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要求:
1、通過活動,激勵幼兒說、做,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述的能力。
2、鞏固陶藝活動的各種制作技能及使用工具的技能技巧。
3、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想象力,體驗陶藝制作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家具的多媒體展示--vcd一盤。
2、泥、泥工板、泥工輔助工具若干。
三、活動指導:
。ㄒ唬┱勗捯}。
教師與幼兒共同交談家里有什么家具?又有什么用?
。ǘ┯^看家具的多媒體展示--vcd,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ㄈ┯變簞邮謬L試制作家具,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的去取泥塑造家具,鼓勵幼兒大膽去設(shè)計外型各異的家具。
2、提醒幼兒盡量保持地面及桌面干凈。
3、鼓勵幼二間相互交流制作方法和思路,幼兒可以單獨制作,也可以尋找伙伴合作制作。
。ㄋ模凹揖哒逛N會”。
1、請每位幼兒圍成圓圈坐好,并將作品放在自己的前面。
2、逐個輪流的介紹自己設(shè)計的家具名稱及特色。
3、幼兒間相互欣賞和評價。
。ㄎ澹⿲⒂變褐谱鞯淖髌氛故境鰜恚⒁笞龊玫挠變鹤杂X整理。
大班教案 篇2
主題的由來:
最好的課程應該是與真實生活相接近,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報紙與人們密切聯(lián)系著,幼兒隨手可見,是一個極好的教材?赡苡腥藭X得孩子會看得懂報紙嗎?有必要在孩子還不怎么識字的時候讓他接觸報紙嗎?其實孩子是不是看得懂報紙并不重要,可是孩子在接觸報紙的時候交往能力、推理能力、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及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社會的習慣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都在有意識與無意識中得到了發(fā)展,這才是開展該活動的最終目的。
科學活動《報紙從哪里來》
活動目標:
1、了解報紙的制作、特性、用途和可回收性。
2、激發(fā)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廢舊報紙若干、報紙制作過程錄像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報紙,導入課題。
(1)人們?yōu)槭裁匆唸蠹?
(2)報紙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
(3)報紙有哪些特性?
2、幼兒動手、動腦,分組小實驗。
第一組做報紙吸水實驗。
第二組做報紙的可燃性實驗。
3、幼兒相互討論,分享報紙的其它特性。
報紙可以折、剪、粘貼,報紙可以回收利用。
4、幼兒觀看報紙相關(guān)的編輯、印刷、投遞的錄像資料。
活動一:報紙知多少
一、活動目的:
1、 認識報紙,知道報紙及刊頭的作用。
2、 培養(yǎng)幼兒讀報的'興趣,嘗試通過多種途徑、方式猜測新聞內(nèi)容。
二、活動準備:
(一) 材料準備:各式報紙、筆。
(二) 知識經(jīng)驗準備:接觸過報紙,有適當?shù)牧私狻?/p>
三、指導策略:
1、 幼兒與老師、與同伴自由交流對報紙的了解。
2、 幼兒觀察墻上各類報紙,重點觀察刊頭的報名、日期、期數(shù)、版數(shù)、天氣等。
3、 幼兒找一份喜歡的報紙,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新聞,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其意義,在看得懂的地方做記號。
4、 交流自己看得懂的新聞及看懂的途徑,如通過圖片、通過自己認識的某些字等已有信息對新聞內(nèi)容進行猜測。(教師引導幼兒也可通過報紙上的插圖、照片來猜測閱讀內(nèi)容)
5、 討論“看報紙的好處”,知道從報紙上可以獲得信息。
活動二:我給報紙分類
一、 活動目的:
1、 學習歸納分類的方法,嘗試按大小、用途、內(nèi)容、色彩、質(zhì)地等途徑為報紙分類。
2、 能在保留自己看法的同時,根據(jù)需要服從于通過商討得出的統(tǒng)一意見。
二、 活動準備:
(一) 材料準備:各種各樣的報紙、筆、紙、剪刀、膠水等。
(二)知識經(jīng)驗準備:參觀過圖書館,有分類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
三、 指導策略:
1、 通過回憶圖書館有關(guān)圖書的分類擺放及分類標志等有關(guān)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的遷移思維。
2、 幼兒分組給報紙分類,討論分類理由及標志,并由代表記錄討論結(jié)果。
3、 每組推選代表交流報紙分類的做法和原因,分享策略。
4、 讓幼兒知道可以在保留自己原有看法的同時吸取他人的意見,但是如果要制訂班級讀報區(qū)的分類標準就得得出并服從于統(tǒng)一的意見。
5、 全班商討出統(tǒng)一的報紙分類方法、分類標志及分工方法。
6、 幼兒分工合作,開辟“班級讀報區(qū)”,并定期收集意見進行完善。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說成語:亡羊補牢;理解成語的意思。
2.知道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3.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個性化的進行人物的表現(xiàn)。
活動準備:
《亡羊補牢》ppt圖片、牧羊人、老農(nóng)、狼和羊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理解成語的意思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聽嗎?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聽完了我要提問的哦。
。1)有誰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補牢)
。2)故事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個洞,狼從洞里進去把羊給叼走了。)
。3)他的鄰居對他說了什么?牧羊人有沒有這么做,他說了什么?(鄰居說: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牧羊人沒有這么做,羊都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
(4)后來他有沒有后悔?最后他怎么做的'?(他很后悔沒有聽鄰居的話,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
。5)亡羊補牢不僅是這個故事的名字,它還是一個成語,所以我們就稱它為成語故事,理解成語意思。
二、師幼一起完整講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臺詞
1.鄰居說的什么?應該用什么語氣說話?
2.牧羊人羊丟了他的心情怎么樣?應該要怎么說?
3.你們生氣時會怎么表現(xiàn),那牧羊人生氣時候的語氣應該怎么表現(xiàn)?
4.完整講述故事。
三、出示頭飾,幼兒自選角色表演,教師以導演的身份介入游戲
1.今天導演要來挑選最佳小演員,最棒的將獲得最佳演員獎。
2.演員上臺第一步應該做什么?(演員自選頭飾,介紹自己)
3.教師提問臺詞,重點指導幼兒的表情、動作語言。
四、師幼分享點評
1.小朋友你們最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
2.我們下次表演游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五、我們在這個故事里知道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并不要緊,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本課我是采用回答問題與朗讀指導及學習生字相結(jié)合的方式展開的。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我設(shè)計了朗讀對話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切身體會對話的語氣,增強了合作精神。
一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缺陷的,讓孩子讀的時間不夠,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向其他有經(jīng)驗的老師學習,學會大膽創(chuàng)新,讓自己的課堂放光彩。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聽辨音階上行、下行的能力。
2、通過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3、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準備
1、鋼琴伴奏。
2、高、矮房子標志。
3、大花貓頭飾1個。
4、上、下行音階圖譜各一張。
過程
1、故事導入活動。
幼兒排好隊伍隨教師進入教室,圍成半圓形坐在墊子上,聽故事!
故事:有一群可愛的小老鼠,快樂生活在一起!它們每天一起玩游戲,開心的跑來跑去!
現(xiàn)在我們來聽聽音樂,猜猜小老鼠跑哪兒去了?
2、了解并辨聽上、下行音階。
。1)上行音階
教師:聽到這個音樂,你覺得小老鼠們都跑到哪里去了呢?
這個音樂和我們平時聽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呢?
教師小結(jié):聲音由低越來越高(出示上行音階圖譜),就像我們爬上樓梯一樣,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做“上行音階”。
教師:聽到上行音階,你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上行音階)
。2)下行音樂
教師:現(xiàn)在小老鼠們又會跑到哪里去了呢?
這個音樂和前面聽到的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jié):聲音由高越來越低(出示下行音階圖譜),就像我們下樓梯一樣,我們也給它一個名字叫做“下行音階”。(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下行音階)
3、導入游戲。
(1)導入游戲
教師:小朋友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一個高房子、一個矮房子。
現(xiàn)在有一只大花貓發(fā)現(xiàn)了這群可愛的小老鼠,它要來捉小老鼠呢!小老鼠們在跑來跑去……
你們猜,當小老鼠聽到上行音階的時候,會躲到那個房子里?(高房子)
當小老鼠聽到下行音階的時候,會躲到哪個房子里?(矮房子)
。2)介紹游戲規(guī)則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老師做大花貓、小朋友們做小老鼠。(在C大調(diào)主和弦上按三次,游戲就開始)當小老鼠聽到音樂要趕緊躲到房子里,大花貓要趕緊去捉小老鼠。被捉到的小老鼠要停玩游戲一次?纯词谴蠡ㄘ埪斆鬟是小老鼠機靈!
4、游戲:貓捉老鼠。
第一次游戲:嚴老師扮演大花貓,幼兒扮演小老鼠。游戲開始,小老鼠聽上、下行音階躲到相應的房子里,大花貓捉小老鼠。
小結(jié)經(jīng)驗:這只大花貓真厲害,捉住了好幾只老鼠,你是怎么知道小老鼠躲在哪里的'呢?
大花貓聽得很仔細,聽到上行音階的時候,她就知道小老鼠躲到高房子里;聽到下行音階的時候,就知道小老鼠躲到矮房子里了,所以能夠捉住老鼠。
第二次游戲:請一個能干的小朋友做大花貓,其他小朋友做小老鼠,再次玩游戲。
對游戲中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給與充分的肯定,對游戲掌握不到位的幼兒給與指導,繼續(xù)游戲兩次左右。
5、復習歌曲,活動結(jié)束。
師:大花貓真聰明,小老鼠也很機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復習歌曲《大花貓和小老鼠》。
教學反思:
《貓捉老鼠》是一首充滿童趣、富有情景、節(jié)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根據(jù)小班幼兒思維處于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wěn)定的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游戲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復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提高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大班教案 篇5
一、情況分析: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的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在數(shù)學領(lǐng)域中要學習認識幾種簡單的幾何圖形,結(jié)合我班幼兒對圖形認知的情況,設(shè)計了這個認識和辨別圖形的活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動腦辨別,并嘗試大膽的在集體面前用語言表達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jié)果,從而在中獲得圖形知識。
二、活動目標:
1、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能正確辨別圓形、正方形
3、嘗試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圓圓和方方”幻燈片,圓形、方形的'物品若干,圖形寶寶圖片
四、活動過程
1、觀看幻燈片,認識圓形和方形的特征,幼兒邊看邊說一說圓形和方形的特征。
2、請幼兒為圓形和方形找朋友,將圓形和方形物品擺放在相應的圖形的家里,并說一說自己找的物品是什么圖形的。
3、送禮物。每名幼兒獲得一個圖形寶寶,并說出是什么圖形。
4、圖形寶寶回家。
5、討論: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圓形的?哪些是方形的?
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間的親情,體驗“你變我變的情趣”。2、能通過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理解事物間的'關(guān)系。
準備:課件PPT點擊下載資源
過程:
1、談話討論
有只小兔想離開家,它說:“媽媽我要逃跑啦!”媽媽說“你逃跑,我就追!毙⊥谜f:“我變成小魚!眿寢屨f:“我就變成釣魚人!蹦銈冎佬⊥眠會變成什么嗎?媽媽又會變成什么?
幼兒猜測小兔和媽媽各自會變成什么。例如:小兔變老鼠,媽媽就變貓等。
引導幼兒討論“小魚”和“釣魚人”,“老鼠”和“貓”之間的關(guān)系,為理解故事內(nèi)容做準備。
2、傾聽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討論媽媽為什么要去追小兔。
小兔和媽媽分別變成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變?
最后,小兔還想逃跑嗎?為什么?
教師再次完整講述故事一遍,加深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如果你是小兔,你想變什么?
3、游戲:你逃我追。
幼兒自由兩兩結(jié)伴做游戲,如:一幼兒說:“我變成小鳥”,另一幼兒說:“我變成大樹”如此循環(huán)。
也可加上動作,使其更形象、生動。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3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