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幷淼恼Z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能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2、 認識十五個生字,并初步滲透了解識字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教學準備:
小魚圖片 《搖籃曲》磁帶 字卡 小黑板 星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你們愿意把自己的夢想告訴大家嗎?
。▽W生發(fā)言)
老師很高興看到大家都是有夢想的人,希望大家通過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來看看他是誰?
[貼小魚圖片]
他也有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小魚的夢》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大家想聽一聽小魚的夢嗎?打開課本72頁。
[教師范讀]
你愿意像老師一樣讀嗎?
。ㄉ约鹤x,帶筆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嗎?
(生發(fā)言回憶識字方法)
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同桌共同識字。
。ㄉ澜Y合認讀生字)
調皮的詞語娃娃想來考考大家,有信心戰(zhàn)勝他們嗎?
[出小黑板:池塘——落下來——珍珠被——催眠曲——搖籃——推——擺擺尾巴——咂咂嘴]
看看誰能得到“智慧星”
[指名讀]
詞語娃娃走了,字寶寶沒了鄰居,你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ㄗ宰x綠色通道生字,同桌互相檢查讀)
做游戲:開火車。
三、熟讀課文,有感情朗讀,培養(yǎng)想象力。
字寶寶玩累了,我們把他送回家,試一試在課文中你能讀準他們的音嗎?
。ㄉ种缸,自己讀)
。ㄉ痉蹲x,評價)
(分男女讀)
在剛才讀書時,你有沒有發(fā)現自己喜歡的句子?能把你的句子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ㄉl(fā)言說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帶感情朗讀。)
[師指導朗讀]
大家說得真好,請同學們帶著感情一起朗讀課文
。ㄉR讀)
讀得棒,老師好象看見一群可愛的小魚在池塘媽媽的.懷里做著甜甜的夢,你們愿意讓老師走進你們的夢中,和你們分享快樂嗎?
[放《搖籃曲》,師伴樂朗誦]
(生閉眼想象)
告訴大家,你這條可愛的小魚夢見了什么?
。ㄉl(fā)言,說出自己剛才所想到的。)
[生說一個,師貼一顆小星星]
多么美麗的夢!小魚的夢一定會實現的!讓我們一起祝愿小魚夢想成真!
四、 拓展作業(yè)。
回家給爸爸媽媽背《小魚的夢》,讓爸媽猜猜小魚會夢見什么?如果說的好,幫他們做一件家務活。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先搜索各種各樣的紙,剪成你喜歡的圖形。
2、和同學們交流有關紙的知識。先在小組講,然后在全班交流。
教學重難點:
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緊密結合,學以致用。
教具準備:
各種各樣的紙,剪成各種圖形。
教學過程:
一請同學們自由發(fā)言,自己用什么樣的紙剪成什么樣圖形,為什么喜歡這樣的圖形
學生發(fā)言。
教師:好,發(fā)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剪出新穎的、奇特的圖形。
二誰知道有關紙的什么知識和大家說話(出示各種紙)
學生發(fā)言。
教師:同學們搜集來的有關紙的'知識真不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各種各樣的紙。如:印人民幣的紙叫水印紙。這種紙不同于其他的紙,造紙時經過特殊的處理,上面就帶有暗花。又如:包水果用的紙箱,也叫再生紙。她屬于廢品回收再利用造出來的紙。
三怎樣布置好《紙的世界》的壁報呢?請同學們大膽想象,說說自己的設計
語文教案 篇3
給動物喂食
· 目標:1、 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及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名稱,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練習發(fā)音:吃;學習語匯:小貓、小魚、小狗、骨頭、小兔、蘿卜。
· 3、 喜歡小動物,并愿給小動物"喂"食。
· 內容:給動物喂食
· 過程:
· 1、 小兒扮演小動物進入活動室,尋找其它小動物(小貓、小狗、小兔),幼兒教案《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給小動物喂食》》。
· 2、 引導小兒觀察大教具,學習詞匯。
· (1) 找出小貓,學習詞匯:小貓、小魚。
· (2) 找出小狗,學習詞匯:小狗、骨頭。
· (3) 找出小兔,學習詞匯:小兔、蘿卜。
· 3、 集體玩游戲《給小動物喂食》,練習發(fā)音:吃。
· (1) 小貓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小魚。
· (2) 小狗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骨頭。
· (3) 小兔肚子餓了怎么辦?吃吃吃,吃蘿卜。
· 4、 操作游戲。幼兒每人一份教具,分別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放進小動物的`"嘴"里,并說出動物、食物名稱和"吃"的音。
· 5、 活動結束,讓幼兒學習收拾學具,請幼兒把小動物送回“家”。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欣賞漫畫的興趣,體會幽默帶來的愉悅。
2、通過讀圖,發(fā)展語言,培養(yǎng)想象力。
3、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母語基礎,會認本課的8個生字和1個新的偏旁部首。會寫7個生字。
教學重點:
體會幽默帶來的愉悅。
教學難點:
1、注意捎、至、致都是翹舌音。
2、培養(yǎng)學生的幽默感。
教學過程:
1、先觀察:共有幾幅圖?
2、現看看:每一幅圖上都畫了什么內容?
第一幅圖:一位老爺爺和一個小朋友坐著小船在釣魚,老爺爺悠閑地抽著煙,小朋友在拿著筆寫著什么。
第二幅圖:小朋友寫好了字,跳下了水。
第三幅圖:老爺爺還在耐心地釣魚,小朋友潛下水,找到了魚鉤。
第四幅圖:小朋友把寫好的卡片掛到了魚鉤上。
第五幅圖:老爺爺以為魚兒上鉤了,趕緊往上拉線。
第六幅圖:老爺爺釣上了一封信,上面寫著:我們今天不想來,魚兒。
啊,原來小朋友不想讓老爺爺釣魚,要保護魚兒呀!
3、讓學生充分看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感受漫畫帶來的樂趣。、
4、學習7個生字,7個要求會認的字。
5、完成課后習題,先讀一讀,再說一說。
6、再找?guī)追媮硇蕾p。
7、可以自己創(chuàng)作一幅漫畫,讓其他同學一起欣賞。
8、課后作業(yè):寫生字。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景色,在讀中體會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的情感。
3、培養(yǎng)對文學作品初步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個性化的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教學難點:
從閱讀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體會作者對山雨的'那份情感。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奔主題
同學們,“雨”你們都不陌生吧,有誰見過山雨嗎?
二、播放課件,感受雨景
今天,老師將帶你們去欣賞山林中的雨景,請大家跟著作者趙麗宏一起走進山林,去感受山雨的美麗。
趙麗宏眼中的山雨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么美的雨景,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描述的呢?請大家打開書101頁,自由讀一遍課文,讀不通的地方多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請再讀課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山雨的?(雨前、雨中、雨后)
哪些段落是寫雨前的,請讀一讀。
哪些段落是寫雨中的,請說一說。
哪些段落是寫雨后的,請讀一讀。
五、默讀課文,分清主次
請快速默讀課文,想想哪是課文的主要部分,哪些是次要內容。
作者是怎樣突出文章的主要內容的,重點寫了山雨的什么特點?誰能概括地說一說。
那么,你最欣賞課文的哪一部分呢?
六、精讀課文,認真品味
請細讀課文,在書上畫一畫、寫一寫,作上批注,然后在小組里與同學交流、互相學習。
七、匯報交流,教師點撥
一邊交流,一邊賞讀。
八、小組賽讀,領悟語感
請選擇你喜歡的段落,在小組里賽讀,優(yōu)勝者將上臺配樂朗誦。
九、配樂朗誦,深化情感
十、集體朗誦,贊美山雨
十一、總結
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只在你用心觀察,你也能發(fā)現美、創(chuàng)作美。今后,請你也留心下雨時的情景,寫一寫雨吧!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偵察、愚蠢、爭先恐后、若無其事”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教育。
3、豐富見聞,激發(fā)探究大自然對人類啟示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在小黑板上
抄寫:
1、生字新詞。
2、兩組要比較的句子。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一個真實而又令人難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給人類的啟示。
(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自主預習
1、按常規(guī)或按要求自讀自學:
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
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龜 沙灘 偵察 企圖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鷗 補救
爭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無其事 見死不救
魚貫而出 愚不可及 氣喘吁吁 響徹云霄
3、指名或推薦學生逐段朗讀全文,檢查是否達到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重點指導難讀的句子并多讀幾遍。
4、匯報:
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師生共同確定學習目標與重點:了解課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義并從中受到啟發(fā),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們讀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會兒,我們來分角色表演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如果你會表演了,也就讀懂了。
3、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 請一個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請兩個學生扮“幼龜”“嘲鶇”,帶頭飾上臺表演,大家邊聽邊看。表演后評議,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欲出又止”“躊躇”評議“幼龜”的表演,并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比較并書寫“幼”和“幻”字;引導學生抓住“突然”“啄”“拉”評議“嘲鶇”的表演,范寫“啄”字。
⑵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詞語,如“焦急”“若無其事”“冷淡”“極不情愿”“頹喪”,自由讀該段,要求讀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讀,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范讀、模仿讀、比賽讀,初步讀出感情。最后指名上臺表演,教師采訪“向導”扮演者:你說“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意思呢?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3、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4、回答:
我們干了一件什么樣的“蠢事”?
5、比較句子:
下面兩個句子有什么異同?
我們干了一件蠢事。
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過比較,并聯(lián)系課文明確:我們的確是弄巧成拙,好心辦壞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寫“愚蠢”,學生在草稿本上寫兩遍。
四、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讀課文,感悟“啟示”
1、觀察課文插圖,說說圖意。
2、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這幅圖的情景,請大家再自由讀一讀。
3、默讀六、七自然段,展開想象:
食肉鳥是怎樣“飽餐一頓”的?請大家展開想象寫幾句話,描述一下,并寫一點兒自己的感受。
4、指名讀自己寫的片段,表達出自己的心情。
5、比較句子,體會“悲嘆”“根本”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 向導一邊走一邊說:“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就不會受到傷害!
⑵ 向導一邊走一邊發(fā)出悲嘆:“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
6、感悟啟示:
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當時在場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們一定從這件事中受到了教訓,得到了啟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啟示對大家說一說吧!
在學生廣泛發(fā)言后,請大家找到《黃河是怎樣變化的》的“閱讀提示”,畫出其中一句話,并齊讀;“如果不按照自然規(guī)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二、朗讀全文,歸納大意
1、齊讀課題,再指名說說課題的含義和“道”的意思。
2、朗讀全文,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先指名說一說,如果學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出示小黑板讓學生填空式地說一說,最后小結方法──把各部分意思連起來。
三、明確要求,啟動“綜合性學習”
1、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安排,說一說活動方式與要求。
2、分組商議:準備怎樣開展這次活動。
3、全班交流,教師針對實際情況提出活動要求和注意事項。
4、課余時間學生分頭行動,教師及時了解情況。
語文教案 篇7
一、導入
1、同學們平時你們都去哪兒玩?
2、指名2~3位學生反饋,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去這些地方的理由?
3、是呀,好玩的地方有很多,黃山不乏是個好去處。黃山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吸引了無數的中外游客,特別是黃山的奇石,更是令人贊不絕口,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讓我們跟著導游一起去領略一下黃山的美景吧!
二、感知
1、媒體出示配音朗讀課件。
(學生初步領略黃山的奇觀。)
剛才我們跟導游走了一趟黃山,你們感覺美不美。
(生:美。)
想不想細細欣賞,讓我們來讀書吧!
2、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很喜歡、很奇特的石頭,讀給別人分享。
3、反饋:
指名學生讀認為最喜歡的段落,并及時校正字音,了解字義。
(尤其、奇形怪狀等。)
三、品文
我們一起欣賞了這些奇特的石頭,同學們能不能把看到的聽到的說出來呢?
1、討論:
選擇你最喜歡的石頭,說說這塊石頭奇在哪里?同桌或四人小組交流。
2、反饋:
指名交流,隨機教學相應的段落,并適時打出四大奇石的圖片和字幕。
(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
3、滲透學習提示:
⑴ 作者寫奇石是一塊一塊寫的,還是怎樣安排的?
、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出何為并列關系的.句子。
、 兩塊奇石之間用哪個句子連接起來?
⑷ 兩塊奇石調換寫作順序,行不行,讀課文第2段后說一說。
、 反饋:
仙人指路也很有趣的連接句應去掉,變成猴子觀海也很有趣!
、 擴展:
誰能根據這些奇石的特點,說說還可以換上哪些連接詞?
4、遷移:
選擇你喜歡的連接詞,說說仙桃石和金雞叫天都這兩塊奇石。
5、積累:
我們細細欣賞了這些奇石,能不能把它們記下來,隨機打出奇石圖片,讓學生試背自己喜歡的奇石段。
四、小結
今天我們隨著導游一路欣賞了黃山的奇景,特別是幾塊奇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次我們欣賞到此,下次我們還要再細細欣賞黃山的奇石。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想象活動”在詩歌鑒賞中的作用。
2、能夠運用本文的理論進行詩歌鑒賞
[教學重點]
學習賞鑒詩歌
[教學難點]
學習賞鑒詩歌
[教學設想]
[教學方法]
擴展練習法
[媒體設計]
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閱讀課文
思考:
1、詩歌鑒賞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請你用文中五個字來概括一下。
2、完成練習一和練習三。
三、研究課文
1、整體感知
思考:本文闡述的問題是什么?
明確:對詩歌的鑒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動,通過想象可以把握詩人的藝術構思,再現詩人創(chuàng)造的詩歌形象。
思考:本文的`思路怎樣?
明確:(略)
思考:請你用五個字來概括一下想象活動。
明確:泡,找,進,猜,補。
2、完成練習一
3、完成練習三
四、擴展遷移
閱讀下面的詩歌,運用課文的有關理論來回答問題:
桃花溪 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1)第1句寫了“橋”和“煙”,“橋”本是靜止的,“煙”本是浮動的,但是用一“飛”字,便化動為靜,請解釋原因。
。2)第2句中的“洞”即《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之洞,請解釋“漁船”“桃花”“煙”這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
。3)桃花源本是虛構的,詩人也知道從漁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所以他的“問”既表現了一種情態(tài),也表現了一種心情。請回答是什么情態(tài),是什么心情。
五、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1-21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8
語文教案12-09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29
語文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