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隨文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體會本文與《貓》相比,不同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檢查預習
1、回顧課文《貓》,導入新課。
2、自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
3、檢查預習,正音:
如怨如訴、反抗、欺侮、成績、凄慘、慈愛、辛苦、可惡、一撮兒毛
(回憶舊知,為感知寫作手法的差異埋下伏筆。)
二、理清脈絡,嘗試分段
1、找一找:
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有什么變化,并以此為依據把課文分成兩段。
2、評議。
(從作者的情感主線入手,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結構,感知寫作線索。)
三、研讀文本第一部分,培養(yǎng)概括能力
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xiàn)母雞令人討厭?找到重點詞、句劃下來,想想原因。能干的孩子每段試用1~2個詞概括原因。
第一段:
抓“沒完沒了”、“沒有什么理由”等詞,幫助學生提升概括:
無病呻吟。
(學生能總結出“吵鬧”、“煩躁”即可。)
第二段:
抓 “忠厚”、“趁其不備”等詞,概括:
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第三段:抓“發(fā)狂”、“恨不能讓全世界知道”等詞,概括:
自大、愛炫耀。
(在研讀中培養(yǎng)語感與概括能力;教師即時反饋提升學生的語言,加深理解。分層要求,兼顧差異。)
隨機理解句子:
“母雞下蛋的時候可愛叫了,就是聾(lóng)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體會畫線部分夸張的寫法,照樣子說一說:
這道題太簡單了,___________________
去少年宮的路我太熟了,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寫作方法,感受夸張手法的生動幽默。仿照句子說話,進行遷移創(chuàng)造。)
四、自主探究,圍繞主題研讀課文
1、什么原因使作者改變了看法?在文中找到能概括說明這一原因的句子,畫下來。
出示:
它負責、慈(cí)愛、勇敢、辛(xīn)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這三句話環(huán)環(huán)緊扣、層層遞進、意義深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聚焦中心句的過程培養(yǎng)了學生對關鍵詞句的敏銳度,也為學生解讀作者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提供了依托。)
2、圍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研究4~10段,圈劃詞句,說說感受,還可以寫寫旁注。
3、自學、交流、補充、評議:
預設要點:
(許多詞句中都蘊含好幾層含義,學生只要能說得有理有據即可。)
母雞所做的一切(保護、喂養(yǎng)、照顧、教育子女)都是作為母親盡責的表現(xiàn)。
慈愛:
“一點兒”東西就“緊”;雞雛的肚子“像湯圓似的”,自己卻“消瘦”許多;給雞雛取暖;任憑雞雛在它身上調皮,“一聲”也不哼。
勇敢:
“不論……總是”;“假若……一定……連……”
辛苦:
“立刻警戒”:換詞解釋“警戒”,消瘦、夜間睡不好……
(引導學生緊密圍繞主題研究課文,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感受。教師協(xié)助,在關鍵處予以提示點撥,為學生更深入地體會中心起推波助瀾的作用。)
4、感情朗讀4~8段:
體會母愛改變了母雞,深入理解中心句。
5、“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研究“不敢”,讀出敬意。
(自主研究、討論后,再次聚焦中心句,帶著更深的理解二次朗讀,提升情感體驗。)
五、體會寫作方法,嘗試遷移運用
1、引導理解作者對貓和母雞情感的不同,造成寫法的差異。對比優(yōu)缺點能更突出轉變的不易。
(抓住情感線,大致感受寫作手法的差異。)
2、老舍現(xiàn)在對母雞敬佩有加,再聽到母雞的叫聲,還會覺得它煩嗎?感興趣的試完成三星題:
改寫課文第一段,寫出“喜歡”的情感。
(機動,視課堂時間,可安排回家完成。)
【板書設計】
無病呻吟 勇敢
欺軟怕硬 母愛 負責
拼命炫耀 慈愛
辛苦
……
語文教案 篇2
一、 談話導入
“路”是本單元的主題,看到這個主題,你能想到些什么?你都知道些什么?
你都知道些什么樣的路呢?(柏油馬路、水路、海上航路、山間小路、商路、郵路、空中走廊、人生之路等等)
生活中有這么多的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感受路的風采。
魯迅先生曾說過:“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呢?從魯迅先生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開拓新路的艱辛,同時也能夠讓我們明白,有了豐富的生活經歷,才能把握好方向更好地前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現(xiàn)代詩,來看看詩人通過這首詩向我們傳遞些什么信息。
二、 初讀課文
1.自由讀,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自由練讀,爭取讀得流利。
3.課件出示下列字詞:
絲絳 締造 干涸 險峻 溝壑 顛簸 匍匐
侏儒 豐沃 開拓 萬頃 波濤
4.理解字義。課件出示課文中句子:
(1)鄉(xiāng)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絲絳。
絲絳:用絲線編織成的帶子。絲絳、絳帶。
。2)這一串串珠寶交錯相連,便把我們的錦繡江山締造。
締造:A?結合。締結、締交。
B?創(chuàng)立,建造。締選。
C?禁止。取締。
(聯(lián)系句子進行選擇)
匍匐:爬行。
開拓:開辟,擴充。拓荒、拓展、開拓。
5.字形記憶。
條( )絳( )
帝( )締( )
固( )涸( )
石( )拓( )
匍( )葡( )
6.指讀分小節(jié)朗讀課文,想想詩歌主要寫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這首小詩的語句都是很優(yōu)美的,請大家大聲地朗讀,要把詩讀得流利。邊練習邊思考:這首詩共有四節(jié),每節(jié)都寫了些什么?
2.學習詩歌第一節(jié)。
。1) 第一節(jié)中分別用了兩個比喻句,把鄉(xiāng)村大道比喻成了什么?
“鄉(xiāng)村大道,好像一座座無始無終的長橋!”
“鄉(xiāng)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絲絳!”
這兩個比喻句說明了鄉(xiāng)村大道的什么特點?可以結合插圖來理解。
。ㄠl(xiāng)村大道的特點是長遠、寬闊、美麗)
。2)“那兩道長城般的高樹呀,排開了綠野上的萬頃波濤。”這一個“排”字用得十分準確,請大家想一想,說說這個“排”字用得好在哪里。
(準確地表達出路邊樹木的狀態(tài):整齊的一排,很高大,郁郁蔥蔥,有風吹過時,就像海面上翻涌的陣陣波濤,十分壯觀)
。3)“所有的城市、鄉(xiāng)村、山地、平原,都叫它串成珠寶;這一串串珠寶交錯相連,便把我們的錦繡江山締造”一句中,“它”指的是什么?“一串串珠寶”指的又是什么?
。ā八敝膏l(xiāng)村大道,“一串串珠寶”指的是被鄉(xiāng)村大道串起來的城市)
(4)讓我們一起繼續(xù)感受郭小川的詩歌魅力,相信大家對詩中那些優(yōu)美而又充滿豪情的句子過目不忘,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帶著激情朗讀。
3.學習詩歌第二節(jié)。
。1) 想一想,在第二節(jié)中,詩人又把鄉(xiāng)村大道比做了什么?這些比喻又說明了鄉(xiāng)村大道有什么特點?(“好像一條條險峻的黃河”、“好像一道道干涸的溝壑”;說明鄉(xiāng)村大道曲折,充滿坎坷)
。2) 詩中是怎樣形容這些曲折和坎坷的?
。3) “每一曲,每一折呀,都常常遇到突起的風波”這一句怎樣理解?這里的“風波”指什么?
4.指名讀第三節(jié)詩。
。1)“匍匐”是什么意思?“我”真的曾在鄉(xiāng)村大道上面爬過嗎,你怎樣理解?
。2)“侏儒”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要這么說?
。3)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詩人所說的“英雄兒女”呢?
。4)“前來的”和“不來的”分別怎么理解?
。5)齊讀這一節(jié)。這一節(jié)寫的是詩人在農村的生活,為什么要加上這樣一節(jié)?不要這部分可以嗎?
5.自讀最后一節(jié)詩,想一想,這一節(jié)詩與前三節(jié)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
(最后一節(jié)詩,是對前三節(jié)詩的總結和概括)
。1) 為什么詩人說不但愛“你的長遠和寬闊”、“你的明亮和豐沃”,還不能不愛“險峻和突起的風波”、“坎坎坷坷、曲曲折折”?險峻和風波、坎坷和曲折也值得愛嗎?
。2) 如何理解“在花磚地上旋舞”?
。3) 你認為什么樣的'生活才能算是詩人說的“偉大的生活”?
。4) 練習以激情澎湃的語氣來朗讀詩歌。
四、 再次朗讀感悟
全班飽含激情地朗讀全詩。整首詩都學完了,你怎樣理解“鄉(xiāng)村大道”?這僅僅是指一條鄉(xiāng)村的道路嗎?還有哪些其他的用意?
學完詩后你有什么感想?(生活只有歷經錘煉才能稱之為偉大,我們要熱愛生活)
五、 小結
著名詩人郭小川用優(yōu)美而又富于激情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鄉(xiāng)村大道”一語雙關,既指自己家鄉(xiāng)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點,二者都抒發(fā)了詩人扎根生活和人民之中、永葆勞動人民本色的情懷。
通過學習,我想大家也一定會有許多收獲,人生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挫折和錯誤都是對我們的磨練,只有歷經磨練,我們才能更健康地成長,才能更堅強地走向成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天地人你我他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讀6個生字。
3、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對號入座。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天地人你我他所表示的意思能對號入座。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相關的`課件。
教 法:培優(yōu)輔差
學 法: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到識字王國去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快樂地向識字王國出發(fā)吧!
二、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1.看圖說話,分別出示天地人你我他的圖片。
2.指名讀:誰能讀讀?你是怎么認識這幾個字的?
3.結合具體實例,引導學生理解里。
三、圖文結合,學習生字
1.圖文結合,引導學生進一步說圖上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本子上寫一寫。
2.教師放慢語速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兩遍)。
四、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生字,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在這篇課文里,你已經認識了哪些字?
3.讀一讀。出示6個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五、認識生字。
1.出示表示相應文字的圖片,提問誰能說說這是什么?能做什么?
六、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一
1.認識田字格。
2.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小格。
3.拍手讀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
4.指導書寫-。
教師介紹筆畫名稱橫,范寫一,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起筆稍重,向右行筆要果斷,稍上斜,收筆稍頓。
七、布置作業(yè)
1.找一找,我們周圍那些地方用上了本課的生字。
2、學寫本課生字。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我會認。
變序抽取字卡,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做找朋友游戲。
2.我會記。
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
3.我會用。
摘果子說詞語或句子。
選生字卡填空。
交流:我們周圍還有哪些地方用上了這一課的生字?
三、指導書寫天地人
1.觀察課本中田字格里的范字。
2.說一說:通過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從橫的長短變化及其在田字格里位置變化這兩方面來說)
3.教師范寫二三,邊寫邊講述書寫要領。
4.學生分別描一個、寫一個,寫完后與范字對比。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講評:講評后,學生繼續(xù)練寫。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蘇洵其人,體會他論說文真切鮮明的特點
2、與《六國論》進行比較閱讀
二、教學要點:
難點是把握文章的論證結構,理輕思路。
排偶句的運用
三、教學方法:
自瀆、講析、比較(2課時)
四、教學步驟:
。1)走近作者:
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時眉州眉山(現(xiàn)在的四川眉山縣)人,著名散文家。著有《嘉祐集》。 蘇洵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合稱“唐宋八大家”。蘇洵與其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地說服力。其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練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比喻。蘇洵的論文,見解精辟。他提倡學習古文,強調文章要“得乎吾心”,寫“胸中之言”;主張文章應“有為而作”,“言必中當世之過”。
。2)寫作背景:
北宋中期,國勢日弱,民族矛盾十分嚴重,來自西夏、契丹的侵略氣焰日益昌熾。為求茍安,宋每年都得向契丹、西夏納幣輸帛,結果,極大地削弱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針對這種情況,蘇洵花了很大精力研究古今兵法和戰(zhàn)例 ,《權書》十篇就是他系統(tǒng)研究戰(zhàn)略戰(zhàn)術問題的軍事專著,本文是其中一篇。
。3)解題:心術:1 居心(多指壞的)。如 “心術不正” 2 心計、計謀
本文講將領的`心理修養(yǎng),制下御敵之道,以及運思、機權之術,全文都是圍繞著為將的心術發(fā)揮,故題作《心術》。
。4)研讀課文
1、朗讀課文;自主學習,明確重點詞語;逐段 疏通文意。
2、課文結構:(板)
論“將” (“為將之道,當先治心”)
論“兵”(“凡兵上義”)
論“戰(zhàn)”(“凡戰(zhàn)之道”,有四養(yǎng))
論戰(zhàn)時為將之道(“智而嚴”)士則應“愚”
、論戰(zhàn)時用兵之道:知彼——舉例論證
[6]、論戰(zhàn)時用兵之道:知己(“知理、知勢、知節(jié)”)
[7]、論運用長短之術(避實擊虛和暴短陰長的辯證思考)
[8]、論善用兵之道(“無所顧”、“有所恃”)
3、思考探究:
明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都是文段的第一句。各自然段之間的關系:
◆治心(首段) — 養(yǎng)士(二、三、四段)— 審勢(五 、六段)— 出奇(七段)— 守備(八段)
◆先解決思想意識問題,再注重具體的戰(zhàn)術和安排;先提出將帥所需的素養(yǎng)與條件,再論述士兵的表現(xiàn)與結果。
4、精華賞讀:
文章切實講理,以理服人,以樸素辯證法思想的光輝,給人以深刻的啟示。如:戰(zhàn)爭中的“義”和“利”的關系;戰(zhàn)爭與財、力、心、氣的關系;戰(zhàn)爭的陰長和暴短的關系等。另外,文章還闡述了智與愚,理和勢,忍和勇 ,靜和動,嘗敵和自嘗等眾多雙方因素的關系。
文章的語格十分鮮明。
起語多用“凡”字 ,使行文理直氣壯;
轉接多“然后” “而后”、“故” ,語氣果斷斬截;
排比和對偶句有十幾處之多,音韻鏗鏘,氣勢不凡。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怒不盡則有余勇,欲不盡則有余貪“;” 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
。5)作業(yè):
閱讀蘇洵《六國論》,試比較《心術》與《六國論》在論說方式上的異同。完成課后思考練習三、四
語文教案 篇5
鹿和狼的故事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根據自己聽過、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狼和鹿的印象。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
1.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作者借這個故事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在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旁邊簡單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自學收獲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復述課文所講的故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疑。
四、深入學習
1.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耆麥缋牵?/p>
2.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1)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間是如何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
。2)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樣?
3.擴展
。1)結合《蛇與莊稼》的故事,理解生物間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觀點。
。2)讀《塞翁失馬》的故事,明白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3)像這樣生物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事還有很多,請你說一說。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為了引起學生閱讀本文的興趣,導入 新課時,先讓學生根據自己聽過、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狼和鹿的印象。然后告訴學生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墒俏覀兘裉煲獙W習的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請先根據“閱讀提示”自學課文,然后交流自學收獲。在充分閱讀,熟悉具體事例的基礎上深入學習,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我們?yōu)槭裁床荒芡耆麥缋?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焙螅Y合《蛇與莊稼》和《塞翁失馬》的故事進行適當擴展,加深體會。
探究活動
兔子吃青菜
樹上拴著一只狗,繩子長十米。離樹九米遠的地方有一筐青菜。有只白兔想吃青菜,可是一到那里,狗就跑去咬它。只不過,聰明的兔子還是吃到了青菜。你想:白兔想了什么辦法讓狗吃不到它?
答案:
白兔逼著狗圍著樹來追它。這樣,繩子一圈一圈地繞在樹上,白兔就可以吃到青菜了。
語文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本設計力求體現(xiàn)抓住重點,輻射全文的教學歷年,教學中教師最大限度地把教學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質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智慧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傾瀉,一望無際、勃勃生機、儲備、暴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諾亞遇事善于動腦樂于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
3.能轉述諾亞方舟的故事。
4.學習寫打比方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認字,轉述諾亞方舟的故事。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fā)生了一次特大洪災,把高原和山脈都淹沒了,有一位非常聰明的年輕人建造了一條巨大的方方正正的.船人們躲到船上在茫茫的、一望無際的水面上漂流,暴雨一連下了四十天,雨停后,這個年輕人放出鴿子,很快鴿子叼著一條橄欖嫩枝飛回,人們知道水已經退了,平安已經到來,后來人們以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征。想知道這個人是叫什么名字嗎?
二、揭示課題,
1.板書:
諾亞:傳說中的一個年輕人的名字,
方舟:方方正正的船。
2.諾亞和方舟有著怎樣的關系?
3.為什么以此為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生:諾亞制造了一條船。
生:以此為題突出諾亞是一位聰明而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
三、認識會認字
出示會認字:瀑,傾,瀉,淹,勢,儲,際,橄,欖,勃
1.學生嘗試讀。
2.教師正音。
3.找出這些字的同音字或者形近字并且組詞。
瀑()
爆()
暴()
傾()
頃()
瀉()
寫()
淹()
掩()
勢()
努()
勃()
勃()
儲()
諸()
際()
標()
橄()
敢()
欖()
覽()
4.教師讀文。
(1)質疑:這些生字都躲在文章的句子里,你否是可以從句子里找出來?在文章里,它們和哪些字組成詞?
(2)學生邊聽邊標出會認字新詞。
。3)標出全文的自然段。
瀑布傾瀉淹沒地勢儲備一望無際橄欖樹勃勃生機
5.歸納學習方法:讀中標生字、組詞、形近字組詞。討論,朗讀,發(fā)現(xiàn)。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觀察課文插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認讀會寫字:
2.讀了課文你了解了什么?
諾亞造了一艘方方正正的船救了被洪水困住的人們。
3.諾亞方舟的作用是什么?
二、出示預習提綱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參與學習活動,扶助“弱勢”群體
1.認讀會寫字,在文中標出生字
2.正確書寫生字,組詞,找出它們的形近字并組詞。
3.找多音字組詞。
4.找出相應的近義詞,反義詞。
5.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成果。
A組:
生:我會板演并領讀詞語。很久很久、越長越高、又大又粗、一望無際、勃勃生機
生:我能把躲在在課文的句子中的會寫字找出來,并寫在田字格里。
舟充陸洪鴿災備暴退
生:我能用適合我的方法識字:加部件識字。舟十幾十口=船舟+叟=艘,加一加的辦法記:充、鴿、洪
生:我能用猜謎語的方法識字。
B組:
生:我能用……像……似的……和各說一個句子。
生:我能有感情地朗讀第6自然段。知道鴿子和橄欖樹是和平與希望的象征。
生:我能用多音字“轉、發(fā)、沒、著、露”組詞。
C組:我們組找到了相應的近義詞。
D組:我們組會寫反義詞。
E組:用生字的形近字或同音字組詞。
F組:讀詞語花籃的詞。
G組:我們組能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H組: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七、師生評價。
八、總結。
九、反饋測評。
【板書設計】
諾亞方舟
水淹沒了村莊和農田→諾亞造方舟
放動物植物種子→鴿子帶來了水退的消息
儲備食品(象征和平與希望)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知道福爾摩斯是怎么推斷出送信人身份的。
2、抓住描寫人物對話及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人物當時的感受。朗讀課文。
3、學習福爾摩斯善于觀察,遇事愛推斷的好品質。
教學重難點:
學習福爾摩斯善于觀察,遇事愛推斷的.好品質。
教學用具:小黑板
教學用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請同學們說說福爾摩斯是怎樣的一個人。
二、自學課文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說說福爾摩斯對什么進行了推斷,結果怎樣?他是怎么推斷出來的?
3、根據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寫出段意。
三、反饋交流,自學匯報
1、討論自學練習2。
2、討論自學練習3。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一找在事情發(fā)展過程中“我”有哪些感受?“我”為什么會有這些感受?
4、進一步想想福爾摩斯為什么能推斷出那個人的身份呢?(善于觀察,善于推理)
四、朗讀課文
五、你們還了解福爾摩斯的哪些事情?互相交流
教后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12-22
語文教案12-22
語文教案12-22
語文教案12-23
語文教案12-23
語文教案12-23
語文教案12-23
語文教案12-24
語文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