),實物卡,鉛筆。
3.第24頁《空缺處填什么》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數(shù)字娃娃住新房。
★教師將1~10的數(shù)卡散放在絨板上。
教師:數(shù)字寶寶都出來散步了,看看它們都躲在哪?
★引導幼兒觀察新房圖。
教師:這里一共有幾間房間?第一間房間在哪里呢?
★請幼兒按順序給房間貼上數(shù)字,確定每一間房在序列中的位置。
2.體驗相鄰三數(shù)之間的關系。
★請幼兒給豎長條點卡匹配數(shù)卡。
★引導幼兒觀察、體驗相鄰三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師:數(shù)字5有鄰居嗎?它的鄰居是誰?和5靠得最近的是幾和幾?5比4怎樣?5比6又怎樣?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后總結:與一個數(shù)相鄰的兩個數(shù),后一個數(shù)比它大1,前一個數(shù)比它小1。
3.了解2~9的相鄰數(shù)。
★引導幼兒尋找2~9的相鄰數(shù),明確每個數(shù)都有兩個相鄰數(shù),即比它大1或小1的數(shù)。
4.幼兒操作活動。
★找朋友(將自己的好朋友找到)
★填空缺(將空缺處補充完整)
★尋鄰居(根據(jù)題版數(shù)字,貼上相鄰數(shù))
★印標記(通過提示,印相鄰標記)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千年之前,孔子就提出“詩、書、禮、樂”的分科課程;夸美紐斯主張設置百科全書式的學科課程。為了讓我班幼兒逐步實現(xiàn)多方面,多功能發(fā)展,實現(xiàn)幼兒園課程整體性、發(fā)展性的功能轉向,我設計并開展了以下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到大自然存在的生物之間的聯(lián)系,并了解其特征。
2、激發(fā)孩子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情趣的理解,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并加強環(huán)保意識。
3、運用眼、耳、口、鼻多種感官對事物進行初步認知和表達,增加感官的敏感性和靈活性。鍛煉其模仿和表達的技能。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開發(fā)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們學會各個感官的運用和交結是有一定難度的。
活動準備
1、活動熱身:在活動開始的前一天,布置思考作業(yè):回家細心觀察身邊的動物或是通過看電視觀察一些動物,第二天開展活動的時候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寫、畫、表演(動作或聲音的模仿)三種方式中的其中兩種表達出自己對某種動物的印象、感情等等。
2、大班小朋友坐好了,分成幾個小組,以競爭的形式打分,每個人可以不計次數(shù)的上臺,次數(shù)越多,表達得越好,表達方式越多得分就越高。最后評出冠軍組、亞軍組,并得到老師的獎勵(什么獎勵暫時保密),悄悄準備好與全班人數(shù)相符的獎狀。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xiàn),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師生一同大聲喊出“我愛大自然”的活動標題,并分小組進行一個小組一個字的合唱式吶喊!拔-愛-大-自-然”,繼而音樂“春天在哪里”響起,大家隨意的手舞足蹈的樂一樂,師生其樂融融、歡聚一堂。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宣布《我愛大自然》活動開始,每個組第一排的第一個同學當小組長。然后讓同學們開始舉手上臺,用自己準備好的方式將自己觀察好的動物表達出來。
2.強調(diào)紀律和要點:舉手的小朋友按先后秩序上臺,插隊者取消參與活動的資格。上臺的小朋友表演或者展示畫面的時候,臺下要保持絕對的安靜,發(fā)出噪音者同樣取消資格。每當一位小朋友表演完畢,臺下“觀眾”可以發(fā)表評價、意見以及意見分歧。不管小朋友的表演受不受歡迎,必須在他下臺時給予熱烈的掌聲。每個小組的小組長要負責鼓勵組員上臺,為小組加分,爭得榮譽。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剛才的活動大家都很積極,興致很高。按照分數(shù)評選出冠軍組和亞軍組,增加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然后開始評選并且頒獎。音樂“種太陽”輕聲響起。給每個上臺的同學都發(fā)放獎狀,有“最佳表演獎”若干張,“最佳模仿獎”若干張,“最佳表現(xiàn)力獎”,“最具風格獎”……沒有上臺的同學發(fā)放“好觀眾獎”、“最佳紀律獎”,總而言之,家家有花落,人人有獎狀,時時有掌聲,處處有笑聲。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給孩子們講述一些有關大自然的生物常識,如:生物鏈、生物的發(fā)展歷史,等等。并告訴孩子們森林與大自然動植物存在的重要性,號召孩子們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
教學反思
1. 活動的成效:很高興本次活動取得了巨大成功: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和理解,孩子們了解了自然環(huán)境的重要性,加強了環(huán)保意識;通過分組活動的方式,孩子的競爭力和競爭熱情得到了積極的改善和提高;通過小組長負責制,提升了孩子領到組織能力,比如,不上臺的孩子,小組長會加以鼓勵,勸說,讓他們紛紛上臺表演。小組長還會按照老師的嚴格要求控制紀律,以便自己所在小組得分更高。
2. 對活動過程的反思:活動過程中,紀律的要求使孩子們基本的禮儀得到了加強;得分制大大增加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競爭力;老師隱藏了獎品,誘發(fā)了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驅使其努力爭取;用“動物”做表達的對象,既貼近生活又充分利用了孩子親近自然親近動物的天性,巧妙而妥帖,使活動的成功具備了某種必然性;最后全民得獎的結局使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落差,特別是內(nèi)向不愿上臺的孩子心中潛藏的自卑感,且營造了喜氣洋洋的氛圍,為活動的結局錦上添花。
3. 對師生互動的.反思:反觀整個活動,我可以自豪的說:“師生互動是一百分!背晒Φ年P鍵在于老師的態(tài)度活潑和藹和活動安排成功的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興趣和熱情。音樂也提供了充滿活力的隱形環(huán)境,激發(fā)出孩子們內(nèi)心的美好。
4. 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大家多用畫畫和模仿的方式上臺表達,口頭語言描述和溝通相對較少,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幸運的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能力發(fā)展的欠缺之處,接下來的日子將全力彌補?上仓幵谟,學生中存在繪畫天分與模仿天分極高的孩子,并且有領導能力的也漸漸浮出水面,日后將有側重的給他們提供發(fā)展和學習的機會,希望能成功發(fā)掘出孩子們的才能,在他們未來的藍圖里,繪出一片輝煌。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在掌握制作圖書基本步驟的基礎上,學習協(xié)商安排故事情節(jié),討論構思畫面,合作制作一本大規(guī)格的圖書。
2、 集體合作為畫面配解說詞,進一步了解畫面、口語、文字三者之間的轉換關系。
活動準備;
1、 畫紙,彩筆,裝訂工具。
2、 選擇一個幼兒熟悉和喜愛的童話故事。
3、 繪制好圖書的封面,封面上有故事的主要人物和用文字書寫的故事名稱。
活動過程:
1、 教師和幼兒回憶前一次制作圖書的情景,讓幼兒談談自己是按照什么步驟制作圖書的。繪制了一個什么故事,封面上畫了些什么。教師歸納制作圖書的基本步驟,構思故事內(nèi)容――考慮安排幾幅畫面――繪制封面和畫頁――配解說詞――裝訂成冊。
2、 教師講述幼兒喜愛的童話故事,然后和幼兒一起分析人物形象、情節(jié)線索和主題。建議提出這些問題:你喜愛故事里的小動物嗎?為什么?你準備怎么畫?這個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情?這個故事可以畫幾幅畫面?
3、 出示教師自制的圖書封面,讓幼兒觀察其構圖和色彩,并組織幼兒分小組討論畫面的'構圖。
4、 教師請每組推選一位幼兒談談自己組里的構圖設想,組里的其他成員可以進行補充,教師可提出建議或表揚。
5、 幼兒分組繪制。
6、 教師分別到畫好的小組去和幼兒討論編解說詞,先讓幼兒討論,教師進行歸納,然后將解說詞寫在幼兒畫面底下。
7、 教師將封面和畫面裝訂成冊,告訴幼兒,老師和小朋友共同制作了一本大書。由老師按故事及發(fā)展順序將解說詞念給幼兒聽鼓勵幼兒努力學習,看誰能像老師這樣念出下面的解說詞。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練習騎車經(jīng)過大約10米的路程,并且能夠從終點標記處繞回來。
通過教師的語言提示和地面上路線標記,幫助自己控制前進的方向。
堅持把自行車騎到終點,并且一定要把車子交給下一個小朋友。
活動準備: 自行車人手一輛。
大的雪碧瓶每組四個。
每組終點貼有小蘋果當作終點標記。
活動過程:
游戲:鉆過小樹林。
--玩法:所有的小朋友面對面、手拉手站成兩排,最后兩個小朋友從中間鉆過去,其余小朋友依次跟上鉆過去,站在隊伍的另一頭手拉手繼續(xù)站好。
騎車游戲。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在大圓上騎車。
教師:每個小朋友騎一輛車子,一個跟著一個圍繞大圓騎車,后面的小朋友不能中途超車。
--教師和幼兒共同反饋:
反饋:怎樣才能讓車子不倒下來而且還能讓自己的車子不離開大圓呢?
。嚎刂坪米约很囶^的方向,眼睛要一直看著前面而不是地面。
--幼兒分組沿著地上的線騎車。
教師:請小朋友推好自行車一個一個站在隊伍里,第一個小朋友騎到終點后站在終點等待;第二個小朋友等第一個小朋友騎到終點后才能開始騎車。騎到終點后繼續(xù)排在前面一個小朋友的后面。
--教師和幼兒共同反饋后,繼續(xù)練習一次。
反饋:剛才為什么有的小朋友騎得很快而且還沒有倒下來 呢?
。簝芍荒_要均勻用勁、眼睛看著前方才能保證騎得又快又穩(wěn)。
--加障礙后練習:在每組前面的線上加4個大雪碧瓶當作障礙。
教師:每組前面有4個大的'雪碧瓶,每個小朋友騎車時要從箭頭開始繞過每個瓶子,騎到終點后下車把車子從旁邊推回來。繼續(xù)在開始的地方排隊。
--教師和幼兒共同反饋后再次練習。
反饋:怎樣才能很快地騎到終點又不會把瓶子碰到呢?
。阂屪约旱能囎与x瓶子有一段距離,如果車子距離瓶子很近,就很容易碰倒瓶子。
游戲:山上有個木頭人。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教師:當我們念完兒歌后要擺好自己喜歡的造型堅持不動。
--收拾器材。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我從教育雜志上看到了這首《老鼠畫貓》的歌曲,覺得此歌無論是從形象,還是從風格上來看,都是幼兒感興趣的。這首情節(jié)幽默,詼諧的歌曲也是其中之一,我改變了以往老師唱孩子學的傳統(tǒng)模式,而是通過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感受歌曲豐富的畫面且讓幼兒通過操作想象及自身的動作來表現(xiàn)自己對歌曲的感受。幼兒在邊演示操作、邊畫、邊唱的過程中很快掌握了這首難度較大的歌曲。這種以弱戰(zhàn)強,以智取勝的詼諧生動的反串角色的表演,使幼兒的興趣和好勝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曲的趣味及滑音的樂趣。
2、學會演唱歌曲,借助簡單而有節(jié)奏的念、唱和體態(tài)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3、幼兒理解滑音的唱法,嘗試說唱的形式表演歌曲,大膽的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和諧,幽默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按照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我把這堂課的教學重點定位在讓學習理解歌曲內(nèi)容,活動中會控制自己的歌聲。學習說唱形式的演唱方法及掌握滑音的唱法,是教學的一個難點,
活動準備
1.畫有貓輪廓的.紙若干張,黑筆人手一支;
2.貓頭飾,大老鼠頭飾各一個,小老鼠頭飾與幼兒相等`;
3.音樂光盤《老鼠畫貓》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創(chuàng)設情景表演《小老鼠上燈臺》,引出新歌曲。
1、老師扮演老鼠媽媽帶領小老鼠去找食物,老鼠大隊前進!播放音樂《小老鼠上燈臺》。
2.遇到了一只兇狠的大野貓(另一老師飾),使老鼠們的覓食行動受到了阻礙, 貓趾高氣昂地走了。
3.為新歌的畫面,埋下伏筆。鼠媽媽:“哎呀呀,好痛!我可憐的孩子們被嚇壞了吧?該死的野貓,眼睛要是再小點就不會發(fā)現(xiàn)我們了,看,這是被貓爪子抓的,要是貓的爪子再少一點,該多好。
(二).學習新歌曲《老鼠畫貓》
1、初步感受旋律。
2、理解、熟悉歌詞
、攀髬寢專簭母柙~與畫面中發(fā)現(xiàn)大野貓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眼睛要變得小小的,腿變得短短的,胡子要往上翹?┄┄(讓他們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剖髬寢專耗悄銈兿矚g這樣的貓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畫這樣的貓吧!要求:4人一組,根據(jù)音樂歌詞,合作畫貓。(音樂旋律起)
、沁厵z查畫面,邊再次演唱歌曲
鼠媽媽:現(xiàn)在我要檢查你們畫的老鼠是不是我所喜歡的。共同用歌聲檢查自己的畫。
、饶弥约旱漠,隨樂一起表演唱
(三)、結束部分
一聲貓叫——鼠媽媽:媽媽告訴你們我們夢想的貓是不存在的,真的貓還是要來的,我們還是悄悄搬家吧。ā缎±鲜笊蠠襞_》的音樂聲中結束)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有益身體健康。
2.懂得與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物品,并體會其中的快樂。
3.學習使用“情緒溫度計”記錄自己當天的心情。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彩色筆36支(36個小朋友)
2.幼兒用書:《快樂寶寶》
3.在黑板上畫出骨頭形狀的情緒溫度計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們回憶并講述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周一和爸爸媽媽去游樂園玩耍)
。▌倓傉n間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木馬、滑梯、索橋)
2.老師說最近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情
(小朋友們早上來學校主動和老師問好)
。ń處煿(jié)小朋友送了很多小花給老師)
。ㄐ∨笥延貌秃笞烂、地面比上周干凈了不少)
(小朋友們課間跑鬧的`現(xiàn)象減少)
。āぁぁ ···)
3.觀察幼兒用書中幾位小朋友不快樂的原因
(自私、搶小朋友的皮球、任性)
4.談談遇到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樣處理
5.講愉快的情緒、快樂的心情對自身的好處
6.教小朋友們“情緒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7.發(fā)放彩色筆,小朋友自行制作情緒溫度計
8.總結:快樂的情緒有益身體健康
9.結束教學
活動反思
人們都說童年是豐富多彩的,童年是什么?童年是快樂的,快樂在哪里?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使健康教育更貼近幼兒生活。適當?shù)幕顒硬粌H幫助避免糾紛,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幼兒不良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出現(xiàn),增強社會適應性,促使了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嘗試繩子的各種玩法,體驗在體育活動中創(chuàng)造性玩繩的樂趣。
2、在動作的靈敏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得到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音樂《玩具兵進行曲》。
2、幼兒每人一根繩子。
3、幼兒有跳繩和一物多玩的`經(jīng)驗,事先布置好玩繩比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做運動員模仿操。
二、出示繩子,討論玩法。
1、小朋友,這是什么?繩子除了跳還能怎么玩?請小朋友拿起繩子來試一試吧!
2、請小朋友來講一講,你是怎么玩繩的?(可上來做示范動作)
3、請幾個小朋友在一起合作,看看繩子還能怎么玩?
三、幼兒集體玩繩。
1、繩子的玩法真多,而且?guī)讉小朋友在一起玩會更加有趣。今天,我用很多。
繩子,布置成了比賽場地,請小朋友來參加玩繩比賽,好不好?
2、分成兩隊,開始比賽(老師做示范),跳繩圈、走鋼絲、鉆過電網(wǎng)。
3、放松運動,幼兒整理場地。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可以被人們通過許多方法處理或者再利用,懂得垃圾分類擺放的益處。
2、能用自己的行動積極對待日常生活中的垃圾。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請父母幫助幼兒一起收集回收垃圾、處理垃圾的照片或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回收的知識。
3、垃圾分類回收箱實物和各種垃圾的圖片。
4、《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互相交流平時見過哪些垃圾,說說這些垃圾分別是從哪里來的。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扔到垃圾箱后怎么辦?到那里去了?
結合圖片請幼兒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處理垃圾的`知識,再結合幼兒的介紹給幼兒補充。、糾正關于垃圾回收、處理的有關知識。
3、請幼兒看垃圾分類回收箱的實物或照片,忍一忍垃圾箱上的標記,說說這種垃圾箱使用方法以及這種垃圾箱的好處。
出示各種垃圾的圖片,請幼兒判斷所出示的垃圾分別應放入哪里,還有哪種來及也可以放入那種垃圾箱內(nèi)。
4、鼓勵幼兒日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能分類處理垃圾。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孩子們都是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來,一開始我神秘的出示以后各孩子們生活中的垃圾袋,從里邊出示一些常見的垃圾,將孩子帶到垃圾的情境中,又用游戲法,請小朋友嘗試根據(jù)U盤中的垃圾分類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了解生活中的垃圾,再到體驗垃圾分類,作為導入環(huán)節(jié),從本次課孩子們的表現(xiàn)看是比較好的。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來討論垃圾的用處時,個別孩子對這個概念的含義理解不夠,因此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就顯得操作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教師調(diào)整教學法,往后再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能力孩子的發(fā)展水平,當然在活動中舊的體現(xiàn)一定的層次性,滿足不同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雖然孩子們對本次活動中設置的實物分類游戲也是很感興趣,但是由于投放的材料較單一,造成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完成了,而能力一般的孩子也沒沒困難,因此在后面制作分級分類的標志時孩子的思維很活躍,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標志,但是本次活動也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也需要往后的學習,來改正和提升自己。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石頭》大班教案 大班關于石頭的教案12-19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