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7篇(精)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介紹一種風俗,或?qū)懸粚懩銋⒓拥囊淮物L俗活動的經(jīng)歷。
2.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3.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的方法。
教學重點:明確這種風俗的主要特點,挑選能夠突出風俗特點的材料來寫。
教學難點:分清詳略,學會抓住特點介紹家鄉(xiāng)的風俗的方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各民族民風民俗圖片)“離家三里遠,別是一鄉(xiāng)風!蔽覀兊淖鎳鶈T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2.如果要讓你介紹一種家鄉(xiāng)的風俗,你會選擇介紹什么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3.導入新課:現(xiàn)在,讓我們用文字來把家鄉(xiāng)特別的風俗介紹出來吧!(板書:家鄉(xiāng)的風俗)
二、啟發(fā)思路。
1.介紹之前,說一說你為什么選擇這種風俗。(學生自由討論)
2.匯報討論成果。
(1)要介紹的風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你打算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3)你將把哪一部分作為重點去寫?
3.根據(jù)你要介紹的風俗特點,你打算擬定什么題目?
(1)寫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稱作為作文題目。
(2)可供選擇的題目:《春節(jié)習俗》《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歡度 節(jié)》
三、習作指導。
1.整理思路:學生先打草稿,確定自己想寫哪一種風俗,想想它的突出特點是什么。
2.回憶本單元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抓住重點課文,以《北京的春節(jié)》為例進行指導。
出示課文片段欣賞: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lián),屋里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么人睡覺,都要守歲。
教師點撥:這一段采用“總—分”的結(jié)構(gòu)寫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熱鬧”,后面的內(nèi)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從味、色、聲三個角度描寫老北京除夕的風俗習慣!暗教幨蔷迫獾南阄丁薄凹t紅的對聯(lián)”“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作者從氣味到色彩再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的描繪,充分表現(xiàn)了除夕的熱鬧。
3.寫作技巧點撥。
(1)要把風俗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寫清楚,重點描寫活動現(xiàn)場的情況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順序?qū)。一般先簡要地交代風俗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內(nèi)容,然后詳寫參加活動的經(jīng)過,最后寫活動的結(jié)果及感受?梢园扬L俗的特點或來歷自然地穿插在合適的地方。
(3)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可以采用點面結(jié)合的手法寫。風俗活動中發(fā)生的事情很多,寫時既要對群體活動的情景做總體描述,也要對其中的個體作具體的描述。對最能表現(xiàn)文章中心的內(nèi)容要詳細描寫,其余部分可一筆帶過,這樣可以使文章重點突出,主題鮮明。
4.寫自己對風俗活動的看法,可以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注意要有理有據(jù),論證充分。
5.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習作點評。
選出兩三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在全班進行點評。習作的重點在于講清楚所寫的是什么風俗,內(nèi)容詳略得當、特點突出,語言通順恰當,等等。
五、小結(jié)。
學生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風俗,選取不同材料,運用抓住特點描寫風俗的方法,介紹出家鄉(xiāng)的風俗活動,詳略得當,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將你的習作與同桌交換,看看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對方的文字描寫,勾畫出對方習作中所刻畫的家鄉(xiāng)的風俗特點。(看看是否詳略得當)
板書設(shè)計
習作:家鄉(xiāng)的風俗
抓特點 詳略得當
教學反思
1.本次習作,鑒于學生對家鄉(xiāng)的風俗知之甚少,沒有生活基礎(chǔ),課前可先讓學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課堂上對于習作內(nèi)容深入討論,也有助于拓展學生習作思路。
2.對于家鄉(xiāng)的風俗的介紹,學生還缺乏深刻的理解,對于一些場景的敘述過于簡略,學生對于習俗的來歷、一些節(jié)日的象征意義缺乏了解,缺乏實際體驗。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了解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2、能力目標:認識“情緒ABC理論”,培養(yǎng)學生分析自己情緒產(chǎn)生原因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情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掌握“情緒ABC理論”。
教學難點: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
【教學過程】
一、 暖身活動:《集體按摩操》
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學大家共同朝向同一個方向,為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學按摩,讓同學放松,看誰做得好
二、 學生活動
1、 情景表演
情景一:荒島上的鞋子推銷員
兩個鞋子推銷員到一個荒島上,發(fā)現(xiàn)荒島上的人都不穿鞋。一個感到非常的失望。
A說:這個島上的人都不愿意穿鞋,要成功推銷沒有希望的。
另一個感到非常興奮。
B說:這個島上的人還沒有鞋子穿,成功推銷的希望極大。
情景二:玫瑰花
A的看法:這世界真是太美好了,在這丑陋,有刺的梗上,竟能長出這么美麗的花朵
B的看法:這世界太悲慘了,一朵漂亮、美麗的花朵。竟然長在有刺的梗上。
情景三:半杯水
兩個人都十分口渴,當見到有半杯水時,他們產(chǎn)生了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
A:“還好還有半杯水——滿足!
B:“怎么只剩半杯水了——不滿
小組交流討論:為何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情緒?
2. 觀看“兩可圖”
教學情緒ABC理論
A(誘發(fā)事件) → B (信念或想法) → C(情緒與行為反應(yīng)) 由此可見:事件A是間接原因,而B是更直接的起因,一個人的想
法直接決定其情緒。
我們通常認為“某某事情使我產(chǎn)生了某某情緒”,其實影響我們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對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許多不同的想法,即使同一個人也會對事件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則引起不同的情緒。
3. 練習:請就以下事件,盡可能多地寫出你的想法,并注明每一種想法下的情緒。
事件:你的好友說周末會找你去逛街,但整個周末他都沒有和你聯(lián)絡(luò)。
想法1:情緒1: 行為1:
想法2:情緒2: 行為2:
想法3:情緒3: 行為3:
想法4 情緒4: 行為4:
想法1:這個人一點都不講信用
情緒1:討厭、生氣
行為1:不理他
想法2:他根本不當我是朋友
情緒2:氣憤
行為2:不理他
這些想法都是消極的`想法,因而產(chǎn)生的情緒也是消極的。
想法3:他可能突然有急事來不及通知我
情緒3:諒解
行為3:不受影響,繼續(xù)做自己的事
想法4:他不會是來找我時出了什么意外吧?
情緒4:擔心
行為4:馬上想辦法聯(lián)系他
這些想法都是積極的想法,因而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
小結(jié):可見怎么想決定我們產(chǎn)生什么樣的情緒。當事件無法改變時,若想改變情緒,首先要改變想法。發(fā)生相同的事情,若我們的認知想法不同,便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只要找到非理性的認知想法并駁斥它,以合理的認知和想法取代之,人就會產(chǎn)生新的情緒,擁有較好的情緒。
4. 煩惱箱
寫出近日令你生氣、傷心、受挫或自卑的事情(A)和當時的想法(B)、情緒或所導致的行為結(jié)果(C) 。
請幾位同學抽取紙條,并利用情緒ABC理論給以解決 ,與大家分享。
三、 分享收獲,總結(jié)本課
以小組討論形式分享這節(jié)課的收獲,每個小組派代表發(fā)表本組觀點。
教師總結(jié):學會做情緒的主人,你的生活會更加的美好!
語文教案 篇3
秋魂重點
1、誦讀課文,理解感情。
2、與《春》等比較閱讀,了解本文寫作特點。
難點
了解本文粗線條寫景、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本單元的課文,從朱自清先生生機勃勃的《春》,到老舍先生充滿溫情的《濟南的冬天》,又從峻青先生優(yōu)美、涼爽、愜意的《海濱仲夏夜》來到素素有著別樣感悟的《夏天也是好天氣》,一年四季走過了三個季節(jié)。今天,我們又要在這深冬之時走進劉增山先生的《秋魂》。課前,大家已經(jīng)預習過了。下面我出示幾幅畫面,請大家說說這些畫面分別與文章的哪一部分或哪些句子有關(guān)。
(用多媒體逐一展示畫面,學生討論明確)
二、欣賞完了這些美麗的畫面,就請大家小組交流一下:
、拍阕钕矚g的段落或句子是什么?為什么?(要求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所欣賞的段落或句子。)
、魄锘甑降字甘裁?(提示方法:齊讀文章的題記。)
。ㄐ〗M討論完畢后全班交流,教師小結(jié)并用多媒體投影:秋魂——成熟的頭腦)
三、明白了什么是秋魂,大家一定感覺到了本文與《春》、《濟南的冬天》等文章的'寫法不同。下面請兩位同學分別讀"春花圖"、"秋實",大家思考一下在寫法上有何異同?為什么不同?
(先小組然后全班討論,明確:"春花圖"精雕細刻,動靜結(jié)合,色味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高低結(jié)合,明暗結(jié)合,贊頌春天的美麗,語言活潑;"秋實"則粗線條勾勒,托物言志,表現(xiàn)對人生哲理的感悟,語言深沉。)
四、現(xiàn)在再請大家談?wù)動桑⑶锘辏⒂|發(fā)的新的感悟,然后質(zhì)疑。
五、小結(jié)
秋是美的使者,秋是豐收的季節(jié),但在我們欣賞他的同時,更應(yīng)當學習其謙遜、豁達、寬容和無私奉獻的美德。
六、作業(yè):
仿照《秋魂》寫一段自己最有感悟的景物。(提示結(jié)構(gòu):引出景物—描述景物—托物寓意)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看圖,按圖序,有想象地講小東西的故事。
2能跟著老師流利地讀課文,知道課文一共有8句話,初步知道自然段的標志。
3認識"蛋殼、幾步、太暗了、又大又亮"這四個詞,會寫"東、西、幾"這3個字。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咱們一(3)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雙雙小眼睛看著老師。
一揭示課題。
1老師讓你們看一樣東西。展示課件:一個蛋滾出來!
師:這是什么?
生:這是一個蛋。
2出示"蛋"字。(在蛋的中間)。
師:這是什么蛋?
生:雞蛋。
生:鴨蛋。
生:恐龍蛋。(教師及時表揚)
3師:外面硬硬的是什么呀?展示課件:蛋殼一閃一閃。出示"蛋殼"兩個字。
4指名讀。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教師拿著蛋,靠近學生的耳朵,讓學生聽聽蛋里面有什么。
師:里面是什么呀?里面好像有聲音哎!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教師自然地自問自答。有一個小東西,住在蛋殼里。他覺得這個家太小太暗了。
師:里面有什么?
生:里面有個小東西。出示"小東西"。
3師:故事里講了小東西什么事?
生:小東西說里面太擠了。
生:小東西說里面太暗太悶了
師:小東西,扭了扭身子,蛋破了!他抬起頭來,外面又大又亮。他站起來,搖搖晃
晃地走了幾步。他會走路了。
這故事有趣不有趣。
三看圖把握故事。
1師:老師把這個故事畫成了圖畫。出示課件圖。
哦,我把順序搞錯了,誰愿意來幫幫忙啊?
學生說,教師給每幅圖按順序標上序號!
教師和學生一起拖動鼠標調(diào)整順序。
2為什么要這樣排?
3看圖講故事。
四學習課文。
。ㄒ唬
1課件出示第一段。
師:誰會讀?指名讀。
。ū頁P:沒開始學,你就讀得這么好,真不簡單。我也來試試,和你比一比。)
2教師范讀。老師讀得怎么樣?
誰也像老師一樣讀一讀,超過老師。
3指名讀。(提出不同的要求)
4課件將"蛋殼"這個詞變紅。問:這個詞認識不認識?指名讀。
5課件將"太小太暗"這個詞變紅。問:這詞認識嗎?指名讀。把握"暗"的讀音。
6兩句話連起來會不會讀?先學生自由準備,再個別讀,然后齊讀。
7如果你住在這個蛋里,覺得怎么樣?(學生說話訓練。)
8你說這個"太小太暗",該怎么讀?指名讀。連起來讀一讀。師生共同評一評。
。ǘ
1課件出示第二段1、2兩句。(咱們比一比,誰讀得好。┲该x。(俞老師向你學習,
也來讀一讀。)再指名讀。
2理解"扭一扭"。
師:老師教你一個辦法,你也把身子扭一扭,就會讀好了。
學生邊讀邊做"扭一扭"這個動作。課件將"扭一扭"變紅。
師自然地引出"啊!蛋破了。"
3課件出示第三句話。
師:你說,它從蛋殼里出來,看到了什么?
生:它看到了藍天、白白的云,還有太陽。
生:它還看到了飛翔的小鳥,紅紅的小花,綠率副的草地。
……
師:它看到了很多從來也沒有看到過的東西。
4指名讀。
5蛋殼里面怎么樣的?課文中有一個詞。你找一找,能不能找到。
學生找。"太小太暗"
6蛋殼外面是怎么樣的'?學生再找一找。
"又大又亮"和哪個詞剛好相反?齊讀這兩個詞。
7"太小太暗",它不喜歡的,你把它讀出來。
"又大又亮",讀出喜歡來。
8課件出示第四句。
教師讀。
9它出來了。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練習說話)
生:我看到了一個小東西。
生:我看到了一個搖搖晃晃的小東西。
生:我看到了一個會走路的小東西。
師:它會走路了,挺奇怪,挺有趣的。你們也來試著讀一讀。
10教師范讀。
11齊讀這句話。"幾步"、"搖搖晃晃"這兩個詞變紅。
四整體認讀詞語。
1同桌兩個人互相讀一讀,不認識的字互相學一學。教師巡視。(聽好,你就是小老師喲。)
2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老師要來考考你。
。ㄕn件將課文去掉,剩下紅色的詞語。)
3這些詞語,你會不會讀。
蛋殼太小太暗扭一扭
又大又亮搖搖晃晃幾步
。ń處熃瘫抟恢,馬上拿掉。)學生讀。
4指名輪讀。
5師:課文中有這么多的句子,請你一句一句讀下去,把你喜歡的句子劃下來。
請你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好,讀出喜歡來。(你喜歡兩句的也可以。)
教師巡視指導。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6指名讀。師:你喜歡哪一句?
生:我喜歡第一句。(學生讀)
生:我全部喜歡。(學生讀)
小東西由收集及整理,轉(zhuǎn)載請說明出處
師:我也都喜歡。
7生讀:他站起來,搖搖晃晃地走了幾步。他會走路了。
師:讀得真好,向他學習,F(xiàn)在你就是小東西,配上動作,也來感受感受。
四看圖說話。
1小東西真的來了。你看!展示課件。
2師:你看看圖,說一說,你能不能把我們今天學過的詞用進去!
學生準備。
3指名學生說。
五教寫生字。
1指字讀。
2逐字指導書寫。
"東"與"陳"比較。"東"與"車"比較。
指導寫"西"。"幾"自己寫,教師巡視。
3學生練習。
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常用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3、理解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觀。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翻譯課文。
2、認識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三、課前準備
對照課文的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義。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1)作為學生,我們常常為一個問題苦惱,那就是為什么我不能像別人那樣拿第一,考滿分。于是有人責怪自己天資不夠。人的成才究竟是由什么決定的呢?王安石是怎么看待這一問題的?讀了課文你又有怎樣的想法呢?(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
2、朗讀課文,翻譯課文。
。1)聽錄音(或教師范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
。2)學生反復誦讀課文,要求模仿范讀時的語調(diào)、語速來朗讀。
。3)圈畫出自認為重要的字詞、句子,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然后說一說。
。4)教師準備的重點字詞:
傷仲永:哀傷,為……哀傷。 仲永生五年:生,長到。年,歲。 自為其名:題寫。
其紋理皆有可觀者:值得欣賞的地方。 邑人奇之:對此感到驚奇。 稍稍賓客其父:稍稍,漸漸。 或以錢幣乞之:或,有的人。乞之:請求仲永作詩。 父利其然也:利,認為……有利可圖。然,這樣。 余聞之也久:句中助詞,表提示,無實義。 從先人還家:已經(jīng)去世的。 還自揚州:即“自揚州還”。 復到舅舅家問焉:此(指仲永之事)。賢于材人遠矣:于,比。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受,同“授”。于,被。 卒之為眾人:最終。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夫,那些。固,原本。
。ㄒ陨蠟榈谝徽n時主要教學活動)
3、理解課文
。1)提問: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本文寫了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
(2)追問: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表現(xiàn)在哪兒?方仲永由神童淪為平庸之輩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樣看的?
明確:幼年天資過人——“啼”、“忽”、“即”、“立”。
不成才原因——其父“不使學”。
作者認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沒有進行后天的學習和教育,并由此引發(fā)天賦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結(jié)果將更不可設(shè)想的.感觸。
(作者的話說明了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4、遷移拓展
。1)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
。ㄗ寣W生暢所欲言,并允許有不同的見解。)
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有關(guān)資料,進行課堂辯論:成才的關(guān)鍵
正方:天資聰慧是成才的關(guān)鍵。
反方:后天教育是成才的關(guān)鍵。
討論之后,教師要將討論內(nèi)容進行歸納集中,使學生有一個正確認識。并據(jù)討論情況予以評價。
(2)同學們感受了方仲永的故事。此時,你有什么話要說呢?(三選一)
、僦儆腊,我想對你說
②方父啊,我想對你說
、郏偃缒闶欠街儆溃阌惺裁丛拰Υ蠹艺f呢?)各位啊,我想對你們說。。。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2、完成“讀一讀”。
3、完成“照樣子寫一寫”。
4、完成“開卷有益”。
5、完成“金鑰匙”。
教學重難點:
1、完成“同音字組詞”。
2、完成“反義詞比較”。
3、完成“造句”。
4、完成“自讀課文”。
5、完成“金鑰匙”。
教學準備:
小黑板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這個單元里我們學習了與“通訊”有關(guān)的三篇課文,知道了通訊給人類帶來的便利。今天,我們一起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開卷有益”。
。1)學生自由讀課文《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
。2)指名說說:自己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
。3)討論:互聯(lián)網(wǎng)能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
。4)指名說說。
(5)小組中讀課文。
。6)齊讀課文。
2、完成“比一比,組成詞語”。
(1)出示4組同音字,學生認讀。
記()技()接()厲()
紀()計()結(jié)()歷()
。2)同桌比一比,并指名說說。
。3)自由組詞,并指名說說。
3、完成“讀一讀”。
(1)出示12組反義詞,學生自由認讀。
內(nèi)與外扁與圓本與末正與反
茅與盾開與關(guān)今與昔后與先
曲與直長與短興與亡危與安
。2)齊讀。
4、完成“照樣子寫一寫”。
。1)出示2個句子,學生讀。
*經(jīng)過兩年的艱苦實驗,他們終于做好了樣機。
*菲利比斯向雅典跑去。他跑啊,跑啊,終于看到了雅典的城門。
。2)照樣子,自由說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終于。
5、完成“金鑰匙”。
。1)出示“金鑰匙”,學生自由讀。
丁丁:你看什么報紙的什么欄目?它在哪一版?
。2)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說說。
。3)指名說說。
三、布置作業(yè)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shè)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1、開卷有益
2、比一比,組成詞語
3、讀一讀
4、照樣子寫一寫
5、金鑰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完成“暢所欲言”。
2、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重難點:
1、完成“暢所欲言”。
2、完成“筆下生花”。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收集一些資料。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到“語文天地”去學習。
二、新課:
1、完成“暢所欲言”
。1)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和廣播節(jié)目,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并想辦法告訴節(jié)目主持人。
、賹W生自由在小組中交流。
、谥该f說。
、墼谛〗M中討論辦法。
、苤该f說。
(2)你和遠方的親友怎么聯(lián)系?說說你的'經(jīng)歷。
、僦该f說:和遠方的親友怎么聯(lián)系?
、谧杂烧f說自己的經(jīng)歷。
、壑该f說自己的經(jīng)歷。
。3)你知道哪些手勢語?
①出示掛圖,學生觀察,并說說這些手勢語的意思。
、谠谛〗M中交流自己知道的手勢語。
、壑该f一說,做一做。
2、完成“筆下生花”。
。1)出示題目,學生讀題。
從本單元的活動中選一項,寫一寫。
。2)學生自由選擇寫一寫。
。3)指名匯報。
三、布置作業(yè)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shè)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1、暢所欲言
2、筆下生花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完成“自檢。
教學重難點:
完成“自檢:選出一篇最好的習作,在全班朗讀或展示”。
教學準備:
學生的習作。
課型:
綜合實踐課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式。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展示自己最好的習作。
二、新課:
完成“自檢”。
(1)學生在小組中朗讀。
(2)個小組選出一名同學,代表本組展示。
三、布置作業(yè) :
完成“語文天地”活動。
四、板書設(shè)計 :
11、通訊
語文天地
自檢:
最好的習作
五、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7
小學語文S版六年級上冊教學設(shè)計
上冊第一單元
1、稻草人
一.教材簡介:
本文是一篇童話,通過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動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介紹事件的背景,表現(xiàn)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學習人物動作、心理、外貌描寫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3.學習作者的表現(xiàn)方式。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寫與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課文為什么把稻草人與牛、狗進行對比?
二.學生分別讀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動。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
a。外貌描寫表現(xiàn)了什么?
b。文章有幾次心理活動描寫?每次表現(xiàn)了稻草人怎樣的心情?(高興、焦急、痛心)c。文章中幾次直接描寫老太太?分別是從那幾個方面寫的?各表現(xiàn)了老太太怎樣的心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以快樂的心情的反襯結(jié)局的悲慘,以樂寫痛,則痛甚)
三品讀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給課文分段:
1、介紹稻草人的外貌,看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普通,善良,堅守職責的好人)
2、用一句話話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區(qū)類容。
3、稻草人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嗎?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種情況(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現(xiàn)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勞動人民卻又無力改變現(xiàn)狀的悲哀)
B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動可以分兩層?如何分?(回顧主人的悲慘經(jīng)歷,為主人即將得到的豐收感到由衷的高興。這一處伏筆的作用是什么?)
1.學生談一談讀了本段的感受;
2.齊讀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體會情感;(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干的橘子,那里會露出笑容來呢。ㄟ@一句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慘,將來又會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b。點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動作描寫實際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寫成稻草人的自覺行為有什么好處?(體現(xiàn)作者的同情與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描寫,作上記號;
3.作記號之處表現(xiàn)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無比驚恐、著急)
C學生通讀1———5自然段;質(zhì)疑問難。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
二.學生輪讀課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聽老師讀6———8自然段,思考:
a。聽完這幾段,你弄懂了哪些問題?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現(xiàn)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急得不得了、連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勁、恨不得、)
d!俺说静萑艘酝猓瑳]有一個人為稻子發(fā)愁!边@句話有沒有話外音?
三.學生自由讀本部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講6———8自然段
四.小組評選一人上講臺講授這一部分,其他同學可進行質(zhì)疑問難
五.學生默讀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詞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用本詞的好處在哪里?(表現(xiàn)肉蟲的貪婪,令人厭惡,聞?wù)叩牟蝗膛c心痛)
b稻草人為什么低下頭?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在事實上,稻草人低下頭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見到田里的情況會怎樣,然后寫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語段,表現(xiàn)老太太那時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活動。
七.總結(jié)全文
八.學生通讀全文,并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九.語段仿寫: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寫
b。第三自然段環(huán)境與心理活動描寫
課后反思:
2寓言二則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nèi)容。能夠聯(lián)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掌握結(jié)合注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2、正確朗讀《自相矛盾》,借助注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fā)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jīng)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中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fā)現(xiàn)什么?——————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么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銳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diào)“矛盾”二字書寫并字面解題。
3、教師范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fā)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薄板鳌钡睦斫鈱W生是通過書下的注釋了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于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么?
、俜謩e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于”等詞語學生在注解里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鬯麨槭裁匆@樣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么?叫賣時的語氣、神態(tài)、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nèi)可以演一演。
、苤笇W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于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yīng)”:回答!案ツ軕(yīng)”: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么“弗能應(yīng)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結(jié)果出現(xiàn)了自己說話相互抵觸的情景。
6、那么,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
四、生活中有沒有“自相矛盾”的時候呢?或者你覺得這個成語用在什么情況下合適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xiàn)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shè)計:2寓言二則之自相矛盾
我的矛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無不陷也
銳利戳得穿堅固戳不穿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正確朗讀《畫蛇添足》,借助注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nèi)容。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韓非子·難勢》里的一則小故事。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寓言故事,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戰(zhàn)國策·齊策》里的故事,聽一聽、猜一猜。
。ǚ配浺簟v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剛才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引出課題——《畫蛇添足》)
二、讀悟探究:
。ㄒ唬⿲W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ǘ┲该止(jié)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斷句。)
(三)說一說小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樣發(fā)生?怎樣發(fā)展?結(jié)果怎樣呢?
。ㄋ模┌l(fā)生:學生讀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大意。
(教師注意引導結(jié)實“足、余、之、成”等詞語,并鼓勵學生用上上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
。ㄎ澹┙處煟憾蟀l(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誰來讀讀?
用自己的話說大意。(教師注意引導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這樣說?怎樣做的?讀一讀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為之足”指導學生用十分傲慢的語氣去讀,擺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態(tài)來。(個別讀)
。┙處煟核艿靡!可是最后卻沒有喝到酒,為什么呢?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①理解這句話。
、谥笇W生讀出反問的語氣,將質(zhì)疑、不屑的神情表現(xiàn)出來。(個別讀、分組讀。)出示: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俟适碌慕Y(jié)果怎樣?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他自作聰明,違背事物本來的面目,弄巧成拙,辦糟了事情。
、趲е斫庾x一讀。
三、學以致用: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過“畫蛇添足”的時候,用這個成語造句。
教師點撥:比如同學們寫作文,本來結(jié)構(gòu)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廢話湊數(shù),這可以說是什么?
四、總結(jié)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并在小組內(nèi)相互說一說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將文言文講給別人聽嗎?選擇一篇試背。(教師可以提供課文留白或成語故事的圖片)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分小組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學習“百花園一”時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語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書設(shè)計:2寓言二則之畫蛇添足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寓意:
課后反思:
3、賣火柴的小女孩
教學要求:
一、通過賣火柴的小女孩現(xiàn)實生活和幻想的對比,引導學生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冷酷,體會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溫暖幸福。
二、初步認識童話的特點,區(qū)別課文中事物和聯(lián)想的不同部分。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給課文段,并能簡要復述課文。
四、掌握“哆哆嗦嗦、精致、蹣跚、簡直、奇異”等詞語,會用“因為??”“雖然??但是??”造句。
課前準備:放大的課文插圖。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導入、自學課文、分段、范讀課文、讀講第一段。
第二課時:講讀第二段1-4節(jié)。
第三課時:講讀第二段5-6節(jié)、第三段,總結(jié)全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你們都聽說過嗎?這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話,你們知道這篇童話是誰寫的?(世界著名的丹麥兒童文學作家安徒生)
介紹安徒生。(資料附后)
這篇童話非常感人,你們自己先讀讀,看能不能讀懂。
二、自學課文
1。我們讀一篇文章,先要注意一下什么?(注意題目;提出“賣”的寫法)看了題目你怎么想?
2。接著我們要讀全文了,在讀全文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先寫的什么,再寫的什么)
3。弄清了文章先寫的什么,接著寫的什么,最后寫什么,分段就方便了,現(xiàn)在你們試著先分段。
4。分段、編寫段意:
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小女孩因為沒有賣掉火柴,不敢回家。
第二段:小女孩坐在墻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展開了美好的幻想。
第三段:小女孩在大年三十夜凍死路旁。
三、范讀課文。
現(xiàn)在你們再聽老師讀讀。
四、講讀第一段。
1。這是一個童話故事,一開始我們要弄清故事發(fā)生的什么?
。〞r間―――大年夜,一個下著雪的又黑又冷的晚上。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07-20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精選]語文教案07-2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語文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4
優(yōu)秀語文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