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詞匯“躡手躡腳”、“興高采烈”并懂得其詞意。
2、能根據(jù)畫面內容大膽猜測、合理想象,正確理解故事內容并領會狼大叔心理變化的過程。
3、初步感受付出關愛和表示謝意能夠改變他人不好的心情和想法。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了狼這一動物,并了解了狼的品性。
物質準備:“躡手躡腳”、“興高采烈”等字卡,《狼大叔的紅燒雞》的相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fā)興趣。
1、師:請你說說狼是種什么樣的動物?(幼兒自由發(fā)言)
2、小結。
二、借助視頻,逐段理解。
。ㄒ唬⿲ふ沂澄。
1、狼大叔躡手躡腳地跟在母雞的后面。(出示字卡“躡手躡腳”)
2、師:當他正要伸手去抓這只雞的時候,他突然停住,有了另外一個主意。你覺得它的主意是什么呢?(幼兒討論,猜測)
。ǘ┤嗡褪。
1、師:狼大叔馬上跑回家,沖進廚房,開始準備……
2、師:狼大叔在送煎餅、甜甜圈、蛋糕的路上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幼兒想象)
。ㄈ┇@得謝意。
1、終于……“興高采烈”:非常開心的樣子。(出示字卡“興高采烈”)
2、當他來到母雞家門口的時候,狼大叔在想,這時候這只母雞會長成什么樣子呢?
3、門突然開了,狼大叔驚呆了,母雞為什么沒有長胖?(啟發(fā)幼兒展開思維,充分想象)
4、這時候只聽見母雞在說……母雞為什么這么高興?雞寶寶為什么這么熱情?
5、那天晚上狼大叔沒有吃到紅燒雞……在回家的'路上狼大叔狼大叔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三、完整欣賞全篇故事。
四、領會主題,感悟含義。
1、師:你喜歡故事里的狼大叔嗎?為什么?
2、師:狼大叔本來是想吃母雞的,(屈老師)可是為什么后來卻改變了想法,反而還要給雞寶寶們烤一百個香甜的小餅干了呢?
3、如果是你,你會有什么好辦法來讓狼大叔變好呢?
4、小結。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廢舊報紙的多種玩法,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和探索欲望。
2、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平衡協(xié)調的能力、跳的能力以及各種運動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及活動中愉快的情緒體驗。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發(fā)展幼兒運動能力
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活動準備:廢舊報紙若干,將每張報紙卷成小棒。
活動準備:
音樂材料,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跑步進入活動場地,做熱身操。
教師:孩子們,今天教師給大家?guī)砹硕Y物。瞧瞧這是什么?(出示用報紙做的小棒)天氣真好,我們拿著小棒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引導幼兒跑步進入場地)音樂:幼兒一起活動身體,做熱身操。(反復兩遍)
二、游戲活動:我和報紙做游戲。
1、導入部分。
教師請幼兒將報紙打開,在場地在自由坐下:"孩子們,剛才大家跳舞跳得真好,我們坐下休息一下吧"。
2、引導幼兒討論:"報紙可以怎么玩"?
教師:"咦,孩子們,剛才我們的小棒怎么不見了"?(幼兒回答)教師:"報紙可真有趣啊,我們想想報紙可以怎么玩"?(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小結幼兒討論情況:報紙有好多種玩法,有的小朋友說可以做成球來踢著玩,有的說可以當成小河來跳著玩,孩子們可真聰明,現(xiàn)在我們就比一比,看誰和報紙玩得最高興。
3、自由玩報紙: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自由玩報紙,剛開始可以探索一個人玩報紙的方法,然后探索兩個人玩報紙的方法,最后可以探索許多個人一起玩報紙的方法。
每當有幼兒想出一種好玩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先請這個幼兒示范,然后帶領大家跟這個孩子一起玩。
4、集體游戲:
一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當作小河跳著玩。
兩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作成小路,走著玩。
多個孩子與報紙的游戲:連成長城走著玩、做成小球踢著玩、做成木樁跳著玩……
5、小結評價活動。
引導幼兒將報紙收集在一起,形成初步的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表揚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的玩法,鼓勵幼兒互相學習。
教師:"現(xiàn)在我們應該把報紙怎么辦呢"?(幼兒回答)教師:"對,我們一起把報紙帶回家,再和報紙玩游戲吧!希望孩子們想出更多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的玩法"。
三、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將報紙做成一朵花,一起表演《蝴蝶花》作為結束。
教學反思
這次“報紙游戲”活動,由于選材是幼兒常見的報紙,孩子們對它很親切,因而興趣很濃厚。確定好活動的目標后,根據(jù)目標設計了活動過程,總的來說活動過程環(huán)環(huán)緊扣,自己的組織也較到位,幼兒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步步深入,積極開動腦筋,發(fā)展創(chuàng)新,不斷想出新的玩法,既體現(xiàn)了老師的主導,又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孩子們興趣很濃厚,感受到了游戲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實現(xiàn)了教育目標。
大班教案 篇3
友情提示
1、此音樂游戲在進行前,孩子們已經有玩“我就跟你學…‘輪流做動作”的游戲經驗,此游戲是在彼此比較熟悉的伙伴間開展的。孩子之間能分辨交替做動作的經驗。
2、在游戲的組織中要給幼兒一定的開放空間,更多的發(fā)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在圈上游戲的.時候,當幼兒提出很難創(chuàng)編出動作來的時候,教師應該放慢速度,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并且將主動權交給幼兒,自己來評價是否已經掌握。
3、游戲貫穿了整個活動,傳遞給幼兒喻快的體驗及游戲精神。在此活動中幼兒除了游戲之外,對樂曲中間一段的創(chuàng)編動作也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在游戲的過程中充分的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在活動的最后,教師應該對幼兒的大膽創(chuàng)編進行評價,分享自己以及與朋友合作創(chuàng)編所帶來的合作快樂。
活動目標
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感受與同伴合作音樂游戲的快樂。
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鳥玩的游戲動作。
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肢體動作、手指律動等形式,初步感受樂曲歡快、跳躍、活潑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情景與節(jié)奏
1、出示手偶互動,引發(fā)興趣。
2、帶領幼兒進行一些對樂曲相關的節(jié)奏練習。(如:點點手、拍拍翅膀等)。為后面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玩的游戲做準備。
二、師幼分享對音樂的想象與感受,幫助幼兒理解、記憶音樂的性質與結構。
。ń處熯呏v故事邊做動作,幼兒傾聽音樂。)
1、提問:
。1)小鳥們在草地上做了哪些動作?
。2)小朋友們看到小鳥手上的動作變了幾次?
。3)小鳥腳下的動作變了嗎?
2、教師帶領幼兒做規(guī)定的動作2次,熟悉樂曲。
三、感受樂曲的歡快、跳躍,嘗試創(chuàng)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小鳥玩的游戲。
1、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的上肢動作表現(xiàn)音樂。
提問:小鳥除了拍手、扇翅膀,還會在草地上做哪些動作?
分別請4名幼兒創(chuàng)編小鳥玩的游戲動作,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
2、教師帶領幼兒做輪流玩的游戲,表現(xiàn)音樂的歡快、跳躍。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演唱歌曲,感受歌曲回旋式結構,并運用適當?shù)囊袅垦莩?/p>
2.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出“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動作,嘗試玩“小螃蟹”的音樂游戲。
3.感受歌曲幽默、快樂的曲風,體驗玩唱歌曲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習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
能隨音樂合拍地做出“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動作。
活動準備:
音樂課件、音樂節(jié)奏卡,圖譜。
活動過程:
一、學習歌詞《小螃蟹吹泡泡》。
1.教師出示ppt1,提問:池塘邊上有什么?
教師總結:池塘邊上有綠草,
提問:綠草地上有什么呢?
綠草地上真熱鬧。
2.出示ppt2,還有誰呢?幼:青蛙。
青蛙在干什么呢?幼:呱呱呱呱叫。
還有誰也來了呢?幼:螃蟹。
螃蟹會叫嗎?幼:不會。那它會干什么呢?幼:吹泡泡。
教師總結:青蛙呱呱呱呱叫,還有一只螃蟹吹泡泡,螃蟹螃蟹不會叫,只會吹泡泡。
3.瞧瞧,螃蟹吹出來的泡泡怎么啦?發(fā)出什么聲音?幼:破了,拍拍拍的聲音。
4.恩,你們說的這件事情可真有趣呀,老師把這件事情連起來,唱成了一首《小螃蟹吹泡泡》的歌(出示歌名圖譜)。
接下來我們把這么有趣的事情一起來說一說吧。(念兩遍歌詞,注意節(jié)奏)
二、欣賞音樂旋律、學唱歌曲。
這首歌還能唱出來呢,請你們來聽一聽。(教師完整唱歌曲)
1.第一次欣賞音樂,提出欣賞要求。
提問:你聽了這首歌,覺得哪里比較有趣?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2.這么有趣的歌曲,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輕輕唱一唱吧。
3.在輕輕唱的時候,你覺得哪一句有點難,節(jié)奏掌握不準,或者記不住歌詞的'呢?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根據(jù)幼兒說的單句來練一練。同時創(chuàng)編“青蛙跳舞、螃蟹吹泡泡、嚇一跳”的動作。
4.那我們邊做動作邊來唱一唱吧。
5.剛才我們說了,這首歌曲是有趣的,那我們唱的時候應該要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唱呢?(有趣、快樂的)
三、分角色演唱歌曲。
1.男女分組演唱;
2.唱至歌曲最后一句做造型。
3.幼兒邊創(chuàng)編身體動作、邊唱歌。
四、請小朋友玩“小螃蟹”的游戲,體驗共同游戲的友好氛圍。(人多的話大剪刀剪一剪,分兩次)
游戲玩法: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圓圈,選一個幼兒做“螃蟹”,圍圓圈外逆時針方向走,圈上小朋友拍手唱歌,唱到“嚇一跳”時,“螃蟹”輕拍小朋友的頭,被拍頭的小朋友就順著圓圈去追“螃蟹”,誰先回座位誰贏。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
1、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巴。嘴巴有什么用?(說話、吃東西)
二、觀察嘴巴
1、教師:嘴巴是我們身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嘴巴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2、請幼兒分組兩兩觀察(幼兒相互觀察后回答嘴巴的基本特征,如2片嘴唇、唇線形狀等。)
3、輔助提問:
(1)看看嘴巴有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后請出朋友指給大家看,下同)
。2)上唇線和下唇線的線條一樣嗎?上唇線看起來是什么線條?下唇線呢?
。3)嘴唇上有什么線條?是短的線還是長的線?
4、出示PPT,教師小結:嘴巴有上下2片嘴唇,上嘴唇象一條波浪線,中間凹進去形成一個三角。下嘴唇由一條長的弧線組成。嘴巴輕輕地閉合,當中可以再畫一條線將上下兩片嘴唇分開。
5、教師:我們的嘴巴可神奇拉!我們的.心情不一樣,嘴巴的形狀也會不一樣。(出示PPT)這是一張怎么樣的嘴巴?嘴巴里露出了什么?
6、繼續(xù)出示多張嘴巴圖片,(撅起生氣的嘴巴、歪嘴巴、吐舌頭的嘴巴、掛下來的(哭)嘴巴、成圓形的嘴巴、張開的(哈哈大笑或打哈欠)大嘴巴等)
7、輔助提問:
。1)這是一張怎么樣的嘴巴?猜猜他在干什么?
。2)你覺得看到這張嘴,他的心情怎么樣的?
。3)嘴型是怎么樣的?
8、教師:原來人的表情、心情不一樣,嘴巴也會有不一樣的造型。
三、寫生畫嘴巴
1、幼兒嘴巴變變變小游戲,教師:嘴巴真的很神奇,可以變出不同的造型。我們也來變一變。(幼兒變造型)
2、教師:我覺得你們的嘴巴很有趣,很想把這些有趣的嘴巴畫下來。
3、教師請出其中一人當嘴巴模特。他的嘴巴是什么樣子的?
4、教師:今天我們就用線描的方法將它畫下來,邊畫邊講述觀察的方法。
5、教師:請你們也來畫一畫小朋友的嘴巴,好嗎?前后2人成為一組,一人當嘴巴模特,一人當小畫家,畫下模特的嘴巴,好嗎?(請模特到前面來擺好嘴巴造型,堅持住。)
6、幼兒分工作畫。(背景音樂起)
7、作品展出,教師:先謝謝模特,請小畫家將作品貼到黑板上。教師選取其中2—3張作品問一下:你畫的是誰的嘴巴?請模特上來對比一下,適當提出不足。
四、想象畫嘴巴
1、教師拿出其中一張畫:你們覺得它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幼兒想象講述)然后教師將畫翻轉方向想象。
2、教師取出不一樣的一幅畫,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想象講述可以變什么。
3、教師:這里有幾張有趣的作品,看看他們把嘴巴變成了什么。(欣賞作品,學習不同的畫法)
4、教師:接下來我們就將嘴巴變變變,變成各種有趣的東西,好嗎?同樣是2個人合作,這回是兩個人一起畫,不過畫之前兩人要想好可以變什么,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將它畫下來?纯茨囊唤M想法特別奇妙,合作得最好,還要畫得快。
5、幼兒將畫取回想象添畫。(背景音樂起)
6、作品展出。請個別幼兒講述作品內容。
7、總結:這么小的一張嘴巴都可以變成這么多有趣的東西,看來我們的生活中、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細小的事物都可以拿來畫一畫、變一變,對嗎?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幼兒學習red yellow,并能正確說出來,發(fā)音準確。
2、體驗游戲中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兩瓶清水、兩個氣球、布偶、顏色卡、魔術棒
三、活動過程:
a)warm up
(1)聽口令游戲:stand upsit down
(2)出示圖片復習pig duck,用hello/hi和它們打招呼
(3)由布偶小豬和鴨子的對話引出顏色
b)topic
i.出示顏色卡,讓幼兒學會發(fā)音,運用不同的形式鞏固練習。如:學大灰狼、小白兔、山羊妹妹、大象伯伯的聲音說英語。
老師把圖片放的'高點,幼兒就說響點;放低點,就說輕點
把紅色和黃色放一起,做閃卡的游戲,看誰的反應快,鞏固練習兩種不同的顏色。
ii.拿出兩種顏色的氣球,讓幼兒給老師加油,說red/yellow,老師把它吹起來。做氣球找朋友的游戲。
iii.變魔術。讓幼兒給老師加油,說red/yellow,老師把一瓶水用力搖一搖,讓水變成紅色。另一瓶請幼兒來變魔術,把它變成黃色。
c)follow up
回家告訴爸爸、媽媽今天學會了什么英語,跟他們一起學習
和老師說再見,goodbye teacher,see you again
四、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游戲中放入相應的材料,進行鞏固復習。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會唱歌。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是?(春天)
老師帶來一首很好聽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回憶一下,聽了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二、學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幼兒聽樂曲。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2.學唱歌曲《歌唱春天》
。1)老師范唱歌曲。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師:看來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什么好辦法能盡快學會?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新的方法,看看是什么方法?
。2)學習使用圖譜記憶。
這一張圖譜從哪開始看呢?(從圖的最上面開始往下看。)
A.聽老師唱,嘗試用手指圖,記憶歌詞。
師:下面聽老師唱,請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們就指第一個格子,唱最后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們來試一試。
要一邊聽,一邊看,一邊想,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會可以提問。
師:聽完了,來,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
把空白格子的數(shù)字,報上來!(1.2.3.4.5)
師:怎么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沒有唱?唱的是什么歌詞?
B.嘗試將有關圖片配到相應的空格中,邊唱邊討論相應的擺放位置。
“我們大家一起來” 應該是哪一張?想想。
。ㄐ∪巳说,撕下來貼上去,貼在幾的空格1里)。
師:那2應該貼什么?有的小朋友說的不一樣,我們來聽聽2到底是什么?
(小手,好撕下來,貼在2格子中)
又完成一張,還有幾張(3張)
師:3應該貼什么?我們再來聽一聽?(春天)又完成了一個。
師:還有2張,4.5,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再來試一試,加把勁!
是什么?(小人人,撕下來)
哦,小人人貼好了,那接下是什么拉,春天。
。ㄗ⒁;在要求幼兒仔細聽辯思考的句子處,教師應放慢演唱速度,且吐字要清楚。)
C.看圖,練習演唱。
師:好,我們現(xiàn)在看著大家努力完成的圖譜,一起來試試,看看能不能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兩遍)
D.分組演唱
看到這一張圖譜上的五角星了嗎?有兩種顏色,紅顏色代表女孩子,綠顏色代表男孩子,我們開始加難度了,看看你們能不能按照我給的要求唱。
教師總結:
師:好,今天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學習這首歌的(圖譜)
三、活動延伸
這張圖譜,幫助我們記住了歌詞,那下次要請小朋友自己畫圖譜,來學習新歌。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鞋底的秘密。
2、在體驗活動中感知鞋底的摩擦力及其作用。
3、通過設計鞋底,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布置“鞋子展覽會”(各種大小、材料、形狀、顏色、花紋的鞋子若干);擺放馬蹄形座位。
2、律動“問候舞”及優(yōu)美歡快的背景音樂。
3、每個幼兒事先穿一雙絲襪。
4、事先制作好的彩泥鞋底人手一個,輔助材料若干(牙簽、小棒、吸管、錐子、木板、彩泥、豆子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鞋底,發(fā)現(xiàn)鞋底的秘密。
1、教師帶領幼兒在活動室門口:“多功能廳里正在舉辦‘鞋子展覽會’,你們想去參觀嗎?”“請你看看、摸摸、比比,再和小朋友討論一下,找找鞋底有什么秘密!
2、幼兒觀察鞋底,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觀察不同的鞋底,引導發(fā)現(xiàn)鞋底是各種各樣的。(材料、顏色、大小、形狀、花紋等)
3、提問:“你發(fā)現(xiàn)鞋底的秘密了嗎?”“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朋友?”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小結。
4、了解各種鞋底的作用。
1)提問:“叔叔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作各種各樣的鞋底,這些鞋底有什么作用?”
請幼兒討論、商量,教室巡回指導。
2)請幼兒講述。(保護、美觀、方便、干凈、防滑等作用)
二、感知鞋底的摩擦力及其作用。
1、引導幼兒感受絲襪很滑。
1)教師:“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鞋底的秘密,還有小朋友說到了鞋底有花紋,那你知道花紋有什么作用嗎?”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教師不作結論。
2)教師:“要是鞋底沒有花紋會怎樣呢?讓我們把鞋子脫掉,只穿絲襪跳段舞蹈好嗎?”教師與幼兒跟著音樂跳舞。
教師:“穿著絲襪跳舞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教師與幼兒第二次跟著音樂跳舞。
3)幼兒回到椅子上,教師提問:“只穿絲襪跳舞的感覺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講述。
2、感知鞋底的秘密。
1)教師:“讓我們穿上鞋子也來跳段舞蹈,試試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請幼兒穿上兩只鞋子跳舞。
2)提問:“為什么穿上兩只鞋子跳舞,兩只腳都不那么滑了呢?”
3)教師小結:鞋底有花紋,鞋底的花紋會增加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
三、設計防滑鞋底。
1、提出要求:“讓我們用靈巧的手指和各種輔助材料來設計一個防滑鞋底,比比誰的設計最與眾不同?”
2、幼兒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設計和制作。
教師巡回指導。
3、講評活動。
1)請先設計好的幼兒給客人老師或是小朋友欣賞,并講述自己設計的理由。
2)請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設計,并講述。
四、延伸活動:
1)引導幼兒了解減小摩擦的鞋底。
教師出示溜冰鞋,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么鞋子?”“溜冰鞋的鞋底有什么秘密?”“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你知道有什么鞋底是故意減小摩擦力,使它更滑?”,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經驗講述。
2)請幼兒回家繼續(xù)思考、尋找答案。
大班教案 篇9
一、設計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牙齒的了解并不深入,有堅持早晚刷牙習慣的幼兒并不多,蛀牙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我設想通過具體的牙齒模型、幼兒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活動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經驗,并尋找保護牙齒的方法。
二、活動目標:
1、了解牙齒的重要性。
2、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了解換牙的常識,學會保護恒牙,養(yǎng)成堅持每天刷牙的習慣。
三、活動準備:
1、牙模、牙刷;2、蛀牙形成的圖片兩張;四、活動重點:了解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五、活動難點:蛀牙形成的原因。
六、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1、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我請小朋友們猜到的小朋友上來輕輕的告訴老師,兄弟生來白又白,整整齊齊排兩排。
切菜舂米快又快,人人吃飯離不開。 (牙齒)二、比一比,看一看1.師:小朋友們真棒呀,一下子就猜到答案了,小朋友潔白美麗的牙齒使人更健康,美觀。小朋友我們的牙齒漂亮嗎。我們同桌的小朋友互相看看2.看,這個就是我們的牙齒的模型,哪位小朋友能告訴我牙齒有什么作用呢?" (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對積極回答的`幼兒給予肯定表揚)(二)講述繪本故事《蛀牙王子》
1,看完了故事,蛀牙王子為什么會得蛀牙啊?
2,患了蛀牙之后會怎么樣啊?
(三) 知道正確的刷牙方法1、師:剛才我們有小朋友說了早晚都刷牙可以不讓我們的牙寶寶變成大蛀牙,那你們能堅持做到早晚都刷牙嗎?
2、學習刷牙步驟3、請幼兒演示刷牙動作師:我請小朋友做做看,刷牙的動作是怎么樣的?(幼兒上前在牙模上演示)師:小朋友們的刷牙動作都不大一樣,那跟著老師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刷牙操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29
大班教案01-30
大班教案01-30
大班教案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