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實用的語文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落實朗讀,疏通文意,掌握積累文言詞語;
分析故事情節(jié),多角度概括寓意。
重點難點
在理解古文的基礎上落實有節(jié)奏感的朗讀
多角度分析理解寓言,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的能力
教法指導
讀寓言——借助多種形式朗讀,疏通文意,概括情節(jié)。
品寓意——分析故事人物形象,談談對寓意的理解、認識。
寫寓言——從鄭人的角度來重新改寫寓言故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前一階段,我們學習吟誦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感受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懷,今天來接觸凝結古人智慧的另一種載體——古代寓言。
二、指導學習《買櫝還珠》
。ㄒ唬┳x寓言
1、出示古文語段——
請同學們根據注釋散讀古文,讀給同桌聽,請劃分節(jié)奏停頓
2、請一位同學朗讀,正音,標停頓
請同學評點其朗讀,并示范朗讀,落實節(jié)奏停頓;
同桌對譯,再讀古文,有哪些字需要積累落實,或者有哪些字無法解決需要提出
交流,落實一些文言實詞;
教師示范朗讀——學生散讀——學生代表朗讀(請朗讀的同學,讀出古文感覺來)——全班齊讀
。ǘ┢吩⒀
1、故事的起因是:楚人“賣其珠”
落實“珠”的含義:價值連城的明珠
為了“賣珠”,他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為木蘭之柜,薰以……綴以……
他為什么要這樣做?想象一下他會有怎樣的神情、動作、心理?
——請為楚人設計一段內心獨白:
(四位同學一組,一人記其余幾人補充想象,一人朗讀)
。ㄓ脙和恼Z言去消化故事,檢查學生是否讀懂故事,考查學生語言的表達與運用能力)
2、學生交流寫作片斷
——2—3人,可借助動作、神情來表達心理活動,讀出楚人的躊躇滿志來
(注意引導學生,“珠”的價值遠勝于“櫝”,這樣做是為了抬高明珠的身價,使明珠包裝華美更易賣出,包裝再華美也只是用以彰顯明珠價值的附屬品……)
3、故事的結果是: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
楚人此時的.心理活動會是怎樣?
鄭人最終是取“櫝”而舍“珠”了,你如何看待他的選擇?
——參考點:楚人的過度包裝使得喧賓奪主;鄭人舍本逐末,取舍不當
4、古文可概括為成語:買櫝還珠,作者(戰(zhàn)國,韓非)
引出寓言:用簡單的小故事,講一個深刻的道理
作者寫這個故事的意圖是:?
——諷刺了那些舍本逐末,不分主次的人
再讀古文,思考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形式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只看到形式,而忽略了內容;要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
5、小小的故事蘊含著古代先哲大大的人生智慧,再來讀一讀這則智慧的結晶
你還知道哪些成語寓言?
三、布置作業(yè)
。ㄒ唬┱归_豐富想象(二選一)
1、補充鄭人的言行心理,將古文改寫為200字左右的故事
2、為故事設計情節(jié),編寫一幕簡單的課本劇
。ǘ┓e累2個寓言故事,準備課前兩分鐘演講主題(二選一)
1、“引經據典”,介紹寓言/成語故事,并根據寓意談談啟示
2、“寓意一點通”,2—3人表演故事,請同學猜出其寓言典故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深入感悟文章的內涵。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題目中的“說”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說理類的文章。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文章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明白、說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分段。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說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導分段。
。1)學生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在哪里提出了觀點?又是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課文最后又是講了什么?
(2)交流。
(3)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記號。
三、分段讀通課文。
1、先拼讀生字,讀熟新詞。
2、分段讀通課文。
自己練讀--指名讀--糾正讀音,指導讀通長句--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畫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
。1)這里的“橋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問自答的句子換一個說法。
。3)過渡:是的,勤奮是實現(xiàn)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相機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討論:“鮮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比一比,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齊讀后一句。
3、齊讀第一段。
4、當堂背誦第一段。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自己設計記憶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難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學情況。
3、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4、鋼筆描紅。
六、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3:讀一讀,再抄寫。
2、背誦第一段。
3、區(qū)別形近字組詞。
未( )悄( )社( )梁( )渡( )
末( )稍( )杜( )粱( )度( )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學習了第一段,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二、細讀第二自然段。
1、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xiàn)理想的橋梁!边@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相機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天資聰明)
3、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1)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么?“終于”這個詞說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馬光怎樣用汗水和心血去澆灌的?(引導學生邊讀邊找出書上有關詞語和句子。理解“滾瓜爛熟”“一遍又一遍”)
。3)司馬光的事例告訴我們(板書):“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5)指名讀,師與生一起評點,是否讀出了司馬光的刻苦、勤奮?
4、小結: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從小就天資聰明,但是他依然始終如一地勤奮學習,最后寫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這就充分說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細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學,完成下列思考題,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為什么他同樣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小組交流討論。
3、師生圍繞思考題交流探討。
4、學生討論“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边@句話的含義,老師相機板書。
5、指導朗讀。
6、讓學生根據板書小節(jié),引導學生明確:不論天資聰明還是基礎比較差的人,只要勤奮,都可以成才。
7、齊讀兩句名言,大家認為這兩句名言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筆記本的首頁,時刻勉勵自己。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談談學習了這一課的感想,并寫在小作本上。
五、總結課文:
六、作業(yè) 完成課后思考題3、4兩題。
板書:
13、說勤奮
司馬光(天資聰明) 編成《資治通鑒》
勤奮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橋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 完成蛙卵剝離手術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隨文識字,讀準字音
2. 品讀有關詞句,感受聾啞青年的勤奮專注
3. 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義
教學重點
體會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聽說我們這個班的同學特別聰明,那么,今天請大家盡情地展露你們的風采吧!首先,我給大家出一道IQ題,請聽題:魚為什么生活在水里?(學生回答)恭喜你,答對了!答案是“因為陸地上有貓”。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跟魚有關的文章。(師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請看黑板,齊讀一遍課題。(學生讀課題)我從大家瞪大的雙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該不會是貓把魚趕到了紙上吧?你們對這個課題產生了什么疑問呢?(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
大家很會動腦筋,而且,看來這篇課文對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各個自然段標上序號,并思考這兩個問題:
1.“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
2.是誰讓魚游到紙上的?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讀音:花港,清澈,一絲不茍,廠徽,聾啞。
好,大家都讀完課文了吧,還沒讀完的同學也請你們先停下來。我們來檢查一下這幾個生字的讀音。(指名讀,并讓學生指出該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齊讀)
3. 解決思考問題
解決了生字讀音后,讓我們看回這兩道思考題,第1題,“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意思,誰來說說你的理解?(提問學生。魚畫得很逼真,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仿佛在紙上流動)大家的詞語積累很豐富。魚游到了紙上,這種表達方式你們喜歡嗎?仿照“魚游到了紙上”,如果要表達小鳥畫得很像,可以怎么說呢?老虎呢?(生仿句)這么有趣的表達方式,我希望大家記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題,是誰讓魚游到紙上的?(一個青年,一個聾啞青年)
三、感悟聾啞青年的恒心與專心
1.感受聾啞青年的恒心
這個青年能把魚畫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紙上,那么,他應該是從小開始學畫的吧?(生:不是)你從課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請全班齊讀第12段。(生讀第12段)
青年人學畫多久了?(生:才一年多)在學畫的一年多時間里,他是怎樣做的呢?(生: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從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樣的品質?(生:有恒心,堅持不懈)板書:恒心
2.感受聾啞青年的專心(重點指導朗讀)
文中哪個自然段描寫了青年看金魚的情景?(生:第4段)請大家齊讀一遍第4段。(生讀第4段)讀得很流利,但是還可以讀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學想讀給大家聽一下?(指名讀,并作及時反饋。你強調了個別詞語,富有節(jié)奏感,讀得很投入,你融入課文中去了,很好)
我們男生女生來比賽讀一讀。(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讀的時候,大家都比較默契地強調了這幾個詞:老是,呆呆地,靜靜地,從來。這幾個詞給你傳達了什么樣的信息?你從這段描寫中看到一個怎樣的青年人?(生答?呆~看得很入神,專心致志,認真,達到忘我的境界)板書:專心
聾啞青年聽不到金魚戲水的聲音,也無法用語言呼喚那美麗的金魚,他堅持每個星期天去看魚,呆呆地、靜靜地看魚,他只是在用眼睛來看魚嗎?請大家閉上雙眼(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那個最疼愛你的.人,你能看到他們的樣子嗎?好,請大家睜開眼睛,誰來說說你剛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剛才你是閉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來看的呢?(用心,用腦子)很好,對于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們都很熟悉,用心記住了他們的音容笑貌。那么,聾啞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觀察金魚,眼里有魚,而且(生:心里有魚)。
四、解讀“先游到了我心里”
請大家齊讀最后兩個自然段。(生讀課文)
你們認為,青年心里的金魚是怎樣的?(生:各種動態(tài)的金魚都有,金魚的每個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對金魚的特點了然于心)
“魚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紙上”,對這兩段話,你有什么體會?(讓生講自己的體會)
五、小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感受了聾啞青年學畫魚的恒心和專心,下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他畫魚時的高超技術。下課。
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心里
魚———————————→紙上
恒心、專心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理念]
新《語文課程規(guī)范》指出:要珍視同學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本設計以此為立腳點,強調閱讀的個性化,讓同學在美文的熏陶中有獨到的感悟,并在有所積累的前提下有所表達。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體會課文的意境。
2、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狀、顏色來描寫景物和景物變化的方法。
3、能在讀熟、讀懂課文基礎上發(fā)明性的練習說話,寫導游詞提綱。
[教學具準備]
水彩筆、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搿
1.師:同學們,在以前我們學過了巴金爺爺的《海上日出》,知道日出非常的美、壯觀。其實日落也很富有詩意的,它一點也不比日出遜色,夕陽滑落的景觀可謂美妙絕倫!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日落的文章。
2.板書課題,同學齊讀課題2遍。
(二)教師配樂范讀全文。
(在舒緩、優(yōu)美的鋼琴曲伴奏下,教師美讀全文,并要求同學)
1、標段落號。
2、喜歡的段落前做個記號。
(三)同學自由朗讀全文。要求:
1、不添字、不漏字。
2、喜歡的句子、段落多讀幾遍。
(四)生字謄寫練習。
1.教師在田字格內范寫“濺”、“盞”
2.同學在下發(fā)的作業(yè)中描紅。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畫出作者描寫的三亞景物有那些?。
2、用簡單的線條畫出藍天、海水、白鷗、椰樹、細沙。
3、同學根據有關段落作畫。(要求同學用簡筆畫作圖)
4、評畫。
(注意是否能畫出“藍藍的天”、“藍藍的!、“低翔的白鷗”、“碧玉般的.樹冠”、“玉屑銀末般的細沙”。)
5、感情朗讀有關反映畫面內容的句子。(最好要讀出作者在細沙上行走的感覺以和作者的感受)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同學感情朗讀。
2、出示本節(jié)的自學目標。
①感情朗讀自身喜歡的句子。
、谶呑x邊想象夕陽滑落的過程,畫出描寫夕陽滑落動作的詞。
、劢處煶鍪疽唤M動詞。
懸、入水、顫抖、停住、下沉、蹦跳、收斂。
3.教師演示有關夕陽下滑的動畫(課件),邊演示邊出現(xiàn)相關的動詞。
4.依照詞在文中的順序,讓同學講講落日的過程。
(七)做小導游。
1、編寫提綱,分小組互相討論,準備提綱。(教師簡要指導)
2、同學試演。(要求用上課文中學到的你認為優(yōu)美的詞語或句子)
3、出現(xiàn)同學講的不熟練的地方,讓同學再讀課文的有關段落。
4、套入導游詞的有關格式,讓上來演示的同學帶上“導游證”
5、在多名同學中評選“海南三亞十佳導游”,并現(xiàn)場頒發(fā)證書。
(八)課外延伸。
1.教師小結,用上課文最后一句。
2.向提供同學關于海南三亞的一個網址、一本課外書。讓同學進一步去學習,去探究。
(九)課外作業(yè)。
回去向家長介紹三亞落日。要求用上美妙絕倫、風情、遜色、驚訝等詞。
語文教案 篇5
一、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做到正確,并要求:
1畫出與生字有關的詞,多讀幾遍。
2遇到不理解的詞名用指定符號標出,即詞用“△”標出,句子用“——”標出。
3標出自然段序號
2.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糾正多音字讀音。
為 wéi( ) wèi( )
更 gēng( ) gèng( )
3.檢查生詞朗讀情況
驚弓之鳥 射箭 郊外 疑惑
悲慘 愈合 弧單失群 拼命
4.讓學生說說讀書時遇到哪些不懂的地方
5.教師適當解決一些跟理解課文內容有關系的問題。
二、指導學生學習生字。
1.本課共有8個形聲字。掌握生字的字形及讀音。
2.引導學生討論這些生字在書寫時易錯的筆畫。
如:“魏”左邊“委”字的捺要寫成“點”,“女”字的橫要寫成“提”。
三、學習交流
1.自讀,思考:課文寫了一些什么事?
2.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更羸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用簡短的話回答。
2“能手”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能稱為有名的射箭能手呢?
四、指導朗讀
注意突出更羸是個“有名的射箭能手”。自己先練讀。
互讀,互評。
第八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更羸是個有名的射箭能手。從哪件事可以看出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我們一起來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交流
(一)學習2~8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問題:為什么說更羸是個射箭能手呢?
2.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段體會更羸是如何讓大雁從天上掉下來的。
1請學生默讀5自然段。找出更羸是怎么做的句子。
2出示句子: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
3請學生邊讀句子邊做動作。
4請兩名同學到黑板前做動作表演,讓其他同學進行評判:哪個同學的'表演符合課文內容,為什么?
3.讓學生從第5自然段中找出大雁是怎樣從天上掉下來的句子讀一讀,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句中兩個“直”的不同含義。
4.讓學生分角色朗讀2~8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魏王看到這一情景,前后有什么變化?
5.引導學生討論魏王說的“本事”指什么?
6.談話過渡:更羸的本事就是只是指不取箭,只拉弓,使大雁掉下來嗎?那么,更羸到底有什么本事?他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解開這個謎團。
(二)學生第9自然段。
1.默讀第9自然段,按照以下問題自學。
1更羸說了幾句話?
2每句話說了什么內容?
3用“——”標出更羸看到聽到的,用“~~~”標出更羸的分析。
4句之間有什么關系?
2.用因果句式練習說話。
3.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三)理解“驚弓之鳥”成語的意思。
1.這篇課文是一個成語故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驚弓之鳥”這一成語的意思?(即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事膽怯的人。
2.成語今用。
請你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這個成語可以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四)復述課文。
1.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掌握課文敘述順序。
2.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結合板書,同桌練習復述。
3.指名復述課文。
三、拓展
1.交流收集、查找到的有關鳥的成語。
2.在小組內總結,比一比哪組收集的多。
3.試著說說它們的意思及在什么情況下使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精選】語文教案08-03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語文教案(精選)08-11
語文教案【經典】08-14
【經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典)語文教案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