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隨課文情境認識11個生字和提手旁、八字頭2個偏旁。
2、朗讀課文,讀好問句的語氣。
3、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對動物的尾巴產(chǎn)生一定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讀問句
難點:讀好問句
三、課前準備
課件 動物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認讀生字。
1、徐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想聽嗎?(想)那同學們坐端正。今天呀,森林王國中的動物正在進行一場非常特別的比賽,需要我們班的小朋友給它們當裁判,可是它們不比跑步,也不比唱歌,它們到底在比什么呢?誰來猜一猜?(出示課題)趕快拼拼。
2、指導學生觀察拼音。發(fā)現(xiàn)“巴”沒有聲調(diào),讀輕聲。師補充:要讀得又輕又短。除了尾巴,誰還會用“巴”說詞語?(嘴巴、下巴)我們的身體上的“嘴巴”、“下巴”,這時“巴”都要讀輕聲。但是它單個字的時候又讀作“巴bā”。仔細看看這個巴字,你在哪個字里見過它。出示“爸”,那誰的數(shù)學學得最好,能用減法來記住巴字。
3、導學:同學們仔細看“比”:這個“比”字可有趣啦,誰來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指名)老師小結(jié):比字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就是說一個人是不能比賽的,兩個人才算有對手,這個“比”字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你能給它組詞嗎?(比較 相比 比賽 比美 比一比)
4.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伸出你的小手指 和我一起來書寫比尾巴這三個字。
二、創(chuàng)設情境,認讀生字。
1、這樣特別的一場比賽,你們想去觀看嗎?好,那就請同學們坐好了!我們乘著小火車一起向森林出發(fā)了。森林里都哪些小動物來參加比賽了?同學們猜一猜,出示謎語。
2、小動物們已經(jīng)排好了隊, 瞧,有兩位小動物已經(jīng)迫不及待了,它們是誰呢?(認讀“兔”和“公”。)
他們兩個是什么結(jié)構(gòu),偏旁是什么?(認識新偏旁八字頭)
3、還有一些生字寶寶也想出來和大家打一下招呼,咱們給它們打個招呼吧 。
、俪鍪旧帧?偨Y(jié)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
指導’把”字:咦,看著這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出示“巴—爸、把”,看,巴可喜歡交朋友了,它和不同的偏旁組合就變成了不同的字,而且聽聽,他們的`讀音還差不多呢。
②出示詞語。有些生字寶寶還藏在詞語里呢,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鄢鍪揪渥。老師把這些生字放在了句子里,你們還會讀嗎?(注意問句的讀法,師指導。)
同學們看,誰字總是和小問號在一起,表示問別人問題,很想知道答案,所以我們讀的時候要讀出疑問的語氣,聲調(diào)要上揚。(同桌互相讀,指名讀,教師范讀、評讀)
課間休息: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老師要獎勵你們一首歌聽聽。
好聽吧,要想把這首歌學會,就得先把課文讀好了。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82頁。
三、初讀課文,了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1、誰來試著把這一篇課文讀一下,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它們的尾巴都有什么特點。
(出示讀書要求。) 及時糾正讀音。
2、師范讀。
3 誰想和老師比一比讀課文。(找四名同學,每個人讀一小結(jié)。)
你們幾個是最勇敢的,老師要獎勵你們。
4通過讀課文,你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特點嗎?
5、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長、短、傘,彎、扁。
6、比賽中誰得到了冠軍?(孔雀)
為什么說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你最喜歡他們當中的誰?為什么?(用“最”練習說話)
四、小結(jié):
動物的尾巴真漂亮,其實每個動物的尾巴都各有特點,想知道它們都有哪些神奇的作用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到森林里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關(guān)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于、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qū)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yǎng)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為恥。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
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表n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jié)合”的觀點。
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yōu)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nèi)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zhì)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
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罢f”,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稁熣f》意思是解說關(guān)于“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并根據(jù)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回指導。
(2)請學生統(tǒng)計本課的生難字詞,并注音解釋,可將有關(guān)的內(nèi)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nèi)容寫出,然后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于周圍同學,最后全班統(tǒng)一討論
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
。ㄕf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chǔ)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為主,培養(yǎng)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通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風格。)
五、布置作業(yè)
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讀寫"憂傷、哀痛、受益無窮、假若"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把握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時間的意義。
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經(jīng)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讓學生從學習中獲得一些啟示,引導學生對時間的意義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理解重點語句,感受珍惜時間的意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師:(自編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謎語嗎?有哪些謎語?說來讓大家猜猜?老師自己編了一個謎語,你們想聽嗎?聽好--什么東西有的人覺得充裕?有的人總覺得不夠用?什么東西你珍惜它,就會給你帶來財富?什么東西你浪費了它,也就等于浪費了自己的生命?
。ㄉf自己的見解,師引到時間上)
師:同學們,對時間,你有什么看法呢?
。ㄉ杂杀磉_,說出自己對時間的看法。)
師:同學們,時間是摸不著,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時時存在的,并且一去不復返的,有個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時候,和我們想法一樣,認為時間一天天過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來,他卻又同時間賽跑(板書課題)。你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順?梢园涯阆矚g的內(nèi)容多讀幾遍。
。ㄉx書,時間要充裕,使每個學生都能讀完)
師:(檢查讀書,了解讀書情況)誰來讀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
師:剛才讀了課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誰來告訴大家呢?
。ㄉf,互相補充,教師相機指導。)
三、再次讀書,質(zhì)疑問難
師: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了解了課文大意。我們知道,學貴有疑,讀了這篇課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呢?要想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就得認真讀書呀。
。ㄉ俅握J真讀書,注意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說自己的問題?你覺得哪寫句子不好理解呢?
。ㄉl(fā)言,師生共同補充)
四、三讀課文,重點探究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真好,正是老師想提出的問題呢。那這些問題怎么解決呢?靠老師嗎?對,得靠我們認真讀書。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認真讀一讀,看能不能解決一些問題。
。ㄉx書,教師與學生個別交談)
師:誰來讀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你覺得應該怎么讀呢?讀了這些內(nèi)容,你有什么想法呢?
(學生讀書,談感受。師生共評,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讀了這篇課文,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請你用一句話寫出來。(學生寫,教師巡視,寫完的站起來念給大家聽。)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背誦。
2、收集珍惜時間的名人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和時間賽跑,我們看看,哪些人跑在了時間的前面好嗎?先看看你昨天和時間賽跑的結(jié)果把。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2、你記住了哪些生字詞和優(yōu)美的語句呢?
。ò焉衷~寫在練習本上)
二、學生選擇,深入探究
師:請你找出認為難理解的語句,和大家一起研究好嗎?
(生讀書,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和難理解的語句,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看法。)
師:請你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ㄐ〗M交流后,各組選出本組的語句,在班上交流。主要是針對含義深刻的句子和難理解的句子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假如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展開討論,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看法,談感受。)
三、延伸,深化中心
師:同學們,我們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你覺得本文的作者寫這篇的目的是什么呢?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今天,你又讀了課文,又有怎樣的感受呢?師: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我們也要和時間賽跑。咱們身邊,有哪些同學和時間賽跑,跑在了時間的前面呢?珍惜時間的名言可多了,你收集了哪些呢?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咱們一起看看,讀一讀吧。(出示幻燈)最后,讓我們也來寫名言怎樣?請你把自己珍惜時間的想法,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話寫下來吧。(生寫,師巡視,指導,寫完的先念)
師總結(jié):雖然時間一去不回頭,但我們和時間賽跑,一定會成功!
四、作業(yè)
寫讀后感或者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這樣的事情。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認識猶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猶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維的優(yōu)秀才能,并進一步歸納出其優(yōu)秀才能的根源。
3.探究課文逐步深入地描寫人物的方法。
4.體會文章語言凝重的特點和豐富的內(nèi)涵。
教學重點:
1.了解猶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維的優(yōu)秀才能,并進一步歸納出其優(yōu)秀才能的根源。
教學難點:
1.探究課文逐步深入地描寫人物的方法。
2.體會文章語言凝重的特點和豐富的內(nèi)涵,
課型:精讀課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課文,初步把握散文寫的一個人是誰,一個家庭是哪一個家庭,一個民族是哪一個民族。
2.把握作者的思路,討論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
3.歸納文章所表現(xiàn)的戴維的優(yōu)秀才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到愛因斯坦、馬克思、海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們知道嗎?他們都屬于同一個民族,猶太民族,那么猶太人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民族究竟是什么樣的民族,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散文,了解猶太人,走近猶太民族。
二、簡介作者,析題。
鐵凝,當代女作家。問:你是如何理解這個標題的?
三、閱讀全文,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寫的一個人是誰,一個家庭是哪一個家庭,一個民族是哪一個民族。
(2)找出文章中能清晰西體現(xiàn)作者寫作思路的幾個關(guān)鍵句子,理清文章思路。
明確:關(guān)鍵句子“這個對語言有著特殊敏感、對一切新鮮事情興致盎然的青年,尚不滿28歲,何以句別一旦向往,便鍥而不舍地追求的`氣概與能力”
第一部分(1)寫猶太民族被殺戮的歷史和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chuàng)造里,引出戴維其人。
第二部分(2—6)介紹戴維的語言才能和其他多方面的才能。
第三部分(7—18)撥尋戴維才能形成的根源。
四、共同學習第一部分
生齊讀,思考:開頭為什么從“迫害”“殺戮”說起?(提示:注意“今天”前后內(nèi)容的不同)
明確:從“迫害”“殺戮”說起,一方面這是寫猶太人的常用的切入口,另一方面,這實際也是為寫猶太人的民族精神設置“歷史背景”,為寫民族精神張本。同時,把猶太民族被殺戮的歷史與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chuàng)造里進行今昔的比照,以引起讀者對戴維和他的民族的“巨大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何在的思考。
五、分析第二部分
1、自讀第二部分,問:戴維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給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精干、靈活、天真、快樂、冷靜、成熟)
2、討論:課文從哪些方面充分戰(zhàn)線戴維的語言才能?
明確:閱讀中文長篇小說已經(jīng)達到了無需輔導的程度,學習中文時間之短(不過四年);普通話自然、流利、準確、自如,發(fā)音類似標準播音員;掌握多種語言;參加中文水準考試獲佳績;從事翻譯工作深受好評;在《北京青年報》開設專欄。
3.討論:課文除了表現(xiàn)戴維的語言才能外,還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才能?
明確:表現(xiàn)戴維在掌握知識、翻譯、理解和包容“別人的文明”等方面表現(xiàn)出的特殊才能。
3、小結(jié)本部分
這一部分中,作者在首段所勾畫的猶太民族歷史和顯示的背景下,以大段的篇幅來戰(zhàn)線戴維的語言才能,一方面以戴維這個猶太民族的個體的突出才能來表現(xiàn)“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他們以自己在諸多方面的出色表現(xiàn),向人類證明著這個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chuàng)造力”,另一方面也為下文撥尋戴維才能形成的根源張本。
六、布置作業(yè)
1、閱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戴維產(chǎn)生優(yōu)秀才能的根源。
2、課外閱讀有關(guān)書籍和查閱有關(guān)史料,進一步了解猶太民族。
第二部分
教學目的:
1.精讀課文第三部分,討論、歸納戴維具有優(yōu)秀才能的根源。
2.結(jié)合全文討論猶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猶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3.探究課文逐步深入地描寫任務的寫法。
4.體會文章語言擰中的特點和豐富的內(nèi)涵。
教學過程:
1.交流課外閱讀和查閱資料的內(nèi)容。
2.共同學習第三部分。
。1)朗讀本部分,問:你認為戴維優(yōu)秀才能的根源是什么?(提示:家庭環(huán)境與社會教育,成長里程等,注意議論語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概括所揭示的戴維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感情。
明確:作者以一串排比式的問句,一方面表現(xiàn)出戴維有著愛和平、愛生命的信念,有著為和平而奮爭的勇氣,有著同情人類的豁達心胸;另一方面,從整個猶太民族珍惜生命、憧憬和平出發(fā),有理有據(jù)地推論,使我們不得不相信:“當人類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夠與和平這個字眼相親相愛,我們美意個人的靈魂深處那潛藏的創(chuàng)造力便會真正被激活,人間什么奇跡都可能發(fā)生。
同時,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和平的期待,對猶太民族的敬和愛。
3、回顧全文,思考:為什么說這篇散文寫了一個人、一個家庭,卻表現(xiàn)了一個民族?
明確:因為戴維是千百萬個猶太人中的一員,是整體優(yōu)秀的猶太民族中的優(yōu)秀個體,正式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特別是猶太民族的優(yōu)秀精神,滋潤、灌注出戴維優(yōu)異的人格力量。文章要揭示其品質(zhì)之“源”,就必然會揭示出他個性中蘊涵的民族精神的共性,通過他透視出整個猶太民族。所以說散文寫了一個人、一個家庭,卻表現(xiàn)了一個民族。
4、結(jié)合全文,討論猶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猶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5、總結(jié)全文
。1)探究課文逐步深入地描寫任務的寫法。
。2)體會文章語言凝重的特點和豐富的內(nèi)涵。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遲到》是第九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主要講述了作者小時候上學經(jīng)常遲到,在一個雨天被父親痛打一頓后心存怨恨。后來,在老師的幫助和父親的關(guān)懷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從此成了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上學遲到是一個很難完全避免的問題,每一位同學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著名作家林海音在敘述這件事情時,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切身感受和父親的做法、態(tài)度細致刻畫出來,將一個一年級小學生雨天遲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發(fā)展,娓娓道來,告訴人們只有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長起來。
本文語言平實,條理明晰,有鋪墊,有高潮,有發(fā)展,有尾聲,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見真情,讓讀者領(lǐng)悟到了父親對孩子嚴厲而又深切的愛。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個性化行為,它是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實踐活動。閱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fā)展語感。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在閱讀實踐中,應堅持以“讀”為主線,以學生的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chǔ),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根據(jù)本單元教材特點,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和已有知識積累,我設計了“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課堂教學,體現(xiàn)學生主體自讀、精思、感悟、鑒賞、共鳴的學習過程,突出“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動發(fā)展”的設計特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理解作者因為體會到了父親“嚴”和“疼”中含著的愛,改掉遲到這一習慣的過程,感受父親那份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作者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2.運用已經(jīng)掌握的“品詞析句”的閱讀方法,學習多角度思考問題。初步領(lǐng)悟本文前后照應、先總結(jié)后分述的寫作方法。
3.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認識改正錯誤、從小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堅持自檢與反思,正確對待錯誤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
概括父親關(guān)心我的具體事例,從中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詞句來感受父親既嚴厲又深沉的愛,及我對父親的感激之情。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讀文音樂,制作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查閱作者資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上學有沒有遲到過?遲到的時候,父母和老師是怎么對待你的?你怎么看待遲到這一現(xiàn)象?學生交流。
2.師:俗話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敝骷伊趾R粜r候就是一個經(jīng)常遲到的孩子,她寫的《遲到》一文,讓我們了解了她童年的故事,相信你們讀后一定能受到啟發(fā)。板書課題。
3.小組交流課下搜集的有關(guān)作者的資料
二、速讀梳理,理清思路
1.快速讀文,邊讀邊想:作者林海音的父親是不是一位好父親?
2.同位互相檢查初讀課文的情況,清除字障、詞障,掃清閱讀障礙,重點檢查是否把字音讀正確、讀流利,教師對易讀錯的字進行檢查。
3.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師:讀了課文,你讀懂了什么?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全文內(nèi)容。
引導學生從“主要內(nèi)容——所寫事情——文中人物”等方面交流自己所讀懂的內(nèi)容。如,我讀懂了,這是一位對我要求很嚴格的父親,這是一位很疼愛我的父親。教師評價,總結(jié)所讀懂的內(nèi)容是否正確,學生表達是否清楚,是否抓住了重點等。
4.圍繞“上學遲到”這條線索,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全文整理為四個部分。
。1)我有賴床的'習慣,恰逢今天下雨,我干脆不起來了。
。2)父親嚴厲地懲處了我,而結(jié)果是,我上學也遲到了。
。3)上課的時候,父親給我送花夾襖來了,我感受了到父親默默的愛。
。4)從此以后,我成了到校最早的學生。
5.質(zhì)疑問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情況,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計可能提出的疑難問題:父親為什么要打我?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
三、細讀解疑,品讀感悟
1.師:林海音的父親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父親呢?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2~17自然段,標出關(guān)鍵句段,體會小海音是如何犯下這個錯誤的,她又是如何對待這個錯誤的,父親是什么態(tài)度?
2.小組合作學習
(1)帶著問題自主閱讀。運用以前學過的“前后聯(lián)系、品詞析句”等方法進行閱讀,思考“質(zhì)疑”中提出的問題。
。2)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巡視、引導、點撥。
。3)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以引導點撥,力求讓學生能理解全面、深刻,同時引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第二課時
一、匯報讀文、自學情況
1.解決第一個問題:從哪兒可以看出父親打我很狠?
師:你從哪兒能讀出父親打“我”很狠?請從課文中找出相關(guān)的段落、語句,仔細體會。
(1)課件出示:“爸氣急了……我挨打了”
A.生讀,標出表示打的動作、聲音的詞語:拖起來、抄起、倒轉(zhuǎn)來拿、一掄、咻咻,體會父親打得非常用力,打得很狠。
B.師:父親在盛怒之下,抄起雞毛撣子倒過來拿,高高的一掄,就一下又一下地抽打在了小海音稚嫩的皮膚上,她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帶著感情讀讀這句話。
(2)課件出示:“我坐在放下雨篷的洋車里……我是怕同學們看見了要恥笑我”
A.師:當小海音哭泣著坐在車上,檢查著紅腫的傷痕,她是多么傷心,多么難過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
B.師:難過之余,小海音還要把傷痕遮起來,她怕同學看見了會恥笑她。她是多么委屈呀!再讀
C.師:傷痕刺痛著小海音,當她再次注視著這些紅腫的傷痕,不禁想到,別人家的爸爸像寶貝一樣寵著孩子,而她的爸爸竟然下手這么狠,她真是有些怨恨父親了。再讀
2.解決第二個問題:父親為什么要出手這么狠地打我呢?
。1)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課件出示:“等一下,媽媽進來了!尤挥杏職獠慌矂印
A.生讀,體會以前小海音就天天遲到,今天因為下雨,竟然不想上學,要逃學了,這些表現(xiàn)讓父親忍無可忍。
B.生再讀,抓住關(guān)鍵的字詞體會,父親為什么會狠狠地打我?
嚇了一跳——說明太晚了,太不像話了。
硬著頭皮——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可還在找借口。
居然沒挪動——知道一個字的命令可怕,還不挪動。
。2)師:嚇了一跳的媽媽來催促小海音去上學時,她提出了不上學的要求,爸爸瞪著眼,讓小海音快起時,她還在硬著頭皮為自己找借口,明明知道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可小海音還是沒挪動。同學們猜一猜,小海音當時可能是怎樣想的?
(3)師:是呀!不去就不去吧,才一天,這么小的孩子,沒什么吧?可父親為什么還要狠狠地打她呢?體會:因為“我”的表現(xiàn)太令人生氣,更因為父親怕“我”養(yǎng)成壞習慣,所以才會狠狠的打“我”。再一起來讀這段話,邊讀邊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
。4)師:小海音挨打了,她委屈,她生氣、她怨恨,她不解,那么她究竟該不該挨打呢?請大家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有說服力的句子,來談談你們的觀點。
學生的觀點可能有兩種:
A.不該打
——這么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罰站在門邊,那罰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小海音會多么害羞呀,這是多么難為情的事啊。
——爸爸是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如果能乘車去,或許還來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許。
——還要被媽媽打扮得穿著肥大的夾襖,拖著一點也不合腳的大油鞋,舉著一把大油紙傘,一路走到學校去。
B.該打
——每天都遲到,要是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那還了得?該打。
——媽媽都催促過了,還賴在床上,該打。
——爸爸那么嚴厲,生氣地發(fā)出好幾次命令,她竟然連挪都不挪一下,該打!
3.解決第三個問題:打了我為什么還要給我送東西?
。1)師:父親狠狠地打了小海音,后來又趕到學校來給她送東西,這又是為什么呢?找出課文中描寫父親給“我”送東西的段落讀一讀。思考:父親打了“我”,為什么還來送東西?
(2)生讀,交流。
下過雨,怕我凍著,沒吃早飯,怕我餓著,所以父親給我送夾襖和銅板……
(3)師:當父親聽著我痛苦的哭號,當父親想起我紅腫著的傷痕,哪里放得下心呢?看似狠心的父親,帶著夾襖和銅板來了,帶著他深深地關(guān)愛來了,可見到“我”了,卻什么也沒說,只是默默的看著“我”穿上夾襖,輕輕的地給“我”兩個銅板。這就是父愛,無言的父愛,如山的父愛,深沉的父愛。此時此刻,那個剛剛還因為挨了父親的打而委屈、生氣、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小海音,面對著父親,會說些什么呢?
。4)學生交流。
。5)師:這段刻骨銘心的往事,改變了作者,那個每天早晨都遲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門前等待校工開柵門的早到女孩。小海音能發(fā)生如此的變化,受父親的影響很大,除了父親的影響,還有別的什么原因嗎?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
引導學生體會:教師的引導、自我認識與反省
二、配樂朗讀,升華主題
1.師:因為小海音讀懂了父親這份厚重的愛,所以她才會有了從遲到到早到,甚至來不及吃飯也要趕到學校的變化,然而改變的又何止是這些呢?由此改變的還有小海音的未來和人生。
2.師生合作感情朗讀課文。
3.師:學完課文,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感受,來表達你此刻的心情。
三、聯(lián)系現(xiàn)實,拓展學習
1.師:這篇課文是林海音《城南舊事》中的《爸爸的花兒落了》的節(jié)選,就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走進原文。發(fā)放材料《爸爸的花兒落了》,學生閱讀。
2.課前大家查閱了有關(guān)林海音的資料,關(guān)于她后來的發(fā)展,同學們了解多少呢?
師補充敘述林海音的文學成就,課件出示:
林海音在她70多歲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我七十多歲了,一生經(jīng)歷的事不少,但這件‘遲到’的事,對我應當是刻骨銘心的,如果爸爸影響了我,我又影響了讀者,該是一件多么好的事!”
(1)體會林海音后來能取得文學方面的巨大成就是與父愛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2)訓練語言表達:能不能用比喻的方式說說你對父愛的認識?
父愛如山,父愛如大海,如陽光、月光、春風、春雨……
3.師:讀了這篇文章后,老師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那就是面對錯誤,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能找借口給自己的錯誤進行辯解和推脫,也不能去指責別人幫助你的方式。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冷靜地去看待錯誤,虛心地接受和認真地改正錯誤,把缺點變?yōu)閮?yōu)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布置作業(yè)
1.推薦閱讀: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和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2.寫一件自己和父親之間的故事。要求寫出父親充滿愛意的語言、表情、動作,寫出你是怎樣在父親的關(guān)懷、支持、鼓勵、鞭策下成長的。
語文教案 篇6
一、學習內(nèi)容:
1. 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 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二、學習過程:
1. 讀準字音
誑語 埡口 勉強 湖泊
霧靄 混沌 瘴氣 醞釀
噴薄 安謐 泥淖 攫取
2. 文章解讀:
高建群,一位被公認的中國文壇罕見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他的創(chuàng)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在他的創(chuàng)作題材中,始終激情高唱著生命的贊歌,營造一種生命中最為壯麗的風景,同時也融入了作家對生活、對生命的思考。高建群認為,作家必須要體驗生活,而體驗生活準確的說是體驗生命。正因為如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總是對西地平線的那塊土地情有獨鐘,是的,正因為那里充滿了對生命的考驗,他鐘愛這個地方,就像鐘愛他的生命一樣,因而他能夠發(fā)現(xiàn)那里的美,因為那里的景物都充滿了生命,處處洋溢著感動因子。而西部景物中,最難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數(shù)落日。
3. 文本探討:
第一段介紹了“在所有雄偉的風景中,落日大約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總體感受,于是便簡約地記述起三次落日。這一句在整個文章結(jié)構(gòu)中,起著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
第一次落日 地點:定西高原
發(fā)現(xiàn)落日 “在蒼茫地遠方,弧狀地群山之巔,一輪血紅的落日像一輛勒勒車的輪子,靜靜地停駐在那里!
其中幾個字眼:蒼茫、弧狀、血紅、輪子、靜靜
我們暫時還不覺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個人的注意力,這說明任何美的所在都有吸引人的地方,我們該做的是挖掘出它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細地觀察。
觀察落日 沒有火焰 (沒有灼熱感)
像紅紙 柔和、美麗、安謐 (不真實)
太大(較輪子大得多)
懸掛 群山托扶 (想象之景)
托樹拍照 聯(lián)想 左公柳
〖探討關(guān)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與“落日”無關(guān),那么還為什么要如此安排?
〖參考我們在觀察事物時,要有意識探尋事物背后的故事,這樣做至少有幾種好處:一是可以豐富文章內(nèi)容,而不顯得單調(diào)乏味;其次,加深對該事物的認識。
每個人都看見過日落,但似乎認真留意整個日落過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認真留意并用文字表述出來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筆下,日落是怎樣的一個過程呢?
日落 跳躍、顫抖
紋絲不動、顫抖兩下、往下一躍
依戀、慈愛、貪戀、不愿離去
〖探討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腦海里能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為什么呢?原來這些詞語一般都用來形容人的,但作家卻在此用來形容大自然中的一個景觀落日,這樣處理,好嗎?
〖參考至少,用擬人的手法將落日寫活了,在每個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那種活力,雖然有人認為有些不切實際,但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們還知道作者是一位熱愛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寫作者,在他眼中萬物皆有情,將事物人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寫作的人,他經(jīng)常會寫自己留下眼淚,其實,不經(jīng)意中,讀者也會為此感動,正符合詩人艾青的名詩《我愛這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睘槭裁此軌?qū)⒋笞匀痪拔锵胂蟮萌绱顺錆M活力,正因為他是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愛,讓他能夠感受到萬物的勃勃生機,萬物同樣帶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繼續(xù)依戀地慈愛地注視著人間,好像有些貪戀,不愿離去,或者說不愿離去正在注視它的我們”。
第二次落日 地點:羅布淖爾荒原
日落前:不顯明、像灰白的硬幣、冷冷
大地、天空 混沌、灰蒙蒙
感受:走入地獄、走入鬼域
輝煌的羅布泊落日:
血紅的落日、停滯 我們震撼了
臉上泛著紅光 像在畫中
〖探討作者為何而掉淚
〖參考之前的落日,給作者蒼白荒涼之感,一切都充滿了死寂,加上荒涼寸草不生的羅布泊,作者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來的落日突然變得血紅,以至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紅光,整個場景的基調(diào)是紅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復燃,是一種活力的體現(xiàn),尤其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下更顯得重要,至少給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勵。
〖探討文中說:“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边@當如何理解?
〖參考落日終歸要日落西山,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亡,但面對死亡,不同的過程,產(chǎn)生不一樣的結(jié)局,有的平淡蒼涼,有的卻可以轟轟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變得血紅血紅,雖然終歸下山,但畢竟之前也曾輝煌過,因而在消失時,不無莊嚴與尊嚴之感。
第三次落日 地點:阿勒泰草原
火燒云 燦爛地、熱烈地、夸張地、烤紅了、燒紅了 驚駭
第二十段作者通過火燒云所映照的地方,又一次聯(lián)想到歷史中,這塊土地曾被稱為歐亞大平原(小亞細亞),接著便想到歷史中的兩件大事匈奴民族西遷以及成吉思汗的誓師大會,這給全文增添了些許歷史厚重之感。原來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發(fā)生過如此驚世駭俗的.一幕,而作者通過火燒云才想到這一切,頓覺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進行了總結(jié),照應開頭,并對“雄偉的風景”和“世間有大美”兩句話的出處進行了說明。
4. 全文小節(jié):
這篇課文,指引我們通曉生活之中隨時隨地都可以發(fā)現(xiàn)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樣不乏其美,對于此,我們又能做什么呢?我們能做的就是發(fā)現(xiàn)、觀察、欣賞、感悟美。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發(fā)現(xiàn)了三次落日,并通過觀察,領(lǐng)悟并欣賞到不同的美:第一次落日是一種壯烈奔放之美,是一種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東;第二次落日則是死亡前的精神寫照,莊嚴、肅穆、神圣、悲劇感。是一種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帶有一種歷史的滄桑之感,原來在落日下,歷史里竟有那么多讓人驚駭?shù)墓适隆?/p>
這篇課文,還啟發(fā)我們要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必然要帶著一顆感動赤誠的心,用心去感受所觀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滿愛,愛生活、愛生命、愛社會中一切事物,那么你的心里才會充滿感動,感動是你捕獲美的利器。
三、活動設計
觀察一下你身邊大自然中的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記述下來。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刷漿、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嚴、露餡、發(fā)怔、發(fā)傻、半信半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xù)領(lǐng)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了解馮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關(guān)資料,提供同類文章《泥人張》《快手劉》。
2.學生收集相關(guān)資料,同時閱讀人物描寫出色的文章,積累優(yōu)美詞句及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談話:小嘎子、嚴監(jiān)生、王熙鳳,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將結(jié)識一位手藝人,他就是──《刷子李》。[板書課題]
2.解題: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專干粉刷這一行)
3.簡單介紹作者馮驥才及本文出處。
參考資料:馮驥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shù)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他長于天津,對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懷著一種近乎狂熱的激情。他以學者式的淵博和填密,有條不紊為天津文化傾注著心血: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過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說,如《神鞭》《三寸金蓮》《俗世奇人》等,從而挖掘天津人的集體性格,展示這個城市的形態(tài)和靈魂。其實,這些已超越了學術(shù)范疇,它對延續(xù)歷史文脈、保持個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進天津未來發(fā)展等,都具有深層的意義……
本文選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國初年天津衛(wèi)市井生活為背景;天津衛(wèi),天津的舊稱,是東南水路的門戶,有守衛(wèi)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碼頭。馮驥才偏愛寫“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碼頭上的人,一強活不成,不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后的人物!比纾骸八⒆永睢薄ⅰ澳嗳藦垺钡。
[板書:俗世奇人]
二、合作交流
1.檢查預習,初識“刷子李”。
提問:通過預習,你認為“刷子李”是個什么樣的人?
。ǜ鶕(jù)學生的自由回答,小結(jié)要點──技藝高超──俗世奇人。)
2.引導學生提問:要讀懂本文,你會設計一些怎樣的問題來幫助同學?
。ㄒ龑W生圍繞中心提問,作為自學要求。如:從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藝高超?)
三、品讀體驗
1、指導閱讀“自讀提示”,勾畫要點,補充“自學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藝高超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谱骷荫T驥才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
、钦页鼍收Z句,體會表達效果。
2、根據(jù)自學要求閱讀課文,勾畫圈點做批注,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點撥指導。
3、交流自學心得。
、拧八⒆永睢钡募妓嚫叱,也就是他的“奇”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根據(jù)學生回答指導理解重點句,并指導朗讀: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干活前,……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聲里……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墻刷完……沒發(fā)現(xiàn)!
⑵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
引導歸納要點,學習寫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敘事,引人入勝──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fā)現(xiàn),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個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jié)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對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和肯定。
4、積累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
(1).談話:本文語言樸素,并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都情趣盎然,簡潔傳神。同學在解決前兩個問題的同時,已經(jīng)找出了不少精彩語句,F(xiàn)在不妨再讀一讀,選一句最精彩的推薦給大家,并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再次閱讀,準備推薦。
(2).交流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進一步學習如何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
(3).摘抄精彩語句,嘗試點評。
四、鞏固延伸
1.教師推薦:《泥人張》《快手劉》
2.學生推薦課前找到的同類文章。
作業(yè)設計:小練筆:選擇身邊一個熟悉的人進行片段描寫,寫出他的主要特點(一個即可)。
板書設計:
23*刷子李
衣著
奇規(guī)矩技藝高超
動作
效果
教學反思:
我把這堂課定位為“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即目標求簡明,過程求簡要,引導求簡練。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把本課教學定為兩大板塊:聚焦文本內(nèi)容,從細節(jié)描寫中感知“技藝高超”;聚焦表達形式,在揣摩曹小三內(nèi)心活動中感知“一波三折”。本設計,始終考慮學生的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發(fā)展,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調(diào)整和取舍,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語文教案 篇8
一、識字寫字
。、識字:
、疟菊n12個生字中,“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七\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如,組詞識記、小老師介紹識字經(jīng)驗、說說這些字你曾經(jīng)在什么地方見過。
⑶讀句子鞏固本課生字:(句子中的生字要注音)
紅紅的太陽像火球。
早晨,我吃了一碗拉面。
小文走進教室問陽陽:“你知道這是誰的雨傘嗎?”
稻田旁邊有幾朵金黃色的野菊花。
。、寫字:
、疟菊n寫字練習中要學習兩個新筆畫,教師可通過范寫讓學生知道這兩個筆畫都是一筆寫成的。
⑵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寫時應注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提示要注意的筆畫、筆順。“長、山”這兩個字的筆順是書寫的重點!伴L”的第一筆是“”;“山”的`第一筆是“丨”!俺觥弊忠崾緦W生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
、窃趯W生描紅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臨寫,教師作個別指導。
二、朗讀感悟
1、本課的朗讀基調(diào)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過程,從優(yōu)美抒情──活潑俏皮──沉穩(wěn)、抒情。課文通過一些富于動態(tài)的詞語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朗讀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關(guān)鍵詞語:“金子、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
。、“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边@一句是理解的難點。在朗讀感悟時,我們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匹配的畫面,如,一段陽光照射下的小河的錄像或一張水面波光粼粼的圖片;也可以給學生展示實物錦緞(絲綢被面、圍巾等),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在音樂的伴奏下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感悟,做到頭腦中有畫面、有形象。
三、課后練習
。、讓學生讀讀扇子上的字,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病⒖陬^組詞。
。、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四、實踐活動
專題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搜集材料并積極地參加展示、交流。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六、資料袋
〖太陽概況〗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太陽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夠自己發(fā)光發(fā)熱的巨大球體。太陽的表面溫度約6000℃,內(nèi)部溫度高達1500萬℃。(對于如此高溫,教師可通過水100℃沸騰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想象。)太陽的體積很大,約有130萬個地球那樣大,距地球約1.5億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它旋轉(zhuǎn)。
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熱主要來自太陽。太陽的光和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源泉。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09-23
語文的教案11-29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4
語文教案(精選)08-11
語文趙州橋教案10-0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10
【精選】語文教案08-13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2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