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精品[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導幼兒學會耐心、專注的傾聽別人的談話,并能較清楚地說出自己對汽車的認識和感受。
2、啟發(fā)幼兒通過想象設計“奇特的汽車”,并積極參加與創(chuàng)作,“奇特”汽車的活動,用繪畫的形式創(chuàng)作出各種不同外形、功能、用途的汽車形象。
3、鼓勵幼兒主動、積極參與談話活動,通過談論自己設計出來的“奇特的`汽車”,體驗創(chuàng)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室設置“汽車博物會”角,各種玩具汽車和圖片,豐富幼兒有關汽車的知識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談話情景,引出談話話題。
活動開始時,將幼兒帶至“汽車博覽會”一角,讓幼兒玩玩,看看各種汽車,加深幼兒對汽車結構的了解,引導幼兒思考、討論。
你忍耐是哪些汽車?你最喜歡那種汽車?為什么?
2、圍繞幼兒話題自由交談。
讓幼兒自由結伴分組進行交談,討論:奇特的汽車。參與幼兒的談話,提示:注意傾聽同伴的講話,按一定順序交談。
3、拓展練習
(1)、集體談論汽車,說說你喜歡那種汽車的理由。
如:汽車的外形,汽車的性能,汽車用途等。勢幼兒說話有自己的特色。
。2)、拓展話題:假如你是一個設計師,你想設計一輛什么樣的新式汽車呢?
這輛汽車怎樣奇特?有什么用途?那些地方比較奇特?
同伴互相說說,指名上臺來說說,大家補充。
1、創(chuàng)作“奇特汽車”
每人發(fā)一張紙,要求把自己的設計的奇特汽車化出來。
教師巡視檢查,給與指導。
2、展示“奇特的汽車”
將幼兒作品貼在墻上,展示作品,幼兒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按自己的意愿進行排圖,大膽運用連貫、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
2、觀察畫面,感知黑熊的動作、表情、心理以及對話,理解畫面內容。
3、喜歡參加排圖講述活動,增強想象力、推理能力。
二、活動準備:
大幅圖片四幅,幼兒人手一份小圖片,一張小熊手拿鋤頭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1、出示黑熊圖片導入
。1)提問:這只黑熊手里拿的是什么?猜猜它要去干什么?(幼兒大膽猜想)
。2)黑熊去種玉米,為什么想到要去種玉米?(讓幼兒自由講述)
2、幼兒自主排圖,大膽講述自己編的`故事。
(1)出示四張小圖片,告訴幼兒:黑熊種下玉米后又做了哪些事,它種的玉米是不是豐收了呢?這些答案都藏在這四張圖片里。
。2)講述排圖時的要求: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講一講。
。3)幼兒自主排圖,自由講述。
。4)請部分幼兒上來排大圖并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
3、集體討論圖片內容。
。ǔ鍪緢D一)這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到了,黑熊在做什么?重點引導幼兒想象黑熊種玉米的動作。
。ǔ鍪緢D二)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里做什么?累得怎樣了?重點引導幼兒想象黑熊在干活時累得滿頭大汗時的心情。
。ǔ鍪緢D三)這是什么季節(jié)?黑熊在干什么?它的心里覺得怎么樣?重點引導幼兒想象黑熊收獲玉米時的心理活動。
(出示圖四)收獲了這么多的玉米,黑熊示怎么做的?小動物們會說什么?重點引導幼兒想象黑熊和朋友之間的對話。
4、教師講述自己的排圖講述。請幼兒回憶老師說了哪些與幼兒不一樣的話。
請幼兒再次自己講述,可以按照老師的排法或其他小朋友的不同排法。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根據(jù)平時的觀察,發(fā)現(xiàn)孩子在進行集體教育活動時,有的在下面玩東西,有的交頭接耳;老師提問時,有的不知如何開口,有的答非所問,更多的時候是嘰嘰喳喳爭著發(fā)言;老師講話時,話還沒有說完,有的就插進話來打斷老師的話,把話題扯得遠遠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一節(jié)課,目的是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傾聽的好處,學習傾聽的方法,能夠傾聽成人及同伴的講話。當然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節(jié)課就能完成的,需要我們長期不斷地去培養(yǎng)才能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游戲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愉快,了解傾聽的好處。
2.欣賞故事,學習傾聽的方法。
3.在活動中學會傾聽教師講話,并能專注的傾聽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故事《我知道》的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游戲,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
1、指令游戲
將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取一個好聽的水果名字,教師發(fā)出指令,幼兒根據(jù)指令做動作。例如:蘋果蘋果蹲蹲,香蕉香蕉跳跳等。
說明(一開始語速可慢些,接下來可快一些并變換指令)
小結:玩得開心嗎?為什么開心?因為你們聽得仔細做得對。
2、聽音游戲
教師彈高音,幼兒拍頭,教師彈低音,幼兒拍腿。聽錄音學高人走,矮人走。小結:玩得開心嗎?為什么開心?因為你們聽得仔細做得對。
二、欣賞故事《我知道》,懂得傾聽的重要,并學習傾聽的方法
1.運用圖片,幫助幼兒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jié):故事里都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大家跟小兔子說話時,小兔子是怎么聽的?
2.討論:為什么小兔遇到大灰狼卻不認識它呢?后來它聽清了誰的話轉身逃跑的?
3.假設: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你會聽完媽媽、山羊公公和小松鼠的話嗎?為什么?
4.教師小結:小朋友聽故事聽得很仔細,也很完整。以后不管聽誰講話,都要聽別人把話說完,聽清要求再做事情。
三、師生再次互動,學會傾聽
1.游戲《傳電報》
四人一組,教師輕聲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句簡短的話,如:我愛媽媽,我喜歡小汽車,滑梯真好玩……要求幼兒聽清前面同伴的話,并清楚地說給后面的幼兒聽。給準確的小組貼上兔寶寶的標記。
2.分析、討論
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得出傳話正確的原因——認真傾聽前一個小朋友的說話,清楚地說給后面的同伴聽。
3、改錯游戲:
教師說一些錯誤的句子請幼兒改錯。例如:公雞會生蛋,太陽從西邊升起等。
教師小結:剛才你們每一位小朋友改錯都改得又對又快,為什么呢?因為你們聽得仔細才改的又對又快。
四、活動結束。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尋找、聆聽各種聲音。
大班教案 篇4
本周教學目標:
安全與常規(guī):1、清點好班上幼兒人數(shù);2、教育幼兒愛護園內公共物品,了解危險區(qū)域,教育幼兒保護好自身安全;3、教育幼兒不吃、拿陌生人的東西,不告訴陌生人自己家人的信息;4、不帶危險物品入園;5、不玩危險游戲,人多的時候不在操場快速奔跑。5、學習整理自己的東西。
語言:1.通過為四季選太陽,理解散文詩所表現(xiàn)的內容。2.能夠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仿編內容,發(fā)展想象力和口語表達能力。3.能根據(jù)自己的意愿來選太陽、要太陽,感受參與仿編的樂趣。
美術:1.通過意愿畫表現(xiàn)孩子們眼中的春天,抒發(fā)喜歡春天的情感。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合理布置畫面。
科學: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2、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愿望。
每日生活環(huán)節(jié):
一、來園活動
1、認真做好晨檢工作,檢查幼兒有無帶危險品入園,身體狀況是否正常。
2、組織幼兒晨間游戲。
二、安全教育。
1、清點幼兒人數(shù)。
2、講解當天幼兒特別應當注意的安全事項。
三、早操
1、組織幼兒排好隊伍認真早操;
2、要求幼兒排隊迅速,早操動作整齊。
四、教學、游戲活動
五、放學前安全教育
1、清點好要回家吃午飯幼兒并組織排隊;
2、提醒幼兒帶好隨身物品;注意交通安全。
六、組織幼兒有序離園。
七、組織在園幼兒安靜午餐、午休。
八、下午來園活動
1、認真做好午檢工作
2、清點幼兒人數(shù)。
九、教學、游戲活動
十、放學前安全教育
1、交通安全
2、教育幼兒不跟陌生人走,不吃、拿陌生人的東西,離園時主動告訴本班老師。
十一、組織幼兒有序離園。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借助故事中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掌握故事的情感線索。
2、意識到其實做自己是最好的,最幸福的,最快樂的。
3、大膽積極地參與討論活動,體驗做別人的.感覺。
二、活動準備:
1、插圖
2、投影儀一臺。
三、活動過程:
。ㄒ唬┱勗,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如果你有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你想變成什么?
老師帶來一個好玩、有趣的故事叫《想當太陽的小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初步感知,了解故事內容
。ǘ⒔處熡斜砬榈刂v述故事
提問:(1)、故事里的小狗想當什么?(太陽)太陽答應了嗎?(答應了)
。2)、小狗當了太陽后,為什么他又變成了烏云?
。3)、后來小狗還變成了什么?為什么?
。4)最后小狗怎么又變回了自己了?為什么?
。ㄈ、進一步感知小狗(格林尼)的形象。再次提問:
故事中的格林尼為什么想當太陽?格林尼一共經(jīng)歷了那些變化?最后他決定變成什么?格林尼認為當什么最好?
教師小結:故事中的格林尼是一只愛幻想的小狗,他想做太陽,做了太陽又想做烏云、風、小土堆、水牛、繩子,什么事物最強大他都想做,可最后還是變回了小狗。
(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談一談,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小狗格林尼,你想變成什么呢?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的經(jīng)驗,通過交流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和經(jīng)驗。
。ㄎ澹、延伸活動: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講述《想當太陽的小狗》的故事。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布娃娃,萌發(fā)愛護、關心娃娃的情感。
2、體驗美術欣賞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請每位幼兒從家中帶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娃娃,并為小娃娃起名字。
2、教師準備一個大娃娃。
3、教學掛圖“布娃娃”1張。
4、幼兒操作材料“布娃娃”。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大娃娃。
師:我是媽媽,我有一個可愛的寶寶,名字叫玲玲,你們喜歡玲玲嗎?
教師邊說邊出示大娃娃,引起幼兒觀察的興趣。
師:你喜歡玲玲的什么地方?
請幼兒一邊用手指一邊說,如:我喜歡她大大的.眼睛,我喜歡她漂亮的裙子……
教師小結:我的寶寶叫玲玲,她有大大的眼睛,漂亮的裙子,摸上去軟軟的……看上去很可愛,我真喜歡她!
2、引導幼兒欣賞自己的娃娃,并想大家介紹自己娃娃的名字,喜歡她的什么地方。幼兒充分表述。
師:我們的寶寶很可愛,媽媽和爸爸怎樣抱娃娃,娃娃才會舒服呢?
請部分幼兒用動作表示。
3、引導幼兒欣賞操作材料“布娃娃”。
請幼兒講述:操作材料上的布娃娃是什么樣的,你最喜歡哪一個?
4、引導幼兒按節(jié)奏讀兒歌給布娃娃聽。
學習兒歌。
5、引導幼兒哄娃娃睡覺,結束活動。
師:小寶寶要睡覺了,我們來拍拍她,讓她睡覺吧。
大班教案 篇7
一、封面閱讀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看一本關于馬戲表演的書,讓我們看看書里面有哪些小動物表演了節(jié)目! 出示大書《滾皮球表演》,引導幼兒觀察書的封面。
師:“封面上都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這是什么地方呢?”
幼:“這里是馬戲團,小動物們要看馬戲。”
幼:“小鴨子在報幕,表演馬上就要開始啦!”
師:“你們真聰明。讓我們想想小鴨會說些什么呢?小動物們鼓掌歡迎誰呢?”
幼:“小鴨說:‘請安靜,表演就要開始了。演員就要出場了!
師:“讓我們看看你想得對不對,有哪些演員就要出場了,他們要表演什么節(jié)目!
二、內文閱讀
教師順序引導幼兒觀察第2頁至第9頁,引導幼兒關注細節(jié),大膽推測故事發(fā)展的可能性。
師:“來表演的小動物演員都有誰?它們是怎樣表演的?”
教師請幼兒分組討論,回憶小動物上場時的順序和方式,并且模仿小動物的'動作。
到第10頁至第11頁時,教師把即將出場的動物蓋住,請幼兒猜測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師:“皮球周圍出現(xiàn)波浪線,說明皮球怎樣了呢?”
幼:“說明皮球會破,他們都會摔倒。”
師:“要是你在臺下,你會怎樣做呢?”
幼:“我要是觀眾,我都害怕得不敢看了!”
師:“請你想想最后會發(fā)生什么情況?為什么?”
幼:“小動物表演太不安全了,他們太重了。”
教師請幼兒自由討論,并幫助幼兒將給小動物們的建議記錄下來,用文字的形式展示孩子們說的話。然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閱讀大書的文字。
3. 閱讀小書:請幼兒閱讀小書,并指讀文字。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根據(jù)圖譜拍出相應的節(jié)奏型,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嘗試小組合作,探索配器方案,并會分聲部進行輪奏、合奏。
3、能積極愉快地和同伴合作商量討論配器的方法,體驗演奏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會分聲部進行輪奏、合奏。
活動難點:嘗試小組合作,探索配器的方法,嘗試即興演奏。
活動準備
1、森林狂想曲音樂、指揮棒、樂器(鈴鼓,圓舞板、小鈴)、教學圖譜。
2、在椅子四周提供探討配器時的桌子、樂器、圖譜。
活動過程
一、欣賞樂曲,感受節(jié)奏
。ㄒ唬┱勗拰,引出主題 “告訴小朋友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開音樂會了,許多小動物都想要來參加,那么到底都有誰來呢?仔細聽聽音樂就知道啦。”
。ǘ┓治鰣D譜,掌握節(jié)奏
1、“有誰來參加音樂會了?誰能用有、還有的句式來告訴我?”(有青蛙,有小鴨子還有孔雀)
2、“小青蛙表演唱歌、小鴨子表演跳舞、孔雀會帶來什么表演呢?誰來學一學?”(學習孔雀開屏的動作)
二、借助圖譜,配樂演奏
(一)初次“彩排”,看指揮,徒手練習
1、“小演員們表演節(jié)目的節(jié)奏都不一樣,你能聽著音樂把它演奏出來嗎?”
2、“在音樂結束的地方,節(jié)奏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重點注重休止符)
3、“看,這次老師的指揮有變化了!保▏L試即興演奏)
4、“在森林音樂會開始之前要進行彩排,請小演員們看著指揮,聽著音樂進行演奏。”(重點學習結束部分的節(jié)奏,再次完整演奏一次)
。ǘ┯變汉献饔懻,設計配樂方案
1、“現(xiàn)在要進行第二次彩排,今天老師帶來了三種樂器,有小鈴、圓舞板、還有碰鈴。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張節(jié)目單。請小朋友想一想哪個地方可以配小鈴,哪個地方可以配圓舞板,哪個地方可以配鈴鼓?
2、請幼兒把這些樂器標志貼在節(jié)目相對應的位置上,把它編成一張完整的節(jié)目單,由誰來演奏小鈴、誰來演奏鈴鼓、誰來演奏圓舞板?
(三)分組表演各自的設計方案,看指揮,分聲部輪奏、合奏
1、哪組愿意把你們的配器方案拿給大家看一下?
2、還有哪一組跟他們不一樣?敢于挑戰(zhàn)?
三、正式“演出”,提升難度,完整演奏
1、剛才小演奏家們想出了各種各樣的演奏方法,真動小腦筋,可是現(xiàn)在演出馬上就要開始了,指揮員這里也有一種演出方案,一起來看一看吧!”
2、“小青蛙這兒用的是鈴鼓和小鈴,大家想想應該怎樣演奏呢?
3、最后結束時用了三種樂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
4、交換位置,交換樂器,快樂演奏。
三、感受快樂,結束活動
“今天的演奏到此結束,恭喜你們,演出成功!謝謝小演奏家們,現(xiàn)在森林音樂舞會開始啦,我們一起去跳舞吧!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知道雙簧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曲藝,通過欣賞,了解雙簧表演的獨特形式與方法。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雙簧表演,體驗你前我后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雙簧表演錄象片段。
2、雙簧表演所需的道具:屏障、醒木、小辮子等。
3、幼兒已學會多首詩歌、古詩、歌表演、繞口令等。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雙簧表演的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教師第一次表演雙簧,幼兒感知表演的`內容、動作、語言等。
引導語:小朋友,現(xiàn)在請你們看一段有趣的表演。
(1)剛才我表演了什么?
(2)表演時是我在說話嗎?
(3)到底是誰呢!我們一起把她請出來吧。
(4)謝老師,我們再來表演一次吧。(好)這次你們可要看清楚了。在表演的時候,我做了些什么?謝老師做了些什么?
2、教師第二次表演雙簧,幼兒感知表演的形式和方法。
(1)剛才我們是怎么合作表演的?(介紹“醒木”)
(2)除了敲醒木,我們還做了些什么?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精選】08-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選)08-06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1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精選)07-27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