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養(yǎng)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2、初步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3、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懂得要保護自己的牙齒。
活動準備:
1、牙模、牙刷;
2、蛀牙形成的圖片一張;
3、事先浸泡在醋里的蛋殼和未浸泡過的蛋殼;
活動重點:了解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難點:蛀牙形成的原因。
活動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1、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2、出示牙模,請幼兒討論牙齒的'作用
二、尋找蛀牙的原因及蛀牙的危害
1、回憶故事情節(jié),展開討論:
。1)“你們聽過《老虎拔牙》的故事,那老虎為什么要拔牙?”
請幼兒相互觀察對方是否有蛀牙:
。2)“我們怎么會有蛀牙的呢?”
2、觀看實驗,做出比較
三、師生共同尋找保護牙齒的方法
1、幼兒相互觀察牙齒
2、了解乳牙和恒牙
四、學習兒歌,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
1、師:剛才我們有小朋友說了早晚都刷牙可以不讓我們的牙寶寶變成大蛀牙,那你們能堅持做到早晚都刷牙嗎?
2、請幼兒演示刷牙動作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各種簡單的造型。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3.幼兒體驗操作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飲料瓶、紙盒、紐扣、牛奶盒、糖盒子等。
2.半成品:各種小花、各種幾何圖形。
3.彩色紙、蠟光紙、皺紋紙、吸管、蠟筆、剪刀、漿糊、抹布、雙面膠、單面膠等。
教學過程:
1.認識各種各樣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看看是什么呀?(拿一個牙膏盒子)師:這個盒有什么用?用來裝什么?
幼兒講述糖盒子、飲料瓶、牛奶盒的作用。
教師小結:原來它們都有很大的用處,有的可以用來裝吃的東西,有的可以用來裝用的東西。那吃完了用完了,這些盒子還有用么?(引導幼兒變廢為寶)(本環(huán)節(jié)先讓幼兒認識各種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興趣。)
2.引導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盒子、瓶子等粘一粘、剪一剪后的變化。
師:這么多的瓶子盒子,如果讓你來變一變,你會把它變成什么呢?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輕輕的說一說。
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參與幼兒的討論。
(根據幼兒個別回答,靈活的請幼兒上前演示)
(1)長方形的盒子加些輪子,在開幾個窗口,變成小汽車。很多的盒子連在一起變成小火車。
(2)牛奶盒子做小燈籠、飛盤、房子……
(3)糖盒子可以做小魚;一次性的杯子做小花。
(4)可樂瓶子可以做章魚、火箭、小娃娃……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想的真好,等會兒我們就要動手試一試。先來看看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材料。
(本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你想讓這些盒子變成什么,讓幼兒相互討論,并讓幼兒演示討論結果,能選擇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組合方法制作成不同的造型,充分體現了孩子的自主學習。)
3.幼兒選擇所需要的材料進行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并幫助能力較差的幼兒一起完成。
A、介紹工具、裝飾的材料。
B、大操作盒里裝牛奶盒、瓶子等。
C、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先想好在開始哦。我們做的時候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完成。
注意事項: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用剪刀的時候要當心,不要剪到自己的'手。
(本環(huán)節(jié)在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教師給予指導,并鼓勵幼兒在下面的操作過程中能注意調整布局,感受作品的美感,合作完成作品。)
4.展覽作品你做的什么?使用了什么材料來做的?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用廢紙盒做了這么多禮物送給玉樹小朋友表達了你們的愛心,紙盒們非常感謝你們。其實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廢棄物品,只要我們肯動手、肯動腦,我們就能把它們都變成有用的寶貝。
(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通過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時,也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同時懂得只要我們動手動腦廢舊物品還能成為美麗的藝術品。)
教學效果:
“動手做”不僅僅是活動形式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一種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科學的結合。根據我們現在所進行的課題《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現大班年齡段的幼兒,進行手工操作是一個比較好的渠道。幼兒的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較豐富,手指發(fā)展也很靈活,因此我選擇了本次活動,在活動過程中建構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幼兒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幼兒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及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教育觀和教育形式。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準確大膽的書寫自己的名字。
2、幼兒能夠從自己名字的筆畫和結構特征出發(fā),對自己的名字進行裝飾和筆畫沿伸,繪畫出美觀的創(chuàng)意名字。
3、在活動中提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
2.幼兒繪畫工具:勾線筆、白紙;
3.幼兒已會寫自己的名字。
三、活動過程:
(一)認識你呀真高興
1.小朋友們好,老師認識你們真高興,你們認識我開心嗎?我們一起來開心唱一唱:認識你呀真高興。
2.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誰會寫自己的名字?誰想來寫一寫?
3.小朋友,你們認識他的名字嗎?一起來讀一讀。
。ǘ┙處熞龑в變簩W習如何創(chuàng)意名字
1.空心字創(chuàng)意。
師:老師也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名字,我叫周倩,我也把我的名字寫了下來。
問:看,老師寫的名字和小朋友的.寫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師:這樣寫法,我們給它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空心字。
2.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這個小朋友的名字也變成空心字。
3.名字變形。
師:這張也是老師寫的名字,小朋友觀察一下老師這張名字又有什么特點?
問:你看到了哪些線條?它們都在字的那個地方?
4.教師小結:這些線條都是每個筆畫的沿伸,每條線都是從筆畫的開始地方和筆畫結束的地方沿伸出去的。注意我們在用線條給筆畫沿伸的時候不能破壞字形,讓人家一看還能認識你的名字。
(三)幼兒創(chuàng)作名字創(chuàng)意畫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給自己的名字來個大變身呢?
2.小朋友可以自己選擇的一種方法來給自己的名字大變身吧。
。ㄋ模┳髌吩u價
1.你還認識這個名字嗎?
2.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ㄎ澹┙粨Q卡片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意名字卡片,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互相交換,留作紀念,下課的后我們還可以給名字卡片加上電話號碼,在你想他的時候就可以打電話了。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體會角色心理的變化。
2.通過繪本閱讀,感受互相尊重,和諧相處的美好。
活動準備:
課件、繪本人手一本、心情標志等。
活動過程:
一、簡筆畫導入,引起興趣。
孩子們,我要畫畫嘍,仔細看哦。(教師簡筆畫)我畫的是什么呢?你們知道嗎,因為她是世界上最小最小的羊,她的名字叫“婷卡”,叫什么?有個故事就是關于她的。
二、集體閱讀繪本前半部分,體會角色的心理活動。
1.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在一個……
婷卡很特別吧,她長得怎樣?她只有一個紙杯蛋糕那么大,真小啊。
2.羊的身上長著什么呀?誰知道羊毛有什么用呢?首先要把羊毛紡成長長的毛線。
3.展示課件:每年所有的羊都要排成隊剪一次羊毛。看看,這些毛線團,哪個是婷卡的,哪些是其他羊的?為什么呢?是呀,別的羊長得大,羊毛也多,剪下的毛多得可以紡出一籃子的毛線,可是婷卡剪下的毛只能紡出一個小小的毛線團。
唉,這個小小的毛線團能做成什么呢?這一點毛線只夠給小老鼠織件小背心,或者給雞蛋寶寶做件小外套。
4.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晚上……
婷卡在農場里受歡迎嗎?為什么?別的羊對她的態(tài)度好嗎?大家都嫌她小,這種情況下,婷卡的心情怎樣?這里有一些心情卡,婷卡現在的心情可以用什么卡片來表示呢,誰來選一下。
5.不過還好,婷卡有一個朋友。你們覺得小烏鴉對婷卡的態(tài)度怎么樣?和別的羊的態(tài)度一樣嗎?如果你是婷卡,有一個小烏鴉這樣的朋友對你好,你的心里會怎么樣呢?這次誰來為婷卡選個心情卡呢?
小烏鴉對婷卡很熱情,讓婷卡覺得很溫暖。我們可以用太陽來表示。那么別的羊對婷卡的態(tài)度冷冰冰的,可以用冬天的雪花來表示,兩種態(tài)度很不一樣吧。
6.我們接著往下看,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每年……
猜猜,山坡上像紫色蜘蛛一樣的東西可能是什么呢?為什么羊兒們看到它就會興高采烈呢,興高采烈是什么意思呀?婷卡非常想知道紫色蜘蛛是怎么一回事,可別的羊是怎么回答她的?態(tài)度好不好?誰來用卡片表示。面對大家這樣的態(tài)度,婷卡的心情怎樣?肯定糟透了,誰也來給婷卡放上合適的心情卡。
三、幼兒自主閱讀繪本后半部分,尋找“紫色大蜘蛛”的答案。
1.可是婷卡真的很想去紫色蜘蛛那里看一看,這是她最大的愿望,小朋友能不能幫幫她,有什么好辦法呢?
你們說得都很好,那么紫色的像蜘蛛一樣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婷卡最后有沒有實現愿望去到那里,她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去的呢,答案就在這本好看的圖畫書里。前半部分我們已經一起看過了,所以老師用夾子夾起來了,請你們用比較快的速度自己看后半部分,仔細地看畫面找答案好嗎。
2.幼兒自主閱讀。
3.誰來說說,那片紫顏色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走近一點看看,原來是成千上萬朵非常非常漂亮的紫色的花朵呀。成千上萬是什么意思?
4.那么婷卡的愿望實現了嗎?她有沒有來到那片紫色的花朵呢?她用了什么好方法?誰來告訴大家。
誰來學學婷卡,我來做小烏鴉吧,我們也試試飛去紫色花朵那里吧。(表演)
5.看來你們剛才都讀懂了圖畫書,真能干。就像你們說的,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婷卡……
婷卡成功了嗎?那她現在的心情,用什么心情卡最合適呢。小烏鴉的熱情幫助,放上什么卡片最合適呢。
6.猜猜,如果別的羊知道婷卡成功地來到紫色的花叢里,他們會說些什么呢?他們原來對婷卡一直是冷冰冰的態(tài)度,現在的態(tài)度會不會改變呢?那么猜猜婷卡回家以后又會說些什么呢?
羊兒們的態(tài)度有沒有變化呢,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他們問……
婷卡回來以后,羊兒們的態(tài)度改變了嗎?原來他們對婷卡都是冷冰冰的,現在變得怎樣?小烏鴉對婷卡一直是熱情而友好的,而其他羊的態(tài)度你們看,從開始的冷冰冰到最后也變得熱情友好了。
四、完整欣賞,情感拓展
1.現在,讓我們完整地閱讀這本圖畫書吧。(教師配樂完整講述故事)
2.想一想,為什么大羊們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小小的婷卡卻做到了呢?婷卡雖然小,就是因為她小才能乘在小烏鴉的背上飛起來。所以,你們看,婷卡從一開始的傷心難過,到最后取得了成功,變得非?鞓。所以弱小者也有她的長處,我們不能瞧不起弱小哦。
3.那么除了婷卡,誰也是長得小小的,但是同樣有能干的本領呢?每個朋友不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本領和能干的地方。
4.你們愿意做婷卡的好朋友嗎?請你對婷卡說一句話,你想說什么呢?
你們說得真好,不論什么樣的朋友,我們都要熱情友好地對待,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二、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三、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后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chuàng)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舍得幼兒園的什么?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著想老師說說心里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制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四、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優(yōu)美旋律,能輕柔、有表情的演唱。
2. 嘗試為歌曲匹配襯詞,并與教師合作演唱。
3. 在唱襯詞的時候,注意和著節(jié)拍,與同伴的歌聲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 柳樹姑娘、池塘圖片,歌曲圖譜,
2.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師:“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去郊游吧!”律動“郊游”(播放郊游的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兩兩牽手從教室外面走進教室。
2.“哇,好大一塊空地啊,空地上還有很多小椅子呢,我們每人找一張椅子坐下來休息會兒吧!”
二、出示圖片
1.“剛剛我們逛了一大圈兒,你們覺得春天美嗎?為什么呢?”“瞧,河邊一排排的是什么呀?”(出示河邊一排排楊柳樹的圖片)
2.出示柳樹圖片,“今天呀,柳樹也來我們這兒做客了,我們一起請她出來吧!”(黑板展示)
“看到她有什么感覺?”(很美麗)“這些長長的枝條像什么呢?”(長頭發(fā))
“今天柳樹姑娘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想聽嗎?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3.播放課件。
4.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中你聽到了什么?柳樹姑娘在干什么?(教師對著柳樹圖片講解,讓幼兒進一步理解、熟悉歌詞內容)(邊說邊出示圖譜)
5.這首歌曲是什么節(jié)奏類型的呢?讓我們再來聽一次吧,(邊聽教師邊按節(jié)奏打節(jié)拍)
“你感受到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的?”(三拍子)你覺得三拍子可以怎么表現?強、弱、弱。(幼兒自由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造打拍子的動作。)
6.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播放音樂)
7.根據節(jié)奏說一遍歌詞。
8.聽老師范唱一遍。這首歌曲從頭到尾感覺都是一樣的'嗎?分為兩個部分。前半部分表現柳樹姑娘的美,她拖著長長的辮子,隨風輕輕地擺動,我們應該怎么唱?(微笑、優(yōu)美、舒緩)
后半部分表現柳樹姑娘在池塘里高興地洗頭發(fā),我們應該怎么唱?(活潑輕快)
。1)教師帶領幼兒跟著音樂輕聲哼唱一遍。
。2)幼兒邊唱歌邊打節(jié)奏。
9.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有表情地演唱。
10.我們可以在歌曲中加入自然界的聲音幫襯一下,讓這首歌曲更好聽。微風吹來,樹葉發(fā)出什么聲音?沙沙沙。我們把沙沙沙加在歌曲的前四句的后面。分組唱,二聲部合唱。同樣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流水嘩啦啦、滴答答的聲音加入歌詞。
11.表演歌曲——幼兒有感情地集體演唱,與教師互動。
——分小組演唱歌曲。
——分男孩和女孩演唱歌曲。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扮演柳樹姑娘,播放音樂,大家輕聲地合唱。
12.教師小結:既然柳樹姑娘這么美,我們就留她在這兒多玩幾天,我們把小班和中班的弟弟妹妹也請來,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欣賞她的美,好嗎?
大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jié)和音樂旋律,學習機器人斷頓動作。
2.學會觀察地球人的連貫動作,用機器人的斷頓動作進行模仿表現。
3.根據自己的意愿交換朋友,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導入。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機器人嗎?(出示機器人照片)我們跟它打個招呼吧?幼:機器人你好!師:小-朋-友-你-們-好!我在模仿誰說話呀?機器人和我們人類說話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機器人說話一頓一頓的、很慢)他們的動作和我們人類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播放機器人跳舞的視頻,邊放,教師邊模仿表演)師:有沒有發(fā)現機器人做起動作來有什么特點?小結:機器人做動作也是一頓一頓的、很慢。
2.教師講述故事,調動興趣。
3.引導幼兒學習機器人刷牙、洗臉動作。機器人在出發(fā)之前要先刷刷牙,它的動作是什么樣的?刷-刷-刷-刷-咔。刷完牙以后再洗洗臉,創(chuàng)編洗臉動作洗-洗-洗-洗-咔。
4.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地球人動作,用機器人動作進行模仿。師:我們看看機器人來到了哪里?(河邊)看到地球人在干什么?(釣魚)幼兒創(chuàng)編機器人釣魚的動作:釣-釣-釣-釣-咔。接著地球人又劃船回家了,幼兒創(chuàng)編劃船動作:劃-劃-劃-劃-咔。
5.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做地球人釣魚、劃船的連貫動作,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的動作。
6.教師情境遷移,飛船降落到體育館,幼兒創(chuàng)編兩個體育動作。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請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的動作。
7.學習機器人找朋友,回答問題:機器人找到朋友后,做了什么動作?(機器人與地球人雙手對接)
8.完整游戲。飛船降落到幼兒園里,一名幼兒扮演地球人,做兩個做游戲的動作,其他幼兒扮演機器人用程序模仿地球人動作,并在音樂結尾找朋友交換位置。
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幼兒能初步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并知道吃蔬菜的哪些部位。
2、初步了解不同蔬菜有不同的營養(yǎng),多吃蔬菜身體棒。
3、幼兒能積極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獲得其中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蔬菜實物若干:西蘭花、花菜、菠菜、卷心菜、青菜、芹菜、萵筍、土豆、胡蘿卜、蘿卜、毛豆、花生、絲瓜、黃瓜、茄子、番茄。
2、分類筐。
3、一次性桌布,筷子、碟子若干,蔬菜沙拉(小番茄、黃瓜、生菜、胡蘿卜、紫甘藍)。
三、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通過介紹自己喜歡的蔬菜,進一步了解各種不同的蔬菜。
1、師(出示“蔬菜”):每天無論是家里還是幼兒園,我們都要吃許多的蔬菜。你喜歡蔬菜嗎?你都喜歡吃什么蔬菜,為什么?
。ń處煿膭钣變夯卮饐栴},并及時的給予表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2、教師小結:蔬菜有很多的維生素、礦物質,營養(yǎng)很豐富,所以多吃蔬菜身體好,我們應該樣樣蔬菜都要吃。
(二)、蔬菜可以吃那些部位?對蔬菜食用的不同部位感興趣。
1、猜猜老師喜歡吃什么蔬菜?(引出胡蘿卜)胡蘿卜的什么部位可以吃?
小結:原來胡蘿卜的根是可以吃的。
2、不同的蔬菜吃的是不同的部位,有的是吃花,有的是吃種子,有的`是吃果實,有的是吃莖/葉,還有的是吃根。這里有很多的蔬菜,它們的什么部位可以吃哪?
小結:原來,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是可以吃的。青菜真厲害,可以同時吃兩種部位,有沒有更厲害的蔬菜,可以吃三種不同的部位的?除了這些蔬菜以外,哪些蔬菜的根(花/果/葉/莖/種子)也是可以吃的?我們回去再找一找。
(三)、品嘗蔬菜沙拉
1、平常你們吃的哪些菜是用蔬菜做的?
小結:蔬菜有很多的做法,可以炒、涼拌、煮……還可以做湯。
2、老師用一種不一樣的做法做蔬菜,就是用蔬菜做成蔬菜沙拉,我們一起來品嘗吧。嘗嘗你吃到的是什么蔬菜?吃的是它的什么部位?
3、教師小結:蔬菜不僅味道好營養(yǎng)也很豐富,是維持我們生命不可缺少的食物。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天天吃蔬菜,而且要樣樣蔬菜都愛吃。
活動反思:
今天的教學活動是科學活動《我愛吃的蔬菜》,主要是讓幼兒認識一些蔬菜,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蔬菜,及蔬菜的營養(yǎng)。為了避免課堂上幼兒不知所措,所以在提前一天以短信的形式通知家長,請家長讓幼兒在家說說自己喜歡的蔬菜及蔬菜的營養(yǎng)?墒菦]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很多小朋友都帶來了紙條,上面寫的一些蔬菜的相關知識,甚至有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從網上下載了一些蔬菜的資料,既有圖片又有文字說明?磥砦覀兊募议L對小朋友真的很重視。
但是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雖然小朋友家長準備了很多資料,可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出現了冷場。雖然事先的準備看起來很充分,但是由于這些材料都是家長準備的,我們的小朋友又不識字,所以他們還是不會說。所以這個教學活動不是很成功,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學,看來問題還是出在自己身上。
一、教學準備應重視幼兒的經驗準備
經驗準備是教師在備課時對幼兒已有經驗的分析。教師在組織任何教學時都要反復思前顧后,讓前面活動成為后面活動的鋪墊。只有重視幼兒的經驗準備,才能不斷引導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建構新的經驗。本次活動家長參與準備工作比較多,如幼兒家長還打印了蔬菜的相關資料,而幼兒卻沒有進行相關經驗的準備,所以才導致冷場。
二、讓幼兒參與準備過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的學習過程是主動地建構過程,教師在思考教學活動時一定要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動者,讓幼兒在參與準備的過程中學習、思考、提問、嘗試解決問題,與別人交流等。今天這樣家長雖然找了很多資料,但是幼兒卻沒有參與,所以他們會不知所措。所以下次還要請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資料,因為在找資料的過程也是幼兒經驗的積累。比如今天的活動完全可以請小朋友跟家長說一說蔬菜的營養(yǎng),家長如果發(fā)現孩子不會說,在進行適當的補充,我想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三、做好自身的經驗準備
上課的老師必須要為教學認真做好自身的經驗準備,也就是要努力擴展自己的知識經驗。我必須事先查找相關資料,了解一些常見蔬菜的營養(yǎng),這樣才能在課堂上對幼兒的疑惑進行解答。力求了解幼兒文化,盡量縮短成人和幼兒的心理距離。
大班教案 篇9
教育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句大膽地在小朋友面前講話。
2、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生日愿望,并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3、引導幼兒說一些祝愿朋友的話。
4、讓幼兒體驗與小朋友一起過生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布置:找一塊小黑板,作為幼兒的許愿墻。
課前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日。
生日蛋糕一盒。《生日快樂》的磁帶,錄音機,照相機。白紙、蠟筆。
活動過程:
1、聽歌曲《生日快樂》,引出課題。
放音樂,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老師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我們一般會在什么時候唱這首歌曲?
2、幼兒講述過生日的情景。
老師啟發(fā):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
你是什么時候過生日的?
你和誰一起過生日?在哪里過的`?是怎樣過的?心情怎么樣?
。ㄕ堄變赫酒饋韺π∨笥颜f說)你收到過哪些生日禮物,是誰送的?
3、幼兒講述生日愿望。
你希望下一個生日怎么過?請對你小朋友說說(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生日愿望)。
4、幼兒許愿。
你想實現你的生日愿望嗎?讓我們到許愿墻旁來許個愿吧!
剛才你許了什么愿呢?能告訴我們嗎?(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心愿)
5、畫生日愿望。
小朋友,剛才大家講的非常好,現在給大家每人發(fā)一張白紙,用蠟筆把這些愿望畫下來,然后貼在許愿墻上,讓所有知道的人都來祝愿你們早日實現這個愿望,好嗎?
幼兒畫生日愿望。(教師指導一些能力較差的幼兒)請先畫好的小朋友與身邊的好朋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生日愿望。
請小朋友講講自己畫的是什么生日愿望?(教師把幼兒的話貼在許愿墻上)
想看看崔老師的生日愿望嗎?(出示我的愿望卡)我畫了一顆心,衷心地祝愿小朋友都能實現自己的生日愿望。
6、過集體生日,體驗一起與小朋友過生日的快樂。
你們知道嗎?這個月我們班有一位小朋友過生日了,她是誰呢?請這位小朋友上來,今天我們一起為xx小朋友過生日,好嗎?
出示蛋糕,點蠟燭。我們應該對xx說些什么美好祝愿的話呢?(教師引導)xx,你高興嗎?今天快樂不快樂?讓我們把這開心一刻永遠保留下來吧。◣熒恼樟裟睿┓拧渡湛鞓贰犯瑁瑤熒黄鸪。
師生一同享用蛋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8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經典)07-25
大班教案[經典]07-24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