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常用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添畫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圖片內容與添加內容統(tǒng)一的`相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利用圖片情境添加適當內容,采用剪、畫、貼的方法進行裝飾和添加。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想像力和創(chuàng)作精神,讓學生在參與美術活動中,學習相關的美術知識,提高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根據(jù)圖片情境添加內容,學習簡單的添畫方法。
【教學難點】使內容和環(huán)境盡量可能統(tǒng)一。
【教學準備】風景圖片、剪刀、膠、彩筆??
【教學過程】
一、看一看:
1.出示課前收集的風景圖片。
2.賞析風景圖片。
教學意圖:了解圖片內容,為添加做鋪墊。
二、想一想:
1.2.說一說添加應注意的問題。
三、添一添:
1.提出添畫要求:
2.教學意圖:感受添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析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理解它的造型特點、色彩和所表達的含義。能用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進行設計和制作。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設計能力。
3.欣賞不同類型的生活標志,了解標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標志用來指導和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活動,養(yǎng)成自覺使用標志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標志的圖案造型要生動、簡單、寓意明確、色彩醒目。
教學方法:
講解法、欣賞法、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引入新課
出示奧運會標志,引導學生欣賞。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這個圖形有什么意義呢? 引入課題,公共標志
三、講授新課
1.標志的分類
師:小組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標志的資料,按名稱、特征、意義及作用進行分類:天氣標志、安全標志、生活標志、交通標志、體育標志、包裝標志等。(課件出示)
那么標志是什么呢?。(標志是由形象的幾何圖形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獨特的圖形語言告訴人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以圖形代表語言。)
2.標志用途:警示、識別、引導、提示。
3.小組討論我們的學校都需要什么樣的標志?
四、學生作業(yè)(老師指導)
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構思,選擇合適的制作方法進行設計制作生活標志。
五、小結
組織交流。把設計制作好的標志進行展示,明確標志的含義。
美術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引起學生對自然環(huán)境的關注。
2、認識常見的顏色。
3、嘗試運用線、形及平涂著色的方法描繪身邊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重難點:
1、認識常見的顏色。
2、運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準備:
歌曲《春來了》、《春天在哪里》,表現(xiàn)春天的繪畫作品,六種顏色的大張色紙。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1、說春天-了解春天
2、演春天-了解春天中生物的形態(tài)
3、賞春天-感受春意
4、唱春天-體驗春天
二)、創(chuàng)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春天
以《春姑娘來了》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春天的作品:可以用繪畫、剪紙、折紙等各種方式表現(xiàn)春天。注意色彩的選擇和運用
三)、評價與反思
把學生的作品貼在老師準備好的有簡單裝飾的綠色紙上,聆聽《春來了》,在音樂聲中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喜歡它。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手捏、盤刻和粘貼等方法表現(xiàn)黑貓警長威武的形象特征。
2、嘗試細節(jié)的裝飾,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動態(tài)特征。
3、大膽想象與創(chuàng)作,并能用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圖片。
2、《黑貓警長》音樂、動畫片。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幼兒跟隨音樂模仿黑貓警長做各種動作。
黑貓警長是幼兒喜愛的.動畫形象。音樂活動的導入,激起幼兒的表現(xiàn)欲望。
二、觀看《黑貓警長》片段,定格黑貓形象,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l、教師: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黑貓警長?
2、幼兒從整體形象和外形特征進行觀察、描述。
通過動畫再現(xiàn),再次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為下一步的創(chuàng)作積累視覺表象。
三、引導幼兒討論并交流黑貓警長基本形態(tài)的創(chuàng)作方法。
1、師:我們可以怎樣來創(chuàng)作黑貓警長?
2、幼兒討論并交流。
3、教師示范黑貓警長臉部細節(jié)的做法。
四、教師交代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
1、師:小朋友,你們想用陶泥制作一個什么樣的黑貓警長?
2、指導不同水平的幼兒選擇不同的表現(xiàn)方法,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動態(tài)特征,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善構思。
五、作品評價,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制作的黑貓警長。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在傘面上創(chuàng)造自己的圖像,初步學習為自己畫的圖像命名。
2、體驗為圖象命名的樂趣。
【活動準備】
淡粉、天藍色的傘形紙,各色水筆,鉛筆若干。小雨背景聲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最近經(jīng)常要下雨,所以小狐貍開的傘店每天都有人來買傘。這一天又下起雨來了,小動物們又來到小狐貍的商店里來買傘。小狐貍很熱情地拿出幾把傘讓小動物們挑選。
二、欣賞不同花紋的傘,鼓勵幼兒為傘命名。
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嘗試為傘命名。例:x買了小花傘,x買了洞洞傘,x買了窗子傘。
三、鼓勵幼兒自己也來做一把漂亮的`傘。
1、情景導入:是啊,天下雨了,每個人都需要一把傘,這樣才不會被雨淋濕?墒切『傉f,這么多人需要傘我一個人來不及,我做的一些漂亮的傘都賣完了,我這里只剩下一些做到一半的,沒有花紋的傘。如果小朋友需要傘的話,就請小朋友自己來把這些傘畫得漂亮一點。
2、出示沒有花紋的傘,幼兒選擇,用水彩筆來裝飾傘面。
3、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幼兒為自己畫的傘命名,如果幼兒還不會命名,教師可以幫助幼兒來為自己畫的傘命名。
4、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及時觀察并鼓勵能夠為自己的傘命名的幼兒。
5、幼兒在作畫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提示幼兒在傘面上畫的時候,可以一邊畫一邊轉動傘面。
四、情景中游戲:
嘀嗒嘀嗒下雨啦,快點我們也來撐起小雨傘吧。
為幼兒提供一支鉛筆,將小傘撐起,幼兒在雨聲音樂情景中踮起腳尖走路,體驗下雨在雨中撐傘走路的情景。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xiàn)特點突出的面具,培養(yǎng)學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互相交流,資源共享,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重點:通過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多風格的面具欣賞,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藝術特點,學習表現(xiàn)面具的方法。
難點:面具的表現(xiàn)手法及材料的`運用。
教學準備:圖畫紙、彩色復印紙,水彩筆、油畫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學習用具的準備情況,穩(wěn)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藏戲和儺戲圖片。
提問:他們頭上戴了什么樣的道具表演?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它叫什么?
提問:過去人們?yōu)槭裁匆髦婢哌M行表演?
隨著科學的逐步發(fā)達,人們意識到世界上本來沒有鬼,但是這種面具成為一種藝術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導入新課,并課件出示課題:《面具》
三、講授新課
1.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中國的面具以及外國的面具。提問:面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和不同點?用了些什么材料?
2.小組研討面具的特點。(夸張手法、形式多樣、富有創(chuàng)造性)
3.學生交流自己想怎樣設計面具?都用哪些材料?
4.教師利用一些學生作品分析如何運用夸張手法進行表現(xiàn)。
5.師生一起討論制作方法:
第一步:油畫棒著色,留白邊。
第二步:把紙輕輕團起來,再展開。
第三步:用墨或者水粉把畫面涂滿。
第四步:用清水沖一遍。
四、學生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要求:
小組或兩位同學任意選擇一種方法,合作完成一張面具作品。
指導要點:
。1)形象要大膽夸張。
。2)形象要猙獰,讓人看了有點害怕。
(3)注意安全。
五、小結
每組派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本組的作品。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概括總結本課內容。
六、拓展延伸
除了課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認為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動手做一做。
美術教案 篇7
學 科: 初二年級美術課
課 題: 《平面構成》
課業(yè)類型: 工藝設計
課時安排:
《平面構成》第一課時。本課題分兩課時進行,本課時進行鉛筆紋樣設計,
第二課時進行紋樣的色彩配置。
一、教學簡案
一.教學目標
認知:理解平面構成的概念、意義、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構成的要求設計一種構成練習。
情感:體會平面構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創(chuàng)造:設計出具有個性的基本形和構成形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l.重點: 主要掌握基本形和構成形式的設計。
2.難點: 如何啟發(fā)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平面構成的設計
三.達標規(guī)程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形;構成方式
四.教學準備
師:1.收集平面構成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實物、以前學生的優(yōu)秀作
2.繪制平面構成范畫與骨格圖
3.繪制自然界有關生物體的幾何結構圖例
生:1.收集幾何紋樣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實例,布置學習專欄。
2.準備鉛筆、圓規(guī)、三角尺。
五.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guī)進行。
(二)前提測評
回顧單獨紋樣、二方連續(xù)中的點、線、面極其特征,了解學生狀況。
(三)導入新課
根據(jù)唐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弊寣W生展開想象,抽幾位學生上黑板,用點、線、面概括地表現(xiàn)景色。教師總結:這種用點、線、面抽象形態(tài)構成的圖形就叫平面構成。
(四)認定目標
板書《平面構成》極其簡要提綱。
指出在這節(jié)課上,要學習掌握平面構成的幾種主要構成形式,并進行設計練習。
(五)導學達標
l.平面構成的概念、用途與學習意義。
師生共同列舉、觀摩平面構成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進而說明平面構成的'概念、用途與學習意義。
2.基本要素;點、線、面
引導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有點、線、面特征的例子,結合圖例進一步明了點、線、面的特征。
3.基本形
說明運用點、線、面按一定的方向、角度、距離組合變化便形成基本形,介紹基本形的種類極其構成方式。(圖示)
4.構成方式
基本形按不同的方法排列,便產(chǎn)生各種形式的構成,可以概括為規(guī)律性與非規(guī)律性兩類,本課著重介紹五種主要的構成形式。(骨格圖與各式范畫四例及生物體結構圖)
規(guī)律性排列式 重復漸變 發(fā)射
非規(guī)律性排列式 特異對比
六.作業(yè)要求
設計一幅平面構成鉛筆稿。(出示4條要求)
七.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八.達標測評和小結
概括本課內容,強調基本形與構成方式
的設計,挑選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請兩名學生互評,然后教師講評。
九.板書設計
應用圖例
平面構成
基本要素-點、線、面
基本形
構成方式1. 2. 3. 4. 5.
骨格圖
范畫
重復式
以前學生作業(yè)
范畫
漸變式
范畫
發(fā)射式
十、作業(yè)要求
1. 2.
3. 4.
范畫
特異式
范畫
對比式
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美術試用課本《教學參考用書》(上冊)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07-20
(精選)美術教案07-22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美術教案模板08-04
兒童美術教案07-28
紋樣美術教案08-18
創(chuàng)意美術教案07-23
大班美術教案10-11
中班美術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