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語言教案《歡歡喜喜》附反思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語言教案《歡歡喜喜》附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部分替代的方法仿編兒歌。
2、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圖片各一張、小動物圖譜、小動物卡片若干張、魔術袋一個、黑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利用動物的叫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出示小雞圖片。
師:這是誰?小雞是怎么叫的?小雞在干什么?仔細觀察它的心情怎么樣?(幼兒回答)
二、教師在幼兒回答的情況下示范仿編兒歌。
1、師:老師把你們剛才回答的問題給小雞編成了兒歌:
小雞小雞,嘰嘰嘰嘰,吃到米粒,歡歡喜喜。
2、出示圖譜,與幼兒一起讀兒歌。
三、幼兒嘗試自己仿編兒歌。
1、教師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小鴨、小羊、小狗。并提問(可變換出示的方式:如利用魔術袋變出動物)
2、幼兒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圖譜仿編兒歌。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譜。
師:你們發(fā)現(xiàn)圖譜上那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4、教師小結。
師:這首兒歌的名字叫《歡歡喜喜》,其中動物名稱、叫聲、吃到的食物可以替換,最后的歡歡喜喜不變。
5、完整欣賞兒歌并用動作表演。
四、拓展練習。
教師從魔術袋中變出許多小動物卡片,幼兒人手一張,自己仿編兒歌。(教師個別提問)
五、結束活動:歌曲結束。
師:老師把這首兒歌編成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來聽聽。
下此老師把這首歌教給大家。
六、活動延伸:
帶回家的活動:回去把這首兒歌便給爸爸媽媽聽,再找找看看還能給那些小動物編兒歌。試著編給它們哦。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的設計就是考慮小班孩子對小動物會非常感興趣,仿變其實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難。只要孩子們感興趣、愛說就可以成功。因此我想盡量形式多樣化一些、有趣一些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這點我想做到了。課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因此我把:“歡歡喜喜”臨時給改成了“樂呵呵”,更易于孩子接受,讓我知道了其實沒必要非讓老師的來,叫聲如果改成孩子們喜歡的三次,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課:
優(yōu)點:
1、形式多樣化,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圖片準備充分,吸引幼兒。
2、層次性不錯,由易到難。結尾運用歌曲孩子們喜歡,而且新穎結束自然。
缺點:
1、孩子們說的過少,應讓孩子們仿編的時間應多一些,多給他們說的機會。
2、仿編時形式單一,可以增加一些趣味的形式,如把孩子們感興趣的歌曲錄下來邊唱邊學習孩子們更加感興趣效果會更好。
【小班語言教案《歡歡喜喜》附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教案《分蘋果》附反思04-05
中班語言《星星》教案附反思04-03
小班音樂《驚愕》教案附反思04-06
小班音樂《去旅游》教案附反思04-03
小班音樂《拉大鋸》教案附反思04-03
小班體育教案《長凳游戲》附反思04-05
小班美術《畫小豬》教案附反思04-05
小班音樂《拍手點頭》教案附反思04-06
中班語言領域《它們是誰》教案附反思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