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必備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馮婉貞的勇敢機智。
教學重點:
1.抓住關鍵語句,體會人物的特點。
2.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
感受馮婉貞的勇敢、機智,激發(fā)學生對英雄人物的敬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了解時代背景
播放有關英法聯(lián)軍入侵北京的電影片段。
二、學習課文,認識馮婉貞
1.教師導讀:馮婉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饋,介紹馮婉貞。
4.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詞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體會英法聯(lián)軍的窮兇極惡。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教師導言:課文主要寫了馮婉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3.分段指名讀文。
4.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馮婉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寫了馮婉貞制定作戰(zhàn)計劃,組織鄉(xiāng)親們打敗敵人的故事。)
5.學生正確、流利地齊讀課文。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發(fā)生的原因
1.教師導言:文中幾次提到敵人被打?(兩次)第一次是被誰打敗的?
2.文中第幾自然段寫馮三保副食鄉(xiāng)親們打敗敵人的?
3.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紹:馮三保是怎樣組織鄉(xiāng)親們打敗敵人的?
5.引導想象:馮三;卮迨窃趺床贾么蠹矣瓟车模
6.理解文中詞語“喊聲震天、紛紛倒下、連滾帶爬、狼狽逃跑”,體會鄉(xiāng)親們的勇猛以及敵人的慘敗。
7.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8. 教師導言:馮婉貞是如何按照作戰(zhàn)計劃組織鄉(xiāng)親們又一次打敗敵人的?(引入學習課文4—6自然段)
。1)學生大聲讀課文4—6自然段。
。2)指名說說馮婉貞是怎樣組織大家打敗前來報仇的敵人的?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4—6自然段。
。4)引導聯(lián)想:你現(xiàn)在知道馮婉貞制定的'作戰(zhàn)計劃是什么嗎?
(5)啟發(fā)感悟:從這個故事中,你感覺到馮婉貞是一個怎樣的人?請找出文中具體語句來說明。
A、學生自由發(fā)言。
B、教師引導體會文中的重點詞句,感悟人物的特點。
馮婉貞帶著勇士埋伏。馮婉貞他們一動不動。馮婉貞大喊一聲:“沖!”,舉刀就砍,拿劍就刺。 馮婉貞看出敵人的花招,大聲喊…… 學生反饋、朗讀以上句子,體會馮婉貞的聰明、機智、勇敢。敵人根本沒有防備,只得……敵人一槍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導讀以上描寫敵人的句子,體會敵人的慘敗,感悟馮婉貞的聰明、機智,制定的作戰(zhàn)計劃十分周密。
五、作業(yè)
學習本課生字詞。
1.教師出示文中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生認讀。
2.從文中抽出生字,讀讀記記。
3.學生獨立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馮婉貞
燒殺搶掠 無惡不作
連滾帶爬 武藝高強
語文教案 篇2
課題:牧場上的家
教學內(nèi)容:
一、歌曲牧場上的家
二、讀譜知識弱起小節(jié)
教學目標:
一、用平穩(wěn)、悠長的氣息和柔和、連慣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歌唱,表達對家鄉(xiāng)的依戀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學習弱起小節(jié)的含義和他在音樂中的表現(xiàn)效果。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廣泛流傳的美國田園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調(diào)式,旋律優(yōu)美、流暢。歌曲為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結(jié)構(gòu)。
第一部分由兩個重復變化的樂句構(gòu)成,舒展的節(jié)奏,曲調(diào)在平穩(wěn)中帶起伏,使旋律優(yōu)美而又有蕩漾之感,描繪了綠草茵茵的寬闊牧場,水牛、小鹿、羚羊的歡跳及夜幕下星星閃爍,牧場在寧靜的夜晚中的美麗景象,富有詩意。
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進后,以寬松的節(jié)奏展開,使得曲調(diào)更加優(yōu)美而抒情,它不僅表現(xiàn)了開闊空曠的家園意境,而且還縱情的抒發(fā)了人們對可愛的家園的贊美之情。最后的樂句再現(xiàn)了歌曲第二樂句的旋律,曲調(diào)又趨平穩(wěn),它使人們完全沉浸在這美麗的家園情景之中,感受和表達了對可愛的家甜美生活的熱愛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讓他們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2、弱起小節(jié)的學習;長音的延長時值。
3、歌詞的填入,字與音對齊。如:那兒的兒化音和那兒沒有兒化音的填入。
教法:聽唱和視唱結(jié)合。
學法: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我會用學生自學及讓學生當小老師,利用生幫生的方法,讓能干的學生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音樂學習中來,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與體驗。教學準備:
電腦、實物投影儀、錄音機、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組織教學!
二、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家,“家”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港灣,是我們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溫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們每一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在美國的鄉(xiāng)村有個同樣溫暖的`家庭,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這個美國小朋友家做客,老師也不知道他們家在哪兒?那我們就順著導游去①看他們家到底在哪里?②他們家有什么美景?觀看課件(一)
2、師生觀后交流。(他們家在草原,他們家有水牛、小鹿、羚羊;那里是快樂的天堂)
3、是呀!這位美國小朋友的家真是快樂的天堂啊!瞧!他們還在小院里唱起了家鄉(xiāng)的歌。我們和他們一起學吧!出示課題:牧場上的家
三、新授。聆聽范唱。老師范唱,讓學生感受歌曲。
〈一〉學習曲調(diào)。
1、觀察曲調(diào)。向同學提出學習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弱起小節(jié)、連音線、付點四分音符等)。講解不完全小節(jié)和弱起小節(jié):第一個小節(jié)同我們以前認識的有什么不同?(第一小節(jié)不完全……..)想想這樣的小節(jié)應該弱唱還是強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兒去了?(末尾)這樣的小節(jié)就叫弱起小節(jié)。
2、想想以前我們在音樂課中唱過或聽過的歌曲、樂曲有哪些是從“弱起小節(jié)”開始的?舉幾個例子。如:(本期的〈晚風〉)
3、先學第一部分。
(1)聽琴、劃拍、自學曲調(diào)。
。2)老師有重點地輔導。
。3)聽一遍唱一遍。第一遍:聽琴、劃拍、心里唱;第二遍:聽琴、劃拍、唱出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聆聽的習慣,以聽促唱)。
。4)完整唱一遍。
4、學第二部分。用同樣方法學習。
5、完整、準確唱全曲。
〈二〉歌詞教學。
1、全班準確、有感情的朗讀歌詞。思考:歌詞表達了美國小朋友對自己家的怎樣的感情?(對家的無限熱愛之情)
2、填入歌詞。要求:①歌詞要與音對準。②不要忘記曲調(diào)。先填第二段。解決那兒的兒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詞。
3、完整、準確唱歌曲。
〈三〉歌曲處理。
1、老師講述:我們今天一起去美國小朋友家做客,他們家在美麗漂亮的牧場,在晴空萬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閑的游蕩,還有快樂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戲,小朋友們還在無憂無慮的唱著自己喜歡的童謠,一切都那么和諧、那么自然、那么優(yōu)美!他們是多么熱愛自己的家!邊回看課件邊講述(復看前面課件)。
2、問:你覺得應該用什么樣的聲音來表現(xiàn)達小朋友們對牧場上的家的熱愛呢?你能邊唱邊想象歌中描繪的美麗牧場上的家嗎?用你們的聲音告訴老師,好嗎?
3、帶著你想象的歌曲描繪的意境,有感情地齊唱《牧場上的家》。
4、創(chuàng)編歌詞。同桌同學合作創(chuàng)編一段熱愛家鄉(xiāng)、歌頌家鄉(xiāng)的歌詞,使情感得到升華。
附老師自編歌詞:
我的家在蘆山,這里風光秀麗,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有蘆山花燈,還有奪標大鼓,它們都是蘆山驕傲。家!蘆山——我的家!這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有蘆山花燈,還有奪標大鼓,它們都是蘆山驕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豬、要、迷、出、該、興、爺、象、站、好、關”11個生字的字音。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
2、積累“豬、要、迷路、弟弟、高興、今年、站、關心、著急”等詞語,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
3、認識新筆畫“彎鉤”。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描摹“出”,說說“出”字的書寫筆順。
能力目標:
1、復習回憶學過的“反犬旁”的字。
2、利用圖片理解“十字路口”,從朗讀中體會“恭恭敬敬”的意思。
3、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嘗試著讀好小豬問路時的兩句問句。
4、延伸課文,利用課文內(nèi)容和老師給予的課外知識,對文中的“小豬”說一二句話。
情感目標:
1、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在此基礎上,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2、激發(fā)學生主動地去了解有關其它動物的一些基本常識,拓展知識面。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借助拼音正確認讀“豬、要、迷、出、該、興、爺、象、站、好、關”11個生字,并用分組學習的方法,按字形結(jié)構(gòu),分類識記。積累一些詞語。
2、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讀出動物之間對話的語氣。
3、初步了解有關動物的基本常識,懂得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田字格黑板、知識小點(關于動物的一些知識)
學生準備:選讀本《地球爺爺?shù)氖帧?/p>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許多的動物朋友,瞧,它們都來了!一起向它們打招呼!
2、媒體出示詞語。(快速朗讀)
母雞八哥花狗青蛙小貓
蜜蜂白兔孔雀鴨子烏鴉
說明:
本篇課文是關于動物的童話。動物是學生生活中的好伙伴、好朋友。大多數(shù)孩子說起動物,都十分感興趣。學期將近結(jié)束,學過的動物詞語可真不少。新課伊始,出示學生熟悉的動物詞語,既是一種興趣的激發(fā),又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復習鞏固。此環(huán)節(jié)要掌握速度、節(jié)奏,采用齊讀方式,不宜花費過多時間。
3、出示圖與“小豬”兩字: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生齊答:小豬)
4、學習生字“豬”(1)小老師帶拼讀,開火車讀。
(2)復習“犭”旁,回顧學過的“犭”字(生交流師板書)
(3)認識新筆畫“彎鉤”,嘗試書寫。(教師簡要指導,學生寫兩遍)
過渡:小朋友寫得都很認真,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小豬問路”的故事。
5、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
此環(huán)節(jié),老師以“新朋友”的身份把“小豬”引進課堂,正巧學習本課的生字“豬”。拼讀時注意翹舌音。在復習部首“犭”時,順勢積累帶有“犭”的字。這是對所學熟字的梳理、鞏固以及識字的拓展。交流時,可適當滲透“犭”的字大多與四條腿,又有皮毛的動物有關的知識。
在認識新筆畫“彎鉤”時,教師略做指導,并當堂寫兩遍“彎鉤”?梢钥焖傺埻佬蕾p。注意關心學生的寫字姿勢和握筆方法。
認識了主人公,也學習了生字。老師順理成章地將學生帶入故事中。
二、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看動畫,感知課文,激發(fā)興趣。
說明:
生動形象的課文動畫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自主閱讀的欲望,也可以從中讓學生感受身臨其境的故事情節(jié)和其中有趣的童話語言,為朗讀指導做準備。要注意與學生一起認真收看,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2、過渡:真是個有意思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讀吧!
3、小組合作自學課文:要求(1)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序號。
(指名讀要求) (2)正確朗讀,不添不漏。
(3)讀準字音、巧記生字。(出示生字)
4、全班交流識記方法。
5、穿插游戲:“反義詞碰碰車”
6、獨立默記生字。
7、讀詞游戲:“小豬上學”
說明:
小組合作自學是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要求充分發(fā)揮組長的能力,按照自學要求,踏踏實實地帶領組員學習。教師要給予小組合作以充裕的時間,并隨機指導、糾正、肯定,千萬不要走過場,點到為止。
這里的識字教學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但一下子把許多生字拋給學生,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為了提高識字的效率,老師把生字做了有序的整合、歸類,按字形結(jié)構(gòu)分成四類(一)要、爺、象、關(二)出、興(三)該、站、好(四)迷,分類出示后,鞏固學生的識記,滲透了字形的結(jié)構(gòu)。
全班交流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方式,可穿插個別補充。記字不求面面俱到,方法多樣。老師要把握好識字的重點、程度。如本課:“站”、“象”可強調(diào)字音,“要”、“爺”、“該”可從形近字入手,出、好、迷則可以找找朋友、猜猜字謎、說一句話等?傊M量肯定學生自創(chuàng)的識字法。在此環(huán)節(jié),還可穿插“出”的描紅練習,以鞏固其書寫筆順。
鞏固識字環(huán)節(jié)設計兩項游戲:“反義詞碰碰車”(用來復習學過的反義詞)這一游戲師生互動,老師邊說一個詞,邊做動作,學生們立即呼應,渾身上下動一動,調(diào)節(jié)出輕松的課堂氣氛。熱鬧的游戲過后,應留給學生一些默記的時間,當進入“小豬上學”的板塊中,則是考察學生朗讀詞語的能力。
二、朗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一)過渡:讓我們把生字送回課文,我們知道了原來……可是……
1、引讀第一節(jié)。
2、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十字路口在哪兒?誰來指指?
3、指名讀第一節(jié)。
4、說話訓練:是。⌒∝i迷路了,它(會怎樣)(指名交流)
說明: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師引讀,出示課文第一節(jié),意在了解故事的起因,對于十字路口的理解,運用圖片與師講解相結(jié)合,讓學生輕松積累。此處的說話訓練,允許給學生短暫的思考,使學生體會小豬迷路時焦急的心情。
(二)過渡:你們真能體會小豬的心情!于是它決定向別人問路,它是怎么問的呢?
1、自讀2、4節(jié),找出小豬怎么問路的句子。(多媒體出示校對,用——表示)
2、指導朗讀2句問句。(1)自由輕聲讀。(嘗試讀出疑問的口氣)
(2)師:你覺得小豬怎么樣,從哪里看出?
。3)指名交流。(有禮貌,說話客氣,很著急)
。4)多種形式朗讀,理解“恭恭敬敬”。
。5)師生配合朗讀2、4節(jié)。
說明:
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邊讀邊劃邊思,通過反復朗讀,讀好兩句問句。又啟發(fā)學生從“弟弟、爺爺、您、“恭恭敬敬”和“大聲”這些詞語中體會出小豬說話時很有禮貌、很著急,幫助學生讀好這兩句話。對于“恭恭敬敬”的理解,老師應在指導朗讀中自然滲透,告訴學生就是對人很尊重,很有禮貌。在鼓勵表揚話語中反復呈現(xiàn),如:“你的表現(xiàn)真有禮貌”;“從你的朗讀中看出你對象爺爺很尊重”等。師生的配合朗讀主要考慮到課文段落的完整性。
。ㄈ┻^渡:這樣一只有禮貌,說話客氣又可愛的小豬,應該很順利地問到路,可是你們聽(出示2——6節(jié)前半段)小朋友,這是為什么?
1、自讀2—5節(jié),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讀重點句子(并延伸)
烏龜98歲了,小豬怎么能叫它“烏龜?shù)艿堋蹦兀?/p>
大象,小豬怎么能叫它呢?
3、練習朗讀。
過渡:看來小豬是搞錯了動物的年齡,難怪它羞得……(引讀第6節(jié))
4、齊讀第6節(jié)。
(四)分角色朗讀全文。
1、師:小豬迷路的問題總算解決了,讓我們一起來讀全文。
2、請小朋友在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
3、師生合作朗讀全文。
說明:
以一個小小的懸念,引導學生自讀課文,自己獲得收獲,了解課文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不能以身體大小,來判斷不同動物的年齡。并以大象的話為基本句式,改變?yōu)觚數(shù)恼Z言,指導朗讀,從而豐富學生的句式積累。最后讓學生在初步懂得道理的基礎上,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文章內(nèi)容,讀出對話中不同動物的語氣。
。ㄎ澹┩卣寡由欤
1、說話訓練:小豬、小豬,我來告訴你:……
。◣熇m(xù)編:小象帶著小豬很快找到了小兔的家,可愛動腦筋的小豬很想弄明白:為什么個子小小的烏龜,我要管它叫“爺爺”;高高的大象卻是自個的“弟弟”?小朋友,我們來幫助這只可愛的小豬吧!別急,先來嘗嘗“知識小點”。)(出示有關資料)
說明:
此環(huán)節(jié)既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總結(jié),又是一個拓展說話訓練。在了解課文的基礎上,運用課外知識,為小豬解決困惑。老師要關注學生說話興趣、習慣、能力的培養(yǎng),依據(jù)每位學生的基礎差異,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
2、指名交流
。╈柟虖土暎河螒颍骸靶∝i的禮物”
說明:
課末鞏固環(huán)節(jié),以重現(xiàn)生字、積累句子為主,以時間來定,可安排機動。
三、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小豬問路的故事,知道了不能以身材大小,來判斷動物的年齡,其實動物世界的奇妙之處還有很多呢!選讀課本《地球爺爺?shù)氖帧分芯陀小秳游锏亩洹、《找汗》等好幾篇呢!希望小朋友課后去讀一讀。
資料如下:
別看烏龜身材小巧玲瓏,壽命可長了!可以活到700歲左右,被人們稱為“動物界的老壽星”。再說說小象吧,象是陸地生活中最大的動物。它出生時體重就有100公斤左右,相當于4,5個小朋友的體重。身高約有1米,長到6歲,就能有2米多高,比我們教室的門還要高呢。▉碓从诨ヂ(lián)網(wǎng))
語文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1、請同學們自讀本單元的導讀部分。通過讀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內(nèi)容?(本組的訓練重點:了解敘述的順序;學習這組課文的方法:要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
2、明確了本組的訓練重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罚ò鍟,讀了課題,你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撈)?圍繞‘撈’字,同學們想弄懂《撈鐵!芬徽n中的哪些問題?學生動腦筋思考后,各抒己見,提出以下問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jié)果怎樣?”“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等等。教師梳理,并歸納為四個問題:
1、誰撈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用什么辦法撈鐵牛、結(jié)果怎樣?
4、這件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提出來的,也是我們這課學習的目標。下面,我們就通過讀書來解決這些問題!
3、請同學們自已讀課文,讀后找出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jié)果怎樣?”等問題對應的段落,并按課文的敘述順序給這幾個問題排序。(指名同學到黑板上為這幾個問題排序,明確事情發(fā)展順序的意義。)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同桌齊讀兩遍,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寫一遍。
5、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資料或同桌討論解決,再不能解決作上記號。
6、同學們到黑板上自由默寫生詞。個別容易寫錯的,老師及時糾正(如:淤、艙等)。
7、給生字組兩個新詞寫在課堂本上。
8、布置作業(yè):搜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浮力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
第二課時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撈鐵牛》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體敘述了宋朝的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鐵牛撈起拖回岸邊的經(jīng)過。)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邊讀書邊思考這個問題,讀完后,畫出這句話。
3、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給“出色”、“工程”、“專家”標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專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fā)言。
6、同學們發(fā)表的意見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設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7、八只大鐵牛被水沖進了黃河。而懷丙卻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請同學們自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8、指名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想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9、可是,1988年從黃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鐵牛,最輕的每只鐵牛重26.1噸,最重的有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沒有先進的起重設備,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的懷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指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表示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如“先”)。讀后,指名學生說出懷丙和尚為此做了幾項準備工作?同桌齊讀后共同討論,各用一句簡練的話概括這四步(潛水摸牛;備船裝沙;并船搭架;粗繩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行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
。1)、保持平衡(舉劃船的經(jīng)歷說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觸面積大浮力大)。粗繩拴牛:保證牢固。——準備工作周密細致,設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準備工作做好了,懷丙是怎樣指揮大家撈鐵牛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邊讀邊畫出文章中表示撈牛動作的詞,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進行換詞指導:“鏟”與“撒、掀”、“拔”與“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指導理解這種因果關系)。
13、觀看課件,理解“鏟沙拔!钡慕(jīng)過。
14、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jīng)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guī)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真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jié))。
16、男女分段展開朗讀比賽。體會懷丙的聰明才智。
17、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一千多年前,懷丙就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實,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運用“水的浮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卓越人物有許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呢?(《曹沖稱象》,上一冊積累運用上的《挑水過橋》等)我們?yōu)樗麄凃湴粒鼮槲覀冎腥A民族自豪。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讀出對懷丙敬佩、贊嘆的語氣。
19、討論:想象一下,在當時還有其他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嗎?要是現(xiàn)在呢?
20、布置作業(yè):
(1)填空:課后第二題。
。2)小試驗:
找一大盆作黃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碼當鐵牛,準備好繩子和沙子回家做這項實驗后,寫出實驗經(jīng)過。
語文教案 篇5
設計指導思想
本文選自美國作家梭羅的名作《瓦爾登湖》。譯文為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翻譯。選文共5個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寫景別致細膩,感情充沛豐富,語言別具魅力。作者對自然的鐘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間。教學中,應在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和主旨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重要詞句,進而對一些寫景和議論段落能夠鑒賞分析,最終理解本文的深刻內(nèi)涵。談及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學生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歸園田居構(gòu)想世外桃源的陶淵明和那個沒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較的研究方法。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含義,提高其分析鑒賞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樸素的文字間傳達的復雜情感:既有對美麗風光的陶醉熱愛,也有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對大自然造成破壞的痛惜。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對本文寫景手法的分析。
2、體會文章質(zhì)樸本色的'語言風格。
3、思考領悟作者給予我們的啟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靈魂安寧的歸宿。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介紹《瓦爾登湖》導入。
。ㄍ队埃核罅_照片、瓦爾登湖及湖畔小木屋照片)
一個人如果對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貪婪無厭,他就成了奴隸,成了沉陷于物欲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奴隸。為了從繁雜紛擾的俗事中解脫出來,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靈狀態(tài),1845年7月4日,梭羅獨自一人手持一柄斧頭,跑到距離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鎮(zhèn)兩英里遠的瓦爾登湖,親手建造一個小木屋住了下來。在那里,他獨立勞作,自食其力,過著物質(zhì)生活極為簡樸而精神生活異常富有的隱居生活。在瓦爾登湖湖畔,勞作之余,悠閑地面對湖光山色,面對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兩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諦。他把這些景物和感受記錄下來,寫成了一本書《瓦爾登湖》。這本書開始時反響不大,后來聲名鵲起,成為世界文學經(jīng)典。
二、要求學生課前搜集名家對梭羅及其作品的評價,課堂交流。未涉及者教師補充。
1、愛默生(美國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國還沒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偉大的一個國民。這似乎是一種罪惡,使他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完就離開,而沒有人能夠替他完成;對于這樣高尚的靈魂,又仿佛是一種侮辱!瓱o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學問,有道德,愛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實讀者。
2、懷特(美國20世紀散文家)
……我記得我在讀到它時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躊躇絕望的日子里,是它讓我恢復了健康。梭羅的《瓦爾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時弊,又適逢其時。在我們這個不穩(wěn)定的季節(jié),當所有人都不知不覺尋找從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開的隱居地時,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個避風港。
3、喬治愛略特(英國著名女作家)
《瓦爾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書。嚴重的污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4、徐遲(中國著名詩人、《瓦爾登湖》譯者)
《瓦爾登湖》是一本靜靜的書,極靜極靜的書,并不是熱熱鬧鬧的書。它是一本寂寞的書,一本孤獨的書。它只是一本一個人的書!锻郀柕呛氛Z語驚人,字字閃光,沁人心肺部,動我衷腸。到了夜深人靜,萬籟無聲之時,此書毫不晦澀,澄澈見底,吟誦之下,不禁為之神往了。
三、研讀課文,然后討論,理清結(jié)構(gòu)層次,把握文章大意。
明確:
第1段:總寫瓦爾登湖,尤其是開頭一句,是對全文的一個重要概括,極富哲理。
第2段:寫對瓦爾登湖畔往事的追憶。
第3段:對瓦爾登湖現(xiàn)實處境的擔憂。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從掌握人物描寫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賞析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
1、研讀重點語句,感悟人物形象,學習抓住關鍵語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師精講點撥,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父親性格中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以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人生。
教學重點:
理解“父親”這個中國農(nóng)民的典型形象的特點及其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父親形象的意蘊。
設計思路
本節(jié)課是第二課時,主要圍繞著賞析人物形象展開,通過研讀重點語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導學生根據(jù)人物描寫的方法展開討論,讓學生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教師幫助歸納、總結(jié)。教學中主要抓住關鍵詞、句的分析,學生通過朗讀、品味,討論、探究,在文中找到具體的細節(jié)描寫,歸結(jié)父親的性格特征。學生具體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方法,進而學會運用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性格。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熟悉了《臺階》這篇課文的情節(jié),知道了作者通過一個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展現(xiàn)了父親現(xiàn)實的生活畫卷,今天我們就精讀課文,分析人物性格,體會作者是如何塑造父親這一形象的。
二、學習通過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重點關注人物描寫時能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詞)
(一)、教師分析人物描寫
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外貌和心理進行細致的刻畫,從而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對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寫:對容貌、姿態(tài)、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
2、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nèi)在性格特征的一種描寫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關鍵,由表及里,綜合評價。
(二)請同學們找出文中最能表現(xiàn)父親性格的神態(tài)、動作、及語言的細節(jié)描寫,并概括父親的性格特征。
1、教師示范
如:“許多紙屑落在父親的頭上肩膀上,父親的兩手沒處放似的,抄著不是,貼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覺得有許多目光在望他,就盡力把胸挺得高些,無奈,他的背是駝慣了的,胸無法挺得高。因而,父親明明是該高興,卻露出些尷尬的笑!
這一段運用了動作和神態(tài)的描寫,寫出了父親在眾人仰慕時的不自在,表現(xiàn)他謙卑的性格特征。
2、讓學生在文中尋找,用圈點批注法分析語段。
以“運用了XXXXXXXXX的方法,寫出了父親的XXXXXXXXX(內(nèi)容),表現(xiàn)出父親是一個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人”,為句式回答。
3、學生細讀、思考、討論、交流。
三、學習通過情節(jié)的安排補充人物性格
1、課文哪些情節(jié)最能表現(xiàn)父親的形象?
2、教師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標,并為之付出長期艱辛的勞動——勤勞、頑強
3、學生細讀、思考、討論、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悅、局促、不自在——淳樸、善良、謙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體,不服老——倔強
四、教師歸納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交流,我們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勤勞、頑強、淳樸、善良、謙卑、倔強的人
五、嘗試寫作
這節(jié)課我們領會了細節(jié)描寫的神韻,文章正是通過這些細致入微的細節(jié)描寫完成了對父親性格的刻畫。文章少了細節(jié),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讓我們也來嘗試一段描寫。
大家看,小說有這樣一段情節(jié):“我只好讓在一邊,看父親把水挑進廚房里去。廚房里又傳出一聲扁擔沉重的叫聲,我和母親都驚了驚,但我們都盡力保持平靜!弊髡邔懙竭@里,沒有將我和母親展開描寫,留下了一段空白。
請大家發(fā)揮想象,給小說補充一段情節(jié),對母親看到父親閃腰時的心理、動作或神態(tài)進行深入、細致的描寫。50字左右。
(學生寫,教師巡視)
六、小結(jié)
七、布置作業(yè)
寫篇周記,展示自己眼中的父親,表達自己對父親的尊重和理解。
板書設計
《臺階》
細節(jié)描寫表現(xiàn)人物性格: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心理描寫
情節(jié)的安排補充人物性格
父親是一個勤勞、頑強、淳樸、善良、謙卑、倔強的人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精選)08-1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