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5-13 23:08:53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數(shù)學教案【熱】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shù)學教案【熱】

          大班數(shù)學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位的第四課時《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主要內(nèi)容是:驗證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等。

            教學內(nèi)容分析:

            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性質(zhì),它有助于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之間的關系,也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教學對象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在平時的生活中已經(jīng)接觸到三角形,在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和利用他們已掌握的學習方法,教師把課堂教學組織生動、活潑,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和生活性,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生通過量、剪、拼、擺等操作學具活動,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主動掌握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歸納、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生親自動手和歸納中,感受到理性的美。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教學難點:

            驗證所有三角形的內(nèi)角之和都是180°。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三角形等。

            學具準備:

            三角形、剪刀、量角器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復習舊知

            1、認識三角形的內(nèi)角。

            (1)復習三角形的概念。

            (2)介紹三角形的“內(nèi)角”。

            2、理解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設計理念】通過復習三角形的概念的.過程,不僅可以鞏固學生的舊知識而且可以為新知識教學提供知識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通過預習,認識結論,提出疑問

            2、驗證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

            (1)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進行驗證

           、賲R報測量結果

           、诋a(chǎn)生疑問:為什么結果不統(tǒng)一?

           、劢鉀Q疑問:因為存在測量誤差。

            (2)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進行驗證

           、僦笇Ъ舴。

            ①分別拼: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③驗證得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3)用“折一折”的方法進行驗證

           、僦笇д鄯。

           、俜謩e折: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墼俅悟炞C得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3、看書質(zhì)疑

            【設計理念】此過程采用直觀教學手段。通過讓學生動手量、拼等直觀演示操作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激活學生的思維,有助于學生的認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zhuǎn)化。從而明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三、實踐應用,解決問題:

            1、在一個三角形中,∠1=140°,∠3=25°,求∠2的度數(shù)。

            2、求出三角形各個角的度數(shù)。(圖略)

            3、爸爸給小紅買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的風箏。它的一個底角是70°,它的頂角是多少度?

            4、根據(jù)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你能求出下面的四邊形和正六邊形的內(nèi)角和嗎?(圖略)

            5、數(shù)學游戲。

            【設計理念】練習設計的優(yōu)化是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方向,所以在新授后的鞏固練習中注意設計層層遞進,既有坡度、又注意變式,更有一練一得之妙,從而使學生牢固掌握新知。

            四、總結全課、延伸知識:

            1、今天你們學到了哪些知識?是怎樣獲取這些知識的?你感覺學得怎樣?

            2、知識延伸:給學生介紹一種更科學的驗證方法——轉(zhuǎn)化。

            【設計理念】課堂總結不僅要關注學生學會了什么,更要關注用什么方法學,要有意識的促進學生反思。

            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方法:

           、倭恳涣 拼角(略)

            ②拼一拼

           、壅垡徽

          大班數(shù)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發(fā)幼兒對一組數(shù)字的記憶與敏感性,培養(yǎng)有意注意和專注力。

            2、引導幼兒理解并遵守游戲規(guī)則,按不同任務要求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PPT、幼兒人手一張卡片、每人10顆星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與老師打招呼引出接龍游戲。

            小結:接龍就是每人說一句話的一部分,然后連起來就是完整的部分,這樣的方法就叫接龍。

            二、數(shù)字接龍大闖關

            1、熟悉游戲玩法,理解游戲規(guī)則(出示PPT 12345)引出數(shù)字接龍游戲,交待今天游戲名稱和要求。

            規(guī)則一:從排頭到排尾一個接一個報數(shù),一圈結束后再重新開始數(shù)。

            規(guī)則二:從排頭接到排尾,再從排尾接到排頭。

            規(guī)則三:我的手勢不停,接龍不停。

            2、理解轉(zhuǎn)換符號,進一步熟悉規(guī)則看到這個符號就數(shù)字位置發(fā)生變化,增加游戲的難度。

            3、大闖關介紹比賽的學具(每人十顆星星),在前三個規(guī)則的基礎上增加規(guī)則四:一輪闖關時有錯數(shù)、慢數(shù)的幼兒本輪闖關結束,就要從自己的框內(nèi)取一顆星星放進玻璃瓶內(nèi)。

            關鍵提問:你們有什么好方法,幫到其他小朋友。

            小結:如果想要闖關成功,你的聲音就要響亮讓下一個同伴能聽清楚,注意力集中聽清其他小朋友說的數(shù)字這樣就不會錯數(shù)、慢數(shù)。

            三、延伸活動

            1、觀看幼兒游戲的視頻。

            2、理解卡片的具體含義,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游戲的興趣。

            6、大班數(shù)學智力闖關——看圖編應用題教案

            活動目標:

            了解自編應用題必須有兩個數(shù)和一個問題,能編出7以內(nèi)的數(shù)的應用題并說出算式。

            體驗創(chuàng)編過程的成功與快樂,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師:(出示PPT)我們先來復習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請小朋友來說一下。

            2.現(xiàn)在,誰能根據(jù)7可以分成1合6來列算式,提醒一下,這個分合式可以列出4個算式哦!

            1+6=7,6+1=7:;7-1=6,7-6=1。

            小結:對于加法來說,小的'+小的=大的;對于減法來說,大的-小的,對應的那個數(shù)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張PPT),請小朋友來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Eg:草地上有1只黃色的蝴蝶,又來了6只粉色的蝴蝶,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蝴蝶?

            你還能說出其他的應用題嗎?(提示,加法兩個,減法兩個。)、

            經(jīng)過第一個的練習,誰能自己說出這一個。

            Eg:草地上有5只灰色的兔子,又來了2只白色的兔子,現(xiàn)在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兔子? 列算式,5+2=7

            (根據(jù)上一個練習,同樣請小朋友說出剩余的3個應用題)

            (出示PPt3)剛才小朋友說的都很好,那現(xiàn)在來看這一個,會的舉手。

            活動延伸:

            (PPt4)來看圖,誰能根據(jù)這個圖編出更多的應用題,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據(jù):樹上樹下;鳥的大小;尾巴的方向)

          大班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的:

            1、探索10的分合,理解10的不同組成、分解關系,進一步感知數(shù)分合的有序性,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意識。

            2、用10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體驗成功的樂趣。

            3、樂意與同伴合作并交流經(jīng)驗。

            4、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的樂趣。

            5、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yǎng)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調(diào)動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2、難點:掌握10的分合。

            教學準備:

            雪花片若干、白紙6張、筆6支,磁鐵若干,10的分合、PPT

            教學過程:

            一、復習8、9的分合,請幼兒上臺自己寫出8、9的分合式

            1、碰球游戲

            2、填空8、9的`分合式

            3、觀察師:左右兩邊的部分數(shù)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左邊按順數(shù)規(guī)律排列,右邊按倒數(shù)規(guī)律排列)

            二、探究10的分合

            (一)猜想和驗證師:今天我們要研究10的分合,請小朋友猜一猜10可能分成幾組?

            老師還準備了很多材料,你們可以用這些材料進行驗證。每組發(fā)放雪花片和一張白紙和一支筆,一些小朋友操作,一些小朋友記錄

            (二)評價和交流

            1、請一組代表展示合作得到的10的分合式。

            2、請不一樣的那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合式。

            3、比較兩者之間的異同,得出結論:分合式排列順序不同,分合結果相同。

            (三)記憶,填空1、出示課件,請幼兒回憶10的分合,有哪些,填空

            (四)學習兒歌,自由游戲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雙手。

            (五)鞏固游戲--碰球教師示范,然后請幼兒來當小老師

            (六)延伸活動:撲克牌游戲撲克牌找朋友,拿出撲克牌,兩個幼兒一組1到10,一人先出一個數(shù)字,然后請另外一個人選出與第一個小朋友抽出的數(shù)字能組成10的撲克牌

            三、小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玩兒得很開心,數(shù)字寶寶10的分合我們也學會了一些,我們益智區(qū)里面有許多撲克牌平時寶貝們也可以進區(qū)角去用撲克牌玩數(shù)字分合的游戲,好嗎?還可以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哦。

            活動反思:

            1)充分調(diào)動學生各種感官,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

            根據(jù)教材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抓糖游戲作為引入,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設計了很多小游戲,充分應用這些情景來開展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做到在發(fā)現(xiàn)中學習,在游戲中鞏固新知。

            2)在操作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數(shù)的分與合的教學,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shù)的小,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關系,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nèi)的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shù)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yǎng)遷移能力。

            數(shù)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數(shù)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jīng)過親身體驗,僅僅依靠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讓學生經(jīng)歷新知的生成。

            要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即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會了用以前學過的5、6、7、8、9的分與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10的分與合,培養(yǎng)了他們的遷移能力。

            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

            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然更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讓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得到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5)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說,學生聽”、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做法,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敢于探索,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一種學會學習的過程,一種學生愿意經(jīng)歷的過程,一種快樂的過程。

            需要改進之處:練習設計的層次性不夠,欠缺題型的多樣性。當堂練習只體現(xiàn)了兩個層次:一是基礎性應用,指與教材上的例題同結構、同題型、同難度的模仿性練習題,用于鞏固當堂所學的新知識,如“想想做做”第一和第二題;二是綜合性應用,是本堂課所學知識點的綜合,以及本堂課內(nèi)所學知識與原有相關知識的綜合,如“想想做做”第三題和練習四的第五題。但是發(fā)展性應用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且題型略顯單一,這是今后我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地方。

          大班數(shù)學教案4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田鼠太太的項鏈》PPT;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學習過7以內(nèi)數(shù)的分合。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運用減法算式題表示糧食遞減的過程。

            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去換購物品,從而體驗到換購物品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列算式

            1、故事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田鼠太太的項鏈》。

            2、分段講述故事,解決問題:

           。1)講述故事的開頭部分:

            師:秋天快要過去的時候,田鼠太太就開始為過冬準備糧食了,F(xiàn)在,先來數(shù)數(shù)田鼠太太有多少袋稻子呢?

            重點提問:

            ①你是怎么數(shù)出來的?(兩個兩個數(shù)、目測接數(shù)等等。)

           、谀钦l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袋稻子?(6+1=7)

           、壅l能根據(jù)這道加法題編出另一道加法題?(1+6=7)

            小結:原來一道加法算式,當?shù)忍柷暗膬蓚數(shù)字互相交換位置,兩個數(shù)的和不變。

            師:那玉米有多少根呢?

            重點提問:

           、僬l能用一道加法算式來告訴田鼠太太一共有幾根玉米嗎?(2+5=7)

           、谀闶歉鶕(jù)什么來列式的?(根據(jù)玉米的大小不一樣,2根大的玉米和5根小的玉米。)

           、塾眉臃ń粨Q律來列另一道算式。(5+2=7)

            師:花生仁有幾瓶?

            重點提問:

           、倌銈儊砹幸坏朗筋}告訴田鼠太太它的倉庫里現(xiàn)在有幾瓶花生仁了?(4+3=7)

           、谟眉臃ń粨Q律列另一道7的加法題。(3+4=7)

           。2)講述故事中間部分,嘗試用減法來解決問題:

            第一次交換:

            重點提問:

           、僬l能幫田鼠寶寶算一算還剩多少糧食呢?

            7袋稻子拿走1袋還剩幾袋?(7-1=6)7根玉米拿走2根還剩幾根?(7-2=5)7瓶花生仁拿走3瓶還剩幾瓶?(7-3=4)

            小結:原來,一些物品去掉一部分,要知道還剩多少,可以用減法來計算。

            第二次交換:

            重點提問:

           、倌銈兡軒吞锸髬寢屗阋凰銌幔

            第三次交換:

            重點提問:

           、倌銈冋f田鼠太太會不會再用糧食去換新鞋子呢?

           、谠鯓恿兴闶? (4-4=0、2-2=0)

           。3)講述故事結尾:冬天到了,呼呼的刮著北風,天氣冷極了,田鼠寶寶餓得直哭,田鼠太太沒辦法,只好戴著高貴的項鏈,穿著新衣和新鞋,在雪地里尋找吃的東西,她又累又餓,什么東西都找不到,暈倒在雪地里。

            3、想想說說:

            重點提問:我們怎樣改編一下故事,既能讓田鼠太太變漂亮,又不至于到最后餓肚子呢?

            二、改故事,列算式

            1、討論改編故事:

            重點提問:根據(jù)我改編的故事,你們怎樣列算式來表示呢?

            2、幼兒嘗試操作練習列減法算式。

            3、分享交流各自的列式并用語言表達列式的過程。

            三、延伸活動

            其實這樣一些物品連續(xù)減兩次剩下一部分的方法還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列式。(列連減的算式。)

          大班數(shù)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會看二維標記,進行分房活動。

            2. 能夠互相協(xié)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務,提高初步的分析判斷能力。

            3.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及相對應的教具。

            2.房子圖片、操作紙、房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出示課件)這是一片美麗的大森林,噓,是誰在嘆氣。浚ǔ鍪惊{子大王)原來是我們森林里的獅子大王。獅子大王,你為什么事嘆氣。

            獅王:哎!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里造了兩幢樓房,一幢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幢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了,只好請小朋友們來幫忙,請你們幫我想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嗎?

            二、多通道參與,引導幼兒學會看標記。

            讓幼兒在聽清楚有哪六個動物來參加分房、他們分別提了那些要求后,學會看與之相匹配的標記,懂得標記的含義。

            1.老鼠: 我嘛,年輕靈活,我想住在三樓,而且我不想和貓住在一幢樓里,太危險了。

            2.大象: 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樓,而且我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樓里。

            3.公雞: 我不愿跟狐貍住在一幢樓里。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鳴,叫大家起床,我想住在三樓。

            4.貓: 我才不愿和老鼠住在一幢樓呢。

            5.烏龜:① 我的動作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樓。

            6.狐貍: 我嘛,隨便住哪里都可以!

            三、嘗試操作,幼兒根據(jù)標記為動物分房。

            1、教師操作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回憶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確標記的含義。

            2.幼兒2人一組,共同合作按標記為動物分房子。

            四、檢查評價,進一步理解標記含義。

            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幼兒分房的情況,對有錯誤的分房進一步指導幼兒理解標記的含義,讓其它幼兒幫助糾正。

            五、六人游戲,體驗合作找房的快樂。

            獅子大王也為小朋友們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間房子有一個房卡,請小朋友6人一組,先拿好房卡,再根據(jù)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兒根據(jù)第一次操作獲得的經(jīng)驗,根據(jù)房卡上的標記,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

            六、延伸活動,驗證新房找對與否。

          大班數(shù)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10以內(nèi)數(shù)字的相鄰關系

            2.通過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互動中學習。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充分的理解相鄰數(shù)的關系

            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興趣,在游戲中互動學習。

            活動過程:

            1.導入

            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想知道嗎?呂老師今天要帶小朋友去動物園玩(伴隨音樂)小朋友們排好隊讓我們乘上去動物園的車吧。小朋友你們看動物園里有這么多的動物,看看都有那些小動物(幼兒回答所看到的動物)一共有多少個小動物(一共有….個小動物)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唔唔唔唔….)小朋友聽,誰哭了?原來是小猴子,小猴子怎么了原來小猴子找不到自己的鄰居了,現(xiàn)在,讓我們幫助小猴子找到他的鄰居吧,誰能幫助他呢?(請舉手)原來小猴子的鄰居是…和…,那誰能告訴我小貓的.鄰居是誰和誰呢(幼兒回答)動物園的管理員阿姨為了不讓小動物們在排錯隊,給小動物們變好了編號,小朋友仔細看,小動物的編號是幾號。老虎的鄰居是…和… 。那么2的鄰居是1和3(再舉例說明)。

            2. 教師總結:比這個數(shù)少1,比這個數(shù)多1的前后兩個數(shù),就是這個數(shù)的相鄰數(shù)例如567,123,456….下面呂老師和小朋友玩?zhèn)游戲:小朋友小朋友我問你4的好朋友是幾和幾,老師老師我告訴你,4的好朋友是3和5,

            3.游戲《釣魚》

            (喵…)小貓餓了,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釣魚,不過小貓釣魚是有要求的每個魚竿上都有不同的數(shù)字,釣到的魚要是這個數(shù)字的好朋友?準備好了么?

            4.《過大橋》

            小動物們說小朋友真聰明,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你們開心么?不過答錯問題的小朋友將會被大老虎吃掉

            5.《找朋友》

            小朋友你們玩的開心么?動物園的管理員阿姨,還送給小朋友們一個禮物就在小朋友的椅子后面,但有個小要求就是要找到他的好朋友,現(xiàn)在小朋友撿起你的小禮物,準備好了么?出發(fā)(伴著《找朋友》結束本次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如何在圓形跑道中保證比賽的公平性,能夠?qū)懗?0以內(nèi)的數(shù)字。

            2。能夠正確的運用圍棋子測量跑道的長度,并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3。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到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電子白板,人手一張操作卡(正面為跑道,反面為表格)、一組一盒圍棋。

            三、活動難點

            活動難點:能夠正確的運用圍棋子測量跑道的長度,并大膽的說出自己的答案。

            四、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

            教師講述,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要舉行了一場比賽,我們來看看有誰來參加呀?

            依次出現(xiàn)豬、狗、兔子。

            出示跑道圖片,問:“這是什么?”“是什么形狀的'”“有幾圈呀?”

            請幼兒回答,再提問:“你還看到了什么?”

            重點提出紅旗表示方向和終點。

            2.比賽和幼兒操作。

            師:比賽要開始了,我們一起看一看。

            播放白板。后提問:誰贏了?為什么他贏了?為什么不公平?

            教師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出示白板,說:那老師想了一個方法,我們一起來用圍棋子來測量跑道的長度。教師現(xiàn)在白板上作出示范,在請幼兒自己操作。

            教師分組指導。

            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數(shù)字,得出結論:1號最短,3號最長。

            3.討論:如何讓比賽變得公平

            再次提出比賽是不公平的,請幼兒討論如何讓這個比賽變得公平。

            在請幼兒回答后,讓跑到變得一樣長。每個跑道13顆棋子。詢問:從哪里開始數(shù)?

           。1) 從起跑線開始數(shù)。(請幼兒來數(shù))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2) 改變起跑線,從終點線開始數(shù)。(教師來數(shù))

            總結:有兩種方法使比賽變的公平,1是3種終點線,1根起跑線。2是3根起跑線,1根終點線。比賽中到底用的哪種方法?

            請幼兒觀看正式的比賽畫面。得出3根起跑線,1根終點線是正式的比賽方法。

            五、結束部分

            用正式的比賽方法開始再次比一遍。

            頒獎儀式。

            師:我們一起來頒獎吧。冠軍是…小狗、亞軍是兔子,季軍是小豬。我們來給他們獎牌吧。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外面進行我們的比賽吧。幼兒隨著教師退場。

          大班數(shù)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感受數(shù)學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游戲的樂趣。

            2、通過猜數(shù)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認識撲克牌,能根據(jù)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撲克牌的特征,并根據(jù)其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

            活動難點:通過猜數(shù)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撲克牌若干副,PPT圖片、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和孩子們一起熟悉各種花色和形狀等。

            1、看PPT圖片,引入活動。

            (1)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了一位魔術師,他叫劉謙,曾經(jīng)在春晚為大家表演過魔術節(jié)目,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在干什么?(玩撲克牌)

           。2)撲克牌上有些什么呢?(數(shù)字)那除了數(shù)字,還有什么呢?(圖案)它們的顏色一樣嗎?(不一樣)都有些什么顏色?(紅色、黑色)

            2、教師出示一副撲克牌和孩子們共同認識。師:撲克牌上都是些數(shù)字幾呢?又有些什么圖案呢?(梅花、方塊、紅桃、黑桃)

            小結:每副撲克牌都是有順序的,除J、Q、K,都是按數(shù)字1-10來排列,每副撲克牌都有兩種顏色和四種圖案。

            二、魔術游戲:猜猜少了那個

            教師:接下來老師也想學學劉謙變魔術,和大家一起玩?zhèn)魔術游戲,你們想玩嗎?

            1、介紹游戲方法:幼兒從五張牌中任意抽取一張,教師說出抽掉的牌。

            2、教師準備5張牌(1-5)和(6-10),請幼兒任意抽取,教師觀察牌面后說出答案。

            3、請幼兒猜猜老師為什么會猜對。

            4、小結:在這些牌中缺少的那張牌就是被抽走的牌。

            5、教師出示1-10的撲克牌,請個別幼兒任意抽取,猜猜抽掉的是什么。

            三、分類游戲

            教師:撲克牌上有不同的.數(shù)字,不同的圖案和不同的樣色。那我們還可以用撲克牌來玩一玩分一分的游戲,想不想玩?(想)

            1、按顏色分:老師給你們每桌準備了一些牌,請你們一桌的小朋友一起把牌分到2個盤子里。想一想怎樣分?

            2、幼兒進行操作。請幼兒說一說:你們那一組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分法)

            3、按圖案分:老師還想讓你們把這些牌從2個盤子分到4個盤子里,可以怎樣分呢?大家想一想。

            4、幼兒進行操作。請幼兒說一說:你們那一組是怎樣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四、排序游戲

            1、我發(fā)現(xiàn)我們大八班的小朋友很能干,一下子就把桌子上的牌按不同的顏色分成了兩份,按不同的圖案分成了四份,可是它們每一份還想來排排隊,怎么辦?

            2、看,我這里有一張底版,底版上有什么?有什么用?(起點)

            3、幼兒進行操作。

            4、交流: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排的?(有的小朋友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的,有的小朋友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的,真整齊。)

            5、看PPT圖片,師幼順數(shù)和倒數(shù)1-10。

            小結:每副撲克牌上都有四種圖案,每張撲克牌上的圖案數(shù)量和數(shù)字是相對應的。

            活動延伸:

            師:今天我們用撲克牌玩了這么多的游戲,好玩嗎?其實撲克牌還有很多好玩的游戲,它還可以站立起來。撲克牌可以是兩個人、三個人,或更多的人一起來玩。今晚回家也和爸爸媽媽玩一下?lián)淇伺朴螒虬伞?/p>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符合大班幼兒認知的年齡特點,同時利用幼兒已有的經(jīng)驗,引導幼兒相互學習,并以游戲的形式進行,使幼兒在撲克游戲中提高學習的興趣及增長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幼兒始終處于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教學效果比較好。

          大班數(shù)學教案9

            目標:感知10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將數(shù)量與數(shù)字對應起來。

            準備:ppt,數(shù)學本子

            一、復習10以內(nèi)的'數(shù)量

            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來我們這做客,我們一起來看看有誰?

            1、出示長頸鹿 (誰來了?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可以有數(shù)字幾表示?)

            2、出示獅子(誰來了?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有幾只獅子?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3、出示斑馬(誰也來了?有幾只?看看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有一共有幾只?可以用數(shù)字幾表示?)

            4、我們來聽聽誰也來了?(老虎有幾只?又來了幾只?現(xiàn)在一共有幾只 了?可以用數(shù)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這些小動物,還有一些不同職業(yè)的叔叔阿姨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誰來了?交警會在哪工作呢?)

            2、出示廚師——廚房

            3、(猜猜拿著剪刀,吹風機的是誰呢?)出示理發(fā)師——理發(fā)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帶著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著消防車,穿著消防衣。一有火災就馬上趕去的是誰?)消防員——消防大隊

            6、出示醫(yī)院,(猜猜誰會在這工作呢?)

            三、幼兒操作

            師: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來找找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將同一職業(yè)的人用筆圈起來。

            2、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將數(shù)字寶寶貼在旁邊。

            3、把這些叔叔阿姨和他們的工作地方用鉛筆連線。

          大班數(shù)學教案10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按一定規(guī)律排序的物體隨處可見,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經(jīng)常會運用已有的各種排列經(jīng)驗為娃娃穿項鏈、手鐲等,但是大部分幼兒排序的規(guī)律只停留在abab或aabb的規(guī)律上。如何讓幼兒進一步探索排序的規(guī)律并有創(chuàng)意的按規(guī)律排序,特設計了本活動。《綱要》中提出:“教學中要結合生活和游戲情境,引導幼兒感知、理解事物的關系,對具體的事物按不同特征進行分類和排序!痹诨顒又型ㄟ^故事情節(jié)、游戲引線,借助PPT教學手段,幫助幼兒梳理排序規(guī)律,通過肢體游戲表現(xiàn)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隊。提供常見的生活用品——吸管(同一大小、同一顏色)讓幼兒嘗試排序,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排列規(guī)律,拓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排列規(guī)律并續(xù)排。

            2、能夠創(chuàng)造不同的排列規(guī)律進行排序。

            3、感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具:PPT一張、綠毛龜、青蛙圖片各四張

            2、學具:操作板人手一份、各色吸管各100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聽故事,引出規(guī)律。

            1、提出要求:在故事中,聽到“綠毛龜”三個字的時候馬上起立。

            2、教師講述故事,并依次貼出綠青蛙、綠毛龜。提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師小結:原來它們的排列是有規(guī)律的。

            4、初步嘗試續(xù)排。師:如果我要接著排,后面會是什么呢?(綠青蛙、綠毛龜、綠青蛙、綠毛龜……)

            二、觀察PPT,引導幼兒探索規(guī)律并續(xù)排。

            1、幼兒觀察小貓家周圍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都是什么樣的規(guī)律?

            2、幼兒自由講述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并進行續(xù)排,引導幼兒說完整。

           。1)小動物(abcabc……)

           。2)向日葵排列(abab……)

           。3)魚排列(aabb……)

           。4)氣球(ababbabbb……)

            3、教師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有規(guī)律排列的東西,它們有的按物體名稱,有的按外形特征,有的按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的.按數(shù)量的規(guī)律進行排列。

            4、游戲:幼兒用肢體動作排序。

           。1)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向日葵排列規(guī)律。

           。2)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魚的排列規(guī)律。

            三、幼兒操作

            1、介紹材料:出示操作板及同色吸管。

            2、提出操作要求:

            操作時從左到右進行排序。

            鋪的路必須是有規(guī)律、有創(chuàng)意的。

            鋪完路后,要檢查鋪的路是否有規(guī)律。

            3、幼兒操作,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師幼共同評價幼兒作品,總結創(chuàng)新之處。

            四、思維拓展。

            師:你發(fā)現(xiàn)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有規(guī)律的呢?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

            設計思路:

            沙是幼兒最喜歡的“玩具”之一,它的可塑性、流動性常常會使孩子激動不已:他們會用沙堆高山、做蛋糕等;會把沙當成米、糖等做游戲;會在沙里種上一棵小樹或小草;會在沙坑里挖個洞做小動物的家。。。。。。他們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來玩沙,相互比著各自沙的多與少,常常爭執(zhí)不下。(因為大班幼兒對于長度、高矮有一定的測量經(jīng)驗,但對于沙、米類的量的測量,幼兒缺乏經(jīng)驗。)針對他們在玩沙過程中碰到這樣的實際問題,我設計了《量沙》這一活動。

            本次活動主要引導幼兒兩兩合作、實驗、記錄,集體統(tǒng)計、比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科學的量沙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幼兒操作記錄中的數(shù)據(jù)作用。量沙活動始終結合在運沙游戲中,游戲性與探索性恰當?shù)亟Y合,使幼兒探究既有興趣,又有目標。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的探究興趣,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掌握運沙的科學方法。

            2、引導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用大小不同的工具來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3、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沙、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記錄單、鉛筆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運沙游戲,你想用什么工具來運沙?

            2、幼兒第一次運沙。

            (1)提出要求:兩人一組輪流運沙,并記錄運沙的總次數(shù)。

           。2)出示統(tǒng)計表格,記錄每組幼兒運沙次數(shù),并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每組兩人使用一個工具運同一堆沙,為什么次數(shù)不一樣)

           。3)引導幼兒用科學的方法運沙:每一次要運得一樣多,通過討論、示范明確運沙的具體操作規(guī)則(滿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兒第二次運沙,驗證。

            (1) 統(tǒng)計運沙次數(shù)

           。2) 引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同一堆沙用同樣的工具,都裝滿抹平了來運,運的次數(shù)是一樣的。

            4、幼兒第三次用不同工具運沙。

            (1) 幼兒預測大工具來運剛才的一堆沙,運的次數(shù)會怎么樣?

           。2) 幼兒操作

            (3)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4) 幼兒通過觀察數(shù)據(jù)得出:運的次數(shù)不一樣;大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數(shù)據(jù)大……

            教師小結:用大小不同的工具運同一堆沙,大工具運的次數(shù)少,小工具運的次數(shù)多。

            5、延伸游戲

            請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來運沙,運的結果又會怎么樣?下次我們再來試一下。

            大班數(shù)學: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發(fā)展幼兒的`靈敏性,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游戲秩序。

            活動準備:

            老鼠(背后有式題)、小貓頭飾、拱形門、海洋球(球上貼有算式)、投球盒(盒上數(shù)字為1-10)、算式題(幼兒、老師都有)、彩旗(旗上有數(shù)字)、布置場景、鈴鼓一只、雪花片

            活動過程:

            1.老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貓寶寶

            師:寶寶們,今天媽媽帶你們出去玩,好嗎?來,坐上火車,出發(fā)啦!(火車音樂)

            進場后轉(zhuǎn)一圈

            2.無意發(fā)現(xiàn)鼠跡

            師:呀,這里真漂亮,你們找個朋友玩一會兒吧!

            寶寶,你們快來看哪,這里怎么亂七八糟,是誰干的呀?瞧,這里還有老鼠腳印呢!

            幼:老鼠

            師:喔。原來是老鼠干的壞事情呀,我們來收拾一下(帶領幼兒將垃圾撿干凈)

            師:寶寶,來,我們坐下來想用什么辦法對付他們,好嗎?

            幼兒坐好后

            師:寶寶們,你們想用什么方法對付他們呢?

            幼兒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得辦法真多,現(xiàn)在媽媽就來教你們一些捉老鼠的本領,好嗎?

            3.老師教本領

            A.看誰腦筋動得快(看算式說答案)

            師:媽媽現(xiàn)在就來看看哪個寶寶的腦筋動得最快,好嗎?

            出算式,幼兒說答案

            B.對暗號(復習對數(shù)游戲)

            師:剛才,寶寶們的腦筋動得真快,現(xiàn)在媽媽還要來考考你們,待會兒抓老鼠時,媽媽和你們會有聯(lián)絡暗號,我們的暗號是看媽媽小旗上的數(shù)字,聽媽媽跺腳,你們接下去跺,讓媽媽跺腳的次數(shù)和你們跺腳的次數(shù)合起來是小旗上的數(shù),好嗎?

            C.看誰耳朵靈(聽得數(shù)出算式)

            師:現(xiàn)在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的聽力,看誰的聽力最棒,好嗎?請你們從小椅子下拿出卡片,媽媽拍鈴鼓,你們聽是幾下,把你卡片上的算式算出答案,如果答案跟媽媽鈴鼓聲一樣,那就站起來,好嗎?

            D.打靶(綜合練習)

            師:現(xiàn)在媽媽來請你們玩?zhèn)游戲,把你的小椅子和卡片放到前面來,好嗎?

            幼兒擺好椅子后

            師:寶寶,瞧,這里有什么,知道怎樣玩嗎?誰來說一說

            老師交代要求,幼兒練習投擲,玩后,老師檢查對與錯。

            4.執(zhí)行任務

            師:寶寶,你們的本領練得真棒,現(xiàn)在我們就出發(fā)去抓老鼠啦!來跟在媽媽后面

            放音樂,走一圈,停下

            師:寶寶們,現(xiàn)在媽媽先去試探一下,待會兒我們用暗號聯(lián)絡,好嗎?

            老師悄悄走過去,用小旗揮揮,跺暗號,幼兒回答。

            A.先派一名幼兒抓

            師:瞧,老鼠真狡猾,還有問題讓幼兒回答對了才能真正抓住。寶寶把題目算出來,抓住一只就到媽媽這里來領獎。

            幼兒計算后到老師那里那雪花片(老師看幼兒題目是否正確,如正確才給予雪花片)

            老師小結:今天開心嗎?誰抓的老鼠最多?

            5、結束部分

            帶幼兒開火車回家。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jù)小姑娘的不同特點將4位小姑娘分為兩組。

            2、知道4能夠分成1和3、2和2、3和1。

            3、嘗試發(fā)現(xiàn)數(shù)字排列的規(guī)律,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理解了3的分解組成

            物質(zhì)準備:

            活動課件、小姑娘照片及幼兒記錄表

            活動重點

            能夠發(fā)現(xiàn)小姑娘的不同之處并按照多種方式進行分組。

            活動難點

            在分類時能夠分出數(shù)量不等的兩組。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分別出示4位小姑娘的照片,請幼兒觀察每一位小姑娘的外形特點。

            2、請幼兒觀察4位小姑娘并進行橫向比較,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與不同點。

            二、理解4的分解組成

            1、請幼兒觀察4位教師并按照共同點將4位教師分在兩個家中。

            預想策略:教師準備大小相同和大小不同的兩組房子,請幼兒對教師進行分組。

            2、教師將幼兒的不同分法記錄在紙上。

            3、幼兒操作材料,對4位小姑娘進行分類并記錄分解方法。

            4、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分成了幾和幾。

            5、教師請幼兒觀察數(shù)字排列的順序并嘗試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6、請幼兒出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

            7、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1和3、2和2、3和1合起來都是4。

            三、游戲

            1、教師請4位聽課教師參與活動,請幼兒對4位教師按照共同點進行分組,并說一說4分成了幾和幾。

            四、延伸

            請幼兒自由結伴,嘗試多種方法的分類并能說出4分成了幾和

          大班數(shù)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繼續(xù)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系。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1.使用幼兒用書第16頁。

            (1)請幼兒看一看:圖中有哪兩個動物?它們長得怎樣?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張床最寬?哪張床最窄?它們分別是誰的'?請把動物與相應的床連線。

            2.使用準備好的物品作寬窄比較。

            (1)教師兩兩拿出物品,請幼兒說一說:這兩個物品哪個寬?哪個窄?你怎么知道的呢?

           。2)教師提問:"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能夠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寬和窄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思考。

           。3)請幼兒嘗試用書本、積木等物品來對對別的物品作寬窄的測量。

            教學反思:

            繼續(xù)引導幼兒關注教室里面、幼兒園里面、家里面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請幼兒用繩子或者其他東西量一量家里面自己的小床和爸爸媽媽的大床,餐桌、書桌和茶幾?纯从惺裁床灰粯诱堄變簩W習用跨步、腳印、竹竿、繩子等在戶外進行自然測量,比較路的寬窄、墻的寬窄等。

            小百科:寬是三維空間里相對較短的某一維尺寸。其他含義有廣闊面積大、度量寬宏、舒緩、富裕等。

          大班數(shù)學教案14

            設計意圖:

            我們學習數(shù)學就是為了更好的運用于生活中。數(shù)學教學如果把“身邊數(shù)學”引入教學,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感悟數(shù)學真諦,學會用數(shù)學的思維方法去觀察和認識客觀世界,從而促使孩子的思維向科學的思維發(fā)展。因此,我選擇《等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由簡到難把抽象的概念與具體實物產(chǎn)生聯(lián)系,這樣幼兒學得活,易掌握,不僅將一般的認識遷移到具體的事物上,擴大認識面,而且對開拓幼兒思維,培養(yǎng)思維準確性,并激發(fā)幼兒數(shù)學興趣。

            教學目標:

            1、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四等分。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fā)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面包,兩根一樣大的火腿,刀子,各種形狀的圖形。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

            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

            教學過程:

            一、理解等分的含義,學習等分。

            1、教師簡單講故事《兩只笨狗熊》。

            師:狗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大黑,一個叫小黑,他們長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兩只笨狗熊。有一天,天氣真好,哥兒倆手拉手一起出去玩兒。他們走著,走著,忽然看見路邊有一 塊干面包,撿起來聞聞,嘿,噴噴香?墒侵挥幸粔K干面包,兩只狗熊怎么吃呢?大黑怕 小黑多吃一點,小黑也怕大黑多吃一點,這可不好辦呀!大黑說:“咱們分了吃,可要分得公平,我的不能比你的小!毙『谡f:“對,要分得公平,你的不能比我的大!笨墒窃趺捶植殴侥兀空埿∨笥褞退麄兿胂朕k法? 幼:一人一半、從中間分

            2、出示“面包”,個別幼兒嘗試等分“面包”的方法。

            師:請你用你的辦法幫哥兒倆分面包。請其他孩子觀察,他是怎么分的。 幼:他是從中間分的`。

            師:對了,從中間分,這樣才公平。

            3、教師用小刀切開“面包”驗證。

            師:分開的兩個面包大小是否一樣? 幼:大小一樣

            4、小結等分含義。

            師:把一個物品分成大小相等的幾份,這種方法叫等分。分成幾份叫幾等分,像狗熊這樣把面包分成大小相等的兩份叫二等分。

            5、出示不同的圖形,進一步理解等分的含義。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說說這些圖形是幾等分?

           。ǔ鍪咎倚男巍⑸刃、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分別為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八等分。)

            師:為什么這些圖形是等分圖形?

            幼:它們大小都一樣、形狀也一樣。所以是等分圖形。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幾等分?

            幼:因為它們分成大小、形狀一樣的幾份就是幾等分。

            師:請你找找哪些不是等分圖形。(出示正方形、長方形、扇形、三角形、圓形。)

            師:為什么這些不是等分圖形呢? 幼:分的大小不一樣、分的形狀不一樣。所以不是等分圖形。

            二、幼兒操作嘗試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ㄓ變焊髯赃x擇圖形,探索等分的多種方法,請幼兒示范講述等分的方法)

            幼:我是對折從中間分的(邊對邊對折)、我也是對折從中間分的(角對角對折)

            幼:對折再對折、中間畫兩條線。

            幼:我的方法是對折再對折(邊對邊對折)、我的方法是角對角對折。

            三、了解等分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1、出示兩根火腿腸先讓幼兒比較是否一樣長。

            2、將其中的一根二等分,取等分后的一份與原來比誰大誰?再將二等分的一份二等分,比一比又怎樣?

            3、小結:等分后的一份比原來小,等分的份數(shù)越多,每份就越小。

            教學反思:

            在《等分》這一教學活動中,我以幼兒熟悉的故事導入,把幼兒帶進公平的情景中,使大部分幼兒的興趣很自然的被調(diào)動起來。再一個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在學習活動中,我本著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讓幼兒親自動手去操作、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解決問題,我在操作活動中充當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幼兒通過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圖形二等分、四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整個過程下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參與性還是比較高的,有個別兩三個幼兒不喜歡動腦筋探索,在以后應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不要太過于拘謹。

          大班數(shù)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操作中發(fā)現(xiàn)物體不同的組合方法,發(fā)展幼兒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數(shù)學活動的有趣。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黑板、教師用筆、紙

            2、操作材料人手一分:每人5個半圓片、10張方紙、7個圓片。

            活動過程:

            一、小熊弟弟過生日

            1、教師邊畫圖1邊提出問題情景:小熊弟弟過生日,要請好朋友來做客,準備了許多糖果。為了讓每個朋友都可以吃到,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一個或者兩個糖果。朋友來了,小熊真開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沒有搞清楚今天來了幾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間時發(fā)現(xiàn),小客人在廢物筐中剩下10張?zhí)羌垺?/p>

            2、引導幼兒思考:

            (1)客人一共吃了幾個糖果?

            (2)幫小熊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來了幾位小動物?

            (3)如果每個客人只吃一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兩個糖果,那來了幾個客人?

            (5)如果每個客人可以吃一個糖果也可以兩個糖果,那來了多少個客人?

            3、幼兒操作。

            4、比較三種分法,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二、小熊哥哥請客

            1、教師邊畫圖2邊提出問題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請客了。它為每一位客人準備了兩個或者三個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它發(fā)現(xiàn)廢物箱里有5個果凍殼、6張?zhí)羌垺?個桃核。

            2、思考:猜猜看來了多少客人?

            (1)客人一共吃了幾個食品?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

            (2)如果每個客人只吃兩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教師操作。

            (3)如果每個客人都吃三樣食品,那來了幾個客人?我們也來算算,請幼兒操作。

            3、進一步思考思考:想想還有沒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個客人有的`吃兩樣有的吃三樣食品的話,那來了幾個客人呢?

            4、比較一下,最多來幾人。最少來幾人?

            三、總結:

            今天我們幫小熊弟弟和哥哥解決了難題,他們都夸小朋友聰明,下次有困難還請你們來幫忙,如果小朋友遇到這樣的困難,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算。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02-17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2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17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3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