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通用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通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低年級段,識字是基礎,是重中之重,"隨文識字"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由字到詞,再由詞到特定的語句,甚至再將語句納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隨文識字"最大的特點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隨文識字追求識字和學文的水融,是一種符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的識字方法,是一種立足學生的識字方法,更是一種趣味高效的識字方法。
1.引導學生隨文正音
農村學生由于受方言的影響,讀準字音是識字的第一步。在低年級教學中,我讓孩子利用各種方法讀準字音,聽讀和借助拼音是常用的方法。怎樣隨文識字呢?就是在初讀課文時,隨機抽出讀錯或讀得不準的字音進行糾正,把容易讀不準的字音,如長春版二年級下一單元第四課里,"瓤"讀ráng,學生容易讀成yáng,《春天來到深山里》這篇課文中"束"錯讀成翹舌音,"其"錯讀成一聲,在讀文的時候,要做到隨文指導,在讀準單個字音的基礎上,再讀準詞語,然后把詞語放到課文中讀。
2.情境識字法
漢字不單是線條組成的符號,更是音、形、義、情融于一體的表意文字,教師如果能精心創(chuàng)設與課文相融合的識字情境,往往能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是長春版二年級下冊《鵝媽媽的故事》一課中的生字,如何讓學生對這個字印象深刻呢?我想到了讓學生進入情景的方法,"如果你受傷了,很疼,你會怎么樣?"同學回答,"我會哭。""那你又不想讓父母知道,不敢大聲哭,怎么辦?""哼哼""小聲哼哼就是,是用口,所以這兩個字都是口字旁。"于是趁熱打鐵,指導書寫,學生記得更牢。再回到文中讀句子,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提高了效率。
情境識字法,把識記生字和新詞和字義統(tǒng)一起來,加速了學生對字詞的認識和理解。
3.對比偏旁區(qū)別識字法
低年級識字量較大,識記起來有點困難,特別是形近字容易混淆,采用對比的方法識字,能幫助學生區(qū)別形近字。比如,在學習長春版二年級下冊《回聲》一課中"顆"字時,為了弄清"顆"和"棵"兩個字的用法,我讓學生觀察圖片,數(shù)數(shù)圖上分別有幾顆星星,幾顆綠豆,幾顆愛心,啟發(fā)思考什么情況下用"顆"。"棵"是二年級上冊《狼和小羊》的生字,讓學生觀察圖片,弄清"棵"字大多與樹木有關。
再如,一年級《烏鴉喝水》一課的"喝"與"渴"相近,喝水我們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渴"的時候我們要找水,所以"渴"是三點水字旁,既區(qū)別了字形,又培養(yǎng)了學生發(fā)散思維。
4.字理識字法
漢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教學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挖掘字理。"引"字是二年級下冊《標點符號的爭吵》一課中的生字,為了幫助學生識記這個字,我這樣設計:
師:"引"字的左邊是什么字?
生:弓。
師:弓是古代的一種武器,弓字的旁邊加上一把箭,這是要做什么?
生:要拉弓、放箭。
師:"引"字有拉、伸的意思。引弓、引頸,你還能給"引"找朋友嗎?
生:引弓射箭。
"災"字是二年級下冊漢字家園(一)1課中的生字,觀察生字認清字形后,看書中圖片,"災"字上面的寶字蓋指房子,下面加上"火"字,是一個會意字,意思是火燒著了房子,對于人們來說房子燒了,自然是災禍臨頭。
從字形到字義,再到字理的辨析,學生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識字不僅有效,還能讓學生領悟到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5.利用形聲字識字
二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中介紹了形聲字,在二年級的識字中,形聲字的比例很多,學生對生字的積累也有一定的量,在識字教學中,我用形聲字音義融為一體的特點,記住漢字更科學、更合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春風帶我去散步》一課中,"鈴"字形旁是金字旁,表示鈴是用金屬做的,令是聲旁表讀音。學到樹梢的"梢"字,學生自己已經(jīng)能找到形旁、聲旁了,這對學生理解字義、記字的讀音有很大的幫助,用形近字組詞也容易了。
6.看圖識字法
看圖識字、圖文結合、直觀形象,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學習起來輕松又高效。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羊"字,讓學生觀察圖。
師:羊的頭上有兩個尖尖的角,用手做羊的兩只角。"羊"字的哪部分是羊的角呢?
生:那兩個點像羊的角。
師:記住羊的頭上有兩只尖尖的角,看圖中羊的身后有什么?
生:有一條尾巴。
師:我們看"羊"字,哪里像羊的尾巴?
生:豎。
師:我們來寫一寫"羊"字。
識記生字,如果只是簡單地讀一讀,寫一寫,學生印象不深,更談不上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認讀能力了,這樣不僅學會了字,還學會了觀察,表達與傾聽,豐富了對字的認識,養(yǎng)成了很好的課堂學習習慣。
7.找反義詞識字法
在學年級下冊《春天來到深山里》一文中,有"美麗"兩個字。
師:美麗的反義詞是什么?
生:難看,不好看,很丑。
師:同學們說的很對,有一個詞更恰當一些――丑陋。丑陋的意思是不好看。誰能用美麗再說一個句子?
生:校園里有美麗的花。
師:讓我們來寫一寫這兩個字。
再比如識"熱"字時,可以說說熱的反義詞,拓寬了知識面,培養(yǎng)了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8.分合識字法
在識字過程中,把字分為兩個或幾個部分識記,先"從合到分",再"從分到合"也是一種很有趣的識字方法,這種方法尤其適用于形聲字和會意字。
"爬"字是二年級下冊《書里的螞蟻》一課中生字,教學中,我故作神秘地說:"這個字很特別,分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動腦的過程,也就是分析字形,了解字義的過程。學生紛紛說出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可以分成爪和巴字。""螞蟻用爪子爬。""同學們真了不起!動物用爪子巴在墻上或樹上就是爬了。"隨即在虛宮格中范寫"爬",接著積累帶有爬的詞語,并選擇詞語說一句話。
9.故事識字法
低年級天真活潑,富于想象,許多字她會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來識記,既然識字教學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讓孩子喜歡識字,感受漢字的魅力,何不采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呢?
請看二年級下冊《回聲》一課中"哪"。"哪"和"那"是親兄弟,許多同學分不清它們,經(jīng)常錯認。
我們來重新認一認它們,"哪"一般用在句子末尾,有時和兒連用還能提問,就叫它"哪兒"吧!"那"字是代詞、連詞,那個、那天,一般用在句首或句中,就叫它"那里"吧!
【二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音樂的教學反思01-29
音樂教學反思07-05
音樂的教學反思07-18
小學三年級下冊音樂教學反思06-23
《音樂與影視》教學反思05-07
小學音樂教學反思07-16
中學音樂教學反思01-14
大班音樂教學反思10-10
課堂音樂教學反思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