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科學教案7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需要在情境化的游戲中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對有關數(shù)學問題的認識。這學期在游戲活動中我們發(fā)現(xiàn)幼兒對于馬路邊的標志,商店以及各種路線圖開始產生興趣,因此,我們設計了《找路》這一活動,引導幼兒在故事情景中去感知去尋找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啟發(fā)幼兒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對同一問題尋找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來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活動還能讓幼兒感知兩點之間因為選擇路線的不同而經(jīng)過的設施、建筑物也是不同的,并能根據(jù)任務和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路線行走等。通過這樣的活動,幼兒能獲得許多在生活中密切接觸卻往往容易被忽略的信息。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尋找起點和終點之間多條可行走的路線,發(fā)展觀察能力和發(fā)散思維能力。
2、通過實踐,讓幼兒知道同一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并樂于嘗試。
3、引導幼兒用別人能接受的方式與人交往。
三、活動準備
1、相關教學PPT
2、路線圖(自制)
四、活動過程
(一)、初步學會觀察畫面,感知"經(jīng)過xx到達小熊家的路線"。
1、故事引入,激發(fā)幼兒興趣(直接出示ppt封面,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師:你從圖片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小兔、公雞、小雞到小熊家做客。(出示路線圖1)
A、觀察小熊家的位置。
B、分別觀察三條路旁的不同風景。
C、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說"經(jīng)過…到達小熊家"。
。ǘ、通過故事的發(fā)展,引導幼兒進入小動物追趕狐貍的故事情境。
1、出示PPT,繼續(xù)故事情節(jié)。(師:"狐貍抱著小雞要從車站逃跑,我們趕快趕到車站去,咦!車站在哪里?")
2、出示(路線圖2)觀察:
A、先觀察路線圖,找到小熊家和車站,認識起點和終點及街道上的建筑物名稱。
B、引導幼兒說出要從三條不同的路分別去追趕狐貍。理解"從xx出發(fā)經(jīng)過xx到達xx"的多條路線。
C、"動物們到達車站,但是狐貍已經(jīng)逃走了,狐貍帶著小雞跑啊跑啊,跑到了…(出示PPT3),小動物們緊追不放,為了看清楚狐貍逃跑的路線,它們想了一個好辦法,它們怎么做的啊?…"(重疊起來)(師:因為站得高看得遠)
結果它們看到狐貍跑到了哪里?出示PPT4,狐貍跑到了海邊坐船逃走了,可是小動物沒有船怎么辦?
。ㄈ⒂^察(路線圖3),引導幼兒知道要分別買不同的'東西出海。
A、引導幼兒看任務單,并示范一個走法。
B、幼兒領任務單,說一說自己幫助誰買東西,用手指先走一走,再用水彩筆繪出路線圖。
C、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D、教師展示幼兒路線圖,大家一起來驗證對錯。
E、教師總結:小朋友們走了不同的路成功的幫小動物買到了自己需要的動東西,它們終于劃著船出發(fā)了(看PPT)來到了狐貍的家,小熊推開門打算把小雞搶回來,可是小雞說話了"朋友們,別傷害狐貍,其實它只是想請我到他家來做客,他想做我的好朋友。謝謝你們對我的關心,我們一起喝茶吧"小熊說:"哦!原來是這樣,狐貍!你應該早告訴我們就好了"于是朋友們高興的在一起聊天喝茶了!
F、進一步讓幼兒明確要和別人交朋友應具備的交往禮儀。
。ㄋ模、活動延伸:音樂游戲《找朋友》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知道蜜蜂與蜂蜜的關系。
了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處。
認識養(yǎng)蜂行業(yè)。
活動準備:
"社會":《養(yǎng)蜂人家》。
掛圖:《蜂蜜是怎么來的》。
有關養(yǎng)蜂的小知識。
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蘿卜、黃瓜等。
活動過程:
將蜂蜜放在碟子里,請幼兒嘗嘗味道,然后猜一猜:
--這是什么?
--你們知道它是哪里來的嗎?
觀察掛圖《蜂蜜是怎么來的》,介紹蜂蜜的由來。
--蜂箱是養(yǎng)蜂場里養(yǎng)蜂的地方。
--收蜜時,采蜜人先戴好面罩打開蜂箱蓋;然后用噴煙器噴一噴,讓蜜蜂飛走。
--再取出一片片蜂巢。
--用刷子刷下還留在蜂巢上的蜜蜂。
--最后將一片片蜂巢放到機器上旋轉,把蜂蜜甩出來。。
--流出來的蜂蜜,經(jīng)過處理,就可以裝瓶上市了!
大家一起來榨果汁啦!
--請幼兒選擇一中事先準備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機,加入適量的水,蓋好蓋子,開始榨果汁。
品嘗果汁,并進行比較。
--把榨好的果汁倒出來,請幼兒品嘗,說說是什么味道。
--加入蜂蜜后再請幼兒品嘗,并說說又是什么味道;加蜂蜜前后哪一種更好喝。
--大家一起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薄⒅罋馇蜃児氖且驗槌淙肓丝諝。
2、從氣流吹在臉上的感覺,感知空氣的存在。
3、感知空氣從氣球中突然沖出的有趣現(xiàn)象。
教學準備:
。、沒充氣的氣球若干,充足氣的氣球一只。
2、打氣筒若干。
教學過程:
一、 氣球喜歡吃什么
分別出示未充足氣的氣球和充足氣的氣球。
這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樣?
再出示未充足氣的'氣球,引出故事《氣球吃什么》
。薄馇蛳矚g吃餅干、饅頭、糖果嗎?
。病馇蚓烤钩允裁床拍芄钠饋,變得胖胖的?(氣球喜歡吃空氣)
感受氣球輕輕吹在臉上和快速吹在臉上的不同感覺
二、 我?guī)蜌馇虺钥諝?/strong>
空氣有個怪脾氣,很喜歡從氣球的肚子里溜出來,怎么樣讓氣球吃得飽飽的,又不讓空氣溜掉呢?(幼兒個別回答)
教師示范,重點是如何抓住氣球的嘴。
幼兒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可以兩兩合作。
玩氣球:摸摸氣球胖乎乎的肚子、和氣球碰一碰(身體的各個部位),說說有什么感覺。
三、 放飛氣球
猜猜:氣球突然放飛會怎樣?
請個別幼兒模仿氣球亂竄的樣子
為什么氣球放飛后會到處亂竄?是誰給了氣球力量?
四、 游戲:流星球大戰(zhàn)
組織幼兒來到空地
游戲:聽到教師喊“放射”的口令,全部幼兒放飛氣球,表現(xiàn)流星球大戰(zhàn)的情形。
延伸活動:
請幼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流星球大戰(zhàn)的情形。
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強調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本活動運用紙板這一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沿著“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實驗驗證→結果討論”這一線索層層推進,讓孩子們通過積極主動地操作,去探索物體平衡這一科學現(xiàn)象;顒佑汕楦屑ぐl(fā)導入,始終把幼兒探究習慣的養(yǎng)成融入豐富的問題情境中,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從而催動幼兒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形成積極探究的態(tài)度,養(yǎng)成積極探究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如何頂起紙板感興趣,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
2、能手眼協(xié)調地頂起紙板,感知紙板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并積累使物體平衡的有益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支鉛筆,每組兩套試驗板(一套在紙板重心和隨意處點上各色小點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圓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規(guī)則的圖形;另一套是沒有點子圖形。
2、彩色鉛筆、紙盒、油畫棒、大記號筆
3、頂?shù)、轉碗的視屏
4、音樂:《如在電影中》
活動過程:
一、觀看表演,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你們看過雜技表演嗎?都看過哪些雜技表演?(幼兒回答)
2、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雜技表演請你們來看。
(師放課件)老師組織幼兒觀看“頂?shù)印北硌菁啊绊斖雸D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3、師:雜技表演好看好看嗎?今天老師也請小朋友來學雜技表演,我們來玩頂紙板。
二、幼兒嘗試頂紙板
1、教師出示兩張紙板,告訴幼兒如何進行頂紙板活動。(用一個手指頭頂畫點的紙板,要求幼兒嘗試頂紙板的各個點。再頂頂其他地方。接著頂沒畫圓點的紙板,并在能頂起紙板的位置上畫上圈。
2、幼兒分組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討論:你頂?shù)氖鞘裁葱螤畹募埌,你的手指頂在紙板的那個點上才能頂起來。
。ǚ纸M討論,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頂紙板的秘密:中心點)
師:頂起紙板的這個點叫重心點。
3、玩一玩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
師:小朋友們頂?shù)谜姘,真像雜技小演員,那你們還想不想再表演呀。(師介紹游戲玩法)你們看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頂紙板的工具,請小朋友每樣工具都去試一試,看一看哪樣工具最好頂,輕輕的開始吧。
(幼兒兩人一組或三人一組,嘗試用鉛筆、油畫棒、紙盒、記號筆頂紙板。玩一玩、比一比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想一想為什么。)
師:玩一玩、比一比哪種東西最容易頂紙板。想一想為什么?
幼兒討論相互交流經(jīng)驗。
科學教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及處理
通過第二章茶文化基礎知識和第三章茶葉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為第四章茶具知識的學習確定了目標和導向:如何根據(jù)茶葉的特征,選擇合適的茶具沖泡茶葉,大班科學茶具教案。因此,茶具的種類以及使用特征(優(yōu)缺點)是本章和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因此,本節(jié)課的內容(第一節(jié)茶具的種類和產地)在本章中屬于承上啟下的部分,概括性強,歷史性和現(xiàn)實性交叉,內容豐富,知識點多,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比較重,教師有必要加強導向性,為學生進行先導性的知識梳理。因此對教材進行如下處理:
1、緊扣不同時代飲茶法的'變化,來闡述茶具的發(fā)展,并運用實物、圖片、課堂練習等加深學生的印象;
2、運用課堂練習,講練結合,促使學生掌握不同種類茶具的時代發(fā)展特征及其使用特征;
3、運用課堂練習,使學生掌握現(xiàn)代主要茶具的產地。
二、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掌握茶具的種類及其功能特征,掌握當今主要茶具的產地;
2、 技能目標:初步學會根據(jù)茶葉特征,飲茶方式,選擇適合的茶具儲茶、泡茶和飲茶;
3、 情感目標:滲透行業(yè)價值教育,加強學生對行業(yè)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茶具的種類及其當今主要茶具的產地;
2、教學難點:茶具的發(fā)展。
四、教法與學法
1、情境教學法:采用實物、圖片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喚起學生的體驗意識,運用直觀性原則,使學生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2、講練結合法:通過教師講解和學生練習結合,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和記憶能力。
五、教學輔助用具
有關茶具的圖片、實物、餅茶、散茶以及末茶等。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組織教學之后,教師板書課題以及如下相關知識點請學生適時回答:
1、用茶的源流有哪三個階段?P6
2、的飲茶從何時何地開始?P9 又經(jīng)歷了哪四個階段?P10-16
3、什么是茶藝?P19 泡好和飲好一杯茶跟茶具有關系嗎?P20
4、什么是茶具?P65 現(xiàn)代所說的茶具在古代稱為什么?P65
5、《茶疏》關于茶、水、器、火的關系是如何闡述的?
。ǘ┬抡n講授
把空白表格發(fā)給學生,人手一份。講授新課時,教師對照自己手頭上已經(jīng)填寫的表格,請學生把要點劃在課本上,以便學生課堂或課后完成表格填寫。
。ㄒ唬┎杈叩陌l(fā)展過程以及特征
(二)茶具的種類(按材質分)以及特征
3、新課:依據(jù)三份表格,本課重點和難點。
4、布置作業(yè):完成三份表格,記憶三份表格。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激發(fā)探索光的興趣。
2.感知光透過各種物品后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并嘗試用符號記錄。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手電筒幼兒每人一個,并學會使用;各種顏色的布、皺紋紙以及各種玩具;"我的新發(fā)現(xiàn)"記錄圖、彩色筆、標志符號;一段舞臺燈光視頻、一段節(jié)奏強烈的音樂。
活動實錄與分析:
一、導入活動:出示電筒,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手電筒發(fā)出了什么顏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后,光顏色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準備了什么材料?(各種顏色的布、紙。)
2.討論: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3.小實驗: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fā)生什么變化。(手電筒前面放上紅色的布,光就變成紅色;手電筒蒙上紫色皺紋紙,光就變成了紫色了……)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光變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5.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記錄在"我的發(fā)現(xiàn)"圖表上。
分析:教師讓幼兒在用手電筒和布、紙玩的過程中,自己去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盡管幼兒觀察到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過他們個體經(jīng)驗的整合,以及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完善,使探索的結果全面而細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后,光形狀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還帶來了什么?(是各種各樣的玩具)
2.討論:玩具、手電筒一起玩一玩,光還會有什么變化呢?
3.實驗:用玩具和手電筒玩玩,看看光還會有什么變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電筒一起玩,光變出了好多小湯圓;光變出了一朵花,手電筒動花也會動……)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不僅顏色會變,形狀也會變。
5.幼兒展示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并在"我的發(fā)現(xiàn)"圖表上記錄新發(fā)現(xiàn)。
分析:在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教師在幼兒猜測一實驗一再猜測一再實驗的矛盾沖突中,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幼兒有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觀看舞臺燈光視頻,制作彩色燈,師幼表演。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當燈光師,自己當小演員,一起表演。
五、活動結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活動延伸:
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尋找資源,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其他的材料后,光還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變化。
活動反思:
剛開始進行"彩光變變變"活動時,我和幼兒都遇到了不少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共同實踐、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將活動不斷深入下去。
最初,教師一廂情愿地投放了手電筒、顏色鮮艷的皺紋紙,并預設幼兒會喜歡的活動過程,可結果讓人失望,幼兒的興趣只持續(xù)了十分鐘,是什么原因呢?我把遇到的問題請教聽課的老師,希望通過集體的智慧給我一些啟示。教師們建議我不妨先觀察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再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深層次地挖掘。于是我潛下心來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幼兒對"光"發(fā)生變化這一現(xiàn)象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因為我投放的材料太單一,幼兒很快發(fā)現(xiàn)了規(guī)律,才造成了活動的停滯。于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讓手電筒光改變的材料,如糖紙、各色布、透明紙、水果泡沫網(wǎng)、雪花片等……親自試驗,試驗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不僅顏色變得鮮艷漂亮,形狀也發(fā)生了變化。這些新發(fā)現(xiàn)使幼兒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事實證明,追隨幼兒興趣,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選擇有價值、有意義的點進行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幼兒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主動構建相關的知識經(jīng)驗。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通過觀察幾種蛋,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蛇、烏龜?shù)葎游镆矔。了解蛋有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
2、 認識蛋的外形特征及組成。學習詞語:滾動、蛋清、蛋黃、蛋殼。
3、 知道蛋很有營養(yǎng),小朋友要愛吃。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1、 知道除了雞、鴨、鵝會生蛋外,還有許多動物也會生蛋。
2、 了解蛋顏色、大小輕重各不同。認識蛋的外形特征及組成。
活動難點:如何敲破蛋殼。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雞蛋30個、鵪鶉蛋30個、鴨蛋、鵝蛋、鴿蛋各1個、碗30個。
3、 母雞頭飾一個,小雞頭飾30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雞媽媽找小雞”(師扮母雞、幼扮小雞)
今天我?guī)щu寶寶到草地上做游戲,可淘氣的寶寶們不知哪里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靶‰u、小雞你們哪去了,快回來呀!咕咕噠、咕咕噠”。“嘰嘰嘰、嘰嘰嘰,媽媽我們在這里”。歌曲《老母雞》,然后提問:“雞媽媽有什么本領?”(幼:生蛋孵小雞)寶寶們想不想知道母雞是怎樣孵小雞的?小雞又是怎樣從蛋殼里出來的?多媒體課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會生蛋
1、 雞媽媽生的蛋叫什么?(雞蛋)除了雞媽媽會生蛋,還有哪些家禽媽媽會生蛋?
2、 播放鵝、鴨、鴿子的圖片和蛋一一對應,并說出誰生的是什么蛋。
三、比較蛋的顏色、大小、輕重。
“請小雞仔細看一看,這些蛋是不是一樣的?有什么不同?”
1、 蛋的大小不同。
2、 蛋的顏色不同。
3、 蛋的輕重不同。
4、 教師小結。
四、幼兒動手摸一摸、滾一滾,感知蛋的形狀和特點。
1、“摸一摸蛋殼是怎樣的”(光滑)“蛋是什么形狀的?”“兩頭是不是一樣的?”(一頭大一頭小)。
2、“用手輕輕推一推,蛋會怎么樣?”(滾動)。
3、教師小結。
五、由表及里,進一步引發(fā)幼兒觀察的興趣。
1、“蛋的外面是什么?”(蛋殼)“里面是什么?”“有什么辦法看到里面?”(敲敲蛋殼)。
2、“請寶寶們看‘媽媽’是怎樣敲蛋的,然后大家也像‘媽媽’一樣敲蛋,把蛋打在碗里,觀察黃的叫什么?蛋黃周圍粘糊糊、透明的東西叫什么!”(認識蛋清和蛋黃)。
3、小結:蛋的顏色不同,蛋黃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營養(yǎng),大家要愛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寶寶”,多有趣呀。
六、教師講述故事:誰丟的蛋
提問:“雞媽媽拾到的蛋是誰生的?除了雞、鴨、鵝和鵪鶉會生蛋外,還有誰會生蛋?”(蛇、烏龜)“還有很多小動物也會生蛋的,你們以后知道了,告訴大家好不好?”
七、活動延伸
蛋殼玩具
故事:誰丟的蛋
有一天,雞媽媽在草地上拾到一個蛋,她想:是哪一個粗心的.媽媽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讓我去找找吧!雞媽媽走呀走,見到駝鳥媽媽就問:“駝鳥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駝鳥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雞媽媽又走呀走,看見鵪鶉媽媽又問:“鵪鶉媽媽,這個蛋是你丟的嗎?”鵪鶉媽媽看了看說:“謝謝你,這個蛋不是我丟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殼!闭驹谝慌缘臑觚攱寢屨f:“讓我看看這個蛋是不是我生的。”雞媽媽睜圓眼睛奇怪地問:“什么,你們?yōu)觚斠矔?”烏龜媽媽說:“你可別小看我們,烏龜也是會生蛋的,可是這個蛋不是我生的。”這到底是誰生的蛋呢?雞媽媽想:過幾天我就孵小雞了,把這個蛋放在一起孵吧。雞媽媽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個個雞蛋裂開了,鉆出一條長長的、細細的小蟲。雞媽媽和雞寶寶嚇得逃走了!(小朋友,這是什么呀?對啦,這是一條小蛇,小蛇游呀游,游去找媽媽了)
活動反思:
蛋是孩子們生活中常見常吃的食品,孩子們很熟悉它。讓蛋娃娃有趣地滾起來是孩子們在吃蛋時常做的一件事。讓蛋殼變成一張張有趣的臉,這樣也會激發(fā)孩子們做蛋畫的樂趣,中班的孩子在蛋殼上添畫短線、圓點、弧線也是有能力做到的。蛋在孩子們眼里是一個神秘的世界,可見孩子們對蛋娃娃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深深為孩子們的主動探索精神所感動,也領悟到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發(fā)展?jié)撃堋?/p>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精選)07-28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5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7-23
科學教案【精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